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网络整理的5篇《素质教育心得体会》,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关于素质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一
**来,我国从**到地方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结合自己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谈自己在本职工作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点心得体会。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根本对立的两种教育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摒弃应试教育的种种落后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先进教育观念,如*等教育观、新型师生观、科学人才观、新型质量观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如果没有新观念新思想的改变,继续沿用应试教育的各种落后观念指导现代教学,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素质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二、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吸收素质教育教学**的新成果。现代社会,信息更新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素质教育的各种教学**实践不断发展,各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在教学工作中要继承和发扬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教育经验和传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尤其一些**国家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认真学习和运用现代科学中有关生命科学、教育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科学教育理论,不断充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三、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只注重采取各种**提高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就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道路上来。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研究性、探索性因素,全方位、多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和核心。因此,教学过程中要要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重分数,轻能力”、“一切围着考试转”的课堂教学方法,采取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敢于创新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二
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加强与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书记曾深刻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的,学生在思想教育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会转化为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为祖国发奋学习的强大内在动力;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对学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提高识别真善美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可以采取众多有效的措施,但我认为,在众多环节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关键,作为一名教师,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而高尚师德的表现,我认为首先是行为。
正如托马斯马尔斯贝丁所说:“没有任何人能给我们提供人类社会远景的终极图画,但有一点可以相信,人类的每一个行动都会产生影响未来的无穷无尽的后果。”是的,榜样是最好的教员,虽然榜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它却教给人们许多书本上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比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行动就是力量。与空洞的说教不同,榜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一个人、鼓舞一个人,他给人一种浅移墨化的影响,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对于学生来讲,眼睛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不管看到什么,他们都会无意识的模仿,不知不觉中,学生与他们身边教师的行为模式就会非常接近。这正如许多昆虫呈现出与它们所吃树叶一样的颜色一样。因此,教师的影响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研究 素质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地实时转变教育思想,以全新的人才意识和实践探索精神配合国家人才战略。数学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科学构建以提高数学实践能力为主体地位的教学环境,以提高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中心,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就是要以全班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力求巩固好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在强化实践应用中培养创新意识。
一、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自觉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掌握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一)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欲望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兴趣与求知欲,把学生引入“认知冲突探究真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思维从“感知表象思维记忆”方向转换,提高数学认知效率,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培养有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
(二)为学生营造参与数学学习平台
老师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上存在着差异的学生,教育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数学潜能,使学生能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而主动发展的前提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中的角色转换,深入了解学生,探究学生数学新知识的基础及能力的起点如何,科学地预想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各种思考方法及会遇到的种种困难,从而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各种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思维信息,给予他们讨论、交流及展示数学思维过程的时间和场合,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整堂课的学习活动,并获得相应的数学成功经验。
(三)增强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信心
心理学家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新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数学探求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而且还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对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除了用“小步子,多成功”的原则来进行教学外,还要善于发现他们在原有数学基础上的点滴进步,并予以及时表扬;引导学生从失败中寻找成功因素,哪怕是一点点,都要予以鼓励,从而保护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数学思维
如果要问: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思维过程的展开,能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其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对数学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理性的活动,数学的思维来自于学生本人的心理运算和对运算的抽象理解,它根本无法靠教师传授知识或方法的形式来代替。而经过学生自己思考所发现的知识,就必然会经历过一定的组织或转换后才能把它嵌进知识的认知结构中,也才能完善和发展其认知结构,与此同时,还可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实践证明:独立思考是发展学生教学认知能力的需要,同时,独立思考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创造力和意志品德的养成。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务必认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切不可对一些数学问题的解决采取包办代替的做法。
三、加强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
自尊与自信是孩子发展的力量源泉。师生之间民主、愉悦、激励的氛围,以及生生之间合作、融洽与平等的关系是讨论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交流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有亲历成功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既可以看到自己的长处,又可以发现自己的潜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便会增强,从而会更加努力、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给予价值取向的指导,使学生从老师的信任和赞赏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潜力,产生学习的自信,从而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思考、发现、疑问,充分地激发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兴趣。
四、活化作业设计,放飞学生潜能
关于素质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四
一、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学做人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作为青春期的中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思维也比较发达,但是还很不成熟、鉴别力还很不足,对任何事情都有比较强的新鲜感和尝试意识,但是又不知道尝试程度的深浅。因此,作为家长一是必须与学生的老师及时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表现,便于及时发现不好的苗头,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学生的工作;二是*时在家或是与孩子一起活动时多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对表现好的方面要及时的给予鼓励,并加以引导,以便取得巩固好的效果和提升人生素养层次的目的;三是言传身教,始终坚持做到“身教”重于“言传”,要求孩子不做的事情,作为父母的要首先不要去做,这样的**才会有效果;要求或是倡导孩子去做的事情,作为父母的要身体力行、积极的去做,这样的推动才会有效果;四是多于孩子沟通交流,与孩子交朋友。只有与孩子成为朋友,孩子才会把你当成朋友,才能把你不能**到事情毫无保留的告诉你,你才能通过孩子的言行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现,对于好的方面表扬或是鼓励才有依据,同时还能发现孩子的不足或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以便于给予及时的纠正,避免酿成坏的习惯,而形成“恶习”。
二、示范引导,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惯
学习是提高自身素养、增长才干的唯一途径。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只有不断地学习、持续的学习,才能不断地增长知识、完善自我,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作为一个自然人是这样,但是为人父母还要担负起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作为青春期的中学生更应该多给予帮助和引导,避免出现偏差,而影响成长和学习。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孩子能否健康的成长和发展,事关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事关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作为父母必须首先做到率先垂范,在学**给孩子当好向导或导游,坚决不能做帮手,引导孩子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惯、认真思考的习惯。比如: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遇到拦路虎,不要急着给他解题或是教给他怎样去做,而是应该给他讲关于该习题的原理、公式或带领着复习相关的内容,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完成,这样还能增强孩子的理解和记忆;其次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做到“学习快乐化、快乐学习化”。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中多给予孩子交流、沟通,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体会以及在学习中的乐趣多给孩子分享,要注意与时俱进,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胃口,同时,话语要健康、积极,能调动孩子的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典型引路,帮助孩子制定人生目标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将会给孩子、特别是作为青春期的中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因为现在这个时期的孩子大部分与父母同住在一起,再就是现在的孩子对父母过分依赖,因而做父母的说的话、办的事以及处理问题的态度等对孩子的影响都是非常的大。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特别是在沟通交流关系融洽、孩子的情绪比较亢奋时,要注意适时的引经据典,列举一些典型的例子和身边的例子,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斗志、立志成才的斗志;同时,在家庭中一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父母要与孩子一同学习、一块探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家庭成员中取得成绩的,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再比如,家庭藏书中还要陈列一些励志的书籍,引导孩子自己去浏览,使孩子的思想受到启迪,为使孩子确立人生目标打下基础。二要引导孩子做思想品德的模范,养成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护公物、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在家尊敬父母和长辈,爱护身边的弟弟妹妹;在公共场所尊敬长辈、与人友善等。再就是,在家庭中还要营造**的环境,为孩子在家庭中愉快的学习、舒心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为孩子的健康茁壮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石。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五
[关键词]心理教育 素质教育 关系 促进 突破口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教育。
现代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充满激烈的竞争,内外各种因素特别是现代传媒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再加上家庭、学校教育上存在的偏差,只重视学生的学习,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期望值过高,不能客观实际地给孩子制订目标。这些方面给青少年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面对许多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感,但又不知如何解决。大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并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其状况令人忧虑。重视心理教育已经成了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热门话题。
实施心理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一方面,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需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既关系到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成功与发展,更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振兴大业。另一方面,青少年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面对升学压力和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家庭高期望的压力,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要预防和解决日趋严重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就必须实施心理教育。
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党和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要求。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日益重视培养青少年心理素质,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更是把心理素质培养作为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2000年后国家教育部相继颁发了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文件。
当前,重视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许多大中小学也如何有效开展心理教育对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许多学校没有把学生心理教育纳入教育的正常轨道和系统的教育思路中加以考虑,对学校教育中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定位心理教育,才能使其得以有效实施并促进素质教育,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异议,这仍然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另外一方面,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出多年,但在实际工作中,素质教育仍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实施,如何找到一个突破口,全面有效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这也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不妨把心理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从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看
要正确定位学校心理教育,其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既然心理教育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就不能把它与学校整体素质教育分离开来,只有把心理教育的实施放到学校素质教育整体视野中去认识,才能理清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才能正确定位心理教育。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人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层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的素质整体。其中心理素质处于中介层次,它为生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同时,它又是主体素质结构中的一种核心成分,推动、促进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提高和优化。
与素质的分类相应,素质教育也可分为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社会文化素质教育。心理教育与其他素质的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组成一个素质教育的整体。心理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教育不只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它必须为社会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的发展提供必需的心理基础。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校如果缺少了心理教育,不可能实施真正全面有效的素质教育。同样,心理教育不能离开其他素质的教育孤立进行,心理教育应为整体素质教育服务。学校开展心理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将心理教育和其他素质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服务和帮助。如果把心理教育与其他教育分割开来,单纯孤立地进行,则在其教育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教育的时间、空间,教育人员,教育环境及氛围等,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只有把心理教育纳入整个素质教育工作体系中去,使心理教育与各育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一个高效率的有机的育人整体,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的全面的素质教育。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系统,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心理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学校必须把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定位学校心理教育,也才能真正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三、从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看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首先体现为一种教育思想,它的基本精神有三个: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
心理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开发潜能,并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其个性的目的的过程。心理教育也全面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对全体学生负责,尊重和理解每一个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公平、公正的,符合其个性发展而又全面的完整的教育。心理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只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它要为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提供帮助。在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的同时,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
2.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学校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心理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机能,充分发挥人的心理潜能,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其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最终目标上是一致的。心理教育的实施能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使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得以实现。
3.教育过程的主体性。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实现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心理教育是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心理教育的核心。心理教育要求教师无条件地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并与学生之间架起心灵的桥梁,应创设一切机会,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心理教育强调始终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通过他助、互助达到自助,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最终实现素质的全面提高,获得个性的充分发展。心理教育能促进学生的心理觉醒和成熟,使学生成为自己心理发展的主体。
心理教育全面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从而使“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可能。
四、从心理教育的实施看
心理教育的实施必须与整体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心理教育的实施是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的。心理教育的实施能促进学校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全体教育人员的素质,带动学校整体教育改革,优化学校各项教育工作,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有利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1.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是否正确决定了素质教育能否得到真正实施,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心理教育的实施能促使学校端正办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策略和方法,使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使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得到更好的体现和贯彻,有利于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在学校运行机制、目标、措施与方法层面上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真正做到“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的主动的发展”,能向每个学生提供最恰当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使他们人人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
2.实施心理教育能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整体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教师素质既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决定性因素。心理教育是全员参与的活动,要求人人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心理教育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从传授型的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型、创造型的教学家。通过实施心理教育,学校能促使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整体素质,提高业务能力,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我们相信,把心理教育作为突破口,一大批更新了教育观念和改进了教育方法的教育工作者,也必将是一支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3.心理教育能促使学校各项工作的优化,向学生提供最恰当的教育。实施心理教育要重视开展各种专门的心理教育活动。有关教师能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有关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对学校各项工作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目前在学校开展专门的心理教育要受到师资条件等限制。因此心理教育更多的要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各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各种教育活动进行心理教育,这是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途径。
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心理教育的最基本途径。心理教育要求每个教师转变教学思想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学习的成功。同时,能促进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培养其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教育能使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得到提高。
心理教育也为班主任有效地进行教育和管理、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心理背景、新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心理教育的实施应是全方位的。学校教育的一切领域都应成为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阵地。把心理教育贯穿和渗透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既拓宽了心理教育的时空,利于师生的广泛参与,增强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又有利于提高各项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优化,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实施心理教育能为素质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实施心理教育需要优化净化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创造一个适合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周边社会环境。
实施心理教育需要并促进学校环境的优化。学校环境具体包括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心理教育需要一个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形成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氛围,形成良好的校园精神风貌,实施心理教育还需要健全和完善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制度氛围。学校环境的优化不但有利于心理教育的实施,也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同时良好的学校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它可以为学校增强教育能量,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实施心理教育需要学校与家庭相互沟通和协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这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综上所述,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心理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心理教育必须与整体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心理教育全面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心理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的实施,能带动学校工作的整体优化,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心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突破口。把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和现实的。这既能使心理教育走出狭隘天地,获得有效实施的更大的空间,又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找到一个新的模式。心理教育将为我们的素质教育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班华。心育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2]《心理素质》教科书编委会。心理素质教育论[Z].中等学校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网络为大家带来的5篇《素质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优秀5篇)热门心得体会范文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