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七年,也带了七年的班主任,应该说是在不断进步,特别是带这一届的高一五班。一年来,围绕“促进学生一生幸福”的主线,我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和引导。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1.做一个有理想的人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我们把学生刚入校的第一个月确定为“理想主题月”,以“理想”为主题开展了多次班会,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也凸显“理想”的主题。“理想墙”则集中反映了同学们的理想意识。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2.做一个能够专注做事的人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专注、投入是能够把事做好的前提。我们细化班级各项工作的职责,将各项活动、各项常规管理的职责明确到人,在班级内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干好自己所负责的事情,通过日常的教育,让“尽力把自己该做的、正在做的事做到自己能够做到的最好”的观念深入人心。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3.做一个简单、阳光的人
简单、阳光的人才能更幸福。本学期我们确定的教育主题是“做一个阳光的人”。通过设置“一天时间安排表”引导学生更简单、更有效的利用时间;通过购置多种棋类、体育用品,引导学生更健康的利用空余时间;通过“爱阳光 爱春天”的摄影比赛,引导学生感受自然;通过家长会的引导、“捕捉身边的感动”的手机摄影,引导学生感恩父母;通过对各种节日的挖掘、对《弟子规》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传统美德。
一种是对整个班集体而言,要实行“法治”。这里的“法”就是《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校纪校规、班纪班规。要让全班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过程中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避免不公正、偏心的现象出现,不能采取罚款、体罚和变相体罚等行为,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另一种是对学生个体而言,要实行“情治”。对于“单亲”、“体残”、“贫困”学生犹应如此。这类学生孤独、忧郁,有个性缺陷,同时又是全班同学注目的焦点,对待这些特殊生,既要对他们动之以情,倾注爱心,从小处关心他们,又要对他们晓之以理,疏导、说服,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要善于使用“表扬”和“批评”这两种武器,把握好分寸。表扬要恰当、适度,达到鼓舞、激励目的即可,切忌过分吹捧。批评时不能太厉害、太苛刻,不能小题大作、捕风捉影,不能涉及学生隐私和生理缺陷,更不能打击学生自尊心,即要做到“赞而不吹,严而不厉”。
后进生代表着班集体中一种落后的势力,优秀班主任最善于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因为他们深知后进生决定了是否有良好的班风学风。如何转化后进生呢?第一是“欲当良师,先当益友”。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与学生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基础与前提。第二是“宜多鼓励,应少批评”。后进生挨批评的多,受表扬的少,导致他们自卑、逆反心理的产生,因此班主任应采取“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原则,使他们产生上进心,克服自卑感。第三是“欲避其短,先扬其长”。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再差的学生也有他的优点,如有的能歌善舞,有的能写会画,有的体育特长等,班主任要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加以肯定,正确引导,鼓励他们扬长避短,摆脱后进状态。
从开学到现在,通过和老班主任的接触,自己学习到了很多管理班级,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比如:梁同喜老师的严中有爱,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深刻和细心,王朋老师、牛莹老师的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学生等等!而通过向年轻班主任的学习,增强了自己的热情和信心,比如:张昭的工作热情和对学生的真诚,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也受到了很多的感动!除此之外,自己也经常和几位老师一起研究探讨班级管理经验和学生情况分析,在这其中使得自己受益匪浅。通过不断的学习,不仅使我增强了管理班级的经验,也增长了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 当然,班主任的交流对象更多的是学生,对待学生班主任应做到深入了解,有的放矢,要教育好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教育。我班有一个学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平时生活和学习全靠年迈的爷爷照顾,而爷爷的文化程度又很低,根本无法辅导他学习,使得他与同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每次同学们都在认真学习的情景给他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以致课堂上精力无法集中。看到这种情况,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由于他家情况特殊,我没有给过他难堪,而是每次和言悦色地给他讲道理,鼓励他,帮他分析原因,想办法,经常与他的家人联系,共同关注他的成长。学习上,每发现他的一点进步,我都会特意提出表扬,让他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相信他也能做一个好学生。对于他做得不对的地方,便找他个别谈话,谆谆诱导,告诉他要如何如何做才是一个好学生,好孩子,给他信心,给他鼓励。各位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从实践中体会到:有些老师眼中的所谓“差生”,很可能是由于过去不良的学习习惯或者说周围的生活环境所造成,所以说我们除了掌握他们共同本质特征外,更要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了解每一个人成长的不同经历,更多的要了解他们的过去,了解他们的家庭和周围的环境。只有了解这些情况,才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手段来进行教育。共2页,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