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事迹材料

2024年王小谟科学家事迹材料范文(通用5篇)

时间:2024-09-26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王小谟科学家事迹大家知道是什么样的吗?王小谟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王小谟科学家事迹材料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王小谟科学家事迹材料范文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王小谟科学家事迹材料范文【篇1】

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式。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一架“背”着“大蘑菇”的飞机,作为空中编队的排头兵,引领着庞大机群,米秒不差飞过天安门广场!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播音员激动地说: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空中方队过来了,带队长机就是我国自主研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空警2000预警机,我们的蓝天骄子!”

这是中国预警机第一次在全球观众面前,公开亮相!

观礼台上,王小谟指着飞机,眼含热泪。

那一刻,不仅是中国预警机技术的辉煌展现,更是王小谟等无数科研人员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王小谟,这位“千里眼”的缔造者,望着自己亲手打造的“蓝天骄子”。

他心中涌动的,是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科技的执着追求!

王小谟的一生,是与雷达事业紧密相连的一生。

1961年,他毕业后,被分配到国防部第十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

从此,他就将自己的青春和才华,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

王小谟科学家事迹材料范文【篇2】

他是我国著名雷达专家、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2023年3月6日,王小谟溘然长逝,享年84岁。

王小谟说,雷达事业的重大意义,就是要为国家站岗放哨。

1961年,从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专业毕业的王小谟,被分配到国防部第十研究院第14研究所(今中国电科14所),从事雷达研究。

雷达被称为国防“千里眼”。上世纪60年代起,三坐标雷达成为当时国际雷达研究的前沿领域。此前,14所已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开始三坐标雷达的研制。1960年,随着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专家,只留下一摞资料。

当时,我国电子工业水平整体不高,迫切需要研制出自己的雷达装备部队。面对严峻的形势,王小谟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世界一流的雷达,为国争光!”

王小谟科学家事迹材料范文【篇3】

他主持研制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等多部世界先进的雷达,引领中国预警机事业实现跨越式、系列化发展。

他坚信“中国人一定能行”,终其一生为祖国国防事业打造“千里眼”。

他是我国著名雷达专家、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新中国成立75周年前夕,王小谟被追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1956年,王小谟考入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61年,王小谟以八木天线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毕业设计获北京工业学院毕业设计一等奖;同年,他被分配到位于南京的国防部第十研究院第14研究所。

在14所期间,王小谟在总体室工作,参加了408雷达的研制,并担任了583三坐标雷达专业组副组长,参与了国内研制583雷达可行性方案研究和初步工程设计。“____”期间,王小谟受到冲击,583三坐标雷达被迫中断,王小谟被调离原技术岗位,被安排到14所计算机房当机房管理员。王小谟没有因此自怨自艾,而是把握管理计算机的机会,深入研究和掌握了计算机的原理与运用,这使得王小谟成为我国较早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专家,并为日后他在主持研制383雷达时率先采用自动化技术打下了坚实基础。

王小谟科学家事迹材料范文【篇4】

从1980年代开始,王小谟着手策划预警机的研制,并组织规划和实施了机载预警雷达的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一定突破。1992年,他调任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军工局局长,正式踏上预警机装备的论证与研制之路,开始推动我国国土防空网从地面向空中的飞跃。当时,国内出现不同声音,有人建议整机购买,有人主张合作研制。王小谟认为,我国研制条件确实差一些,但只要努力还是有把握的。他在原国防科工委组织的分析会上坚定地表示:“我国研制预警机的条件已经具备!”

1992年,我国正式启动与先进国家研制预警机的合作,项目被命名为“圆环工程”,王小谟任中方负责人。研制过程中,王小谟创造性提出背负式、大圆盘、三面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新型预警机方案,并坚持同步安排国内配套研制,使我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相控阵雷达收发组件、大型天线罩和系统软件等重大关键技术,从而将预警机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2000年7月,由于西方大国阻挠施压,外方单方面中止了项目。但王小谟带领科研团队继续攻关,不到一年时间就成功拿出了样机,让“圆环工程”起死回生,令外国专家瞠目结舌。

王小谟科学家事迹材料范文【篇5】

1969年12月底,王小谟被任命为38所总体室的临时负责人;1972年,王小谟被任命为国产第一部三坐标雷达——383的总设计师,13年磨一剑,克服地处“三线”、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极端闭塞和艰苦的不利条件,于1984年4月完成设计定型。383雷达的研制成功,不仅填补了国产三坐标雷达的装备空白,也使得三坐标雷达成为我国雷达设计研制的一个新领域,更对实现我国国土防空网从概略引导向精确引导的转变,作出了重大贡献。1985年,383雷达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87年,王小谟作为全国14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之一,受到邓小平同志的亲切接见。

1985年12月,王小谟被任命为38所所长。1988年底,38所调整迁建终于正式启动,38所整体迁建安徽合肥。

在调整迁建过程中,王小谟率领38所干部职工一方面稳妥完成了千头万绪的迁建任务,另一方面又全力保证科研生产不受影响。按照王小谟发展出口装备创汇的思路,38所自主研制生产了JY-9、384等先进雷达,成功开拓了国际市场,不仅解决了38所迁建合肥资金匮乏的问题,完成了38所的“二次创业”,更创造了中国雷达出口的新奇迹。1995年,JY-9雷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