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计划总结 > 工作计划

2015-2023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时间:2022-04-22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了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一、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二、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核心,以加强审计业务管理为基础,以“人、法、技”建设为保障,全面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审计监督模式。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三、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落实修订后的审计法,全面加强审计监督。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继续坚持以真实性为基础,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治理商业贿赂,惩治腐败,促进廉政建设。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全面推进效益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效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注重从政策措施以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问题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深化改革,加强宏观管理。 

  四、在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上坚持“两个并重”: 

  ——坚持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每年投入效益审计的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以专项审计调查为主要方式,以揭露严重损失浪费或效益低下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为重点,以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全面推进效益审计,到xx年初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效益审计方法体系。 

  ——坚持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并重,每年开展的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占整个项目的一半左右。重点调查国家政策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重大决策的落实情况,关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五、继续着力加强三项基础工作: 

  ——实行科学的审计管理,不断创新审计管理方式和方法,整合审计资源,促进提高审计工作层次和水平。 

  ——着力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 

  ——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新的审计方式,大力开展计算机审计,积极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促进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六、财政审计,以促进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为目标,以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为重点,以支出审计为主,实行中央本级支出审计与转移支付审计并重,全面提升预算执行审计的层次和水平。注重整体性,对预算执行的总体情况作出评价;注重效益性,检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注重宏观性,对一些涉及宏观政策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注重建设性,对关系财政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进一步加强中央本级支出审计,促进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规范预算管理。 

  ——深化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审计,加强对与一级预算关系密切的重点二、三级单位的审计监控,注意从总体上把握和分析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促进加强和改进管理,揭露预算执行中的突出问题,使一级单位预算管理基本达到规范,二、三级单位违法违规问题明显下降。 

  ——适应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探索部门决算(草案)审签制度。 

  ——以促进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目标,强化中央转移支付审计。统筹安排各专业审计力量,采取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扩大转移支付资金审计监督覆盖面,重点检查涉及执行国家宏观政策的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促进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同时注意从完善转移支付体制、机制方面研究和揭示问题。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以效益审计为主,加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重点投资项目的审计,促进加强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组织开展对国家重点建设资金管理、分配和使用效果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促进科学决策、规范管理。 

  ——积极开展资源与环境审计,加强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有关的资金、重点生态保护工程、重点流域(或区域)污染治理项目的审计和审计调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了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总体标是,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核心,以加强审计业务管理为基础,以“人、法、技”建设为保障,全面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审计监督模式。 

  三、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落实修订后的审计法,全面加强审计监督。 

  ——继续坚持以真实性为基础,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治理商业贿赂,惩治腐败,促进廉政建设。 

  ——全面推进效益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效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注重从政策措施以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问题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深化改革,加强宏观管理。 

  四、在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上坚持“两个并重”: 

  ——坚持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每年投入效益审计的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以专项审计调查为主要方式,以揭露严重损失浪费或效益低下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为重点,以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全面推进效益审计,到xx年初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效益审计方法体系。 

  ——坚持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并重,每年开展的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占整个项目的一半左右。重点调查国家政策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重大决策的落实情况,关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五、继续着力加强三项基础工作: 

  ——实行科学的审计管理,不断创新审计管理方式和方法,整合审计资源,促进提高审计工作层次和水平。 

  ——着力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 

  ——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新的审计方式,大力开展计算机审计,积极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促进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六、财政审计,以促进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为目标,以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为重点,以支出审计为主,实行中央本级支出审计与转移支付审计并重,全面提升预算执行审计的层次和水平。注重整体性,对预算执行的总体情况作出评价;注重效益性,检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注重宏观性,对一些涉及宏观政策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注重建设性,对关系财政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进一步加强中央本级支出审计,促进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规范预算管理。 

  ——深化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审计,加强对与一级预算关系密切的重点二、三级单位的审计监控,注意从总体上把握和分析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促进加强和改进管理,揭露预算执行中的突出问题,使一级单位预算管理基本达到规范,二、三级单位违法违规问题明显下降。 

  ——适应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探索部门决算(草案)审签制度。 

  ——以促进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目标,强化中央转移支付审计。统筹安排各专业审计力量,采取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扩大转移支付资金审计监督覆盖面,重点检查涉及执行国家宏观政策的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促进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同时注意从完善转移支付体制、机制方面研究和揭示问题。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以效益审计为主,加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重点投资项目的审计,促进加强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组织开展对国家重点建设资金管理、分配和使用效果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促进科学决策、规范管理。 

  ——积极开展资源与环境审计,加强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有关的资金、重点生态保护工程、重点流域(或区域)污染治理项目的审计和审计调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全面提高审计队伍素质。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控制规模、增强能力的要求,科学合理地配置领导班子,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继续坚持以竞争上岗和双向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干部选拔和任用机制,完善审计系统干部选拔和任用制度,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水平。 

  ——按照公务员分类管理要求,继续探索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体制,健全科学的业绩考评体系,逐步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 

  ——优化干部队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使既熟悉审计业务,又了解和掌握计算机、法律、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等知识的人员占整个审计人员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加强教育培训,以审计人员能力建设为核心,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提高培训质量。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具有审计系统特色的干部职业教育体系。 

  ——五年内,将全国审计系统厅局级领导干部、地市级和县级“一把手”轮训一遍。 

  ——加强机关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学习贯彻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积极开展机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弘扬“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培养优良的工作作风,建设文明和谐的审计机关。 

  ——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八不准”审计纪律和其他各项廉政规定,进一步规范审计权力运行,强化对审计权力行使和领导干部的廉政监督,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 

  ——进一步深化机关后勤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节约利用资源。按照资源与环境审计模式。 

  ——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作为审计工作重点,在总体把握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情况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审计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新农村建设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从涉农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的主要环节入手,重点检查相关政策措施的执行和落实情况,揭露侵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推动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以效益审计为主要方式,以促进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完整、规范管理为目标,掌握社保资金总体状况,着力从制度和管理上揭露分析问题,促进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实现社会保障目标,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加强科技、教育、医疗等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专项资金的审计和审计调查,揭露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影响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的问题,促进深化改革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建立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进一步改进税收审计,地采取专项审计调查方式,揭露和反映国税征管和海关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深化征管体制改革,从管理机制上解决税收流失和执法腐败问题。 

  七、金融审计,继续以促进防范风险、提高效益、规范管理为目标,适应金融改革的需要,进一步拓展审计思路和方法,推进建立安全高效稳健的金融运行机制,促进金融监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 

  ——以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为重点,揭露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大案要案,关注商业贿赂案件线索,从政策、制度和监管上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规范管理,依法经营。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对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审计力度。 

  ——改进金融审计方式,以总行(公司)为龙头,加大对基层分支机构的审计力度,促进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规范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公证业务的管理,提高审计公证质量,加强国外贷援款项目执行和效益情况的监督,促进合理有效利用外资。 

  八、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审计,以促进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为目标,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以经济责任为中心的企业审计路子,促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通过揭露问题,促进整改提高,为企业发展服务。 

  ——检查企业会计信息特别是损益的真实性,严肃查处各种弄虚作假行为和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关注营销费用的管理和使用,治理商业贿赂。 

  ——评价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检查重大经营决策及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增强管理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益意识。 

  ——关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检查、分析和评价企业资产的质量状况和保值增值情况,揭露国有资产流失及侵害职工利益的问题。 

  九、经济责任审计,继续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加强协调指导,不断深化县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推进地厅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继续探索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推动部门单位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加强法规建设,逐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十、加强审计法制建设,规范审计行为,推进依法审计。 

  ——认真学习贯彻修订后的审计法,配合做好审计法实施条例、经济责任审计条例的修订、制定工作,并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不断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落实审计工作各环节的工作目标和质量要求,实行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防范审计风险。 

  ——根据审计质量控制需要,结合修订后的审计法,修订、完善各项审计准则和审计指南,吸取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十一、积极推进和不断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把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特别是社会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 

  ——积极稳妥地推进审计结果公告,逐步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到xx年,做到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逐步健全科学规范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密切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促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把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审计结果公告的重要内容。 

  十二、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和《审计署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机关人才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探索建立适应审计工作需要的干部管理机 

  国家离退休工作方针政策,做好老干部工作。 

  十三、积极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大力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审计工作的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推进金审工程二期和三期建设,完成全国审计信息网络中心、数据中心、中央和省级审计机关网络互联系统、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 

  ——推广完善审计管理和现场审计实施两大应用系统,逐步开展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行业、部门的联网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全面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加强计算机审计方法和规范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信息化要求的审计业务和审计管理标准。 

  ——大力推广和完善审计抽样、内控测评、风险评估等审计方法,积极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审计工作的先进方法,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管理水平、效率和质量。 

  十四、整合审计资源,实现审计业务的科学管理。 

  ——建立科学的审计计划管理体制,对审计项目计划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根据审计目标确定审计项目计划,有效整合、利用审计资源,增强计划的科学性。搞好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与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之间的衔接,探索实行滚动项目计划。实行计划执行情况考核和审计项目后评估制度。 

  ——完善审计业务经费零基预算法,加强审计成本控制,提高审计机关资金使用效益,在建设节约型机关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环境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整合审计资源,统筹安排各项审计工作。 

  ——探索审计项目招标和合同制管理,加强系统内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整体效能。 

  ——加强审计成果的综合分析和开发利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审计信息利用的层次和水平。 

  ——进一步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依法审计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署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和新闻发言人的作用,增强审计宣传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内部协调性;密切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增强新闻报导的主动性;提高审计报刊质量,办好审计网站,不断扩大审计工作在系统内和系统外、国内和国外的影响。 

  ——加强审计科研机构建设,强化审计理论研究,实行科研人员与实务人员、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科研与调研相结合,加大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增强审计科研工作为审计工作服务的有效性和建设性。 

  ——加强审计学会和内部审计协会建设,规范社团工作,充分发挥审计学会在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的作用,通过内部审计协会强化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 

  ——积极参与国际审计事务,掌握国际审计动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快国外先进审计技术的引进,充分利用国外审计资源,扩大对外宣传,不断提高我国审计的国际地位、加强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审计工作的指导。

  指导地方审计机关紧紧围绕地方党政工作中心开展审计工作,使之更好地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和社会稳定服务。 

  ——建立重要情况通报制度,帮助地方审计机关及时了解把握国家大政方针和审计工作发展全局,明确审计工作发展思路和重点。 

  ——实行署领导分片联系点制度,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工作中的好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搞好分类指导。 

  ——加强审计法制建设和规范化建设的协调指导,推动地方开展审计质量检查,促进提高审计业务质量。做好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工作。 

  ——加强计划指导,促进整合审计力量。每年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审计重点参考意见;按照自愿参加、量力而行的原则,适当安排和组织地方审计机关参与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 

  ——按照统一管理、一年一定的原则,改进和加强审计业务授权管理。以整合审计资源、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效能为目标,科学确定年度授权审计项目计划。加强授权审计项目考核和重点抽查,严格审计质量控制。 

  ——加强审计业务指导和培训,通过不定期举办审计专业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等方式,研究专业审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提升业务层次和水平。加强对地方审计机关计算机应用的培训,并为地方审计机关的业务培训提供必要的师资。 

  ——建立审计署与省级审计机关人员交流制度。每年有计划地安排省级审计机关业务骨干到审计署工作或参加署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同时从署机关和派出机构选派骨干到地方审计机关任职或参加地方的审计项目,促进沟通情况,加强交流,提高水平,锻炼干部。 

  ——加强审计信息管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省级审计机关要及时向审计署报送业务综合报告;审计署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审计工作情况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充分利用审计成果。 

  ——加强总体规划和应用指导,推动地方审计信息化建设。 

  ——加强对地方审计队伍建设、机关党的建设、廉政建设情况的调研,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从政策制度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十六、本规划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各执行单位根据规划要求,研究制定本部门具体落实措施,以确保完成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