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感悟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好的心得感悟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感悟篇一
视察过“三八线”军事设施后,1950年6月19日,美国国务卿顾问杜勒斯,在韩国国会演说称:“自由世界正在注视你们,如果与共产党妥协,等于选择导致灾难的道路。”“只要你们在人类自由的伟大事业中继续发挥有价值的作用,你们决不会是孤立的。”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对此,当过“联合国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在其回忆录中明确断定:“在朝鲜,共产主义已经向自由世界发动第一次挑战了。现在是下决心的时候了。现在,同过去任何时候一样清楚,这是一场反对共产帝国主义的战争”。“如果我们在亚洲败于共产主义,则欧洲的命运将岌岌可危。……我们现在必须行动起来,否则我们将灭亡。”美国记者约翰·托兰在其《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中,就此写道:“为了阻止共产主义,哈里·杜鲁门总统不宣而战,迅捷地采取了人们所称的警察行动,加入了这场冲突,劝说不大情愿的联合国批准他的行动,并使15个国家参加了美国同北朝鲜和中国的战争。”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中国人都记得,正是这个杜鲁门,在当年6月27日,声称“共产党部队的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而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因此,我已经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而且抛出了“台湾地位未定论”(连麦克阿瑟都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是有背开罗协定的)。同年7月底,麦克阿瑟又专门跑到台湾,“在讨论到的问题中有一个问题是国民党中国迅速而慷慨地提出要派遣军队去参加朝鲜的联合国部队。……见到了上次战争中我的老战友,蒋介石委员长,我感到非常高兴。他那抵制共产党统治的不屈不挠的决心引起我由衷的钦佩。”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由上可见,朝鲜战争的性质,在美国人是毫不含糊的。朝鲜战争与中国的关系,在他们也是一清二楚的。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陆后,麦克阿瑟率领的侵朝美军曾经一度得逞、十分张狂,无视中国政府再三严正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大举进犯朝鲜北方,并迅速向朝中边境推进,还扬言“从历史上说来,鸭绿江并不是把两国截然分开的一道障碍。”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在这个严峻的历史关头,在领导下,中共中央毅然作出战略决策,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1950年10月8日,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迅速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揭开了入朝第一次战役的序幕,是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战纪念日。
事情正如1950年11月4日中国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所说:“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相关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关系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约翰·托兰在《漫长的战斗》一书中从另一个角度说道:“就这样,不是为了推动世界共产主义,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一个威胁要使用核武器的强大敌人的入侵,中国不情愿地进入了朝鲜冲突。……麦克阿瑟梦想拿下整个朝鲜,而且或许向更北的地方推进,迫使毛介入一场他几个月来一直试图避免的战争。”
这就是白纸黑字记载下来的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由来的历史真相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感悟篇二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将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纪念章。
看了这条消息,脑海中忽然涌现出来的,竟是的一句词: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是一枚来得太迟的纪念章,先后入朝参战的290多万志愿军战士以及无数曾入朝为志愿军服务的各行各业人员,能够亲手领到这枚纪念章的人,已经不多了。
这也是一枚分量太重的纪念章,它并不仅颁给仍然健在的入朝参战人员,也是颁给所有志愿军指战员 所有曾经入朝的工作人员 所有永远留在朝鲜的志愿军烈士的。
颁发纪念章,意味着中国再次确认:这场战争是伟大的战争 光荣的战争 胜利的战争,是永远值得骄傲 值得纪念的战争。
,以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气概,力排众议,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
美国遭受了其立国以来第一次对外作战的惨重失败,麦克阿瑟也黯然结束了其军事生涯。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取得了无可争辩的伟大胜利!
也献出了他的儿子!
抗美援朝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地缘政治后果,是苏联交还了旅顺军港和中东铁路,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雅尔塔体系束缚的国家。
如此伟大的战争,如此辉煌的胜利,长期以来不能理直气壮的纪念,究竟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有人一厢情愿地想融入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所以太在意美国的脸色了。
隆重的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纪念章,意味着小心翼翼地看着美国脸色过日子时代结束了,我们终于要拨乱反正,光明正大地纪念立国之战了!
让我们为这枚厚重的纪念章欢呼!
让我们为所有牺牲在朝鲜的烈士洒下热泪!
让我们感谢所有荣获这枚纪念章的英雄们!
让我们抬起头 挺起胸,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 二
烈士冉绪碧和陈曾吉的家人是幸运的,他们珍藏着烈士留下的遗物,可以睹物思人,寄托哀思。
一个木制算盘,一盏桐油灯,一个简易木制书箱,3件由家人捐赠的冉绪碧烈士的遗物,如今静静地“躺”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的展柜中。
家住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龙兴村的冉方章,是冉绪碧的侄子。“家里老人都说,如果叔叔活着,一定是家里最有文化的人。爷爷早就有交代,一定要保管好叔叔的这3件遗物。”冉方章说,听父辈讲,叔叔冉绪碧从小就展现出很高的天资和学习热情。为支持他读书,在那个节衣缩食的年代,爷爷冉启基只好让其他3个孩子辍学,全力供小儿子冉绪碧读到了五年级,并为他购置了学算数用的算盘。为了读书,冉绪碧早出晚归,每天都要跋涉四五里山路。为了让冉绪碧好好学习,冉启基还咬牙用12斤玉米换了一盏桐油灯,供冉绪碧晚上学习使用。
渐渐地,私塾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冉绪碧对知识的渴望。冉启基又用60斤玉米当学费为冉绪碧请了一位教书先生。为了便于保存学习书籍和用品,冉启基特意请木匠师傅为小儿子手工制作了一个书箱。
3件学习用品,浓缩了父亲为支持冉绪碧读书改变命运的希冀,也见证了这个乡村少年的思想启蒙。为了追寻革命理想,冉绪碧放下书箱,扛起钢枪,并奉献了自己的全部。1951年4月22日,志愿军第20军60师180团战士冉绪碧,光荣牺牲。
陈曾吉烈士留给家人的遗物,是他的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的小战士身着军装,手握钢枪,英姿飒爽。
1930年5月,陈曾吉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市长安镇磨盘村,兄弟四人中,他排行老大。1947年,时年17岁的陈曾吉响应号召,主动报名参军。1950年,陈曾吉随部队入朝作战。那年7月,身为班长的陈曾吉在朝鲜江原道与敌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0岁。家人得知这一消息、收到陈曾吉的烈士证时,已是1955年。和烈士证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张陈曾吉的军装照片,这也是他留下来的影像。
在父辈们踊跃参军、保家卫国的感召下,陈家后代也不甘落后,陈寿山的两个儿子和陈虎山的两儿一女,也相继参军报国。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感悟篇三
朝鲜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这是两场既相互联系又根本不同的战争。前者是朝鲜半岛南北双方进行的“统一战争”,后者则是中国为援助朝鲜而进行的“保家卫国”战争。
对于抗美援朝战争,当年的决策就有很大分歧,几十年后依然存在非议和争论,尽管中国的主流认识对这场战争持充分肯定态度,但今天在战略上进行回顾与反思,仍是必要的。
抗美援朝战争,是斯大林和金日成把中国“拖下水”,还是由于美国对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的军事介入,以至形势逼迫中国不得不出兵援助朝鲜,以维护中国自身的安全利益,这是正确认识和反思这场战争的重要关节点。
关于这个问题,当年这场战争的主要决策者毛泽东,曾经有过非常清楚的论述。他说:如果不是美国军队占领我国的台湾、侵略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和打到了我国的东北边疆,中国人民是不会和美国作战的。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朝鲜战争的战局发生重大逆转时,中国政府曾通过多种渠道表达了明确的立场:如果仅仅是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中国不会管;但如果是美国和“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中国肯定要管。对于这个“管”字,周恩来还专门交代翻译,要做清楚的表述,这其中也包括军事举措。
中国的这种立场不难理解。因为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统一战争”,在中国看来是朝鲜民族的内部事务,如同中国要解决台湾问题一样,属于“内战”性质。但如果外部势力介入,战争的性质就变了,就变成具有侵略性的战争,中国当然不会坐视不管,更不会容忍自己的友好邻邦陷入亡国的危境。
然而,美国却完全无视中国的警告。虽然美国政府曾经设想在中朝边境划定几十公里的“缓冲地带”,避免中美之间的直接冲突,但麦克阿瑟却根本不相信中国会出兵,不仅指挥“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大举北进,而且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甚至“误炸”中国的边境城市,这就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更有甚者,麦克阿瑟反复宣称台湾是美国“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在他的鼓动下,美军不仅公然进驻台湾,而且派出航母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从而阻断了中国的统一进程,让美国公开站到了新中国的对立面,这也是促使中国抗美援朝的重要诱因。
由此可见,中国在这之后出兵朝鲜,发起抗美援朝战争,很大程度上是形势所迫,是美国把中国逼到了这一步,而麦克阿瑟由于当时所处的位高权重的特殊地位,无疑起到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如果说,朝鲜战争的爆发,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但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却主要是为维护自身安全利益而战,“保家卫国”就是对这场战争的最好诠释。
尽管如此,中国领导人在做出抗美援朝决策时,仍然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从1950年10月1日中央开始讨论是否出兵,到10月19日志愿军正式跨过鸭绿江,这18个昼夜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寝食难安,历经多次讨论甚至激烈争论,即便是最终做出决策并下达出兵命令后,又根据情况变化两次暂缓实行,足见这个决心下得很不容易。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有两条。
一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国内百废待兴,急需医治长期战争带来的创伤。此时要出兵朝鲜,到国外打这一仗,不仅将直接影响到中国自身的恢复性建设,而且对支持战争也会带来诸多困难。
二是中国与美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相差很大,况且美国还握有原子弹。中国出兵援朝,将意味着与美国进行一场全面对抗,战场上没有取胜的把握,中国自身的安全也会面临巨大威胁。
正是出于上述考虑,中国决策层多数意见不赞成出兵朝鲜,主张能不打就尽量不打这一仗。在这个问题上,林彪的反对意见最具代表性。
在中央军委常委会议上,林彪发表了这样的意见:“打仗、打仗,我们打了几十年仗了。十年内战,八年抗战,四年解放战争,人心思和啊。现在再去出兵打仗,可是不得人心啊。国家刚解放,国内经济这么个烂摊子,军队的破枪破炮还没有改装,还有土匪在活动,自己顾得过来吗?还出去打。再说,对国民党作战我们有把握,打美国的现代化,还有原子弹,我们行吗?我看中央还是要慎重考虑,稳妥行事。”
林彪还提出,为了支援一个几百万人口的朝鲜,打烂一个有五亿人口的中国划不来,所以他主张即使是出兵,也可考虑“出而不战”。
面对决策层的不同意见,毛泽东也很焦虑,连续几天不能入睡,有时晚上连吃三次安眠药都睡不着。据说在那段时间,他几天都不刮胡子,显得胡子拉碴,足见心思之重,思考和决策之难。
但最终,毛泽东还是毅然决然下定决心,做出出兵抗美援朝的决策。对此,毛泽东作了这样的表示:“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危急,我们站在旁边看,怎样说,心里也难过。”
同时,毛泽东也强调了这样的考虑:美国如果真的把朝鲜搞垮了,纵然不过鸭绿江,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有困难。
毛泽东还指出:美国有三把尖刀插在中国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脚上。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中国的情况是如此。那么,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后,苏联和朝鲜的决策又是怎样呢?
在朝鲜战争爆发前的1950年5月中旬,金日成在率团前往莫斯科访问并得到斯大林明确支持后,按照斯大林的要求,又专门来到北京向中国通告访苏情况,更重要的是寻求得到中国的支持。金日成此行达到了目的。所以说,中国并非对朝鲜战争“不知情”,只是并不掌握战争的具体爆发时间。
在美军实施仁川登陆,朝鲜战局出现重大逆转后,斯大林先是建议中国出兵朝鲜,帮助朝鲜人民军向北撤退和建立新的防御战线;其后由于在出动空军支援问题上反复动摇,难以满足中国的作战需要,随即又提出中国可不出兵,让朝鲜保留下来的有生力量撤到中国,并在东北建立“流亡政府”,老弱病残则撤到苏联。
此时,朝鲜也派员持金日成的亲笔信赶到北京,请求中国出兵援朝。但在中苏反复交涉过程中,金日成也得知了斯大林的最后意见,并且同意按照这种意见,着手进行撤退安排。
整个事情的转机,还是在于中国的态度。毛泽东权衡再三,并说服了其他领导人,下决心就是暂时没有苏联的空军支援,也要按原定计划出兵朝鲜,这就使抗美援朝战争的决策,历经多次曲折反复,最终形成定局。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4个军3个炮兵师共计25万人,利用五个晚上陆续秘密隐蔽的渡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至此拉开序幕。19日傍晚,毛泽东得到部队已过鸭绿江的报告后,只说了一句:“我睡觉吧”。这次他没有吃安眠药,躺下工夫不大就睡着了,“鼾声很均匀,睡得很香”。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抗美援朝战争决非是苏联和朝鲜把中国“拖下水”,而是中国独立自主的选择。对于朝鲜战争而言,其爆发决非中国所愿,也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但打一场抗美援朝战争,则是中国通盘考虑国际形势,出于履行国际主义义务,特别是着眼于维护中国现实与长远的安全利益,在战略上主动做出正确的、重大的历史性抉择。
在志愿军入朝参战连续取得第一、第二次战役胜利后,时任中办主任的杨尚昆于1951年元旦的日记中曾这样写道:“主席决定志愿军入朝之举,实在是英明万分的、有远见的决定,事至今日已如黑白之分明。如果当时要让我来决定,我则会偏于‘苟安’”。这样的心境和看法,在中国领导人中很普遍,他们对毛泽东也更加钦佩。
抗美援朝战争的实践证明,诚如毛泽东所希望的那样,“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中美在朝鲜战场的这番较量,对于维护中国的长久安全,对于维护远东的和平稳定,都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而这场战争的胜利,更加印证了一个道理: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了!
从另一个方面看,当年美国在扭转朝鲜半岛战局后,如果见好就收,打到“三八线”附近就停下来,并且把朝鲜半岛的事情与台湾问题区别处理,中美之间完全可以避免这场较量,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也有可能不会发生。但美国的“冷战”思维和战场上得势后的狂妄,却促使他们做出了另一种选择,这就逼迫中国不能不坚决应战。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朝鲜半岛至今虽然没有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但“冷战”阴云并未散去,发生新的战争的危险性依然存在。朝鲜半岛如果再有事,中国还会不会管,还该不该管?如此重大的战略决策问题,仍然考验着中国,就是想绕也绕不开。
应当看到,时过境迁,“冷战”时代已经过去,两个阵营不复存在,围绕朝鲜半岛问题,有关国家的关系都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朝鲜半岛如果再有事,虽然中国肯定要管,但当年“抗美援朝”的历史却未必会重演。
中国是朝鲜半岛周边的主要大国,中国的“卧榻之侧”,任何生乱生战情况的发生,都不可避免的要影响到中国的安全发展,也会破坏地区的和平稳定。因此,中国对朝鲜半岛的事情,绝不可能袖手旁观,更何况中国在这里曾经付出过重大民族牺牲,因而朝鲜半岛再有事,中国不仅有责任管,而且有理由管。
然而,怎么“管”法,现在与过去又有所不同。今天的中国不仅是负责任的大国,而且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强调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国际纷争,这是中国的基本立场,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同样如此。中国与美国早已从敌对关系发展为合作伙伴关系,中国与朝鲜和韩国也寻求建立同等重要的正常国家关系,“冷战”时期的那些做法,如今已行不通,因而中国始终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方式来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包括朝鲜的核问题。
但是,有一点必须讲清楚,朝鲜半岛若再爆发战争,不会再是“内战”,而是一国对另一国的侵略战争,中国对这样的战争不仅坚决反对,而且也决不会听之任之。这里有一个重要界限:那就是谁率先打过“三八线”,谁就是侵略者。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中国不仅将在联合国框架内积极干预,而且也会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从维护中国和地区安全利益出发,独立自主的做出包括军事举措在内的必要反应。
如果说,中国看待朝鲜半岛问题的立场已经有了重大变化,这个方面就是主要标志。当年,对于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冲突,中国认为是朝鲜民族的“内部事务”,所以反对外部干涉;现在,朝鲜与韩国都是主权国家,谁想再搞“武力统一”,那就是发动侵略战争,就是与中国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国家为敌,中国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来“管”,都是正当的、无可非议的。
对于这个问题,朝鲜和韩国应当看清楚,美国同样需要看清楚。如果还想采取当年的老办法,企图用战争方式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其前景只有一个,那就是重蹈历史覆辙。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感悟篇四
对于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那场战争,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解读。对于中国来说,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发生在朝鲜半岛的战争是一场国际性局部战争,而1950年10月19日至1953年7月2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所参与的战争,则是中国人民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进行的正义战争。这种区别,清晰地界定出中国对于这场战争的性质区分,也界定了中国出兵参战的基本目的。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我国政府当时称这场战争为“内战”。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朝鲜南北双方围绕国家统一问题而形成的尖锐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朝鲜以三八线为界被人为地分成了两个部分,先后在朝鲜南方建立的大韩民国与在北方建立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都宣布自己是朝鲜半岛唯一合法的政府。在这种情况下,朝鲜半岛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实现统一,是朝鲜民族内部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朝鲜在历史上从来都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在分裂的状况下如何实现统一是朝鲜的内政,因此他们之间所发生的战争只能是内战。
但是,当时的美国杜鲁门政府却从其自身的全球战略利益出发,特别是“冷战”的需要出发,把朝鲜内战视为对美国战略利益的威胁,视为所谓的“共产主义侵略”,因而朝鲜内战爆发后,立即做出了武装干涉的决定,派遣军队入侵朝鲜,并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非法决议,组成了所谓的“联合国军”。
我认为,正是由于美国的武装干涉,才使得这场战争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朝鲜南北双方的内战演变为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演变为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中国是朝鲜的邻邦。在中国革命战争和朝鲜人民争取独立与解放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和朝鲜劳动党、中朝两国人民曾经密切合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历史的渊源,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战争爆发后,坚定地采取了支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立场。实际上,对于成立只有9个多月的新中国政府和人民来说,在当时并不希望看到这场战争的爆发。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国内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全党、全国的中心任务是尽快恢复战争创伤,集中全力进行经济恢复和建设。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渴望能够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来集中所有力量,医治战争创伤,进行国家的重建。
但是,美国政府却不允许中国这样做。1950年6月26日,美国杜鲁门政府在决定派兵入侵朝鲜的同时,作出了另外一个决定,就是命令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并派遣其空军部队进驻台湾基地,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访问台湾,与蒋介石密谋军事行动。他说:如果人民解放军发起解放台湾作战,那么他将火速前去指挥美军和蒋军进行反击。他甚至说:“我每个夜晚都在祈祷红色中国能够这样做——我常常是跪下来在那里祈祷”。与此同时,美国决定大力加强在东南亚特别是菲律宾的军事力量,大力支援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战争。我们只要在地图上标出朝鲜、台湾、菲律宾、印度支那的位置,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杜鲁门政府的战略意图。这是一个针对中国大陆的战略包围,其最终目标是指向中国的。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感悟篇五
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纪念日。近日,6集历史记录片《为了和平》在央视黄金档播出,这段尘封的历史又映入了人民的眼帘。
五十多年前,为了祖国的安危,为了民族的尊严,无数的中华儿女唱着“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进,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这首雄壮的战歌,毅然跨过鸭绿江,同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侵略者进行了一场殊死较量。《跨过鸭绿江》唱出了我们为什么会出国作战的目的,就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当时,中美两国国力相差巨大。在这样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等,连续进行5次战役,此后又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实施多次进攻战役,粉碎“绞杀战”、抵御“细菌战”;从汉城战役到仁川战役,再到长津湖战役、上甘岭战役等,无数中国人民志愿军都用血肉之躯把联合国军打到了三八线,也涌现出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伍先华等战斗英雄。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就像鲁迅说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抗美援朝战役,这是一场国力与军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民族意志的较量。中华儿女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和大无畏的英勇气概,迫使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终于低下了他那颗高傲的头颅,也让全世界都重新认识了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那个在东方沉睡的雄狮终于觉醒了!
七十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老一辈革命家为维护国际正义、捍卫世界和平、保卫新生共和国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始终没有忘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当年作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重大决策的深远意义。此时此刻,我们要向老一辈革命家,表示最深切的怀念!七十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以及所有为这场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所有健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伤残荣誉军人,向当年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参战支前人员,向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属、军属,致以最诚挚的问候!七十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
回望七十年前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瞻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无比坚定、无比自信。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 四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此刻,我们来追忆6位志愿军烈士,周少武,侯永信,冉绪碧,陈曾吉,许玉忠,方洪有。
去年,有关部门在599位归国志愿军烈士的上千件遗物中,以24枚刻有个人名字的印章为线索,通过查找档案,发动社会力量,进行dna检测等方式,最终确认了这6位烈士的身份,得以让他们在阔别半个多世纪后,与家人“团聚”。
只是,时光,已经过去七十年。他们牺牲时,没有一个人留下后代,他们的生前事,已经知者寥寥,在家中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晚辈的讲述中,那些模糊的记忆碎片,很难拼出一个个完整鲜活的人生。
所以,这里记录下的故事,不离奇,不曲折,或许,也不生动。但我们还是想如实地呈现给读者,因为,这6位烈士的身后,还有那些即使回到祖国怀抱却仍没有找到家人的593位无名英烈,以及那些至今仍长眠在异国他乡的烈骨忠魂。这些几经转述的“碎片”,不仅仅是一个个家族的记忆,更是一次穿越时光的回望,可以帮我们勾勒出那段烽火岁月在一代热血青年身上烙下的时代印记,让我们感悟他们在“舍与得”抉择中映照出的家国情怀。
“煌煌烈士尽忠臣,不灭光辉不朽身”。谨以此文,致敬那些在异国他乡为国捐躯的志愿军烈士。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感悟篇六
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七十多年前,刚刚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为保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为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不受侵犯,为支援邻国抗击帝国主义侵略,毅然决定出兵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与以美国为首的17国联军进行了两年零九个月的反复较量,最终迫使对手选择停战,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中共中央作出出兵朝鲜的决策是以新中国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是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胜利果实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抗美援朝战争是为国家而战、为人民而战,是正义之战。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震撼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使中国彻底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树立起负责任的世界大国的形象,国际地位和威望空前提高,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创造了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建国初期国内外各种挑战的考验,自身执政能力得到空前提高。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一系列成功的政治性群众运动基础上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稳定了国民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我军经受住了现代化战争的考验,开启了我军科学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我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创造了辉煌战果,取得了现代战争条件下以弱胜强的宝贵经验,从军事思想到作战理论、从战役指挥到战术运用、从技术装备到制度规范、从军工产业到国防工程都有了质的飞跃。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造就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扶危济困、团结互助的国际主义精神;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当代价值
抗美援朝战争距离我们已经有一个甲子的时间,在这七十年中,中国的面貌、东北亚的局势乃至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价值并没有随时光的流逝而消减。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了纪念和研究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性。他说,纪念和研究抗美援朝战争,“不是为了延续对抗,而是要以发展的思维、长远的眼光来审视历史、观察现实、思考未来,更好地汲取历史经验,从中获得现实和长远的教益”。
当今世界,爆发全球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但国家间局部战争和安全冲突不时发生,以恐怖主义为代表的非传统军事威胁不断加大,主权国家的国家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中国在关系到国家利益尤其是领土、主权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绝不会作半点让步,不能怕、不能软。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要维护我们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我们绝不能示弱。你越怕,越示弱,人家劲头就越大。并不因为你软了人家就对你好一些,反倒是你软了人家看不起你。”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于侵犯本国国家利益的行为和主体,都必须进行坚决彻底有力的回击。能战方能言和,战场上得不到的、军事力量达不到的,通过谈判是得不到的。美国企图占领整个朝鲜,但由于中朝军民的顽强抗击,这个目标始终没有实现。因此,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时候,不能怕、不能软,要态度坚决、敢于应战,这样才能使国家的核心利益得到有力维护。
当今世界,由于国际政治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间的竞争已经转移到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代表的综合国力竞争上。这种情况下,抗美援朝战争是不是失去了研究价值?恰恰相反,抗美援朝战争深刻说明了综合国力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生存的极端重要性。朝鲜战场上,中美力量的根本差别在于综合国力的巨大悬殊。美军战机能够肆意轰炸中朝目标而中朝方面在很长一个时期却对此无能为力;美军可以将火鸡和啤酒摆上第一线士兵的餐桌,而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只能以炒面和冰雪充饥。若不是中央军委、志愿军司令部的运筹帷幄、志愿军全体指战员英勇作战和人民战争式的抗美援朝运动,战争的结局是不可想象的。今天,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产业结构尚不合理、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生态环境尚需改善、科技创新尚不丰富的现状仍然制约中国的发展。只有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提升综合国力,才能使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长期巩固,才能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运用军事和外交手段维护国家利益才能更加从容不迫。
当今世界,虽然国家间的竞争已经从冷战时期的以军事竞争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综合国力的竞争为主,但时刻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仍然是维护国家利益、确保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抗美援朝战争深刻说明,没有充分的军事准备,就无法从容应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不断挑衅和试探。如果中共中央没有作出组建东北边防军的未雨绸缪的决定,那么,面对朝鲜战争国际化的危机局面和朝鲜政府的恳求,中国政府可能就会丧失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有利时机。加强军事斗争的准备,首先,要加强军事斗争的思想准备。在思想上警惕局部战争和高科技战争的威胁,密切关注世界范围内的局部战争,认真分析研究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思想上时刻保持打的意识。其次,要加强和巩固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治军的关键。抗美援朝战争深刻说明,在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下,以劣势装备战胜装备优势的敌人,是完全有可能的。中国军队由于历史原因和防御性国防战略的原因,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在装备上仍将处于相对劣势。因此,坚持和巩固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原则,发扬解放军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严守纪律、英勇顽强、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是至关重要的。第三,军队建设要紧跟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把握前沿军事理论,壮大海空军规模和实力,加强技术兵种和后勤保障建设。抗美援朝战争深刻说明,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前方和后方的区分已经模糊化甚至完全融合,海空军的作用在有限战争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合了装备的人才是克敌制胜的基础。此外,由于中国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解放军必须加强对外军事交流,加强实战环境下的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提高各军兵种的综合战备水平。
当今世界,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纷繁复杂,要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不变色、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抗美援朝战争之所以能够胜利,抗美援朝运动之所以能够在国内获得广泛热烈的拥护和坚决彻底的贯彻执行,依靠的是中国共产党严密的组织纪律、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崇高的群众威望。广大党员坚定秉持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始终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认真履行党的任务,充分发扬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使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抗美援朝运动的坚强领导核心。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期,全体党员要坚守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着重提高党执政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不断加强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不断纯洁党的组织和成员,在不断深入实践群众路线过程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
当今世界,虽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国际政治格局已不复存在,但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和平演变策略的强度不降反升,手段愈发隐蔽。抗美援朝战争深刻说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用民族精神的正能量凝聚力量、鼓舞人心,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旗帜不变色、道路不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因为对美国的侵略行为抱有刻骨的愤怒,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怀有强烈的感情,对中国光明的未来充满希望,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在中国共产党够引领下取得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伟大胜利。
回望70年前的硝烟烽火,对比今天的繁荣昌盛,我们在怀念先辈们舍生忘死捍卫领土主权、保卫幸福的同时,应更加坚定地实践中国梦,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历史经验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到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感悟篇七
新中国成立后,内战甫定、百废待兴,党中央决定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恢复国民经济,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条件。然而,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从称霸世界和—的帝国主义战略利益出发,立即进行武装干涉,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纠集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组成“联合国军”武装入侵朝鲜,并于10月7日悍然越过三八线,进而把战火引向鸭绿江边。“唇亡则齿寒,炉破则堂危”,这场战争不仅针对朝鲜,更是针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入侵朝鲜的同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军驻太平洋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我解放台湾,并加紧在越南等地实施武装干涉和侵略,从而在朝鲜、台湾、越南三个战略方向对新中国形成威胁。美国在我周边实施政治上遏制、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企图实现扼杀新中国、称霸全世界的野心。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党中央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进行了九个月的运动战和两年的阵地战,把“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以南。在这场战争中,志愿军击毙、伤、俘“联合国军”109万余人,迫使美军消耗各种作战物资7300余万吨,开支战争经费830亿美元。为取得战争胜利,中国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志愿军先后入朝参战的部队有290多万人,还有70余万民工出国支援,自身作战减员36.6万余人,消耗各种作战物资570万吨,战争经费62.5亿元人民币。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出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有力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捍卫了领土完整、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为减少战争伤亡,中国多次呼吁和平解决问题,最终促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开始停战谈判。谈判中,又与“联合国军”方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一方面阐述我党我军关于停止战争的基本立场,表达我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鲜明态度;另一方面,采取以打促谈的方针,牢牢掌握战争主动权,以有力的军事斗争支援外交谈判,最终迫使美方不得不接受恢复谈判的要求,并促使了停战协定的最终签订。
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党我军宝贵的历史财富。时光荏苒,甲子轮回。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尽管当今世界战略格局和我国的安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场战争仍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正义战争必将赢得人心,并将最终取得胜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义战争符合人民意愿和历史潮流,非正义战争逆历史潮流而动,不得人心。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是一场典型的非对称战争,虽然美国综合国力比中国强大得多,其军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也远远先进于中国,但为正义而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却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在世界战争史上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典范。
第二,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是遏制战争、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抗美援朝战争动员了国内国际一切积极因素,得到了中朝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坚定支持,并在国内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民群众支前参战的爱国热情,焕发广大军民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发挥了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人民解放军永远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重要基石。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再次证明,国家的领土、主权和安全离不开强大的军队,人民解放军在新中国面临战争威胁时,以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同侵略者进行了殊死较量,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维护了地区和世界和平。当前,世界局势总体缓和,短期内难以发生世界性大战,但历史并不遥远,局部战争的硝烟随时出现、随处可见。“能战方能言和”,以战止战、以战促和仍是人民解放军最重要的职责使命。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感悟篇八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径丛林。————车尔尼雪夫斯基
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第四十军一一八师在师长邓岳、政委张玉华的率领下正式入朝作战。经过连续五天的行军,部队于10月24日夜间进入北镇以东地区。
此时,隐隐见到几十里外的温井燃烧的火光,由此看来,敌人先于我军占领温井的判断是正确的。分析当前敌我态势,在敌人尚不知道志愿军主力已经过江的情况下,还有可能继续北犯。
为了做好战斗准备,邓岳和张玉华商量后,决心以行军序列为基础,利用有利地形相机歼敌一部。
在温井北部两水洞以北的483高地上,邓岳开设了指挥部。随即就召开了作战会议,研究具体打法。
其实,关于具体打法,根据彭总和军首长的指示精神,经与张玉华政委研究,邓岳已有腹案。等大家都谈出自己的想法以后,他才站起来指着地图谈自己的意见。
邓岳认为,当面之敌是韩军的主力第6师,进展很快,估计他们可能要经温井、桧木洞、直扑楚山。敌占温井后为保障其具侧安全有可能派部分兵力占领北镇.而我们恰恰守在这条路上,若依托车木山下的诸高地,居高临下,可以趁敌人没有发觉之前打他个措手不及。
邓岳看了看手表,时间已是凌晨四点。这个时候,部队作大的调动己来不及了,他明确地说,这个仗就得让354团就地打。
那么,具体怎么打呢?邓岳早已胸有成竹——354团要迅速占领丰下洞、富光洞、216、409.5、239.8高地。以1个营守住216、409.5高地,这个营要把敌人放进来,一直放到师指挥所鼻子底下这座山为止,然后再把口子卡住,既封住里边敌人,又抗击增援之敌。352团、353团在两水洞西北和北镇以东地区就地占领阵地,随时准备战斗。
邓岳说,这么打实际上没有形成彭总所要求的装口袋打,而只是一次山地伏击,战斗打响以后,敌人有可能徒涉九龙江逃跑,使我们达不到将其全歼的目的。但这比因调动部队被敌人发现而失去打击的机会要好。同时,九龙江水1米多深,我们也可以依靠火力,大量杀伤敌人于水际滩头。
两水洞、丰下洞地区,有一处1000多米宽的谷地。由温井经北镇至楚山的公路贯穿其间。公路南侧是20至30米宽的九龙江,北侧是山地,树林密布,公路由此向北延伸。这里的有利地形,确实是歼敌的极好战场。
1950年10月25日晨,邓岳揉揉双眼,伸了伸疲乏的四肢,披着大衣走出师指挥所。战斗的序幕已悄悄拉开,韩军却仍在准备北进。
10时左右,充当美军“开路先锋”的韩军第6师第2团3营及一个炮兵中队骄狂恃强,在由温井通往楚山的公路上疯狂冒进。
当敌前卫营进入志愿军伏击圈以后,担任拦头任务的118师侦察连首先打响,接着354团2营的枪炮也在敌主力汽车行列中响了起来。趁敌晕头转向,队形混乱之际,354团1、2营,352团、353团各一个营,由四面突然向敌射击。数辆满载敌人的汽车顷刻被击毁,30多辆汽车和后面的步兵被切成火段。
骄狂的韩军遭到突然攻击以后,顿时大乱,兵力来不及展开,火炮挂在车上,也忘记了卸架。一会儿工夫,两个步兵连及尖兵连的一部就被包了“饺子”。
为了解救在包围圈里的前卫营,敌团主力向防守的216、490.5高地的2营发起了猛烈进攻,企图占领两个高地,撕破伏击圈,掩护被包围的部队后撤。
战斗渐渐发展到激烈状态。邓岳站在483高地的隐蔽处,手托望远镜,密切注视着战斗形势的发展变化。入朝的第一仗不只关系118师的荣誉,而且与志愿军、与新中国的威望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今后作战紧密联系在一起,邓岳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告诉2营,拼死也得挡住敌人口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预备队不许用。邓岳一边观察,一边听情况报告,他把注意力集中在2营所防御的216、490.5高地上。
此时,2营阵地硝烟迷漫,枪炮轰鸣。韩军在山下吵吵嚷嚷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试图占据有利地形发起反扑。在2营4连防守的丰下洞2l6高地前,敌人组织了一个营的兵力,先后发起了十次进攻。
由于坚守前沿阵地的8班大部伤亡,3排弹药又全都打完,阵地一度丢失。但4连又组织2排夺回了阵地,硬是把敌人击退。
志愿军情绪越高昂,韩军越冲越泄气,最后几次冲锋,尽管有军官拿枪督战,几个士兵冲到山腰又掉头跑了下去。
这次战斗于10月25日中午胜利结束。据初步统计,毙敌300多名,俘敌160多人,缴获火炮22门,汽车38辆和大批军用物资。
此刻,邓岳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抹一了一把汗水涔涔的额头,大声对警卫员说:“给我点吃的来。”
就这样,邓岳率部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虽然这一仗只歼敌五百人,却在抗美援朝战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0月25日这一天,后来被定为志愿军抗美打响援朝战争的纪念日。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感悟篇九
1937年8月28日下午,大量的难民和上海人纷纷寄到了上海火车南站。因为日本军的飞机已经对上海轰炸了几次,现在人们唯一的理想就是尽快离开这个可怕之地。
两点钟左右,人们正在翘首企盼着火车的到来。所以此时上海火车南站已是人山人海,大家的脸上流露出了忧伤与恐惧。
“呜一”火车进站了,大家都很兴奋,蜂拥而至地上了火车。正在这时,天空中出现了几架飞机,飞机上有一个红色的圆圈。对,这就是日本军的飞机。人们都在喊着,尖叫着,纷纷逃窜了。可是,这都已经晚了。天空中降下了一批炸弹,几声“轰—轰”的巨响后,已经有过半的人倒下了。可日本人真是残忍,有一次投下了一批炸弹后,日本的飞机才满意地飞走了。顶时,天桥已经被炸下了一半,上面堆满了横七竖八、焦黑残缺的尸体,落下的木板还压着一些尸体,房屋坍塌、铁轨扭曲、火车脱轨,整个上海火车南站已变成平地,空气中还你瞒着炮弹的硝烟味。鲜血把地面都染成了红色。
这时,一个两三岁的小孩从众多尸体下面爬了出来,他全身都有被枪炮查破的痕迹,满身血迹,他嚎啕大哭起来,边哭变向四处张望,好像在找什么。他看着看着,把目光停在了一位中华男子的身上,他爬过去,喊着:“爸爸!爸爸!”他又爬到旁边的中年妇女那里,拍了拍她,喊着:“妈妈!妈妈!”可是,任凭他如何呼唤,始终无人应答。不知过了多久,他累地晕倒了。
当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一位好心人收养,并给他起名叫亮亮。他长大当了一名解放军,他得职责就是为了和平而战!
战争多么可怕啊!战争让许许多多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失去了亲人和温暖的家园。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美好的。让我们携起手来,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关爱生命!
为了和平观后感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感悟篇十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这场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的战争其实并不遥远,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战略格局。在这场立国立威的战争中,数十万英雄儿女,为了洗刷百年国耻,为了民族奋起,在异国土地上浴血奋战,勇挫强敌。谨以此文,纪念最可爱的人。
南韩北朝:对于半岛南北双方而言,战争起于三八线,终于三八线,半岛继续维持战前局面,可以说是平手。但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应该是两败俱伤:双方血拼三年,财产和人员损失不计其数,却又回到原点。表面上双方是战争的主体,实际上只是大国的棋子。
美国:就整个朝战而言,美军参战是起于釜山,终于三八线,且成功保住了南韩,达到了参战的目的,可以说是取得了胜利。但就抗美援朝战争而言,占据绝对海空及装备、后勤优势的美军等17国军队,在与志愿军的较量中,从鸭绿江边被打回三八线。对美国而言,当然是失败。
苏联:无论是朝战还是抗美援朝战争,苏联都没有直接参战,仅派少量空军以志愿军的名义参战,向中国提供了军事装备。因此,苏联不属于参战方。但整个战争过程中,苏联一直在幕后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苏联虽然不是参战方,却是重大利益相关方。
从战略层面考量,苏联算是一个大赢家。斯大林设局,纵容北朝发动战争,使中国出兵对抗美联军,成功地把美国从铁幕对抗主战场的欧洲,转移到了朝战的泥潭,削弱了美国实力,为苏联在二战废墟上治疗战争创伤、发展国防尖端技术、进而缩小与美国的差距争取了时间。
令斯大林意想不到的是,毛主席破了他给中国设的“局”: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不仅敢于参战,而且战而胜之,让斯大林维护苏联在远东的战略利益,即保持东北权益或在半岛获得不冻港的愿望落空。
此外,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这些装备除少部分是无偿赠送的外,大部分是半价并以物资交换、分期付款的方式(期限为,直到1965年才完全付清)购买的,一来借此出售了大量二战剩余军事设备,二来其军工企业也得到了大量订单。
中国:就抗美援朝的战争本身而言,起于鸭绿江边,终于三八线,无疑是取得了胜利。建国才一年的新中国,以远远落后的军事装备和捉襟见肘的后勤供应,把世界头号强国为首的17国联军从鸭绿江边打回三八线,即便逼平,也无疑是巨大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实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一既定的参战目标,保住了北朝,进而保障了新中国的安全。从战略层面看,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完胜。
由于各方公布的伤亡数据差异较大,现将各方公布的伤亡情况列示如下,不做评论。
中朝方面:1953年7月27日,即《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的当天,中朝联合司令部发表了战绩公报:自1950年10月25日(即中国参战日)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中朝联军共计伤亡失踪62.8万余人,其中志愿军伤亡失踪36.6万余人(阵亡11.4万余人、其他病伤事故等牺牲4.2万余人)。
联军方面:1953年10月23日,美国效仿中国,通过美联社在纽约公布:美联军在朝战中的伤亡是147.4万余人,其中南韩军131.3万余人,美军14.4万余人,其他军队1.7万余人。美国公布的这组伤亡数据,比中朝联军之前公布的109.4万毙伤俘敌数还多出38万人(我军公布的歼敌数是偏保守的)。
另有一组数据,即华盛顿“朝战退役老兵纪念碑”上面所刻:美联军(不含美国)总计伤亡225.6万人(阵亡628883人,失踪470267人,被俘92970,受伤1064453);美军共计伤亡17.3万(阵亡54246人,失踪8177,被俘虏7140,受伤103284)。
仅以上述数据的对比分析,志愿军的伤亡要少于美联军。有人拿中、美军队伤亡数字对比,这是不合理、也是很无聊的:志愿军的作战对象,是17个国家军队组成的美联军,而不仅仅是美军。但无论如何,中国虽然战胜了世界上头号强国所率领17个联军,但自身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数十万先烈的热血洒在了异国他乡。正如美国韩战纪念碑上所刻那句话:自由不是没有代价的。
在残酷惨烈的拉锯战中,美军伤亡惨重,充满对死亡的恐惧
国家安全: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国打出了数百公里的战略缓冲区,震慑了觊觎和敌视中国的列强,为新中国赢得了发展环境。彭老总说:西方列强在海岸架几门火炮就可以奴役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世人眼里积弱积贫的中国,自抗美援朝战争开始,跻身世界大国、强国之林。
斯大林也一改对中国的不信任,1952年和1954年,苏联分别将中长铁路和旅顺口海军基地移交给了中国。从1950年的世界大格局看,中国正受制于“美国全面围堵、苏联意欲控制”的“局”中,抗美援朝战争打破了这个“局”,为新中国打出了持久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生存空间。
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威望。一个几千洋兵就可以打进首都、已经习惯于割地赔款的国家,在刚刚结束解放战争、百废待兴之时,居然敢于世界同头号强国牵头的17国联军较量,并战而胜之,一战洗刷百年耻,极大地提升了新中国的威望和地位。自抗美援朝开始,谁也不敢小视崛起的中国。可以说,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的立国立威之战,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奠基之战。
经济建设:抗美援朝战争成为推动新中国发展的巨大动力。抗美援朝期间,新中国边打仗、边建设,中国1951—1953年gdp分别增长18.9%、18.3%、30.3%,经济得到迅速恢复。抗美援朝战争不仅没有影响经济恢复和建设,反而成为推动发展的巨大动力。
也是在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以后,苏联并开始大规模援助中国。特别是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工业项目,实际完成投资近200亿元。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中国1953年的gdp只有824亿元。中国借助这些项目的建设,迅速建立了比较完备工业体系,并且完善了国内的工业布局,从一个农业国迅速走上工业化道路。
军事力量: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一支世界公认的强军。经过抗美援朝战争的锤炼、装备的更新和作战理念的提升,我军开始屹立于世界强军之林。也是在抗美援朝期间,在美国的沉默中,中国完成了进军西藏。抗美援朝战争之后,美国开始把新中国当作一个平等的对手,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始终认真对待中国发出的“不得越过17度线”的警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我们不可能有持续70多年的和平发展环境。
关于几个问题的辨析:
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是混淆了朝战和抗美援朝战争两个不同的概念。前文已经说明,1950年6月25日朝战爆发后,美国随即(27日)就命令其第七舰队进驻海峡,阻止新中国解放对岸。而中国当时并没有参加朝战。美国如此迅速、过度反应的根本原因,是长期对新中国的敌视。当时在美国内部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朝战是斯大林、主席和金首相三人发动的。所以,是朝战影响了解放对岸,而不是新中国出兵抗美援朝。换句话说,无论新中国是否出兵抗美援朝,美国早已第七舰队进入了海峡。
这种观点没有事实依据。朝战确实是因为斯大林的纵容才爆发的,或者说是斯大林设的一个大“局”。但参战与否,主动权在中国手上。美军仁川登陆后,北朝无力抵抗,斯大林告知金首相,要他做好到中国东北流亡的准备。中国之所以参战,完全是对自身利益反复权衡之后,基于国家的战略利益而做的决定。战后70年的局势演变一再证明,抗美援朝的决策是非常英明的。
这种观点,主要是说中国出兵抗美援朝,付出了巨大牺牲,却没有获得实际利益。产生这种观点的原因,一是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前因后果不甚了解,二是没有站在战略层面看待问题,三是因北朝的关系波动而产生的情绪化言语。
位于韩国境内的志愿军无名烈士墓地,他们一律面向祖国的方向
诚然,中国为援助北朝付了巨大的牺牲。正如前文所表述的,中国从抗美援朝战争中获得了巨大的战略利益,尤其是持久的和平环境,是中国崛起必不可少的条件。正如主席所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永远缅怀牺牲在异国的志愿军先烈们!他们为1840年以来任人宰割的中华民族,打出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打出了持久的和平环境。至于中国和北朝关系的曲折波动,也应该理解为国家利益使然,“同志加兄弟”“用鲜血凝成友谊”,当然是真的,但一切要服从于国家利益。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感悟篇十一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刚刚从废墟上站起来的中国人民面对国际反华势力强加的战争,在各方面均存在严重困难的情况下,不惜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毅然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捍卫民族独立与维护世界和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人类和平史册谱写了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
达到了保家卫国的目的,为新中国赢得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环境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最渴望的就是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奠定了第一块基石。当时,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的形势依然严峻。由于长期遭受列强的侵略和掠夺,加之国内长期战争的破坏,整个中国几乎是一片废墟。而帝国主义不甘心失败,对新中国采取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外交上孤立、政治上颠覆等种.种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1949年底,毛泽东访问苏联,在同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会谈时,毛泽东一开始就说,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保卫和平。中国需要三至五年的和平喘息时间,用这段时间来恢复到战前的经济水平和稳定全国的局势。解决中国最重要的问题,取决于和平前景。
抗美援朝战争是面对强加战争威胁奋起应战的英明决策。朝鲜内战爆发不久,美国就纠集所谓“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很快就直逼中国东北边境。同时,美国宣布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另外还向法国提供军援,支持扩大在越南的殖民战争,企图从南翼牵制中国。朝鲜危在旦夕,中国主权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经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政府邀请,中国迫不得已但又义无反顾地做出了派遣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正如毛泽东所说:“既然美国侵略者已经向我们进攻了,我们就不能不举起反侵略的旗帜,这是完全必要的和完全正义的。”经过近三年的鏖战,人民志愿军保卫了祖国,挽救了朝鲜,彻底粉碎了美国占领全朝鲜和围堵遏制新中国的战争企图。
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抗美援朝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自鸭绿江边开始反击,一直把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打回三八线,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涨,民族团结空前巩固,极大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从此,新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真正成为任何人都不敢小觑的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时至今日,我们之所以能够拥有几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都离不开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带来的“和平红利”。
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自此成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赢得作为大国的尊严。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多次惨遭列强侵略,虽然进行了英勇抗争,但始终没有摆脱屡战屡败的命运。历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依然成为大国交易的对象。美国干涉朝鲜战争后,中国的底线就是在朝鲜半岛的美国军队不能越过三八线。我国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把这一底线明确告诉美国,周恩来总理多次在外交场合发出非常明确、非常直接的警告。然而,中国的外交努力和正义呼声没有得到美国和国际社会足够的尊重和重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使美国、苏联及国际社会清楚地看到,中国再也不是那个软弱无力的国家了,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建立起了言出必行的国家信誉,任何敌对势力都不再敢漠视中国的正义声音。
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牺牲维护了地区和平和国际正义。美国公开侵略中国台湾和邻邦朝鲜,激起了中国人民极大愤慨,全国人民以各种形式抗议美国的武装侵略,声援英勇抗争的朝鲜人民。特别是美军仁川登陆后,不顾中国反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大举进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党中央决定推迟解放台湾,调整国民经济恢复计划,决心不惜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出兵朝鲜、抗美援朝。停战后,又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医治战争创伤。从整个抗美援朝战争过程看,我们党既是为了保卫我国的国家安全,也是为了挽救兄弟邻邦于灭顶之灾,同时也考虑了世界和平的整体利益,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独立自主、维护国际正义的不懈追求。
中国开始作为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不接触政策,迫使它在事实上承认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威望大大提高。停战后,新中国首次以大国的身份,参加了1954年4月的日内瓦会议,与其他国家共同讨论重大的国际问题。1955年4月第一次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发挥主导作用。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1979年美国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乃至今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等,都有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这个重要因素的影响。
深刻影响了冷战格局,促进形成了二战后国际整体和平环境
抗美援朝战争遏制了世界爆发更大规模战争的可能。二战后,世界逐渐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两大阵营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尖锐对立和斗争,并左右着世界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欧洲则是这种对立和斗争的核心地区,酝酿着爆发更大规模战争的风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乱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步骤,打击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战争气焰,降低了两大阵营在欧洲爆发更大规模战争的风险。可以说,抗美援朝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雅尔塔体系的历史轨迹,中国开始崛起成为美苏之外的另一个大国,由此奠定了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基本格局。
鼓舞了殖民地国家人民追求独立解放的信心和勇气。从15世纪末起,西方大国就开始殖民扩张,逐渐建立起遍布世界的殖民体系。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再次表明“贫弱国家”通过努力能够战胜不可一世的西方大国,武器装备落后也能取得战争胜利,从而极大鼓舞了正在进行的反帝反殖民斗争的国家和人民。二战后的短短二三十年间,西方殖民体系纷纷解体,民族解放运动取得了全面胜利,世界上诞生了百余个新生的发展中国家。这个时期经历了一场场民族解放运动与殖民主义之间血与火的激烈较量。而在这些战争中,抗美援朝战争无疑是其中最气壮山河、最扬眉吐气的战争。在世界人民终结西方殖民体系的历史进程中,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座不可磨灭的历史丰碑。
独立自主与和平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1954年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团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会议的成功召开作出了重大贡献。1955年中国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上再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积极支持,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随着越来越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为避免美苏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殃及自身,广大中小国家纷纷参加不结盟运动,走向联合自强的发展道路。由于在战争中受挫,美国被迫调整对日本、德国等国家的政策,日本和传统欧洲强国获得重要发展契机,进而形成了二战后几十年“两超多强”的国际力量格局。
鲜明亮出了原则底线,绝不会在侵略和威胁面前低头
残酷战争给双方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双方参战兵力最高达300余万人。如此众多的兵力,集中于幅员狭小且地理条件特殊的半岛上,使得这场战争异常残酷,给双方都造成了惨重损失。美国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上和军事上最强大的国家,然而在中朝人民共同反抗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这场战争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胜利的战争,成为“被遗忘的战争”“不愿提起的战争”。
新的战争风险依然存在,务必引起高度警惕。抗美援朝战争异常惨烈,表明了大国直接军事对抗的严重后果。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天下并不太平,冷战思维仍然存在,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还有新的发展,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当前,少数国家始终不放弃对华遏制战略,在国际上拼凑反华联盟,肆意升温台海、南海等地区局势,挑拨中国与其他国家友好关系,用霸凌手段打压中国正当发展权利,否定和丑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给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带来严重风险,给地区和世界和平带来重大威胁。
维护世界和平必须有强大实力和斗争精神。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再次证明:和平必须靠斗争去争取,能战方能言和。我们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但绝不意味着会在侵略和威胁面前低头。正如毛泽东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和意义时所说:“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尤其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敢于斗争。历史从未走远,我们应当永远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永远铭记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建立的不朽功勋,守护历史真相、珍视和平果实、维护国际正义,让和平的阳光始终照耀着祖国大地。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感悟篇十二
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天,朝韩局势因美韩预谋已久的南海军事演习最终拉开序幕而进一步紧张化的微妙时刻,我开始阅读这本令人期待了半个世纪的关于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最寒冷的冬天》。能说这仅仅是一次偶然吗?无论是对于远赴重洋的美军,还是交战各方的官兵来说,那是一个朝鲜历史上一百年以来最寒冷的冬天,我不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美国政府共计派遣过多少次这样被冠冕堂皇地谓之为维持和平“的部队,更无法考证为了这种所谓的维持和平的目的所挂掉的普通的美国士兵。使无以计数的他们和他们的家庭成为政治与利益的牺牲品,这是一个美国愈演愈烈的政治与文化特征。充斥着见利忘义的两面派的国内政治;回荡着勇气和激情的战地前线“,这鲜明的对比已经赤裸裸地证明了这一本质。对于始终企图在全球拥有绝对话语权的美国来说,虽然一次又一次以自我标榜绝对胜利“而告终的战争都如朝鲜战争一样,很快被新一轮载着维持和平使命“的战争掀起的硝烟所覆盖,很快被国会、两院、媒体和视焦所遗忘,可是在那些被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里,在那些身经百战交付或幸存的老兵们困厄的心中,都是无法泯灭的伤痛。
这里我用了困厄两个字,是因为亲口号召美军奔赴朝鲜战场,再把他们送上战场的杜鲁门总统,随后即在白宫接见记者,表明驻韩美军充其量只是维持和平的警察而已。我为总统先生精彩的修辞感到无比钦佩,我知道这就是政治形势的需要,也是战争策略的需要,然而这一暗示之后,那些将生命和青春都悉数交付给这些需要的美国士兵们有口难言的困厄与痛彻又有哪位总统先生会记得或知道。因为志愿军的加入,使朝鲜战争对于我们中国人民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在我的记忆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加入朝鲜战争,仅仅局限在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八个字的理解和揣摩,而对战争背后注定会有无数的政治故事,正是这些政治故事决定了交战各方在这场战争中的所有...
《为了和平》观后感 四
二0二0年十月迎来一个重要的纪念日,即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一九五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将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开国领袖一声令下,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侵略者。
在环境恶劣、条件艰难,敌人强大,我军弱小的情况下,我军以中国特有的近战、夜战、运动战、枪林弹雨的战场,勇敢穿梭,让敌人惊恐万分。在重要的战役打出了万岁军38军。
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之所以取得军事胜利,其主要原因就是以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主导的政治工作所产生的精神力量,政治优势成为我军致胜的战略优势。无数先烈、革命前辈们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贡献,英雄事迹可歌可泣。
与许许多多的革命前辈相同,我的父亲母亲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也参加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保卫和平,抗击敌人,我为他她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永远怀念他她们!
抗美援朝志愿军取得的伟大战果震惊了全世界!抗美援朝是中国的“立国之战”“立威之战,”打出了中国的伟大地位和尊严,表明了已经强大的起来的新中国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个国家对他进行欺负。
对于新中国来说,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必将永彪史册,万古流芳!打败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狂妄。充分表明,中国人民是不畏强暴的,有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勇气,中华民族这种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是我们民族之魂。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使之更加发扬光大。我们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七十周年,就是要大力学习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继续发扬全国人民和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表现出来的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要立足于世界之林,更要有这种大畏的爱国气节和英雄气概。
最新《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感悟12篇(优质)热门心得体会范文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