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建设方案(精选3篇)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 篇1
为加快推进文化强县建设,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经研究,开展20__农村文化体育建设提升年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一、工作目标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提升文化队伍工作水平、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工作机制为目标,通过农村文化体育建设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净化农村社会风气,促进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繁荣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我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二、主要任务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一)强化阵地建设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1.打造一批文化品牌镇。按照“一镇一品”的要求,各镇(街道)立足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围绕促进产业经济发展和繁荣农村群众文化,深入挖掘提炼培育区域文化品牌,打造一批文化品牌镇(街道)。各地要围绕提升区域文化品牌内涵,认真制订工作方案,设计工作载体,细化工作内容,抓出亮点特色。要围绕打响文化品牌,通过举办活动赛事和设计文化标识标牌,进行广泛宣传推广,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2.创建一批文化样板村。突出典型示范,选择一批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行政村,集中部门和镇街资源力量,培育打造文化样板村。样板村要达到“十个一”标准,即要有一所文化礼堂、一个百姓舞台、一片门球场、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室内电影放映点、一个文化广场、一家农家书屋、一支农民文艺队伍、一首村歌和一片文化墙。
3.评选一批文化特色村。立足各地实际,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排摸出一批群众文化活动活跃、具有较好文化特色的行政村。通过梳理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进一步提炼特色村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县里将组织举办十大文化特色村评选活动,集中进行宣传展示,丰富全县文化建设内容内涵,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4.新建一批农村文化礼堂。发挥农村文化礼堂在提升农民素质、打造“精神家园”、繁荣城乡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结合实际、彰显特色,挖掘当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将地域特色文化、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进行有机融合,做到破立结合、继承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礼堂品牌。
5.完善一批文体活动设施。以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加大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县、镇(街道)、社区(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20__年,要完成县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县体育馆和游泳馆建设,开工建设县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进一步完善社区文化中心、图书分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二)创新队伍培养
6.实施“群星计划”。加大“种”文化力度,做好基层文化体育骨干和带头人的培养。*年开展大型文化类培训辅导不少于30 场;开展体育技能类的辅导培训不少于20场。加强农村文化礼堂“八大员”培训,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经常性地组织市民宣讲团等团体到各地文化礼堂宣讲。通过辅导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文化体育服务队伍的业务水平,提升农村文化体育活动质量。
7.开展“春风行动”。坚持重心下移,建立部门单位和县级文艺骨干联片挂钩制度。指导各镇街成立基层文联组织,开展县级文艺人才下乡创作采风活动。加强对基层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的引导和扶持,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将符合条件的社会文艺团队和民间职业团体纳入政府文化服务购买范畴,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精彩的文化下乡活动,发挥主力军作用。
8.健全“培养机制”。建立健全文艺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出台《进一步扶持社会文艺团队的实施意见》。开展以“深入生活、扎根农村”为主题的“学、采、送、种”活动,帮助和指导基层开展文化活动,促进我县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健康开展。
(三)繁荣文化活动
9.农民文化节。根据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精选一批为农村群众量身订制的文化活动,举办首届农民文化节,吸引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活动项目主要有:农民达人秀、农民趣味运动会、农民排舞展演、农民歌王赛和美厨娘大比拼等。通过各类活动和赛事,挖掘发现优秀的草根文艺人才和文化体育团队,充分展示我县农村新面貌和农民新形象。
10.体育运动季。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人门球巡回赛、健身操比赛等体育活动,提高中老年人的参与度。组织开展武林大会、游泳、乒乓球、篮球、羽毛球、钓鱼和象棋等单项活动,力争做到“月月有赛事、季季有盛会”,激发群众健身热情,充实人民群众业余文化体育生活。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地各部门要站在落实“四个全面”,加快文化强县建设、实现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农村文化体育建设提升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县宣传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有关部门要抓好任务分解落实,镇街要重点打造“一镇一品一活动、两村一特一样板”,社会各界要积极主动参与,形成共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合力。
(二)精心指导,营造氛围。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将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切实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力度。建立各级干部联系挂钩制度,及时指导和帮助解决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部门单位、镇街要根据农村文化发展实际,根据总体实施方案任务分工,制订切实可行的细化工作方案。新闻媒体要开辟专题专栏,加大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力度,动员全社会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村文化体育建设提升年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创造良好舆论环境。
(三)完善机制,务求实效。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建设工作机制,加大农村文化体育建设投入,加强基层文体队伍培养。把农村文化体育建设提升年活动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加大日常督查和年度考核力度,确保取得实效。各地各部门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对接,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等资源支持。要加大信息报送力度,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和工作亮点,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推进活动深入持续开展。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 篇2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坚决做好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精神,现就做好我市有关工作提出以下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意见》和《通知》精神
各区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工作的重大意义。各区教育局党组要召开专题会议,学习文件精神、尽快部署行动,及时提请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意见》《通知》精神。召开专项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意见》《通知》精神,研究部署本区“双减”试点工作,压实街道(镇)和各部门责任。要对标各项要求,抓好组织落实,不折不扣执行《意见》《通知》部署的各项任务。
二、严格落实《意见》和《c通知》各项要求
(一)全面摸清底数,加强风险研判。
充分依靠街道(镇)和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再排查再细化。从细摸查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底数,全面摸查现有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非学科类和外语(英语、日语、韩语)类校外培训机构,于8月17日前填写《情况摸查表》报送市教育局。督促校外培训机构每周五前在“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上更新机构相关信息。
(二)坚持从严审批机构。
全市各区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及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对于开展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非学科类培训的机构(以下简称“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参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__〕80号)和广东省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设置标准(粤教策〔20__〕6号)的要求进行审批,发放办学许可证,确保证照齐全。申请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社会组织的,按照广东省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的通知》,指引其到法定部门办理。现有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的,参照《广州市民办培训机构分类登记审批服务指南》执行。
(三)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
各区要坚持疏堵结合,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大大压减,解决过多过滥问题,积极引导校外培训机构向非学科类转型发展并做好相应审批指引和办证服务。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作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课程审查专家委员会,组织教研员开展培训,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课程进行监督检查,在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教监管厅函〔20__〕3号)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进行审核把关。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严重问题的机构。
(四)规范培训服务行为。
认真落实《意见》要求,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面向学生(含家长)销售周末、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课程、课时包;已经销售的,不折不扣执行《意见》要求,坚决予以清理整顿。各区教育局要做好收退费引导和风险防控工作,指导和督促停课机构组织好退费工作,优化退费流程,保证渠道畅通,可积极引导家长转为合规时段课程。对于学生家长不愿意退费的,在落实《意见》要求的前提下,按照《通知》提出的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处理。校外培训机构不得泄露家长和学生个人信息,严禁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对家长和学生进行营销轰炸。
(五)加强培训广告管控。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利用主流媒体、新媒体、公共场所、居民区各类广告牌和网络平台等刊登、播发校外培训广告。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商业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变相发布广告。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的.校外培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
(六)强化校外培训收费监管。
各区要督促校外培训机构坚持公益属性,依规明确收费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探索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加强对培训领域贷款的监管,有效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七)统筹规范其他培训行为。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现有的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管理,参照《意见》有关规定执行。
三、切实加强风险防控和应对处置
各区要充分考虑“双减”工作启动后对培训机构运营、学生假期生活带来的影响,把握文件要求,注重工作策略和方式方法,积极稳妥推进。要压实各级责任,全覆盖开展执法检查,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做好风险研判并制定防控预案,妥善处置涉校外培训的舆情、信访投诉及各类矛盾问题。对确实存在困难的给予关心帮助,引导其积极转型,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各区民办教育协会行业自律和宣传引导作用。本通知执行期间,如有未明确事项,可书面向我局报告。国家、省有新规定、新要求的,按新规定、新要求执行。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 篇3
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基本标志。为加强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市教委关于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我校优质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优质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优质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具有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具有高职特色的示范性课程。
优质课程建设的立项由学校统一组织,原则上按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课程类别、对专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及自身的特色来选择。
优质课程建设分为立项资助项目和立项无资助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再从优质课程中选择优秀者推荐申报市级精品课程。近三年,全校在每个建设期,选择10门左右课程作为立项资助的重点建设课程,立项无资助的重点建设课程数量可适当放宽。
二、优质课程建设的立项条件
在教材建设、实训条件、教学效果、教学研究等方面基础较好,在校内有良好的影响,能起到示范作用的课程。
具有两名以上校内任课教师,课程负责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课程负责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
课程负责人教学效果良好,在近一年课程教学检查与评教中达到良好及以上水平。
三、优质课程的建设目标
师资队伍在职称、年龄、专兼职等方面有较为合理的结构,并形成梯队;课程建设组成员在课程建设期内有相应的教研、科研成果。
有高水平的教学大纲、教材、完备的教学辅助资料(课程介绍、主讲教师介绍,学习指导等)。
有高水平教案(讲稿)及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含素材库、试题库、试卷库等。除试卷库外,各项建设内容要挂在学校教学平台上。
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适应性,能反映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最新发展动态。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体现“以能力为基础,以应用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提倡用计算机管理试题库组成试卷,并针对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形成比较稳定、成熟的、形式多样的与课程特点相适应的考试形式。覆盖面较大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理论部分的考核应积极采用教考分离的考试形式。
有实践环节的、或以实训为主的优质课程必须相应加强实践环节的建设,建设好实验室或实训室、实习基地,配备好相应的师资与技术人员队伍。
四、优质课程建设的管理
优质课程建设的申报和审批:
(1)申报申报工作由各教学单位组织,教师个人申请并填写《天津职业大学优质课程立项申报表》,学院评审、签署意见后交教务处。优质课程立项每一年申报一次。具体申报时间由教务处确定。
(2)审批审批工作由教务处组织,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委员会审定。本着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的原则,每一年审批10门左右课程为学校重点建设资助的优质课程,并确定若干门立项无资助课程。
优质课程建设的日常管理:
(1)对已审定的重点建设优质课程实行学院系部负责人、课程负责人二级负责制。
(2)优质课程建设的日常管理主要由学院系部负责,教务处对优质课程建设的进展实行目标管理,并以学期为单位进行阶段性检查。课程负责人在每学期末要做出书面总结,在放假前两周交教务处。
(3)在优质课程建设阶段检查和评估中,对工作突出、成果显著的课程将予以奖励,对组织工作不力、建设工作起色不大的课程,学院系部必须及时整改以确保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对建设迟缓、无明显起色的课程将中止建设工作,停止经费投入,并暂停该课程下一批优质课程立项资格。
(4)教务处将定期组织优质课程建设的成果交流,以促进全校的课程建设。
优质课程建设的经费管理:
(1)学校将建立优质课程建设基金。
(2)校级优质课程建设经费申报由教务处受理。
(3)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每门重点建设课程学院系部与学校按_资助,总建设经费10000元。
(4)课程建设经费主要用于重点建设课程必需的资料费、少量急需的教学器材设备购置费(小额)、调研费、教学研究及学术活动费、编制试题库和习题集所需经费,以及必要的印刷费等,不能用于购置奖品、礼品、非教学用品,不能作奖金或酬金。所有经费开支须经课程建设负责人验收同意,主管院长签字后,方可报销。
(5)各学院系部应在每学期末的`书面总结中对经费使用情况做出汇报,并随时接受教务、财务部门的检查。对课程建设基金有滥用或浪费现象的,要追查责任;对在资金使用期限内课程建设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按期完成者,由课程负责人申报延期,延期后仍不能完成者,将停止资助,并追回剩余基金。
优质课程的验收:
(1)优质课程的建设以一年为周期,建设期满,由课程建设负责人填写《天津职业大学优质课程建设结项审批表》,学院系部完成初审,达到建设标准的,报请学校进行终审。教务处组织进行评审和验收。
(2)评审过程分为答辩审查、网上教学资源评审、教学效果评价、校内公示四个阶段。公示期内如无异议,经主管校长批准后以学校正式文件形式公布评审结果,授予“天津职业大学优质课程”称号,享受相应待遇,并优先推荐申报市级精品课。
(3)优质课程每两年接受一次复评,依据优质课程的建设目标,重点考察优质课程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复评仍能达标者,继续保持“优质课程”称号;复评不能达标者,取消“优质课程”称号。
(4)优质课程(精品课程)为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等人身权,其他权利由学校享有和行使。
(5)经验收,对尚未达到标准的重点建设课程,将责成相关学院系部分析原因,做出计划,限期(一般为三个月)达标。若到期仍不能达标,则取消“重点建设优质课程”的资格,并在相关学院系部考核中扣分。
(6)立项无资助项目中建设成效显著的,也可申请参加“优质课程”评审,通过学校评审和验收,也可授予“天津职业大学优质课程”称号,并由学校和相关院系部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作为奖励。
五、政策支持与工作量认定
国家级、市级精品课程及校级优质课程在教师岗位聘任时按相应级别的科研项目对待。获得一门市级精品课程命名的,奖励课程建设组5000元;获得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命名的,奖励课程建设组1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