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有哪些?事迹材料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这是由事迹材料的宗旨和根本目的所决定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篇1)
吴桥县人民医院 郜广明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郜广明,1983年8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在吴桥县医院外科工作至今,任普外-泌尿-胸外-肿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吴桥县__委员。在36年的工作生涯中,勤勤恳恳、胆大心细,积极稳妥的开展治疗和手术,从死亡边缘拉回了许多凶险的危重患者,多项手术填补了全县空白。连续多次获得县嘉奖、多次被评为全县以及卫生系统和医院医德标兵和精神文明先进个人,所带领的科室连续多年被评为医院先进科室。他技术全面、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患者和同行的信任和爱戴。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作为“__”后恢复高考的第二批大学毕业生,他深知自己的责任深重,参加工作以来始终认真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刻苦钻研业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虚心向老同志学习请教。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通过不懈努力逐步成为科室的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先后担任科室副主任、主任,能独立完成胃大部切除及全胃切除、乳腺癌根治术、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保留肛门功能的直肠癌根治术等大中型手术。独立或参与抢救成功重要脏器、多脏器复合伤近百例。过去医院胸外科几乎是个空白,1991年5月他参加了在河北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举办的全国胸外科进修班,系统学习并掌握了胸外科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在医院首次成功开展了食管癌根治性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肺叶切除术、自发性食管破裂修补术、创伤性膈癌合并腹内脏器伤的手术治疗、慢性脓胸胸膜肺纤维板剥脱术等胸外科手术,均取得了成功,抢救了大量复杂胸伤病人,其中手术治疗心脏贯通伤、急性心包栓塞病人5例均获成功。
近年来,在医院率先开展了对恶性肿瘤进行手术治疗为主的规范化综合治疗,使恶性肿瘤病人的手术切除率及各期生存率均有了显著提高,对癌痛病人的三阶梯止痛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这项工作在走在了全市前列。
在外科治疗微创化今天,他不断学习和掌握微创外科发展的新动态,带领科室人员积极进修学习,在全县了率先开展腹腔镜下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等,这些微创新技术患者减轻了痛苦,节约了医疗费用,且术后恢复快、切口疤痕小,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注重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撰写并发表论文十余篇,还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
他始终以“大医精诚、为民除疾”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带领全科工作人员待病人如亲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满腔热忱为病人服务,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袭,努力打造诚信科室。尤其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首先从自己做起,坚持以患者为关注焦点、以满意为追求目标、以服务质量为工作之本、以技术为发展之路的工作方针,在工作中一切活动都自觉围绕患者的需要进行,并注重细节、人文关怀,构建并形成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多年来未发生医疗事故、差错及病人投诉现象,为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篇2)
青县金牛中心卫生院 曾庆超
2018年11月27日,我成功为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俗称“捐髓”),成为全国第7830例、青县第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我于1999年在金牛中心卫生院参加工作,二十年来,爱岗敬业,担当负责,低调乐观,诚信和善,群众口碑佳,多次获得上级奖励表彰,2008年被任命为金牛中心卫生院副院长,2016年被推举为县__委员。
从成为一名医生始,我就醉心于医术的精进,多次到石家庄、保定、沧州等医院进修深造,学习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技术,几次获得“十佳医生”、“医疗技术服务模范星”等荣誉称号。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乡镇卫生院领导,时刻不忘工作,不讲条件,不避风险,以高标准完成任务为原则。为配合国医堂建设,我认真学习中医技术;我主管公共卫生工作,卫生院多次代表县市迎接上级考核得到好评;2003年非典袭来,奋战在第一线,不分昼夜,不知疲倦,被评为“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和年度先进医务工作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从2018年6月份接到通知到11月份捐献成功,虽历经多次检查、一个月调治,但一直未与工作脱开。在社会上仍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心存疑虑时,我用医生和志愿者的身份,用行动作出诠释。
扎根基层二十年,我经常组织医务人员并亲自参加义诊活动和扶贫行动,为百姓答疑解惑,解除病痛。2008年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并成为青县首例成功捐献者,念念不忘通过每个机会呼吁社会更多人共同参与。身为__委员、卫生院副院长,关注着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乡镇卫生院改革等社会问题,奔走呼吁,建言献策,对我县医养结合工作牵头提起__建议提案,并身体力行学习技术推进国医堂建设,发展医养结合业务。在同事们的努力下,金牛中心卫生院2017年被确定为河北省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并于2018年通过省考评,继续被列入第二批试点名单。卫生院的国医堂在周边颇具影响,业务辐射天津及黄骅等市县邻近地区。
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我不仅组织和参与义诊等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2008年我参与青县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加入中华骨髓库,报名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8年6月,他接到河北省红十字会通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十年流逝,在家庭亲已老、子尚幼、妻多病,家中实际困难摆在眼前,我不曾犹豫,不忘承诺,千方百计做通家人工作在患者需要的关键时刻捐献成功,给另一个家庭带来重生的希望。
2018年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先后被河北省红十字会授予“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沧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爱心奉献、文明市民”荣誉称号,被沧州市红十字会评为2018年度“沧州市优秀红十字志愿者”,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青县委员会评为“优秀__委员”,青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2019年度“燕赵楷模.最美青县人”荣誉称号,被青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青县卫生健康局评为青县2018-2019年度“最美医生”。
新时代新形势,身为__委员及基层医务工作者在付出更多的同时,也在接受着社会的更多检视,良好的群体形象是构建群众信任,融洽医患关系的起点,唯有传承救死扶伤的光荣传统,弘扬乐善博爱的时代新风,才能塑造新时代卫计人的特有风貌。
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篇3)
“你现在慢慢放松身体,我帮你检查一下宫颈口……”在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里,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年轻女医生正在用熟练的手法为一名患者进行检查。检查结束后,患者非常满意,并啧啧称赞:“这次是复查的,宫颈糜烂已经被治愈了,杨医生不但技术精湛,而且服务态度特别好,非常值得信赖。”
患者眼中这位“好医生”就是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的主治医师__。2011年从广东医学院本科毕业后的她,在一次的返乡时候,她强烈感受到当地群众对高医疗水平有很高的期待后,她果断放弃了大城市医院的工作,来到了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工作。她说:“大医院不缺我这样的医生,但是基层医院是真的需要我这样的医生,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一兢兢业业,心系病人
在妇产科,没有人不为她那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工作的认真劲所折服。妇产科病情急,突发事件多,她手机保持24小时畅通,随叫随到!
有一个晚上,她接收了一个宫外孕患者,立即开启绿色通道,做完宫外孕手术已经凌晨三点了。第二天早上她参与查房,中午十二点去查看该患者术后情况,晚上七点多又去查看该患者恢复情况。她心系病人,放弃“出夜”休息时间,加强术后查房次数,那名宫外孕患者都看不下去了,心疼地说:“医生,你不用休息一下吗?昨晚忙碌到现在,太辛苦了。”
工作虽然繁重,但是她无怨无悔,用尽自己满腔热情和过硬技术为患者服务。在她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竭尽全力为妇女、儿童提供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二潜心钻研,技术精湛
医生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临床思维的职业。工作期间,她勤于思考,善于钻研,业务技能快速提升。多年来,她从来没有间断过学习,不断鞭策自己,工作之余,她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竞赛等。此外,她积极学习科室新开拓的技术,如腹腔镜、宫腔镜等微创技术,采取新的治疗方法为广大患者诊疗。
参加的竞赛获奖如下:
2020年12月参加首届化州市医共体新生儿复苏技能竞赛荣获一等奖;
2021年10月参加茂名市第二届新生儿复苏技能竞赛中,荣获团队二等奖。
三甘于奉献,率队逆行
近年来,新冠疫情反反复复,作为一名党员,她时刻谨记入党的初心和使命。在接到医院招募支援疫情的通知后,她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并利用下班时间反复进行核酸采集、穿脱防护服的练习。据统计,2022年她已参加三次疫情支援,分别是0327化州、0404电白、0708化州疫情。
3月27日晚23点,接到支援化州市区核酸采样的通知,她被任命为队长,她迅速组织队员集合,“5个人,回来的时候一个也不能少。”这是她此次支援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她的有力组织下,医院支援队于次日凌晨准时赶往目的地,连续三天在康景体育馆参加黄码区的核酸采样。在支援期间,她带领队员们从核酸采样点到隔离场所、从流程到制度、从管理到执行,筑起了一道防控的高墙,确保每位队员的安全和健康。
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篇4)
盐山县人民医院 高占根
高占根,男性,58岁。1982年8月经过刻苦学习以优良的成绩毕业于承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响应学院到基层医院工作的号召,来到盐山县人民医院外科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基层一线临床工作。
这些年来,我始终牢记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挥自己的医疗技术特长,并通过不断的业务学习和素质培养,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分别到天津环湖医院、省二院进修学习,每年都到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多次参观学习,开拓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我由一名普通的住院医师晋升到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再到现在的主任医师,成为科室的业务骨干。自己可独立完成大面积脑梗死、脑出血的外科治疗、颅脑损伤手术、脑积水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及部分脑肿瘤切除术等各种颅脑手术,为广大群众解决了出外求医“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生活条件差的病人,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都能像亲人一样热情接待。不久前有一位车祸的病人,送到我科时,患者已发生脑疝,需要急诊手术抢救,治疗费用大约需要预交1万余元,没有家属,但伤情就是命令,立即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办理住院手续,分析病情后,给予急症手术治疗,为这名患者挽救了生命,最后康复出院。正是怀着这颗对患者的赤诚之心,十几年来,我全心全意的扑在工作上,力求对每个病人都亲自过问,每次值班都要比规定的查房次数多查几遍,每例手术都力求做到最好。对待病人我一视同仁,不因为其身份贫富而不同对待,不管休班、睡觉还是家中有事,只要病人需要,我都随叫随到。很多病人为表示感谢,向我赠送钱物及宴请,我都一一拒绝。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不懈的学习,提高自身技术能力。先后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发表了多篇论文。我先后派多名医生到天津武警总医院进修学习,于2017年于天津武警总医院达成协议意向,天津武警总医院多次派出技术骨干来我院指导我科手术及查房,帮助我们解决技术难题,让我们的知识储备更加充实,技术更上一层楼。
做为一名医生,就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创新,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把他们当亲人一样,急他们所急,想其所想,一心为病人的康复去工作。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多年来,我不过是尽职尽责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可组织上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曾先后于2001年获得政府嘉奖,2005年获得三等功,2004年获得三等功,2006年获得三等功,2009年获得政府嘉奖,2016年获得优秀学科带头人称号,2017年获得突出贡献奖,2018年获得突出贡献奖。其实,在我们医务工作者队伍中,我不过是普通一人,我的许多同行,他们从没有信誓旦旦的豪言状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典型事迹,更没有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有的只是无私无畏、默默奉献。他们用亲人般的关爱温暖着患者,用简约平实得人生履历,诠释了医生这个职业深刻的内涵。我同他们一样,履行了一位医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在这些年的临床工作中,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但我并未自满与骄傲,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感谢党和人民多年来对我的培养,使我掌握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也感谢我的单位盐山县人民医院,是她为我搭建了成长的平台;更要感谢多年来托付生命和健康于我的患者,是他们的信任才使我领悟到医务工作的神圣和崇高,感受到工作的快乐,体会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篇5)
吴彩云:医生的细心就是患者的放心
清晨七时许,昨晚值夜班的吴彩云医生还未回家,此时的他十分疲倦。在做交接班准备时,他突然接到了急诊科打来的电话,需要立刻前往胸痛中心进行会诊。
吴彩云已经“习惯”了工作上的“小插曲”;或者说,不断处理“插曲”,使之回归正常节奏,本身就是他工作的一部分。在火速赶到胸痛中心之后,现场一幕令人“震惊”。患者是一位三十几岁的邹姓男性,正躺在病床上四肢不断抽搐,神志已经完全丧失,其严重程度远超吴彩云预料,心电监测提示心室颤动。 “当时他的情况特别严重,发现是心室颤动后我们立即对患者进行电除颤,很幸运,第一次电除颤后患者就恢复了窦性心律,通过向家属反复确认病史以及观测各项生命体征,可以断定该患者是由于血管堵塞、心肌梗死引发的恶性心律失常,医学上称之为阿-斯综合征。随后,我们心内科团队为患者进行支架植入等一系列操作。这位患者是幸运的,因为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与及时的救治,这条年轻的生命就将逝去。”由于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近两年,邹某每隔一到两个月就会来到心血管内科找到吴彩云医生进行复诊。每次吴彩云都会为他进行心电图、血常规、生化指标等各项生命体征的细致检查,确保他的病情保持在一个稳定状态。由于诊治及时,该患者目前预后良好。
2014年,吴彩云在硕士毕业后来到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迄今为止已经9个年头了,他曾在2018年前往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进修冠心病介入治疗,2020年获得抚州市“抗疫先进医师”荣誉称号,2022年获得抚州市“优秀医师”荣誉称号,现为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作为一名一线医生,进行日常病人的收治、急诊科会诊、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是吴彩云每天的工作常态,有时遇上危重病人病情发生变化,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出现生命体征不平稳等突发情况,无论何时何地,吴彩云都要及时赶到病房处理。
“作为一个医生,在诊断病情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细心,有时候对患者的病史没有了解清楚,或者是忽略了一个小小的细节,都有可能导致误诊。比如有一位胸痛的病人,如果没有把他的具体情况、既往病史了解清楚,就有可能将主动脉夹层大血管撕裂与急性心肌梗死两种情况混淆,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吴彩云向记者说道,由于自己是主管医生,对患者的病情细节更加了解,只要患者家属有需要,无论何时何地,都会第一时间向他们解释病情。
医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各个患者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正如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练就过硬本领,怀揣责任心与同理心,尽最大的可能去帮助每一位病人减轻、摆脱病痛的折磨。”吴彩云说道。
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篇6)
____,男,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副主任。____县第十七届人代会委员。____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____省全科医学会慢病防治分会第二届委员。
从事医疗工作十七年来,作为一名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的他,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钻研。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从医多年来,他坚持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在工作中,他时刻为病人着想,不管有多忙多累,他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的病情,尽量做到全面掌握,精确医治。经常不能正常下班,半夜起来抢救病人是常有之事。
不断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在他的带领下,医院心血管内科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植入以及快速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该项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病人的一致好评。目前医院的这项医疗技术水平在____市县级医院排名第二。该项手术的开展,使患者外出就诊率明显下降,同时也积极响应大病不出县的号召。
在工作中,他一直在不断学习,苦练过硬的基本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心血管内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加上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他成了医院的业务骨干,得到了患者的信赖,获得了相关荣誉奖项。
(1)2019年参加____市“心动中国。稳心杯心电图识图”大赛获得第二名;
(2)2021年参加____市“心动中国。稳心杯心电图识图”大赛获得第一名;
(3)2021年获得医院“突出贡献奖”。
工作严谨,较强的责任心
从医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始终牢记救死扶伤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品质,不断学习掌握医患沟通技巧。此外,他还非常重视诊疗过程中的心理疏通,在给病人看病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认为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细心动作本身就是一味对症良药。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视病人如亲人,从而赢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与尊重。
积极参与基层医疗服务工作
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他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县人大及单位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领会理论精神,并积极参加各种义务劳动,积极参加医院的下乡任务,不怕苦,不怕累,先后到过长铺、千岭、复兴、下仓等乡镇,立足于本职,立足于社会,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依靠熟练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更加努力,弘扬老一辈的医德医风,爱岗敬业,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争创一流,再攀高峰。
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篇7)
__,女,39岁,__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19__年毕业于__大学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从事呼吸专业至今,曾先后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北京天坛医院等进修,并参加了加拿大汤姆逊大学的呼吸治疗师培训。现任__市医学会呼吸内科分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
作为一名内科医生,从医十六年来,__始终以坚定的政治思想、乐于奉献的精神,全心投入到临床诊疗的一线工作中;她能够心系患者敬畏生命、努力治病救人,深受同行们的肯定和尊重,也受到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
作为一名呼吸专业的科主任,__能够围绕医院的发展战略,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发展观念,锐意进取、勇于奉献;她勤于学习、刻苦钻研,发表多篇论文,她锐意创新,主动提出高端的培训学习要求,完成了呼吸道微创治疗的专项培训,先后开展了气管镜下气道病变的冷冻治疗、氩气刀治疗,气道金属支架的植入,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和治疗,纵隔淋巴结透壁针吸活检,内科胸腔镜检查和治疗,气道球囊扩张等专项手术,填补医院和__市的专业空白。
在平凡的工作中认真做好应尽的职责,可以说无须称道。但在严峻的工作任务面前能不畏风险、挺身而出,则是值得赞扬、敬佩的。__就是这样一个能够经受长期繁琐工作,并能接受危急重任考验的优秀医务工作者。
__年8月29日深夜,市卫生局医政科的紧急电话打到医院总值班,要求立即组织2名医护人员和急救车1台到新安第二人民医院集合,参加甲流紧急隔离诊治任务。当时任务交到呼吸科,值班医生通知了__主任,她立刻从家赶到医院,简单做了准备,安排值班医生继续留守院内工作,带领科室一名护士上了急救车奔向疫区。由于行动迅速,她们第一个到达指定地点,并立即投入隔离处理工作。由于疫情紧急、当地防护条件难以与市级大医院的规范相比,但她没有丝毫退避,在最简单基本的防护下就全力投入到病人的询问、诊察处理工作中。由于筛查病人任务重,每天只休息4小时。随着工作就绪,紧张程度缓和了。但面对确诊病人,她仍然坚持走到病人身边去查房交流,给病人更多的安慰、化解恐惧心理。其他值班医护人中,很多对甲流也有恐慌和错误认识,她耐心讲解和示范,使她们消除恐惧提高防护意识。为了减少同事们的接触风险,她自己能解决的,总是自己更多的出入病房而安排其他人员在安全区备班。考虑到她们小组单独工作时间长,医院要安排人员轮换,她却主动提出要坚持到底,从而避免新手到位高的医务人员感染风险。她就这样继续14天,直到圆满完成首批任务。对她来说,经受这样的考验不是第一次,在2003年的“非典”防控工作中,她也是毫不犹豫地首先到偃师缑氏去,并在危险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了一个月。
在危险面前是考验一个医务人员是否具有真正的职业精神的时刻,这样的时刻,她两次都没有丝毫犹豫和退缩,勇挑重担,表现出无私奉献、不畏危险、无愧使命的可贵品质。
“以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医院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这就是__的工作原则。社会需要这样爱岗敬业的优秀医生,患者需要这样技术精湛的优秀医生,医院需要这样的优秀科室管理者。
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篇8)
周斌:术业求精 医道从德
“周医生,刚来的患者消化道大出血,请您马上去一趟!”护士们推开办公室大门,接二连三地向周斌报告患者的各项指标及身体状况。
周斌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八年有余,是消化内科主治医师,主攻各类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据周斌介绍:“消化道大出血属于消化内科急危重症之一,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出血快、出血急;如果没有及时救治,会引起失血型休克而导致的休克型死亡。所以,遇到这类情况必须随叫随到。”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起点,长辈言传身教、授之以渔,晚辈耳濡目染、观之以行。周斌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祖父、父亲、大伯等都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据周斌回忆,小时候他经常跟着祖父上山采药,回来之后将草药洗净、切片、晾晒,由此在心里埋下了从医的种子。
2015年1月,周斌从资溪县第一人民医院来到了市第一人民医院。他坦言,之前在县医院大内科工作时,每天都能接触到呼吸系统、心血管、消化系统疾病等方面的患者,虽然收治病人种类多、学习的范围广,但聚焦到某一具体学科还不算精通。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后,在完成自己日常工作之余,周斌积极向经验丰富的医生请教,进一步学习胃镜、肠镜的操作,精进在内窥镜下的治疗技术。有一定基础后,周斌主动申请前往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修学习,掌握了国内先进的消化内镜下的各种诊疗技术。目前,已开展电子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硬化、组织胶注射治疗,掌握了内镜下胃、肠道息肉灼除、EMR等治疗技术。“能够利用自己手中的内窥镜将患者从生死边缘救回,是我最开心的事情。”周斌对记者说道。
现在,除了每日的门诊、急诊等常规工作,科研也是周斌的工作重心之一。与以往不同的是,新时代的医生不仅要广泛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还要将自己接触过的千千万万病例成系统地归纳下来,形成新的看法与见解,再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周斌说道,近年来科室陆续来了多名年轻医生,大家经常在一起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就临床上遇见的不同病例进行学习讨论。
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在内窥镜下的黏膜切除术、剥离术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和同级别的医院还有差距。为此,周斌主动申请到上海中山医院进一步学习精进内窥镜下的手术操作治疗。日前,医院与科室都已批准了他的外出申请,预计今年九月前往。周斌表示,此次外出学习,更多的是以学生的身份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虚心求教,以期习得更为精深的医疗操作技术。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在周斌眼中,热爱、好学、敬业与亲和力是成为合格医生的四大要素。只有喜欢、热爱医学,才会用心钻研,不断与时俱进、精进技术;也正是因为热爱医学以及拥有充分的敬业精神,才会不断地和患者耐心沟通,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亲和力,从而获得他们的信任以及更多的疾病诊断线索。如此,就能用最好的手段帮助患者摆脱病痛折磨。
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篇9)
他是一名急诊科大夫,肩负着‘白衣天使’的崇高使命,恪守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原则,行使着让患者满意的行为准则,坚守着准确及时诊断的职业追求。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无私地,对此付出坚信的努力和汗水。
作为一名党员始终不忘党的宗旨原则,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履行着一个党员的铮铮誓言。在平日里,他爱岗敬业,恪守职业操守。从未收过病人红包,从不向病人索要卡要,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谨记职责要求,救死扶伤的形象。
二零零三年突如其来的非典期间,他响应组织的调配参与到第一线,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完全清楚地知道工作的风险,但他没有推脱。每天检查一百多人次,到晚上两腿肿胀难忍,然而他没有放弃一个病人,坚持每天工作。在禽流感期间他又投入到第一线。在二零零八年冬天的一个夜里,水面已结了一层冰,120接到急救电话说:一小伙跳下河畔,赶到现场是隔着河,母亲喊着救命,夜深人静找不到路,情急之下他和护士趟河过,也不知水有多深,更过不了水的寒冷刺骨,水満过了膝盖又满过腰,就这样把病人从对岸抬了过来。赢得了抢救时间。
又是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凌晨四点多,120接到求救电话,第一队人马走错了路,他是第二队出发,当到现场又是两名小伙子跳下河涯还是找不到过河的路,他们的同伴跪在对岸求救人,时间就是生命,一分一秒也耽搁不的。他从河墙上溜了下去,这一下去裤子扯了个大口子,屁股也摔的酸痛,那能过得了,还是过河救人,把病人接回来,天已蒙蒙亮。他这才发现冷,他拖着湿淋淋的衣服,腿麻木了,冬天的水是那么的刺骨,牙齿上下打个不停,回到家钻进被窝好长时间腿暖不下。这样一次又一次,他的腿已落下风湿。在急诊科工作,难免有危险,曾经两次在急救的途中,车祸受过伤,身体上留下许多伤疤。二零一零年九月十五日在急救途中,救护车和一辆机动三轮车相撞,由于惯性作用,他一头顶破了挡风玻璃,造成颅脑损伤住院一个月。然而车祸没吓到他,痊愈后他又回到工作岗位上。
二零一三年五月十五日又是在急救途中,救护车和一辆小轿车相撞,救护车摔出三十八米远,连打几个滚,当时他什么也不知道了,醒来后遍体鳞伤,造成二次颅脑损伤,至今他还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失眠,健忘。他多么渴望回到工作岗位。
作为一名普通医务工作者从事着平凡工作三十余载的从医生涯,无惊人的壮举,也没有耀眼的光环,唯有一份执着,仅有一份追求,那就是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让病人早日挣脱病魔的困扰,还他们一个健康的体魂,让他们再次拥有阳关灿烂的一片晴空。他没有老师那样的桃李满天下的骄傲,也没有明星那样头顶光环的荣耀,有着日复一日单调枯燥的工作,有时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吃饭没规律,甚至双休日也在加班,经常远离节假日的欢声笑语,少了与家人相伴,多了一份对病人的坚守。
从医以来他一直坚持在第一线,数年如一日,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随叫随到,从不推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医疗事业是一项技术很强的工作,只凭一颗善良的心是不能实现救死扶伤的,拥有精湛的医术才是病人的福音。从医以来,他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地钻研专业知识。经过多年的医学基础理论学习实践,在中国现代医药卫生研究进展上先后发表了论文《肾病综合证临床诊断及治疗要点》,《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的体会》,优秀论文《中西医治疗精神疾病》。他曾今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篇10)
韩桂琴,女,51岁,汉族,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韩台村乡村医生,从医33年。
韩桂琴30多年来一直以崇尚医德,讲求医术,刻苦钻研为宗旨,本着主动热情,心系患者,不计个人得失,视病人如亲人的做人原则,尽己所能全心全意的去对待每一位患者。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韩桂琴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扎根基层,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得到了各级领导及老百姓的认可。
1974年,为了解决村民看病难问题,受大队委派,韩桂琴去高崖口卫生院参加了北京261医院医生及专家的培训,培训合格后,她成为了村里唯一的乡村医生。初到村里上岗时,由于当时村里经费紧张,医务室便设在她家里,条件相当简陋,但即使在这种条件下,她依然坚持为村民热情服务,30年来,从来都没有退缩过。
1976年,当时村里大多数人得了一种叫手足疮的病,疼起来特别难受,小孩痛的整天啼哭,大人疼的不能下地干活,给村民生活工作带来相当不便。由于村里没有相关的药品,村里当时有人说是动土破了风水。为了破除这种迷信说法,同时也为治好村民的病,韩桂琴徒步15公里到高崖口坐车去区里拿药。拿到药后便千方百计给有病的人医治。
在一天深夜,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原来是村里的一位老大爷患了病,到现场经过诊断是急性脑血栓并伴有心脏病,经过简单的医治后将其送到261医院医治,病情终于得到控制。医生说如不是村里事先医治,老人送到这就恐怕回天乏力了。
有一次,在深夜出诊时不小心将脚崴了,脚腕三处骨折。在基本恢复之后韩桂琴便立即上岗,瘸着腿一拐一拐地为村民治病。有一次一位村民当时就流下眼泪,最后坚持将韩桂琴送回家里。
多年来,不管白天晚上,韩桂琴有诊必出。从当上医生到现在,没有睡过几个囫囵觉,没有过一个完整的春节。逢夜间出诊时还需要有家人陪同。在对待病人方面,她努力履行一个医生的职责,为半身不遂的病人输液时擦屎擦尿,每天为村里老人免费量血压、送药,对于那些低保户及困难户,在为他们看病时同时送去关怀,帮他们收拾屋子,给他们做饭……而从结婚到现在韩桂琴还没时间为家人做过几顿可口的饭菜。
在理论知识方面,韩桂琴刻苦学习业务,积极参加培训,注重知识更新与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每年都参加区卫生局组织的医生培训。多年来,韩桂琴认真执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专业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坚决抵制假、冒、伪、劣药品,严格执行规定的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在输液、出诊时不收受任何费用。同时积极获取多方面信息,确保群众医疗、用药安全,30多年来未发生过医疗事故。积极配合镇政府及村委会做好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传染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受到一致好评。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北京市也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乡村医生社会养老制度与基本待遇保障机制的意见》,这更坚定了韩桂琴干好农村卫生工作的信心。韩桂琴说,自己将继续以村民服务为宗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做一名让政府放心、让百姓放心的乡村医生。
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篇11)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坚持“对病人负责、对工作热忱”的态度,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日常工作中,热情接待患者,详细询问病人病情,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做病人的贴心人。为了能够给更多的患者做更详细的检查,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无一例外。在B超室的候诊大厅里,通常是同事们都下班了,可他的诊室却灯火通明,室外还有不少患者在候诊。
业务上,他精益求精,严格要求自己,勤学善思,勇于创新。2013年,在全市率先开展四维产科超声检查项目,重点筛查胎儿先天畸形,有效地降低了畸形新生儿的出生,深得准爸准妈的信赖,受到广泛好评,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该项目在滁州地区也处于领先地位,全市每年有近一半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都经他之手。他不仅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而且很善于总结经验及成果,在2014年及2015年的滁州市医学会超声分会学术年会上分别作了题为《四维产科超声检查体会》、《产科危急症超声检查思路》的学术报告,获得了同行们的高度评价和认可,极大地提高了医院在滁州地区超声学科的影响力。
对于新开展的上肢血管、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造瘘术超声检查和肿瘤科PICC置管术后病人超声血管评估,由于目前科室只有他一人做这项检查,为了不耽误这些危重患者的及时诊治,他经常牺牲自己个人休息的时间,加班加点。通过与这些患者的接触,并结合自己的学科知识,在这个领域他也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并及时向院领导和相关科室作了汇报和沟通,获得院领导的充分认可。他提出:“这些病人都是饱受病痛折磨的人,保护他们的血管就要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一个人只有两只胳膊,这边的血管坏了,可以用那边,如果那边也坏了,怎么办?所以,我们不能等病人的胳膊肿了疼了再来处理,而是应该在置管前、造瘘前就充分做好血管的评估,选择条件较好的血管,这样就能减少血栓发生的几率,做到未雨绸缪,就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将来有条件,我们有了自己的超声介入诊室,可以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进行穿刺和置管,那么就能有效避免误穿、反复穿刺的发生,这都是很好的技术”。
作为一名青年超声医师,他深知自己还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向老师和前辈们学习。他认为:“要做好一名超声医师,不仅要学习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要多向临床的老师请教,和临床多沟通。临床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临床困惑的,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例如,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正是由于临床存在极大的困扰,中医院也曾出现过这样凶险的案例,现有的资料不多,为此他做了很多工作,反复大样本对照观察,总结了一套可行的诊断方法,给临床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还有一次在给一位高龄孕妇(孕36周)检查时,发现羊水过少、脐动脉S/D异常升高,舒张期血流消失。根据他的超声检查经验,胎儿存在严重的宫内缺氧,随时都有发生宫内窘迫的危险,他立即联系了主治医生,说明了病情并告知家属,主治医生随即上报医务科,请予剖宫产手术。第二天,孕妇的婆婆亲自来到诊室,当面告知母子平安并表示感谢。
没有追求与理想,人就会碌碌无为;没有信念,人就会缺失人生航线的坐标。在工作中,他始终能做到勤奋肯干、开拓创新、得失不计,他的目标就是要当好临床的左右手和患者的小旗帜,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地完成工作任务,为医院发展尽一份力。
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篇12)
刘欢,女,1990年出生,2010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蒲县化乐卫生院,于2014年收到了上级的聘任,正式成为化乐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
天随幼时心愿,怀德一生为医
刘欢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从小便看到村民忍受疾病折磨,目睹了许多的悲欢离合,看到很多老百姓因为贫穷看不起病,许多人只能放弃生命慢慢等死,治病救人的念头便在她心里萌发。那时她就想,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医生,努力学习医术,用最便宜的药,最准确的诊断,最热情的服务为村民减轻痛苦,减轻经济负担。
夫医者之善恒,惟生命不可辜
立足农村,刘欢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和奉献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全村各族人民的健康。她扎根乡村,多年如一日,用真情做事,用爱心服务,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其事迹主要体现在:
刘欢为负责辖区内的所有老百姓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慢性病患者、35岁以上高危人群、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入户做健康检查,为村民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入户为辖区居民签约家庭医生协议书,做到一户不落,详细为居民讲解签约协议提供的具体服务内容。
2017年为辖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签双签约协议书,定时为贫困户进行随访和政策宣传。
由于村民对预防接种的认知不够,没有主动接种意识,于是刘欢拿着预防接种的宣传资料挨家挨户的宣传。慢慢地,村民们意识到了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到了接种的时间就会主动到卫生室找她。
村里朱小峰家的孩子,从小患上自闭症,不和小朋友接触玩耍,刘欢一有空就去他家看他,启发他,进行心理引导,慢慢地孩子会笑了,性格开朗起来,他的妈妈逢人就说“这是刘欢的功劳”。
村民乔文秀由于脑梗后遗症、颈椎腰椎疼痛,常年躺在床上行动不便。无论刮风下雨,刘欢按时给老人送药。去老人家要经过一条石头小路,坑洼不平非常难。有一次由于天黑又下着雨,刘欢不小心摔了一跤腿也磕破了疼得直冒汗,但想到病人的痛苦,她咬着牙坚持走到老人家,喂药,按摩,还给老人做汤面。
村里还有一个由于车祸导致多年瘫痪在床的杨九锁,刘欢也经常给他上门送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他和他的爱人逢人就说“村里有这样一个医生是大家的福气”。
村民卫天保、卫红鱼老两口由于年纪大了,再加上有心脏病,生活不能自理,虽有儿女轮流伺候,但有时也忙不过来,就打电话让刘欢送药问诊,她二话不说就去了,她时常想“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才能不辜负自己的初心”。
2020年新冠来袭,刘欢和村委工作人员共同挨家挨户去排查、宣传、测量体温、发口罩、给村里撒消毒药,告知大家没事不要出门,村民们都说:“你就放心吧,我们绝不给国家添乱”。
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刘欢情系农村、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为确保乡亲们的身心健康,用爱心传递真情,用关爱奉献着青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和诠释着一个普通乡村医生的诺言和标准。
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篇13)
她是一位普通的妇产科医师,在生命的田园里,用真爱吟唱着一首首动听的歌谣,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怀揣医为仁术、救死扶伤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带着对著名医学家、中国妇产科学先驱林巧稚的仰慕和崇拜,就读于专业医学院校的我,一毕业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妇产科工作。从医二十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对待患者,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贫贱富贵”原则,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我始终都不会忘记我是一名医生,一名系母婴安危祸福于一身的妇产科医生。
通常的我,性格内敛,不喜张扬,心理学上被称黏液质气质类型,换一句通俗和时髦话就是“比较淑女”。但在一次对一位双胞胎产妇抢救及预后康复的过程中,我最初由温文而雅的医生变成“高分贝开道员”,之后又从“高分贝开道员”变成了不收佣金的“广告商”,几近从淑女变成了“捍妇”那是一个清晨,我正在值晚班,突然接到乡卫生院的紧急会诊请求,说是有一位双胞胎产妇,孩子是生出来了,可是产妇大出血。当我以最快的速度赶过去时,人已经奄奄一息,连血压脉搏都测不到。万分危急之下,我果断用电话一边紧急请示科主任和分管院长,一边与我院相关科室详细沟通。当120车火速开到该院楼下,用最快速度做好相关工作后,我们抱上双胞胎、抬着产妇就跑。路上遇到塞车,我一改往日的矜持与涵蓄,伸出头去就用平生最高嗓门为救护车开道。唯一的想法就是快点、快点再快点,全然顾不上因失态而引来的惊奇与诧异。经过迅速有效地救援和抢救,产妇总算转危为安。但接踵而来的问题是,产妇家实在太穷,不说住院费用,连吃饭的钱都成问题。非但如此,由于之前的大出血,术后又并发了极其可恶的席汉氏综合症,这也就意味着两个可怜的小生命一出生就要面临无奶可吃的困境。无奈之下,我又由医生客串起“掮客”,通过朋友的关系,找到县电视台替他们寻求社会帮助。或是出于对产妇境遇的真切同情与关爱,抑或被我们对一母三命的真诚敬畏所感染,很多单位和个人都慷慨解囊,纷纷送来钱和奶粉,产妇和两个她刚刚带来的小生命得以彻底走上安全健康之路。
在医疗工作中,我力求严谨,从未出现任何医疗差错或事故。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新生儿窒息复苏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此同时,积极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努力吸收最新科技成果及最新诊疗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医疗实际工作,努力.提高诊疗水平及医疗质量。凭借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胜任各种妇产科病人的检查、诊断及处理;掌握危重病人的抢救、疑难病症的分析、综合判断及处理。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精益求精、用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做好每一件事,无愧于我们神圣的职业,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
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篇14)
在省党代会报告中,“民生福祉不断增进,高品质生活成为新的追求”这句话,让乡村医生陆敏贤深有感触——“以前人们有病才求医,现在大家更加了解健康常识,更注重养生,更倾向于‘治未病’。”
12月9日早上6点半,陆敏贤早早打开了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建东村卫生室的大门,患者已经在这儿等候针灸推拿诊疗了。“卫生室正常是7点半上班,我提前一小时,方便大家错开上班时间来接受治疗。”陆敏贤说道。
因为有口皆碑的中医针灸推拿技术,陆敏贤在当地小有名气,年门诊量达到2000人次以上。
2001年从学校毕业后至今,陆敏贤已在村医岗位上干了20年,今年刚刚评上中级职称。谈及未来5年的小目标,陆敏贤说:“从个人来说,我要向更高一级的职称努力,提高自己的中医技能,更好地打造中医特色诊室;从团队来说,目前村卫生室的人员缺口比较大,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加入到村医行业中来,一起当好村民的健康‘守门人’。”
今年年初,建东村卫生室乔迁新址,总面积由原来的120平方米扩大到320平方米。全新的村卫生室内,门诊、治疗、药房、输液室等一应俱全,还专门设有中医阁,彰显中医特色。“卫健部门和村里给我们配备了颈腰椎电子牵引床、全新的办公座椅、6把输液椅、5张输液床、7张中医诊疗床等新设备。”陆敏贤饶有兴致地介绍,“地方大了,环境好了,村民们的就医体验感更好了,也更愿意来了。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患者基本在村卫生室就可以得到处理,不用跑很远的路去大医院了。患者接受针灸推拿时,基本可以做到一人一间病房,隐私得到更好的保护。”
陆敏贤的办公桌上放着几张名片,供村民取用。记者看到,名片上印有他的姓名、电话和微信二维码,并特别备注“针灸、推拿、理疗”。“不少人有颈椎腰腿痛的毛病,通过针灸推拿可得到有效缓解。大家用电话或微信提前一天和我预约,我会安排好时间,第二天过来就不用排队了。”陆敏贤说,“根据统一定价,现在一次诊疗费用56元,医保报销后自己只掏28元。”
作为已经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大学生村医,几年前,陆敏贤通过公开招聘考核纳入备案制管理,生活有了保障,收入直线上升。陆敏贤透露,纳入备案制管理后,他的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参照医院同类人员标准,奖励性绩效工资与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家医签约等工作完成情况挂钩,“五险一金”参照企业职工,并享有与同类事业编制人员同等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培训、进修、假期、工会福利等待遇。此外,每年3到4次的上级医院培训,也让陆敏贤这样的村医得到了更多学习的机会。
“我们正在为村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就我自己来说,过去5年来,乡村医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收入在提高,今年年收入保底20万元。现在的我充满干劲,生活有奔头,也盼望着我的小目标早日实现。”
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篇15)
承生命之重 怀医者仁心
这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之一,关乎生命、关乎希望、同样关乎未来,这个职业是儿科医生。
杨丹,民盟盟员,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一名普通的医生,在儿科工作的十余年,始终有着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和对患儿的无限的关心和爱护,全身心地投入到儿科临床诊疗工作中,视事业如生命,待病人如亲人,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一名儿科医生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天职,曾多次获得“优秀医生”和“优秀总住院医师”的荣誉称号。
与患者感同身受 医术上精益求精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杨丹始终铭记医者仁心,真诚为患者服务。儿科是最繁忙的科室之一,患者多、小儿病情变化快、急重症多,孩子一人得病,全家人紧张、焦虑,儿科医生成了高压力、高风险的职业。
为了能给患儿提供更好的服务,杨丹将提升自我放在第一位,苦修医书,不断精进技术。忙碌的工作之余,只要有学习机会,她都不会放过,一有新技术她就会立即查阅专业文献,对照实践进行研究。
在她自身取得丰富成果的同时,杨丹积极带头,带动身边人自觉学习,鼓励实习医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当地医学界发挥了良好的创新示范带头作用,特别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科进修期间,极大地开拓了她的视野,为新业务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妙手仁心践初心 只为患者谋福音
儿科被称为“哑科”,儿童患者不会和医生交流,给诊疗过程带来不少难题。儿科医生又忙又累,而且普遍缺乏成就感。
根据儿科的这些特点,杨丹在每天的工作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手要勤、嘴要勤、腿要勤。从医二十多年来,无论上班还是下班,白天还是晚上,只要病人需要,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患儿身边。在诊疗过程中,她坚持仔细检查,规范用药,不开大处方,多年来一直保持全院平均处方费用最低纪录。“诊断准,药费便宜。”良好的口碑让杨丹这个名字在众多家长中广为流传。
由于经验丰富、医术高超,对待病人又十分地亲切。虽然工作十分地辛苦,但只要看到孩子在她的精心诊治下恢复了健康,蹦蹦跳跳地出院,就是杨丹最幸福的时刻。
在患者及家属眼中,杨丹既是医生,又如亲人。
精慈仁医献爱心 扶危济困惠民生
杨丹的从医原则是“有钱没钱都给病人看病”,也是她毕生的追求。
杨丹是一位无私帮助病患,以关爱弱势群体、助人为乐为己任的医者。行医十几载,她不仅用医德医术来帮扶弱势、济贫扶危,在公益事业的投入也从不吝啬。
有一次周末上门诊,来了个少数民族的患儿,由于语言不通,沟通交流困难,看着患儿焉哒哒的样子,杨丹凭借多年经验,联合多个部门对患儿进行精准诊断。住院期间,因家庭困难、生活拮据,患儿母亲吃不好,营养不良,奶水不足,导致患儿脸色蜡黄,杨丹以身作则,带头为患儿家属捐款捐物,并时不时送餐,直到患儿好转出院。
疫情期间,她和所有医护工作者一样,白天在病房工作,晚上到儿科发热门诊坐诊,严格按照医院的疫情防控要求,严防死守好第一道防线。“一个好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仁爱的情怀。”杨丹用爱心传递着真情,在默默奉献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突出的履职能力成为张掖医者的一个标杆。
心怀仁爱,坚韧笃行。杨丹像婴儿一样吸吮着知识,用优质的服务浇开一朵朵盛开的小花,用灿烂的微笑照亮冰冷的病房,以患者为先,以奉献为荣,默默地用一份忘我的情怀展现了新时代年轻医生的风采,用行动关心患者健康不辜负性命相托的重任。
作为民盟盟员,她积极参加社会服务活动,为甘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用实际行动践行民盟盟员的职责。
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篇16)
余欢成:竞速路上 医病也医心
傍晚,忙碌了一天的余欢成医生回到家中,迎接他的,是一顿久违的团圆饭。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传来,余欢成医生熟练地拿起手机、摁下接听键,“什么?六号床的病人大咯血?好的,我马上到!”在简短急促的对话后,余欢成医生匆忙地赶回了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面对着还在冒着热气的饭菜和空荡的座椅,余欢成的家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仿佛一切都提前演习过……
火速到达医院后,余欢成熟练地穿上工作服直奔病房,指导大咯血的患者进行药物止血处理,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出相应措施;立即联系血管介入科,经过药物及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出血量明显减少,血氧饱和度从刚开始的趋近于零渐渐回归正常值,情况明显好转。余欢成向记者介绍,与其他液体不同的是,血液渗出后会迅速凝固,当病人出现大咯血情况,会导致血凝固堵塞气管等,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窒息,危及生命。“作为二线医生,无论何时何地,科室一通电话,必须马上赶到医院,因为时间不等人,黄金抢救时间转瞬即逝。”
自2008年开始,余欢成已经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了十六个年头。2020年8月,他被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抗疫先进医师”,被市第一人民医院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8月,被抚州市评为“抚州市优秀医师”;2023年7月,余欢成荣获“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等。起初,他在内五科工作,作为老年干部病房,每天都能接触到慢阻肺、高血压、心血管等多学科疾病。当时作为一个年轻医生,临床实践经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收获满满;其间,余欢成不断学习新技术——电子支气管镜的操作并将其熟练应用于临床。在内五科工作了五年后,他来到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工作。现在,余欢成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负责危重症患者的每日查房以及专家门诊及呼吸介入操作。据余欢成回忆,曾经在给一位年轻患者做电子支气管镜时,由于该患者血管畸形的特殊情况,在操作过程中患者出现大出血,情况十分凶险。千钧一发之际,余欢成冷静地稳住气管镜,进行吸血操作、药物止血等处理,同时气管镜室护士立即联系科主任与麻醉科医生迅速赶到现场配合抢救。幸运的是,在余欢成以及其他医生的通力合作下,该患者转危为安,血压渐渐恢复正常。
余欢成将自信看得格外重要,他说道:“做医生一定要乐观自信,要给病人带来阳光,不仅仅要医治好他们肉体上的病痛,更要‘治愈’他们的心灵。”作为抚州援沪医疗队医疗组组长,余欢成回忆起在上海工作期间,他遇到过一位因罹患肺癌来到上海求医的病人,由于感染新冠病毒被隔离,举目无亲。“我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从他的眼睛里读出了孤独与恐惧。”余欢成说道,该患者当时情绪极不稳定,每天都很焦虑,有明显的心力衰竭情况。“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放心,有我在,必定帮你渡过新冠难关”,余欢成医生给了患者极大的信心。通过每日的心理疏导,该患者开始慢慢配合治疗,最终呼吸困难症状有了明显缓解、心率恢复正常、胸腔积液也消失了。出院时,他握紧余医生的手连声道谢:“我一定会去江西看望你的!”
余欢成认为,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以及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医生的基本功,而奉献精神则是从医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最珍贵的品质。为此,他寄语广大青年医学生,“医学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必须能吃苦、敢吃苦,脚踏实地、戒骄戒躁,不断学习吸收新的理论和操作,跟上时代步伐,努力成为一名‘专、精、尖’的医生。”
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篇17)
___,男,中共党员,现任宝鸡市康复医院四病区主任。中国睡眠研究会西部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医者仁心医德为先
从事医疗临床工作30余年,他一直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职、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视病人如亲人,以实际行动彰显着共产党员的优秀本色,积极发挥党员及领军人物的先锋模范作用,凭着一双妙手和一颗仁心挽救了无数个患者的生命。在临床工作中,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工作,能熟练掌握精神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技术。
无论多忙,每天八点前到病房,第一时间进入病房查看危重患者,每天下班前对每位患者详细查看才离开病房,他常常说“我只有下班前看一看患者我心里才踏实。”在院外,他还是患者热线服务者,他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患者,随时电话或微信回复患者问题,有时经常到深夜,毫无怨言。他始终将“常修从医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铭记心中。他常常为困难患者捐衣捐物,为患者无偿购买食品,为远道购药钱带不够的患者借钱,他有时自己掏钱为患者买饭,无私的服务患者。他在病房工作期间,被一冲动患者推倒在地,致锁骨骨折,受伤后,他隐瞒伤情,默默工作,仍坚持临床一线。院领导发现后,多次督促他休息,他说:“不要紧,患处已固定,不影响工作,回家休息,放心不下科室。”朴实的言语透出对患者的浓浓爱意,其光辉的形象影响着身边的人。
探索积累硕果显著
他做为一名精神科医师,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精神科医师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医来发表医学论文40余篇,其中任精神病副主任医师以来在国家级、省级专业医学期刊发表医学专业论文19篇,其中第1作者7篇,参编医学专著1部。获宝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在宝鸡市医学会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2项。两项科研成果在宝鸡市医学会的组织下进行了验收和评审,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任职以来的科研能力受到了专家的高度赞赏和肯定。
严传身教育人兴科
多年来他立足医院实际和临床实践教授学生,注重实习人员的基础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将自己的临床经验、操作技能毫无保留地传给实习生、进修人员,加强科室年轻医师的带教工作,无微不至的关心支持年轻医师的发展,大力培养人才及学科建设。
深入基层送医送药
他经常深入基层医院、社区、乡镇乡村进行义诊,免费为老百姓送医送药,走进敬老院看望老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集中授课、查房,为我市精神卫生事业尽心尽力。在对有肇事肇祸行为的患者进行应急处置时,对患者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常常被患者抓伤、咬伤毫无怨言。
优秀是一种习惯、是人生的积淀,___医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和激励着周围的每一个人,他默默地奉献着余热,把所有的精力都献给了所热爱的医疗卫生事业,他时刻牢记着职业赋予的使命,端端正正行医,唱响了一曲让人敬佩的人生之歌。
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篇18)
__,副主任医师,城关医院内科综合病区主任。在城关医院工作的16年里,他刻苦学习,他勤于实践,他勇于担当,他医者仁心,从一名懵懂的医学毕业生一步一步走来,成长为一名颇受群众称赞的医者。
且行且努力
医生,是一个生命嘱托的职业,__深知肩上担子的沉重、手中笔的意义。在工作之余,他刻苦专研业务,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顺利从__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技术水平,并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多篇医学论文。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获得20__年__县医学技能大赛内科专业评比三等奖。上医治未病之病,作为县卫生系统讲师团的一员,多年来,他坚持深入社区开展义诊和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科普培训,进一步普及百姓的健康防控知识。
且行且成长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团队的力量更强大。因此走上科主任岗位后,他积极规划科室的发展,狠抓科室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制定每周的业务学习,组织急重症抢救的业务能力培训。在团队的合作下多次从死亡线上把患者抢救成功,得到患者家属、同事、领导的肯定,逐步打造出了一支技术过硬、医德高尚的人才队伍。
去年上半年,有一位诊断“冠心病心力衰竭iii度房室传导阻滞高血压”的77岁老年患者入住该科,患者因为家境贫寒拒绝到上级医院安装心脏起搏器。入院第二天上午,正在查房中,突然听到病区传来一阵吵闹声。医生急报18床患者已呼之不应,“不好,患者猝死了!”__马上赶到病床前,一摸,颈动脉搏动消失,“组织抢救!除颤仪到位!”他一边沉着吩咐抢救一边马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车、除颤仪马上到位”。大家纷纷加入抢救中、配合有序!家属在旁边焦躁不安!经过气管插管、肾上腺素针、可达龙针及多次除颤等抢救约20余分钟,心电监护显示心率40次。一摸颈动脉,有了!患者活过来了!他心里一阵激动,大家都欣慰不已。马上再予阿托品注射等后续抢救,又过了10余分钟,患者意识恢复,家属也逐渐放松下来。虽然没到三伏天,大家却都汗流浃背,但是每一个抢救人员都露出成功的笑容!因为猝死的抢救成功率不足1%,而猝死发生4分钟内是黄金抢救期!
患者是幸运的,更体现出了平时的模拟演练没有白费,更坚定了医生保护患者生命而守护的决心!在他担任内科综合病区科主任的四年时间里,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老病号愿意把自己一生的健康托付。每当患者出院时说:“城关医院真好!”,“技术过硬、医德高尚”,“医生让我们有亲人的感觉!”等等,再苦、再累也成为过眼云烟!
且行且善为
每当遇到因贫治不了病、吃不上药的患者时,__总是尽己之力垫付一些药品给患者。多少个日日夜夜的付出,加班已成为常事。医者仁心,在帮助了别人得到肯定时,他的心里总是暖洋洋的,多次受到患者写信及报刊等表扬。
走上领导岗位后,他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医务工作者肩上的责任,因为患者不只是来医院看病,患者是到医生那里寻找希望的。10余年的临床一线工作,不可能不受委屈,每当患者对治疗结果不满意,或者把生活中的不满情绪发泄到身上时,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沟通,积极帮助家属联系上级转诊医院去解决问题。当家属从上级医院回来后,总能理解所做的工作和付出。因为他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当我们全心全意对待患者及家属时,家属也会理解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发展中的科学,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治愈。其实每一位医者都想给每一位患者带去希望,让患者不再沉浸在痛苦之中。
生老病死谁都逃避不了,作为一名基层医生,他坚信可以用他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和成熟的医疗团队为患者减轻病痛、带去希望!诚如斯言,因为我爱我的事业!
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篇19)
与人为善、待人真诚的揭阳市揭东区月城镇卫生院副院长、麻醉科副主任医师蔡晓娜,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三姨”。该院手术室里常说“三姨在,手术顺”,这是对一名麻醉科医生的赞扬。
在设备相对落后、待遇不高的乡镇基层,蔡晓娜一干就是27年。27年来,她专注粤东基层医疗事业发展,在麻醉医疗、康复医疗、疾控卫生等专业领域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更在疫情防控中拼命冲在一线。近日,蔡晓娜获评第七届“广东好医生”。
守在医疗服务“最基层”
在蔡晓娜刚做麻醉医生的前些年,基层卫生院的手术室里没有监护仪,也没有呼吸机,只能靠听诊器、血压计“赤手空拳”地做麻醉。她介绍:“做小儿唇腭裂等手术本来应该做经气管内插管的,可是我们没办法,只能把棉花扯成一丝丝的形状,贴在小孩子的鼻孔旁边监测他们的呼吸。”蔡晓娜不是没机会走出基层乡镇卫生院。多年来,蔡晓娜的麻醉技术和疼痛治疗技术在行业里小有名气,但却多次拒绝了其他条件更好的医院向她抛出的绣球。
“我想用‘回馈’来总结。”蔡晓娜说,“我在揭阳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同事的支持和父老乡亲们的信任。我也想用我的专业技能和真诚回馈他们。这27年来,我和家乡、事业相互成就,正是这个原因支持我一直留在这里。”
比起个人的发展,蔡晓娜心中更牵挂的是乡镇群众的生命健康。
27年间,加班是她的“家常菜”,不能接送孩子上学、辅导孩子功课……她没有固定的节假日,几乎没有因私事请过假;遇到紧急任务,不管是深更半夜还是逢年过节,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基层的工作繁复、琐碎,很多时候无法顾及家庭经营,难免会有困惑和消沉。”蔡晓娜表示,“我很感激我的家人,他们对我无条件的理解、支持,甚至一些正向的引导和鼓励,是我在这条路上一往无前的有力保障。”
蔡晓娜会定期到辖区内卫生站巡视指导,打通便民利民的“最后一公里”;还拓展了医院的业务范围,协助开设婴儿游泳中心、急诊中心。她还主导成立了月城周边地区最大、最舒适、设备最先进的康复医学科,创建老年友善病房,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服务。
工作之余,蔡晓娜也很牵挂困难群众的生活,经常为贫困患者捐款、捐物,主动上门为他们进行义医义诊、送医送药。“看到村民们的笑脸,我很有成就感。”蔡晓娜说。
冲在疫情防控“最前线”
蔡晓娜从不摆架子、树权威,常常教导下级医生要有良知、守医德。她是医院的“守护神”,是职工心目中的“多面能手”。
2021年底,蔡晓娜担任霖磐镇卫生院副院长,分管防疫防控等工作。面对当时全球新冠疫情加速蔓延、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她既是排兵布阵的“总指挥”,又是串街走巷的“临床医生”“疫苗接种员”“流调员”……
去年12月中旬,随着防控政策的调整,基层卫生机构又一次成了“前沿阵地”。诊所人满为患、住院部床位爆满、物资供应紧张、大批医务人员感染,她又一次冲锋在第一线。门诊、住院部、村卫生站,看诊、会诊、顶班,哪里有需要,她就出现在哪里。
蔡晓娜是广东省保健协会常务委员,是“贤德揭阳”的中高级人才。她在揭阳市开展两项新技术推广,在国家级杂志发表医学论文3篇,被评为揭东区卫生系统优秀工作者、揭东区和揭阳市“三八红旗手”。
“这对我是激励,也是鞭策。医生是我一辈子的事业,我将用我所学所能服务家乡的老百姓。”获评“广东好医生”后,蔡晓娜仍谨记“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从业准则,希望把自己的青春和精力全部奉献给病人,奉献给基层医疗事业,“我会进一步精进医术,恪守医生职守,保持一颗谦卑、务实的心。”
医德标兵优秀医生事迹1000字(篇20)
扎根基层,他一心一意
基层医生是构筑“全民健康”的基础力量,曹王中心卫生院的孙志和就是这样一名大夫。从医33年,他扎根基层,埋头苦干,应用积累的临床医学知识,为当地人民群众解除疾苦,成为基层百姓健康的守门人。
1990年7月刚毕业的孙志和来到曹王中心卫生院工作,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坚持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诊疗服务。“带着感情下病房,凭着良心开药方”,是孙志和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本着这种态度,他总以患者的利益为重,对于一些功能性疾病和较轻微疾病,鼓励患者通过健康的生活饮食来调摄,不用药来治疗患者,使患者不花钱、少花钱达到治愈的目的。
而对于疾病的诊断,孙志和更是精益求精,力求准确。2015年,孙志和接诊了一位上腹疼痛伴呕吐的患者,看似消化系统疾病,但他经细心询问病史,结合心电图,排除了消化道疾病,诊断为下壁心肌梗死,经入院规范治疗,治愈出院。2021年,有一位腓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术后第八天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当时,孙志和听诊两肺哮鸣音,结合患者心电图改变及术后卧床史,疑似可能并发肺栓塞,及时指导患者转入上级医院,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经过这两次诊断,孙志和也有了自己的思考:“基层医院是离患者最近的,往往在第一时间来院就诊,对一些危重患者,要及时指导他们转入上级医院救治,这就更需要基层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及对疾病轻重缓急的判断能力。”
服务患者,他视同家人
工作是孙志和生活的一条主线,病人便是他工作的全部。每天上门诊、下病房、值班、会诊,没有白天黑夜,没有节日假期。他把医院当成了家,他的手机更是24小时开机,很多患者风趣地称他的手机号码为“健康热线”。孙志和说:“是患者的需要让他有了扎根基层的理由,也是患者成就了他今天的担当”。
疫情期间,为落实医卫结合提供可靠的保障。孙志和每年参与老年人查体4000余人,管理高血压、糖尿病5000余人。带头践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合计签约5800余人,并亲自带领团队挨家挨户进行指导讲解,让群众真正从看病难的困境中走出来。健康扶贫工作中,分管贫困人口共计371户683人,走访中,他不厌其烦地向群众讲解健康扶贫的政策及规范治疗的重要性,向群众传授预防保健知识。“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孙志和医生用行动诠释着自己的仁爱之心。
疫彰铁肩,他医贯长虹
新冠疫情期间,孙志和总是冲在疫情防控最前线。2022年3月20日曹王镇杭屯村出现了阳性病例,他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组织工作人员开展采样、流调、转运、消杀等工作,连续奋战。杭屯村转为低风险后,孙医生带领同事们依然坚守在205国道,为过往车辆消杀、测温、核酸抗原检测等,他用自己的坚守和担当,换得了全镇人民的健康和安宁。
钻研业务,他笔耕不辍
当一名合格的基层医生,光有一副热心肠是不够的,还要有过硬的技术。
2013年,孙志和取得了潍坊医学院本科学历,但他并未停止学习的脚步。为进一步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技能,他多次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为百姓的正确诊断继续“充电”。工作期间,孙志和还不断总结临床经验、研究临床医术,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与科学技术成果2项。孙志和业绩突出,在医疗领域内斩获多项个人荣誉。2018年被评为山东省首届“齐鲁基层名医”。
“学术无止境,我要不懈地深入研修专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让患者的病痛少一分,希望多一分;让患者的生命长一些,对生活的动力多一些!”孙志和医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