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不必过分拘泥于形式,以方便、真实、流畅的方式表达出来即可。写好学习张桂梅心得体会总结是有技巧的,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学习张桂梅心得体会总结,方便大家学习。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学习张桂梅心得体会总结篇1
“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理想信念是动力源泉,对每个人至关重要,对老师更是灵魂指引。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平凡的老师,究竟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她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她身患疾病却坚持将毕业班学生送进考场才去治疗,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波,甚至被人当作骗子辱骂,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酸……也许答案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正因为如此,她毅然选择了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并用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她心系群众,克服一切困难,投身教育扶贫,她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其实,榜样的力量离我们并不遥远。前些年,我服务的基层岗位在万泉中学,孤峰山是这里的标志,寒冷和贫困是这片山青柳绿之地的另一张名片,在这里曾经有过这样一位校长。为了避免下雨天孩子们的裤脚被浸湿,党朝晖校长亲自搬砖、带领老师们为孩子们修补路面;为了在寒冷的冬天师生能暖和地上课,他全程配合工人搭建锅炉、暖气管,并抄起铁锹率先做起司炉工,受雾霾天气影响,锅炉不能起烧,他亲自为各教室搬热水箱供学生饮水;为了暑假返校给学生一个整洁的校园,他全副武装开着割草机成为第一个园丁,拿起刷子把墙面漆白,老师们在他的感染下干的热血沸腾;为了毕业班孩子能取得优异成绩,他主动承担初三语文课,并为师生加油鼓劲,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毕业季学校收到家长送的匾和感谢信……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付出与奉献也不仅仅是服务山区,而是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爱坚守,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后来,县局领导为了给乡村学生更好的就学条件建立了示范中学,在这个美丽的校园,也有这样一位校长。星空作伴的早操有他的身影,行人稀少的夜晚有他的车灯,学习教研有他的深入,运动场上有他的呐喊,中考临行有他的助威……他曾说:“我们的师生很辛苦,我会一直陪伴大家!”暑假期间,他亲自监工塑胶跑道的施工;疫情期间,他带领教师宣传防控成为指挥员。在他无私奉献的感召下,这里有一批最敬业的老师,不求回报,只比士气,比付出,比效率。中考分析会上,教研室“示范中学让五百名学生接受了优质教育,助推万荣县中考成绩上了一个新台阶”的评价,也许是对黄自强校长以及他带领下的所有示中人最好的激励!
在时代楷模和身边榜样的影响下,我更坚定做一名好教师的理想信念,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学,对标对表,立足本职工作,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做好每一件事。
学习张桂梅心得体会总结篇2
一名女老师,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现状,从无到有,四处“化缘”,曾被人误认为骗子,被人放狗咬,经过多方奔走和政府扶持,终于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免费招收贫困女生的高中;一个患有骨瘤、肺气肿、小脑萎缩等多种疾病的小老太,坚守贫困山区办学12年,总共走出了1600多名学生,让她们飞出了大山,考上理想的大学。2019年毕业的118名学生中,109个达到本科线,其余学生也都上了专科,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她就是被誉为“燃灯校长”的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张桂梅老师。
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平凡的生命如此神奇呢?我个人认为,这是她对党的教育事业至忠至纯之心付之于行动的结果,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无私心,无杂念,专注于一件事,千锤百炼,锲而不舍,谓之精;有担当,有行动,言行合一,至死不悔,谓之诚。世事纷繁,欲海无涯,红尘俗事,纷至沓来。张桂梅老师,如一盏明灯,照亮的不仅是大山女孩们的梦,更是在无尽的选择中挣扎的人们的一道光,尤其是我们当代老师永远的楷模。当代教师面临更复杂的教育环境和不容乐观的教育形势,我们急需凝炼出一颗精诚之心,才能不迷茫,勇往直前。
一名当代教师,拥有精诚之心,才能砥砺前行。日复一日辛勤地备课改作业,难免枯燥;年复一年在讲台上声嘶力竭,难免让人倦怠;一次一次地面对孩子犯同样的错,难免心烦意乱。这需要强大的精神力,才能始终保持那颗“一切为了孩子”的初心,才能“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对学生如初恋”。63岁的张桂梅老师,她仍每天坚守在校园做着“老动作”。每天清晨5点15分,她都会准时从学生宿舍的床上爬起,坐着宿管员的电摩来到教学楼,在学生到来前,把每层楼的灯一一打开,照亮学生的上学路。白天上课时,她要把课堂都转一遍,确保学生认真听讲。她在食堂督促学生抓紧吃饭,省出时间学习。学生上课走路稍慢一点,她都会举起小喇叭一顿催促。直到深夜12点多查完宿舍,学生入睡,她才回到宿舍休息。张桂梅老师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心如有一点不精,一点不诚,只怕很难坚持到现在。
一名当代教师,拥有精诚之心,才能安心教学,以教书育人为乐。一个人,能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很幸运的,一个人的工作恰好是他喜欢的,那是幸运中的幸运了。一个自己都不喜欢教育事业的教师,是很难真正做到以身作则,用言行去正面影响孩子的;一个自己都不以钻研教材教法为乐的教师,是很难做到业务上的精纯的。我曾问涟水学校名师陈璐飞老师:“你开始接手的生源并不十分优秀,但你却神奇地将许多初中毕业生送到了重点高中,很多调皮的孩子在你的教育下成人成才,你是怎么做到的呢?”他说:“要转变一个学习习惯差的孩子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需要老师想许多不同的办法,需要老师付出许多的心血。而我乐意不断地想办法,乐意付出心血,因为我觉得看到一个孩子在我的班上有好的转变,看到他的成绩慢慢好起来,我心里就很快乐。”多么朴素的话,大道至简,这又是多么让人醍醐灌顶的一句话呀。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张桂梅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为张桂梅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章和证书。她是我们教师的楷模,也是各行各业的楷模。让我们向张桂梅老师学习,拥有一颗至精至诚之心,在各自的岗位上,不再彷徨,扎实工作,埋头苦干,为自己、为他人点亮一盏心灯吧!
学习张桂梅心得体会总结篇3
华坪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金沙江畔的一个小县城。8月的第一天,刚下过一场雨,路上还有些湿滑。张桂梅早早地就出了门,开始她的家访。
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张桂梅需要有人搀扶着。此前昏厥多次的她,上衣口袋里常备着速心丸。1996年以后,她曾做了两次大手术,身体大不如以前。
尽管如此,张桂梅却有一大“怪”: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却拖着病体进山入户家访。
她说,学校的孩子多数来自于偏远山区,家长来一趟学校不容易。留守孩子的成长问题也一直牵动着她的心。多年来,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华坪县“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一直奔波在家访的路上。
华坪县荣将镇和爱村的吕娜家,张桂梅去过好几次。去年,她考上了青岛大学,家里还有一个读初中的妹妹。因父亲患癌去世,家里的重担全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肩上。
发生家庭变故那年,吕娜正读高二,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为此,张桂梅多次找吕娜谈心,帮助她调整心态。高考前的那个春节,她还专门把吕娜接回家里辅导功课。
“小丫头越来越漂亮了!”时隔一年再次见面,师生二人紧紧拥抱在一起。让她欣慰的是,吕娜目前做着好几份家教兼职,生活费不用再找家里要了,还打算备考研究生。
“再苦上几年就好了,有啥困难随时跟我说。”走之前,张桂梅又给她打了打气。
类似于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10多年。每年寒暑假,她都带队深入到偏远山区的贫困学生家庭,足迹遍布丽江市一区四县,行程超过5万公里。
这对于身患疾病的张桂梅来说,尤其不易。可她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为的是给家长少一点麻烦,给学生多一份关爱。每次去到贫困生家时,张桂梅身上带的东西能给就全给了,就连冬天避寒的棉袄张桂梅都舍得脱下来。
十多年前,张桂梅见过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呆坐在山头上看着山那边,手里握着镰刀,旁边还放着一个割满草的破箩筐。
问:为什么不读书?答:家里给我订婚了。
2004年,为了改变山里女娃的受教育情况,她下定决心创办一所女子高中。为了让学校尽早创建,张桂梅一边拼命教书,一边走街串巷筹款。
受过冷嘲热讽,也遭恶犬咬过,还被人吐过唾沫星子,误以为是骗子,一向要强的张桂梅也曾打算放弃,但一想到那个小女孩对读书渴望的眼神,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2008年9月1日,在政府的支持下,女子高中正式创立。第一批学生全部来自山区贫困家庭。她们在这里读书,只用交点伙食费,有的甚至还补贴生活费。
如今的女高,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应有尽有;学习之余,师生们还可以在标准的足球场上踢踢球、跑跑步。
可在11年前,这些都只是一个梦。学校没有围墙,周围杂草丛生,常有蛇出没。到了晚上,学生上厕所成了最大的问题,得由一名女老师和一名男老师当“保镖”陪着。最多的时候,每个老师一个晚上要跑十几次,第二天还要给学生上课。
“孩子们很懂事,有时故意憋着不去上厕所,一到晚上就不喝水。”张桂梅心疼地说,她们后来也不怕蛇了,碰见了就直接拿棍子挑走。
“没围墙、没宿舍、没食堂”,和“三无”学校相比,张桂梅最担心的还是人心涣散。
3个班100名学生,全部来自山区。学习基础薄弱,很多连初中知识都没有掌握。为了给她们更多时间补短板,张桂梅带头和老师打扫教室和操场。
早起蒙着脸打扫学校,休息时间严重不足,第一批招进来的15个老师走了一半。哪门课缺了任课老师,她就顶上去,有时候一天要给学生上好几节课。
老师一走,学生也待不住了。看着学校快要办不下去,张桂梅只好一个人跑到旗杆底下哭。这个内心强大的东北姑娘第一次感受到强烈的挫败感。
整理档案的时候,她突然发现,留下来的8名教师里面,有6个是党员。这让张桂梅眼前一亮。
“党员在,女高就有办下去的希望。”带着这样一份坚定,张桂梅想着把他们叫过来见面谈心。人到齐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重温入党誓词。
“一定要把山区孩子送上大学!”看着大家伙眼角都有些湿润,张桂梅心里知道,人心齐了,女高有戏了!党支部也在那一天正式成立。
佩戴党徽上课,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这批留下来的老师硬是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扛了下来:周末利用休息时间给学生补课,一道题反反复复讲8遍;生病了也要坚持来上课,不落下一个知识点;女老师把生孩子的事情一拖再拖……
师资紧缺、学生底子薄、仅收伙食费……起初,这是一所被认为是“绝对办不下去的学校”;三年后,第一届学生参加高考,96人全部考上大学。很多师生抱在一起,泣不成声。
“好些孩子不仅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也是村里的唯一一个。”张桂梅说,通过教育改变山里人的命运,再苦再累也值得。
10多年来,女高的老师辛勤奉献,甘为人梯,把学生送了一批又一批。截至目前,已有1600余人考上大学,从小山村走向了大城市。
有的学生大学毕业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周云丽就是其中的代表。她是女高的第一届毕业生,目前已在学校任教4年。
“当年要不是女高收留,我和姐姐只能有一个人上高中。”周云丽说,以前是学生,现在是老师,更能体会到张校长的一片苦心。
早上,张校长总是第一个起床,为学生们打开楼梯间和教室的灯;晚上,拿着手电筒巡查完所有宿舍后才算结束一天的工作。
平时走路的时候,62岁的张桂梅身影有些摇晃;可学生半夜有个头疼脑热时,她总能第一时间冲到跟前,为此还养成了睡觉前不脱衣服的习惯。
新学年,女高又迎来了一批山区学生,她们将在这里度过充实快乐的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