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事迹材料

2024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人物事迹(精选10篇)

时间:2024-09-14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央决定,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下面是关于2024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人物事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2024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人物事迹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2024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人物事迹【篇1】

王小谟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1938年11月12日,王小谟出生于上海金山一个爱国军官家庭。抗日战争期间,尚在幼年的王小谟跟随父亲辗转后方,坚持抗日。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小谟随家人返回上海,就读于上海虹口小学。解放战争胜利前夕,王小谟同家人奔赴解放区,移居北京。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1956年,王小谟考入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61年,王小谟以八木天线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毕业设计获北京工业学院毕业设计一等奖;同年,他被分配到位于南京的国防部第十研究院第14研究所(现中国电科14所)。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在14所期间,王小谟在总体室工作,参加了408雷达的研制,并担任了583三坐标雷达专业组副组长,参与了国内研制583雷达可行性方案研究和初步工程设计。

1969年,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按照14所“成建制分迁”方式新建雷达研究基地的部署,王小谟深入黔西南大山,投身到第38研究所(现中国电科38所)的创建工作中,住在四面透风的油毡茅棚里,不仅食物匮乏,甚至连吃水都有困难,以王小谟为代表的一批科研人员就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开启了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时代。

1969年12月底,王小谟被任命为38所总体室的临时负责人;1972年,王小谟被任命为国产第一部三坐标雷达——383的总设计师,13年磨一剑,克服地处“三线”、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极端闭塞和艰苦的不利条件,于1984年4月完成设计定型。383雷达的研制成功,不仅填补了国产三坐标雷达的装备空白,也使得三坐标雷达成为我国雷达设计研制的一个新领域,更对实现我国国土防空网从概略引导向精确引导的转变,作出了重大贡献。1985年,383雷达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87年,王小谟作为全国14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之一,受到邓小平同志的亲切接见。

2024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人物事迹【篇2】

赵忠贤

赵忠贤,汉族,中共党员,1941年1月生,辽宁新民人,1959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主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潜心致研,为高温超导研究在中国扎根并跻身国际前列作出突出贡献,在国际超导界享有盛誉。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1964年,赵忠贤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由此开始了长达40多年的高温超导探索。彼时,超导研究在我国尚处起步,但他深知,这项探索不仅有着重大的科学前沿意义,一旦成功,更将为国家带来巨大的应用价值。

赵忠贤长期从事低温与超导研究,探索高温超导电性研究。研究氧化物超导体BPB系统及重费米子超导性,在Ba-La-Cu-O系统研究中,注意到杂质的影响,并参与发现了液氮温区超导体。赵忠贤及其合作者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即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和发现系列5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纪录。‍

而今,中国组建起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高温超导研究从追赶到领跑,走在世界前列。他带领团队在世界两次高温超导研究突破中勇立潮头,成为我国高温超导研究主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

赵忠贤坚持高温超导研究40年。他注重培养人才,积极为年轻人营造良好环境。他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主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为高温超导研究在中国扎根并跻身国际前列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4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人物事迹【篇3】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

巴依卡今年72岁,在帕米尔高原上,他与其父亲、儿子一家三代70年守卫边境,在红其拉甫为官兵指向带路的故事被口口相传。

红其拉甫国门海拔5100米,四季风沙,六月飞雪,全年无霜期不到60天,年平均气温-9℃,最低气温-42℃,水的沸点不足70℃,含氧量为平原的48%,素有“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六月下大雪,四季穿棉袄”之说,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

巴依卡的父亲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主动报名成为护边员,23年后,他自己走不动了,把接力棒交给了儿子巴依卡,嘱咐他:“不要让界碑挪动一毫米。”

1972年,巴依卡跟随父亲为边防官兵当向导,37年间,他巡逻700余次,行程3万多公里,一次次帮助边防官兵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是官兵眼中的“活地图”。

巴依卡不仅自己坚守岗位,还决心让子孙们继续自己的事业,展现了一家三代人的忠诚守边精神。2004年开始,巴依卡因为身体原因,把这根海拔最高的“接力棒”交到刚刚服役归来的儿子——时年25岁的拉齐尼·巴依卡手中。

2021年1月4日,拉齐尼代替父亲守护边境16年后,为救掉落冰窟的儿童牺牲,年仅41岁,荣获“时代楷模”称号。

如今,古稀之年的巴依卡和家人仍旧坚守在帕米尔高原,传承着“帕米尔雄鹰”的精神。

“我们一家为国戍边无怨无悔,能为党和人民奉献是我们的责任和骄傲。”巴依卡动情地说,“我会继续教育子孙后代一定要爱国守边,跟着共产党走!”

2024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人物事迹【篇4】

许振超

许振超,男,汉族,中共党员,1950年1月生,山东荣成人,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高级技师,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践行“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先后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创造了“振超效率”。他带领团队开展科技攻关,首次实施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大幅节约生产成本。在他的带动影响下,一大批先进典型脱颖而出。荣获“改革先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1974年,二十多岁的许振超来到码头工作,“当时我们国家的码头已经开始机械化了,但是仅限于局部,基本上还是靠人拉肩扛。”在近日的采访中,许振超向记者回忆起当时码头的作业场景,“当时码头本身吞吐能力有限,青岛港外面压着船,胶州湾都停满了。”

1984年,青岛港顺应集装箱装卸运输在全球兴起的趋势,组建集装箱公司。当时还是吊车司机的许振超特别向往大型机械、现代化的作业方式。“等青岛港建立起这种高效率的作业模式,我必须要去尝试。”许振超下定决心。

青岛港桥吊投入使用第一年,集装箱装卸数量就达到一万箱。虽然桥吊效率提升了,但码头配套设施还不能跟上桥吊作业提速,集装箱往往没法按时运送到船上。“当时有船员对我说,你们的装卸效率什么时候能赶上日本的效率就好了,日本码头说几个小时完成就几个小时。”许振超回忆,从那时起他的心里就憋了一口气,“我们早晚有一天要超过!”

90年代往后,集装箱运输发展势头之强劲,令许振超也惊讶不已。“原来堆一层、两层的集装箱突然可以堆到六层、八层,突然感觉青岛港变小了。”原有的码头,已满足不了集装箱运输需求。

2000年,他又一次参加了前湾集装箱码头的创业,当时许振超已经五十多岁了,却依然想着,能不能在新的码头上做出新的业绩。“当时我们装卸速度已经超过日本了,日本每小时装200个集装箱,我们已经能装300个。”许振超回忆,“我们要赶超的,是现在的世界最快纪录。”为国争气的情怀,深深根植在他的心里。

2024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人物事迹【篇5】

田华

田华(原名刘天花),1928年出生于河北省唐县南放水村。她出生不久,母亲就因病去世。因为家里穷,田华很小的时候就帮父亲下地干活。

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一家人饿肚子,田华就爬树捋榆钱儿,还去河边采柳树芽儿给一家人果腹。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唐县被日寇占领,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年11月,八路军开赴唐县抗日。八路军一边打击日寇,一边用文艺表演唤醒民众,宣传抗日。

1940年,12岁的田华找到抗敌剧社社长葛振邦,要求参军。葛社长见田华聪明伶俐,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很可爱,便让田华进入剧社做了一名小演员。

在革命的熔炉中,田华成长起来了。

1944年,剧社来了一个名叫苏凡的帅哥才子。苏凡原名杨振元,1924年出生于河北涿州永乐村。他有兄弟5人,爷爷是《顺天日报》的创始人,父亲学的是法律,担任民事审判长。

苏凡长相帅气,才华横溢,田华崇拜、爱慕他,苏凡也爱田华的朴实和美丽。工作期间,苏凡还经常教田华学文化,两人渐渐相爱了。因为田华那时年龄太小,他们将爱埋在心底。

后来田华与苏凡一起被调入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

1949年8月4日,田华与苏凡在北平结婚了。田华新婚时,丈夫苏凡接到一个艰巨的任务:要求28天之内,负责完成开国大典天安门的装修和舞台布置。

当时苏凡是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舞美队的队长,他将新婚的田华抛在家里,连续20多天吃住在单位。

苏凡带领舞美队队员,到天安门进行实地测量,共画出了20多幅各式各样的设计草图。正式图纸确定后,苏凡带领舞美队加班加点,终于如期完成了天安门的装修布置任务。

2024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人物事迹【篇6】

黄大年

黄大年(1958年8月28日―2017年1月8日),男,汉族,中共党员,出生于广西南宁 ,战略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 ,生前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大年长期从事海洋和航空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究工作,探测地下油气和矿产资源以及地下和水下军事目标 ,有外国媒体报道称“他的回国,让某国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

2017年4月28日,追授“全国优秀教师” ;5月,追授“时代楷模”、“至诚报国 归侨楷模” 、“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 ;7月,追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18年4月,被评为“逝世的十位国家脊梁”之一 。

2024年8月12日,入选“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 。9月13日,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2009年,黄大年想要回国的时候,遭到了妻子和女儿的强烈反对,当时黄大年态度坚决,如果妻子坚持不跟自己回国的话,就离婚。最终,黄大年独自一人回到了祖国,将妻子和女儿留在了英国。

也正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带领中国拿下了一个又一个第一,最终在58岁英年早逝,临死前他最后托付的,是自己的电脑,因为里面还有他未能研究完的资料。

2024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人物事迹【篇7】

路生梅

1968年底,从北京开往西安的火车上,一个年轻姑娘望着窗外,眼泪哗哗直流。

她叫路生梅。24岁了,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北京。从医学院毕业后,她响应号召,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听说她要到陕北佳县,车上的人“谈虎色变”,纷纷说:“那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

连路生梅自己都没有料到,这一去,她竟然会嫁给一个陕北汉子,为他生儿育女,一待就是一辈子。

从北京到佳县有多远,路生梅不知道。出发之前,家人为她查了路线,先到西安,再转乘火车到铜川,然后搭大卡车到佳县。

到西安后,她坐在一个饭摊前,大海碗端上来了,热汤里泡着掰成小块的饼。

胃里一阵翻江倒海。那股膻味,是路生梅对大西北最初的印象。后来她才知道,那叫羊肉泡馍。

由火车转乘卡车,路生梅被飞扬的尘土呛得直咳嗽。看她被寒风吹得直打哆嗦,两位大妈腾出一块位置,把她夹在中间。感受着她们的体温,她的泪又来了。

颠簸两三天后,佳县终于到了。县城只有一条窄窄的街道,路生梅打听县医院时,有人用手一指:“那片坟地里的几排窑洞就是!”

就这样,路生梅走进窑洞,成为一名儿科医生。

佳县的艰苦远超她的想象,“悬崖峭壁石头城,一瓢清水贵如金”。

喝的是毛驴拉来的浑浊的黄河水,即使这样,每人每天也只能供应一瓢;吃的是羊油炒菜,每一顿,都要吐上好几次;

下乡出诊时住在老乡家里,虱子成群结队,令她胆战心惊;还有烧炕,烟冒了满屋,火还是没着。

蜷缩在冰冷的土炕上,想到北京的后海、鼓楼、天安门,路生梅忍不住哭了。

为了不让别人说城里来的姑娘矫情,她擦干眼泪咬牙忍着,本来就瘦小的她,一个月内就瘦了十斤。

几十年后忆起当年,她说:“那时候的我根本不会想到,在北京之外,世界上还有这么贫苦的地方,那种穷,根本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形容。”

幸好,同事和老乡很快发现路生梅不会生火,此后,他们轮流来帮她烧炕,路生梅的心被暖化了。

听说她是北京来的医生,病人觉得她什么病也能看,为了那份信任,她每晚都在油灯下恶补知识。

有一次,医院安排她到村里出诊,是接生。进门时,她被眼前的一幕吓坏了,接生婆正拿着一把剪刀准备铰脐带。

“你快放下剪子,娃娃会得破伤风的!”路生梅冲过去一把夺下。产妇身下,是装土的袋子,他们怕血染到席子上。

当地人贫穷愚昧,对生命麻木、漠视,这让路生梅的心都快碎了。

另一个冬日,她去十几里外的村子出诊,鹅毛大雪刚过,脚上穿的塑料底棉鞋被冻得又硬又脆。

山路难行,她一步三滑,差点摔下山崖。心里惦记着那个生病的娃娃,她焦急万分,下坡时,干脆坐着滑下去。

果然,娃娃病得很重,全身滚烫,因为心衰,脸已经发紫。路生梅陪护了三天,娃娃脱险了。

2024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人物事迹【篇8】

张燮林

张燮林,男,1940年7月生于上海,江苏镇江人。国家乒乓球队原副总教练、女队主教练,乒羽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乒协原副主席。这位乒乓球界的传奇人物,为中国乒乓球事业长盛不衰、丰富中华体育精神、推动体育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运动员时期的张燮林是长胶打法的创始者,有“魔术师”的美誉。1961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乒赛上,张燮林获得男单第三名。第 27 届世乒赛决赛,张燮林为中国男团夺冠立下奇功。此外,他还拿到了中国队历史上第一个男双冠军(与王志良合作)。第 28 届世乒赛获得男团冠军。第31届世乒赛拿到了中国队第一个混双冠军。

张燮林1971年任国家队教练。1975年,他临危受命,出任中国乒乓球女队主教练,带领中国乒乓球女队在第33届世乒赛上成功夺取女团冠军,打了漂亮的翻身仗。据统计,截止到1995年第43届世乒赛为止,身为女队主帅的张燮林带队取得了10届世乒赛女团冠军(33-40、42、43)、9次女单冠军8 次女双冠军、9 次混双冠军和3枚奥运金牌。执教期间中国队参加的奥运会乒乓球赛,女单冠军从未旁落。

在张燮林的指导下,葛新爱、焦志敏、邓亚萍、乔红、刘伟等一大批世界冠军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乒乓球的中坚力量。

退出教练队伍后,张燮林到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担任副主任,继续为乒乓球事业贡献力量,直至退休后,他仍长期关心乒乓球队的发展和建设。此外,他积极致力于乒乓球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多次到基层和一线推广乒乓球运动。

张燮林于1973年12月入党,今年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曾当选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并聘为全国监察部特约监察员。

张燮林1984年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杰出运动员称号。1989年张燮林被评为“建国40年以来杰出教练员”,并曾13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96年,国际乒联将“优秀教练员特别荣誉奖”授予张燮林,他成为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人。2008年在广州第49届世乒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张燮林荣获“国际乒联杰出贡献奖”。

2024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人物事迹【篇9】

张卓元

张卓元,1933年7月出生于广东梅县,中共党员,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张卓元于1954年从中南财经学院经济系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199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1995年—199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张卓元曾通过高考,同时被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和中山大学经济系录取。出于对经济学的浓厚兴趣,他选择进入中山大学,后来在高校院系调整中转入了中南财经学院(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张卓元参与了我国重要改革阶段的理论创新,被公认为中国“稳健改革派”的代表之一;作为市场经济专家,还多次直接参与了我国经济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的制定。他的许多论断,比如“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成败关键”“市场化、市场经济是中国改革的必然取向”等,均在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历程中留下了鲜明的一笔。

2024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人物事迹【篇10】

张晋藩

张晋藩,男,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7月生,山东龙口人,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我国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新中国中国法制史学科的主要创建者和杰出代表,研究成果奠定了中国法制史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结构范式。他忠诚和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是新中国首批法学博士生导师,至今已培养博士生百余人。

70多年里,张晋藩把时间、精力和心血都贡献给了中国法律史学,贡献给了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是中国法律史学的奠基人、引领者和主要推动者。

他用学术研究建立起中华民族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中国法律史学研究的是历史,面对的是现实;中国法律史学的生命力之一,就在于为现实的法治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他在新中国法律史学上创造了多项“第一”:招收了第一届法律史学博士生、第一届博士留学生、第一届论文博士生,创建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法律史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研究中心……

在中国法律史上,张晋藩做的是“但开风气”的工作,却自谦“不为先”。“不自满、不偷懒”是他做学问的座右铭。

“我多次鼓励自己的学生要赶超老师,这样法律史学才能发展,但我也郑重告诫他们,赶超老师并非易事,因为我还在努力前进!”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