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一
一、介绍文化传统的定义及重要性(200字)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文化传统是指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代代相传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财富。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独特标识,是人们对历史的回望和对未来的展望,是人们身处现代社会时凝视通往过去世界的窗口。保护、传承和发展文化传统对于维护人类历史多样性、促进文化繁荣有着重要作用。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二、传统节日的心得体会(300字)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我们每年都会庆祝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从小到大,这些节日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参与和了解这些传统节日,我深刻体会到文化传统的力量和魅力。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传统节日是人们世代相传的一种方式,它们以团聚、祝福、感恩为主题。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家人团聚、走亲访友、互相拜年成为了开年时的常态。每当走进爷爷奶奶家门口,我总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温暖的氛围。与此同时,我也了解到中国的历史文化,学习了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
三、艺术传统的心得体会(300字)
传统艺术是一个国家文化传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文化血脉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代代相传、源远流长。我在学习书法和中国画时,深感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每个字、每一笔都蕴含着作者的心意,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
通过学习传统艺术,我学会了欣赏美、培养细腻的情感和耐心。中国画给了我独特的审美体验,每一幅画都传递了作者的情感和情绪。书法则对我的毅力和耐心有了更高的要求,每一笔每一划都需要精确而扎实的技巧。
四、文学传统的心得体会(200字)
文学作品是传达文化传统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明白到文学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感受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经典文学作品有着深厚的内涵和广阔的意义。通过阅读古代诗词,我了解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如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慷慨、苏轼的豁达等。这些经典作品不仅是美的载体,更是思想的寄托。
五、个人对文化传统的态度和未来(200字)
作为一个年轻人,我有责任将文化传统发扬光大,推动其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我希望通过参与文化活动、保护文化遗产等方式,为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化传统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既是过去的回忆,也是未来的希望。保护文化传统不仅是我们对过去的敬仰和感恩,更是为了将来能有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留给后代。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通过创新和发展,使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相融合,从而推动文化的繁荣和人类的进步。
总结(100字)
通过对文化传统的了解和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和价值。传统节日、艺术和文学作品,都是人类智慧和文化的结晶。作为年轻一代,我们有责任保护、传承和发展文化传统,以保持人类多样性和推动文化繁荣。通过积极参与和贡献,我们可以让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为人类的进步贡献力量。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二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与文化的重要性变得愈加突出。传统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特有的习俗、信仰和价值观,而文化是指人们在交往中所传递的知识、经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我的生活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与文化在塑造和定义一个人的身份和人生意义中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传统和文化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一个社会的历史和传统是这个社会的根基,它们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和智慧。传统和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被代代相传,不断影响和塑造着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通过传统和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从历史的镜头中汲取智慧并借鉴教训,同时也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准则和方向。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通过学习和参与各种传统活动,从中了解到了自己的根源,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传统和文化是文明进步和社会和谐的基石。一个社会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经济的繁荣和科技的进步,更需要文化的滋养和传统的继承。正是传统和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为一个社会提供了凝聚力和认同感。通过共同信仰和共享价值观,人们能够更好地团结在一起,共同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努力。在社会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尊重传统和文化、传承和弘扬传统的人们,他们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再次,传统和文化是个体身份认同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支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它们不仅是个人身份的一部分,也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根基。通过了解和接纳自己的传统和文化,一个人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发掘自己的潜能,并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奋斗。同时,传统和文化也能为个人提供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使人们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能够保持自我和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一些与传统和文化相关的活动,比如传统节日的庆祝和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这些体验,我不仅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也更加自信和有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后,传统和文化的弘扬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的关注,更需要每个人的行动和努力。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起自己的文化自信和对传统的尊重,弘扬和传承好自己的文化。我们可以通过参与传统活动、学习传统知识、宣传传统文化等形式来为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传承和发扬好传统和文化,才能够使传统和文化焕发出更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总之,传统与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传统是过去的延续,文化是人们共同的认同和连接,它们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指引。通过了解、尊重和参与传统和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塑造自己,并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和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三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但在听了专家们的真诚讲座后,在座的老师都留下了感动的眼泪。而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更加坚定一颗对父母的孝心,对师长,对朋友的恭敬之心。听完讲座,我的心里是沉甸甸的感觉,心灵得到了深深的净化。
对照弟子规,自己身上太多的缺点,很多都没做到过,没有想到过。回来后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反思自己的过错。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我想起了曾经有人说过这样的话:
若你——
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
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
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
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回想起来,我真的很幸运,有幸学到传统文化。曾经的有恃无恐、狂妄等等阻碍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在没有学习弟子规之前,万事都要分清彼此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我知道人要有着豁达心胸才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尘世的浮华与虚无,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体悟。我们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运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学习传统文化不是就学一堂课、就看一本书后就回去激动几天以后就淡忘了,必须持续学习并从小事做起,找到在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的切入点,才能持之以恒,不断进步。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四
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基和宝贵财富。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我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深深感受到了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接下来我将从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文化活动的参与与体验、文化传统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以及文化传统对社会和国家的意义等方面,谈谈我对文化传统的心得体会。
首先,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至关重要。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明的瑰宝。如何保护和传承好这一宝贵财富,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国历史悠久,文化传统丰富多样,但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时代变迁,不少传统文化元素正逐渐消失。因此,保护和传承好文化传统是每个人的责任。我曾参加过保护传统戏曲的活动,目睹了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的危机与困境,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传统的压力和重要性。只有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和创新,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才能使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其次,积极参与和体验文化活动对于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化活动是人们了解和体验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我曾参与过多个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例如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曲艺表演、古建筑参观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我亲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美好和独特之处。我还参与了文化传统的保护和发展项目,例如传统工艺品的生产和推广、传统乐器的制作和演奏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我不仅收获了技能和知识,更深刻地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智慧。因此,积极参与和体验文化活动是了解和传承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的关键。
第三,文化传统对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培养人们的情操、修养和品格的重要途径。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他们的成就和创作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消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培养人们的创造力、智慧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和品味。这些都是培养人们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传统文化对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在教育中更加重视和推广。
最后,文化传统对社会和国家的意义不可低估。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骨髓和灵魂,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强盛的朝代,他们的强大不仅仅是军事和经济实力,更源自于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发展。只有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发展起来,才能使一个国家更加繁荣和美丽。文化传统还能够增加民众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求知欲,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因此,文化传统对社会和国家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综上所述,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积极参与和体验文化活动、文化传统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以及文化传统对社会和国家的意义是我对文化传统的心得体会。作为一个普通民众,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和传承文化传统,积极参与和体验文化活动,为保护和传承文化传统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我国的繁荣和进步贡献力量。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五
传统与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道德、审美和精神内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积累了独特而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传统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塑造国家形象、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在生活中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和心得体会告诉我,只有坚守传统文化,才能保持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特色,也才能在与世界的交流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
首先,传统文化给我带来的就是一种价值观的引导。传统文化强调礼仪、道德、忠诚、孝顺等传统美德的培养,使我从小就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担当责任。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最重要的美德之一,而孝顺也成为了我们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时刻都懂得要对父母孝顺,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在他们面前始终保持一种恭敬的态度。这种价值观不仅在家庭中体现出来,在社会交往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与他人相处时,我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尽量做到言行有度,尊重对方的权益,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传统文化让我更加自信。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我们有着众多杰出的历史人物、文化遗产、传统节日等。这些传统文化的宝藏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底蕴,更让我们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充满了自豪感。在我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后,我对自己的国家更加自信。例如,我了解到中国书法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我会去欣赏、感受和学习这种文化遗产;我知道中国的春节是世界上最盛大的民俗节日之一,我会传统着中国的传统服饰,参加各种庆祝活动。这些行为不仅增强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也让我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身份和文化魅力。
第三,传统文化启迪了我的思维和创造力。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提倡心灵的宁静、世界的和谐。在我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时,我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层次的智慧和哲学思考。例如,中国的传统绘画注重意境和自由笔触,这引发了我对美学的思考和创作力的激发。又如,中国的孔子思想提倡“中庸之道”,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道德的追求。这些思想激发了我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
最后,传统文化也提醒我要保持谦逊和包容的心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传统文化教导我们要保持谦逊、包容和平等,不论是对待他人还是对待不同的文化。在与他人交往中,我尽量保持谦逊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时刻反思自己的不足,这种包容与接纳他人的态度使我在与他人交流和合作中获益良多。同时,我也会去尊重和学习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拥抱多元化的视角。这种包容和谦逊的心态使我能够更好地融入不同的文化环境,也拓宽了我的视野和思考。
综上所述,传统与文化在我生活中的角色不可忽视。它们赋予了我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了我自信和自豪感,启发了我的思维和创造力,同时也提醒我去保持谦逊和包容的心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我更加自觉地坚守传统文化,努力将其发扬光大。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瑰宝,我们每个人都应努力学习和传承,以保护好这份宝贵财富。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六
绪论
虽然近年来人们在使用“经典”这个概念时存在着降低水准、甚至无节制贬值的现象,但真正意义的经典应该是至髙无上的,是一个民族最高生命智慧的结晶,是整个民族对人类的最伟大、最突出贡献的集中体现形式。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人们特定年代所形成的圣典崇拜心理之外,主要还是因为经典本身具有开启后人生命智慧的独特作用,具有非常突出的全民性与永久性,能够长久地甚至数千年地影响某一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思维习惯与生活方式。经典作为某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生命智慧的最高体现形式,应该受到人们的长期尊崇,应该成为永远地尊崇的典范与践行的指南。
国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生命智慧的最高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扎实根基,是几千年来维护我们民族屡经劫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纽带。阅读这些经典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能帮助我们建立做学问的基础,更在于能达到修身养性、体悟生命智慧的目的。包括儒释道经典在内的所有国学经典,应该说都是历代圣贤生命智慧的结晶,只是由于体悟的角度、着眼点乃至层次的不同而显示出差异。
一、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世界文明史主要分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主要来自于古希腊和犹太民族的两种主要文明,而东方文化又以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为主导。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涌现出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个时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文化的发展。何教授说,文化的流传之所以能生机勃勃,根本在于民族道德,若是一个民族丧失了道德,那么这个民族是不可能有未来的。
中国的轴心时代迸发出诸子百家,此时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百家争鸣,文化空前繁荣的局面。何跃教授此次就为我们解读了以儒家、道家和禅宗为重点的中国经典文化。
何教授以两个世界和三种思维模式为参照系,来解读中国经典文化。
两个世界,即对象性世界和非对象性世界。对象性世界又分为现象世界(形下学世界)和本体世界(形上学世界),即何教授所讲的可说可想的世界。非对象性世界,又称超形上学世界,即不可说不可想世界。非对象性世界的代表就是空宗和禅宗意义上的“空”,如其经典禅语“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
三种思维模式,即对象性思维模式,非对象性思维模式和整合性思维模式。对象性思维模式中的二元论思维模式和不二论思维模式,代表文化分别为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二元论实质上坚持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以中国文明为代表的不二论思维模式则是“虽有分,而实不二”,最好的诠释就是中国道家的太极图,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乃实不二。非对象性思维模式代表为缘起空与当下空,用我们了解的语句解读就是“人来自尘土,又归于尘土”。而整合性思维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应有所住而生其心”,这个用科学的探索过程解释最为合适。何教授说,光的波粒二象性就是很好的解读,它的运动与传播不是单一的模式,而是整合性的具有两种物理形式。
最为熟悉的儒家文化,何教授并没有从传统的孔子讲起,而是取其中我们感到玄妙的《易经》开始,以动态的太极图为我们展示了易经的阴阳思想“无极而太极”。从太极图的弱强变化我们知道:强者要谦虚谨慎,韬光养晦;弱者要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又如,《义勇军进行曲》之所以成为我国的国歌,就是因为其中蕴含居安思危的思想。万事皆在不断地往复变化中,强弱之分,其实也会循环往复。
说到道家的智慧,这就不得不提到老子和他仅五千言的《道德经》,有世界知名学者评价他为“人类十大思想家之一”。庄子对老子的观点进一步提升,极具感染力又极具浪漫性。按何教授的解读,道家其实是以出世之势,行入市之道,也就是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治”。
最经典的禅宗人物是慧能大师。何教授以弘忍大师传衣钵给慧能大师的故事,生动形象地为我们解释了禅宗中的非对象性世界。我们最为熟悉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便是慧能大师的经典之作。
总结其上几家的智慧,择善而从和创造是何教授认为最为经典和最需要传承的精髓。
何教授以“极高明而中庸”、“道法自然”和“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三句话为我们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代表,使我们又获益匪浅。
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意义
国学经典历来被归纳为经、史、子、集四大类,但应该是没有明确界限的。经,过去也许只是指儒家《易经》,乃至后来所谓十三经,但我们可以将其扩展为包括儒家、道家、佛教之最具权威性的经典,如儒家的《易经》、道家的《道德经》、佛教的《坛经》等。无论如何归类,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所有这些国学经典,其实都是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智慧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乃至生命精神的载体。
但是在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之中,一定要选择三两部终生读之而不为浪费时间,每次阅读总有所获,且每每超越知识局限,不仅仅对获得诸如学历、学位、职称、职位,乃至职业有用,更对人生乃至生命有醍醐灌顶作用的生命智慧经典,在我看来,《易经》、《道德经》和《坛经》这三部经典即具有这样的作用。不仅仅因为这三部经典已经完全超越了烦琐的知识细节、具有了生命智慧经典的性质,而且在于这三部经典最能代表、最能体现作为中华民族最高生命智慧的儒释道三家的最高生命智慧。
二、不取不舍、通达无碍,那么,对儒家、道家、佛教生命智慧不取不舍、无执无碍,才是对生命大智慧最为通达无滞的体悟和最为炉火纯青的运用。
在这三部生命智慧经典之中,也许有些人会怀疑《易经》仅仅是一部占卜书、《坛经》仅仅是一部宗教著作,甚至有宣扬封建迷信的嫌疑。这其实是对两部生命智慧经典的最大误解。《易经》是中国生命智慧经典之中最为原始且最具可操作性的生命智慧经典。人们甚至在人生的不同际遇之中随便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富有生命智慧的阐述,所有这些无不对身陷各种际遇的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正确的指导,最起码能够使人在各种际遇中免遭挫折和失败。至于《坛经》,真正抛开佛教的宗教外衣,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而深邃的生命智慧。包括《坛经》在内的佛教所追求的其实是对生命大智慧的大觉大悟,指出我们挣脱桎梏走向自由的道路。
三、《易经》及其生命智慧——中国生命智慧的原始经典
《易经》是汉族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百经之首”,《易经》阴阳和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宗旨在于阐释宇宙阴阳刚柔动静的变化。《易经》是哲学,是自然哲学、社会哲学与人生哲学,乃中华文化之源之本之根,其中关于五行八卦的内容更是被后人用来作为“风水学”的重要依据。《易经》乃生变中和之道,乃顺逆进退、利弊得失、存亡生死之术,真正能代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首为《易经》。
《易经》作为国学经典中最为独特同时也最全面、最髙超的生命智慧经典,历来被列为儒家“十三经”之首,道家“三玄”之一,对儒家和道家乃至佛教经典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遍及统治阶级、知识分子乃至普通百姓。它绝不仅仅是一部狭隘的只管人事而不管天地自然之道的单纯占卜书,也并不狭隘地将生命智慧的关注点仅仅集中在人事方面,而是兼及天地人三才,关注人与自我、社会和自然三个层面的生命智慧,而且既不像《道德经》那样明确反对智慧,也不像《坛经》那样特别强调智慧,但其中每一卦象及其爻辞无不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智慧,告诫人们化合天地自然之智慧,成就智慧人生的深刻道理。
易经博大精深,所谓有:天有乾地有坤,天有两仪地有两极,天有四像地有四季,阴阳对应相克相生。易道兼贯了天道、地道与人道,以阴阳太极之理,旁通统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有机的和谐整体。一切都有规律可循,这里面宇宙的奥秘有待于我们不懈地去研究和开发,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弘扬国粹,继承经典,吸收何老师毕生研究总结出来的易经智慧,简单快速地掌握宇宙和生命的密码,然后根据它的规律顺势而为,避免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成就事业兴盛,家庭圆满的幸福人生。
四、《道德经》及其生命智慧——中国生命智慧之反智论经典
《易经》是一部并不明确提倡也不明确反对生命智慧,而运用天地自然规律于人类自我、社会乃至自然关系的处理,以守持正固,修己养德,以不变应万变来诠释和处理一切关系的一部智慧书,那么《道德经》同样是一部将夭地自然规律运用来处理自然、社会关系,并以修己养德为核心的智慧书,但它明确提出反智论主张,提倡以反智方式达到修道养生、成就智慧人生的目的。《道德经》是以反对智慧尤其巧智为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阐发生命大智慧的智慧书。
道德经是一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奇书。同样是治国之策,道儒不同。道是帝王之术,主要阐述如何成为一个长治久安的圣明君主。儒是臣工之术,主要论述如何成为一个忠君爱民的忠臣孝子。故古代圣君帝王,治国用道,秘而不宣。教化用儒,大张旗鼓。凡看末代昏君,亡国败落,多因不察此理也。
道德经对圣人两大基本要求:一是圣人无为,把握根本,一是智者不敢,抑强扶弱。道德经对治国两大基本要求:一是啬俭积厚,早作准备,一是强干弱枝,小国寡民。圣人无为:就是君主务虚,长而不宰。把握根本:就是坚守立国初衷,执掌大象,关注天下想往。智者不敢:就是富贵豪强,遵纪守法。抑强扶弱:就是制衡之术。
儒家常说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了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人帮助了人,都往往附带了条件,希望有所回报。于是老子说人要效法天地。天地生了万物,他没有居功;天地给万物以生命,他没有自认为荣耀;天地做了好事,使万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没有条件。所以真正要成为圣人,就要效法天地的这种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道德经的哲理,放之四海而皆可用,于治国,军事,商战,润身,修心,齐家,等等无所不通!道德经,非虚空也,学可用之。要研究,分析它的道理,以获得准确的理解,才能做到针对具体而用之。
总之,道德经,是老子总结周王朝的社会写的一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策论。
五、《坛经》及其生命智慧——中国生命智慧之尚智论经典
《坛经》是印度佛教中国化最高智慧的体现,是唯一以“经”命名的中国僧人生命智慧的结晶,与《道德经》有所不同的是,《坛经》明确提倡智慧,而且在融合《道德经》清静无为与《易经》施为有度的生命智慧的基础上,将僧肇“般若无知论”与《道德经》反对巧智却提倡广大无私、无所不容、明白四达的生命智慧成功融合而形成心量广大的生命大智慧,并结合佛教传统而提升为至高无上的般若智慧,以及自成自由解放人生的根本智慧,使其成为中国生命智慧之尚智论的典范。
与《道德经》表面反对巧智而实际提倡明智比较起来,《坛经》更直接、更明确地提出了崇尚智慧的思想。不仅遵循佛教传统,称“般若者,唐言智慧也”(《坛经?般若品》),而且提出所谓智慧心就是般若,就是般若智慧的主张。虽然佛教所谓般若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三种,但《坛经》似乎更重视实相般若,认为实相般若也就是自性般若,如所谓“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坛经?般若品》)虽然禅宗所谓般若智慧与一般意义上作为知识的智慧并不一致,一般意义的智慧可能有是非、善恶、美丑的分别,但《坛经》之般若智慧最突出的特点是本性自足、无须外求的自性或自心,这个自性或自心常常无是无非,无善无恶,对世间一切事物不取不舍、来去自由、无所执著。这种智慧虽然与《道德经》“绝智弃辩”之巧智有所不同,但与其提倡的“袭明”之类的大智慧息息相通。只是《坛经》不仅提倡心量广大、不取不舍的生命智慧,而且将其看成自悟而达到自由解放人生的必然途径。
也许人们认为《坛经》只是一部佛教经典,所有的阐述不过是求神拜佛,追求彼岸世界的神灵而已。其实《坛经》的论题远远超出宗教范畴,甚至具有十分鲜明的现世生命哲学的性质,它所追求的并不完全是彼岸世界,至少在其根本思想方面是关注此岸世界的,甚至将人们习惯上的诸如般若波罗蜜等宗教范畴核心概念作了世俗阐释,而且赋予了至高无上的价值。《坛经》有云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坛经?般若品》)这事实上就是将摩诃般若波罗蜜阐释为人们本性所具有的圆满究竟的大智慧。其中“摩诃”即是广大的意思,“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波罗蜜”就是到彼岸或到家的意思,也就是有圆满究竟的意思。这里所谓彼岸,并不是一般所谓超验的神灵世界,而是圆满究竟的意思。禅宗事实上是将人们此生最为原始、最为本真、同时也最为自由的生命本性作为最为圆满的生命大智慧来阐述的,而且认为是“最尊、最上、最第一”(《坛经?般若品》)的,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理想与核心价值。
六、总结
何老师选择《易经》、《道德经》、《坛经》作为国学经典,是因为这三部经典的确代表了中国最高生命智慧。虽然中国生命智慧可能遍及经、史、子、集,但经、子之中所蕴涵的生命智慧可能更集中、更髙超。作为中国人,如果有几部经典可以终生读之而不废弃,则无过于这三部。虽然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无论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还是宋明理学,事实上都沿袭了生命大智慧。比较而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之中,儒家和道家几乎占据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儒家甚至赢得了最高政权的长期支持,乃至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国家意识形态,道家则更多潜人民间乃至知识分子之中,成为一种民间信仰,后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佛教文化更是在政权支持与民间信仰之中显示了极其强大的生命力,乃至成为唐以后中国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正是儒家、道家乃至佛教尤其这三部经典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甚至成为民族集体无意识。其后虽然有不同演化,但基本上未能超出其原始精神与框架。
其实,任何民族总是以其传统文化而存在的,否定传统文化就是否定自身的存在。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是值得汲取的。好在20世纪末对自身文化传统的重新反思,使中国人终于从一味的批判与否定之中走了出来。这是民族的大幸,这是一个民族从自卑走向自信的标志。不过也不难发现,这离民族文化的真正自觉与自信似乎还有一定距离。不过我们相信,谁具有世界文化的视野,却不丧失中国文化的自信,乃至能在与西方文化的平等对话与客观比较之中,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形成真正最具中国文化精神的生命智慧,谁就能真正凝聚民族的生生不息 的生命精神,就能真正贏得中华民族的广泛支持。
在此,我们有必要记住那些在整个中国几乎丧失民族文化自信的情况下,仍坚定地进行中国文化研究,甚至不失时机地张扬中国文化精神的真正的民族脊梁,正是他们代表了20世纪中国文化精神及最高成就,同时还为我们赢得了民族文化的自信。
七、结语
阅读生命智慧经典,却总是抱着既成的先入之见,或将自己获得的暂时性认识夸大为绝对真理或终极真理,就必然因为受到这些边见乃至妄见的束缚,而一叶障目,故步自封,必然影响到明心见性,影响生命智慧的彻悟,影响生命的真正自由解放。阅读经典尤其是《易经》、《道德经》、《坛经》这三部中国最高生命智慧经典,固然存在很大困难,但只要越过信、解、行、证四个阶段,就必然能形成对生命大智慧的真正解悟乃至证悟。我们深信,如果有人能将《易经》、《道德经》和《坛经》等儒释道生命智慧经典真正融会贯通,将中国乃至印度和西方生命智慧经典真正融会贯通,而且能明心见性,就一定能证得明白四达、通畅无滞的生命大智慧,就一定能成就真正自由解放的智慧人生,就一定能成为我们时代的伟大圣人。那将是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最伟大贡献。我们热切期待着这一天,热切期待着我们时代的圣人的横空出世!
最后感谢何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学期精彩纷呈的课!
八、参考文献
【4】 孙伟杰,《要在心行,不在口念——慧能《坛经》浅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11)【5】郭昭第,中国生命智慧:《易经》 《道德经》 《坛经》心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5,8.【6】郭昭第,《大知闲闲:中国生命智慧论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6,4,6,7 【7】 安建军,《彰显中国生命智慧经典的力量——评郭昭第教授及其“中国生命智慧三书”》,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2, 13(2)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七
春节后有幸参加华韵启程文化中心在大福地举办的中华传统文化培训班。感恩组织方、大福地。感恩老师、义工付出。通过学习心得如下:
物质的基础就是意念。意念组成了物质。物质是意念长期积累而成的。
意念在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它是万事之根。起心动念的善恶决定后果。
意念的能量首先影响自己,其次影响与自己最亲的人。
父母对子女的担心是最温柔的.诅咒。
古时好多谚语也说明人的意念的重要。如: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因此地球人每个人意念的善恶小则影响自己和至亲之人,大则影响环境和地球生态。
现在很多孩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父母真实写照,是全息缩影。12岁以前所有的病大部分原因在妈妈身上。人生的苦难,皆来自于人生违反大自然规律。生活骄奢,不孝父母,无知恶有恶报,厚德载物之因果。还有那些惨死在父母手中,没见过天日的堕胎婴儿,他们无声的呐喊,经受无量的苦难。为了您至亲之人断恶修善吧!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八
欲为人师表,先学会做人。
刚刚学完《传统文化教育》,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才真正的感悟到自己活得多么失败!多么的不在道!由衷的感恩学校领导给我们这个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机会。让我真正的找回了自己那颗丢失已久的良心!
传统文化的学习,刚好有吴老师讲的“如何做一位如理如法的好人”,如何让传统教育渗入生活,融入工作。但我感觉自己对“弟子规”还是停留在“圣人训”的阶段?惭愧啊,可见自己的确不是上根之弟子?不过“勿畏难、勿轻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至”,要知耻近乎勇,只要严格坚持按照恩师的教导,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勇猛精进,相信一定会得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乃至社会和谐的理想生活。
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感恩“传统文化讲座”!感恩父母养育之恩!
感恩领导辛勤教导!
感恩农夫辛勤劳作及所有付出的人!
也通过此次学习,让我真正知道了自己走上教师这个岗位是多么的荣幸。教师这个职位是多么的神圣。要想成为师之典范,必先成为一个好人!对于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我感悟到了以下几点:
1:教师须是有道德修养的人,须修身养性让自己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2:教学生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让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真正意义。
3: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于鱼。
4:增强教师业务素质,努力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汪源源不断的泉水,不断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努力把传统文化持之以恒的渗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时刻警惕自己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九
传统与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瑰宝,是历史与文明的结晶。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与文化的积淀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在接触并了解传统与文化的过程中,我深受其启发,也领会到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传统与文化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千百年来,每一个时期的人们都把自己的文化内涵融入到传统中,使其日渐丰富多彩。这些传统无论是在节日、礼仪、习俗还是在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都体现出民族的智慧和美感。正是因为这些传统与文化的传承,我们才能够了解和欣赏到前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珍爱我们的祖国。
其次,传统与文化是塑造和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元素。文化包含着人们对生命、人性、伦理、道德等的思考和归纳,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有助于人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能够给人以力量和动力,激励人们追求卓越和开拓进取,使民族精神获得持续的发展和进步。传统与文化的力量无处不在,它们是我们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此外,传统与文化是民族认同和凝聚的纽带。传统与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表现,它们让我们找到了归属感与自豪感。每个人通过对自己文化的认识和传承,可以找到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即使身处异地,传统与文化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传统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变得尤为重要,它们是我们民族团结、进步和繁荣的精神依托。
最后,传统与文化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与传承。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遗产。只有坚守传统与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才能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每个人都是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将传统与文化发扬光大,传承给下一代,才能使我们民族更加自信和强大。
总之,传统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和根基。通过对传统与文化的了解与体会,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与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也更加坚定了保护和传承传统与文化的决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传统与文化的学习与实践,努力将它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把文化传承的责任落到实处。我相信,在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让传统与文化永远绽放光芒,为我们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十
传统文化是一种对过去与未来都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历史悠久,包含着文学、哲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及一系列习俗和信仰。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里,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消失,它的存活、发展和传承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和努力。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传统文化史中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传统文化的价值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内涵、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都彰显着一种文明的独特性。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中学习、汲取营养、传承和发扬。例如,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更能深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基因,是血脉相连的,良好的传承不仅可以保留其原有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还可以使其适应时代变化而保持活力和生命力。
第三段: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人的教育作用
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道德和伦理价值在当今社会更加重要。这些价值观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自己,从传统文化中获取启示,培养良好的品德,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人们更加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建设社会。例如,儒家思想强调的“仁爱利他、平衡和谐”的理念,可以帮助我们从工作生活中找到真正的意义和价值,让我们更好地与身边的人相处。
第四段: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
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我们应该重视传承和发扬。传承需要重视的是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技艺技能和习惯习俗,发扬则需要针对时代和社会,让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其价值。例如,苏州的园林建筑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当代苏州在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发展了“生态园林”的理念,提倡保护环境、生态旅游等新兴业态。
第五段:总结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精髓,其思想、文化和价值一直都是我们学习和建设的重点领域。学习传统文化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艺术内涵、文化特点和历史价值,更能够启迪我们的思想,推动我们更好的参与到当代文化建设中来。通过更好地承传和发扬传统文化,我们可以继承发掘历史的财富,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时代洪流中闪耀出不灭的光辉。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十一
单位老总决定由我带队,往参加南京居美馨文化教育培训中心举行的为期五天(4月2日4月6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4月2日下午3点,我们一行五人乘坐单位的专车前往南京居美馨文化教育培训中心,一进培训中心的大门,只见门口有好几位老师躬身站着,又是鞠躬又是问好,我感到甚为惊奇和不习惯,觉得他们或许是出于礼貌而已。
签名、报导、找宿舍、领学习教材,均由辅导老师引领,我被分在第四组,辅导老师是来自镇江的尹小溪先生。瘦高个,1米80的个子,脸上的微笑没有停止过一刻,让我们倍感亲切。
我们这期学员班,共有来自全国14个省市的56家企业的160名学员。有企业老总,有企业中层干部,还有普通员工,有20来岁的刚参加工作的姑娘小伙也有白发苍苍的老同道。
由因而封闭培训,所有员工一概不准无故离开大门一步。我们宿舍四个人:淮安人陈宝国,哈尔滨人王云鹏,石家庄人王建斌和我。大家天天必须在六点起床洗漱,而我最懒,天天都是舍友呼了几遍依然无动于中,非要等到尹老师推门来呼我起床才起来。
早上,全体学员到教室齐颂《***规》和《孝经》,再往食堂用餐,用餐时需齐颂《感恩词》:感谢国家培养护佑,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苦教导,感谢同仁关心帮助,感谢农民辛苦劳作,感谢大众信任支持。听老师解释,该培训中心食粮均来自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热情援助,所以请大家用餐必须择量而行,避免浪费,听老师这么一说,学员们均把碗中的米饭等吃的一干二净。
这几天,集中学习了台湾人蔡礼旭老师的《如何经营幸福人生》(录相)、台湾人李泳杉老师的《21世纪的健康饮食》(录相)、中心党校教授刘余莉老师的《中国传统文化确当代价值》(录相)、中心张晓东老师的《百善孝为先》等课程,还凝听了中心靳雅佳老师的用音乐感悟孝道的课程,老师边唱边讲授人生、社会与家庭,歌曲《父亲您辛劳了》、《母亲您辛劳了》、《丈夫你辛劳了》、《妻子你辛劳了》、《跪羊图》等无不催人泪下。海南省海口监狱的沈芝梅警官和南京德国独资的菲尼克斯公司李慕松总裁的出色演讲,也赢得了学员们的阵阵掌声。
这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动。在这个被西方的风俗习惯及思潮日日侵扰的今天,在这个人人拜金的物欲横流的今天,在这个良知大大地被撕咬被刀割被蒸煮的今天,我们拿甚么奉献给我的家庭、社会、国家? 人生不过乎三情:亲情、爱情、友谊。由于利益的鬼使神差,我们的友谊变得有些刀光剑影了,我们的爱情变得有些呼天抢地了,我们的亲情变得有些捶胸顿足了。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社会是个赤******的金钱社会,那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主义究竟是个甚么样的社会?唉,我无言以对。
记得新加坡有个作家说过我们对月亮上有啥有啥很了解,却对隔壁邻居姓甚名谁一无所知。这是社会的整体的情感日渐冷漠、防备、猜疑酿成的,今天学雷锋的人恍如成了新新人类,学习传统的良好的东西,渐渐被大家稀奇了。这是为何? 十亿人民九亿赌,还有一亿在炒股。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要开张。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这些民间的早些年的顺口溜,反映了甚么?xx总理说现在一些人经商和做人都缺少道德,大家为人处事一定要讲道德。
引伸开来讲,对家庭里的父母亲,你为人子一定要尽孝道,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要效忠,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责尽能,***社会在我们的先人25xx年前的孔老夫子那里早就期看了,老夫子希看的社会:人们和睦相处,国家安定团结,社会是个大同的社会***的社会。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十二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如何理解和保存传统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在学习传统文化史的课程中,深刻地领悟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同时也认识到我们今天所处的文化背景是如此地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以期启发更多的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思考。
第二段: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都知道传统文化非常广泛而深厚,其中包括诗歌、音乐、绘画、戏曲、舞蹈等艺术形式,以及宗教、哲学、礼仪、风俗等人文领域。然而,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些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些传统文化都有其特殊的魅力。
比如说,古诗词所包含的对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感悟,能够让人体会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所表现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则让人回忆起童年的记忆和追溯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戏曲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则让人领略到中国古代艺术家的辛勤创造和用心良苦。
这些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在于它们所呈现出来的美感,更在于它们蕴含的深度和广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正是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第三段:传统文化的现状
尽管传统文化有如此深厚的魅力和价值,但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发现,它们不断地遭遇挑战和危机。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异,以至于我们很难为传统文化创造它被需要的环境和契机。
除此之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播也存在问题。在学校教育、公共媒体等环境中,我们更加强调现代化和国际化,降低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导致传统文化逐步消逝。这一现状对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造成了不容忽视的隐患。
第四段: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传统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理应被包容和尊重。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思考和改善:一是加强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教育。在学校、社区、城乡之间传承传统文化,借此提高现代市民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为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生长和发展环境。
二是要尊重传统文化的原始形态和价值,不要简单地对它们进行消费和变异,以应对当今的物欲和消费主义。诸如这些传统文化古老但深刻的理念和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每一个层面中都有给它们应有的重视和回应。
第五段:结语
“传统文化史心得体会”这个主题,让我更多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意义,认清了传统文化所处的现状以及对它的责任。我们都应该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热情和耐心,从中汲取我们文化的源泉和精神支柱,令它们在未来的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它们更加亮丽斑斓!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十三
近年来,传统体育文化备受人们关注,借助体育活动传递文化信息,成为人们了解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有力手段。通过参与和学习传统体育文化,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以下是我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传统体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体育活动作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认知和理解。传统体育文化作为长久流传的、具有代表性的体育形式,更是承载了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沉淀。例如,中国的太极拳、中国式篮球等传统体育项目,不仅通过动作和技巧展示了智慧和艺术的结合,更让人们感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以柔克刚”的思想理念。通过学习和参与传统体育文化,我了解到体育不仅是身体锻炼,更是一种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其次,传统体育文化弘扬了团结、勇气和坚韧精神。体育活动是一种团队合作和竞争的形式,通过身体力行向人们传递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传统体育文化中蕴含的训练方法和体能要求也培养了人们的勇气和坚韧精神。例如,中国的少林功夫和印度的瑜伽都要求从内涵外放,从修身养性中积累力量和耐力。在参与这些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时,我深感到团队的力量和个人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团队能让人们相互依赖,互相帮助,共同达成目标;而个人的成长则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努力,面对困难和挫折不退缩。这些精神品质在传统体育文化中被完美地体现出来,并且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三,传统体育文化传递了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变得越来越紧密,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越性更需要被传承和宣传。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承载了国家和民族的传统和历史,代表着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个性。通过学习和参与传统体育文化,我深感到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有着独特的文化奉献和自豪感。我认识到传统体育文化是一种宝贵的遗产,殷切期待它能够得到更多人的传承和弘扬,从而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采。
第四,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传统体育文化注重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平衡,体现出尊重自然和自身的态度。与当代工作压力日益增大以及生活方式越来越不规律的现状相比,传统体育文化注重体育活动的自由性和亲近性。例如,中国的太极拳强调修身养性,使人通过慢跑、舞剑等活动塑造健康的体魄和平衡的心态。通过参与传统体育文化,我深刻领悟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保持良好的体质和积极的心态对于生活的意义和品质的提升。
最后,传统体育文化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文化。传统体育文化不仅体现在技巧和动作上,更在于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造性的价值。例如,中国的舞狮和印度的人跳火穴等传统体育项目,既体现了人类身体机能和情感的完美结合,又通过艺术表达形式展示了种族和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学习和参与传统体育文化,我理解到艺术和创造力是一种语言,能够跨越国界传递思想和情感。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性表现方式不仅启发了我的创造力,还让我懂得人类的潜力是无限的。
综上所述,传统体育文化是一种蕴含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文化形式。通过参与和学习传统体育文化,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传统体育文化弘扬了团结、勇气和坚韧精神,传递了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提供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文化。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传承和宣传传统体育文化,将它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带给更多的人,为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做出自己的贡献。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十四
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就提出了学习是件快乐的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通过学习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来所有中国人的智慧,我们的祖辈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传统文化学好?我们不仅要学习传统文化,也要把它运用到现实当中,与时代结合,让五千年来祖辈的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熠熠生辉!
儒家要我们首先修身养性,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讲 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佛教导我们:利己、利人,功德圆满。
这三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先要求我们自己明明德,摆脱了身心痛苦,悟了,获得了大的智慧,然后再去做事,帮助他人,影响他人,造福社会。
宋朝朱熹曾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即五伦。它告诉我们思维的方法: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待人接物的原则:言忠信,行笃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学习的最根本就是培养每个人德行,具体来讲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一、孝:百善孝为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我们应该知恩感恩。一个人能知恩感恩,孝心才得以萌生。身为子女理应将奉养父母的责任扛在肩上,时时想着父母、孝顺父母,不仅养父母之身,还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和父母之智慧,这样才能真正让父母身心更快乐,生活更美满。
二、悌:一个"心"字,跟一个弟弟的"弟",心在弟旁,表示哥哥对弟弟妹妹的关心;心中有弟,就是兄弟间彼此诚心友爱。《弟子规》中"首孝弟"就说明了孝敬长辈、兄妹友爱是教育学习的重点。在家知道孝敬父母,在外面才知道尊敬老师、尊敬领导;在家懂得友爱兄弟,在外面才知道关心朋友、团结同事。在家里把孝道行好了,在社会上才能更好地接人待物。
三、忠:古人云:忠者,德之正也。惟正己才可以化人。而尽忠者,必能发挥出最大的智慧和才干,因为公生明,偏则暗;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忠于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四、信:是指做人诚实不欺骗别人,我们与人交往要有诚信。民无信不立,与他人交往,绝不食言,不妄语,不轻诺,言既出,事必行。
五、礼: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仪。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应学会礼仪,以礼待人。即洁身自爱,知节用和,克己制欲,不涉奸乱,端正心思,以德治事。
六、义:是指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正义感。在社会活动中言行举止合乎正义和公益,不起盗心,不占便宜,不偏不倚,俯仰无愧。
七、廉:是指人的品行正,不贪腐,廉洁自律。我们做事情应当洁身自爱、廉洁奉公,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思想上以清廉为乐。
八、耻:是说做人应懂得知耻、要有羞愧感。子曰:"知耻近乎勇",一个民族的强盛,往往崛起于这个民族自知所遭受的耻辱,继而才能勃发图强之力。
最后,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这颗长寿树浇浇水、施施肥吧!
最新传统文化心得体会(汇总14篇)热门心得体会范文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