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先进事迹心得感悟》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这里给大家转摘到网络。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长期担负飞机播种造林和防风治沙任务,笃定让沙漠变绿洲信念,在加强战备训练的同时,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荒漠、播撒绿色,为荒漠地区、沙漠地带筑起重要绿色屏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时代楷模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先进事迹心得感悟5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时代楷模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先进事迹心得感悟(一)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种子是子弹,敌人是荒漠”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那机场跑道只有9.9米宽,从空中看就像一根火柴棍,而我们平时飞的跑道一般有30多米宽。”飞行员李铜回想起13年前自己刚参加飞播任务时在陕北那座土机场起降的经历,至今仍心有余悸。
2007年盛夏,老飞行员兴伟带着李铜从本场驾机飞往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播区机场。李铜按照兴伟的提示,以河谷为标识物目视寻找机场,可是盘旋了一圈却怎么也找不见。
“在那儿!”看李铜干着急的样子,兴伟伸手一指。这时飞机距离机场只有5公里,李铜向下望去,网络TOP100范文排行机场看起来还是只有烟头般粗细,简直不敢相信前些年这里的飞播竟然一直用这样狭窄简陋的机场。飞机着陆后,李铜好奇地用脚步去丈量跑道宽度,只迈了9步就走完了,他担心地问:“跑道万一遇到大侧风还能降落吗?”
这条“火柴棍”跑道不仅窄,而且很短,只有600多米。本来飞播队每天早起,赶在没有风的上午飞行,可有一次大风提前来了,迎面吹来的风速达到8米/秒,飞机已经接地却又被吹了起来,再次接地、刹车,终于停下来时几乎已经到了跑道尽头,差点就冲出去了。
“这条跑道对飞行技术要求特别高,我们在那里飞了五六年,锤炼了一批新同志。”时任大队长刘松说。
飞播是一场改善大自然的艰苦战斗,“种子是子弹,大地是战场,敌人就是荒漠和贫穷。”头顶星月起、脚踏夜路归是官兵执行飞播任务的工作常态。该大队原飞行员宋占清说:“我们首先考虑的不是工作条件是否艰苦,而是气候条件是否利于种子生长。”
有一年初夏,为了抢夺雨季窗口期,他们每天早上5点起床,赶早进机场,日均工作近10个小时。飞播区烈日当头,机舱里如同蒸笼,一个架次下来,他们大汗淋漓,思想汇报范文喝水稍作休息,便再次驾机升空作业。
执行飞播任务39年来,该大队官兵战胜了地形复杂、天气多变、技术苛刻等困难,成功处置复杂天气中多种险情10余起;自主研制出“空中可调式定量播种器”,探索出适合西北地区飞播的方法,使得落种率、存活率等多项指标达到先进水平,与地方林业部门共同多次获得国家及军队科技进步奖。
时代楷模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先进事迹心得感悟(二)
“飞播在这里创造了奇迹”
一场风雪过后,气温骤降,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已是天寒地冻、呵气成冰。而严寒并没有影响牧民阿拉腾巴根的劳动热情,他依旧早早来到自家的养殖场,给小牛添草加料、清理圈舍。
看到空军官兵回访播区,58岁的阿拉腾巴根拖着不太灵便的双腿急忙赶过来,热情地将大家迎进宽敞明亮的新房里。
“是飞播让这片沙漠变成了绿洲,我今年卖了80多头牛、300多只羊,收入有100多万元……”官兵们围着火炉刚坐下,阿拉腾巴根便欣喜地“晒”出今年的营收账。
阿拉腾巴根所在的左旗浩坦淖日嘎查,处在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交会地,上世纪80年代,这里草场沙漠化越来越严重,牧民的牛羊越养越少、越喂越瘦。
1992年春,阿拉腾巴根在曾经放牧的草场上空看到一架绿色的飞机。飞机一次次超低空掠过家门前的沙漠,播撒花棒、沙拐枣等草籽树种。由于飞得低,阿拉腾巴根能看见飞行员,他还向他们招手致意。他听说这叫飞播造林,“这样在沙漠上播种,能长出来吗?”
“一年两年不见绿,三年四年见成效。工作总结范文”从那以后几年,每个夏天,阿拉腾巴根都能听见飞机的轰鸣声。但地上的嫩苗消除了他心里的嘀咕,这片79万亩的沙漠逐渐从荒滩变为花棒海。
这几年,他在政府扶持下开办了养殖场,利用飞播种下的优质牧草,采取休牧轮牧、半舍半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养殖业,年出栏黄牛150头、羊500只。
“飞播造林改变了我们一家的命运。”阿拉腾巴根自豪地说,自家富裕以后,他在养殖场成立了残疾人扶贫基地,为周围牧区有听力、视力等障碍的牧民提供相对简单、轻松的就业岗位。
“我也要像空军部队飞播撒种一样,让周围的困难群众都过上好日子。”阿拉腾巴根说。
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的飞播历史,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党和国家号召“空军要参加支援农业、林业建设的专业飞行任务”。人民空军很快改装了一批飞机,训练了一批能够执行飞播任务的机组人员,飞赴各地执行飞播造林和种草任务。
1982年5月,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太子山林场,该大队官兵在无资料、无设备、无经验的条件下,首次执行了播撒油松种子的任务。此后,他们飞播造林的航迹从未间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赋予了大队飞播任务新的时代内涵,大家更加坚定了“定让沙漠变绿洲、不播成林不收兵”的决心。
陕西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历史上曾3次被迫南迁。
“榆林市现在放眼望去高楼林立,可当年我们治沙所就建在沙漠里,而且是这片唯一的建筑。网络榆林沙区林草覆盖面积还不到1%。”陕西省治沙研究所所长石长春深有感触地说,空军在榆林飞播治沙32年,整个毛乌素沙地约四分之三林地的基础都是飞播林,拴牢了陕西860万亩流沙,榆林地区的植被覆盖率从1.5%上升到45.2%。
“飞播在这里创造了奇迹!”石长春感激地说。
时代楷模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先进事迹心得感悟(三)
离地50米,感觉飞机就像往地上扎
“下种啰!”在牧民热切的目光中,一架绿色军用运输机的机腹下倾泻出飘逸的“彩带”——密密麻麻的种子奔向大地。
驾驶舱内,辛嘉乘全神贯注地观察种子的播撒情况,他说:“飞播造林,并不是将种子从飞机上撒出去落地那么简单,每平方米落多少都有科学规划。如果飞不到位、撒不到点,漏掉播带,出苗率、成林率就会受影响。在沙丘起伏的播区,飞行员要保持离地直线距离50米的高度飞行,因为这是种子落地的最佳高度。”
离地50米,对飞行员来说,是难度高、挑战大的超低空飞行。90后飞行员王斐无法忘记首次下降到离地50米飞行的情景,他说:“感觉飞机就像往地上扎。”如今,王斐熟练操控飞机,范文网能快速精准让种子撒进播带。
“飞播区域大都在沙漠荒原,一般就在土坡上推出临时跑道用于起降。”飞行中队长高鹏告诉记者,为了让种子被风沙盖住,提升种子发芽率,官兵会刻意选在风沙大、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危险时刻作业。
“每年飞播窗口期只有两三个月,为了抓住这个短暂的有效期,官兵们配合治沙专家反复试验,共同探索出精准的飞播治沙技术,自主研制出‘空中可调式定量播种器’。”陕西省治沙研究所所长石长春对搜救团一大队赞不绝口,“如果没有他们,消灭榆林境内毛乌素沙地,当地群众至少还得再干30年”。
时代楷模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先进事迹心得感悟(四)
播在哪里,就在哪里扎根
王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毕业分配到部队,要飞的飞机竟然是一款绿色“老爷机”——服役60多年的运-5运输机。
“在我的印象里,这款飞机早就进博物馆了。”当初,“90后”王斐是怀揣“壮志凌云”梦想招飞入伍的。那一年,刚好是中国新一代歼-10战机亮相珠海航展,世界瞩目。
更让王斐没料到的是,他驾驶这款“老”飞机,干的是飞播造林的工作,“说出来别见笑,当时我想的是要不就先在这里‘蛰伏’几年,找机会再改飞别的机型”。
然而,飞播并不是一件谁都能干的事。“团里只有技术最好的飞行员才能执行飞播任务。”经过上百次模拟训练,王斐才获得飞播资格,网络手机版“我心中反倒升起去执行飞播任务的期待。”
2018年6月,又到飞播季,28岁的王斐终于可以参加飞播作业。带飞的机长是56岁的黄学伦,参加飞播造林28年,这是他停飞前最后一次执行任务。
“高度60米,保持好数据……”王斐在黄学伦的带教下,驾驶飞机满载着种子,掠过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
播撒完第一批种子,飞机返航,安全降落在沙漠深处。王斐顺着黄学伦的手指方向眺望,苍茫沙海里,按年头区分的播带界限分明。黄学伦18年前播种的地方原本寸草不生,如今已是植被茂密,成为沙漠里的一块绿洲。
“要学种子扎下根,不要学沙子一吹就跑。”黄学伦教王斐辨认飞播种子长出的植物,“这是沙蒿,小小一株,能把流沙牢牢固住;这是沙拐枣,枝条更密,根系更发达;这是花棒,植株能达到3米,既能固沙,也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黄机长在飞播一线坚守了28年,不就像这扎下根的种子吗?”亲眼目睹播区的变化,看到牧民发自内心对“老飞播”的敬重,王斐的内心泛起波澜,慢慢地爱上了飞播。
飞行员杨茂良曾有过到地方民航工作的机会,薪酬待遇比部队高出不少。“说实话,我也动过心。”杨茂良说,“如果仅仅为了饭碗,很多空军飞播人都有更多的选择。网络最终让我们坚持下来的,就是这么多年来飞播人锻造的种子品质——播在哪里,就在哪里扎根。”
时代楷模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先进事迹心得感悟(五)
笑傲风沙,青春染绿荒漠
戈壁滩上,一条在野地里碾压出的土跑道,长度不到500米。旁边支起的几顶帐篷,就是指挥飞行的塔台和飞行员的空勤宿舍。烈日下,官兵脸庞晒得黢黑,两臂晒得通红。
39年来,一大队官兵就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飞播史上的绿色奇迹。
不畏艰难险阻,不怕孤独寂寞——这种笑傲风沙的英雄气概,彰显了飞播种子的精神内核,也融入了一代代空军飞播官兵的血脉。
那年盛夏,老飞行员兴伟带着新飞行员李铜从本场驾机飞往位于播区的某机场。李铜按兴伟的提示目视寻找机场,可是盘旋了一圈,怎么也找不见。
“在那儿!”看李铜干着急的样子,兴伟伸手一指。这时飞机距离机场大约5公里,李铜远远望去,机场跑道看起来只有火柴棍般大小。他简直不敢相信,这里的飞播作业竟然一直使用如此狭窄简陋的机场。
心得体会范文这条“火柴棍”跑道不仅窄,而且短。更没想到的是,降落时大风不期而至,风速达到8米/秒。飞机像一片落叶飘来飘去,兴伟拉杆、蹬舵、接地……凭着一套娴熟的动作,飞机终于在跑道尽头停了下来。
“咱们一代代飞播人就是在这种土跑道上练出来的。”兴伟语重心长地对李铜说。
栉风沐雨,风险重重,但阻挡不了一代代飞播官兵把青春种在荒漠。犹如随“绿鹰”飞向大地的种子,在风吹雨打中扎下十几米的根,长出数米高的茎叶,染绿一片片大漠荒山。
1986年出生的高鹏,当年考上空军航空大学当飞行员,成为全县人民的骄傲,地方政府和亲朋好友敲锣打鼓为他送行。
前两年高鹏回家探亲,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挤满一屋子,一位高中同学问他:“听说你飞的是运输机,是咱们国家最先进的运-20吗?”
高鹏的回答,从容中夹着几分诙谐:“老同学,我飞的运输机是‘20除以4’,是运-5飞机。”
“啊!那不是拍老电影才用的飞机吗?”老同学有些失望。得知高鹏开运-5运输机干的是飞播造林的活,有人直摇头。
“很多空军飞播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飞行员任斌说,“亲友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罢,我们知道自己干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就够了。飞播过的荒山沙漠变绿了、变美了,就是对空军飞播人最高的褒奖。”
时代楷模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以上是《时代楷模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先进事迹心得感悟》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涉及到飞机,空军、种子、沙漠、机场,飞行员、跑道、任务等方面,希望对网友有用。
时代楷模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先进事迹心得感悟热门心得体会范文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