李振声院士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精力和智慧全部献给了小麦育种研究,那么关于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材料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材料,仅供参考。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材料篇1
在农业领域,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他们分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和“杂交小麦之父”。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1951年,李振声从山东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当时,遗传选种实验馆有遗传组、生理组和栽培组三个课题组,李振声被分到了栽培组。在这段时间里,他对800多种牧草都做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李振声,这位被誉为中国“小麦之父”的著名植物遗传学家,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在小麦育种和遗传改良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也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李振声以其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怀,推动了中国农业科技的进步,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奠基人之一。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材料篇2
李振声,男,汉族,中共党员,1931年2月生,山东淄博人,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
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开辟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
他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材料篇3
李振声院士热爱祖国,品德高尚,毕生奉献于小麦远缘杂交遗传与育种研究,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现活跃在农业科研第一线,继续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李振声院士针对国家和社会需求,不断开创小麦育种新领域新方向,积极开展农业战略研究,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发挥了引领作用。
李振声主要研究方向是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开创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提高了中国在小麦遗传育种方面的国际影响和中国小麦生产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曾获荣获陈嘉庚科学奖生命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作物学会“杰出作物学家奖”等。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材料篇4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李振声一辈子都在为中国老百姓的“吃粮”问题奔忙。在他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大家亲切地称他“老李”院士。
“老李”是麦田里的躬耕者,做事情不怕苦、不畏难,曾31年坚守陕西,培育出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出身农民家庭的他胸有丘壑,先后提出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等大型农业攻关项目,使我国粮食大幅增产。他为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科技脊梁”的重要作用。
“李老师很少考虑自己,一辈子都在操心国家的事,始终想着让大家都有饭吃、都有好日子过。”他的弟子兼同事穆素梅说。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材料篇5
李振声,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的成长经历充满了困苦与挑战。1931年,家乡遭遇饥荒,李振声第一次品尝到了饥饿的滋味。尽管家庭贫困,但他的父母始终支持他的教育,即使在艰难的时期,也愿意舍弃一切来供给他读书。李振声的求学之路并不平坦,但他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让他最终考入了山东农学院。
高中二年级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李振声不得不辍学去济南打工。在打工期间,他结识了一位山东农学院的老师,这位老师看出了李振声的潜力,鼓励他报考山东农学院。李振声抓住了这个机会,他努力学习,终于在1951年考入了山东农学院。在大学期间,他接触到了遗传学和育种学,这让他对农作物的遗传改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在这里,他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致力于小麦遗传改良的研究。1956年,国家开始大力支持西部地区的建设,李振声响应号召,毅然前往陕西杨凌,开始了他的小麦育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