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计划总结 > 工作计划

分数与除法关系说课稿范文

时间:2024-02-19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分数与除法关系说课稿 第一篇】

分数与除法关系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一、说教学目标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用分数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解决与分数与除法相关的问题。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愉快学习数学的兴趣。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二、说教学重点

1. 运用分数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2. 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三、说教学难点

1. 能够将除法问题转化为分数形式,并进行计算。

2.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抽象概念。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以一个实际例子为引导,给学生展示一个袋子中有5个苹果,让学生思考问题:如果将这5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能得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将除法问题转化为分数形式。

【讲解】

1. 分数的定义

教师给出分数的定义: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小部分的数量,分母表示总数的数量,分子在分母中的位置表示小部分的占比。

2.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将除法问题转化为分数形式,分子代表被除的数量,分母代表除的数量。

3.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 教师通过示例演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例如3/4÷1/2。

(2) 教师解释分数除法计算要点: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将除法计算转化为分数的乘法计算。

【练习】

1. 练习一

教师给出一组除法问题,要求学生将其转化为分数形式,并进行计算。例如:1/2 ÷ 1/5,2/3 ÷ 1/4。

2. 练习二

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班级里有30个学生,如果把5个小组分开,每个小组有多少个学生?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分数形式,并进行计算。

【拓展】

1. 在上一节所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高难度的分数除法问题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 能力拓展

以小组方式,让学生设计一个与分数与除法相关的问题,使用分数除法来解决,加深对分数与除法之间关系的理解。

【归纳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归纳总结分数与除法的基本概念,以及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五、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的方式,使学生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学生能够运用分数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但是,在练习环节中,部分学生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之后的学习中加强对这一知识点的巩固。下一堂课,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与除法的理解和掌握。

【分数与除法关系说课稿 第二篇】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教学第八册,第五单元中第一小节的授课内容,本节课承接了分数的意义等知识,又为今后学习,单位名称的转化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做好知识的铺垫,所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体会量与率的区别十分重要。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小节的.目标有以下几点:

1.知识目标:是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

在教学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分数的产生等知识,具有动手操作的学习技能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要使学生具有领悟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而且要感受到用分数来表示结果时量与率的不同之处。

本课材的内容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的:

第一部分:是将1个物体平均分,来体会除法算式与分数的商的结果之间的联系。

第二部分:是将3个物体来平均分,来体会每份的多少?它的商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是本节的升华,总结分数与除法间的关系,归纳字母表示关系式。

本节的重点是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而本节的难点是具体体会每一个商的由来,它具体表示的意义,也就是通过分数与除法之间各部分关系的教学,实际上要将分数的意义在学生的感性认识上进行一次升华。本节课我采取利用具体实物,图形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的设计采取在大量的数活动和数学信息中感知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也是我的教学特色。

在教学的进行中,要充分创设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设计生动有趣,富有个性的数学活动,在学习中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实实在在的学好基础知识,让每个学生通过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营造、和谐、活跃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针对以上的学生情况和教学设想,我设计了这样的课程。

  一.激情引入,自主建构。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在已有的知识上学习新知识,让学生感知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重点的落实,难点的突破铺路搭桥。

(1)出示一条长1米的绳子,动手折一下,平均分成3段,亲身感受13米的具体长度。

(2)问一问他们怎样计算这一份的长度?

(3)当他们发现不能得到整数的商时,引导他们讨论应该怎样表示他的结果。

从而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4)介绍分数表示除法的商的由来。

  二.在目标的递进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在学生已初步建立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将数学活动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遵循学生认知的特点,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创造有现实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数学活动。

(1)出示例3: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人平均分得多少块?

——首先请他们估算一下每个人应分得多少块?

参:

A.半块B.半块多C.一块

——其次,拿出准备好的圆纸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最后展示分法一种是一个一个分都是34块

一种是重叠起来一块分

(2)课件展示全整的二种变化过程,引导总结3块饼的14实际上是一块饼的34,列出完整的算式,并用分数来表示具体的结果。

(3)在教授完例2和例3后,不忙于理论的总结,因为在这里学生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那么教学设计为请他们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和结果,猜测分数与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情况,安排了大量的模仿练习,感性体验数学活动。

练习一:

A.3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3份,每份长多少米?

B.把2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3份,每份长多少米?

C.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3份,每份长多少米?

练习二:(具体操作)

A.把4张饼,平均分给5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快?

B.把2张饼,平均分给5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快?

C.把2张饼,平均分给5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快?

在这一组练习中,让孩子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真实体验每一个分数结果的由来与意义,并且通过落列的算式组:3÷3=1(米)4÷5=45(块)

2÷3=23(米)2÷5=25(块)重点

1÷3=13(米)1÷5=15(块)

体会当的不到整数结果的时候,用分数来表示他们的商,发现分数的分子是除法里的被除数,分母是除法里得出术,在总结完各部分关系与分母公式后,请他们推理一下,除法理由具体要求吗?(除数不能为零)那分数有没有要求呢?说一说理由,教师板书b≠0,引导进行验证从分母所表示的意义说明没有意义。

  三.掌握知识技能,实现数学思想的深入。

结合本书的重点,难点,这一部分教学的目的要是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在应用中形成一定的技能。在有层次的练习中,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建构知识的框架,实现数学思想的逐步深入。

练习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①强化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A组:7÷13=()1358=()÷()()÷9=5()

B组:(课件展示:4平方米的花坛平均分成大小相同的5快?)

让学生叙述一下你观察到了什么?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然学生想一想,你都可以知道什么?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观念训练知识的迁移能力。

每块是多少平方米?怎样解答?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②用分数表示商的意义的总体认识。

A组:讨论“15分钟走1千米的路,平均每分走几分之几千米?走了路的几分之几?”

B组:结合练习一回答:每段各是多少米?各占这根钢管的几分之几?

结合练习二回答:每人各分到多少块?各占饼的几分之几?

  四.画龙点睛,留下个性发展的空间。

课程的最后以学习目标进行提纲式小结,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在次重申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好习惯教师引导思考练习一中每段的长度都不一样,为什么都各占钢管的13?13米和13有什么不一样?f(1,5)块和15有什么不一样?要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认识上、意义上、联系上进行一次升华。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认识,为今后的继续学习留下个性发展的空间,释放无穷的潜能。

  五.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为新授例题。第二部分为模仿练习

第三部分为总结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识。第四部分为分层次的发展思维。

训练题

这样设计的目的再现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体现了一切事物发展的本质特点,更重要的是渗透给学生,从实践中上升为理论,又用于指导新的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真实性,从而树立从小爱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分数与除法关系说课稿 第三篇】

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难点是用除法意义理解分数意义。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知道两个整数相除,不论是被除数小于、等于、或大于除数,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能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这节课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如果单纯的.教学它们的关系:一个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学生一定学得很扎实,但是这样一来3÷4=的算理往往被忽视。因此我把重点放在例题2,3÷4=()(块)的探究上。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3张圆形纸片动手分一分,并让学生思考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可以有几种分法。

生1: 我们先把1块饼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人先拿其中的一份,有3个圆,那就是每人有3个1/4块是3/4块。

生2: 把3块饼重叠的放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份,每人拿其中的一份,里面也有3个1/4是3/4块。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两种不同的分法,引申出两种含义,即1块饼的3/4,3块饼的1/4,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充分理解了3÷4=的算理。

在整节课中我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学习活动中,发展了个性,培养了能力。

【分数与除法关系说课稿 第四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45页例6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

教学难点:

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对策:

引导同学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3个同样的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情境图:把4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新课

1.教学例6

(1)把刚才出现的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块吗?你是怎样想的?

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那么,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3÷4的商呢?请大家拿出3张同样的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3块饼,依照题目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

(2)同学操作,了解同学是怎样分和怎样想的。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3)小结: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4/3块。完成板书。

把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块?

3除以5,商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小组交流

(4)总结归纳

请大家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假如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a÷b=a/b

讨论:b可以是0吗?(在除法中,0不能作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不能是0。)

2. 教学试一试。同学尝试填空。你是怎样想的?

把7分米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7÷1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23分改写成用时作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23÷6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指出:两个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

3. 做练一练的第1题

同学填写后,引导比较:上下两行题目有什么不同?

4.做练一练第2题

同学填写,要求说说填写时是怎样想的。

三、练习

1.练习八第1题

让同学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口答。

2. 练习八第2题

同学填写,交流。

3. 练习八第3题

同学看图填写后,可让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 练习八第4题

同学填写后,提问:这道题中的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

5. 练习八第5题

让同系分数的意义填空,再引导同学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列算式,并写出得数。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反思:

探索是同学亲自经历和体验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让同学用自身理解的方式实现数学的“再发明”,在这其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在和深远的。本课中,我让同学充沛动手分圆片,让他们在自身的尝试、探究、猜测、考虑中,不时发生问题、解决问题、再生成新的问题,给同学留与了操作的空间,因此同学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得比较透彻。

授后小记

在教学例题是我是让同学先列式表示题目所提出的问题的,接着让同学通过折圆片得到用分数表示的结果,进而使同学明确3÷4=3/4(块);3÷5=3/5(块)。同学通过比较这两个算式与分数结果,感受到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分数与除法关系说课稿 第五篇】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反思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理解与掌握,不但可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而且为后面学习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比、百分数打下基础,所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整个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师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获得。课堂上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发挥了主体作用。整个教学过程,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地发现并获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教学目标,突破了重点和难点。

我在学生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时,能够借助直观形象的实物图,通过动手操作,演示说明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这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由于我在教学时,疏忽了个别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在演示说明的时候,叫的学生少,如果能多叫几个学生演示说明,再加上教师的点拨,我想这部分学生在理解上这难点时,就会比较容易。

学生不是理想化的`学生,不要指望他们什么都会,因为学生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教学把3块饼平均给4个人,每人应分多少饼?有很多同学都知道怎样分,但说得不是很明白。我让一个人说了后再请其他同学用数学语言完整的说一遍,这样长时间可以训练学生的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德能力。而叠在一起分的方法没有出现,我只好亲力亲为了,边演示边说明,但有部分同学不能理解。课后想来,如果我在一块一块的分时,追问一句:这种方法单位一是什么?肯定会有学生想到可以把一块饼看做单位1也可以把三块饼看做单位1啊!也许后面的方法就可以由学生说出来,用他们的语言来表达,他们会更有共鸣,更能理解。在以后的备课中,要把课堂预设充分考虑周全。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