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是为了表扬先进、弘扬正气、推动工作,对工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如实记载和反映的书面材料。拟起事迹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共和国勋章王振义事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共和国勋章王振义事迹【篇1】
他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他无私公开治疗方案,只为使更多患者受益;他年逾耄耋仍奋战在医学救治一线,为青年医生指点迷津。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人生百岁之际,这位集大成于一身的医学泰斗却认为自己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就是对病人负责。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攻克最凶险白血病“第一人”
王振义说,从穿上白大褂第一天起,他就真心喜欢这个职业,喜欢为病人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
1948年,王振义自震旦大学医学系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留任广慈医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952年,王振义开始在著名内科专家邝安堃的指导下从事血液学研究。
1959年,王振义第一次以医生的身份“遭遇”白血病。然而,曾立志“攻克白血病”的他,败了。
“作为一名医生,最痛苦的就是看到病人被病痛折磨却没有办法。”王振义坦言,自己曾多次被这种无助感淹没。
但王振义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
除了问诊、查房,他就泡在图书馆、档案室翻阅资料。面对试验一次次失败,他只轻描淡写地说:“失败了就再继续。”
经历数年苦心探索,王振义终于迎来突破: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在体外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为正常细胞。
1986年的一天,一名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小女孩生命垂危。王振义通过仔细研判,建议她服用尚处于试验阶段的全反式维甲酸。面对他人的劝阻,王振义说:“我相信科学,我有信心!”7天后,奇迹发生了,女孩的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完全缓解。
王振义的心结解开了。那一年,他陆续采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23例患者病情完全缓解。他将相关成果写成论文发表,立即在世界范围引起轰动。
王振义的求索并未就此止步。他和学生陈竺、陈赛娟等一起,创造性地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法,让这种最凶险的白血病五年生存率从10%提高到97%以上,成为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
不计名利 “只想病人能好”
随着全反式维甲酸的治疗方案逐渐得到各国医学界的验证,这位来自东方的医者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
然而,此时的王振义一心只顾着一件事:如何让全世界所有的患者都能尽快用上这种药。“钱或者名誉的问题,我不会去想,我只想病人能好。”他说。
王振义的书桌上,珍藏着一份“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生的宣誓词”,一张普通A4纸上,有两句话被他手动加黑:“余于病者当悉心诊治,不因贫富而歧视,并当尽瘁科学,随其进化而深造,以期造福于人群”“余于正当诊金之外,绝不接受不义之财”。
王振义的医者大爱也不仅局限于病人,多年来,他善行的步履从不停歇。
托学生捐款给汶川大地震伤员、每年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定期捐款、取出积蓄设立青年医师奖励基金……2020年,王振义将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的百万元奖金全数捐赠给瑞金医院“广聚善爱”(慈善)基金项目,至今已有65位受助者的病情得到缓解或治愈。
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于利无求,于名,王振义也甘为人梯。
他学术成果卓著,但总是将成果归功于团队,把合作者特别是年轻人推向前台。
1994年,王振义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仅一年后,他就主动将时任所长的位置让给年轻人。他说,因其心之所系,非个人得失,“让位给有能力的年轻人,我们的事业才能始终向上”。
王老的家中,一直挂着一幅《清贫的牡丹》,这是他最喜欢的画作。画作上清雅恬淡的牡丹,亦如王振义不断攀高,却也正视荣誉,约束自我。
把学术财富留给年轻人
如何建立一所名副其实的医科大学?
1985年,上海第二医学院正式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这个问题在时任校长王振义的心头久久萦绕。
经费不足、设备不好、人员不够……面对薄弱的学科基础,王振义决心把眼前的难题一项项攻克。
他四处奔波申请经费添置设备,建立重点实验室;派出学生赴法留学,与多所国外医学院建立合作,让人才培养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一花不足春,接力春常在,培养学生,王振义倾囊相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至今记得,王老曾将自己的毕业论文亲手修改了10遍。
2003年,年逾古稀的王振义刚从临床一线退休,就为自己布置了新的任务——每周一次“开卷考试”,即每周初由学生提交疑难病例形成“考卷”,他查询完中外文献,亲自带领学生一起探讨交流,教学相长。
如今,“答卷集锦”《瑞金医院血液科疑难病例讨论集》已出版多本,成为王振义留给年轻医生最好的礼物。
从医执教75年间,王振义共带教33名硕士、22名博士。当年那间不足五平方米的实验室,走出了陈竺、陈赛娟、陈国强三名院士,留下了“一门四院士”的佳话。
面对人们的赞许,桃李满天下的王老说,不是我培养了他们,是时代、国家给了他们机会,也是他们个人的努力成就了他们自己。我很幸运,能与他们共同攀登。
共和国勋章王振义事迹【篇2】
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13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3日上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根据主席令,授予4人“共和国勋章”、1人“友谊勋章”和10人国家荣誉称号。
其中,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原所长,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王振义,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24年11月生,江苏兴化人,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原所长,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著名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成功实现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放弃申请药物专利,无私公开治疗方案,使更多患者受益。他多年来奋战在医学教育一线,培育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共和国勋章王振义事迹【篇3】
王振义(1924年11月30日—),祖籍江苏兴化市,生于上海市,内科血液学专家,我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王振义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200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内科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和主治医师、病理生理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半农半读医专临床组组长,上海第二医学院基础部主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华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血液学杂志》副总编等职。
王振义长期以来从事医学内科血液学领域的研究及临床工作,开创了白血病和肿瘤的诱导分化疗法,在国际上首创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6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王振义是我国血栓与止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在他领导下,先后提纯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建立了检测该因子抗原与功能,还在我国首先提纯和检测抗凝蛋白(蛋白C和S),β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第4因子,首先发现和报道蛋白S缺乏症。
从20世纪70年代起,王振义潜心研究白血病,80年代初在国际上首先开展诱导分化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他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与其他药物合用不断优化治疗方案,使这种十分凶险的白血病,从以往疗效差、死亡率高,5年生存率从10%-15%跃升至目前的97%,并提出了“诱导分化疗法”与“靶向治疗”的新概念,使之成为第一种可以通过内科治疗得到治愈的白血病,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成功的典范。他确立的治疗方案也被国际同行称为“上海方案”,被誉为“新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之一。“上海方案”的成功让国际同行看到了中国在转化医学上的创新能力。
王振义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教育家,致力于医、教、研工作70余年,成绩卓著。自1980年以来,他发表论文280余篇,主编专著四部,参加编写著作17部,先后培养博士21人,硕士34人,造就了“一门四院士”的佳话。
共和国勋章王振义事迹【篇4】
30年前,中国工程院在北京成立,首批聘任96位院士,王振义名列其中。30年后,这位百岁院士依然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医学的进步、关心着医师的成长。
在为医、为师上,他有两条经验之谈:一个是团队带头人很重要,一个是创新必须坚持不懈。
团队带头人很重要
1994年,王振义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年后,他就将血研所所长的位置让给了年轻人。有人不解地询问:你还在往上发展,怎么一下子退下来了?王振义回答:要考虑年轻人个人的发展,也要考虑血研所的未来。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王振义明白,一个人的事业先是往上走,但到了顶点后,受到年龄、体力等各方面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会往下走。有什么办法使事业始终保持向上呢?就是在当你看到或是感到往下走时,让合适的人来顶替你。你的目的是事业,而不是个人。只有这样,个人虽然按照抛物线规律,到了高处总会往下,我们的事业却可以永远向上发展。
王振义认为,一个团队里面,带头人是很关键的。带头人的理念是什么,是否清楚自己的目标和目的是什么,是动脑筋去赚钱,还是为了科学、为了解决问题、为人类作出贡献,关乎团队的发展。
关于人才选拔,王振义认为不应以个人感情亲疏为标准,而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这就需要团队带头人头脑清楚,能够全面地、发展地看人。评定一个人,不是主要看他讲得怎么样、写得怎么样,而是看他做得怎么样、走得怎么样。
多问一个“为什么”
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在做实验时发现,细菌培养皿上有一块地方不长细菌。换别人也许会想,这是偶然现象,不足为奇。但弗莱明留了个心眼,猜测可能有一种未知物质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好奇心+细心”驱使下,最终让他发现了青霉素。
这个故事,王振义经常跟身边人讲。他认为,每一个异常现象的出现都值得注意。“比如说医生给患者看病,用药后,80%的患者好了。一般来说,这就够了。但有心的医生会问,另外的20%为什么无效?”
在王振义看来,创新就是试图改变生活、工作各个方面所碰到的问题。对事物是就事论事地看,还是不断地问“为什么”,最后的收获会有很大不同。很多医学上的创新就是建立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的。多问一个“为什么”,就有可能发现新的理论。这就是创新。
对创新的条件,王振义有过一番系统思考:
第一个重要条件是敢去想。创新,就是比别人多想一些的能力。有的是设想,有的在当时看来可能就是幻想。
第二个重要条件是有适宜的环境。小环境包括家里的父母妻儿兄弟姊妹,大环境是要有一个具备创新思维的团队。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几个化学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在一起工作相互启发的产物。
第三个重要条件是要有坚持精神、牺牲精神。坚持,有的时候是一种牺牲,可能努力了10年也没什么成果,但至少告诉世人,这条路是走不通的。这也是一种贡献。
“机会与坚持是密不可分的。要敢于设想甚至幻想,要创造环境,更要勇于坚持。”王振义是这样理解的,也是这样做的。
共和国勋章王振义事迹【篇5】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
为苍生寻医探路,建立我国血友病诊断体系
王振义祖籍泰州兴化,1924年出生于上海,他的父亲是上海安平保险公司的经理,一家人住在一幢三层的小洋楼里,还配有一个花园。
出生于乱世的他,却幸运地拥有一个安逸的童年。
王振义和其他7个兄弟姐妹从小便在严厉的家教下长大,王振义更是早早地展现出了极高的学习天赋,并考入震旦大学。
入学时,王振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医学专业。
1948年,王振义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进入广慈医院。
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临床诊疗后,王振义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有些病人平时虽没有出血状况,但在进行了小手术后却出血不止,王振义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发现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是控制出血的关键,但因技术和材料的限制,国内无法对凝血因子进行检测。
于是,王振义经过一番思考和研究后,选择用石蜡代替硅胶涂在玻璃管壁上。这个创造性的方法让他成功完成了对凝血因子的检测,也使他成为我国成功运用凝血活酶生成试验检测轻型血友病的第一人。随后,王振义又制定了血友病分型的国内诊断标准,解决了临床诊断和疗效的基本问题,给出了规范化的方案。这一系列成果标志着我国血友病诊断体系的建立,极大地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王振义与患者交流
开创肿瘤诱导分化疗法,攻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名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又是其中最为凶险的疾病。看到白血病患者被病痛折磨的场景,王振义暗暗立誓,将攻克白血病当作终生的奋斗目标。
1979年起,王振义开始进行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研究,摸索用维甲酸进行诱导分化的试验。
1986年的一天,上海市儿童医院血液科收治了一名5岁女孩,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危在旦夕。
“只要能救她,怎样都行!”家属哀求。
女孩只吃了一周的全反式维甲酸,病情真的出现了转机,之后情况越来越好,并最终实现治愈。
这就是全球公认的诱导分化理论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的第一个成功案例,之后出现第二例、第三例……历经整整八年探索,在尝试了无数种方法后,王振义终于发现全反式维甲酸可在体外将M3细胞诱导分化为正常细胞,该疗法在欧洲、日本、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古巴等国相继获得证实。
王振义首创用国产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这种高死亡率的急性白血病缓解率达到95%,5年生存率上升至92%。王振义也因此获得“凯特林医学奖”、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殊荣,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放弃专利,唯一的愿望是有更多病人得救
由于用药简单、方便,王振义的疗法很快在全国得到推广。他也被国外医学界誉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
但被赞誉声环绕的王振义却没有太大的波动,他将自己的精力放到了更重要的事情上,即药的价格。
看过《我不是药神》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电影中慢粒白血病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格列宁药物,但一瓶的价格高达37000元,就连印度仿制药也要二千多元一瓶。
全反式维甲酸研制成功后,王振义担忧的也是价格问题,药物研制成功了,如果价格太高又有多少家庭治得起病呢?
想到这些,他毅然决定放弃专利申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药物价格降低。30多年前“全反式维甲酸”正式被批量生产投入市场后,十粒一盒的价格低至11元左右,即使到了现在,也才卖到200多元一盒,还被纳入了医保。
在央视“寻找最美医生”颁奖舞台上,记者问王振义,有没有算过,如果申请专利,可以拿多少钱?
王振义的回答掷地有声:“我发现这个药以后,唯一的愿望就是有更多的病人得救,没有去算过给我多少钱!”
为表彰其贡献,2012年6月4日,国际小行星中心第77507号公报,将第43259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王振义星”。
此后,王振义与学生陈竺、陈赛娟等又创造性地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法,让这种曾被视作最凶险白血病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该治疗方法被海外媒体誉为“上海方案”,与青蒿素的发明等并列为“新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王振义言传身教,带出一大批优秀学生
为国培养人才,“一门四院士”传为佳话
数十年教书育人、行医济世生涯中,王振义传道授业、擎灯引航、言传身教,造就了一批国内顶级的医学研究学的俊才。他们当中,有从“赤脚医生”成长为中科院院士,曾先后担任卫生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竺;有从纺织女工成长为工程院院士的陈赛娟;有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的中科院院士陈国强……“一门四院士”传为佳话。
陈竺曾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王老是我们的师长,更是在治学、行医、育人、修身方面的表率,他的科学精神、高超医术、师德情操和人格风范是我们终身学习的榜样。”
王振义于2001年自创了一种“开卷考试”。考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瑞金医院血液科的临床医生们来当考官,每周一将他们在临床中遇到的难度最高的病例交给王振义,由他在接下来的三天上网“开卷”查阅中外文献,每周四交出关于病因、临床表现、国际最新治疗办法及效果等的“答卷”。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励年轻人,他说:“为人师表,我不能拿旧知识去糊弄年轻人,让他们看到我的学问在不断上进,他们也会受到激励,不断学习。”
故乡情深,倡导兴化籍专家回乡义诊
虽然在上海出生和成长,但王振义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兴化人,内心有着深深的家乡情结。
2011年5月22日,87岁的王振义应兴化市政府的邀请,第一次回到兴化。他为600多名医护工作者就“怎样做一个好医生”作了一个多小时的演讲,用亲身经历讲述自己“被患者肯定是最高荣誉”的故事。不但婉拒了讲课费,他又捐出1万元作为兴化中学的学生奖励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