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九篇
- 相关推荐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十五篇 推荐度:
-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六篇 推荐度: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 推荐度: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推荐度: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 推荐度:
-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 推荐度:
-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推荐度: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 推荐度: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推荐度:
【教学计划】导语,眼前阅读的此篇文章九篇 共有23109文字,由云南省昆明市网友斑鬓的琉璃雪用心厘正之后上传。感谢大家学习参考!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一、教学目标: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1.学生能够掌握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字、大小比较、数字串的规律等基本概念。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
1. 数字的意义:
通过游戏和实物教具,让学生了解数字的含义和数量的概念。
2. 大小比较:
通过比较实物大小、数字大小,让学生学会辨别数字的大小。
3. 数字串认识:
通过观察教师写的数字串,让学生按规定数字数出来。
4. 顺序数定:
通过游戏和实例,让学生学会数数及排列顺序。
5. 数的加减:
通过游戏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的加法和减法。
6. 一元一次方程认识:
通过实例和故事情境,让学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题方法。
四、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举例、操练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2. 情景教学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设计,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况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 游戏教学法:
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五、教学评价:
通过个别测试、小组合作、课堂表现等方式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资源:
1. 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实物教具:、计数器、算盘等。
3. 影音资料:配套的教学影片和动画。
七、教学反思: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水平,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培养。通过课堂教学的展示和评价,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二篇】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
教学目标 :
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标的'排列规律,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且能利用口诀进行熟练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建立本单元知识系统,巩固知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学过了哪些内容?
学生小组回忆交流,在班内汇报。
2.教师小结,并交待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探究体验
1.出示1~6的乘法口诀空表,组织学生回忆归纳,把口诀填入表中。
2.读表中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表中的`乘法口诀是怎样排列的?
引导学生从横看、竖看、斜看等几方面尽可能的观察仔细、全面。进行小组内交流。
1.学生分组摆乘法算式卡片,摆成一个有规律的表。并把本组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2.出示第65页第2题图,学生观察图,说图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寻找所需要的信息,自己解决问题。
提醒学生注意:图中每个小朋友手里还拿着一朵花。
三、实践应用
1.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2.帮助小动物找家。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篇】【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34页例1,练习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口算整万数加减法。
2、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初步培养学生迁移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用迁移的方法探索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较为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同学们看,农民伯伯们又迎来了一个丰收的金秋。
(多媒体出示金秋的收割画面)
教师:丰收的喜悦已经让农民伯伯们忘记了收割的疲惫,他们兴冲冲地将刚收割下来的粮食运到了粮库,准备卖个好价钱。
(出示主题图)
教师:仔细观察这幅情景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1:我知道了星光村今年卖稻谷大约260000 kg,柑树村今年卖稻谷大约320000 kg。
学生2: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星光村和柑树村一共卖稻谷多少千克?
教师:了解了这些信息以后,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学生1:星光村比柑树村少卖稻谷多少千克?
学生2:柑树村比星光村多卖稻谷多少千克?
学生3:他们俩只是问法不同而已,实际上算法是相同的。另一个村的稻谷产量是多少千克?
教师:聪明的孩子们根据了解的信息,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用到多位数的加减法,今天我们就先从简单的入手,一起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板书课题)
[点评:创设了农民丰收送粮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农民的生活,感受多位数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巧妙引入课题。]
二、运用迁移,探究新知
教学例1。
教师: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星光村和柑树村一共卖稻谷多少千克?怎么列式?
学生:260000+320000=?
教师:能口算出这道多位数加法的结果吗?
学生:能。教师:谁来说说看?
学生:260000+320000=580000。(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为什么能那么快地报出答案呢?你们是怎么口算的`?在4人小组里先说一说。(4人小组交流)
学生1:260000和320000的末尾都有4个0,我在计算的时候先暂时不看0,就算26+32=58,再在58的后面添4个0,就是580000了。
教师:省去两个数末尾相同数位的0,计算以后再添上,不错的方法啊!
学生2:因为26+32=58,所以26万+32万=58万。
教师: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能看出你是认真思考了的。
学生3:我把260000看成26个万,把320000看成32个万,26个万加32个万就是58个万,也就是580000。
教师:哦,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以后再计算,很好的主意!
教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教师:同学们的这些口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这些方法中,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呢?
(4人小组讨论)
学生:我们小组认为,把这些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再计算,这样既不容易出错,也比较简便。
教师:那么我们再试几道题来看一看,这种方法是否比较简便。
教师:现在要算星光村比柑树村少卖多少千克稻谷,怎样列式?
学生:320000-260000=?
教师:谁会计算?
学生:因为32万减26万等于6万,所以320000-260000=60000。
(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很好,同学们马上就会学以致用了。如果我们还要计算另一个村的稻谷总产量,又该怎样列式计算呢?大家试一试。
(学生自主列式计算,全班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小结:
我们在做整万数加减法的口算时,通常把这些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再进行加减计算,这样比较简便。
[点评:教学例1时,教师引导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旧知识推出整万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并对各种口算方法进行交流比较,再进行小结。通过自主性的探究活动,展示了学生各自真实的思维活动过程,既让学生探索了口算方法,同时又体现了口算方法的多样化。]
三、尝试运用,加深理解
1、完成练习六第1题——小猴摘桃。
学生完成,全班反馈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计算“4000+3000”和“9000-20xx”的时候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六第2题。
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练习,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教师: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篇】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它们的面积。
教学重点:
熟悉所学实际测量的知识,能正确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P.145页口算(四)。
二、复习指导
1.实际测量的有关知识
(1)同学们已经知道在测量地面上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时,应先测定一条直线。怎样做才能测定这条直线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看P.86页的插图及怎样做的步骤。
(2)在进行步测时,首先要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怎样做才能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看P.87页怎样算出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长度。
(3)学生做练习二十第7题。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
练习二十第5题。
(1)明确各是什么图形?再动手量出计算它们面积所需的数据,并算出它们各自的面积。
(2)比较它们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3)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说明,这四个图形的'形状虽然不同,但面积相等。它们的高都等于2厘米,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1.5厘米,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而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以及三角形的底都是3厘米,比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了2倍,但按照它们面积的计算公式底和高相乘后还要除以2,所以它们的面积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第6题。
学生计算,集体订正。
2.练习二十第9题。
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再强调:三角形的面积是由它的高和底确定的。如果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就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而底不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就不会相等。
四、作业
1.练习二十第8题。
2.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练习二十第11题及思考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篇】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98页例2、练习十七第2—7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灵活应用“凑十法”,并通过发现规律,巧妙进行计算和记忆。
课前准备:图片、小棒、9加几的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9+5= 9+2=
9+1= 9+6=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算,再说说哪种方法最简便。
2、提出学习目标
(1)应用“凑十法”自主学习课本第98页的例2及“做一做”。
(2)通过发现规律,巧妙进行计算。
二、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一)自主学习,同桌互相展示。
1、学生完成98页的内容。(同桌互相交流,探讨,教师参与其中,及时帮助。)
2、同桌展示
生1:我先拿出9根小棒,再拿出3根,接着再从3根里面拿出1根与9根放在一起,这样就能马上算出一共有12根。
生2:我先在左边摆出9朵黄花,在右边摆出7朵红花,再从右边的7朵里拿出1朵与黄花放在一起,这样就能算出一共有16朵花。
……
3、小结
(二)全班展示,激发冲突
1、全班交流,取得共识。
生1:我是这样想的`算9+3= ,我把3分成1和2,先把9和1相加等于10,再算10加2等于12。
生2:算9+7= ,我把7分成1和6,先算9加1等于10,再算10加6等于16。
生3:我发现9加几的和的十位上都是1,1就是10。
生4:我发现9加几和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1。
生5:我发现第二个加数给9一个。9变成10,个位少一个例如9+6=15的第二个加数是6,和的个位上是5。
……
2、小结:9加几的方法和规律。
三、检测成效,拓展延伸
练习十七的第2—7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篇】第一单元时、分、秒
单元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2、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单元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第一课时时、分、秒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③课件出示。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
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一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结束其“生命”。
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第6页第2题。
2.课本第6页第1题。
3.课本第6页第3题。
4.课本第7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第二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
先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1)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2)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
60分=1时(10个10=1个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第三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先让学生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七篇】教学内容
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求平均数
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13——14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两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
会看两种统计图
教学难点:
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第38页例1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横向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
如果超市的王经理,现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还想知道下周该进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你有什么好办法?(统计)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
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3、根据统计表,你能完成下面这份统计图吗?
3、学生讨论并说明如何完成统计图。
4、提问: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
5、小组合作学习
6、小组汇报
7、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
你能跟同学说说完成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8、讨论: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你能说说理由吗?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让学生理解、体验统计的1、展示数据2、科学预测、决策作用。
四、巩固练
课本40页第一、第四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例2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身高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一眼就看明白?
2、提问:你打算怎样完成这份统计图?
3、出示几个空白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尝试完成条形统计图。
4、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个小组学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比较合适?
5、出示教材上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讨论。
你能说说破这个统计图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吗?
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6、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汇报。
在统计图的纵轴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第一个图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7、让学生按照例子把其他两个同学的条形补充完整。
8、学生讨论: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样的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9、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9、这个统计图跟我们刚才学习的学生身高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10、完成书上的统计图
小组进行学习小结。
这种统计图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使用: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绝对值都比较大(如本例中学生的身高都在138厘米以上,体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样本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比较小(如本例中身高和体重的最小差异分别是1厘米和1千克)。当出现这种情形时,会出现一种矛盾: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小(如第一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统计图中的条形就会很长,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大(如第二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难在统计图中看出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所以,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用起始格表示较大单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量的方式,就避免了上述矛盾。在这种统计图中的纵轴上,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区别。
10、通过完成这一份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
11、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把学生的身高、体重与正常值进行对比,找出哪些学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学生的体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实践作业)让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巩固练习:40页2、41页3、5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八篇】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2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7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学生在按顺序进行计算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策略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下棋吗?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正在体育用品商店为同学们购买中国象棋和围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道题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再问:想一想,要求一共要付多少元,要先算什么?请按自己的想法列式解答,并与同学交流。
指名板演,并组织讲评。
提问:如果列综合算式解答这道题,可以怎么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2×3+15×4。
2、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展开教学
1、教学例1。
启发:你会算这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吗?请同学们先根据例题中的填空想一想,这道算式可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再试着算一算。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追问:你觉得按这样的顺序计算正确吗?能联系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来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吗?
比较分别计算出两个积与同时算出两个积的两种情况。提问:谁的计算过程更简略一些?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
谈话:这里还有一道三步混合运算的算式,你能试一试吗?先算出结果,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2)反馈,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3、引导归纳。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的三步混合运算,都是不含括号的算式。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
2、做练习十一第2题。
(1)出示左边一组题,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学生练习后,试着解释两道题得数相等的道理。
(3)出示右边一组题,让学生先按顺序计算,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这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组织交流。
3、做练习十一第4题。
出示题目,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要求合唱组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要求书法组和美术组一共有多少人,要先算出哪个组的人数?
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并组织反馈。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附录部分)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附录部分)
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⒈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⒉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例题插图教学过程:一、复习⒈口答列式:
⑴28与32的和是多少?⑵60减去17的差是多少?⑶16乘5的积是多少?
⑷6和8相乘得多少?
⒉列式解答:
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学生在本子上列式。集体订下,说一说这题要求什么?需要知道什么?
二、教学新课⒈教学例题1。
⑴出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⑵出示问题: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解答。
⑶分析:
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提问: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20呢?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
⑷请同学们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
⒉教学例2。
⑴出示问题:小红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⑵请同学们列出综合算式,并想一想综合算式应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
集体订正。提问:算式中50、18、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为什么?
⒊总结运算顺序。
⑴比较算式。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答时,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提问: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了乘法和加、减法,你应先算什么?
⑶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
三、组织练习⒈完成练一练108页,想想做做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五、布置作业
2、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
2、通过对比、估计等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混合运算的顺序。
3、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多样性的技能,提高解决实际学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多样性的技能,提高解决实际学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将学习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1、出示109页习题插图和问题,明题意尝试列出算式
(1)先让学生说说场景中有哪些商品,哪些商品的标价是知道的,图中营业员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我们能知道什么?
(2)根据大家对题意的理解,那么要求一支钢笔和一个订书机总共多少元该我们可以怎样运算?你有几种方法进行运算?
【让学生自己先在本子上列出算式不计算结果,和同桌讨论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最后交流总结方法,并板书出各种方法。】
2、交流探究结果,并让学生明白每一种算式的数量关系是什么,说说自己列式时的想法。
3、自己列出的算式进行计算,最后交流计算结果。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两步混合运算算式在计算时要先算什么?根据数量关系为什么要先算?【通过该教学点让学生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4、教学“试一试”可以让学生完成。
(1)学生列式计算;
(2)组织交流,在交流中明确运算的顺序。
5、总结运算顺序: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
(1)让学生先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
(2)加以归纳形成清晰的认识。
三、巩固提高1、完成书本练一练
让学生明确题意指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地选择信息,引导学生提出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集体交流。
四、适当总结,完成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剩余习题和第6题(自己提出的问题也要完成)
3、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把握,引导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2。在学生产生疑问时使学生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通过计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用小括号的必要性和作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引入课题
同学们,昨天我到百润发大卖场买了一件80元的T恤,我一共带了100元,你们帮老师算算剩下的钱我还可以买5元一双的袜子几双?学生计算,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根据学生可能列出的算式进行灵活的引入,并板书课题。
例:【如果学生情况全部是:100-80=20(元)20÷5=4(双)分步骤做那么可以这样引入:同学们都是用分步骤的方法进行计算的`,那么我们能否用一个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今天我们将学习新的知识—『课题』】
二、探究新知,明确算法
1、确定计算方法可能一:在学生自己探索引入题的时候,除了分步做外,可能还有“100-80÷5”这样的算式,这时要组织学生充分感受。
组织学生讨论:解决例题中问应该先算什么?列成这样的综合算式对不对?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才能解决哪一步必须先算的问题?
学生自学课本第34页。
可能二:在学生自己探索引入题的时候,也有可能有“(100-80)÷5”这样的算式,这时要让学生说明他的想法,一定要说明为什么要在“100-80”加一组括号,用意是什么?学生说明后,立即表扬这样的学生,并让学生开始自学课本第34页。
2、让学生充分感受需要改变这个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组织讨论:在自学过程中你明白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3、组织学生感知明确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并让学生完成“试一试”,可以指名2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书上,最后校对结果并再一次明确运算顺序。
三、巩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先让学生说说每题应该先算什么?
(2)、任意选择2题完成在自己的本子上,集体校对;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分组完成每组算式,并让3位学生到黑板上完成3组题;
(2)引导学生观察每组题,说说运算顺序的不同,并校对结果;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读题,尝试自己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指名2位学生进行计算【可以选择性地选择学生板演,一差一优有利于发现问题】;
(2)就板演结果进行校对结果,口头统计学生错误情况,并指出错误同学的错误,明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的理由;
四、简单总结,完成作业P35“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5题
4、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包括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
教学过程:
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
1、学生练习:(841-41)÷25×4讲评学生容易有的错误:=800÷100=8强调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1)小括号;(2)乘或除;(3)加或减。
指出:这题含有小括号,那第一步就应该算小括号里的;其他的步骤还轮不到算,只能把它们移下来。第二步算式中有除有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级的,应该按顺序来计算。
2、添上括号,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240÷40+20×2=52240÷40+20×2=890-30÷3×5=400
90-30÷3×5=100建议学生:(1)按现在的运算顺序算一算结果;(2)自己尝试添加括号;(3)交流。在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有一定的推理过程,最好不是盲目地试。
小结:混合运算一定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考虑它的运算顺序,再开始计算。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编题组练习:
(1)周六的数学兴趣小组男生有25人,女生有15人,可以提一个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人?)指出:这是我们一年级学习的解决实际问题,它只要一步就能解决。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板书:男生+女生=总人数
(2)现在我们要改遍这题,“周六的数学兴趣小组男生有25人,一共有多少人?”
这两句不变,把“女生有15人”这句信息不直接告诉,可以怎么说?(比如:女生比男生少10人)这样题目就变成了两步计算的问题了。
比较两题:什么没变?(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没变)在列式的时候还是要“对号入座”:男生“25”,女生“25-10”,加起来的的时候,可以把表示女生人数的“25-10”加个小括号,这样看上去就更清楚了。
(3)现在继续改编,要把这题改成三步计算的问题,信息“男生有25人”可以怎么改?(比如:男生的人数比女生的2倍少5人)
这句信息是变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变了吗?要求学生“对号入座”列式:男生“15×2-5”,女生“15”,再把两部分合起来。
比较小结:解决实际问题从一步发展到三步,其实很多题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是不变的,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想清楚这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再做到“对号入座”。
2、书上的第8题,学生读题,说说这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式:边长×边长=面积小面积×块数=大面积
介绍:铺砖时,这间房子的面积是不变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铺的方砖面积比较小的时候,需要的块数就会比较多;反之,方砖的面积比较大,需要的块数就比较少。“小面积×块数=大面积”,这里的小面积指的是方砖的面积,大面积指的是房间的面积。这个关系式还可以反过来说“大面积÷小面积=块数”、“大面积÷块数=小面积”。学生列式解答该题。
3、书上第9题,学生读题,说说该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书上的两个问题。
交流: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老师要注意学生提的问题是否都合适。
练习十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形成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检查口算本练习情况、布置今天的口算作业。
一、完成书上的练习:
1、第1题:(1)学生看题后,把每个算式的第一步先划线,再交流。(注意第1小题可以同时先算乘法和除法。)
(2)把这四题做在作业本上。
(3)补充75×12、280÷35的简便算法:75×12=(25×4)×(3×3)=100×9=900280÷35=280÷7÷5=40÷5=8做完后交流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2)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3)有中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2、第2题:你能直接在每组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吗?审题:要“直接”比,不是在计算之后。
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交流判断的依据。
3、第3题: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让学生先自己观察各算式的特点(如左边两题是连加,右边的是连乘),可以如何简便?各是运用了学过的哪些运算规律?
指出:不能随意改变运算顺序,而是要依据一定的运算规律。交流后,把这4题写在作业本上。注意小括号的运用。
4、第4题:学生看懂题意,先说说这题要用的基本关系式是:单价×数量=总价
再读第一个问题,说说在估算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把单价看成某个接近的整百数)说说最后估计的结果是多少?
算一算:学生在本子上完成这题的计算。
比一比:把估算的结果和列式算得的结果比较,说说估算和笔算价值分别在哪里。
二、布置回家思考p。42的思考题要求用脱式计算在自己的本子上。(能做几题算几题)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评昨天的回家作业(p。42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填写符号后,用脱式计算):学生作业现的错误:1、(3+3)÷(3-3)=6÷0=6指出:除数不能为0,“6÷0”这个算式没有意义;2、(3×3+3)÷3=9+3÷3=12÷3=4
指出:括号里有2步,先算乘,加没算,移的时候要把括号也移下来。3、(3+3)+3÷3=6+3÷3=9÷3=3
指出:看计算的过程,先算加,再算加,最后算除;但开始的算式应先算加,再算除,最后算加。所以还应加上“[]”,变成“[(3+3)+3]÷3”4、[3×3-3]÷3=[9-3]÷3=6÷3=2
指出:在小括号的基础上,才有中括号,不能直接写中括号。5、补充:3+3-3+3=6-6=0或3×3÷3×3=9÷9=1
请学生说说上面两题对吗?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算式怎么改得数就对了?通过上面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学生练习:
,请学生做在自己的本子上,再一一交流。提醒:第1题除和乘可以同时算。
三、布置作业:第6、7、8题
其中第7、8题要求学生写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式。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检查回家做的计算作业。
一、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让学生看图后说说图的意思,老师整理成:合唱组:84人
航模组:男生8人,女生6人美术组:是航模组的2倍
看信息,分别让学生说说“航模组”、“美术组”的人数应怎么列式。板书问题: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问:解决这个问题用到哪个基本关系式?板书:合÷美=几倍
2、“对号入座”,对照关系式分别写上“84”、“(8+6)×2”。问:在它们中间添上“÷”行吗?为什么?(结合黑板上的算式,让学生说说它的运算顺序,发现最后算的算式没有意义,不是我们想要的。)那我们想要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呢?要实现这个想法,得请中括号来帮忙。老师添上中括号,说清楚它的写法。指导读:84÷[(8+6)×2]
3、说一说:昨天我们讲到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一是括号、二是乘除、三是加减,今天我们学的算式中含有了中括号,运算顺序又该是怎样的呢?
先指名结合每一步算式的意义说,再指出:同样是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其他不变。4、学生练习,完成书上的例题
二、巩固练习:
1、在自备本上完成:540÷3+6×2,540÷(3+6×2),540÷[(3+6)×2]指名板演,结合讲评发现问题,强调正确的运算顺序。
2、第3题。
看图后,请学生说清楚该题的信息,并说说列式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三、学生自己阅读,了解“你知道吗?”
四、学生作业:完成p。40剩下的练习。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九篇】教学内容:
角的计算
教学目标:
1.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2.在探索中掌握角的加减计算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测量∠1的度数并说说你是怎样量角的?
2、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角的计算。揭示课题:角的计算。
新课探索
探究一
已知∠1=45度,∠2=90度,求∠AOB=?
请你们试着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指导书写格式。
小结:∠AOB是由∠1和∠2组成的,所以要求∠AOB的'度数只要用∠1的度数加上∠2的度数。
练习:书P73/1练习
已知∠1=650,∠2=150,求∠AOB=?
已知∠3= ∠ 1+ ∠ 2, ∠ 1=180,∠2=720,求∠3=?
探究二
已知∠AOB=63度, ∠1=30度, 求∠2=?
(1)请你们试着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AOB是由∠1和∠2组成的,所以要求∠2的度数只要用∠AOB的度数减去∠1的度数。
已知∠AOB=1520
已知∠AOB=1520 ,∠1=700,求:∠2 =?
已知
已知∠3= ∠ 1+ ∠ 2, ∠3=800 ,∠2=500,求∠ 1 =?
课内练习
1、练习一 填空
(1)若∠AOB+600 =平角,则∠AOB=( )度;若周角-∠1=600 ,则∠1=( ) 度。
(2)从12时10分到12时20分,分针转了( )度。
2、练习二 下面都是用两块三角板组成的角,算一算它们各是多少度?
3、练习三 计算下列角的度数。
如下图,已知∠1=650 ,求∠2的度数。
如上右图,已知∠1=600 ,求∠2的度数。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角的计算
解:∠
解:∠AOB= ∠1+ ∠2
=450+ 900
=1350
解:∠2 =∠AOB- ∠1
=630-300
=330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热门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