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援鄂队员心得体会(精选3篇)
2024援鄂队员心得体会 篇1
2月16日下午3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一个视频会诊正式开始。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患者属新冠肺炎危重型,伴有急性脑梗塞和高血压。”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高新院区副院长、医疗队领队张泓提出建议,诊疗不仅要关注肺炎,还必须有整体观念。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当时,这名92岁的患者,因“发热伴呼吸困难10余天,昏迷4小时”,已被收治进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医疗队托管的危重症病区,病情不容乐观。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诊疗方案确定后,历经多小时连续抢救,到2月17日下午,这名高龄患者终于转危为安,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5%以上,各项指标明显好转。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与“疫”魔抗争,同生死竞速。一个多月来,像这样没有硝烟的战斗在安徽医疗队支援的病区每天都在打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徽先后派出8批次医疗队1305人驰援湖北,他们入驻在5家医院、4个方舱医院。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截至3月9日,医疗队服务2508名患者,其中危重患者317名,累计治愈出院832人。除日常工作之外,医疗队还负责巡诊社区及隔离点患者、培训医护人员,目前共巡诊12个社区及隔离点,指导排查1000多名患者,培训当地医护人员4046人。
“第一批医疗队在进驻武汉太康医院时,条件非常艰苦。”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党委副书记邵东华介绍,在没有缓冲区、隔离带,甚至连速干手消毒剂都缺乏的情况下,医疗队克服困难,开设重症医学科,解决了东西湖区重症患者集中救治问题。
为推动援救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安徽医疗队及时总结,巩固成果,专门研究制定出“医疗队工作手册”,将党建工作、应急处理、物资分配、工作值班、后勤保障等工作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
“更重要的是,细化了医疗队员在一线工作生活中的相关防护措施,为援救工作加了一把安全锁。”邵东华说,后续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的医院病区,成功救治多名危重症患者,接管的方舱医院共计服务舱位近1000张,无病人死亡、无医护人员感染。
为加大救治力度,安徽第一批医疗队率先在接管的病区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疗。“通过观察近100例新冠肺炎患者,分析发现住院患者以痰湿阻肺、痰热蕴肺两型为主。”医疗队成员、六安市中医院呼吸科主任王士安及专家团队,为住院患者制定了处方,在接管病区97%的患者中使用了中药汤剂治疗。“在近1个月时间里,接管协和东西湖区医院的3个病区,收治病人180多人,好转出院约160余人,其中重症转为轻症达80%,危重症转为重症达70%。”
危难险重中,也不忘暖心互助。疫情当前,口罩和防护服是白衣战士的战甲,但在关键时刻,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阜阳市颍上县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刘玲却脱下自己的防护服,给年轻的队友换上。
2月6日,是刘玲进入隔离病房工作的第八天。就在她准备换上防护服进入病区时,抬头看见一个年轻护士,“他已经穿上隔离衣,正准备套防护服,但他的防护服质量一般,防护效果可能不好。”得知他还要在隔离病区近距离护理患者6小时以上,刘玲没有多想,便脱下自己的防护服塞给他,“你先穿我的,我今天查房只需要在里面待两三个小时,把你的防护服换给我”。
同行队员问刘玲,怎么舍得把自己的“护身装备”换给别人,刘玲说:“大家都同在抗疫一线,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那个年轻护士,在我眼里就是弟弟,应该的!”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近日,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党组织收到一封特殊的请战书,这是一批“80后”“90后”白衣战士们的请战书。“作为首批医疗队队员,我们已经在武汉奋战了一个多月,目前仍有患者需要治疗,我们请愿继续坚守疫情一线,坚守到最后一名患者出院,请组织批准。”请战书字字恳切,印在名字上的红手印,是这些年轻白衣天使的心声,更是他们必胜的决心。
援鄂队员心得3
自防疫阻击战打响以来,湖北十堰东城开发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电话声没有停过。当下防疫工作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来电多、问题多、请求多、投诉多成为指挥部办公室的常态。
“能否帮忙送一支体温计”——群众身边无“小事儿”
家住东城开发区辖区的小区居民打电话来,称自己从武汉回来,自己身体虽健康正常,但母亲似乎有一些感冒,而家里的体温计摔坏了,从电话中的语气里可以感受到当事人的焦急和惶恐,在耐心听完他的电话后,工作人员对他进行了安抚,建议其居家观察,不要外出,在记下联系电话后立即联系了小区所在的天津路社区居委会为他们提供帮助。后来天津路社区书记余军回电话,“一支体温计而已,这是个小事儿,我跑一趟已经给他们送去了”。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通过“小电话”建立起的两级联动为民服务的桥梁,指挥部办公室落实电话里的各类群众“小事儿”26件。
“能不能帮我看下家里无法联系的老父亲啊”——严控严管有“温度”
1月31日晚上,家住在东城开发区辖区徐家沟村村民打来电话,称自己被困在回十堰的高速上已长达两小时,家里的老人年事已高一人在家,无法联系,希望村委会能帮忙看望老人。工作人员立即将诉求转达给徐家沟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徐鸣成当即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在确认住址后,立即去到该村民家中看望老人情况。村书记徐鸣成考虑到老人独自在家需要人照料,在确认该村民为本村村民且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帮助联系高速公路管理处放行,最终该村民在村书记的帮助下成功回堰与老父亲团聚。当前,通过电话互通,开发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帮助协调群众出行、回家、生活、就医等各项诉求30余件。
“我家楼下的商店今天开门合规合法吗”——“人民之眼”起作用
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开发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接到各类群众投诉和举报电话20余件,涉及到居民外出聚众、小区消杀工作、企业未按规定开工等各项群众关心问题。接到电话后,工作人员立即将群众反映的事项转达给相应村和社区,村居干部立即开展调查核实,按照属地责任督办整改,必要时由指挥部协调派出所、执法大队、市场监管等执法部门联合处置。一通通举报电话,是对基层单位工作成效的监督,也是控制当前疫情的一把“利剑”,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一场人民战争,要增加群众的“参与感”,切实让“人民之眼”照亮工作的“盲区”和“死角”。
电话虽小,但要把“小电话”里的“大民生”解决好,工作人员不仅要有“态度”还要有“温度”,守“初心”的同时还要有耐心,必须同时具备责任意识和严实作风。看起来简单的“接电话”实际上对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统筹协调能力、防疫知识储备等方面都提出挑战,同时还需要在多级多部门的“默契配合”中形成横向与纵向科学联动的工作机制,在实现信息共享、“对话”通畅的前提下解决好群众诉求。
当下,群众为防疫工作作出牺牲,居家坚守不出门,他们作为疫情防控的“主力军”,传递出的“声音”真挚真切而有分量,基层工作人员还当进一步紧跟疫情发展步伐,与时俱进,强化头脑武装,切实处理好“小电话”中的“大民生”。
2024援鄂队员心得体会 篇2
放假啦!放假啦!教室里传来了快乐的欢呼声。“明天是‘十一’,你干什么呀?”“‘十一’你去哪里玩呀?”
同学们议论纷纷,激动的心早已飞出教室了。
十一长假我要回老家,我的老家在湖南常德澧县。10月1日,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经过几个小时的奔波,我们终于到家了。我这次回来,不仅要看望爷爷奶奶、走亲戚,也是来体验农村生活,比如摘棉花、掰棉花等,我这次的体验正是摘棉花。
虽然我对棉花了解很少,但摘棉花却是很有趣的事。农民伯伯除了种粮食、瓜果蔬菜,还会种植棉花,棉花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那你认识棉花吗?如何辨别棉花是否成熟了?就由我来告诉你们吧。
一朵棉花桃一般有4瓣或者5瓣棉花,棉花长在棉桃最核心的位置,外面被一层厚厚的外壳包裹着。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风吹日晒,棉桃的外壳渐渐由绿变深,棉绒从中间爆出,将棉桃分裂为四五瓣的样子,这种棉花就成熟了。棉桃中间爆出的白色软绵绵的棉绒在风中异常好看。
那你知道该怎么摘棉花吗?10月4日中午11点多,烈日当空,爸爸拎着竹筐,带着我来到棉花地。这是我第一次摘棉花,爸爸给我做了示范,就让我自己体验。看着这些洁白如雪的棉花,我不禁生出喜爱之情,恨不能马上全摘回家,可由于经验不足,手刚伸出去,便被棉花枝扎了一下,爸爸教导我要耐心。不服输的我,五指并拢,一只手拽着棉花枝条,一只手托着棉桃,使劲一拉,洁白的棉花就成了我的战利品。看着竹筐里的棉花越来越多,我开心不已。
临近中午的太阳,很快就让我满头大汗,可我还沉浸在棉花的世界,爸爸就催促我回家。回到家,我们要将棉花与棉桃分离,然后在太阳下晒干,便可以卖给棉花商,做成棉絮。
通过摘棉花,让我更加明白像爷爷一样的农民伯伯们的辛苦,也让我体会到,只有付出劳动,才会有收获。
2024援鄂队员心得体会 篇3
望着我那装满六年回忆的`母校,我哭了,晶莹的泪珠为小学生活画上了句号,耳旁,似乎还回荡着校长那“孩子们”亲切的声音......
六年,光阴似箭,不知不觉地,我长大了,而母校,为我们这群即将离开小学的孩子们,举行了一场毕业典礼。
随着国歌的响起,毕业典礼拉开了序幕。
老师们走上台,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首诗:《孩子,今天你们毕业》,老师们对我们的期望、祝福,那么的真挚......我们亲爱的老师们,眼里闪烁着泪花,却依旧是那样慈祥。
我作为毕业生代表,发了言,在最后,我哽咽着说:“祝亲爱的母校更加辉煌!”那一刻,我听到了掌声,听到了那因感动而流泪的哭声。毕业了,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同学,我们嬉戏的那个角落......这一切,都要与我们分别了!
校长走上了讲台,我们安静下来。
“孩子们”,校长亲切地说,“今天是你们第一次参加毕业典礼吧?在你们这一届毕业生中,有很多有趣的事儿,你们那天真活泼的笑脸,是我最美好的回忆。在你们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也许给你们带来了烦恼,请允许我代表全体老师向你们致以深深的歉意......”校长说完,竟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我们哭得成了泪人儿,也为我们有如此好的校长而感动。
毕业典礼的最后一个仪程要开始了,老师们站在校道两旁,与我们拥抱,看着我们走出了校门,离开了小学。
我第一次经历的毕业典礼,见证了我小学生活的结束,见证了我与童年的离别,更为我那六年在亲爱的母校呵护下快乐成长的小学生活画上了一个不舍的句号。但是,我们要知道,悲伤会让人停滞不前,所以我们要展望未来,开启一段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