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工作心得

学习青春之岛青年担当心得体会精选13篇

时间:2024-06-12 工作心得 我要投稿

以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的13篇学习青春之岛青年担当心得体会。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学习青春之岛青年担当心得体会 篇一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共青团之歌仍在脑海回荡。是啊,我们是后背力量,是事业的希望,是党和国家的未来,我们将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将各项事业推向前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这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更是我们的荣光!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五四精神是升华了的爱国主义,时代在变,但爱国主义精神永不会变。作为一名年轻的审计新兵,对节日的最好纪念,对爱国主义的最好诠释,就是弘扬五。四精神,脚踏实地,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青年审计人。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脚踏实地,牢记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对事业无限忠诚,勇于担当,无私无畏,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我们的政府投资审计人员顶着烈日和风雪测算工程量;外派审计人员几个月在外出差,对家人更多的是愧疚;许多同志年近6旬仍奋战在审计工作第一线,这些都让我钦佩不已。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他们用自己实际行动告诉我应该如何做一名 忠诚、干净、担当的审计人。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的转变,由最初的迷茫到如今的方向清晰,我深刻感受到只有内心的脚踏实地、信念坚定,才会不纠结、不抱怨、不迷茫,真正体会“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最大的快乐源自心底的梦想和希望,最大的力量源自内心的笃定。扎实干好每一件事,唯有实干的踏实感、全身心投入的那份专注和勤奋,克服困难的成就感,能真正让我们自信进而大气、坚持。习总书记指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高标准,干一件成一件,善做善成,积小胜为大胜。坚持埋头苦干,摒弃浮躁和急功近利,久久为功。我们单位的“湖北好人”刘卫国同志,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工作的典范。近20_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参与和主审项目60个,审计资金总额66亿元,查出违规违纪资金10.85亿元,为被审计单位挽回巨额经济损失。20多年来,他从机关食堂司务长、后勤主任兼出纳、质管股长、财政审计股长到经济责任审计局牵头负责人,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脚踏实地干出业绩来,让我深深折服。每次看到他,我都会意识到自己心浮气躁、眼高手低的毛病。我不止一次想,应该向他学习什么呢?学习他对工作的坚守和热爱,将工作当成一生的事业;学习他求真务实、严谨细致、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学习他钻研业务知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做审计的行家里手。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脚踏实地,“拥抱青春”,紧抓“黄金时期”,保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努力培育高尚品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堂堂正正做人。学习政治理论、财经法规、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认真工作,提高查帐核对、沟通协调、综合分析等各方面的能力。“少年辛苦终生事,莫向光阴懒寸功”。在追梦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我们单位多名同事取得审计署计算机中级职称、审计师、注册会计师职称,很多年轻同事下班后自觉学习到深夜,他们把勤奋学习、苦练内功、做优秀审计人作为自己不懈努力和追求的目标。

青春不是光怪陆离,而是脚踏实地。爱国主义是一句空话,而要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于我而言,就是弘扬五四精神,做一名 “忠诚、干净、担当”的青年审计人。

青春之岛青年担当心得体会精选 篇二

毛泽东同志说:“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邓小平同志说:“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是什么样子,中国就是什么样子,青年就是希望、是未来,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实现中国梦,需要依靠青年,也能成就青年。”所以广大青年要找准“我”的定位,努力拼搏,不懈奋斗,用青春传递最闪耀的星火。

坚定信仰,胸怀大“我”,传递赤诚的星火。一滴水融入大海,就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个体“小我”的追求融入祖国、人民“大我”的事业,将“个人梦”同“中国梦”紧紧地融合在一起,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才能让人生的色彩更加绚烂。广大青年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主动承担起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不懈奋斗,用实际行动彰显对党矢志不移的忠诚。

勤学求真,磨砺自“我”,传递成长的星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青春就是在磨砺中前行,一路收获,一路成长。因此广大青年要深化学习,不断磨砺,勇于攻坚克难,练就过硬本领。要学好党情国情和专业知识,提升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同时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不畏艰难困苦,主动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去摔打磨炼,在基层中提升本领、在一线上增长才干、在实践里积累经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书写新时代新青年独有的华彩乐章!

砥砺奋进,拼搏忘“我”,传递奋斗的星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续奋斗。平均年龄33岁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用拼搏书写航天精神,报效祖国;80后、90后驻村第一书记用奋斗带领农民脱贫攻坚,勤劳致富;疫情战场上不同领域的“青年突击队”主动请缨,奔赴战场,用行动践行保家卫国的誓言。广大青年要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争做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大力发扬埋头苦干的实干作风,以苦为乐、迎难而上,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谱写不断创新创造的精彩 篇章,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出自己的贡献。

春色已满园,努力惜春华。新时代的广大青年要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在时代的征程中不懈奋进,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关于青春之岛青年担当学习心得体会 篇三

一个国家的进步,刻印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给在暗夜深处挣扎探索的中国人投射下希望之光,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结合的高度,以三个伟大运动揭示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指明了五四运动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五四精神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五四运动同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关系。重温_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更加坚定了弘扬五四精神、以磅礴之力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今天发扬伟大五四精神,就是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伟大五四精神的核心。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我们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今天发扬伟大五四精神,就是要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激发了全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追逐真理、激荡理想,方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

今天发扬伟大五四精神,就是要勇于永远奋斗。奋斗是绘就人世间一切美好的成功之道。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在祖国的万里长空释放爱国热情、激荡青春梦想,关键在于奋斗。新时代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无限光明。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青春和汗水将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就。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结束时发出殷切期待:我们有决心为青年跑出一个好成绩,也期待现在的青年一代将来跑出更好的成绩。青年重任在肩,青年充满希望。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培养爱国之情、擦亮进步之志、砥砺奋斗之行,广大青年一定可以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青春之岛青年担当心得体会 篇四

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指出:“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大家理应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要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做到勤业精业。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尊自重、自珍自爱,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这一重要论述,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明德”乃学术之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民”和“至善”是“明德”最基本的要求。自古以来,历代硕彦鸿儒所做的工作,都可从根本上归结为明德。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明德,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时追求的“叙国家之兴衰,著生民之休戚,使观者自择其善恶得失,以为劝戒”也是明德。

在这方面,古今中外许多先贤大德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司马迁20xx年著《史记》,班固20余年写《汉书》,玄奘17载成《大唐西域记》,司马光20xx年编《资治通鉴》,顾炎武20xx年撰《日知录》……他们留下的文化瑰宝无一不是经年累月的呕心沥血之作。

更让我们高山仰止的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学术精神。《资本论》这部耗费了马克思毕生精力的科学巨著,在其生前只出版了第1卷。马克思去世后,面对着堆积如山的草稿,恩格斯无私地承担起整理和出版《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的艰巨任务,《资本论》第2卷1885年出版,第3卷1894年才得以问世。用列宁的话说,这两卷《资本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的著作。《资本论》第1至第3卷的创作和出版,历时半个多世纪。

青年马克思的一段话也许能表达明德的最高境界: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在讲话中号召我们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遵循着先贤的榜样,当代的中国学人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起这一崇高使命。而要担当起建设中华文化的大任,就要按照所要求的,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做到勤业精业。只有践行这一要求,我们才能履行学者的天职,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在中国崛起的大时代中有所作为。

“明德”,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指出,“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这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明德引领风尚的明确要求。

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首先要反映现实、观照现实。中国学术有着悠久的经世致用的传统,有理想有作为的知识分子无不关注社会现实,直面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为国治民安上下求索。“以天下为己任”几乎是历代知识分子共有的情怀。顾炎武提出“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就是要读书人密切联系社会现实问题来研究学问,修炼“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让学术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回到火热的现实中来,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

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只有与时代同行的学术,才能够深刻地改变历史,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毫无疑问,这也是中国学术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只有通过“脐带”与这个时代连接起来,中国学术才能够健康成长。三年前,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只有植根于这个时代,我们才有可能创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要坚持并奉行正确的价值准则。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一定要把握正确的价值方向。从根本上说,学术不仅关乎知识的发现和生产,更关乎道德和信仰。像社会正义、基本伦理、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国与国之间的和睦等,都是应当肯定和维护的;而诸如暴行、仇恨、屠杀、侵略等,则必须予以谴责。

总之,在任何时候,学者都不应该回避、掩盖自己的价值倾向。“善善恶恶”、是非褒贬应当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基本属性。这种属性不能放弃,也不应弱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整个社会朝正确方向前进,是今日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原创之学问源于“明德”

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这为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拓“明德”之路指明了方向。

中国历史从起点上就走了一条与西方发展不同的道路,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也是一条世界上从未有人走过的新路。要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中国学术就必须进行深刻转型,创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也就是说,当下的中国学术应该摆脱作为西方学术投影的存在形态,踏上一条艰苦的原创之旅。对学术界而言,这是一项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伟大事业,这也应是学术文化界所立之大德。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高速发展的秘密在哪里?中国经验给人类社会提供了哪些西方没有的东西?中国道路的特征是什么?而这些东西如何被概念化,或者提炼成带有一般意义的理论原则?解答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就是把中国经验升华为一般的理论原则。这就是要创造一种从中国经验出发,以回答中国问题为鹄的,从而最大限度地尊重中国特点、中国文化、中国传统、中国材料、中国数据、中国案例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范式。而要成功锻铸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范式,中国学者必须具备大抱负、大境界、大追求、大关怀、大视野和大动力。

青春之岛青年担当观后感心得 篇五

内容提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内容,赋予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鲜明的时代内涵。只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问题,才能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党建工作开展得怎么样,最终要以质量高低来评判。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需要着眼目标、遵循规律、注重规范、坚持创新,努力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内容,赋予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鲜明的时代内涵。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党的十九大总结实践经验、顺应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的重大课题。”新时代,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深刻认识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重大意义,明确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原则、内容和途径,努力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建设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

党的xx大以来,着眼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多次强调党的建设质量问题,内容涉及发展党员、选人用人、党内政治生活、人才培养、党的制度建设等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把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质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民主集中制、党员与干部队伍、组织体系与行动能力等的论述,都包含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要求。作为一个在性质、宗旨、使命、任务上与其他政党有着根本区别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的建设质量,在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这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原因。新时代,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高度重视党的建设质量。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才能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问题。经过90多年的接续奋斗,我们党已经从一个仅有50多名党员的政党发展成为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面对“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面对“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我们党要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问题,必须在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上下功夫,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才能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围绕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我们要建设制造强国、贸易强国、文化强国、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等,还要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世界一流企业等。怎样才能实现这些宏大目标?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各方面工作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只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才能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党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着眼目标、遵循规律、注重规范、坚持创新。

着眼目标。党的建设目标在党的建设过程中具有引领、矫正、评价等功能。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就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遵循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建设质量高不高,关键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党的建设目标。

遵循规律。党的建设有自身的规律,遵循规律就能事半功倍。遵循党的建设规律,就要深入总结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所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并将这些规律性认识贯彻到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党的xx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我们对党的建设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等等。只有运用好这些规律,并且不断探索掌握新的规律,才能使党的建设各项制度安排和工作方法与实际相契合,保持正确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注重规范。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在目标的引领下按照既定标准和规范不断前行。注重规范是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必然要求。首先,大力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基本形成涵盖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主要领域、适应管党治党需要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框架。其次,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纪律。再次,对已颁布的党内法规制度必须严格执行,防止制度空转、条文虚置。

坚持创新。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既要继承过去的优良传统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要根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用新的思路、举措、办法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员队伍的素质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要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应时而变、顺势而动,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落实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对于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建设工作开展得怎么样,最终要以质量高低来评判。在党的建设实践中,只有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才能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与党的建设各项工作都密切相关,必须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提高政治建设质量,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各项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等等。提高思想建设质量,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突出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学习教育制度要执行到位,坚持把专题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结合起来,全面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三会一课”、中心组学习、组织生活会等的作用;等等。提高组织建设质量,既要重视组织健全,更要重视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及相关制度;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等等。提高作风建设质量,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注意查处各种隐性、变异的“四风”问题,等等。提高纪律建设质量,着力改变党的纪律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停留在要求层面的状况,围绕监督执纪问责大力加强纪律建设,等等。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做到前后衔接、左右联动、上下配套、系统完备,使党内生活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等等。提高反腐败斗争质量,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力度,等等。

“打铁必须自身硬”。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为了达到“自身硬”,达到“自身硬”是为了更好“打铁”。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来都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目的在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建设质量高不高,还反映在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上。各地区、各单位要将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

青春之岛青年担当心得体会 篇六

就本义而言,哲学就是“爱智慧”。但是,这一“本义”往往容易产生一种误解,这就是认为哲学是“爱”智慧,它本身不是智慧。实际上,正如所强调:“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它不仅“爱”智慧,更重要的,它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给人生存和发展以勇气与智慧。如果说宗教是关于人的死的观念,是讲人生如何痛苦,死后如何升天堂的,那么,哲学就是关于人的生的智慧,是教人如何生活,如何生活得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在人类存在的种种矛盾中,根本的矛盾就是“向死而生”,即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终归死亡,可人又总是力图以某种追求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超越死亡。由此产生了人如何生活的有价值、有意义这一重大问题,并激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深刻反思。如果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马克思语),那么,哲学就是已经觉醒的人关于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感觉。这就是说,哲学就是人生观,而人生观与世界观又密切相关、高度统一。

人生观是世界观问题,而不仅仅是伦理学的问题。人生活在自然之中,必然有一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必然有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对人生的不同理解必然包含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理解,对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理解,一句话,对人与世界关系的不同理解。文天祥的千古绝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人的生与死本身属于自然规律,而生与死的意义属于历史规律。有的人生得伟大,有的人苟且偷生。英雄与小丑,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的分界线就在于,你是如何处理人与历史规律关系的。凡是顺历史规律而动、促进社会发展者,是英雄,流芳百世;凡是逆历史规律而动、阻碍社会发展者,是小丑,遗臭万年。

因此,人生观不可能脱离世界观。人“向内”求解“人生之谜”,必然要“向外”探索“世界之谜”,而“向外”探索“世界之谜”,归根到底是为了“向内”求解“人生之谜”,从而实现自我发展。无论是探索天、地、人的人与自然关系之思,还是反思你、我、他的人与社会关系之析,哲学都熔铸着对人的生存方式的关注,对人的发展境遇的关切,凝结为对“人生在世”的深层理解。所以,每个时代的哲学都表现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高度统一,体现着人生的智慧。

人生观是哲学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医学、生物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等都不可能完全解答“人生之谜”,技术再先进的计算机也算不出“人生之谜”……哲学问题不同于科学问题。人为什么有生有死,这是科学问题,可人如何对待生与死,这是哲学问题。知道数学中有正数与负数,物理学中有作用与反作用,化学中有化合与分解,生物学中有遗传与变异等,这是科学常识,可是从中引出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引出对立统一规律并把它转化为矛盾分析法,这是哲学智慧。哲学的智慧能使我们具备独有的眼界,正是这种独有的眼界使我们能够从个别看到一般,从对立中看到统一,从肯定中看到否定,从有限中看到无限……使我们善于在个体与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真理与价值、现实与超越等的矛盾关系中去理解和把握人生问题。

哲学智慧不同于科学智慧。科学是以理论思维的形式描述和解释思维的对象,即存在的运动规律,哲学则是以理论思维的形式反思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探讨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思维如何反映存在及其规律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哲学对对象的认识不是止于对其规律的认识,而是进入到对象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不仅要知道对象是什么,而且要知道对象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这就是说,科学追求的是真理,哲学追求的既是真理,又是某种价值,因而是真理观与价值观的高度统一;科学是知识体系,哲学既是知识体系,又是意识形态,因而是知识体系与意识形态的高度统一。哲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以抽象的概念体系反映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现实的社会运动,体现着特定的民族、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和愿望。所以,哲学不是科学,但它也启迪人以真理;哲学不是宗教,但它也给予人以信仰。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要“为学”,即学专业知识,还要“为道”,即学哲学。学哲学,可以拓展理论视野,强化思维力度,善于辩证思考,把人们视为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的问题作为“问题”进行反思,进行“自明性分析”和“前提性批判”,在“熟知”中发现“真知”,从而阐幽发微而示之以人所未见,率先垂范而示之以人所未行。正如所说:“现在的领导干部不少人受过专业训练,不缺乏专门知识,但其中的很多人不懂哲学,不善于辩证思考,很需要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

2.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既是关于人与世界总体关系及其联系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理论,又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强调:“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在辩证唯物主义中,科学性与人民的立场、真理性与无产阶级的价值观、规律性与共产主义的信念、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实践高度统一起来了。因此,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人,必然要选择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所言:“你是什么样的人,你便选择什么样的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所谓世界观,就是关于人与世界总体关系的理论,运用这样的理论观点去认识世界、评价世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用哲学的话语来说,方法就是把客观规律转化到头脑中,然后运用这个规律去认识事物、评价事物、研究事物。例如,对立统一是客观规律,转化到我们头脑中并以此去分析和认识事物,就成为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离不开方法论,方法犹如一个能聚光到燃点的特殊透镜。但是,方法论又不是单独存在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正如毛泽东强调的:“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转过来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去指导革命,去做工作,去从事生产,去指挥作战,去议论人家长短,这就是方法论,此外并没有别的什么单独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要善于把这一科学的世界观转化为科学的方法论,转化为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当然要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的经典著作。法国学者德里达都认识到:“不去阅读且反复阅读马克思……而且是超越学者式的‘阅读’和‘讨论’,将永远都是一个错误,而且越来越成为一个错误,一个理论的、哲学的和政治的责任方面的错误。”但是,“读”经典著作的目的不是为了从中寻找关于当代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为了“悟”其中的基本原理,掌握贯穿其中的方法。马克思是人,而不是“神”,他没有也不可能提供适用于各个时代的“药方”或“公式”。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不是启示录;是方法,而不是教条,它没有也不可能提供关于当代问题的现成答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的经典著作中找不到关于当代问题的现成答案,要责怪的不应是马克思,而是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的无知。“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研究使用的方法”。

在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同时,又多次指出,要“全面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应当明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两个主义,而是同一个主义,即包括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人类是从古希腊、从自然观上开始自己的唯物主义历程的。然而,在马克思之前,在历史观上却是唯心主义一统天下。直到马克思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才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从空间上来看,自然与社会“零距离”,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似乎相距很近;从时间上来看,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又相距遥远,从自然唯物主义的形成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人类整整走了2520xx年的心路历程,可谓“咫尺天涯”。历史唯物主义的确是马克思对人类思想史的独特贡献,并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之一。所以,列宁又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特别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特别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因此,我们既要深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涵,又要深刻理解“全面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涵。

3.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强调,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要把握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三层内涵:一是自然界具有客观实在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二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以及在这种活动中形成的“社会的物”和“物质的社会关系”同样具有客观实在性;三是“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这个“物质的东西”实际上就是社会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存在既包括通过人的活动进入到社会中并具有社会关系内涵的自然存在,又包括“物质的社会关系”。从本质上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际”就是社会存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现实的社会存在出发。

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要分清实际中的现象与本质,把握事物的本质,本质才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二要分清实际中的形式与内容,把握事物的内容,内容才是事物存在的基础;三要分清实际中的局部与全局,把握事物的全局,全局从总体上决定着局部;四要分清实际中的偶然与必然,把握事物的必然,必然才能决定事物发展的趋势;五要分清实际中的可能与现实,现实的可能性预示着事物发展的前景。所以,我们要按照所强调的:“在实际工作中把握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现实、内因和外因、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强调:“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要把握实践第一的观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传统哲学的两极,然而,二者又有一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都不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由此导致旧唯物主义哲学仅仅从客体的角度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唯心主义哲学则“抽象地发展”了主体的“能动的方面”。与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都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现存世界的基础,因而,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肯定与否定、真理与价值、必然与自由等的关系,并把实践的观点向自然观、历史观、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论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种关系发散出去,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列宁强调:“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要把握矛盾分析法。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辩证法“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同的矛盾只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决。有的矛盾可采取一方“克服”另一方的方法来解决,有的矛盾可通过对立面的“融合”的方法来解决,有的矛盾可通过双方“同归于尽”的方法来解决,有的矛盾则需要创造某种新的形式,使矛盾能在其中良性运行加以解决。和谐也是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存在状态。正如曾经指出的:“和谐,从本义上解释,是指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而出现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以及社会内部诸要素之间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关键要把握矛盾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一矛盾问题的“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世界上没有两片绝对一样的树叶,不存在完全相同、绝对不变的事物,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矛盾总会呈现出新的特点。看似相同的矛盾,出现在不同的条件下,解决的方法也不相同;看似有效的方法,置于不同的环境中,不一定能发挥同等的效用;看似已经解决了的矛盾,在变换了的时空中,有可能“复活”再现,但这种“复活”往往是形式上的重复,在内容上则是新的,因此,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往往是不可重复的。例如,“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总是不断地解决,又不断地以新的形式“复活”,不断地“复活”就必须不断地采取新的方法来解决。我们应当记住列宁的话,那就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恩格斯认为:“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要把握规律,尤其是历史规律。在20xx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要把握历史规律,就要分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规律这三个概念。历史事件都是单一的、不可重复的,1775年的美国独立战争、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1920xx年的中国辛亥革命,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的戊戌变法……这一个个历史事件都是单一的、不可重复的。问题在于,戊戌变法是“一”,不可重复,可改良和改革作为历史现象在古今中外历史上并不罕见,是“多”;法国大革命是“一”,不可重复,但资产阶级革命作为历史现象在近现代的历史上却不断重演,是“多”。这就是说,历史事件都是“一”,但历史现象是“多”,而在这多种多样历史现象背后,存在着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会重复起作用的历史规律。

与自然规律不同,历史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动力学规律体现的是事物之间的一一对应的规律性关系,统计学规律体现的是一种必然性与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这种规律性需要在大量的偶然、随机现象中才能表现出来。就是说,现象如不是“大量”发生,它们之间就表现为一种非确定的联系;如果“大量”发生,它们之间就表现为一种确定的联系,即规律性联系。这就像抛掷同一个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都是随机的,但在“大量”抛掷的情况下,正面、反面都有1/2概率则是确定的。这就是统计学规律。马克思把这一规律称为“平均数规律”。

与自然规律不同,历史规律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但是,历史规律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客观实在性,不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反而反过来制约人的活动,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进程。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历史规律又是在人的活动中实现的。任何一个历史活动的成功都要靠人的努力,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产生都同人的活动相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必然导致中国革命,而中国革命要获得成功,必然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既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这是“人间正道”,“人间正道是沧桑”。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历史规律的问题。在谈到中国的历史时,有的人总喜欢用“如果……就……”这一公式来套历史,认为如果戊戌变法成功了,今天的中国就怎么怎么样;如果中国在20世纪中叶选择了资本主义,今天的中国就怎么怎么样……可是,历史有其内在规律,并不以“如果……就……”的公式为转移。其实,我们可以提出一系列“如果”,但历史是已经过去的客观存在,需要的是分析,而不是假设。对于历史认识来说,“如果……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4.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强调:“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的确如此。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是李大钊;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瞿秋白,第一本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科书是李达编写的。毛泽东更为重视学习、宣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亲自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写下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本专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实践论》深刻、系统地阐述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认识活动的规律,并从认识论的视角批判了教条主义。《矛盾论》深刻、系统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尤其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从辩证法的视角批判了教条主义。这两部哲学著作在指导党反对教条主义的过程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邓小平也高度重视学习哲学,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十分重要,坚持社会主义对中国也十分重要”,“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毛泽东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形象地比喻为“望远镜”和“显微镜”。望远镜能使我们看得更远,显微镜能使我们看得更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犹如我们既有了望远镜,可以高瞻远瞩,又有了显微镜,可以见微知著。深悟毛泽东这一形象比喻的深刻内涵,并从“政治责任”的高度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此作为政治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

哲学不等于政治,但政治需要哲学。没有经过哲学论证其合理性的政治缺乏理性和逻辑力量,没有经过哲学论证的政治缺乏理念和精神支柱,没有经过哲学论证的政治很难得到人民大众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拥护。毛泽东之所以如此重视哲学,研究认识论,研究辩证法,重新阐述实事求是,就是为了批判教条主义,就是为了给中国革命找到正确的道路。离开了这一政治背景,仅仅从学理的角度去理解实事求是,就没有真正理解毛泽东阐发实事求是的真实意义。

哲学也不可能脱离政治。哲学总是具有自己独特的政治背景,总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蕴含着政治,总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政治效应。所有的哲学都是这样。即使被认为是“纯粹哲学”的解构主义哲学也不“纯粹”,而是具有特定的政治内涵。用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的话来说就是:“解构主义是通过解构既定的话语结构来挑战既定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的政治结构。”历史已经证明,哲学变革是政治变革、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和时代的统一性首先就是通过哲学的政治效应来实现的。学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培养自己具有自觉的哲学意识,同时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从而把握时代精神,塑造并引导新的时代精神。

理论与现实的关系是双向关系,一方面,现实催生理论,理论要适应现实;另一方面,理论引导现实,理论要超越现实。正如所指出的:“理论对规律的揭示越深刻,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引领作用就越显著。”一种仅仅适应现实的哲学是不可能高瞻远瞩、引领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把握了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及其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深刻地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刻地把握了资本主义社会运动的基本规律,所以,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又超越了19世纪这个特定的时代。无论资本主义在当代发生了什么变化;无论是把当代资本主义称为“后工业社会”“消费社会”“景观社会”,还是称为“弹性生产时代资本主义”“全球资本主义”“晚期资本主义”,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具有支配一切权利这一客观存在,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这一经济基础,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总体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理。真理只能发展,而不可能被推翻。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关注和解答的重大问题又深度契合着当代世界的重大问题。无论是生态主义关注的生态问题,还是存在主义关注的人的异化问题;无论是“依附”理论关注的“后发展”问题,还是“世界体系”理论关注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问题;无论是制度经济学关注的社会制度问题,还是发展社会学关注的社会结构分化问题;无论是后现代主义关注的“重写现代性”问题,还是后殖民主义关注的“文化帝国主义”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

一言以蔽之,恰如所指出的:“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正因为如此,每当世界发生重大事件时,人们都不由自主地把目光一次又一次地转向马克思,“求助于马克思”。正如美国学者海尔布隆纳在《马克思主义:支持与反对》一书中所言:“我们求助于马克思,不是因为他毫无错误之处,而是因为我们无法回避他。每个想从事马克思所开创的研究的人都会发现,马克思永远在他的前面。”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已经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了,革命、建设、改革,马克思始终与我们同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是我们的“头脑”和“安心立命”之本。我们正处在一个巨大的社会变革之中,在这样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特殊而又极其复杂的社会变革中,正如所强调的,我们需要理论思维,“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青春之岛青年担当心得体会精选 篇七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岁月如歌,青春永远是那首最美的歌。“五四运动”时期的新青年、革命战争年代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和平建设时期的知识青年、改革开放中自主创业的时代精英,青年一代有担当、有理想,无论在哪个时代,青年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脊梁,承担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路还很长,时间不等人,容不得半点懈怠。”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青年应需永葆干事激情,永远以干字当头,以实干赢得青春,以实干创造美好未来。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放牛娃成长为诚信民营企业家的刘勇、普通工人历练成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的秦世俊、把万里荒漠变成“绿色银行”的塞罕坝人……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凝聚着千千万万青年拼搏进取、踏实奋斗的精神,印刻着他们勇于担当、敢闯敢拼的足迹。“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青年有朝气、有活力、有勇气、有闯劲,生活在这个伟大时代的青年应该珍惜这伟大的机遇,勇敢肩负起新时代的重任,用实干激扬青春,用奋斗书写华章。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奋斗在当下,切莫负了青春韶华。梦想在路上,责任在肩头,我们正处在一个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创造奇迹的美好时代。全面决胜小康社会,改革发展中的问题矛盾,呼唤青年的担当与奋斗。

新时代,春潮涌动;新征程,步履铿锵。广大青年应在踏实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在美丽中国梦中实现青春理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时代业绩,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青春之岛青年担当心得体会 篇八

青春是最美好的金色年华。人说童年是金色的,似乎每天都充满里金色阳光,我看不然。童年是不谙世事,心无杂念,应是纯洁透明的;而青春则是初入人生的百花园,五彩缤纷,新鲜浪漫,生机勃勃,这才是最美好的金色年华。人说壮年如虎,但去日苦多;人说夕阳最红,但以近黄昏。只有青春最勇敢,最富有,最年轻,你能以宁折不弯的气概对抗“能屈能深”的教诲,免于沉溺世故。因为年轻,你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缤纷的世界,发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的清楚感叹。多么壮丽的人生。多么美好的青春。青春无悔。

青春是最富有创造力的人生阶段。科学研究表明,人在20岁左右体力和创造力渐至顶峰,35岁之后就逐渐走下坡路了。古往今来,多少人在青春岁月咬住青春不放,勤奋学习,努力奋斗,创造了辉煌业绩。孔夫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创立儒学,光照千秋;诸葛亮20岁起辅佐刘备,指点江山,纵横天下;比尔盖茨二十多岁创微软公司,成了世界首富,饮誉天下;莱蒙托夫27岁英年早逝,却为俄国文坛留下传奇的《当代英雄》,流芳千古……青春多美好,青春多灿烂。青春有为,青春无悔。

诚然,青春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美日有黑斑,皓月有阴影,人生多挫折。然而,受点儿挫折何所惧,我们有火一样的激情和钢一般的意志;走点儿弯路算什么,我们有坚定的目标和输得起的时间。正如一首歌所唱“在身体对我们没问题的年龄,在熟输赢对我们都不坏的年龄,让我们无悔的迎接每一轮新的太阳。”

跨世纪的青年,热爱青春,珍惜青春,努力奋斗吧。

青年学习寄语精神展现青春担当个人心得体会 篇九

5月4日上午,团中央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精神,研究部署在全团贯彻落实的总体思路。

会议指出,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在我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秩序逐步全面恢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收官阶段这个特殊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寄语嘉勉全国各族青年,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视关怀,极大鼓舞和振奋了全国亿万青年和广大青年工作者,意义尤其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寄语中充分肯定了广大青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担当作为,精准描摹了当代青年向上向善的良好风貌,鲜明提出了新时代党和人民事业对广大青年的期许,深刻揭示了青年一代的正确成长道路,并对共青团履职尽责、发挥作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寄语蕴含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青年工作方法论的新思考、新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对于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会议强调,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精神,贵在感知党之所忧、踏实做事,不在欢天喜地、止于表态。要抓住契机,持续深化抗击疫情正面宣传,切实做好爱党爱国和制度自信教育,吹响新的冲锋号、发出新的动员令,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等重大任务中继续担当进取,为党和人民事业再立新功。全团要及时跟进、深刻领会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判断,全面把握青年和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时与势,既要正视眼前的严峻风险挑战,做好细致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更要坚定信心,看到危中有机、敢于化危为机、坚信事在人为,发扬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永久奋斗的精神品格,拿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无畏气概,抓住我国疫情防控赢得的战略主动,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要以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生动实践教育青年,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引导广大青年体悟抗疫背后的精神力量和制度优势,通过比较辨析,真正弄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到底优越在什么地方、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到底为什么重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优势为什么能发挥关键作用,从而提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以各方面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感召青年,引导最广大青年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衣食无忧而不忘艰苦、岁月静好而不丢奋斗,自觉弘扬抗疫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担当作为。要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壮阔事业激励青年,引导广大青年进一步保持和发扬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积蓄的昂扬精神状态和良好奋斗精神,努力做在线上线下捍卫党和国家利益的生力军、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条战线攻坚克难的生力军、在基层一线服务人民群众的生力军。当前,各级团组织要努力帮助受疫情影响的青少年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尽力帮助高校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各地对已经安排的定点帮扶、结对帮扶、对口支援等脱贫攻坚有关任务必须心中有数,不折不扣完成;继续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松懈厌战思想,提高志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做到有备无患。

会议要求,要在全团广泛深入开展“学习寄语精神,展现青春担当”教育实践。各级团的领导机关要以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等形式先学一步、学深一点。广大基层团组织要结合实际,自主开展主题团日、座谈交流、线上互动等多样化活动,切实把总书记的关心关怀和重要要求传达到每一名团员。各团属新闻媒体、新媒体平台要围绕总书记寄语精神,广泛开展形式丰富的主题宣传,让寄语精神在广大青年中入耳入脑入心。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主持会议并讲话,书记处常务书记汪鸿雁,书记处书记徐晓、傅振邦、奇巴图、李柯勇、吴刚、关志洁出席会议,常委会其他同志全体出席会议。团湖北省委书记张桂华,中央企业团工委书记姚焕,团中央常委、四川省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团中央常委、团上海市委书记王宇,团中央常委、团广东省委书记池志雄作了交流发言。

团中央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局有关同志,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团工委、中央企业团工委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委班子成员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

关于青春之岛青年担当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

团市委组织开展“青春之岛 青年担当”青年榜样云宣讲首场活动,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对青年的寄语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精神,激励和引领广大青少年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立足岗位、青春建功,热爱青岛、建设青岛。通过多平台直播,累计吸引了150万人次在线观看互动。

活动现场,市儿童福利院保育员宫萍,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区域总经理官祥臻,青岛市第五批援鄂医疗二队联络员、市立医院团委副书记杨杰,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副总经理、“连钢创新团队”成员李永翠等8名来自我市各行业的青年榜样结合成长经历和工作实际,分享各自在疫情防控、助力复工复产、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中敢于担当作为、实现青春建功的生动实践和感人事迹,全面展现了新时代岛城青年的青春风采,体现了青年担当。

青春之岛青年担当心得体会700字精选 篇十一

十六、十七岁的我们已经褪去了与生俱来的稚气,迎来了我们的青春。在这充满活力的青春里,会交织着甜酸苦辣的味道。在这逝去的青春里,会有我们奋斗的目标。而在我们奋斗的过程中也会有酸甜苦辣。但是奋斗之后我们会甜蜜幸福,所以,让我们奋斗吧。因为,奋斗的青春是美丽的。

人人都是凡人,但不是每个人都是平庸的。当上帝创造我们的时候,就规定了我们是不完美的。我们一生奋斗的过程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完美的过程,我们所有的美德都来自于克服缺点的斗争。只有奋斗,人生才会辉煌。

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在这个美好的年龄,应该朝着一个目标去奋斗!其实,奋斗就是人生的一条道路。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生要奋斗,青春才会更美丽,让我们去开辟属于自己的新路吧!

青春,是一个多么美丽而富有诗意的词啊!有人把它比作刚升起的太阳,有人把它比作带露珠的花朵,有人把它比作金光闪闪的金子。所以,人们说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黄金时期不奋斗,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去奋斗呢?

奋斗的道路上不仅有灿烂的阳光,也有猛烈的暴风雨。既有阳光又有暴风雨,能给我们带来启迪,给我们带来收获。没有奋斗的青春不叫完美的青春,青春应该是苦甜掺和,而在这苦与甜的交织中会给我们带来一种独特的感觉。

我以前听过这样的话,“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仔细想想就会知道晴天比阴天多,收获比劳动多。

是的,即使生活中有太多的起起落落,即使我们没有得到任何回报,但经过奋斗之后,我们是幸福的。只要我们奋斗,那么我们的青春就是完美的。

我坚信,伴随着青春的奋斗,一路走来,会有欢笑,会有泪水,会有喜悦,会有遗憾,这些我们都会走过,走过的我们不仅会有一个美丽的青春,还会有一个美妙的青春。而这些奋斗,就像一双翅膀带着我飞过青春的天空,留下一道美丽的弧线。

青春之岛青年担当观后感心得 篇十二

今天我代表群团总支演讲,题目是:讲奉献勤作为,坚定统战事业信念。

前天,在参加机关干部下乡的活动中,我重温了入党誓词,回到了曾经工作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行进在回村路上,不禁回想起往事。

那是20xx年腊月二十六晚上11点,为了到县城赶最后一班物流停运前,把老百姓的滞销核桃多卖出去一些,我和村民拉着核桃,冒着湿滑大雪行进在80里山路上,两次险些坠崖,说起来都有些后怕。可是,说这些驻村工作的点滴,是要说我个人的成就吗,是我一个人在战斗吗?并不是,而是统一战线政通人和,在座各位关心、指导的结果,是大家讲奉献、勤作为榜样力量的引领,是组织的成就。

讲奉献,勤作为,是一个永恒主题,同志们都在矢志不渝地践行。七一到来之际,我们庆祝党的生日,学习先辈先进,我想,我的身边人身边事,就是最好的教材,就是讲奉献勤作为并且有效果的共产党员的代表。

今年政协会议上,百名常委全部全票当选,正是部领导和同志们在日常工作点滴中从各领域服务、帮助、团结代表人士的硕果,他们为之付出的辛勤和努力,虽然是红花旁边的绿叶,但在我心中,已经竖起了一面旗帜。

欧美同学会秘书长刘强,父亲病逝仅在家一天,就投入到当年省里北方科博会的现场,让当时刚来工作的我为之动容。老同志的影响和带动,老同志的奉献和作为,我想,这正是统一战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一个缩影。

我记得,旭东同志总是加班加点,精耕细作,石磊同志总是耐心细致,勤勤恳恳;我还记得,刘倩同志驻村扶贫被狗咬伤,张磊同志给黄埔老人提取慰问金时被铁门砸穿头皮。俗话讲,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如果不是时间关系,每一位同志的身上,都能诉说很多,每位统战干部,都为我树立了榜样,支撑我一路走到今天。

太阳之所以燃烧,是因为它选择了辉煌;而我的同事们之所以忘我奉献,是因为他们选择了这项事业。成长在这里,我们感到由衷的自豪。在组织的引领下,在奉献担当的统战大家庭影响下,我们更加专注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新近引进的留美科学家渠志灿,清华毕业后留美30余年,我们推荐参加中央统战部学习,前两天与她座谈中,她眼中含着激动的泪水,表达了留学报国的激动心情。从她那坚定的话语中,我知道,我们又为山西高技术领域发展,为统一战线争取了一名宝贵人才。

留英科学家石少忠,同样在国外30余年了,从事大数据研究工作,成果丰硕,前不久主动找到欧美同学会表达了回省创业的诉求,他汉语说得不太好,很多话我们都得尽力去理解。我们积极为他对接省内大数据相关机构,对接留学报国基地,帮助他实现梦想。

山西有14万余名留学人员,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帮助去团结去引导的留学人员还有很多。

我们也许不能做到完美,但我们要力争做到完善;我们也许不能做到优秀,但我们要继续坚定统战事业信念,用点点滴滴的奉献为组织添砖加瓦。因为我们是一名共产党员。

青春之岛青年担当观后感 篇十三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青年人扛起了防疫重担。

今年26岁的王冰,从医是实现长久以来的心愿。王冰13岁时经历过一次严重休克,从死亡边缘被抢救回来的经历,让他对医护人员格外感恩,并立志从事医护事业:“我想像他们一样,救更多的病人,以此向他们致敬。”

疫情发生后,已经成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的王冰,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医疗队,支援湖北黄冈。在这里,王冰再次见到了当年抢救他的医生刘清岳。刘清岳同样是支援黄冈疫情防控()医护大军中的一员。

像王冰一样奋斗在防疫前线的,大多是“80后”“90后”,甚至是“00后”的青年人。他们在疫情暴发后,义无反顾地冲上前线。

生于1984年的李熳和丈夫都是湖北武汉的医生。过完农历除夕,一家人就分离开来:丈夫成为防疫志愿者,李熳走上防疫一线、先后支援随州和方舱医院,两个年幼的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李熳说:“我从没和孩子分开这么久,很想念她们。但如果我们医生不撑住,谁还能顶上去?”

“95后”甘如意在武汉江夏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化验室工作。春节前,她本已回湖北荆州老家。得知单位人手紧张,她靠着手机导航骑行300多公里,辗转4天3夜“逆行”返回武汉上班。

出生的广东省医疗队队员刘家怡说,在这种特殊的时候,国家有需要,自己就不能退缩;在家里她可能是个孩子,但是穿上防护服之后就不是了。

数据显示,中国4.2万名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中,“90后”和“00后”达到1.2万人。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说:“年轻的医生、护士,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责任、担当和价值,今天已然成为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

在志愿者岗位、在防护物资生产线、在基层防疫一线以及许多位置上,中国的青年人勇于担当,凝聚起同心抗疫的澎湃力量。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届硕士校友群里,27名同学在湖北出现防护物资短缺时,义务对接慈善捐赠与医院物资需求信息,在爱心人士与40多家基层医院之间架起爱心桥梁。

武汉“90后”女孩华雨辰今年经历了多重身份的频繁转换:司机、测温员、搬运工、方舱医院播音员……她是一名青年教师,疫情期间报名成为青年志愿者,哪里需要去哪里。她说:“我不是医生,但我想站出来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坚强、勇敢、果断……除了这些优秀品质之外,青年人特有的乐观精神和创意表达有效缓解了疫情带来的紧张情绪。

面对外地医疗队员与武汉老龄患者之间的语言障碍,36岁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队队员郭海鹏和同事、老师、同学一起,制作了常用词汇“武汉话手册”。亦庄亦谐的“翻译”迅速走红,成为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员们争相传播和学习的多媒体“教科书”。

在表达对未来的期盼时,湖南籍护士田芳芳说:“希望疫情结束,国家给我分配一个男朋友”;方舱医院里,“读书哥”“魔方姑娘”“跳舞的护士”带给人们思考与欢笑;26岁的武汉姑娘阿念,从方舱申请去火神山医院照顾外婆,制作的VLOG令许多人潸然泪下……

“我们没啥不一样,只是敢于表达自己,也勇于承担责任。”王冰说,“这就是成长。”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