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情况汇报(通用5篇)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汇报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汇报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最重要的是结果,经验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每次提笔要写汇报的时候都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情况汇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情况汇报 1
20xx年以来,我村根据乡党委、政府要求继续将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坚持常抓不懈,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各种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依然存在,从而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把做好移风易俗工作列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 “反对陈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活动,提倡科学进步;反对黄赌毒,提倡健康文明文化活动;反对大操大办,提倡节俭之风”的四个反对、四个提倡的号召,从而迅速在全乡掀起了一股破旧俗、除陋习、树新风的高潮。
二、强化措施,突出重点
1、强化宣传,教育引导。
我村从扩大正面宣传教育入手,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着力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召开专题会议、入户宣传、集中宣传和网络宣传等多种方式进行深入宣传,从而使广大村民树立起正确的婚丧事务办理观念,形成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新风尚。
2、出台规定,规范行为。
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由村主要领导任理事长,德高望重的老村干部、老党员为成员。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群众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并从群众意见最大、反映最强烈的环节入手,在充分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不同陋习,采取“一村一策”和“一事一议”,制定出具体规定。
3、加大投入,强化服务。
为了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我们坚持两条腿走路,把堵与疏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大专项治理的同时,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星级文明户、好人榜评选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乡村的思想阵地。截止目前,全村已申报文明村居、各类好人30余人、星级文明户10余户,同时划定公益性公墓1处,绿植遮挡坟墓25座。
三、巩固成果,建立机制
我村成立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四会”组织,为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们相继出台了多项工作制度,同时,认真做好日常督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从而进一步规范了广大村民的日常行为,培养了大家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情况汇报 2
《荆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自20xx年1月1日实施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关心和监督下,县委宣传部认真履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职能,督促各地各单位全面学习宣传贯彻《荆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我县在推进文明行为促进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从三个方面作汇报:
一、贯彻落实基本情况
(一)加强宣传氛围
1、机关学习深入推进。各地各单位利用每周学习日开展学习《荆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活动。坚持将学习宣传《条例》纳入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对条例内容进行解读学习,采取集中学习、自学研讨等多种形式,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学、原原本本集中学、学用结合深入学的浓厚氛围。
2、社会宣传广泛开展。一是组织动员各地各单位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微信工作群、QQ群等载体和平台,及时宣传条例内容,对条例出台的背景、目的、依据、文明行为界定、鼓励与促进措施、保障与实施举措、法律责任等进行深刻解读。二是扩大学习宣传覆盖面,印发到各地各单位《条例》共16000本,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提升《条例》知晓率和参与率,真正理解内涵,切实规范言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开展系列活动
1、志愿服务形成常态。
为加强对全县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管理,组建了县志愿服务中心,已入驻8个社会公益组织,2个志愿服务工作室。目前,全县各地各单位组建志愿服务团队达150多个,志愿者19860人,成立了蓝天下妇女儿童维权协会、一米爱心社、绿叶志愿者协会、蒲公英爱心协会等一批优秀社会志愿服务团队。各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蒲公英助学项目惠及全县23个乡镇管理区,受助留守儿童达八百多人;蓝天下妇女儿童维权协会的“万家无暴”项目,创新性地设计“妇联+公安+社会组织+”模式,直接服务家暴受害人1200余人,助6名自杀者放弃轻生,70余名想自杀或杀死施暴者的受害人恢复平静,帮数百家庭修复受损关系。
2、立德树人全面推进。
县教育局重点突出文明校园创建,将文明行为养成纳入教学计划、纳入课堂教育、纳入教师考评,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各类新闻媒体开辟专栏、专题,大力宣传推介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了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今年6月,我县带领群众致富的黄歇口镇毕利霞被评为省荆楚楷模,入选中国好人7月份候选人;多年来坚持5元钱理发的`柘木乡王章林被评为市荆州楷模;我县四位“90后” 街头爱心接力,救治心脏病男子的救人群体被评为荆州雷锋帮。
3、移风易俗成效显著。
县文明委制定印发《监利县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实施方案》,狠抓主体责任落实,成立工作专班,制订工作措施,并以发倡议书、广播村村响、流动宣传车、“贴门神”、签订承诺书等多种形式开展全覆盖立体化宣传,同时利用电视台、电台、报刊、政府门户网等媒介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公益广告宣传,让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县各村(社区)已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省财政拨付我县村红白理事会奖励经费15万元,我县按照每村464.5元的标准平均拨付到各村。每个节假日前,县委宣传部印发《文明过节倡议书》,通过电视、网站、报纸等媒介开展文明过节宣传活动,通过系列举措,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文明新风逐渐深入人心。
(三)文明创建有序推进。
一是开展了省、市文明单位届中测评。组织专班对已申报省、市文明单位开展届中测评,对测评分数较低的单位予以取消考评资格,采取优胜劣汰的方式分别向省、市文明委申报21个省级文明单位和33个市级文明单位。
二是开展了县级文明单位、村(社区)的创建申报工作。印发了县文明办《关于做好2018-20xx年度县级文明单位、村(社区)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截止目前,已向县文明办申报的单位45个,村(社区)58个。
三是开展新一轮全省县域文明指数测评迎检准备工作。为夯实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县委宣传部坚持以常态化模式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制定印发了《2018年监利县文明指数测评问题清单》的通报,督促各相关责任单位进行自查自纠、逐条整改,认真对照《湖北省县域文明指数测评体系》和《监利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20xx年工作实施方案》上的要求对标创建,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细化工作目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督办指导。
二、贯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推进《条例》落实的工作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综合联动有待进一步提升,各地各单位虽然围绕工作职责尽力开展工作,但工作联动和工作合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执法管理标准还不严格,对禁烟控烟、乱涂乱画、乱闯红灯、乱停乱放、违规使用车灯等不文明行为的处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三是文明行为先进人物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等。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再加责任,再强措施,确保《条例》在我县落地生根。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明确目标,制定规划。
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既需要攻坚期的强力推进,也需要长时间行为养成,我们将根据《条例》规定,逐项细化行为养成的具体实施步骤,明确长远和年度工作目标,形成既放眼长远、又注重当下的可操作、可实施的工作路线图,同时,我们将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围绕工作规划,制定贯彻落实《条例》的工作目标、实施步骤,推动我县社会文明程度有效提升。
(二)注重引导,加强宣传。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条例》的学习宣传,坚持将其纳入各地各单位每周学习日的重要内容,同时,联合县公安局、县融媒体中心办好不文明行为曝光台,依托各类宣传平台,做好《条例》的宣传解读、文明行为和先进典型的宣传推介,全面推进《条例》宣传进乡村、进校园,形成全社会“讲文明、树新风”良好氛围。
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情况汇报 3
一、移风易俗工作落实
1、主体责任落实。
街道党工委“一把手”贯彻执行区委、区政府移风易俗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对移风易俗专项整治工作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落实情况;以包村工作队为单位,成立街道移风易俗巡查队,街道干部职工不定期下村(居)巡查,协助督导村居抓好移风易俗各项工作落实,建立日常巡查台账。对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相关人员,及时进行思想劝导,涉事村居予以追责问责,起到“敲山镇虎”震慑作用。
2、长效机制建立。
街道、村(居)建立移风易俗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婚丧喜庆活动“日报告”制度,健全日常巡查工作机制,规范手机APP管理。21个村(居)及时调整移风易俗“三员”队伍,同步更新“三员”宣传牌。并创建红白理事会、志愿者服务队、巾帼志愿者等公益队伍,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事主操办红白喜事前,主动填报《酒席审批表》报备,实行一户一档(审批表、入户宣传、酒席巡查),规范管理。
3、鼓浓宣传氛围。
在航城21个村(居)设立移风易俗集中展示点、张贴村规民约、宣传标语和监督举报电话。按照区委区政府最新要求,持续完善各村(居)移风易俗规民约,及时更新海报。同时,不定期组织村(居)干部、志愿者深入社区、企业、校园,依托“我们的节日”、“文艺汇演”、“平安三率宣传”等多种载体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工作,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提高移风易俗活动的知晓率、满意率、长效机制覆盖率,确保移风易俗入脑入心。
截止20xx年12月31日,航城街道共操办酒席356场,其中婚宴155场,丧宴170场,其他酒席31场,共节省资金91.78万元。2017年琴江满族村被评为“福州市移风易俗示范村”。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1、宣传氛围不够浓厚、形式单一,个别村居宣传栏破损,没有及时更新,且宣传材料张贴不够规范。
2、个别事主户籍所在地和实际操办酒席地不一致,给村居掌握情况,开展巡查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4、树典型、节省的.资金捐赠予公益事业方面略有不足。
三、下一步计划
1、严格监督检查。航城街道组织纪工委、宣传部门及包村工作队加强定期、不定期检查,抓早抓小,避免出现婚丧喜庆活动隐形变异及违规操办现象发生。
2、加强沟通对接。针对事主户籍所在地和实际操办地不一致的情况,加强与对方乡镇联系对接,一旦发现问题马上通知有关方面,共同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形成合力。
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情况汇报 4
十九大以来,xx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20字标准,突出乡风文明主题,以移风易俗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倡导移风易俗、推进乡村文明”系列主题活动,创新“四取消、四倡导”工作方法,引导广大农村群众不断转变观念、崇尚文明,提升素质,让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厚养薄葬、勤俭持家蔚然成风,在全镇形成共建共享、健康幸福的文明新风。
一、三级联动、形成合力,夯实改革基础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xx镇按照市委宣传部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全镇实际情况,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移风易俗改革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宣传委员为副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将移风易俗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此基础上,先后修订出台《关于开展移风易俗推进丧事简办的实施方案》、《xx镇管区工作考核办法》、《xx镇村四职干部动态绩效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管区、村庄考核,直接与管区书记及村庄四职干部绩效工资挂钩,为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改革小组迅速行动
镇级改革领导小组按照镇党委的安排部署,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工作。通过对全镇114个村庄的广泛摸排调研,按照村庄规模、经济情况、风俗习惯进行划分,最终确定了第一批30个改革试点村庄,并组织全体管区书记和试点村支部书记到先进镇办学习经验,先后多次邀请市文明办领导来我镇指导工作。同时,先后印刷了“丧葬俭办不铺张、多省钱物孝爹娘”等群众通俗易懂的宣传300余条、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10000余份,引导村民了解改革、接受改革、参与改革,为改革的顺利推进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管区村庄全面铺开
各管区根据改革小组的安排部署,迅速召开村庄支部书记会议,认真传达会议精神和目标要求。各村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先后召开村两委会议、白事理事会成员会议,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制定改革方案,最终通过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一、四个取消、四个倡导,推树文明新风
(一)取消派客代客,倡导白事大厅,破题丧事简办
为破解丧事宴席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这一难题,我们充分利用村庄现有的老年人食堂、空闲办公场所等设施,建立专门的“白事大厅”,为村民丧事就餐提供场所。“白事大厅”要求丧主严格按照村庄白事理事会章程,取消派客代客,取消喇叭鼓手、纸扎烧纸等封建迷信活动,并对用餐标准和桌数严格把关,安排丧主的亲朋好友在殡葬当日来大厅统一就餐。通过西王庄、石家河崖等试点先行,发现“白事大厅”既节俭又不失体面,即适合民情又符合民意,群众非常乐于接受。目前,“建白事大厅,省一万块钱”在xx镇已形成广泛共识,很多村庄正在加快建设中。白事大厅的使用,大大削减了丧主的支出,将费用由过去的上万元节省至现在的2000元以下,每起丧事节省8000元。
(二)取消二次装棺,倡导墓地革新,破除陈规陋习
我镇曾普遍存在骨灰盒“二次装棺”再行下葬的习俗,不仅丧葬费用较大,土地资源的浪费也极其严重。棺材的长度1.8×0.8米,夫妻墓穴2.5×2.0米,坟头3×3米。据统计一个大坟头需要挖掘机、人工、水泥、沙等各类支出约3500元,占地9平方米,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以孝源店子、西王家庄、石家河崖等村庄为示范村,倡导骨灰盒直接入土、生态公墓、新式墓园等入葬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全镇已建成和在建村级公墓34个,114个村庄全部取消“二次装棺”。现在入葬仅使用骨灰盒只需花费400元,建1.1×0.8平方米的双墓穴即可,可节省开支3100元,节约土地资源8平方米。这一举措在减轻群众经济负担的同时,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以来互相攀比兴建“大坟头”的局面,将墓地使用年限延长了10年,形成了文明入葬的新风尚。
(三)取消三日拜旌,提倡二日殡葬,削减繁礼冗节
我镇传统的'殡葬,需要二日圆庙,三日早晨拜旌。圆庙、拜旌需要诸多贡品,并且由拜旌师傅身穿长袍戴礼帽,行三跪九叩十八揖之礼,整个过程逝者子女不停跪拜,长达一两个小时之久。这一陋习耗费大量的财力、精力,让丧者的亲属尤其子女精疲力尽,苦不堪言。为破除这一陋习,我镇经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征集民意,出台《xx镇移风易俗实施意见》,规范村庄修改《白事理事会章程》,将三日拜旌这一繁礼冗节坚决取消。同时倡导逝者去世后二日内下葬,简化程序,减轻负担。这一改革举措,受到了群众的极大认可和欢迎,群众满意度达到了100%。
(四)取消高额婚礼,倡导喜事大厅,树立新型婚恋观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喜宴已从家中请客改为酒店宴请,并且互相攀比,大操大办。xx作为城乡结合部,彩礼高、规模大、婚宴奢,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很大浪费,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xx镇大力倡导新型婚恋观,约束婚事中的不良习俗,在全镇大力宣传、倡导婚事彩礼节省。同时,为节约婚庆奢侈浪费,鼓励有条件村庄建立喜事大厅,按照喜事新办的村民可在喜事大厅里举行婚礼,免费提供司仪、使用场地、喜庆节目、锣鼓器乐,可节约2万余元。目前,我镇已建立喜事大厅6处,年后共办理16起婚礼,节省32万余元,广大群众新的婚恋观、价值观逐步形成。
三、改革工作成效
(一)经济效益
移风易俗改革之前,丧葬费用巨大,繁礼冗节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精力。通过前期大量的走访调研,村民办理丧事花费少则15000元,多则30000余元。改革取消了鼓手、喇叭、拜旌等众多封建陋习,丧主只需要承担灵车、骨灰盒、打坟几项支出,费用缩减到1500元左右。2017年,我镇共去世1018人,改革后仅丧葬费用便可节省1500万元左右。在节省巨额开支的同时,厚养薄葬、勤俭持家蔚然成风。
(二)社会效益
我镇在改革前通过调研发现,农村丧葬攀比之风不仅体现在宴席规模上,大坟头更是屡禁不止,有的坟头甚至占地30余平米,一亩土地只能安葬30个逝者左右,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改革后,通过建设公益性墓地,一处坟头至少可节约8平米土地,一亩土地可安葬双人墓穴300个(600位),将墓地使用寿命延长了10年。除此之外,改革取消了纸扎、烧纸,大大减少了烟尘、二氧化硫、PM2.5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也大大降低了火灾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截止目前,我镇114个村全部进行了移风易俗改革,其中按照镇级改革方案进行彻底改革的村庄达64个,已按照新规办理丧事32起;新建白事大厅18处,红事大厅3处;34个村庄进行了墓地新建。改革中我镇实现了二日葬,取消了“二次装棺”,倡导了节约土地、新建墓地的新风尚。一系列顺应民意的改革措施赢得了群众的广泛点赞,一些改革难度较大的村庄也在周边村庄的带动下主动进行了探索尝试。村庄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得到了有效遏制,喜事新办、厚养薄葬、邻里和谐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群众在改革过程中体会到了益处,全镇的移风易俗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情况汇报 5
XXX共有48个行政村,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万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扶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把握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人人崇尚文明、人人创建文明、人人享受文明”的总体要求,瞄准“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群众享受到现代文明”这一目标,始终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坚持常抓不懈,放在心上,抓在手里,落实到行动中,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各种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工作中,主要做到了三点: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随着我镇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一些不良习俗、落后传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和上演,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消费”愈演愈烈。特别是红白喜事、小孩满月、学生上学等许多事情越办越隆重,越办越阔气,这主要是因为有部分群众以为条件好了,存有攀比心理,互相讲排场、比阔气所造成的。镇党委、政府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全镇每年用于婚丧大操大办的财力近千万元,一个丧事至少花费五、六千元,一个喜事花费两、三万元。封建迷信、婚丧大操大办等行为耗费精力、物力、财力,广大干部群众入股子、摊分子也很不情愿,但碍于情面又不得不随风而行。镇党委、政府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任其发展和漫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极不相符,与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要求严重相悖,与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背道而驰。革除旧的陈规陋习,移风易俗,倡树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新习俗:势在必行。因此,镇党委、政府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为出发点,以减轻农民的潜在负担、保持社会稳定为落脚点,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把抓好移风易俗工作列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专题研究,安排部署,明确提出了“反对陈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活动,提倡科学进步;反对黄赌毒,提倡健康文明文化活动;反对大操大办,提倡节俭之风”的四个反对、四个提倡的号召,迅速在全镇掀起了一股破旧俗、除陋习、树新风的高潮。
二、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移风易俗工作
1、加强宣传教育,夯实思想基础。能否取得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搞好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广播喇叭、宣传车、黑板报、宣传栏、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重点宣传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婚姻法》、《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和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政策规定,印发了《致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一封信》,编制了包含生活、道德、伦理等内容的新农村建设“三字经”,并统一制作成版面上墙。xx年,投资6万多元,在湖王公路沙庄段,建成了1500米的集平安、计划生育、旅游开发、家庭美德、组织建设等内容于一体的文明宣传长廊,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帖合实际,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同时,我们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巩固宣传教育的成果,针对群众求新、求知、求乐的心理,建设了一批文明角、文化大院、文体活动中心等室内外场所,给群众创造了一个能去可玩、幽雅舒心的生产生活环境。并因势利导,利用文化教育阵地,积极面向群众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特别是注重发挥榜样的导向作用,总结挖掘了部分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了大部分群众,使移风易俗工作真正入脑、入耳、入心。另外,我们还发挥道德评议会的`作用,对一些不良现象,该曝光的曝光,该通报的通报,该处罚的处罚,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委、政府抓好移风易俗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为工作深入
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2、突出工作重点、集中开展治理。突出重点、集中治理是净化社会风气、树立文明新风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为此,镇党委政府根据实际制定了相应的规定,成立专门班子,抽调精干力量,按照“严、实、广、细”的要求,每年都深入扎实地开展两次声势浩大的移风易俗专项治理行动。“严”,就是对违反政策规定的人和事,坚决予以打击处理,不放宽政策,不徇私讲情;“实”,就是把好群众举报、调查取证等环节,做到不弄虚作假,不搞形式主义;“广”,就是治理的覆盖面广,涉及到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具体行为,也触及到传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点;“细”,就是具体治理中,对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不压制、不激化,避免因简单粗暴而引起人为争端。特别是对红白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现象,我们组织公安、司法等部门进行了重点治理,严厉打击了一批流氓恶势力,遏制住了各类社会丑恶现象,使移风易俗活动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际效果。针对黄赌毒现象,我们去年连续开展了4次专项治理严打活动,均收到了良好效果,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xx年,全镇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比原先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针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现象,我们采取群众举报、调查核实、教育转化、公开评议等办法,进行了综合整治,特别是加大了对农村支部书记的处理力度,规定:凡是在所辖村内出现一起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现象,就给予支部书记组织谈话或戒勉处分,并扣除全年绩效工资的10,取消其年终评先树优的资格。
3、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搞好服务。移风易俗工作直接面向广大干部群众,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所以,为了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我们坚持两条腿走路,把堵与疏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大专项治理的同时,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乡村的思想阵地。目前,全镇48个村都建立了文化大院,其中31个村还设立了文体活动中心、街心花园。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坚持边争取、边大干的思想,先期投入了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村容村貌整治为切入点,采取梯次递进、分类达标的方式,全面铺开了“治理五乱”和“三清三改”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了一个除陋习、树新风的良好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也抑止了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尽管镇财政比较困难,但镇党委政府每年都至少拿出财政收入的l%用于移风易俗工作,坚持做到专款专用、专账专管。自去年以来,镇财政用于移风易俗工作的拨款已达20多万元。各村也相应的落实了为群众服务的一些必要设施、器材用品等。同时,为了更好的解决移风易俗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镇领导小组还专门组织人员进行跟踪调查和服务,积极开展“学科技、快致富”、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为移风易俗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比如,办理婚事,由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来主持操办,杜绝了原先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既为家庭节省了经费、减轻了负担,又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影响,造大了移风易俗的良好氛围。再比如,针对农村家庭卫生不清洁、垃圾乱倒、畜禽乱跑等问题,我们就发动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开展联户评议活动,让广大家庭妇女在参与中受到教育、转化观念,从而自觉的改变旧的生活方式。
三、巩固成果,自我加压,探索建立移风易俗的长效机制
开展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才能确保这项工作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1、建立领导机制。加强领导是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关键。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并以文明办为基础,抽调民政、团委、妇联、公安、工商、土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了宣传发动、综合治理、督导考核等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全镇移风易俗工作的组织、协调、调度。二是健全组织网络。各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理事会下设婚嫁服务队和殡改服务队。按照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能够为群众热心服务的标准,在全镇确定了123名同志任红白理事会成员,组成了一支精干的移风易俗工作队伍,为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强化激励机制。为使我镇移风易俗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抓出实效。这两年来,我们相继制定了例会、情况定期分析、通报和工作考评等制度,下发了《关于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的实施意见》,与各村支部书记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制定了严格奖惩标准,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对村级的考核重要内容,作为评选“红旗村”、“优秀党支部书记”等先进的重要依据。同时,认真组织好日常监督检查。坚持每季度调度一次、每半年测评一次,并把结果通报全镇,及时掌握和公开移风易俗工作的进展情况,从而激发了农村干部群众积极指导、参与移风易俗工作的积极性。另外,我们发挥机关包村干部的作用,逐村指导健全了《村民公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有关配套制度和措施,进一步规范了村级广大干部群众的日常行为,培养起了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采取设立举报箱、召开评议会等措施,进一步促进了工作,确保移风易俗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总之,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我镇的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许多方面与兄弟乡镇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措施再强化、力度再加大,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继续抓好移风易俗工作,努力把我镇建设成为一个新型的生态文明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