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事迹的经历,对事迹都不陌生吧,事迹有两种用途:一是宣传典型,二是评选先进。那么拟定事迹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厂劳模事迹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工厂劳模事迹材料【篇1】
李__,女,汉族,1962年出生,是北京市公交总公司汽一公司第一营运分公司21路售票员,1998年起从事“李__热线”管理工作。在18年的售票员工作中,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群众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先后荣获全国五四奖章及“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__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用力去做只能到达称职,用心去做才能到达优秀。”日前与全国劳模李__交谈的时候,记者强烈地感受到她“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的崇高境界。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李__衣着得体,言谈有素。对此,她自信地说:“我的形象代表的不是我自己,对内我代表首都,对外我代表中国。” 从售票台到热线平台,是什么使李__在平凡的岗位上光芒耀眼?她坦言:“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职责心和爱心,只有把自己和职业融为一体,把自身价值和本职岗位紧密相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把本职工作干好。” 为了给聋哑人带给优质服务,李__学会了简单的哑语;为了使外地人在北京有亲切感,李__一有机会就学习方言;为了给不一样层次的乘客带给优质服务,李__不断“充电”,目前已经是一位硕士研究生。她说,做一名优秀的服务人员很不容易,只有学到过硬的本领,才能为百姓搞好服务。一个好的'售票员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一个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和外交家。工作中,李__常常试着与乘客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乘客着想,发奋把握乘客心理,常常几句话就化解了车厢里的矛盾。她说:“车厢就是一个流动的小社会,化解矛盾是售票员就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谈起对焦作的印象,李__高兴地说,来焦作之前她在网上查阅许多资料,对焦作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当踏上这块土地时,她还是感到出乎意料:焦作的城市建设十分好,整个城市不仅仅美丽,而且整洁,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作为全国公交战线的一面旗帜,记者请李__就我市公交事业发展谈一点看法。她亲切地说,虽然来焦作时刻很短,但却感受到了焦作公交人昂扬的精神风貌和用心的工作状态,这是公交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在公交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优质服务十分关键,只有紧跟时代需求,不断研究和创新服务方法、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使公交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我们坚信,李__的焦作之行对提升我市服务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必将产生强劲的推动力。
工厂劳模事迹材料【篇2】
会议传达学习了《香格里拉市总工会关于在全市广大职工中开展向耿家盛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和耿家盛同志先进事迹。耿家盛是云南冶金昆明重工车工高级技师,参加工作33年来,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诚党的事业,立足本职岗位,弘扬劳动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获得诸多荣誉称号,树立了新时期劳动伟大的崭新形象,为广大党员和职工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会议指出,耿家盛同志能够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这与他爱岗敬业、勤学善思,勇于创新,努力进取的精神是分不开的。通过学习他的先进事迹,我们一要养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二要养成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三要养成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好品质。
会议要求,参会的全体人员要落实好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耿家盛同志先进事迹的深刻内涵,撰写心得体会,以先进为榜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争创一流业绩。
为选树先进典型,云南省总工会与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组成联合调研组,对耿家盛同志的工作实绩进行了全面调研,在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党委、纪委,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纪委和省总工会逐级审核基础上,形成了《耿家盛同志先进事迹材料》。现将耿家盛同志先进事迹概述如下。
一、耿家盛同志基本情况
耿家盛,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10月生,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原昆明重机厂,以下简称昆重)车工高级技师。1982年毕业于昆明机床厂技校油漆专业,同年秋进入昆明铣床厂;1984年调入昆明重机厂,先后操作过车床、镗床、铣床和钻床。1999年5月被授予云南省机械工业技术能手称号;20__年参加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获昆明地区选拔赛车工优秀技术技能选手称号,获云南省车工大赛第二名、车工技术能手称号,参加全国车工决赛获第十四名;20__年被评为首届昆明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__年被授予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20__年被授予兴滇技能人才、获首届兴滇人才奖20__年获全国重型机械行业高技能优秀工人称号;20__年被评为第一届昆明市名匠20__年获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奖励;20__年获国家人社部耿家盛技能大师工作室授牌;20__年获云南省职工技师工作站授牌;20__年获云岭首席技师称号;20__年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云岭楷模、中国好人称号。
二、耿家盛同志先进事迹
耿家盛同志的先进事迹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忠诚奉献以德立人
昆重1958年奠基开工建厂,至今走过了57年,曾经有过辉煌,现在正是它发展的低谷期。一方面是职工人数的消长,在最高峰的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有职工近5000人,一天几班倒,耿家盛说,而现在,全厂只有700多人。再一个是工人收入的锐减。今年我们订货不好,扣除五险一金后,发到手的工资比去年至少降低了20%到30%,还有很多工人工资更低。
在此情况下,对耿家盛的诱惑是,好几个学校来挖他,如果去学校教书,耿家盛的收入比现在高得多。耿家盛脑子里所谓的铁饭碗不是传统的单位、岗位,而是技能。
如果按良禽择木而栖的观念,耿家盛有充分的理由和条件离开昆重,他不仅有这个条件,更有这个能力,但是他却说,我不能、不会、也不可以这样做,我这代人很传统,有着强烈的感恩心和组织观念。他接着说:感恩心,就不用说了,没有昆重的培养造就,没有我的今天。按组织观念讲,除非组织根据工作需要来调动,按程序办理,否则,要我自己与其他单位私下交易,一拍屁股走人,抛下困难中的昆重,我做不出来,也做不到。
他的话,平实、平淡、平凡,昆重好的时候,我一个月也挣五六千元,现在遇到困难,收入少了,我就要离开它,企业犹如我的父母,能不能父母老了弱了,就不要自己的爹妈了?不能嘛。
除妹妹耿家豫外,耿家盛一家5口,一辈子都贡献给了昆重。父亲耿鼎曾是昆重的总工艺师、全国劳模,更是耿家三兄弟接触机械、走进昆重的启蒙者和领路人。耿家两代人陪伴着昆重走过了近60年的历史,他们与昆重的情感悠远深长,无法割舍。
对企业的忠诚,在青年时期的耿家盛身上就有所体现。1991年,28岁的耿家盛随原模具分厂副厂长臧开衡一行8人,前往珠海工业发展总公司(格力集团前身)去做空调机模具,我们去了一年多,到1992年才回来。臧开衡记得,加工这个模具出了个插曲。其中一个工件因为图纸是复印的,看不清,加工时把零件做反了,模具的零件一旦废了,100%的废品。零件废了,要补铸件,但当时偌大的珠海竟然没有办法锻造,工期又紧,厂里找来一段圆钢,加工余量太大,需要磨去几十毫米,夸张说,是要把铁棒磨成绣花针,找谁做呢?找耿家盛来做。
臧开衡说,耿家盛用铣床铣,不停歇干了两昼夜,完活了,干之前,并没有说好给多少钱,他也不问,傻傻地就接过去干了。夜里凌晨1点,组装完毕,一试模,一模成功,这是模具制造过程中极其罕见的。一行8人,耿家盛的人品、技术表现最佳,第一个月工资就拿了3300元,是当时他在昆重的20倍以上。
珠海方面有意挽留耿家盛几人在格力发展,他们请大伙儿到珠海当时最高建筑拱北旋转餐厅喝晚茶商谈,表示愿意支付高出昆重几倍的工资。1992年春节,还把他们的家属接到珠海过年,带我们参观格力职工的新宿舍,诱惑的确很大。
最终,耿家盛回到了昆重。臧开衡说,家盛若留下,绝对是技术骨干,后来的发展不可限量,他对企业的贡献不会比在昆重少。珠海那一年,对我、对家盛都是一种考验和道德升华。
收入如此低,师傅还在坚守,我理解是他吃苦耐劳的性格和对企业感恩的表现,不然,我没法理解他。耿家盛的徒弟__,其平静的语气里有困惑,更多的是敬仰。
(二)因材施刀胜人一筹
磨刀是车工的基础。早年,刚刚入门的耿家盛被安排上夜班,白天闲着他心里发慌,于是在父亲的安排下,耿家盛跟着昆重第一位高级车工技师黄廷富学习磨刀。黄廷富是市劳动模范,是当时昆重公认的车工大王。黄师傅拿来一把车刀,站在砂轮机旁,一边磨,一边对耿家盛讲解动作和技术要领。刀磨好了,黄师傅把它递到耿家盛手里,让耿家盛照着磨。耿家盛仔细端详这把刀,觉得是件艺术品,刀子的前角、后角、主刀刃、副刀刃清晰可辨,特别是两条刀刃,铮亮、锋利,用它干活绝对又快又好。这是高手磨出的刀。
耿家盛找来几把报废的'车刀,老老实实站在砂轮机前,照着师傅讲的要领,认认真真地磨。用报废车刀苦练了一个星期,耿家盛认为可以了,就把黄师傅此前磨好的、艺术品一般的那把刀拿出来,在刀子的另一端,照着师傅磨出的样子,把刀磨好。这是一把用于车削台阶的90度车刀,20__年5月,以耿家盛的名字命名的大师工作室迁址新建,这把车刀就被陈列在耿家盛的作品柜里,成为了耿家盛的处女作。成天反反复复磨刀,反正就那几个动作,当时也觉得乏味无聊,每当这时,脑子里就有我父亲、我师傅教给我的话儿,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车工就玩一把刀,刀好,一般而言,活就不会差。
当然,经过后来很多年的积累,耿家盛才懂得父亲和师傅们强调的一把刀是什么意思,不是仅仅指把刀磨好,而是要因材施刀,要能针对不同工件的加工参数、不同的工件材质,或者客户的特殊要求选刀用刀。很多时候,常规的刀子用不上,得自己想办法制作刀具。耿家盛说,直到这时我才明白,好的车工得有自己的主意和想法,思维要灵活,方式要多样,不能一成不变地应对工作。
耿家盛的工具柜里,保存着一卷数百米的橡筋,这条细如麻缕的橡筋条是他切削加工橡胶胶辊时产生的副产品。这卷橡筋条颠覆了外行对车床的刻板印象车床,只用来进行金属加工?
耿家盛说:车床可以加工的材料有很多,除了常规的金属,还有塑料、橡胶、木材。这卷橡皮筋是制作一个橡胶胶辊,从橡胶上切削下来的,当时,我针对这个胶辊的加工特点,感到一般的车刀做不了,喏,就自己发明了这样一把刀。
耿家盛从柜子里取出的车刀竟然是用一块锯片制成的。他说,常规的刀子主要是切削金属材料用的,对加工橡胶这种特殊材料,那些刀子用不了,橡胶材质软、弹性大,刀子一定要锋利,同时又要有刚性,我当时琢磨了好一段时间,心想用锯片试试,不想一试就成功了,还好使。
昆重现安装分公司范子文曾是耿家盛的直属领导,他评价耿家盛的技术特色时说:他的法宝就是刀,他的刀有很多是自己根据工件特殊性自制的,这是一般人不如他的原因。耿家盛成为车工大师的奥妙之一就是他和车刀的优良关系,即对车刀的打磨、使用和发明。
这也就是耿家盛传承并总结的一个秘笈,因材施刀。
(三)踏实肯钻铸就全能
耿家盛是公认的工作效率高、和时间赛跑的人,他遵循精益操作理念,工作中追求低投入、高产出,这和多年的工作经验有关,关键在总结积累。比如,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在车床上加工零件,有的师傅从粗车第一刀开始到粗车结束,要停车测量数次,而耿家盛只需要一次就够了。他在机床手柄的刻度尺上打一个小孔,攻上螺纹,装上止动螺栓,巧妙地解决了多次测量的问题。
耿家盛十分注重加工前的准备工作。每次接到图纸,要先看清零件的复杂程度,然后再选择适合的刀具、工装、量具,准备工作越充分,工作起来越轻松。任务饱满时,他能够同时手工操作三台车床加工不同的零件,一天能干一百多个工时,这正是得益于他开机前做的大量准备工作。另外,耿家盛非常爱护他的机床,定期加油、换油,每天擦拭,优良的延缓了磨损,确保了机床的精度,加工起零件来速度快、质量高。有的师傅不爱惜自己的设备,还时常朝设备发火,结果你操作习惯不好,设备肯定故障就多,哪里来的工作效率?
耿家盛肯钻、肯学、爱琢磨,是多年前就培养的习惯。
1985年,厂里分给车间一台新车床。这台车床一直放在角落里,没有派上用场。当时的车间主任叫吴尔能,耿家盛上夜班没床子可开,便跑去对吴尔能说:主任,车床放着不用太可惜了,我想开新车床。吴尔能笑笑,你自己去安装吧,装好了,车床就归你了。耿家盛马上找来手锤和钢钎,凿出地脚螺栓孔。他和机修工人一起校好水平,拧紧螺帽,把机器安装好了。从此,耿家盛在这台床子上一干就是十几年。机床是个大概念,它包括车、铣、刨、磨、镗、钻等多种常见机器,车床只是机床当中的一种。对于车床刚刚入门的耿家盛来说,车床的熟练只是为他打开了机床其他技术门类的一扇门。
1986年,模具车间来了一部T68型镗床,吴尔能问耿家盛想不想开?耿家盛说当然愿意,但镗床与车床大同之中有小异,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工作原理不同。操作方式的差异对耿家盛来说又是一个新课题,吴尔能就把耿家盛送到冶金分厂拜师学艺。这一来,1965年从浙江来支边的镗床操作工郑伟便成为耿家盛的第四位师傅。郑伟当时已从事镗工21年,郑伟印象中,耿家盛人品好,虚心好学,人聪明,喜欢动脑筋,不懂就问我,跟我学了两个月左右,就可以独立开镗床了。郑伟说,他带过6个徒弟,耿家盛是最好的那个,学习镗床要具备聪明、刻苦、勤快3个要素,耿家盛都有。学会了镗床,又为耿家盛增添了一技。20__年至20__年间,开落地镗的工人跳槽了,落地镗床没人开,拉丝机分公司的领导让耿家盛去开,我之前没开过落地镗,落地镗和此前的普通镗床不一样,全是按钮和旋钮操控,我用了4个小时仔细琢磨,才把它搞懂了。4个小时就掌握了落地镗,当然是以前学习操作T68打下的基础。现在,车、镗、铣、刨、磨,耿家盛是名符其实的全能机床工。但耿家盛本人只承认,只有镗床是他的另外一个专业,其他的均为副业。
(四)勇于创新绩效致胜
1993年,分公司首次承接132HC塔机生产任务,主要零件主弦杆长2500mm,要求四件一组长度一致,原加工工艺是在落地镗床上加工,效率低,费用高。耿家盛和工友研究制作了四件双V形铁,将主弦杆摞起来用T68镗床加工。同时通过改进刀具利用机床夹盘铣刀,将刀片主后角减小,再加强工件钢性,加大了吃刀深度和走刀量,使每组的加工费用从1250元降到300元,工效提高了3倍。
1998年,耿家盛接受了某塑料厂一塑料挤出丝杆加工任务,其中,丝杆长为3040mm、外径130mm,底径为锥度,最小直径85mm,最大直径124mm。工件细长且外径小,加工刚性差,非常容易出废品。为了增加工件钢性,耿家盛制作了一个大型跟刀架,在加工底径的锥度时,由于没有靠模,他采用分段加工逐步切入,再用宽刃刀精车,最后用沙带磨削,使底径的表面粗糙度达Ra1.6,最终保证了产品质量。这一高难度加工技巧和创新方法赢得了昆重干部职工的称赞。
20__年,耿家盛加工橡胶设备绉片机的辊轴,由于加工难度太大,他改进机床挂轮,改装可调速电机,降低工件转速,自制高速铣头,将其固定在刀架上,利用小拖板的移动,消除工件正转与反转带来的综合间隙。改造后的设备以车代铣,加工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20__年以后,由于分公司缺乏技术员,耿家盛通过自学掌握了AutoCAD制图运用。他带领工作室成员先后完成拉丝机、橡胶绉片机、轧机等产品工艺编制和图纸改进500余项,改进了塔机起升部分、圆筒设备上托轮座、重卷机滑槽等400余项零件生产工艺。在他的带动下,工作室成员杨祥、侯金富等人的丝杆多用切削装置、检验蜗杆牙型角对刀装置、螺纹加工快速返程法等创新项目,同样攻克了多个技术难关,技术革新,解决了部分产品噪声大、抖动、漏油、铸造缺陷等生产疑难问题,年平均为公司节约创效100余万元。
20__年,以耿家盛为主或独立完成的一种深孔锥度铰刀、一种高硬度、高韧性难切削材料机加工刀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高硬度合金堆焊机加工刀片正在申报国家创新项目,一种螺纹快速返程车加工方法等3项技术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已获受理。
(五)薪火相传下自成蹊
和所有的国企一样,昆重素有师带徒的传统。同样的,耿家盛从学徒时期开始,先后跟着朱凤仙、张录、黄廷富、郑伟学习车工、镗工技术。
1984年,我从铣床厂来到昆重做车工学徒,车间主任让张录做我的师傅。张录在当时的昆重也是车工大腕,对刚入厂、毫无实作经验的耿家盛,他认为不适合跟着他从车床的ABC学起,他让耿家盛先入门再来跟他学。于是,耿家盛先拜朱凤仙为师,跟着她从摇手柄开始学起。刚入门的耿家盛开始领悟到,车工这一行不简单。跟着朱凤仙学了两个月,车工大腕张录正式带着耿家盛学习车工技术,张录师傅一个人同时开着一部螺纹磨床、一部车床,他叫我守着开车床,有问题尽管问他。
5个月后,耿家盛想要独立干活,不曾想,因年轻胆大长了个教训。一天晚上,车床闲着,耿家盛一个人来到车间,我找好图纸、工件、刀子、量具,6点开机,干到夜里11点。第二天早上一上班,耿家盛十分忐忑,等着张录一顿狠狠的批评耿家盛昨晚擅自开班干活,车钢筋两头的螺纹,没有掌握好技巧,车速快,钢筋一甩,弯了。钢筋把车床尾部电气柜上的胶木开关给打坏了。这部车床是台湾产进口车床,是当时厂里重要的吃饭家伙,对张录这代爱惜公物如眼珠子的老工人来说,对设备的任何损坏都是罪过,当时心里很不安,以前曾听我父亲讲,一个老师傅不小心把镗床导轨拉毛了,一句话不说,回家收拾洗漱工具,等着去坐牢。所以,面对气头上的张录,耿家盛特别能够理解他的心情。这是张录爱企业、爱设备、爱徒弟给急的。张录教训完耿家盛,弯下身子,教给耿家盛一个方法,他仔仔细细地告诉我,以后再车类似细长条状工件,工件的后部一定要用木头固定好。耿家盛的另外一位师傅黄廷富,同样给青年时期的耿家盛产生了重要影响。黄师傅手上随时都拿着一团棉纱,一开始我搞不懂是什么意思,后来发现他即使上班,身上的衣服都是干干净净,才知道棉纱是揩手用的,其次是擦量具,也可以随时清洁车床上的导轨,保持设备洁净光滑。设备爱惜好了,对保证加工精度有好处。
在那个传统色彩较浓的岁月,师傅给徒弟所传播的,技术技能只是一方面,为人做事的风范更是师徒传承的重要内容。黄廷富和张录给耿家盛带来的不仅仅是车工技术,还有他们飘逸潇洒的做事派头,用今天的网络流行语说,就是一种范儿。
如今,师带徒仍然是昆重最常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以耿家盛为主导的名匠工作室的重点任务。20__年以来,在耿家盛的带领下,工作室先后与50余青年名职工签订了师带徒协议,仅耿家盛1人每年平均带徒7人以上。通过他理论上的耐心讲解及手把手的操作帮带,目前,__、__等青年职工已成为企业的生产骨干。
__从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是耿家盛目前较认可的徒弟。__承认,他选择昆重和师傅耿家盛有很大关系。除了所学专业原因,我师傅原来到我们学校讲过课,佩服他的技术,所以毕业就把简历投到了昆重。到厂里报到,师傅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干车工,要吃得苦。小马20__年7月进厂,至今除车床外,也能独立操作铣床、镗床。
在__看来,耿家盛身上的很多优点都令他佩服:他能吃苦,经常带我们干到深夜。他做事不拖拉,日清日毕。他为人和气,一专多能,我们公司90%的设备他都能运用自如。传统的师带徒,由于师傅的文化局限性,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把工作实践或者经验上升为理论总结,做不到举一反三。具有大专学历的耿家盛克服了老一辈师傅的这种弱点。他把枯燥乏味的加工原理、刀具材质等理论提炼转化为通俗语言,一点点讲给徒弟听,再结合实际经验,教徒弟如何根据加工需要选择刀具角度、切削三要素和加工工艺,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直到徒弟可以独立操作。
(六)忧思未来心怀感恩
自认为出身平凡、岗位平凡的耿家盛,当他站在了国家技能大师这一耀眼的人生巅峰,却始终未曾忘记忧国忧企。耿家盛首先有一个最现实的忧虑技术工人的青黄不接。我们厂周围,每天一早都有拿着锄头的农民工等着干零活,一天低于150元他就不干,高的一天要挣200多,我是高级技师,但一个月到手的收入,低的时候没有一个农民工高。耿家盛有些担忧,前年我们分公司分来大中专学生17个,到现在没剩几个了,甚至有的青工家长到车间一看,就对孩子说,走了,别干了。技术工人不吃香了。__从20__年7月进厂到现在,是在耿家盛这儿学技术比较长的徒弟之一。大多数学生,来一段时间,充其量三四年,就走得差不多了。__属于耿家盛目前最喜欢的弟子,可惜这样的弟子不多。这几个月活少,小马一个月拿到手的收入就一千元多一点,小伙子不容易。收入太低,耿家盛担心__也留不住。
工厂劳模事迹材料【篇3】
他,有着朴实的容颜、偏瘦的身材和不时流露出率真的笑脸,甘把青春化作滴滴汗水,融入在这千米井下,始终以兢兢业业的态度,扎根煤海,求真务实、勤奋进取、勇于奉献的工作作风,为矿山安全生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叫__,现年32岁,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工程师。 2022年6月,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矿井建设专业的`他,一走出校门就孤身一人来到__煤矿,扎根在这美丽的十里矿区。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__先后在__年5月荣获公司“优秀团干部”荣誉称号,__年12月荣获__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__年12月荣获公司“优秀青年管理人才”荣誉称号。__年7月荣获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除负责平日的矿井设计、采掘生产相关工作外,__还积极研究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他觉得,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了,才能科学有效的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在生产中,他对每项工程启动都深思熟虑,制定措施,精心组织施工,凡每项工程在施工中遇到地质变化,都必须及时调整施工措施和施工方案,保证安全生产。矿井每旬工程质量检查验收,严格上尺上线,按标准执行。严格制度措施的兑现考核工作,使管理工作制度化,考核工作标准化,有力促进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
工厂劳模事迹材料【篇4】
在煤海深处,有着这样一个人,不仅工作中处处率先垂范,管理上时时严格把关,而且在生活上常常帮助职工,周围同事都评价他是班组工作中的“领头人”、安全上的“把关人”、生活上的“热心人”,他就是公司__—__年度劳动模范、__项目部综采队班长__。
__,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采煤一线工作,几十年如一日,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他,曾多次荣获公司、矿级“先进个人”、“优秀班组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其所带班组也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班组”,他所带的班组不论是安全管理、还是产量任务总是居全队各班之首,常被同事们笑称为井下的“采煤悍将”。
工作中争当率先垂范的“领头人”
在工作中,作为班长的他总是保持饱满的热情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把区队看成自己的家,把工作面看成自己的责任田。他常说:“作为一名班长就应该考虑在职工前面,事事走在职工前头”。在2301采面回采期间,随着回采进入末期,受地质变化影响,工作面端头出口压力大,致使工作面端头支架压死,支架底座下陷,端头支架拉移困难,严重制约正常生产。为了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他以身作则,坚持在端头与工人一块加强超前支护段的支护,处理压死支架,严格落实好矿压防治措施,将问题解决在了现场,有效促进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管理上争当安全质量的“把关人”
生产现场,他抓质量始终“本着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的原则,对施工质量不合格的工程,坚决推倒重来。他常说:“只有把质量抓上去,安全才有保障。作为一班之长,只抓产量不顾安全那是蛮干,不为职工人身安全负责就是罪人。”
他认为宁让职工骂着走,也不愿让职工家属哭着来。在2122采面生产期间,煤机截割两次机头前,__发现拉移机头长梁支护后一根长梁打柱不全,长梁用铁丝固定在顶板锚网上,其当场要求支柱必须打齐全,严格一梁三柱,并现场指挥作业,使现场责任人和端头维护工深受教育,使小班质量标准化工作有所提高。针对这一问题,他向队上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后,要求三班统一标准,坚决不能图省事,违章冒险作业,从而达到了“发生一起、教育一片”的目的。正是这种工作态度,他的班组质量标准化做的最好,担任班长以来,他带领的'班组无一人出过工伤事故。
生活上争当职工群众的“热心人”
作为班长,他不仅在工作上能针对职工的实际能力进行合理分工,更在工作之余不忘关心职工生活,视班组成员如手足、情同一家。每次安排工作时,他总要先看看哪个职工更适合这项任务、哪个职工今天精神状态好。班上同事遇有生活或经济上有困难的,他总是体贴入微,悉心关照。“有困难,找班长”是在其班组成员已形成的共识。他常说,能在一起工作是缘分,大家就是一家人,一个小家庭,不管谁有困难,都应该相互关照。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全班同志同心同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班组成为一个让人羡慕的大家庭。
作为一名普通的采煤班长,长期以来他始终恪守“安全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人生格言,用自己的行动、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默默无安全生产情况,强调当班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注意或需要整改的隐患,要求职工要严格遵循中线、腰线标准,把握巷道成型质量,坚决杜绝“三违”行为发生。
在__和走出去团队的艰苦努力下,一期中标的两条综掘巷道实现了安全、高标准、高效掘进,被__煤矿确定为样板工程,并将该项目部确定为综掘工程定标单位。随后,该矿驻__项目部又成功中标了第二期、三期工程,开启了双方深度合作模式。
工厂劳模事迹材料【篇5】
__,53岁,一个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老种植户,凭借着多年的种植经验被种植户推荐为新一轮的规模场长,在生产经营中他认真执行农场的各项规定,带头调整种植结构,带头应用新技术、新机械,在化肥农药的使用上,严格按农业协会的技术要求,在自己不使用高残留农药的同时,也号召家庭农场内部禁止使用,多年来他种植的作物从未因农药使用过量影响调茬,为规模内的种植户增产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为一名规模家庭农场场长,他肩负着带领组内种植户增产增效的重任,要想不负重望,必须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准,尤其在当前科技飞速发展中,他深深的认识到,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始终坚持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吸收新的营养,才能起到和发挥一名规模场长的作用。作为一个农业团体的决策人不但要有十分丰富的农业经验,还要有关于农业、农机、国家和地方土地政策以及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硬件条件仿佛都是为__所设立的,养成多年的看书的习惯让__成为了农民中的学者,上到国家大的政策方向,下到每个地块的土质、土况,他都了如指掌。经过自觉地参加管理区组织的'各种学习教育活动和上级部门以及农场组织各种科技培训,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成效。
__从最初仅有一二公顷的土地到此刻的近百公顷的规模农场,不怕吃苦的他每一天在地里摸爬滚打,从春播、夏管到秋收,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指挥指导,深知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的他平时就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科技种植上,更是废寝忘食,在忙都要坚持查阅资料、看看什么肥料氮含量高,什么农药除虫害好,再累都要做好一天的工作记录。几年的时间,便掌握了精细的农业科技知识,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走上了机械化、科技化、规模化的农业致富之路。
可是他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开始思考如何突破大豆、小麦增收瓶颈,在土地上获得更大的效益,他又率先带领组内人员跟随区领导调整种植业结构,在很多人都不敢尝试的情景下,种植水飞蓟825亩,为了确保种植试验的成功,他每一天查阅不一样的技术资料、询问农业技术人员,到地里查看苗情,记录生长情景、气温影响及病虫害防治经验和做法,在重要的结果期,他时常忙活到半夜,辛苦没有白费,那一年,他种植的水飞蓟实现了亩效益500元,获得了大丰收。
今年初,有些种植户因为自己没车不能及时播到高产期,愁得吃不下、睡不着,应对这种情景,__主动和支部提出,自己要承担三到五个无机车户的大田播种工作,且把播种、整地的最好时机全部让给他所帮扶的种植户。
__自担任起家庭农场场长和机车长工作以来,以主人翁精神兢兢业业地干好种植户交给的每项机车作业工作;他满腔热情为种植户着想,无私奉献,从而赢得了群众的一致赞誉。在改革开放、社会经济转型,人生观、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他以自己独特的事业观和梦想实现人生价值,自觉摒弃浮躁和实用主义至上的社会心态,坚定地确立了自己爱岗敬业、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生坐标。
在规模家庭农场管理上,__规模里15户种植户进行沟通,在农场大的方针不变的政策下,积极的征求种植户的种植意见,并同时向规模里的种植户传授新的种植技术与科学种植的相关知识,并搜集在科学种植下取得良好效益的先进典型事例,让规模里的种植户了解到科学种植才是致富的硬道理,在他不断的输入新的种植技术与积极努力的工作下,__规模虽然不是最大,但效益却明列前芧。规模里的十几户人家都说,这个规模真是即省心又放心,地虽然是咱的,可是人家管理的比咱还要经心,咱入这个规模算是入对了。
此刻,__正率领着规模中的种植户,筹备来年的计划,并尽其所有可能的帮忙着需要帮忙的人。他的行为正应了他常说的一句话:谁都有危难的时候,我不帮谁帮。愿__在农业生产和规模种植的道路上,经济效益一年上一个台阶。
成绩已成为过去,__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以不断创新的工作态度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场农业协会和管理区带领下积极为种地职工群众传达各种科技信息为农场的农业改革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工厂劳模事迹材料【篇6】
刘__,男,汉族,研究生文化,生于1969年10月19日,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由物资局调入牡丹江市道桥管理处,先后担任路政管理科副科长、团支部书记等职。
2003年的7月,市道桥管理处在上级党委的监督下,通过民主测评与选举,刘德志同志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饱满的工作热情、执著的敬业精神,脱颖而出,出任道桥管理处处长。他,就是市西安区人大代表,被社会各界称为“城市道路管理的钢铁卫士”的刘德志同志。
心系城市道路管理工作,用真心谋求发展。
近几年来,是我市经济飞速发展的几年,也是城建设工作突飞猛进的几年,特别是在2007年以来,我市的城市道路及市政设施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道路及市政设施的综合完好率年年提高,已达到98%的完好率。城市道路好了,设施亮丽了,经济发展环境也越来越好了,老百姓也切实受益了。
然而在城市道路与市政设施完好的背后,有一位默默无私奉献的人,在撑起那一片“城市道路环境”的蓝天,那就是市道桥管理处处长刘德志同志。近几年来,道桥处在他的带领下,先后完成了道路路牙石彩化工作、迎省运会道路整治工作、迎同一首歌道路整治工作、城市道路洁净工程道路净化工作、市区人行道路整修工程等多项重大工作,城市道路环境的`改善,让我们的市民有了自豪感与自信心,打出了城市名片,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市民满意、市领导满意。近三年来,城市道路维修近7万平方米,维修桥梁69座次,路街牌维修1380座次,城市道路的面貌明显改观。
情系经济发展,带头开展优质服务。
在工作中,主动帮助挖道企业排忧解解难。如对我市引热入市、引水入镇等关系重大民生的重点工程,根据企业困难实际主动帮助企业就破道回填材料、延长挖道期限等问题进行解决。在关系民生的自来挖漏抢修挖道审批工作中,特事特办,允许先挖道后补办手续,为企业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刘德志同志总是待人热情,对外主动用文明用语,对内关心职工群众的生活,帮助解决职工在生活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营造了良好的优质服务氛围。
要想干出一番事业,总要付出过人的心血和汗水,刘德志同志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敬业精神,以他的实际行动在机保工作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工厂劳模事迹材料【篇7】
__是闵行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择优种子研究室负责人、高级农艺师。作为一名年轻科技干部,她处处以身作则,踏实苦干,虚心好学,二十多年来,一直默默地奋斗在杂交粳稻育种生产第一线,通过"籼粳搭桥"等技术,培育出优质高产强优势杂粳组合"秋优金丰",被列为上海市杂交粳稻主推品种。她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近五年来她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劳模、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第十届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人和第七届国际发明博览会"创新天才"等荣誉称号。
刻苦学习,岗位成才
育种是一项创新性强而不易出成果的实践性工作,曾有多少"寂寞高手"苦苦追寻一辈子而遗憾告终。科学无止境,杂交粳稻育种需要掌握植保、栽培等多方面专业技术知识,只有不断地创新、汲取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水平,才能紧跟水稻育种时代步伐。
__利用业余时间研读杂交水稻专著、劳模事迹简介、上网查资料、捕捉杂交水稻领域最新信息,虚心向育种专家学习请教。如在考察和探讨《水稻超高产育种》课题时,碰到疑惑,刨根问底,直到彻底搞懂为止;又如抓住天南地北育种单位云集海南南繁的有利条件,冒着炎炎烈日,向水稻育种专家请教育种技术,共同交流、探索育种新技术,潜心研究亲本材料的特性,总结、探索科学杂交育种方法,提出了"只有走籼粳杂交的育种技术道路,产量才能有重大飞跃"的.育种思路。利用籼粳亚种中间材料为"桥梁亲本",在晚粳稻品种中导入籼稻恢复基因,成功育成强优势、高结实率、花粉量大的杂交晚粳恢复系,与优质高产丰产性好的不育系杂交。通过"籼粳搭桥"技术培育出的优质高产强优势杂粳组合"秋优金丰",于__年__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__年获农业部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经几年推广种植,"秋优金丰"表现出高产、稳产、米质优、抗性强,深受种植户的欢迎,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企业劳模先进事迹具有8公斤潜力,常规种植亩产65公斤,解决了多穗与大穗、大穗与高结实的矛盾,"秋优金丰"米质经检测,1__项指标均达农业部优质米一级标准。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水稻科研既是一门脑力劳动,更是一项高强度的体力活,尤其对于水稻育种人员来说更是如此。育种工作长期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环境和条件下来完成,气候愈是恶劣,工作愈是紧张和繁忙,有人形容育种人就象一只"候鸟",一直跟着太阳迁移在上海和海南之间,南繁北育,其中的艰辛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育成和推广一个品种至少需8至9年的时间,周期之长,
被业内人士形象地称之为"两个五年计划"。为了加快世代进展,每年奔走于上海和海南之间,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阴雨绵绵的雨天,她都毫不间断地出现在水稻育种试验田,特别在海南基地配组期间,工作量大,人手少,从早上六七点钟进行人工剪颖,中午再到稻田进行人工配组授粉,供电所所长个人先进事迹经常忙到下午1点钟才吃午饭,为了随时掌握和了解水稻亲本材料的生育状况,需不间断地下农田,往往是在水田里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累了到田埂上休息一会,接着继续观察各种农艺性状,回到办公室及时整理数据,研究育种思路。在平时,她经常放弃休息日观察水稻的生长规律,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水稻育种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她经常冒着酷暑,深入田间,免费为农民传授水稻种子生产技术指导,热心解答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深受农民的好评,成为农民的忠实朋友。目前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劳力不足,严重制约着制种生产的规模发展问题。她大胆探索创新,开展试验示范,应用现代农艺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制种亩产达到15公斤,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制种产量,加快了高产、优质杂交粳稻"秋优金丰"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