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事迹的经历,对事迹都不陌生吧,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可分为集体事迹和个人事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村校长优秀事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乡村校长优秀事迹精选篇1
黄__,男,现年49岁,中共党员,__年参加工作,__年7月担任长埠镇云庄小学校长。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他,一名普普通通的山区小学校长,矢志教育,默默无闻,与学生、教师结下了不解之缘。20多个春秋,8000多个日日夜夜,他始终工作在长埠最边远的村级小学,将三尺讲台铸成了一种信念,一个永恒的希望。他将自己的青春留在了菁菁校园里,就像河畔引航的灯塔,无私的,不知疲倦的日夜燃烧着,默默地为过往的船只指引前进的方向……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艰苦创业做表率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黄校长,好学上进,肯广采博取,勤坚持不懈,善反思总结。初参加工作,他首先从做一名合格教师做起,从做一名好教师做起,因为他深知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必须由真正意义上那个的教师去做。为了教好书上好课,他经常利用教学时间苦练语言表达、书法、绘画、音乐等教学基本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教改信息,《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新课程校本教研》等书籍成了他生活中的“伙伴”。他担任校长后,始终带头站在教学第一线,担任小学数学教学,期未统考成绩在全镇一直名列前茅,成为我镇教育系统的一面旗子。凭着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1996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2019年在云庄小学任校长期间,学校被评为全县教学质量抽测一等奖。
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是他深深懂得,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因此,在工作中,他首先从自身做起,时时告诫自己,一言一行一定要成为师生的表率,要求师生做到的,自己受首先做到,要求师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他家在农村,妻子又长年患病,家庭负担很重,但是他为了不耽误工作,总是每天坚持第一个到校,学校生源少,经济压力大,他坚持出差开会从不到学校领取一分补助。为了稳定教师队伍,使新教师进得来,留得住。他跑断脚杆子,磨破嘴皮子,到处引项目资金,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并腾出他弟弟的新房让住新分的外地教师,还为他们安装互联网,2019年新分的冷家安老师,来自修水县贫困山区,母亲长年患病,黄校长在冷老师因家庭困难一筹莫展之时,并不富裕的他挤出3000元资助给他。冷老师感激不已,决心从工作上来报答领导的关怀,满腔热血投入到教学工作中,黄校长的一片爱心换来了云庄小学的`青春与活力,换来了云庄小学希望的明天。
注重德育强教学
德育工作乃“五育”之首。黄在学校管理上始终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始终。注重抓好学生的文明礼仪及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他首先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在教职工中经常深入开展“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育,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使教师做到正己、爱生、敬业、爱岗,心系学校、情洒校园。坚持每周一次政治学习,对教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合格、作风优良、身正令行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树立起表率。二是坚持按照《德育系列化方案》开展扎实的德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及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激励倡导生活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文明卫生习惯。通过国旗下讲话、德育基地建设、主题班队会、阳光体育活动等形式,丰富德育内容 ,增强德育内涵,提高德育实效。
在抓好德育的同时,黄还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突出特色教育。学校在特色创建中确立了以体育、艺术教育为主体的特色创建活动。学校成立有合唱队、管乐队、书法绘画兴趣小组,坚持每年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每年“六一”、元旦举行文艺汇演和书画展,歌咏、阳光体育活动等单项比赛经常开展,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促进了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在校本教研工作上,黄注重校本教研队伍建设。学校成立有语文、数学、艺术、综合四个教研组,对每个教研组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首先他从学校的教学常规抓起,引领教师从小处着眼,从一点一滴做起,对教师的备、讲、批、辅、改等工作坚持经常检查,要求全体教师做到规范、扎实、有效,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目前,学校各项常规教学工作及教师的教学行为科学、规范。其次,注重抓好教师理论学习培训。为澄清教师对校本教研内涵的深刻认识,他多次组织教师进行学习:通过专题讲座、发放资料、写心得体会、举行校本教研理论知识测试等强化教师认识。再次,他注重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培训。2019年随着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及学校班班通的建成,课程改革迎来了新的春风。为了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及网上教育资源,认真落实市、县教育局对远教工作“五进三不漏”、“三会一熟练”的具体要求,黄校长在资金紧缺困难的情况下,相继投入3万余元,建成了标准化的多媒体教室一个,为各办公室配备了9台办公电脑,努力实现多媒体教学。同时开展了以信息技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电化教学校本培训,要求全体教师人人学会上网、下载资源、制作教学课件,学校将效果好的课件收集整理,作为教学资源分类归档,以便达到资源共享。为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他还加强了对课改实验档案的管理。要求档案积累做到“全、细、勤”,论文、教案、个人的经验材料、相关教研记录、阶段性小结等系列材料及时归档整理,使校本教研工作过程材料详实,有备可查,在研究过程中给教师提供具有参考和借鉴性的第一手资料。
正是基于黄校长对校本教研的重视,学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及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连年名列全镇前列。
主攻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文明素养,提升教师文化素质及学校文化品位的主阵地。黄校长带领全校教师确立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以规范管理年和平安校园建设年为抓手的三个年创建活动。
一是抓好和谐校园创建工作,培养情趣健康、人格向上的师生关系。黄始终把班子自身建设放在工作首位。经过研究探索,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写作、调研制度,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写作、调研,除认真参加校内的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外,都能积极参加提高学历自学(函授)考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为教师的继续教育、教学研究做出表率,带动了全校教师学习、科研的热潮。另外,学校班子成员不仅在工作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而且在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中的良好修养也深深的影响和感化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志。班子所有成员都能够做到精诚团结,尊老爱幼,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与此同时,每年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这些活动的开展都为营造和谐校园风气,构建良好校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打造求真务实、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随堂听课是黄经常坚持的一种教研形式。他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查课,和教师倾心交谈,对教师的教情、学生的学情、班级的班情都了然于胸,为学校集体决策提供了可靠详实的依据。凡经学校认真讨论并付诸实施的所有决议、承诺、奖惩都能适时依规的落实兑现到位,做到了言行一致,令行禁止。从而使这种求真务实、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内化为全校的教风和校风。
三是实现科学高效、制度健全的管理规范。实现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精细化、以人为本的管理规范,始终是黄追求的管理理念。为此,他带领班子成员建立了《领导班子分工负责制度》、《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细化量化要求》、《教职工考勤纪律暂行规定》、《教育教学质量奖惩制度》等行之有效的规范要求,既有严明的纪律要求,又有灵活的运作机制;既有相对独立的分工负责,又有全局整体上的协调统一,使得学校管理呈现出秩序井然,有条不紊的工作局面。
四是实行校务公开、财务透明的民主管理。学校无论城乡与大小,校务公开是关键,财务透明是核心。这既是上级对领导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教师对领导廉洁从政的期待。为了切实把民主管理落实到行动上,不走过场不走样,他在学校管理中严格执行了民主管理、廉洁承诺、事务公开、财务透明等一系列校务公开制度和规范。既有民主,大事小事大家坐在一起好商量;也有集中,发挥和体现学校主要领导的引导和决定作用。不管何种形式,唯一的标准就是“全心全意为教育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
五是强化安全管理,创建平安和谐的教育环境。卫东同志始终牢记“安全是第一责任”的安全管理理念,积极创建平安校园,制订了《创建平安校园实施方案》,将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扎实落实领导班子值周带班制,责任追究制。同时,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安全是天,责任如山”的工作理念植根于广大师生心底,构建了时时讲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围。几年来,学校无一起不安全事故发生,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一路坎坷一路歌,一路辛勤一路果。黄担任校长多年以来,走过的路是艰辛的、曲折的,同时也换来了丰硕的成绩。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一支团结进取,精诚合作,聚精会神抓管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优秀教师队伍群体,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成绩显著,一直位居全镇乃至全县前列,艺术教育特色成为全镇首屈一指,学校三风优良,师生文明。近三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全镇综合评比一、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20年来,在教书育人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黄凭着自己的一颗爱赤诚心、进取心,辛勤耕耘,尽职尽责。没有多少豪言壮语,没有多少辉煌的成就,没有多少美丽的光环,有的只是他那种脚踏实地、扎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对教育事业的倾力奉献、呕心沥血的奋斗精神。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他将尽力用自己的爱心和真情诠释自己平凡的教育人生.
乡村校长优秀事迹精选篇2
李__,男,47岁,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师学历。连续14年任乐亭县姜各庄镇董庄初中校长,他以“教学思想是办学的灵魂,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教学管理是办学的关键”为办学理念。多年来,学校被县政府命名为“花园式学校”、市教委命名为“校园建设示范校”、县级“教学管理、教学成绩先进校”,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省、市级优秀教师、市“十佳”教师。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做廉洁自律的表率。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出色的学校总是跟一个出色的校长联系在一起。董庄初中的师生清楚地记得,20__年11月的一天下午,李校长骑摩托车去镇教育组参加会议,在路上为避让车辆,自己不幸摔倒在地,导致右脚踝受重伤,无法行走。医生建议他在家休息,但他心系工作,心系学生,第二天就来到了学校,手撑着藤椅艰难的登上二楼为学生上课,一直坚持了一个多月,全校师生无不为之感动流泪,都争着抢着搀扶李校长上下楼。
为控制学生因贫辍学,李校长组建了“贫困生基金会”,他带头拿出1000元钱,作为基金。在他的带动下,全校师生先后为基金会注入基金达6000余元,解除了贫困生的后顾之忧,使全校的学生巩固率一直保持在98%。
李校长无私奉献、勤政廉政、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品质,在全体师生中产生出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学校基建期间,工程承包队的工头,多次拿出千余元钱送给校长,李校长每次都把领导班子成员召集在一起,当着大家的面,把钱入到学校的帐面上,并风趣地说:“这是工程队捐资助教的款”。他在公务活动中,始终做到合理开支,手续清楚。
二、科学管理,注重实效,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在学校管理上,李校长有一整套经验。他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采取了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笔记、作业批改);三总结(总结教师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的教师管理模式。对学生的日常管理采取了全员管理(即班主任、任课教师人人参与)、全方位管理(即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卫生等)、全程管理(即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总结评价)的操作化学生管理模式,并对学生进行自知(学会自主学习、掌握道德行为方式)、自练(自己主动求学、自觉训练规范行为)、自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三自”教育活动,使学校的教与学形成了特有的日常管理模式。
为使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顺利通过“普九”验收,在镇拨款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他首先拿出3000元,然后调动全校教师积极借款,硬是建起了一座22间、总面积达726平方米的高标准多学科实验室和多媒体综合电教室,使学校的实验教学工作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使学校的整体形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向现代化学校迈进了一步。
三、关心他人,严于律己,做一名优秀的校长。
李校长身为一校之长,不摆架子,宽厚仁和,公正民主,关心教师,情系师生,乐于助人。有一次冬夜,一位教师发高烧,李校长知道后,马上穿上衣服把他送到15里外的镇医院,待到回家时已经是深夜2时多了。去年春天,一位老师经济拮据,又赶上家里盖房子娶媳妇,他听说后,马上将给儿子治病的3000元钱拿给这位老师,并亲自找其他老师,帮其借款解决后顾之忧。
李校长对学生也倾注了无尽的爱。哪个学生家庭有困难,他总会热心帮助;哪个学生在纪律上有不良表现,他总会耐心教育。
李校长,创新对工作,忠心对教育,贴心对教师,爱心对学生,虚心对荣誉,这就是他一名普通校长工作的出发点。李校长以他的才能和公正廉洁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以他的奉献和实干,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扬。
乡村校长优秀事迹精选篇3
武际金来自农村,他自1990年师范毕业,便踏上了三尺讲台,一直在教育之路上不懈求索、执着前行,并逐渐成长为学科专业领域的“领跑者”。现在,他已是“山东省教学能手”称号的获得者,是国标教材核心作者、分册主编,是国培、省培专家和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兼职教授。
2007年8月,高新区首次面向全国招聘名师。在担任乡村学校校长7年后,武际金作为名师被引进高新区教研室工作。2009年担任区教研室副主任,兼清池中学校长;2013年9月,主持教研室工作,兼清平小学校长。
取舍之间,必有得失,放不下一百,也就拿不起千斤。武际金选择再次超越自我,做一个乡村校长,也选择了对乡村教育的执拗守望。2014年7月,他毅然放下教研室主任职务,专注于合校之时质量检测倒数第一的乡村学校——清平小学,他准备用未来15年的时间,回答“教育能改变社会吗”这样一个命题。
探索者:紧抓求变之本 三年华丽变身
武际金带领清平人,科学地选择“适性”教育,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努力,终于构建了适合清平地域、孩子、教师和家长的清平教育模式,开辟了“普惠性、平等性”的新乡村教育之径,破解了让薄弱乡村学校走向优质学校的难题,使清平小学成为了教育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正是因为武际金选择了适合学校发展的正确道路,清平小学才从合并之初的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垫底,成长到今天的全区中游、乡村第一的学校,并成为潍坊乃至全国“全纳教育、家校合育”的典范学校。近年来,清平小学不仅成功引进了“亲子共成长教育园区”项目,还吸引了“全纳教育”研究中心和“家校合育”研究中心在这里落户,并且成为潍坊市民间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中国家庭教育、全纳教育引路人赵忠心、黄志成等一大批专家,也都成为学校的常客。正是因为武校长这种不忘教育初衷的不懈追求和无私付出,才会使清平小学在高新区这片充满教育活力和生机的土地上茁壮成长,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靓丽风景。
践行者:锐意开拓创新 夯实教育之基
按照“社区小学校 教育大情怀”的教育追求,武际金率领清平人构筑起包含“生命教育、家庭教育和全纳教育”等三大板块的“清平教育”模式。三大板块,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这是乡村教育“回家”的必由之路。“生命教育”是关注人性的教育,也就是人的根基教育,更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它主要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从学校层面来讲,“家庭教育”实质上就是家长教育,倡导身教重于言传是其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最有效的教育策略;“全纳教育”是推进教育平等、人人平等,打造尊重每个人的教育生态,不让任何人掉队,这是每一位教育者办学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武际金出人意料,竟在司空见惯的墙面上做起了大文章!例如,学校的“全纳教育墙”就是学校对孤残儿童“零拒绝”制度的重要体现之一。武际金从学校成立之初,就力排众议,坚持接纳了几十名潍坊福利院及社会上的孤残儿童,让他们跟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清平人也正是借着这机会,踏上了全纳教育的探索发展之路,让福娃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学校的财富,也让关爱弱势群体融入清平文化的血液之中。此外,武际金还带领清平人创设了“冠军墙”、“承诺墙”、“亲子墙”、“名人墙”、“校史墙”、“文化墙”等七面墙。每一面墙背后都有一个有味道的故事,或教育,或感恩,或励志……每面墙都是一个教育的课程,更寄寓了武际金进行教育探索和实践的拳拳之心。
引领者:抓好家校共育 优化教育土壤
2015年7月1日,中国家庭教育带头人、原家庭教育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教授亲临学校,对学校“家校合育”的探索与实践给予高度评价:“你们的做法不是一般的号召,而是在实践中抓典型,边抓典型边推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武际金开展的以家委会和家长为核心的清平家庭教育模式的探索致力于解决学校在推进家庭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这也是实现校园内部及辐射家庭、社区教育格局根本变革的巨大推动力。清平家委会建设可以说是武际金开创清平新气象、新发展的重要法宝之一。学校慢慢变得有了吸引力,家庭慢慢生长出了教育智慧:陪伴孩子已经成为大部分家长的生活常态;亲子读书让每个家庭变得更温馨、更安静;教室里多了家长义务教师劳作的影子;学校家委会办公室里每天都有3—5位家委会成员在忙碌;寒假、暑假家长轮值护校解放老师全休假;学生校服由学校家委会全权代办;每天上网进群已经成为清平家长们的生活常态;教育、社区、社会关注家庭教育的人士不断走进清平;省内外教育专家、同仁纷纷到清平调研、考察 ……
走好教育长征路,离不开好的引领者。武际金认为:“家庭就是一台大的‘复印机’,每个孩子都是家庭这台‘复印机’生产出来的‘复印件’,如果想改变‘复印件’,首先就要改变‘原件’,‘原件’就是孩子的家长,确切说就是孩子的爸爸妈妈。作为学校,不能只将眼光盯在校内,还要把关注点切入到校外去,也就是关注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武际金主动探索家庭教育发展方向和有效举措,充分发挥家长作用,借助亲子共成长项目的契机,努力搭建家校合育的各种平台,进一步诠释了清平推进家校合育工作的“杀手锏”:即“抢”的“好东西总是不够的”项目推进机制和“钻”的“金字塔22164”式家长教育模式所建构成的“双翼”策略,并实施家长激励升级制度、亲子记、读书会、爸妈课、爸妈沙龙、爸妈课、基础课、乡村行、拥抱礼、幸福诵、幸福家、幸福册等项目推进策略,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家校共育的“深井”。
针对乡村家长的实际困难,武际金在2015年就启动了“家庭教育乡村行”方案,实现了教育的入庄进村,送教到户,实现学校教育质量和家长教育水平“双脱贫”。武际金强调说:“通过乡村行,密切了学校与村居相濡以沫的鱼水关系,改善了乡村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家庭教育课程实际即是成人教育,以孩子为“抓手”倒逼成人的改变,这也是学校作为推进家长教育最有力、最高效主体的根结所在”。
守望者:未来任重道远 牢记初心之约
如今,清平小学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时期,取得了一系列的骄人成绩。2014年11月,学校在“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年会”上作典型发言;2015年5月,在“全国家庭教育模式研讨会”上做典型发言;2015年10月,在中国家庭教育高峰论上作典型发言;2015年11月,《教育家》杂志刊发了学校《家校合作提供灵动舞台》一文;2015年12月,《中国教育报》发表《用“亲子日记”打一口家庭教育的深井》;2016年1月,《光明日报》发表《一个教育化的微社会》;2016年5月,《中国教育报》发表《亲子共读唤起乡村父母自我教育》;2016年5月,《人民日报》以《融合教育 融合点滴关爱》为题,报道了学校“全纳教育”做法;2016年12月《当代教育家》刊发了《家校共治,就是爱和信任的相遇》一文;2017年2月《山东教育报》发表《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2016年4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吕玉刚走进清平,调研家校合育工作;2016年5月,中央电视台一套《朝闻天下》报道学校家校合育经验做法……
从2013年开始,武际金就进入了“日出而作,日落而写”的行动模式,至今已写教育随笔一千多篇。2014年,出版专著《校园 幸福教育的栖居》;2015年,出版《为了折翼的天使》;2016年,出版专著《校长陪你做父母》;他的“金言金语说家教”音频栏目,已成为网络品牌;2016年,他被评为潍坊市首批家庭教育名师;2017年,被聘为山东省家庭教育兼职研究员。
面对未来,武际金倍感任重而道远。作为一位新乡村教育的守望者,他守护着清平的每一次进步,更希冀着清平的每一次成功。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征之路上,武际金将继续带领清平人不忘教育初心,砥砺前行,脚踏实地走好未来的每一步。
乡村校长优秀事迹精选篇4
没有路,他花一年的时间为孩子们砍出一条路;没有书,他用两匹白马驮回孩子们的书。徐德光,20年做这些密林深处孩子的引路人,用自己艰辛的劳动托起了孩子们的希望,也用自己的美丽情怀感染着自己的学生,让这个大山深处的教学点教师后继有人。
主要事迹
1.扇子林教学点始建于1975年位于金鼎山密林深处,涵盖3个村民组40余户人家,最少时只有8个学生,最多时也只有30多个学生,学生们到学校的两条路都有七八公里长,往返需要5个小时,大山陡峭灌木丛生,为了方便孩子们上学,当年18岁的徐德光整整用一年的时间砍出了一条5公里长的羊肠小道,后来又用黄土、竹篾夯起3间土屋,附近的孩子才开始有了读书的地方。
2.徐德光校长的家住在山下的金庄村。为了节省来往学校的时间,10年前他和妻子卖了两头猪和一些粮食,花一千多元自费买了一匹马作为交通工具,到现在已经换了两匹,现在用的这匹马名叫“白龙”。山里孩子上学路远,路又难走,碰上雨天徐校长便骑着马到学生家里接他们上学,学校用的教科书、教具、生活用品全靠他的这匹马驮上山。至今那匹和他岁数差不多的老白马还陪在身边。一次,他从马上摔下来,被摔得头昏目眩,顿时失去了知觉,幸好有群众上山干农活发现了他,将他扶回家,经医生诊断为胸肋骨折。家人心疼地劝他放弃,他淡然一笑:为了深山里的孩子们将来有出息,就算豁出这条命也值。
3.这间只有4个年级的学校被称为“马背学校”。2008年凝冻后的大年30,红花岗区委书记王进江走了3个小时来到这里,临别时问徐老师最迫切需要什么,徐老师只说了一个字:路。路基修通了却再没有钱进行硬化了。一个叫陈仁贤的村民挺身而出,自愿捐助100万元来完成后续工程。这位40冒头的村民正是徐老师第一届学生中的一个,因为外出创业而有了积蓄。陈仁贤说徐老师永远是他人生的老师,他为了这个地方耗费了一生,他让自己知道什么叫“我们”。与“马背学校”遥遥相对的是一家新建的养猪场。这也是陈仁贤刚刚投资兴建的招了近10村民务工。其实只有陈仁贤知道,因为路远他的这个养猪场是亏的,但是工人都是高工资”为什么明知道亏的风险很大却还是要在这里建?陈仁贤这样回答:“我没有徐老师的水平可以教娃娃文化,我是想通过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化开化这里的经济观念,增加增加村民的收入,为家乡做点有用的事。
4.陈道坤这位从1992年开始就在这里代课的教师整整20年,也是徐老师第一届学生中的一个。在外面打工一定比现在800多元的工资高很多,而且现在也转不了正。但是陈道坤说自己不会走,因为他亲身经历知道孩子们是多么需要这间学校和负责的老师。而就在一年前,该校毕业学生、徐老师的女儿徐泽燕刚从大学毕业时也自愿来这里代课了一年。
5.因为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又是山路,学校每天9时上课,中午不休息,下午4时放学,几名教师和学生一样每天只吃两顿饭。对于“马背学校”创始人——遵义市红花岗区金鼎山镇扇子林教学点徐德光老师来说,最为开心的事情不是获评全国劳模、被特邀参加建国60周年庆典现场观礼,而是刚刚修通了一条近10公里、连通教学点的水泥硬化公路。
徐校长说:“这匹马通人性,成了我的好伙伴,每天下山我都会带它到河边给它洗澡”。
“校长室”就设在教室里,徐校长正利用课间给孩子们批改作业。
乡村校长优秀事迹精选篇5
无私献青春 克难办教育----记模范农村小学校长 冯秀玲
20年的执教生涯,她辛勤付出、克己上进、无私奉献,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中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兢兢业业、无私奉献青春年华
作为一名村级小学负责人,在日常工作中,她既是校长,又是教师,还可能是学生的临时家长。而师资力量的缺乏更是让她不敢有丝毫松懈,经常需要准备不同年级、不同进度的教学内容,可她从没有一句怨言,抓好教学的同时还时刻关注着学生的生活。
学校有个孩子父母离婚,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年级大了,还要忙地里的农活,经常忘记放学接他,她就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吃饭、辅导作业、嘘寒问暖。到农忙时,村里很多家长不能及时接送孩子,她就把他们一一送回家或者带到自己家里。工作上投入的多了,家庭自然就照顾不周,她的孩子在县城读高三,她没有时间去照顾;地里的农活忙了,也多是六十多岁的父母帮忙;甚至洗衣做饭这种家务活,她都得挤时间来做。对此,她心怀愧疚,但是家里人却没有一句埋怨,总是说“工作重要,别耽误了孩子”。家人的支持使冯校长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为了乡村孩子的前途,她二十年如一日执着奉献。
迎难而上、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温庄村小学是邱县最西边的一个偏僻简陋的小学,它是由村里的办公室改造而成。由于房间不够用,起初三个年级都在一个教室上课,给一个年级讲课时另外两个年级的学生就写作业,但是这样很影响教学效果,于是她就把大房间用木板隔成小房间。虽然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房间,但是隔音效果还是很差。就学校的办学条件而言,温庄小学跟其他农村小学差距很大,看到这样的环境,很多家长为孩子办理了转学,前几年,整个小学只剩下十几个学生,学校面临关门的窘境。
在这种情况下,她毅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校如何发展的思考中。桌椅破烂不堪,学校没有经费购置新的,她就自己动手一钉一锤的修理好;缺少教具做课堂演示,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她就亲自动手收集材料制作;学校停水,她就从自己家用自行车驮水;校园里坑洼不平,一到阴雨天就到处积水,她就起早贪黑用课余时间从村头背土、捡砖平整地面……她还亲自动手整修花坛、自己掏钱买来树苗、花草美化校园环境。
在力所能及整修校园的同时,她还多次向上级反映学校的实际情况,争取县教育局的支持,建设新校舍。为使新校舍早日落成,学生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她早出晚归奔波在建筑工地和学校之间,协调各方关系、督促施工进度,经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一天不去工地她就觉得心里没底。2017年9月1号,温庄小学终于告别了昏暗破旧的瓦房,搬进窗明几净的楼房里。学生高兴了,老师笑了,家长也放心了。
克己上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育成效的决定因素,她以“不留一块短板”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师德方面,她爱岗敬业,廉洁从教,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具有良好师德风范和教师素养。她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对自己“充电”,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工作之余,她勇于探究,努力钻研教材,分析每堂课成功在哪里,哪里存在不足,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她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座右铭。她常说:“一个小学校长,权力不大,责任不小。”她为了这份责任,踏实做事,谦和待人,把自己的一颗心,完全献给学生,献给农村的教育事业。
郭玉芳,生于1968年5月,邱城镇石街村人,大专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1985年参加工作,现任教于邱县邱城镇中心校前尹庄小学。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坚守在农村教学一线。撰写的论文《论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获市二等奖,先后获县“优秀教师”“十佳班主任”“中级班主任”“巾帼育人标兵”等荣誉称号。2016年荣获县“模范农村小学校长”称号。
乡村校长优秀事迹精选篇6
扎根农村无私奉献----记模范农村小学校长 郭玉芳
郭玉芳校长于1985年从事教育工作,她扎根农村小学30余年,是一位低调务实、乐于奉献的小学校长。人生的责任让她重回农村,成为真正的耕耘者。孩子对知识的渴望,让她远离繁华坚守一片净土。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校长,把自己的一颗心完全献给了学生,献给了农村的教育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她的教育信条。在工作中她严格要求自己,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全心全意服务师生。
爱岗敬业,严于律己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出色的学校总是跟一个出色的校长联系在一起。几十年来,郭校长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任劳任怨,认真负责。从担任校长以来,要求老师做到的郭校长首先做到,要求老师不做的她从来不做。每天她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节假日和寒暑假,她更是牵挂着学校,一心扑在学校的工作上,用心血和汗水抒写着自己的工作业绩。郭校长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人师表、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品质让她在校领导班子中产生出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以人为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做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业务,还要有高尚的师德。”这是郭玉芳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
郭校长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使她深深懂得,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各种素质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因此,担任校长几年来,她在抓“师德、师能、师表”教育上狠下功夫,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时刻要求教师把每位学生装在心中,关爱每一个学生,增强了教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民、奉献社会的职业责任感,职业道德素质有很大提高。在校园里,人人听到的都是欢声笑语,讽刺、挖苦学生的言语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不良现象早已一去不返。
甘为孺子牛,全心全意服务师生不怨言
郭校长身为一校之长,不但不摆架子,待人处事公正民主,宽厚仁和,而且关心教师,乐意为教师排忧解难。情系师生,乐于助人,是郭校长的真实写照。对教师的困难疾苦,更是热情帮助,关怀备至。在生活上,郭校长更是给教师们一个无微不至的关怀。有一次,一位教师身患重病入住医院,郭校长不顾劳累,亲自去医院看望,问寒问暖,并安排教师探望生病的老师,令生病的老师及其家人深受感动。
郭校长对学生也倾注了无尽的爱。哪个学生家庭有困难,她总会热心帮助;哪个学生在纪律上有不良表现,她总会耐心教育。有两位学生家庭十分困难,郭校长了解情况后,给学生申请了困难补助,使这两位学生的家长解决了燃眉之急。郭校长视生如子,有一天,一位学生的奶奶因腿骨折住进了医院,该生的母亲为照顾生病的婆婆不能接送孩子上学,郭校长得知这一情况,就把该生带到她家,给学生端上香喷喷的饭菜。郭校长的事迹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信任和好评,赢得了领导教学工作的主动权。
乡村校长优秀事迹精选篇7
惠超卫,生于1976年4月,新马头镇大郭斗村人,大专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1994年参加工作,现任邱县贾寨中心校马闫小小学校长。他树立牢固的以校为家的思想。由于他工作扎实、肯干,率先垂范,成绩突出,连年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 2006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制作的课件《荷花》获邯郸市教育局二等奖,《谈谈新课标教学中的导课方法》获邯郸市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2016荣获县“模范农村小学校长”称号。
踏踏实实工作 做师生的主心骨----记模范农村小学校长 惠超卫
二十多年来,他扎根农村教学一线,埋头苦干,不迟到、不早退,从未因家事耽误学生一节课,把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播散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他心系学校,情牵师生,经过多年努力,为孩子们打造出了一所环境优美、整洁漂亮的花园式学校,带出了一支充满活力、争先争优、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使整个校园洒满着快乐,孩子在幸福快乐的环境中成长,教师在快乐中工作。
倾力关心师生,创建和谐校园
他关心教师生活,经常和教师谈心,交流思想,及时了解每位教师在想什么,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心里时刻装着每位教师,与教师打成一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马闫小小学教师共有8名,有5名住县城,路途远、道难走,极其不方便。尤其是于老师,孩子都在外地上学,爱人又在外地打工,生活极其困难。他就为于老师生活细致安排,买锅灶、备米面,拿油、盐、酱、醋,办得井井有序,所有的老师无不称赞。老师干工作更加积极有劲,教育教学工作蒸蒸日上,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二十年来,他把点点滴滴的爱全部倾注到学生身上。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严而有度,真诚相处。他经常和孩子谈心,并坚持家访。他十分耐心的辅导每一位学生,认认真真的批改每位学生的作业,稍有进步,及时表扬。对家长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他更是关怀倍致,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实施全面发展,丰富校园生活
在教育教学上,坚持质量立校,积极响应新课改,结合“课内比教学”、“以老带新、以强带弱”,让新课堂全面开展,让每位教师成为讲课能手。他多次组织教师听课,观看教学录像,学习新理论,创造新方法。用新理念、新方法分析教材、分析学生、设计教案、强化要求,使任课老师有了较强的讲课能力。为了孩子全面发展,培养孩子良好兴趣,他以开展社团活动为抓手,组织全校学生分拨分类进行有益的活动,组成了跳绳、呼啦圈、经典诵读等多个社团,并开展了投沙包、老鹰捉小鸡、三人两足等各项游戏活动,使校园呈现出我运动,我健康的新局面。为确保学生在校安全,他从小事抓起,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他每周排查大门、围墙、厕所、教室等,查看是否有安全隐患,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学生上学来,他亲自在大门口接学生入学;学生放学时,他组织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亲自送出大门,安全送到家长手中。每逢家长就讲安全,让家长与学校同抓共管,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快乐的学习环境,每位学生家长看到无不称赞。
绿化校园环境,创造美丽花园式学校
他每天早来晚归,打扫大门卫生,在校园拾垃圾,使校园干净整洁。为打造花园式学校,他不辞劳苦,各方联系,用心负责,先后种植20棵法桐、月季80棵、果树48棵、冬青1200棵、菊花2600棵。把马闫小小学打造成了果树满院、绿树成荫、鲜花争艳的一个美丽花园式校园,深受县教育局、中心校领导高度赞扬,三村干部和学生家长无不称赞。
他是教师队伍中的楷模,他是教师队伍中的典范,全体教师以他为标杆,以他为榜样,加倍工作。他是学生、家长、老师心目中的模范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