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情况汇报材料十篇》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脱贫攻坚情况汇报材料十篇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最新最全的范文请来网络,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篇一)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我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20户7636人,省级贫困村11个、市级贫困村3个。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帮扶及自身的努力,目前已有1207户3715人脱贫,3个省级贫困村和一个市级贫困村退出。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全年减贫任务,我区通过系统性帮扶工作,切实帮助贫困户脱真贫、真脱贫。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一、主要做法
(一)不忘初心、自我加压,全面推进贫困人口脱贫工作
根据我区实际,区委、区政府自我加压,制定了《**区**年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将1113户3921名尚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8个省级贫困村(仰天湖瑶族乡瑞金村、天湖岭村,保和瑶族乡仙鱼岭村,鲁塘镇红星村、南溪村,石盖塘街道小溪村、下垅村和安和街道新田岭)全部纳入**年脱贫退出计划。调整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第一副组长,形成了书记抓脱贫、全区一盘棋的扶贫格局。将脱贫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乡、到村,层层签定工作责任状。向14个省市级贫困村、15个面上扶贫村和4个新增100人以上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共派驻了33支工作队。为每一户贫困户安排一名帮扶责任人。严格执行“贫困村不脱帽、工作队不撤队;贫困户不脱贫,责任人不脱钩”,实现了领导包村、部门联村、范文写作贫困户结对、驻村帮扶“四个全覆盖”。
(二)多管齐下、扶智扶志,极力提高贫困群众脱贫信心
贫困户脱贫,主要靠贫困农户自身的努力。为提高贫困户脱贫信心,我区从思想意识上加大了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一是积极贯彻落实“三走访,三签字”活动。区委书记蒋利民、区长王洪灿带头开展“三走访、三签字”活动,同贫困户面对面进行沟通,了解贫困户诉求,帮助贫困户解难题,提高贫困户满意度;二是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全年印发《**省脱贫攻坚工作手册》《**脱贫政策到户口袋书》《医疗救助卡》等宣传资料2万余册(份)发放到贫困户手中,提高贫困户政策知晓率。组织各乡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在中、省、市级报刊和网站积极投稿,宣传我区的脱贫攻坚工作,累计刊登信息100余篇。三是实施“五大扶技”工程。向省市级贫困村派驻14名科技特派员,帮助各村制定适宜的产业规划;对贫困户开展种养殖技能培训,举办蜜蜂养殖、水果种植培训,开办育婴师、厨师培训,提高贫困户技术水平;组织4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到郴州综合职业中专开展3-3年免费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中专业技能人员数量;对42名(上半年27人,11月分别在10日和15日两批15人)致富能手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提高贫困户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开展“一户一岗”技能培训,心得体会引导贫困户外出就业。区委统战部印发《**区“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实施方案》,组织16家民营企业与16个贫困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拓宽贫困户就业渠道。全区贫困人口在外务工人员达到1489人。其中保和瑶族乡部分贫困户务工月收入超过5000元。
(三)精准扶贫、注重实效,齐心合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今年,我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了从“大水漫灌”向“精准帮扶”转变。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出台了相应的帮扶政策。对因病致贫,印发了《**区**—2020年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区贫困户住院医疗再救助实施细则》《关于印发〈**区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城乡医疗保险个人承担部分由区财政全额补贴;乡镇卫生院起付线下调50%;住院基本医疗和大病医疗保险报账比例提高10%;建档立卡低保大病保险补偿起付线降低50%。向128名大重病贫困人口发放慈善医疗卡724张36.2万元;对因学致贫,推行了教育助学计划、“雨露计划”和“泛海行动”。**年共帮扶贫困学生5204人次,发放资金245.83万元;对住房安全没保障的,实施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工程,**年度给73户贫困户发放了危房改造资金73万元;对缺少产业发展启动资金,需要改善基础设施的村组,除出台《关于加快农业“三六九”工程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区脱贫攻坚帮扶奖补办法(试行)》等文件外,网络TOP100范文排行还直接投入财政扶贫项目奖补资金1296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同时积极实施金融扶贫政策,为贫困户提供3-5万元的政府贴息扶贫小额信贷;为落实好各项政策,全区1987名结队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与贫困户进行对接,因户施策,帮助片贫困户制定发展规划。全年帮助贫困户改扩建禾花鱼养殖基地6600余亩,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禾花鱼苗1.6万斤;帮扶贫困户改扩建养殖基地150个,养殖牛、羊、猪等大牲口7700头,鸡、鸭3.6万羽;扶持贫困户种植中草药材1500余亩、高山蔬菜3650亩、香菇等食用菌种植1200亩,特色水果800余亩。建成光伏扶贫发电站13处,预计每个项目可为该村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102户354人(另外6户19人属于突出问题整改被清理对象,1户1人已死亡,总共是103户374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全部完成,且基本实现了入住新居的目标。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在仰天湖瑶族乡四亩田集中安置点组织开展了“圆梦中秋、易地搬迁”活动,26户92名瑶族同胞们载歌载舞搬进了新房。
范文内容地图(四)精准识贫,严格进出程序,严格把控综合贫困发生率
按照目标,我区的综合贫困发生率要控制在2%以内,它主要指标有三项,分别是未脱贫贫困人口数、漏评人口数和错退人口数。为此我区开展了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精准退出专项清理行动”“精准识贫专项清理行动”和脱贫攻坚突出问题整改“回头看”活动。将贫困户识别和民政低保清理相结合,尽可能将减少漏评贫困人口现象。为提高贫困人口识别的准确性,我区严格按照户申请、组推荐、村评议、乡镇审核、区扶贫办复核、区政府审批的流程进行。积极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要求各阶段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并必须在村务公开栏、脱贫攻坚公示栏和群众主要活动场所等地进行公示。同时组织区纪委、区审计局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共清理识别不准贫困人口649人,新增、补录贫困人口915人。为减少错退人口数,从7月份开始,按照新标准,对全区所有帮扶责任人开展脱贫攻坚知识业务培训和讲座。不完全统计,热门思想汇报全区各级各部门共开展各类脱贫攻坚知识培训80余场**00余人次。还组织1753余名机关干部开展了精准扶贫应知应会知识测试,组织93个有帮扶任务的单位组织20支代表队开展了精准扶贫知识抢答赛,并为获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牌、奖状。10月份,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印发了《**区**年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脱贫验收方案》,规范了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验收标准和流程。指导乡镇村、工作队开展减贫、退出工作。目前,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开展中。
(五)加强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脱贫攻坚责任意识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三多”即涉及的人员多、资金项目多、工作内容多。为此实施了“三化”工程。一是人员管理制度化。制定了《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严格驻村队员考勤登记,确保工作队每月住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建立驻村工作队员召回机制,不定期对14个工作队的履职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制定了《**区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综合评估调研工作方案》,从掌握所驻村基本情况,扶贫政策的熟悉程度,工作作风的扎实程度,工作目标任务的推进程度和群众对帮扶工作的满意程度五个方面对工作队队长和队员进行考核;二是资金项目管理规划化。根据《**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湘财农﹝**﹞21号)文件有关精神,工作总结印发了《**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北财农﹝**﹞12号)等文件进一步规范产业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提高产业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有效解决了产业帮扶资金“怎么用”“怎样用好”两大问题。在规范扶贫资金使用的同时,简化了报账程序,将所有的扶贫项目资金都拨付到乡镇(街道),由乡镇(街道)按照进度进行资金拨付;三是工作调度常态化。从三月份开始,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召开脱贫攻坚调度会,每次会议至少有一名分管区级领导参加。区扶贫办按照会议部署,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调度;四是加强督查巡查力度。成立了**区扶贫督查组对各项扶贫工作的进展时时开展督查巡查工作,对重要工作由两办开展督查,对工作进度慢、任务完成不理想的下发督办函。今年共发放督办函或问题交办函4期68份。对履职不力的进行约谈,对影响较大的由纪委执行问责程序。期间对一镇一街道因履职不力进行了约谈,对17名干部进行了纪律处分。
(六)夯实基础、全面覆盖,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抓实脱贫攻坚基础信息工作
扶贫是我国的“一号”民生工程。中央、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贫困户脱贫,为更好掌握、利用好这些政策。一是加强了对扶贫工作者的培训,全年共组织各类区级业务培训15起500余人次。二是组织乡镇扶贫办主任、部分驻村工作队长一同制定了扶贫工作基础数据12个套表。目前,6个乡镇(街道)的12个套表的信息数据基本收集到位。三是强化贫困户信息的准确性,我区统一印制的《精准扶贫手册》做到贫困户和帮扶责任人人手一册,并要求帮扶责任人按照“三走访、三签字”活动的要求亲自填写《精准扶贫手册》。四是强化工作检查。除了平时加强工作调度、巡查外,还由区委督查室和区政府督查室牵头分别组织了两次全区性的脱贫攻坚基础工作检查,两次检查覆盖了6个乡镇(街道),76个行政村,2320户贫困户。通过检查,全区的脱贫攻坚基础工作不管是纸质资料还是全国扶贫系统内数据都得到了全面加强,信息的准确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二、主要问题
1.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一是系统内错误信息依然存在。二是是资料台账需要进一步完善。
2.工作推进不平衡。重点村与非重点村之间工作差距大,部分帮扶责任人没有真正做到“一户一策”。
3.内生动力不强劲。部分群众对脱贫攻坚的参与度不高;部分村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强,网络带领群众自主脱贫的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部分贫困户“挑肥拣瘦”,宁愿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也不愿意外出务工。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为实现全部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的总体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巩固集中整改成效,全面夯实基础工作。一是精准扶贫对象。开展“回头看”活动,主要对民政部门提供的低保对象按照纳入程序进行甄别,对达到建档立卡条件的,按照“应纳尽纳、应扶尽扶”的原则纳入到系统内,确保贫困综合发生率率低于2%、贫困户错退率低于2%、贫困户漏评率低于2%、群众帮扶满意度高于90%。二是真实扶贫信息。及时更新贫困户的家庭信息,做好系统数据的清洗和维护工作,确保《精准扶贫手册》、贫困户档案等基础信息与系统内数据统一一致。三是规范扶贫档案。对照规范的格式样本,及时做好挂图作战、扶贫公示以及贫困户档案等资料的制作、个人简历整理和归档工作。四是落实帮扶措施。坚持“一户一策”“一户一帮”,精准对接发展需求,细化帮扶举措,积极落实帮扶措施。
(二)紧扣“两确保两完善”,确保贫困村整体出列。一是千方百计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确保贫困村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既要合理布局“短平快”的小型种养殖项目,帮助贫困户在短期内实现增收脱贫,又要科学规划一批投资效益好、回报周期长的项目,引导各村形成自己的“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二是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下大力气加快推进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全面实施贫困地区“窄路加宽”、通村通组路建设和“村村通班车”工程,确保全区所有通村公路达到贫困村退出验收标准。加强农村饮水设施建设,确保25户以上自然村寨取水半径不超过1公里,水质水量常年有保障。
(三)大力推进“行业扶贫”,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强化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责任担当,树立“大扶贫”意识,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村退出验收表》的要求,按照《**区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扶贫工作的意见》的精神,积极落实各项工作。实现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安全饮水有保障,适龄学生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参加新农合,贫困村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0%以上。全面落实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扎实做好健康扶贫工作。
(四)从严抓好资金监管,确保资金用到实处。一方面推进扶贫资金“痕迹化”管理。扶贫项目的确定,扶贫资金的申请、拨付、使用、审计都要全程记录、全程留痕。切实按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规定,抓好项目招投标、资金使用管理等工作,健全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开制度,实行阳光运行,做到民主监督,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要认真开展扶贫领域违纪违规专项整治,以“互联网+监督”为抓手,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不定期的对各单位扶贫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对贪污、侵占、挪用扶贫资金的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做到发现一起、从严查处一起。
(五)扎实开展“一户一岗”,实现就业扶贫全覆盖。要进一步摸清有就业和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口底子,积极与爱心企业对接,组织贫困户就业或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加强劳务协作,跟踪贫困劳动力就业服务,努力实现贫困户家庭中至少有一人就业的目标。区教育局要进一步摸清贫困户“两后生”底子,动员更多符合条件的学员到郴州综合职业中专免费参加2-3年的技能培训。积极宣传教育扶贫的政策,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全面落实“两免一补”,确保辖区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全部享受教育扶贫政策。
(六)积极开展政策宣讲,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一是着力破除“等靠要”思想。帮扶的目的是要唤醒贫困群众自身的脱贫意识,发挥好他们自身的主体作用,在我们走访帮扶的过程中,既要讲帮扶政策,更要讲脱贫理念,要通过政策宣讲、典型引路和思想引导,激发贫困户自身的脱贫信心和斗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二是避免成为“全职保姆”。引导贫困群众正确看待政府的帮扶行为和扶贫预期,突出贫困户的主体地位,发动贫困群众参与制定扶贫措施,参与项目实施,参与政策资金使用管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健全矛盾疏导机制。对扶贫信访案件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投诉举报联动查办制度,及时对举报所反映的内容进行核实回复,自觉接受监督,切实化解矛盾。
(篇二)
今年以来,平舆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精准识别、突出产业扶贫、抓好金融扶贫,有力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我县共有贫困村54个,贫困户15936户,贫困人口37000人,计划今年完成18个贫困村、1.4万人脱贫任务,2019年全面实现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现将我县脱贫攻坚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升政治站位,职责履行到位
(一)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系列战略思想特别是在陕西、**、宁夏、山西召开的扶贫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作为指导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遵循;坚持以对党绝对忠诚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实干干实、精准发力,聚焦突出问题、狠抓整改、确保成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二)强化领导,完善措施。成立了8个脱贫攻坚重点任务专项推进组,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推进机制,持续推进各项脱贫攻坚措施落实;由县扶贫办统筹负责,指导各乡镇(街道)建立问题整改指导小组,深入全县206个农业村进行实地业务指导,帮助做好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
(三)宣传培训,做浓氛围。围绕做浓宣传氛围,提升帮扶干部业务水平,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支持率,开展“五个一”宣传活动,即:开一次群众会,组织召开村民组全体会议,宣传扶贫和脱贫攻坚政策,至目前共组织入村政策宣传**多场(次);发一本小册子,编印《脱贫攻坚文件汇编》、《平舆县脱贫攻坚知识汇编》和《河南省脱贫攻坚整改工作二十问》等政策合订本,各印制3万余份,确保帮扶一线干部人手一册,做到对政策熟记于心、了然于胸;印一张明白纸,将扶贫政策中与贫困群众密切相关、核心重点部分进行摘编,印制3万余份精准扶贫到户政策明白纸发放至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脱贫攻坚责任组成员;发一个爱心袋,统一制作发放了3万余份贫困户明白卡资料袋,方便贫困户把各种卡本统一存放;树一个公示栏,由县财政出资420多万,统一标准、式样、内容,在全县1642个自然村设立脱贫攻坚公示栏,在公示栏内宣传扶贫政策,公示扶贫信息,营造脱贫攻坚浓厚氛围。
二、聚焦突出问题,切实整改到位
(一)聚焦精准公开,打牢脱贫基础。一是识别全覆盖。即“四个必到”,年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户必到,**年、**年、**年已脱贫退出的贫困户必到,扶贫开发系统上所有贫困户必到,所有低保户、散养五保户、残疾人必到,实现了对全县206个农业村委的全覆盖、无遗漏。止目前,已走访了全县206个村1023**户,占总农户的46%;完成了51089份《精准识别入户普查表》的填写工作和15940户档卡的填写工作。二是过程全公开。由村脱贫攻坚责任组组长牵头,严格按照“六步工作法”,通过采取上门宣传,对外出群众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并逐自然村召开群众大会,公开评议、张榜公示,确保群众满意。三是上下全联动。通过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整改秋季集中活动和“三率三度”(消除错评率、漏评率、错退率,提高档卡信息准确度、帮扶工作满意度、扶贫政策知晓度)整改会战月活动,采取县乡村上下联动,帮扶责任人、脱贫攻坚责任组与村组干部集体审核的方式,对户卡、村簿、乡档逐一校对、相互印证,对疑似存在的识别不精准、档卡不规范等错误,综合运用入户走访、实地核实等方式,确保识别精准、档卡规范、信息互应,为精准帮扶打牢基础。
(二)聚焦规范高效,严格资金管理。一是完善机制。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平舆实际制定了《平舆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关于利用整合资金对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方案,加大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完善资金使用机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二是规范程序。制定了《平舆县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制度》,项目实施前,要求资金、项目等在《舆乡风》、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以及项目所在地村委公告公示,并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项目实施后,工程类项目档案附有项目公示照片、工程前后对比照片,到户增收项目档案附有公示照片、实物发放现场照片;项目所在地村委成立项目监督小组参与项目监督与管理。三是强化管理。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副县长任组长的资金整治领导小组,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督;制定了《平舆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平舆县扶贫资金项目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监督检查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所有项目都严格规范招投标程序,实行县级报账制,年度资金全部接受审计部门审计;组成6个专项检查组,对**年至**年2.8亿元扶贫资金逐项逐笔进行审核。四是加快拨付。加快扶贫资金拨付进度,实现当年扶贫资金当年拨付完毕。**年共统筹整合资金2.18亿元,安排项目212个,截止目前已拨付资金2.11亿元,结余资金项目质量保证金8**.43万元。**年到目前共整合资金4.**亿元,安排项目1**个,已拨付1.9亿。
(三)聚焦因人施策,精准帮扶措施。我们建立贫困户动态帮扶机制,在真正弄清贫困户致贫原因的基础上,综合采取多种措施精准帮扶,并根据个人意愿和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坚决避免出现一兜了之、一策到底的现象。目前,经过精准识别后全县共有贫困户15936户37000人,其中因病致贫占56.7%,因残致贫16.53%,因学致贫占2.97%,缺技术7.92%,缺劳动力10.02%。一是对有劳动能力缺技术的,对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共计6500名;并投资5**4.5万元扶持经过技术培训掌握一技之长的10609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二是对有劳动能力缺资金,但有创业意愿的,政府投入3500万作为风险抵押金存入金融机构,发放小额贷款助其创业,目前累计发放贷款1.35亿元带动贫困户2253户创业;三是对有劳动能力有技术的,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目前共带动8500多人就业,另外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聘用780名贫困户为护林员,每年增收2935.89元;四是对无劳动能力无技术无资金的,我们采取政策兜底、入股分红等方式帮助其实现增收脱贫;五是对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常见的45种大病病种患者,其医疗费用除经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外,其余部分由县政府进行兜底;六是对因学致贫的,今年以来我们在兑现各项政策资金101.84万元的基础上,创新资助模式,对高中阶段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低保户、残疾、孤儿四类家庭学生,发放资助金,并免除学杂费、住宿费。
(四)聚焦全面提升,完善基础设施。一是科学规划。根据县脱贫规划以及贫困村实际和今后发展需要,围绕贫困村精准退出七项重点基础设施,提前高位谋划、提前规范准备,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当年项目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目前,已着手准备对2018年项目进行谋划,并完善招投标等相关程序,确保2018元月各项目能够顺利实施。二是创新模式。将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引进海天集团负责全县16个乡镇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广州红山物业公司负责乡镇所在地、全县农村保洁,并负责全县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三是加快进度。**年以来,新修道路65条,共长287.325公里,投入资金17199.5万元;对75个村委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共投入资金7374万元;农村电网升级改造345个台区,共投入资金4700万元。新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34个,投入资金5128.6万元;新建标准化卫生室29个,投入资金774.6万元;对22个贫困村委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升级改造,共投入资金1708万元。全县所有贫困村通班车和网络全覆盖。
三、创新方式方法,政策落实到位
(一)创新产业扶贫,实施带贫工程。一是主导产业强力带动。芝麻产业方面,积极对接国家芝麻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占地8000亩的蓝天芝麻小镇产业园;出台芝麻种植专项补贴和种植保险,拨付种植补贴540万元,保险资金60.34万元。我县白芝麻种植面积达35万亩,带动6000户贫困户增收脱贫。今年9月4日,我县召开芝麻产业大会,邀请8个国家的24名外宾、国内外的113家著名企业、全国26家科研院校**0多人参加。防水产业方面。我县是建筑防水之乡,外出务工人员达**万人,平舆“防水人”遍布全国各地。我县立足这一优势,规划建设了占地1000亩的建筑防水产业园,吸引奥远玉海、蓝翎环科等新型环保建筑防水材料生产企业26家入驻,就近吸纳贫困户1200人就业,转移5000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外地从事防水施工。二是“巧媳妇”工程星罗棋布。整合1.8亿元资金在206个农业村建设扶贫车间,推动华东、中冠、锦裳等20多家企业在基地布点,实现车间到村、就业到户、增收到手。已培育“巧媳妇”加工点2**个,其中省级“巧媳妇”工程示范基地1个,市级5个,实现5.2万群众就近灵活就业,带动贫困户15771人增收。特别是以户外藤编为主导,建设1000亩户外用品产业园,吸引了格莱特、中冠、华东等10多家知名企业入驻,在全县设立172个加工点,吸纳1.2万人就业,其中贫困户4200人,形成了“基地+扶贫车间+贫困户”的产业模式。我县已成为继浙江之外全国最大的藤编基地,“巧媳妇”工程也成为我县产业扶贫的金牌工程。9月29日全省实施“巧媳妇”工程助力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三是“小微”企业百花齐放。建立“小微企业”孵化园,出台农民工返乡创业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连续13年每年正月初八隆重召开农民工返乡创业表彰大会。至目前,全县返乡创业人员达2.5万人,创办各类企业3600家,遍布全县各乡镇,年产值近**亿元,带动贫困户1.6万人。四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全面铺开。培育以芝麻加工、畜牧养殖为特色的康博汇鑫、瑞亚牧业等54家龙头企业;培育以特色种植的李芳庄、鑫芳等合作社74家;培育面积在200亩以上的高效生态农业基地1**个,规模标准化养殖场52个,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39个。今年以来,已拨付入股分红资金7339万元,带动11279户贫困户致富脱贫。五是光伏项目整体推进。投资2.2亿元,在全县101个贫困村每村建设**0KW小型电站,10月底全部并网发电,每年可为1万户贫困户每户增收**00元。
(二)创新安居工程,实施“交钥匙”工程。一是政府代建。对既没有资金又没有劳力的特困户,由乡镇政府组织工程队施工,经竣工验收后,交付贫困户,实现贫困户危房改造零负担。二是群众自建。对缺乏资金、但有劳力的,根据建房规划,将补助金直接发放给贫困户,由群众自建,村委和群众代表监督,乡镇政府组织验收。三是标准补贴。对人口较多、建房超过规划标准的,按规划标准给予补贴。每户补贴标准为5000至40500元。今年计划投资8659.5万元对全县**85户贫困户集中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已改造2921户,其余在12月底前全部完工。
(三)创新医疗救助,实施“暖心”工程。创新建立“43221”医疗救助政策体系,“四免”:由县财政出资为免费为贫困户全额缴纳医疗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同时就诊时免补偿起付线和住院押金。“三提高”:贫困户门诊治疗和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对慢性病患者门诊治疗报销比提高5%,对不符合慢性病标准没有住院治疗的,又确需长期服药或在家治疗的按慢性病患者补偿政策执行,每人每年可报**00元。“两工程”:即重度残疾人集中供养工程,目前正在实施,与华大基因合作开展新生儿筛查工程;“两兜底”:即对贫困精神病患者,在县中心医院定点救治,费用政策补偿后,剩余部分由县财政兜底;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尘肺等45种因病致贫或返贫的常见45种大病病种,住院医疗费用除政策报销外,剩余部分由县财政兜底。“一补偿”:即对贫困大病患者住院的,除按规定享受政策救助补偿及其他救助,剩余合理费用再补偿20%。止于目前,我县对贫困户看病补偿2500多人次,救助1**余万元。创新“互联网+精准扶贫+分级诊疗”新模式,县政府与**华和得易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一是建设区域协同医疗平台,县4家医院设立了互联网+医疗精准扶贫服务中心,各乡(镇)卫生院设立服务站,达到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互联互通;二是建立县、乡两级生化、心电、影像等三大协同检查检验中心,实现检验同质同步、资源共享;三是建立以“1+3”签约模式为核心的分级诊疗精准帮扶体系,让每名患者同时拥有县、乡、村三级3名“家庭医生”;四是建立医生定期巡诊制度。自新模式运行以来,已协同诊疗农村患者1000多人次,乡村巡诊**000多人次,“1+3”签约发卡8**5人。
(四)创新教育扶持,实施“育才”工程。一是严格执行政策,今年以来对符合条件的468名学前教育学生发放保教费和生活补助资金23.4万元;对义务教育阶段1653贫困家庭学生发放营养改善补助资金33.06万元,对792名贫困家庭寄宿学生发放“一补”资金45.38万元。二是创新资助模式。对高中阶段以上贫困家庭学生,除享受国家有关政策外,为全县63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低保户、残疾、孤儿四类家庭学生,发放资助金**.55万元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共计57.8万元。三是组织社会资助。去年以来,动员社会力量,筹资416.7万元,资助2083名困难家庭学生每人**元。
四、明确工作导向,责任压实到位
(一)强化责任。一是强化各级主体责任。建立了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从县直单位抽调11名人员充实扶贫办;研究出台乡镇专项考核方案,明确脱贫攻坚作为乡村工作的主导和重心,明确由副书记主抓扶贫工作,不脱贫不调整,同时成立了脱贫攻坚办公室,配备了3—5名专职扶贫助理,同时为各乡镇街道配备3名专职微机员;强化村支书和村委主任责任,在全县206个农业村建立村级脱贫责任组,对本村脱贫攻坚工作承担主体责任。二是强化帮扶责任。成立了全县帮扶干部管理办公室,对全县帮扶队伍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了县领导包乡包村包户、帮扶工作队结对帮扶、第一书记全身心投入、企业真帮真扶的“四位一体”全覆盖帮扶机制。县四个班子领导都分包有乡镇和贫困村,每人分包4户贫困户;从县直单位和乡镇(街道)抽调**8名优秀年轻干部,与原单位工作脱钩,组成3人驻村帮扶工作队,由驻村第一书记任队长,吃住在村,做好所驻村脱贫攻坚工作,另抽调7000多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三是强化督导责任,重新调整了9个督查巡查组,每组由1名组长、1名副组长和2名成员组成,均与原单位脱钩进行专职督导,与所督查乡镇街道同奖、同罚、同问责。
(二)转变作风。县四个班子领导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头认真学习、研究、落实脱贫攻坚政策,做脱贫攻坚的“明白人”;带头联系贫困乡镇,分包4户贫困户,不分周末假日,深入所分包贫困乡村,检查指导脱贫攻坚工作,走访慰问脱贫攻坚困难群众和脱贫一线干部;带头落实“五个一”活动,即到帮扶对象家中吃上一顿饭,帮助帮扶对象打扫一次卫生,到帮扶对象家中再核对一次档。全县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切实转变作风,认真开展“五个一”帮扶活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工作,认真为贫困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比如:针对贫困户中存在“黑户口”而无法进行识别问题,我们认真排查,整理有关资料,为432名“黑户口”贫困人员解决户口问题;针对残疾人行动不便等问题,组织残联、卫生等部门组成工作队,深入全县所有农业村,为2701名肢体、智力等残疾人现场新办理了残疾证;省建行驻郭楼镇陈集村第一书记李卫军在驻村期间,引进了服装厂,兴办了平舆兴发科技公司,建设蔬菜大棚36座,吸纳38户贫困户入股分红;高杨店镇陈刘村脱贫攻坚责任组群众基础深厚、工作扎实,在省核查期间表现突出,受到核查组的认可。
(三)严格奖惩。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违法违纪行为,实行不隔天、不过夜从快从重处理。用好考核指挥棒,明确今后优先从脱贫攻坚一线提拔和使用干部,对驻村帮扶队员考核结果优秀的,在评先表优、提拔使用、晋升职级等方面优先考虑,进一步激发了贫困村第一书记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有信心、有决心带领全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虽然我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着产业发展缓慢、村集体经济薄弱、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各位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坚定信心,创新举措,实干干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篇三)
**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中央、省、市扶贫脱贫工作部署,下足绣花功夫扶真贫真扶贫,全县22个贫困村脱贫出列,3776户10837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98%,**县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一举摘掉扣在头上23年的贫困县帽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精准扶贫,客观迎评,成功实现率先脱贫摘帽
**年7月18日-24日,**县接受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第三方贫困退出评估检查验收,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民生智库和天津财经大学共103名调查员,对**县7个乡镇的26个行政村,1076户农户进村入户调查,**县以综合贫困发生率 1.46%、漏评率0.**%、错退率0.**%、群众认可度90%的指标数据如期脱贫摘帽。**年11月1日国务院扶贫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县成为全国28个率先脱贫出列的贫困县之一,并获得了全国唯一的“全国试点评估样板县”的荣誉称号。
(一)扎实工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一是狠抓精准识别,着力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县严格按照中央、省、市要求部署,自**年8月下旬开始,组织县乡干部和各驻村扶贫工作队,扎实细致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对全县近11万农户实地走访,挨家挨户看住房、看大件、看劳力、看产业、看负担,精算账,细比较,按照“五不录、六优先”的原则,**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了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以“六个到位”倒逼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政策落实、识别求实、过程扎实,确保了“回头看”工作程序规范、识别精准、群众服气、社会和谐。
一是工作队驻村到位,“回头看”工作扎实开展。全县抽调2184名县、乡、村干部组建**2个驻村工作队驻村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2184名工作队员全部驻村开展培训、宣传、动员工作,全县累计入户118469户,发放精准识别政策明白纸16万份,举办培训班(场)8934(场)次,接到申请1893张,入户调查**次,交叉核查**2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2场(次),接受举报投诉135人次,安排核查82次,妥善解决矛盾纠纷13次,确保了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有序、合规、扎实开展。
二是工作影像留痕到位,程序规范步骤齐全。对建档立卡回头看的每道程序、每个步骤,像动员培训、入户调查、工作队评议确定评议对象、村民代表会议评议初定贫困户与张榜公示、乡镇组织的贫困户交叉审核拟定贫困户和张榜公示、县委、政府组织的进村入户核实核查、数据比对以及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确定贫困户和公告等识别程序,都进行了摄影和录像,使建档立卡“回头看”全过程可追溯、可还原,能追责,倒逼工作队认真负责,程序全部履行,步骤一步不减。
三是政策标准电视公告到位,贫困户条件晒在阳光下。①、在县电视台开办建档立卡“回头看”专栏,扶贫办主任在电视台宣读“回头看”工作方案;②、每天播放《建档立卡“回头看”相关政策解释》;③、每天播放入户发动宣传、入户调查和村民代表会议评议过程等“回头看“的工作场景,让全县群众通过电视“回头看”专栏了解相关政策和工作进程,参与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全过程。
四是督导检查到位,保证了工作进度和质量。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分包责任方案》,抽调县四套班子领导、县委常委部门与其他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常务副职以及扶贫办业务工作人员结对成立了九个督导组,分别负责九个乡镇的“回头看”工作的督促与检查。共督查全县351个(次)行政村,入户检查3814户,查看档案资料5207份,确保了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程序合规、标准严格、识别精准。
五是核查核实到位,确保贫困户无错评农户无漏评。全
县抽调40名业务骨干组成10个核查组,深入9个乡镇开展核查工作。按照全县每个乡镇5%的行政村比例和每村不少于10户的入户调查比例,对贫困户识别政策落实、识别程序、档案资料进行核查抽查。全县共核查19个行政村,抽查贫困户211户,对9个程序不规范的村已按程序要求推倒重来,对16户疑点户重新入户调查复核,严格按照程序评议确定,确保了全县农户无漏评、贫困户无错评。
六是信息数据比对到位,确保贫困户识别精准。县委、县政府专题召开数据比对工作会议,出台了《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数据比对方案》,并组织扶贫、财政、公安、住建、国土、民政、工商、农业、残联等部门召开数据比对工作会议,对贫困户信息数据比对进行安排部署。以上9部门各抽调10余人组成了数据比对工作组,对拟定贫困户进行数据比对,共比对出六不评户87户,并全部进行了核查核实,剔除23户,重新评议25户,确保了“回头看”工作程序完善贫困户识别精准。
确定各村真贫户,并通过村“两委”班子会、村民代表大会和全体村民会议,对确定的贫困人口名单进行现场评议。在调查评议的基础上,严格执行“两公示一公告”要求,对初步确定的贫困户、贫困人口,首先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政府审核,审核后将贫困户拟定名单在村里进行第二次公示。最后,将确定名单统一报送县政府复审,并在全县进行公告。对这些真贫户,我们逐户逐人登记造册,一家一户建立台账,详细记录家庭人口、居住条件、耕地亩数、致贫原因等基础信息,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底子、奠定基础。
二是构建责任体系,着力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我们认真落实省委《贫困县考核办法》,从县级干部抓起,建立“一对一”帮扶责任制,对识别确定的真贫村、真贫户,全部落实“县级干部包乡镇、乡镇班子成员包片、县直部门包村、工作队包户、机关干部包人”的“五包”责任制,并专门制作贫困户帮扶联系卡,详细写明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和联系方式,构建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的“一对一”帮扶体系,切实做到人人肩上扛责任,个个身上有担子,农户不脱贫,责任不脱钩。
三是坚持靶向治疗,着力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工作中,我们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没什么给什么”的思路,充分利用现有产业、资源优势,因户制宜,全面开展精准帮扶、靶向治疗。第一,依托特色产业抓扶贫,让贫困群众腰包鼓起来。**是“中国五金机电产品生产基地和进出口基地”,企业家数多,覆盖范围广、用工空间大。基于此,我们一方面狠抓项目建设,壮大产业规模,扩增企业数量,为群众就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让贫困群众通过入企务工,获得稳定工资收入。另一方面,我们还利用五金加工活多量大、操作简便、可分散加工的特点,鼓励县内企业将一些零散手工活发放到不能外出或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家中,定期回收,集中结算,让贫困户足不出户获得经济来源。第二,依托农业产业龙头抓扶贫,让对户资金活起来。发挥县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优势,大力发展股份制合作经济,努力推广“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新模式。以**温氏集团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将针对每个贫困户的6000—8000元扶贫资金,入股公司旗下**0多家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变项目资金到户为资本权益到户,通过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贫困群众坐地收金。同时,大力发展蔬菜、畜牧、食用菌等脱贫主导产业,通过技术培训、定向扶持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发展“造血”产业,努力让贫困户增收有项目、脱贫有路子。第三,发展光伏产业抓扶贫,让贫困群众的生活富起来。**年,我县建设**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23个,每个村级光伏电站带动60个贫困户,每户年收益**00元,23个村级电站共带动贫困户1380个。**年,我县建设**个村级光伏电站,可带动贫困户3660个,实现84个贫困村光伏电站全覆盖。全部建成后,5040户贫困户每户年可增加收益**00元,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添了又一保障。第四,依托教育培训抓扶贫,让贫困群众致富技能强起来。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着眼提高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①开展夜校培训,邀请沧州深思、冀中、翔宇等3家职业技术学校,利用晚上时间深入6个乡镇41个村办夜校,开展会计、电子商务、中医按摩等技能培训,先后培训群众1083人,其中贫困人口556人。②实施“阳光工程”,利用凯卅等县内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84个贫困村的210户贫困群众从中受益。③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培训,发挥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平台作用,积极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累计培训贫困群众1150人次,900多名贫困人口掌握了烹饪、面点、电焊、中医推拿、畜禽养殖、菌菜种植等技术技能,650多人凭借学到的技术技能发展起畜禽养殖和蔬菜种植,全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率达到了100%,职业教育投入适龄贫困人口比率逐年提高,**年达到了100%。④为减轻贫困家庭就学负担、提高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程度,认真落实“三免一助”贫困助学政策,对820名因教育致贫的贫困户子女进行“专册管理”,由县财政统一拨付相关教育费用,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不让一个家庭因教育问题返贫。“三免一助”政策落实率达到100%,仅此一项,每年大约支付相关费用120多万元。第五,依托金融服务抓扶贫,让银行扶贫资金动起来。以我县被确定为省级“金融扶贫产业贷示范县”为契机,将60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和4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作为风险保证金,以1:5的比例撬动农商行“两免一贴”贷款资金,扶持贫困户自主创业。依托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组织县扶贫办、农商行、供销社、城投公司、人保财险共同签订“政银企户保”协议,建立“政银企户保”担保服务中心,拨付风险补偿金**00万、担保资金1亿元,为企业、贫困农户发展生产提供相关资金保障。同时,我们还加大扶贫贷款贴息力度和规模,不断增加财政贴息资金,并充分发挥**农户自立社作用,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就业创业资金需求,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获取贷款比例达到100%。第六,依托社保政策抓扶贫,把稳定脱贫的底兜起来。广泛宣传医疗养老保险政策,进村入户动员贫困群众参加医疗、养老保险,将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将最高保障限额提高到50万元,并全部落实“先看病后付费”政策,门诊治疗费用一律减免50%,市县医院住院救助补偿比例上提10%,贫困群众第一次报免后,还能享受大病保险报免和民政、红十字会等社会救助。为兜住因病致贫返贫的根底,县委、政府为**年以来的3859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缴纳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费1**0多万元,贫困人口在新农合报销后可再报销自付药物目录费用的60%(最高可达2万元)。同时,每住院一天保险公司另外赔付100元的护理和生活补贴,最高赔付18000元,在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保险”的基础上,给贫困户又增加了第四道保险,从根本上防止了贫困户因病再致贫、再返贫。同时,严格落实低保线、贫困线“二线合一”政策,将“双无”(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贫困群众,全部纳入民政救助范围,每人每年发放救助金3500元,确保“双无”人员通过低保兜底稳定脱贫,确保不让一人一户在小康路上掉队。
(二)规范迎检,积极配合。
7月8日-24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组织的验收检查组到达我县后,我们积极配合验收组工作,严格遵守验收纪律,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陪的不陪,只负责做好到村的引领和协助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同时面对验收组临时换村等随机验收变化,我们积极配合,迅速变更,全力支持验收检查工作,使得验收工作得以高效真实的进行,也得到了验收检查组一行的高度评价。
(三)顺利通过,高度评价。
扎实的工作,高度的配合,使我县顺利通过了国家退出贫困序列验收检查,成为全国28个,全省3个首批退出国家贫困序列的县之一,正式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因为工作突出,还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全国试点评估样板县”。
一、认真整改,精确措施,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一、认真学习,及时研究。接到国家贫困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反馈问题后,**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当日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对《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年贫困县退出评估检查等情况的复函》、《**县退出贫困县专项评估检查情况》和《**省**县**年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报告》进行逐句逐段逐个问题的学习、研读、领会。特别是对问题和建议进行了逐条研究分析并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主体、整改标准和完成时限。
二是完善措施,迅速部署。**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于次日召开了由组长、副组长、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参加的贫困退出专项评估检查问题整改工作会议,就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任务分解到单位人员,压实整改工作责任,明确整改标准要求,强调整改完成时限。**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直接负责全县整改工作的安排部署、调度推进和整改落实等工作,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建议落实到位。
三是强化督导,确保效果。为确保高质量完成整改工作,**县成立9个督导小组对每一项问题整改进度、质量、标准进行督导,对整改进度慢、标准低、措施弱的由县委书记或县长进行调度,对整改工作没有进展的单位直接约谈一把手和承办责任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每周听取一次整改进度汇报。对出现的复杂问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导解决,全力以赴确保按时限高质量完成整改工作任务。
二、夯实基础,精准识别,认真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
我县把扶贫攻坚“回头看”作为全县扶贫工作的一号工程,确保符合条件的一户不落,不符合条件的一户不进。
一是高度重视,周密安排。8月17日,全省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县连夜制定了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方案,成立指挥部,下设政策咨询组、督导检查组、后勤保障组、数据比对组、核查组、宣传报道组、社会稳定组7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组长均由县级领导担任。 名县领导分包乡镇,亲临一线,督导工作落实。 月 日召开了全县动员培训会,800余名县、乡、村干部参会。
二是严格标准,规范程序。为保证“回头看”工作不回头,不反复,我县集中培训了357名政策明白人,做到每村一名明白人。县级还选派18名县级政策明白人分包乡镇。通过业务培训、督导考核以及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奖惩推进会等形式,全面督促明白人真正吃透各项政策要求,力促明白人真明白,并与各乡镇推选的乡镇、村明白人无缝衔接,深入乡镇村庄一线,真正起到政策解读、上下联络、推进督导的作用。为了确保各乡镇、村严格执行“六不评”“五必看”“六优先”的标准,我县还组织驻村工作队明白人组成了乡镇互查组,坚持问题导向,直接进村、随机入户,对核查出的问题逐户登记,以村为单位汇总。随后,各乡镇对反馈的各项问题立行立改,扎实推进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三、强化督导,确保精准。我县针对下乡干部制定了严格的巡回督查和严厉的执纪问责机制,将识别过程置于阳光之下,做到政策、标准、程序、结果“四公开”,并设立24小时举报热线,敞开口、全过程接受群众监督。明确规定凡是经举报或督查、考评发现有弄虚作假、漏户错报等识别不精准现象发生的,一律从重进行问责、追责,确保“回头看”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整合资金,精准立项,加大项目扶贫推进力度
一是全盘统筹,应整尽整。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如期完成我县脱贫攻坚任务,我县制定了《**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坚持“渠道不变、集中分配,统筹协调、权责匹配,精准发力、注重实效”的原则,明确了各部门在资金整合中的任务责任,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清晰,保证全县涉农资金统筹用于扶贫工作,并实现精准使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和使用质量。
二是结合实际,科学立项。按照统筹协调的原则,将项目资金分配到各实施单位,由单位根据各自的业务范围和工作实际,科学制定项目规划实施方案,经扶贫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项目单位实施完成项目后提出申请,达到标准的,由财政部门按程序拨付项目资金。
三是强化监督,公开透明。为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杜绝暗箱操作和贪腐现象的发生,我县全面推行公开公示制度,在政府门户网站和主要媒体公开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来源、用途和项目建设等情况,并实施扶贫项目行政村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完善村级公告公示制度,将项目名称、资金来源、资金规模、实施地点、建设内容、实施期限、预期目标、项目实施结果、实施单位及责任人、举报电话等全部在村公示,完善村级义务监督员制度,在每个贫困村选举产生3—5名义务监督员,参加村、支两委会议,参与项目日常监督,参与扶贫项目竣工验收。
四、因村选人,精准派驻,确保驻村干部能干事
我县将选派驻村干部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按照省委有关领导在全省选派下基层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省委、省委组织部有关文件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做好驻村干部选派工作。
一是动员充分,选派扎实。在驻村干部选派中,县委组织部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部门“一把手”对派驻工作高度重视,有的部门“一把手”分别与本部门后备干部见面谈心谈话,了解个人情况,征求本人意见;有的部门“一把手”亲自主持召开全体党员干部大会,推荐选拔优秀干部下基层锻炼。既保证把优秀干部选出来、派下去,又保证驻村干部思想通、能干事。同时在具体选派工作当中,切实做到了“两不”:一是不允许各单位自行确定帮扶地点,由组织部门会同扶贫办统一安排;二是对于打招呼要求照顾的一律不予采纳,将最有能力的干部选派到最适合的地方去。
二是落实保障,确保待遇。主要是落实了“三个保障”:落实福利保障,驻村干部在村期间行政关系、工资关系均保留在派出单位,享受派出单位的各项福利待遇。落实入驻保障,对贫困村驻村干部驻地进行了实地查看,确保全部具备了“有住房”、“能取暖”、“饮食起居有保障”的入驻条件。同时要求派出单位要帮助解决驻村干部在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要求乡镇和村为驻村干部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落实发展保障,一方面,我们明确要求驻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期满返回原工作单位,原则上仍然负责原业务(提职或重用除外),解决了驻村干部工作上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明确对驻村期间工作优秀、实绩突出的驻村干部特别是“第一书记”,应优先提拔使用,对于特别突出的可以破格提拔使用,从而提升了驻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强化管理,高效运行。在保证驻村干部福利待遇的前提下,我们加强了对驻村干部日常工作的督导检查,组成专门督导小组采取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提前不打招呼,直接进村入户对驻村工作队的驻村及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看是否真正住得下、干得实,对作风飘浮、表面应付的干部除对本人进行通报批评外,还要约谈派出单位“一把手”,从而形成高压态式,促使驻村干部真干事、实干事、干成事。
五、加大扶贫领域执纪问责力度,实现扶贫领域一片“净土”
**年以来,我县不断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力度,发挥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为遏制民生扶贫领域腐败,保障扶贫开发工作有序健康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是加大督查检查力度。由县纪委牵头成立九个督查组,采取了查、看、听、走访农户等形式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五轮全覆盖督查,全程跟踪进行全面了解掌握,按照贫困村退出“六项标准”和自查验收中的各项刚性指标逐一进行了核实,准确反映每一项指标,查漏补缺,找出需要补齐的短板,挂牌督战,要求乡镇限时整改。在今年启动的县委首轮巡察工作中,县委第一巡察组进驻县扶贫办针对落实扶贫政策不力,在扶贫工作中优亲厚友或谋取不正当利益,虚报冒领、骗取或挪用扶贫资金,违反规定实施扶贫项目,在项目建设和脱贫验收中弄虚作假等问题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专项巡察,并延伸至各乡镇。
二是突出抓早抓小,以警示处理为主。召开全县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暨集中整顿和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会议,两次召集全县乡镇负责人和精准扶贫村“第一书记”进行廉政提醒谈话会并与各乡镇党委签订了**年精准扶贫领域廉政建设责任书。对 等 起扶贫领域违纪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曝光,形成持续震慑。谈话人数达 人次。
三是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对扶贫腐败“零容忍”。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将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作为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重要任务。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绝不姑息。大力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扶贫领域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理,用切实有效的举措,真正管住“大多数”。开展信访举报大起底活动,多渠道广泛收集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线索作为基础性工作紧抓不放,坚持“快”字为先,快收快阅快办,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发挥信访举报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作用。加大对扶贫领域责任部门、乡镇和村“两委”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问责,对扶贫领域监管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的,以及出现系统性违纪问题的,坚决追究相关部门及负责人责任。
(篇四)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局开展脱贫攻坚情况汇报如下:
一、年度目标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要求,进一步抓好文化扶贫工作。到2018年底,整合中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物保护等专项资金,用于农民文化广场等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成3个贫困村乡贤好人馆、村史馆建设,实现群众在哪里活动,文化基础设施就建到哪里的目标。
二、上半年工作进展
一是完成12个贫困村的“送戏下乡”活动6场次、12个贫困村的“送电影下乡”活动96场次;二是根据群众需求提供文化产品,继续开展农家书屋延伸服务,本着方便群众阅读原则对3个贫困村的农家书屋进行布局调整;三是石岗村、琶村的2名文化协管员全部上岗。支持和帮助石岗村、琶村培养文化骨干、文化能人2名,指导洽舍村、呈阳村3支业余文艺队伍开展活动3次;四是以贫困户脱贫致富为题材的剧目小品《扶贫路上》正在紧锣密鼓地编排。
三、存在问题
虽然近几年在文化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呈逐年递增态势,但由于部分项目在前期工作中准备还不够充分,导致了项目推进缓慢,进度有所滞后。
四、下步工作安排
1.继续实施“送戏进万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开放等文化民生工程,做到电影月月放,促进贫困村群众“好习惯、好风气”进一步形成,脱贫攻坚成效得到反映、经验得到宣传推广,全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氛围更加浓厚。
2.加大村级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注重培养群众文化辅导员,继续抓好政府购买村级文化协管员和文物保护员工作。
3.整合资源,加快基层文化阵地上档升级。按照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整体规划。强化农村文化阵地,活跃农村文化活动。
(篇五)
岳塘区位于湘潭市河东地区,东接株洲市石峰区,南与湘潭县、西同雨湖区隔湘江相望,北近长沙市雨花区。目前下辖1个乡镇,14个街道。(含昭山示范区的昭山镇,高新园区的板塘、双马街道)全区面积206.4平方千米,总人口46.76万。是湘潭市的行政中心和重要工业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推进实施了精准扶贫方略。几年来,岳塘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3年来相关工作历经了调查摸底、建档立卡、数据信息电子录入、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几个阶段。按照市委提出的“一提前、两实现、三达到”的总目标和“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我区通过综合帮扶、分类施策,严格脱贫标准,依规依程序,帮助全区建档立卡的16**户、3382名贫困户,于**年底全部实现脱贫。
一、主要保障措施
(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区委书记、区长等主要领导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结合“一进二访”活动多次深入乡村上门入户,开展调查研究,
并主持召开联点片区专题会议亲自部署和协调任务落实。为全面深化精准扶贫系列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保障。一是认真贯彻部署。为切实贯彻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等重要精神和决策部署。区委书记多次在区委全委(扩大)会议上传达上级扶贫开发精神,组织区委常委进行相关专题的集中学习,安排相关讨论研究,召开全区工作推进会议。相继出台了《岳塘区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岳办发〔**〕25号)和《关于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开展领导干部“进村入户、访困问需、访贫问计”活动的实施方案》(岳办发〔**〕23号)等文件。二是成立机构,构建机制。成立岳塘区精准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由时任区委副书记、区长王永红挂帅任组长,明确区、乡(街)与各个部门“一把手”责任制。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带头落实,在全区各级各部门构建“扶贫有责、扶贫负责,扶贫尽责”的责任体系。推动“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三是明确责任。制定了区、乡、村的减贫计划,与相关乡人民政府签订了责任状。
(二)强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加大对区直各部门、相关乡(街)、村的帮扶工作考核力度,明确各自职责和工作任务,强化对责任单位的考核。实行一季度一督查通报,一年一考核评比,对成绩突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帮扶措施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当年度评先评优资格。二是强化人员保障。适应精准扶贫的新要求,切实加强扶贫工作机构,充实工作力量。各乡镇均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精准扶贫工作,并安排了必要的工作经费,做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区、乡(街)财政建立了财政专项扶贫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扶贫资金、项目争取的力度,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整合资金做好扶贫工作。**年以来全区共投入扶贫资金1153万元,用于贫困户的社保低保兜底、医疗救助、助学、发展生产等。财政投入年增长幅度保持在10%以上。除此之外,投入惠农涉农的各类项目,也惠及了广大农村贫困户。其中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7.5万元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50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累计投入500余万元,硬化村组道路10公里,整修渠道3.5公里,整修塘坝5口,民宅改造1村,村部改扩建2处,道路亮化安装太阳节能灯200余盏,新建村民文化广场、村卫生室、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各1处;投入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经费保障专项资金1185万元;投入村组组织运转保障经费172万元;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50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补助2870万元。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补助经费94万余元。
(三)夯实基础广泛动员,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抓好乡(街)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三支队伍”,努力建设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鼓励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年轻干部,高校毕业生继续扎根农村,真正把基层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同时结合“千万帮扶工程”、“连心惠民工程”,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区各部门、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一进二访”工作,进乡入村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活动。鼓励引导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参与精准扶贫,形成了全社会扶贫攻坚合力。干部捐款用于扶贫工作投入29万元。
二、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部门联动推进,聚力扶贫行动。全区各级各部门积极推进“连心惠民”工程精准扶贫行动,按照上级对口部门部署和区内安排,重点实施拓展增收途径、提升综合素质、加强社会保障、完善基础设施四大工程和六大活动,继续加强因户因人施策,保障全区所有脱贫对象特别是需要重点关注的229名脱贫对象稳定脱贫、不返贫。其中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牵头的“民企下乡大联村、稳定脱贫奔小康”帮扶活动,摸底制定非公经济企业与乡、村对接联系,搭建企业与农户帮扶平台;区直机关工委牵头的“干群一家亲、党群心连心”帮扶活动,按照原“一进二访”联点安排表组织1000余名党员干部对帮扶对象进行集中走访帮扶;区人社局牵头的“岗位技能送上门、就业服务下基层”帮扶活动,制定了10场专场招聘或技术培训活动安排计划,分别在板塘、荷塘、建设路口等处组织开展“就业帮扶、精准脱贫”专场招聘会;区教育局牵头的“大手拉小手、爱心促成长”帮扶活动,资助政策全面覆盖家庭经济困难的151名学生,重点突出帮扶对象家庭,实行动态跟踪。区卫计局牵头的“医药下乡送健康、爱心义诊进农村”帮扶活动,科普宣传队和义诊队分别制定4次具体计划,3月已在荷塘街道竹埠村启动相关仪式;区民政局牵头的“扶老济幼暖人心,志愿关怀在身边”帮扶活动,着手对全区范围内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这三大困难弱势群体的摸底,为进一步加强关爱和志愿帮扶工作搭好信息平台。
(二)分类施策、重点帮扶,落实精准脱贫
区人社局牵头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3次以上“点对点”服务,积极引导和帮扶他们发展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农家乐、服务点店。提供至少1次外出务工、就地打工、自主创业的服务机会。区、乡(街)、村三级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该类贫困户。组织专场招聘会和技能培训4次并提供相关补贴,累计服务2500余人次,累计投入资金约250万元。通过扶持生产、促进就业扶到人,“发展一批”脱贫的为1212人。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由区民政局按照低保、五保标准条件逐一比对,做到应保尽保、“零遗漏”。按照每月420元/人(全年5040元)标准实行政策托底;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应入尽入、“零遗漏”,由相关部门逐一核实,区财政统一补助个人缴纳部分。同时提高贫困户残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员的缴费补贴。通过兜底政策累计发放相关资金725万元。以上低保等社保政策兜底到人,“兜底一批”脱贫的为1**2人。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依托我区“六位一体”的医疗救助体系,实施住院救助或临时救助,对贫困户进行相关提标,降低住院负担,缓解贫困户“看病难、看病贵”的负担。累计帮扶投入约29万元。属于医疗救助托到人,“救助一批”的为292人。区教育局牵头积极抓好贫困家庭的学生入学教育,关爱留守儿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确保不因贫困失学或辍学。对贫困家庭中特别困难的学生,按照中学生每人4000元/年,小学生**00元/年的标准给予保障。其余则直接减免相关学杂费和食宿费用。对“两后生”入读技工院校的,按国家相关规定享受免学费政策。涉农专业学生按国家标准享受助学金。区、乡(街)、村三级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该类贫困户。累计帮扶投入15万元,属“助学一批”的有151人。
三、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落实好精准帮扶责任,即:落实好精准扶贫工作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乡(街)的主体责任,行业和区直各部门的牵头责任、帮扶责任人具体责任。
(二)加大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中央、省、市委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着力在全区营造推进精准扶贫的浓厚氛围。
建档立卡的脱贫户,从全区总体水平来看经济收入依然过低,生活水平不高,仍属于相对贫困的困难弱势群体。**年我区将继续把他们作为重点帮扶对象长期关心、跟踪服务、精准帮扶。
(篇六)
为进一步做好精准脱贫工作,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有针对性地落实扶贫政策、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加快我乡扶贫攻坚进程,现将我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全乡幅员面积20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33个村民小组,人口6652人,总户数2501户,人均纯收入7500元。耕地面积5813亩。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识别出贫困村1个(**村)。全乡目前最终确定贫困户共计29户,60人。其中低保兜底12户,19人,医疗救助4户,5人,产业扶持15户,21人,就业扶持2户,2人。
**村有8个村民小组,282户,村民889人,有贫困户16户,**人。全村**年脱贫10户,17人,**年脱贫6户,14人。市商务粮食局定点帮扶**村,并制定了相应扶贫规划,在资金、技术、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规范程序,建立健全档案资料
为切实做好我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我乡严把“报—查—评—审—批”五个环节,对拟定的贫困户进行最少不低于7天的公示。按照“入户调查,村组评议,乡审核”原则,达到摸排全面,调查详实,登记准确,定性合理,全面实行阳光识别确认。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乡有电子档案。
(二)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1、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年我乡争取到扶贫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拓宽**村村道1公里,加宽后的通村公路达到6米宽,大大改善8个生产队行路难的问题;采取村级“一事一议”硬化石缸组至塔子组道路1.2公里,投资35万元,新修塔子组至花坪组林区道路4.5公里,投资82万元;实施覆盖全村的“小农水”工程项目11.7公里,总投资118万元,解决全村农田灌溉问题,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目前在建项目为塔子组至凉水组林区道路硬化1公里,投入资金20万元;多方筹措资金,争取交通项目资金175万元修建**两座桥梁(小地名:王店子、河坝头),目前该项目已于中标单位四川江诚建筑有限公司鉴定施工合同,工期为60日历天。
2.精准帮扶情况
依托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生态土鸡。第一书记多方筹措资金3.5万元,目前已在贫困户中确定两户有劳动能力(白岩组王永富,凉水组李显富)带头养殖生态土鸡,每户养鸡100多只,投入围栏、搭建鸡舍、购买鸡苗共计1.5万元。市商务粮食局联系帮扶贫困户购买物资5000元,分别看望贫困户;县级帮扶联系领导周亮帮助联系户杨联辉一家改善居住环境,投入2.5万元硬化院坝、室内地面硬化、墙体粉刷。
(三)详细编制“十三五”扶贫专项规划
结合《四川省贫困村精准脱贫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召开村支两委会,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结合**实际,详细编制**村“十三五”精准脱贫专项规划,拟定**年—2020年**规划项目共计17个,拟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充分利用资源,谋划好重点项目,竭力壮大集体经济。
1.打通兰家山至**环山公路,连片打造,同时连通民建乡村际民族走廊,形成生态农业观光园。
2.农旅结合,通过整理沿路防洪堤修建项目,打造百亩观赏性桃花园,修建水车、磨房,发展观光旅游,任何一个项目的落地,不仅让土地资源可以得到利用,还能带来务工的机会,能有效改善全村基础设施,提升全村风貌面貌。
(四)抓党建促发展,做好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建设工作。
乡党委政府以精准扶贫整村推进为契机,以抓党建促发展,发挥**村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引导群众因地制宜种植墨西哥辣椒、香菇,养殖生态土鸡三个项目和有本地特色的桃树、李树等观赏性果树,这些种植项目已经过市场的检验,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同时**村群众栽植技术也日益成熟,我们有信心带领群众用明后两年时间,基本完成**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出结构合理、呈规模化、效益化的生态蔬菜生产基地,为县城提供优质安全蔬菜供应,并带动周边乡镇向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使**村成为集农业生产、旅游休闲、生态观光、新村示范建设为一体的新型农村示范点。
三、亮点经验
在助推全村脱贫、摘帽攻坚中,**村做到了农业产业、工业加工、商贸流通 “三产联动”。
(一)一产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规模种植油茶。
通过与外贸出口企业、三板上市公司雅安太时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多次对接和组织村民代表实地考察,将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全村主导产业。首批**0亩油茶已栽植,力争全年实现800亩。4-5年,每亩油茶可实现4000元左右收入。村委已与企业签订了20年保底回收合同。
(二)二产充分利用水资源,建设**村天然饮用纯净水加工厂。
通过前期的水样检测、部门沟通、实地调研、多方汇报、积极协调,**村天然饮用纯净水加工厂已落实了投资开发企业,完成可研。项目规划投资800万元,建成年产5万吨纯净水生产线。项目计划5月开工,12月投产。
此项目的实施,将极大程度体现项目精准扶贫:一是村民自愿入股,享受分红;二是为全村提供40余人就业岗位;三是企业拿出一定利润支持全村发展产业,增加脱贫造血功能;四是企业每年为村集体提供资金支持,夯实村集体经济,增强村集体服务能力。
(三)三产积极搞活商贸流通,建起**村惠民超市。
第一书记充分利用派出单位优势,建起了**村惠民超市。超市以村集体开展经营,收入归村集体所有;超市以惠民为主,有效改善了村民购物环境,方便了村民日常生产生活。通过积极争取,超市已成为乡食堂生活必需品供应商,目前正与一名微晶公司协调供应800人食用大米事宜。超市力争为村集体经济每年贡献5万元收入。下一步将以超市为载体,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现线上销售。
四、存在的问题
1.村组干部结构老化,人才缺乏。目前,村组干部普遍存在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带头引领致富本领不强,致使全村还没有完全形成争先致富的浓厚发展氛围;
2.产业结构调整动力不足,进展缓慢。一是农民“小农意识”的思想比较重,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观念保守;二是土地受高山地势和退耕还林影响,土地难以成片流转、成片经营开发,产业发展不能上规模,不能彻底改变村集体资金匮乏现象。
3.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不足。一是对口帮扶资金还未落地,一味的等靠要思想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烈太产业新城到**村过渡道路拓宽约2公里,项目资金缺口350万元;**村委会至塔子组800米道路拓宽缺口资金10万元;二是信贷难以落实,存在农户 “难贷款、款难贷”的局面,产业升级转型缺乏资金支持。
(篇七)
**年以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切实履行单位职责,创新工作思路,夯实工作举措,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安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对待,认真落实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合力推进扶贫攻坚进程,现将我局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局联系帮扶的刘家镇旦家庙村民风淳朴,老百姓团结,地理位置较好。全村共有10个农业合作社,463户,1560人,7个党小组,44名正式党员,耕地面积2720亩,该村通过摸排、评定、公示确定精准扶贫对象20户44人。
该村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水果产业初具规模,梨、枇杷、葡萄、桃子等水果产品已注册品牌,专业合作社也即将采用电商销售,收入相对稳定。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
区安监局领导高度重视,专题主持召开局党组会议,研究制定脱贫攻坚工作。为确保扶贫工作实效,经局党组研究决定,选派危化办主任夏宜宏同志担任精准脱贫联系村(刘家镇但家庙村)为第一书记。成立了由区安监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由刘家镇旦家庙村第一书记夏宜宏、刘家镇旦家庙村支书车朝发、旦家庙村村委会主任但孔贵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危化办负责日常工作。
(二)深入调查研究,细化工作措施。
区安监局先后多次深入村社,座谈干部群众,开展调研走访工作。准确全面的掌握了村情,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了《游仙区安监局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绵游安监〔**〕13号)。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联系帮扶村刘家镇但家庙村开展贫困户入户摸底调查工作,通过几次深入走访,结合建档贫困户相关资料及增收等情况,重点确定特困户20户,44人。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建立扶贫台账,落实帮扶责任人,将一户一策因户施策,落实帮扶措施。同时,区安监局领导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旦家庙村认真组织开展了“讲、送、寄、评”党课教育。七一前夕,开展慰问贫困党员活动,共发放慰问金**余元;重阳节给老人捐赠现金1500元,和老人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快乐的节日;**年春节开展“走基层、送温暖”帮扶活动,共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米、油等)8000余元。
(三)多措并举,确保工作实效。
根据实际情况,对于生产生活较为困难的贫困户,区安监局投入资金**00多元,对每户特困户送10-15只蛋鸡苗;对家庭房屋破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且有改善居住条件的6户农村危房户,通过协调刘家镇政府、区住建局等单位申报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目前已完成改造3户,计划改造2户,主动放弃修建1户。同时,为改善旦家庙村部分群众出行困难的情况,区安监局主动对接区交通运输局等区级有关部门,积极争取相关政策资金,就修建旦家庙与魏家桥的通村公路(约2.8公里)达成了帮扶项目意向。截止目前,已落实了1公里水泥道路纳入**年度农村村道改善工程计划之中,现已进入招标实施阶段。未落实的1.8公里村道建设帮扶项目计划于2020前完成。
**年度,我局结对帮扶贫困户20户44人,现已完成脱贫任务12户28人。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愿改变、创新生产、生活方式。
二是部分贫困户因病、因残,劳动力缺乏,脱贫路径狭小。
三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对滞后,项目扶持、资金帮扶等有待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局已在年初工作例会上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是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第二年,也是非常关键性的一年,首先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的指示,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更加重视的高度。其次要着力搞好创业就业培训,提高群众致富能力,转变就业观念,把就业信息送到家门口,鼓励贫困户走出家门去就业和自主创业。第三要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积极鼓励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特别是庭院养殖经济,及时追踪养殖情况,发动机关干部帮助寻找销售出路和自购自售,努力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同时,要充分利用民政救助、义务教育、养老保险、医疗报销等各种政策,从各方面为困难群众提供支持和帮助,尽量减少经济支出,力争今年有6户脱贫。第四要积极配合刘家镇旦家庙在今年下半年全面实施纳入计划的1公里村道建设项目,为群众发展经济早日脱贫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
(篇八)
冷水**是全省第一批20个全面小康达标县区,是全省面上扶贫县区,全区总人口56万,辖20个乡镇(街道)163个行政村(合乡并村后)。**年识别贫困村33个,**年合村后为**个,建档立卡贫困户86**户,贫困人口27066人。**年以来,全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1428人。到**年底,尚有未脱贫人口15638人、贫困村**个,贫困发生率为4.2%。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强化“悠悠万事,脱贫为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采取超常规措施,举全区之力,强力推进,全力实施精准脱贫“十大工程”,即:顶层设计工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培育工程、住房保障工程、小额贷款扶贫工程、产业扶贫工程、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贫困村提升工程、政策兜底工程、资金整合工程、组织保障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分别荣获**年度、**年度“全省精准扶贫先进县区”和**年度“全市扶贫小额信贷先进县区”的称号。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紧扣精准要求,顶层设计落地落实。一是精心谋划。我区把脱贫攻坚战作为全区八大会战之一,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指挥长的精准脱贫会战指挥部,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秦远林任常务副指挥长,副区长蒋建辉任执行副指挥长,常务副区长、区委办主任等相关区级领导为副指挥长,建立健全“1+*”部门体系。制定了《冷水**精准脱贫两年工作规划》和《冷水****年精准脱贫工作方案》,出台了《冷水**贫困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规划》、《冷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冷水**脱贫攻坚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冷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验收暂行办法》、《冷水**脱贫攻坚工作各级职责规定》5个纲领性文件,并围绕精准扶贫十项重点工作,量身打造了精准脱贫“十大工程”,每个“工程”都明确了牵头单位、牵头责任和完成时间,并落实“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查、半年一讲评、年终一考核”制度和跟踪督查办制。组织了区、乡镇、村层层签订减贫责任书和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把精准扶贫工作列入年度绩效考核和干部执行力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党政领导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使用和年度绩效考核等次挂钩。二是精心选派。从**年下派驻村工作队员中召回调整工作不力人员,从区直单位择优选派26名得力干部充实**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并选派98名区直单位干部和596名乡镇、街道干部充实“千名干部下基层、精准帮扶解难题”工作组,下到各乡镇街道村精准帮扶,明确在驻村帮扶期间一律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全力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并对全区所有干部职工实施“54321”结对帮扶的机制,实现了区86**户贫困户的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全覆盖,不留空档。同时,各乡镇党委也十分注重对贫困村党支部班子的选优配强,想办法召回能人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三是精心管理。对**个帮扶工作队和86**户贫困户的结对帮扶干部进行严格管理,建立机制,全面加大驻村和结对帮扶力度。首先,制度管理。出台《驻村帮扶工作管理办法》、《结对帮扶工作管理办法》,对选派的**个驻村帮扶工作队所有队员,实行专职化,每月住村时间不少于20天。其次,定位管理。投入20多万元,给所有驻村工作队员发放工作手机125台,并委托永州移动公司开发GPS定位管理系统,每个工作手机都下载定位APP,确保工作队住村时间。再次,痕迹管理。发放“精准扶贫联系卡”8500册,每个结对帮扶干部人手一册,每个季度进村入户1次以上,做到结对帮扶有记录、有痕迹、有贫困户签字确认。
(二)聚焦发展短板,脱贫基础不断夯实。一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以水、电、路、业、房和环境整治为重点,整合水利、交通、“一事一议”等各类涉农资金6.2亿元,所有贫困村村级主道全部实现路面硬化,所有贫困村全部完成“村村响”广播设备安装和投入使用,实现直播卫星全覆盖。新建贫困村卫生室10个,农网改造升级9个村,新建通信基站10个,新建村级公共服务平台18个,整治骨干山塘38口,维修改造灌溉渠道25.6公里,兴建15个贫困村集中供水工程,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2.2万人。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296户。二是教育扶贫斩穷根。建立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信息库,今年为1600名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发放入园补助金80万元,为2508名农村学校经济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补贴150万元,为762名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中生发放助学金75万元,为72名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中免学费5.76万元,为570名家庭经济困难中职学生发放助学金57万元,为4046名家庭经济困难中职学生免学费485.52万元,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覆盖率100%。深入推进国家“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培训资助项目,共补助229人,人平补助标准每年**元,改善了因学致贫贫困户家庭读书难问题。筹建“暖阳小学”,实行学杂费、生活费、服装费、保险费、学习用品费等全免费的寄宿制学校,免费为37名孤儿等贫困学生提供就学机会。筹措资金220.94万元,对建档立卡贫困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做到助学全覆盖。三是兜底保障体系逐步改善。加快了“两线融合”的步伐,全区重新认定兜底保障对象703户1383人,兜底保障标准提高到**36元/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农合参保率达100%,基本医疗报账比例提高10%,全部纳入大病救治范围,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对患有大病、重病和长期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实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政策,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并率先启动签约医生服务,在全区建立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目前,已有212**人贫困户签约家庭医生服务,预计到11月初贫困户签约率能达100%。大力实施“扶贫特惠保”工作,为我区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一份60元的家庭综合保障保险,逐年进行。四是易地扶贫搬迁稳步推进。去年完成了93户326人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今年计划实施257户824人,全部采用分散安置方式安置。①提高分散安置户建房补助标准。将分散安置户每人增加5000元,即人平补助25000元。②统筹分散安置户基础设施建设。由项目乡镇申报,区联席办核实,整个项目打捆统一建设,按建设程序进行规划设计和公开招标投标。③增加拆除旧房补助。加大力度推进搬迁户拆除旧房工作,鼓励搬迁户交出原有宅基地,对每拆除1户,补助8000元拆房款。④增加后续产业扶持资金。按搬迁人口8000元/人的补助标准补助到扶持项目,不发放到个人。重点扶持搬迁户发展产业、就业培训。⑤做好普利桥集中安置小区扫尾工作。首先实施普利桥集中安置小区外道路配套设施建设,全长共约750米,总投资约**8万元;其次增加建筑节能预算约60万。截止目前,分散自建有111户350人房屋工程已完工,竣工率为90%;购房安置的有16户62人已购房,完成率为89%,并且有18户56人已入住。
(三)坚持“四跟四走”,产业扶贫势头良好。坚持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提高产业扶贫成效。区财政整合投入1800万元,区直后盾单位筹集资金**0多万元,集中用于**个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农业产业扶贫。在全区**个贫困村新建优质稻、西瓜、白茶、油茶、药材等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其中,在杨村甸乡培育以姬菇和香菇为主的特色支柱产业,年产量超10000吨,产值超1亿元。蔡市镇零东圩村开发450亩产业种植基地“百果园”,种植水果11种,并成立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年营业额达**0万元、集体纯收入达**万元。天里坪村开发**0亩湘莲、360亩青蒿、200亩黄栀子共860亩的产业种植基地,并建设60KW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上岭桥镇东村组建年纯收入达35万元的工程服务队,并建设60KW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二是旅游开发扶贫。确定蔡市镇邓家铺村、高溪市镇普口村、伊塘镇茶花村为我区乡村旅游第一批试点村,聘请香港设计团队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带动和促进贫困户及周边农民就业、增收。并整合投入6000万元,将上岭桥镇贫困村明塘村创建成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三是新兴产业扶贫。发展光伏电站26个,目前,已完成22个光伏电站建设,已全部并网发电,其余4个在9月底能并网发电。在花桥街镇金山岭村、杨村甸乡沙子坳村等贫困村新建电商扶贫服务站8家。
(四)创新推进模式,小额信贷和转移就业见成效。一是小额信贷扶贫效果明显。我区已发放小额贷款1.35亿元,涉及贫困户3536户,占有效授信户数的48%,建立信贷资金监管平台和项目库,建立金融扶贫联席制度,每月分析调度,加快平台公司结余资金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紧密对接。5月底已建立三方共管账户、平台公司结余资金,全部与产业对接。二是转移就业稳增收。建立健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务协作脱贫信息系统平台,组织专场招聘会10期,成功转移劳动力2120人,主要集中在长沙、**、江浙、沿海地区一带就业,帮助560户家庭脱贫增收。积极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举办了2期实用技术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西瓜、柑桔栽培技术、优质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养殖、电商等知识,并分批组织了74名贫困户到衡阳参加致富带头人培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名劳动力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达到“就业一人,脱贫一人”的目的。
(五)规范精准管理,挂图作战和档案管理成常态化。区、乡镇、村三级的显要位置都开辟了挂图作战专用宣传栏。一是挂好了脱贫攻坚路线图。对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异地搬迁、危房改造、医疗求助、项目建设、帮扶措施、工作进度等情况绘成详细图表。二是挂好了脱贫攻坚时间表。在公示栏上,以图表和表格的形式,公开各年度脱贫人口数量,以及**-2020年年度脱贫计划。三是挂好了农村扶贫条例海报及解读漫画、脱贫攻坚规划摘要、路线图。四是挂好了脱贫攻坚责任图。在精准识别“回头看”和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目标任务,明确了帮扶责任人和工作职责,布图上墙,挂图作战。五是挂好了宣传公示栏。在**个贫困村村委会门口都立置了脱贫攻坚工作宣传公示栏,对扶贫政策、资金使用、动态管理等情况进行公开公示透明。六是规范扶贫档案管理。对精准扶贫档案按照“五专”的要求进行管理,做到了对贫困户实行一户一档、一户一册,做到帐实相符、规范完整、专柜保存、专人负责。为全区脱贫攻坚提供作战指南、数据支撑。
(六)强化精准投入,保障脱贫攻坚有序推进。一是财政预算安排。**年,区财政预算安排扶贫专项资金1000万元;**年争取了区财政预算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500万元(不含行业部门扶贫资金),与去年相比提高了50%。二是整合涉农资金。今年整合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资金以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项目资金6.2亿元以上,主要用于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和产业发展,其中:财政投入每个贫困村用于集体经济发展不低于60万元。三是强化宣传效应。积极挖掘驻村帮扶、扶贫帮困的先进典型以及精准扶贫推进会议精神进行宣传报道,并在各级各类媒体大力宣传,营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社会扶贫的浓厚氛围。今年,已向市级以上媒体投稿186篇,被采用169篇;编制了《冷水滩精准脱贫简报》8期。
(七)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集中整改推动脱贫成效提升。根据省市扶贫办的整改安排部署及市扶贫办交办4月18日问题清单交办的小额信贷使用管理、建档立卡系统数据、贫困人口识别、扶贫政策宣传、主导产业效应、驻村帮扶措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等7个方面的问题,集中摸排,举一反三,进一步查找出内生动力、“六到农家”、易地扶贫搬迁、脱贫质量、扶贫合力等5个方面问题。围绕12个问题,区委、区政府站在提高政治站位的高度,将突出问题整改作为政治任务、政治责任,成立区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扶贫政策不熟悉不放过、一户一档不精准不放过、问题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四类对象”“五类人员”不清查不放过、帮扶工作不出成效不放过“五个不放过”的原则,每个问题明确了牵头单位、整改要求、完成时限,并以点带面,详细制定了整改工作路径图,实行挂图作战,对每类问题进行动态通报,完成一件销号一件。自4月20日起,举全区之力开展为期60天的集中整治,确保各类突出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做好迎接中央、省委和市委督查巡查各项准备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奠定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区12个突出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共确定清理“四类对象”1963人,新识别“五类人员”纳入1809人,清理拆分户删除145人,纳入786人。修正和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15776条,完成了**个新贫困村信息采集和更新。建立了**年预脱贫困人口管理台帐。
(八)坚持平台提质,以“中国社会扶贫网”建设推动脱贫成效提升。根据省、市扶贫办统一部署,区委、区政府将“中国社会扶贫网”上线试点列为当前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截止目前,我区贫困户86**户已全部注册,注册率100%,发布贫困需求4668条,成功对接**条,对接成功率43.1%;爱心人士注册26374人,对接1363人,对接成功率75.72%。注册扶贫商城的企业26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冷水**“中国社会扶贫网”试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何冲龙任总指挥,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秦远林任组长,区政府副区长蒋建辉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成立“中国社会扶贫网”冷水**管理中心,办公室设在潇湘创客汇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内。面积有80平方米,服务窗口设贫困村农产品展示区、爱心捐赠区、义卖区。从区扶贫办、区商粮局、区民政局、区教育局、区卫计委等单位抽调6名专职工作人员,聘任4名大学生见习生为专职管理人员,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冷水**社会扶贫网网站的平台建设、管理、运营与维护;负责协调与全区主要媒体平台进行扶贫信息的对接、发布;负责与中央、省市各类网络信息大数据平台的对接;负责与中国社会扶贫网的沟通和协调,推进工作开展、深入开发和转型升级;与有关监督机构配合,做好扶贫捐赠资金和物品的监督工作。二是制定可行方案。结合区情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中国社会扶贫网”在冷水滩上线试点工作方案》,对全区试点建设工作进行全面布置。在区中小企业园设立社会扶贫网窗口。三是细化责任分工。区里确定6名专人作为信息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区乡镇街道确定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为分管领导,确定了32名懂业务、懂电脑的乡镇扶贫专干作为乡镇级管理员;确定了293名村主干、年轻党员等为村级信息员负责本村的信息收集、审核、上网发布。四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大力宣传“中国社会扶贫网”的作用和意义,在车站、公共汽车站台、农村集市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永久性的宣传标语或宣传牌**多处,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短信等媒体向村民全方位宣传,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做到家喻户晓。区财政先期安排50万元建设项目经费,为试点工作建设提供经费保障。
(九)严格工作纪律,务求脱贫工作取得实效。一是成立高规格的扶贫工作督查组进行督查。专门成立了高规格的督查组,由区级领导带队,区委督查、区政府督查室、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扶贫办等单位抽调专门成员组成专门督查组,专门负责督查各级部门驻村帮扶、结对帮扶等工作落实情况,定期或不定期采取明查 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督查,并定期发放通报年终计入考核重要内容。今年,结合区委第一次巡察工作,派出4个巡察组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全区已发通报2期。二是出台了冷水**脱贫攻坚工作“十条禁令”。对各乡镇、区直单位和驻村帮扶干部进一步明确了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成绩显著的可优先提拔重用或列入后备干部名单培养;对人员不到位、履行帮扶责任和执行政策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和召回。三是区委统战部组织民主党派开展第三方督导。全区10个民主党派支部参与精准脱贫第三方督导工作。四是区统计局、国调队牵头组织大专院校等第三方对乡镇贫困户开展调查监测和第三方评估。实行定期与不定期进行调查监测和第三方评估,每月发通报一次。五是增加考核分值。将今年精准扶贫年终考核分值由去年占比3%提高到6%。六是加大问责力度。对工作严重滞后、工作推进不力且月排名靠后的乡镇或区直单位由区级分管领导约谈其分管领导,对每季度工作推进不力、排名靠后的乡镇或区直单位由区级主要领导约谈其主要领导。两次被约谈的乡镇党委政府或区直单位主要领导,按程序报请调整岗位。
(十)突出活动主题,确保“三走遍三签字”活动有声有色。为深入贯彻落实6月9日全市脱贫攻坚“三走遍三签字”活动暨突出问题集中整改视频会议精神,我区实行“三强化,三到位”工作机制,确保将“三走遍三签字”活动落到实处,力求脱贫攻坚的精准化、基础建设的配套化、富民产业的多元化、联系群众的制度化。一是强化领导带头,确保示范引领到位。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四大家”主要领导带头践行“三走遍三签字”,真正做到以身作则和率先垂范,何冲龙书记已带头走遍了16个贫困村,桂砺峰区长已带头走遍了13个贫困村,其他区级领导、区直单位负责人以及乡镇党政领导也正紧跟步伐深入走访。二是强化监督责任,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围绕年度制定的**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018年实现整体脱贫两个目标节点,以“三走遍三签字”活动为契机,以区委常委会研究出台的顶层设计文件为纲领,强化责任书、“军令状”和各项纪律规定的刚性约束,切实把教育扶贫、医疗救助、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一步一步紧螺丝、一项一项抓落实,让贫困户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强化工作标准,确保任务落实到位。按照 “五个不放过”的原则,将问题全部排查到位、原因全部剖析到位、基础工作台帐规范到位、整改措施全部落实到位、长效机制全部完善到位,以脱贫攻坚“十条禁令,三个一律”为红线,以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作风,扎实开展“三走遍三签字”活动,努力开创精准扶贫新局面,为打赢精准扶贫大会战奠定坚实基础。
二、存在的突出短板及薄弱环节
当前,我区精准扶贫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新合并的贫困村基础工作较弱。去年与其他面上村新合并合并的21个村,新合并贫困村自然条件差,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需要建设的点多面广。合村后建档立卡相关资料和台帐仍需要加强。
(二)产业扶贫不平衡。多数乡镇、工作队、村支书对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宽,没有开发利用村级优势资源,坐等上级给项目、给政策、给扶助,相当一部分贫困村还没有主导产业。加之,我区是扶贫开发面上县,上级财政安排到每个贫困村资金不多,严格按照扶贫资金投向,产业开发难以达到规模化要求。
(三)内生动力不足。宣传动员、组织引导群众不到位,群众对脱贫攻坚的参与度不高,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强,带领群众自主脱贫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同时,贫困人口大多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本身发展能力不足,因病伤残致贫的贫困人口比例较高。
(四)结对帮扶不实。部分乡镇街道、部门、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形成合力不够。部分单位应承担的后盾单位和行业扶贫责任认识不清、被动应付,主动履职意识不强,结对帮扶干部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沟通协调、信息共享不够,合力攻坚力度不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年主要工作目标是:减少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5586人,贫困村退出**个村;易地扶贫搬迁257户824人;危房改造4**户;小额信贷发放1亿元以上。围绕上述目标的实现,着力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好专项扶贫。一是抓好产业扶贫。出台产业发展规划,把全区产业发展布局和扶贫深度融合。做大做强冷水**青蒿、油茶、柑橘和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大贫困村、贫困户与产业项目对接,集中投入,有序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提倡贫困村与龙头企业、贫困户与能人大户结对帮扶。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确权,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体系,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通过土地流转促进贫困村、组的资源充分利用,引进工商资本下乡带动农村产业发展。通过入股、委托等方式盘活贫困村、贫困户的山地资源,引进能人发展农村,带动农村。二是全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强化政府对集体经济发展的投入和后续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因村施策,坚持“多个腿走路”,在全力做好贫困村的光伏电站建设的同时,通过发展委托入股、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方式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三是完成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任务。根据省、市要求,一方面加强已贷资金的监管,控制风险;将贷款200万元以上的项目,列入项目库跟踪管理。另一方面,将严格规范小额信贷的发放程序,把小额信贷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脱贫致富。四是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年易地扶贫搬迁824人。切实做好宣传引导,做好对象确定、安置方式、建设标准等基础性工作,确保不出现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五是加大对贫困户危房改造的力度。摸准核实乡镇街道贫困户危房改造对象。重点是解决无房户和D级危房户。根据中央省市的要求,提高补贴标准。六是加强三走遍三签字活动。所有区级领导走遍所有村,乡镇党政正职走遍所有贫困户,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二)推进行业扶贫。一是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贫困农村办学条件,贫困村实现幼儿入园全覆盖。全面落实教育扶贫优惠政策,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失学、辍学。深入实施“雨露计划”,对建档立卡家庭“两后生”学历教育培训全覆盖。同时,还采取政策补助、发动社会力量帮扶等多种方式,确保各个阶段的贫困户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辍学。二是实施健康扶贫。加强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政策覆盖范围,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竭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三是积极帮助贫困人口创业就业。通过广泛宣传创业就业政策,加强创业就业平台建设,为贫困人口提供至少一次的就业创业服务。统筹整合组织部、人社、农业、教育、移民等部门培训项目,免费对贫困户劳动力开展精准培训。结合本地企业用工,与园区、企业、职校共同开展定岗定向培训。培训致富带头人,实施能人带动发展。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劳务输出台帐,把劳动就业作为脱贫的重要措施,加强联系和引导。四是落实社会保障兜底政策。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济相结合的医疗保障救助体系。建立低保线与贫困线的差额补足办法,实施贫困线低保线两线合一。确保现有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对象,实现社会保障兜底脱贫。深入开展扶贫“特惠保”工作,为我区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购买一份60元的家庭综合保障保险,覆盖率达到100%。五是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激励水利、交通、电力、通讯、住建等“1+*”行业部门和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行业主管部门抽派强有力的工作力量深入到乡镇、村组,会同乡镇驻村干部、村支“两委”负责人和帮扶工作队员认真扎实地摸清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底子,找准与贫困村脱贫摘帽标准的差距。建立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台账,有针对性的研究制定本部门精准扶贫的措施,做到一村一方案。
(三)深化社会扶贫。脱贫攻坚是一项庞大系统的工程,需要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一是搭建好工作平台。以“中国社会扶贫网”在我市我区试点上线为契机,将贫困对象的帮扶需求和社会各界的帮扶意愿挂到互联网上,搭建好捐赠者和受捐者有效对接的工作平台,促进双向互动,实现精准配对。二是动员好社会力量。制定社会扶贫工作方案,把广阔的社会资源吸纳到脱贫攻坚中来;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志愿者服务行动计划,引导激励社会各界踊跃投身扶贫事业;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引导民营企业40到50家进村入户支持贫困村建设,帮扶贫困户。三是激发好内生动力。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总结推广脱贫致富成功经验,宣传脱贫致富典型,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以勤劳致富为荣的价值观,勤劳致富、实干创收;重点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意识贫困,切实提高致富增收的能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升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组织好贫困村和建档贫困户开展生产自救。与水利、民政、交通等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做好贫困村和贫困户受灾情况。重点是贫困户农房受损、农业生产损失,贫困村基础设施受损情况。特别是做好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的统计和核实工作。组织驻村帮扶工作队深入村组,积极发动贫困群众开展灾后重建。因地制宜指导贫困群众及时抢排、抢耕、抢种和改制改种,组织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干部、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灾区一线指导培训,做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对住倒塌或受损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组织实施危房改造。同时,发挥资源优势,引进来料加工等就业密集型的小微企业,力争受灾贫困人口实现家门口转移就业。
(篇九)
今年元月24日,省委书记杜家毫书记带队深入**镇**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获得了杜书记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杜书记到**村调研作出指示后,镇党委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村脱贫攻坚工作,半年来,**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战果。
一、领导力量更强
切实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对**村派驻了县人防办、县电信局组成的工作队,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领导,明确镇长文兵和政协联络组长邓才国为**村驻村领导,是**村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村支部书记是直接责任人,驻村镇干部和支村两委干部是具体责任人,每名驻村镇干部和支村“两委”干部结对帮扶1至5户贫困户。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支村“两委”换届工作总体部署,坚持原则,严格标准,规范程序,严守纪律,5名政治素质高、文化水平高、群众威信高、服务能力强,且有较强帮富带富能力的优秀人员进入了支村“两委”班子,使支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为全村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二、精准识别更准
严格“五进八退出”,上半年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四类人员”清理,“五类人员”纳入的要求,紧扣“两确保、两完善”和“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加大精准扶贫问题整改力度,县驻村工作队和镇驻村干部、支村“两委”干部整体联动,形成合力,严把贫困户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告公示关,对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坚决严格按程序清退,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重新识别纳入,确保底数清、对象准。全村共清理“四类人员”及不符合贫困户要求的贫困户12户41人,新增贫困户6户20人,清出拼户人口51人,拆户纳入贫困人口29人。
三、基础设施更好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改善基础的重要途径和“换穷貌”的先决条件,加大扶贫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着力推进水、电、路、信、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余万元的土地整理项目全面完工,改善了**村**0余亩水田的耕种条件,提升了水稻制种基地的整体能力。狠抓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切保障贫困群众饮水安全,7个自然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已完成招投标,签订了施工协议,正在施工建设。强力推动农村电网改造项目,1、2、3、4组农村电网改造项目全面完成,切实改善了63户220名贫困群众用电安全和用电难的问题。启动实施了麻冲自然村至坛山门和栗坪至双窝3900米2条通组公路建设,建成后将极大改善500余名贫困群众出行难问题。竭力帮助贫困群众通讯畅通,已建成信号塔1座,安装联通宽带10户,安装移动宽带17户。扎实开展异地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异地搬迁8户34人,**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已建成4栋,26栋已全面动工。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实施,进入了设计阶段。
四、产业发展更快
充分利用平和洞灌区气候、土壤、水利等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水稻制种、蔬菜种植等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全村水稻制种面积达**0余亩,蔬菜种植面积达800亩。强化帮扶和引导,积极鼓励贫困户发展山羊养殖业,全村培训发展山羊养殖大户2户,共养殖山羊500余头。大力发展油茶种植业,全村油茶种植面积达420亩。加强村内4243.6亩生态公益林保护,3**户贫困户享受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
五、素质提升更高
扎实开展教育培训,着力让贫困家庭子女上的起学,帮助贫困群众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全村5名贫困学生享受了“雨露计划”,3名贫困家庭“两后生”享受了技工院校“拎包即可入学,培训结束推荐就业”的免费食宿、免费培训待遇,40余名贫困群众参加了镇政府联合县人社局、就业局举办的电工维修及安装培训班,并组织2名贫困群众到长沙参观学习大棚蔬菜种植和肉牛、肉羊养殖等产业。帮助120名贫困群众到县工业园安排了就业岗位和外出务工。
六、政策兜底更严
深入开展低保认定清理整顿工作,严格条件,严守程序,严谨操作,将凡有车辆、商品房、子女属国家工作人员、有营业执照以及其他明显不符合低保条件人员,全部清理出低保范围。坚持将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七、金融支持更大
组织协调**永吉农业、湘南君悦物流等经济实体对全镇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全村18户贫困户与经济实体企业签订了88万元金融扶贫贷款合同,每户贫困户都能通过金融扶贫贷款获取每年最高10%的分红。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加大向上争取扶贫项目资金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监管使用,确保精准扶贫资金用到实处,做到专款专用。
二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7个自然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26户农村危房改造、麻冲自然村至坛山门和栗坪至双窝2条通组公路建设,计划完成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拆除村祠堂四周牛栏和旱厕,争取启动停车场建设。
三是继续加强扶贫政策宣传,切实增强群众的自主发展意识、脱贫致富意识,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
四是不断加快水稻制种、蔬菜种植、油茶种植、山羊等特色农业的发展,动员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或参与大户经营,坚持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动员贫困群众就近或外出务工,切实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篇十)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在我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我区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扶贫开发的各项决策部署,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在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不断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持续加大,成效日益显现。在“十二五”减贫560万人、年均减贫112万人的基础上,今年1—10月,经过严格的脱贫“双认定”,已基本确定89万贫困人口达到了脱贫标准,预计全年120万贫困人口脱贫、1000个贫困村出列、9个贫困县摘帽目标可以全面实现。在脱贫攻坚的推动下,今年1—9月,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75元,同比增长9.9%,其中贫困地区(33个国定贫困县和片区县)**55元,同比增长9.8%。
一、我区贫困基本情况
我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贫困情况呈现以下主要特征:一是贫困量大面大。**年底,全区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52万人,占全国的8.1%,居全国第四位;贫困发生率达10.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有5000个贫困村,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1/3还多,还有417个贫困发生率在25%以上的面上村;105个县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其中54个为贫困县(国定贫困县和片区县共33个)。二是贫困程度很深。去年精准识别结果显示,全区贫困分数线在59分及以下的有41个县,其贫困人口达到157万,其中55分及以下的有16个县,其贫困人口达到59万人。三是致贫原因复杂。452万贫困人口中,缺资金致贫占**.6%,因病占18.8%,因学占15.6%,缺劳动力占9.2%,因残占7.4%,缺技术占6.7%,三个致贫原因同时具备的占23.5%。四是脱贫难度很大。全区85.6%的贫困人口分布在革命老区,21.4%在少数民族聚居区,49.6%在大石山区,8.7%在边境地区,5.9%在库区,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贫困发生率在25%以上的贫困村1632个、占32.6%,贫困发生率50%以上的贫困村232个,有的村贫困发生率甚至高达80%以上。
二、“十三五”我区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
**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并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后,我们对全区“十三五”脱贫攻坚进行了更为系统的谋划,制定了更为有力的措施。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以“攻坚五年、圆梦小康”为主题,实施“五步”管理模式,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八个一批”、“十大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确保贫困地区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总体目标。根据中央关于到2020年实现农村全面脱贫的战略部署,我区确定了在现行贫困标准下,到2019年底实现全区农村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020年巩固脱贫成果,让全区人民共同踏入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年度计划。根据精准识别情况,确定贫困人口脱贫计划是:**年120万人,**年110万人,2018年110万人,2019年112万人。贫困村脱贫计划是:**年1000个,**年1800个,2018年1600个,2019年600个。对贫困县脱贫摘帽,我们选择贫困分数线、贫困人口规模、贫困发生率、移民搬迁规模、贫困人口人均耕地和林地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收入等8个客观指标,按照因素法测算各贫困县脱贫难易程度,据此制定脱贫计划:**年8个县(国定贫困县1个、区定贫困县7个),田阳县原计划2018年摘帽,后申请今年提前摘帽,今年共9个贫困县摘帽;**年10个县(国定贫困县6个,区定贫困县4个);2018年19个县(国定贫困县9个,区定贫困县10个);2019年16个县(均为国定贫困县)。
三、我区脱贫攻坚的主要工作
着重抓以下六个方面工作,都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狠抓顶层设计。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主要问题来设计脱贫攻坚路线图,**年12月以来出台了“1+20”系列文件及后续配套政策文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扶贫脱贫政策体系。关于“扶持谁”。我们出台了精准识别实施方案,设计了18类98项精准识别指标体系。组织25万工作人员,用3个多月时间开展精准识别行动,经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程序、“八个一票否决”筛选和7**万亿次信息数据比对分析,共识别出635万贫困人口、5000个贫困村和2.46万个移民搬迁村(屯),建立广西扶贫信息系统,解决了扶持对象精准问题。我们的做法得到了俞正声、汪洋、杜青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肯定性重要批示并在全国会议作典型发言,被中央媒体称为“史上最严”精准识贫。关于“谁来扶”。全区共安排8000多个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5000个贫困村,选派5000名第一书记、3.5万名扶贫工作队员驻村帮扶;开展“一帮一联”活动,共落实46.9万名干部帮扶联系114.5万户贫困户,实现对贫困村、贫困户帮扶全覆盖,解决了帮扶主体精准问题。同时,为调动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的积极性,自治区将其驻村生活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天10元提高到40元,并同时享受乡镇每月**0元的工作补贴;对表现差的第一书记进行召回撤换,今年以来已召回撤换6名。关于“怎么扶”。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贫困类型,定好路径、分类施策,重点实施扶持生产发展一批等“八个一批”,推进扶贫移民搬迁行动等“十大行动”,从面上解决了帮扶路径问题。关于“如何退”。我们根据国家“一高于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精心设计了贫困户“八有一超”、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贫困县“九有一低于”的脱贫量化标准,并确定了规范的贫困退出程序,解决了贫困退出路径问题。
为充分调动各方脱贫积极性和主动性,自治区出台了脱贫摘帽激励办法,按脱贫难易程度,将54个贫困县、5000个贫困村分成三个梯队。对如期脱贫摘帽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如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别奖励**00万元、10万元、200元),对提前脱贫摘帽的另给予一次性差别化奖励(如贫困县提前一年脱贫摘帽奖励1000万元、提前2年奖励**万元);还将脱贫摘帽成效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评价、评先评优、晋升定级、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全面压实责任。一是领导带头。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责任制。自治区层面,彭清华书记、陈武主席带头亲自抓、亲自推动;自治区四家班子领导每人联系一个贫困县,不脱贫不脱钩。二是实行“四到县”制度。把责任、权力、资金、任务落实到县,压实县级主体责任。三是签订责任状。自治区党委、政府与14个市及25个区直部门分别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将责任分解下达到各市、各部门。四是递交承诺书。在全区脱贫攻坚推进大会上,今年预脱贫摘帽的8个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及所在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向自治区递交了《脱贫摘帽承诺书》。五是出台考核办法。先后出台了贫困县、设区市考核办法,强化市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责任,明确贫困县主要考核扶贫开发成效。此外,还明确了贫困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员、帮扶联系人的责任,建立了完善的责任体系。
(三)聚焦重点领域。
一是产业扶贫。今年年初,在全区范围内启动了以“五帮五送”为主题的“广西产业脱贫**春季大行动”,为贫困村、贫困户送苗木、果苗、桑苗累计达420多万株。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54个贫困县共引进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88家;今年预脱贫的1000个贫困村中,已有880个村组建了农民合作社,其中新增508个。加大资产收益扶贫力度,鼓励贫困户以扶贫小额贷款、土地等资产入股或委托经营,今年预脱贫的贫困户中有12.4万户约42万人将扶贫小额贷款入股或委托企业经营,3年期内每年将按不低于8%的比例获得分红收益。开展“党旗领航·电商扶贫”行动,探索出“空中农贸市场”电商扶贫模式,已推广到6个片区县、120个贫困村;全年将新增**个农村淘宝合作县,建设9个电商扶贫示范县和10个智慧县域。
二是劳务输出。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增收的重要举措,在**年和**年共帮助约45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区实施农民工培训创业行动,1—10月共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0.03万人次;开展“春风行动”,举办**7场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为7.7万名贫困人口介绍工作,成功就业2.6万人。
三是扶贫搬迁。**年开始启动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前期工作,到2020年计划搬迁110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00万人(**年**万人)。出台差异化补助政策,全区分三类确定建房最低补助标准每人不低于2.4万元、2.1万元、1.9万元,对同步搬迁的非贫困户给予每人8000元的补助;对按要求拆除原址旧房的,每户补助2万元。同时,先后出台了税费减免、用地保障、若干问题解答等相关配套政策,组建了广西农村投资集团及79个项目县投融资主体。截至10月底,已开工建设411个,开工率98.3%;完成投资109亿元,完成率48.9%;完成融资150.46亿元,完成率100%;已搬迁入住5.4万人,入住率16.3%。
四是教育扶智。实施贫困户子女上学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全免费,在今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首次安排精准脱贫专项计划,名额**名。实施“雨露计划”,**年在全国率先提高贫困家庭“两后生”接受职业学历教育人均补助标准,两年来共安排补助资金4.2亿元,补助12万多名贫困学生。今年开始,组织全区48所技工院校结对帮扶54个贫困县,对贫困家庭“两后生”进行免费就业培训并推荐就业,已有6693名学员报到入学,我们的做法得到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全面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和工作力度,全区共筹措44.3亿元用于20户以上村(屯)屯级路建设,新建成屯级道路1.1万公里;落实资金7.09亿元,新解决**.09万贫困人口饮水难问题;投资5.68亿元在19个贫困县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投入2.9亿元改造贫困村电网;将贫困户危房改造户均补助标准提高到每户2.3万元,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3.2万户;今年预脱贫的1000个村已有997个通宽带网络。
六是低保兜底。今年7月,我区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对11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449万人进行了核对,将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剔除,将符合标准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这项工作成为全国先进。目前,全区纳入低保范围的贫困人口达151万人,比年初增加了48万人。全区已有9个市81个县提高了农村低保标准,全区农村低保平均达2774元,其中10个贫困县超过**00元,预计接近或超过今年扶贫标准。
(四)加大要素投入。一是加大财政投入。自治区明确要求,攻坚期内自治区本级和百色、河池市及片区县、国定贫困县按当年本级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贺州、来宾、崇左市和区定贫困县按15%以上,其他市县按10%以上增列专项扶贫预算。今年1—10月,自治区财政共筹措安排扶贫资金144.75亿元,同比增加3.8倍,其中自治区本级安排23.**亿元,同比增长1.4倍。加上广西农投集团统贷转借的易地扶贫搬迁中央贴息长期贷款105亿元,今年自治区财政共落实资金近250亿元。此外,今年在39个县启动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试点,明确将中央层面19+1项、自治区层面22+1项资金纳入整合范围,涉及资金148.5亿元。二是加大信贷投入。**年,自治区与有关金融机构签订金融扶贫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将投入54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十三五”脱贫攻坚。向有意愿、有条件的贫困户发放5万元以内、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财政3年全贴息的扶贫小额贷款,截至今年10月底,共发放贷款169.48亿元,同比增加151.58亿元;建立县级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12.1亿元。三是加大社会投入。两年多来,中央和区内定点帮扶单位直接投入帮扶资金约12亿元,引进资金**多亿元。连续3年开展“扶贫日”活动,募集资金22亿元。**年启动“千企扶千村”活动,共发动3390家民营企业与3382个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募集企业帮扶资金38.4亿元,捐款捐物折合3.8亿元。大力推进两广扶贫协作,**年**省支持1.7亿元财政帮扶资金。四是加大土地投入。对脱贫攻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特别是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用地实行“先用后报、边用边报”特殊政策,今年已落实用地2507公顷。五是加大技术投入。围绕产业建设,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实施科技精准扶贫,今年安排贫困县科技经费3790万元,12月底前将向5000个贫困村选派了2800名科技特派员。
(五)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新的组织保障体系。自治区、市、县、乡四级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本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双组长”,各级扶贫领导小组均设立若干专责小组,自治区和部分市县扶贫办主任兼任同级政府副秘书长或政府办副主任,自治区、市、县三级扶贫部门新增编制472名,任务重的乡镇还成立了扶贫工作站。二是建立精准管理模式。从上至到下,建立统一的“挂图作战、清单管理、滚动集成、精准摘帽、带奔小康”管理模式。三是建立“一户一册一卡”模式。自治区统一制作并向贫困户发放《广西脱贫攻坚精准帮扶手册》和《广西脱贫攻坚精准帮扶联系卡》,贫困户、帮扶联系人分别持一本红皮、蓝皮手册,双方定期登记帮扶、收支等情况并签字确认、同步更新,为精准脱贫提供了可靠依据。四是建立实施督查、通报、协调“三项”制度。督查方面:自治区组建2个督查组,每周一到周四深入县乡村进行督查暗访,已先后暗访了40个县、83个村、279户贫困户,形成督查专报11期。通报方面:实行“红黑榜”通报,对督查暗访中发现的好经验、好典型用红头简报通报,对存在问题的用黑头简报通报并限期整改、适时回访;已发布红榜简报8期,对13个县或单位进行了通报表扬,发布黑榜简报7期,对19个县进行了通报批评。协调方面:坚持问题不过周原则,逐级协调解决问题,自治区共收到各市上报问题337个,已协调解决**8个。
(六)营造攻坚氛围。一是大发动。自去年10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高规格的全区精准扶贫攻坚动员大会后,全区各级通过召开动员会、入户动员、开展“扶贫日”活动等方式,发动各界参与脱贫攻坚,引导贫困户主动脱贫。特别是今年“扶贫日”活动期间,彭清华书记、陈武主席通过区内主流媒体发表了《致广西脱贫攻坚参与者的一封信》,引起强烈反响。二是大培训。自治区先后召开两次为期5天的全区性视频培训会议,就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工作进行了培训,就“1+20”政策作解读,累计培训人员达8万多人次。三是大宣传。大力开展扶贫宣传活动,准确解读扶贫政策,深入报道我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效、经验和先进典型。今年以来,自治区编印《广西精准脱贫攻坚简报》65期;中央和自治区主流媒体共报道广西扶贫工作400多篇(条)次,特别是今年7月,《人民日报》专程到我区采访易地扶贫搬迁情况,并于8月13日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作专门报道。
四、我区脱贫攻坚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区脱贫攻坚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五难”:
(一)产业发展难。我区有近一半的贫困人口居住在大石山区,这些地区缺耕地、缺水、缺农业设施,发展条件恶劣;贫困村、贫困户缺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带动,产业发展水平低;多数贫困户自身能力弱,缺劳动力、缺技术、缺志气;大部分贫困村原始积累少,林权改革和土地确权登记后,集体资产更少,基本没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二)扶贫搬迁难。贫困户特别是年纪较大的老人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对城里的生活不习惯,因此不愿意搬。而且,贫困户在农村吃住基本可以自给、不用花钱,一旦搬到城里,样样都要花钱,感觉压力大,也不愿意搬,特别是一些因残因病致贫、无青壮劳力的贫困户及老人更加不愿意搬。此外,中央对随迁的非贫困户没有补助,我区受财力所限能够给予随迁非贫困户的补助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补助标准差距较大,一些非贫困户觉得不公平而不愿意搬,整村搬迁推进难度大。
(三)资金保障难。我区财力薄弱,人均财力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5.6%,在全国排倒数第2位;仅相当于民族八省区平均水平的65.4%,在民族地区排倒数第1位。全区财政支出中,有56.8%依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自治区本级和市县财政的扶贫投入均十分有限。
(四)政策衔接难。我区贫困户与非贫困户是按精准识别分数划定的,很多农户因一分之差未能纳入贫困户,这部分“临界户”其实家庭条件与村里的贫困户相差不大,但贫困户可以在产业开发、搬迁建房、贴息贷款、子女上学等方面享受国家和自治区的特惠政策扶持,而“临界户”不能享受,心理很不平衡,不少“临界户”申诉、上访,要求重新识别,争当贫困户。今年1—10月,自治区扶贫办共收到信访事项1857件,月均185件、日均8.5件,分别相当于“十二五”时期的年均总量、月均总量,其中申诉求决类1682件,占90.6%。
(五)思想转变难。部分贫困户有“等、靠、要”思想,困难指望党委、政府帮助解决,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加上现在扶贫政策好,更加不愿脱贫,影响了扶贫效果。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当前和今后几年,我们将继续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扣“攻坚五年、圆梦小康”主题,瞄准目标、强化措施、奋力克难,全力推进“八个一批”、“十大行动”,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抓政策落地。全力抓好国家和自治区已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的实施,促进各项政策落地生效。一是财政投入政策。加大各级财政投入,每年自治区、市、县财政严格按规定比例安排落实本级财政扶贫资金。积极清理回收财政存量资金,确保可统筹使用资金的50%以上用于脱贫攻坚。加强部门预算管理,确保行业部门每年安排的涉农项目资金50%以上投向贫困县。抓好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工作,**年实施范围扩大到54个贫困县。二是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广泛宣传发动,不断提高扶贫小额信贷覆盖率。引导群众用好贷款,通过合作经营、自主经营等方式积极发展产业,不断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落实县级风险补偿金,进一步发挥保险的作用。三是用地保障政策。落实贫困县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易地扶贫搬迁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确保脱贫攻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四是企业优惠政策。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加强宣传推介,开展评比表彰,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身扶贫事业。
(二)抓难点突破。一是产业开发。重点抓好特色化、多元化、组织化、股权化、规模化、市场化等“六化”。特色化:因地制宜,引导各地选准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走特色发展道路,防止“一窝蜂”上导致产品雷同、滞销、烂地。多元化:坚持“大中小”、“长中短”结合,大规模、中规模、小规模的产业都要有,长线、中线、短线的产品都不能缺,形成多元丰富的产业体系。组织化:引导贫困户与企业、合作社联结,提高贫困户生产组织化程度;落实税收、土地、贴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增加扶贫再贷款,支持扶贫企业发展壮大;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1个以上合作社。股权化:引导贫困户将自己的山林土地、房屋、财政扶贫资金、扶贫小额贷款等权益作为股份,入股扶贫企业和合作社,让贫困户成为股东,分享企业和合作社发展红利;探索将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入股企业、合作社,贫困村集体参与收益分配,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探索对使用财政扶贫资金量大的农业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定其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归集为所在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规模化:发展连片规模生产,统一生产技术、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开拓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市场化:积极主动对接市场,特别是加大农村电商扶贫力度,健全贫困地区物流网络,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问题。二是扶贫搬迁。做好前期工作,强化用地保障,加快集中安置点建设。完善自治区、县投融资平台运行机制,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高效、安全使用。加大后续扶持力度,同步制定帮扶计划,通过引进企业、土地流转、资金入股等方式,增加搬迁群众的租金收入、薪金收入和股金收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搬迁群众转移就业。三是劳务协作。利用两广扶贫协作的机遇,推进农民工培训创业行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工招聘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对照脱贫标准,加快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解决通路、通水、有稳固住房等问题,提升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五是教育扶贫。加大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投入,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阶段精准资助政策和扶贫培训应补尽补政策。推进48所技工院校与54个贫困县结对帮扶工作。六是医保纾贫。加强贫困地区医疗标准化建设,开展贫困地区医疗对口支援工作。推进贫困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先诊疗、后付费”模式试点。建立完善贫困户健康档案并建立数据库。加快建立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制度衔接机制。七是低保兜底。按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实行动态调整,做到有进有退。逐年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标准,**—2019年农村低保标准每年平均增长15%左右,到2019年实现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
(三)抓精准帮扶。一是加强驻村帮扶。进一步加强培训,提高贫困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员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管理,严格考核,坚决杜绝“挂名式、走读式”帮扶。对不合格的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及时召回撤换。二是推进“一帮一联”。督促制定帮扶计划,选好帮扶项目,落实帮扶政策。不断完善“一户一册一卡”模式,严格按要求登记填写《帮扶手册》,建立脱贫攻坚台账。三是强化定点扶贫。加强工作汇报,积极争取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的支持。压实区内定点扶贫单位责任,加强督查考核,加大帮扶力度。四是汇聚社会力量。完善社会扶贫对接平台,对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的企业、个人进行评比表彰,授予相应荣誉。推进“千企扶千村”活动,动员更多民营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扎实推进两广扶贫协作,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在产业、教育、劳务、人才等方面争取**省、深圳市更大力度支持。
(四)抓后续扶持。对贫困户,脱贫后继续扶持2年,享受有关扶贫政策,之后再跟踪观察1年,给予发展生产等方面的指导;继续实行“一帮一联”和“一户一册一卡”,定期登记帮扶、收支等情况,稳定脱贫后再销号留档。对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摘帽后,在脱贫攻坚期内享受的扶贫政策保持不变、扶贫投入不减,不断巩固脱贫成果。
(五)抓机制建设。一是责任机制。严格落实“一把手”脱贫攻坚责任制,压实县级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对照《脱贫攻坚责任书》对市、县及部门进行考核,防止责任虚化、弱化。二是激励和约束机制。严格执行《广西脱贫摘帽激励办法》,及时兑现资金、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等方面的奖惩政策,该奖励的奖励,该处罚的处罚,树立明确的导向,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三是贫困退出机制。严格对照贫困户“八有一超”、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贫困县“九有一低于”标准,抓好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验收,逐级审核把关,防止“被脱贫”。四是精准管理机制。完善“挂图作战、清单管理、滚动集成、精准摘帽、带奔小康”精准管理模式,提高工作的计划性和精准度。加快广西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建设,**年建成“挂图作战”指挥系统。加强扶贫信息动态管理,关注“临界户”、返贫户状况,发现“临界户”因病、因灾或因学等原因致贫,及时纳入贫困人口予以扶持。五是群众参与机制。积极推进参与式扶贫,不搞大包大揽,提高贫困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加大扶贫典型宣传力度,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激发其脱贫内生动力。
(六)抓督查考评。一是严格督查巡查。坚持实行督查、通报、协调三项制度,尤其是发挥好自治区2个脱贫攻坚督查组的作用,每周到市、县、乡、村督查暗访并通过“红黑榜”通报,督促整改落实。严格开展巡查,防止扶贫领域违法违纪、形式主义等问题发生。二是严格考核评估。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对市县扶贫开发成效进行年度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每年邀请科研院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组成评估组,对各市县扶贫开发成效进行第三方独立评估,检验脱贫成效,确保考核结果经得起检验。
长期以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大力支持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年5月29日,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举行联组专题询问扶贫工作之后,多次组织调查研究,提出很多宝贵意见、建议,这次又专题听取并审议当前扶贫脱贫工作,这对于推动我区脱贫攻坚工作极具积极作用。希望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更多地就扶贫脱贫工作建言献策,监督检查,促进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一定认真研究、采纳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建议,用于改进工作,确保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到位,确保全面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为实现“两个建成”目标创造条件。
《脱贫攻坚情况汇报材料十篇》是篇好范文参考,涉及到贫困、扶贫、脱贫、资金、工作、攻坚、帮扶、政策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热门工作汇报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