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事迹材料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5篇

时间:2024-09-13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荣誉,那么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仅供参考。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1

共和国勋章,这一象征着国家最高荣誉的勋章,其评选标准极为严格。获得者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卫国家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具备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无私奉献。李振声院士无疑完美契合了这些标准。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李振声院士出生于 1931 年2月,山东淄博人。他自幼便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睹了农民们辛勤劳作却常常难以饱腹的情景,心中暗暗立下了改变这一现状的志向。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小麦种植面临着品种单一、病虫害频发、产量低下等诸多问题。李振声院士毅然投身于小麦育种研究,决心为改变这一现状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敏锐地意识到,小麦与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可能是培育优良小麦品种的突破口。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然而,这一研究在当时国内外尚无成功先例,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李振声院士并未被困难吓倒。他深入田间地头,亲自观察、记录小麦与偃麦草杂交后代的生长情况,精心挑选每一株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

为了不错过小麦生长的每一个关键时期,他常常日夜守在田间,无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有一次,在小麦扬花授粉的关键时期,遭遇了连续的暴雨天气。李振声担心雨水会影响授粉效果,便冒雨赶到田间,用塑料薄膜为小麦植株搭建临时的遮雨棚。他在泥泞的田地里忙碌了一整天,浑身湿透,却毫无怨言。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筛选,他终于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2

在陕西杨凌,李振声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击垮他,反而激发了他更强烈的斗志。他深入研究小麦的遗传特性,探索如何通过育种技术提高小麦的产量和抗病性。在漫长的岁月里,他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小麦育种的研究中,为了寻找合适的育种材料,他走遍了大江南北。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李振声终于在1979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成功地将野生偃麦草的抗病基因转移到了小麦中,培育出了一系列抗病性强的小麦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随后的年份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极大地提高了小麦的产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振声的成就得到了国家和学术界的高度认可。他先后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荣誉。然而,对于李振声来说,这些荣誉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3

上世纪50年代,小麦条锈病一年能“吞掉”120多亿斤口粮,让本就吃不饱的中国人更加饥肠辘辘。小麦一旦感染条锈病,就会减产30%到50%,甚至绝产。

李振声苦苦思索后大胆设想:能不能通过牧草与小麦杂交,培育出一个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

“小麦经过了数千年的人工栽培,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抗病基因逐渐丧失;野草在自然界通过层层筛选,是非常好的抗病基因库。”

开展远缘杂交研究有三道难关:杂交不亲和,很难实现杂交;杂种不育,后代像马和驴的后代骡子一样,没有生育能力;后代“疯狂分离”,抗病性状很难保持。

他们迎难而上,从数百种牧草中挑选了12种与小麦杂交,发现长穗偃麦草的后代长得最好。偃麦草花期比小麦晚,他们加灯补光调整开花期,使它提前两个月开花,成功授粉。一个杂交种看着很好,下一代却面目全非了,他们就一次次地重复鉴定、筛选。

1978年,李振声带领课题组“鏖战”22年的成果——高产、抗病、优质的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在初步生产推广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时光荏苒,李振声从20多岁的小伙子变成年近半百的“老李”。但他收获了陕西农民给他的最高评价——“要吃面,种小偃!”特别是他们培育的“小偃6号”,不仅对当时流行的8个条锈病生理小种都有较好的抗性,而且抗干热风、耐旱、产量稳定,从1981年通过品种审定到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累计推广2400万亩,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它还是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品种达80多个。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4

1987年,李振声告别杨凌,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从亲力亲为的耕耘者成为运筹帷幄的中国麦田谋划者,在我国多次粮食“危机”中挺身而出。

当时,我国粮食生产连续3年徘徊在8000亿斤左右,但人口增长接近5000万。李振声会同中国科学院的农业专家,经过3个月的调查,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在推动什么事情时,我们常说‘手中无典型,说话没人听’。”李振声说,为了找到鲜活的典型,他带队跑遍黄淮海地区。时间紧、任务急,他们就夜里坐车、白天调研。在一次次实地调研中,他逐渐成竹在胸。

李振声的女儿李滨记得,有一年为了写调查报告,父亲每天都睡得很晚,似乎梦里也在思考。他想到什么,醒来马上打开台灯,把问题记下来。那段时间,父亲的卧室经常在半夜或凌晨透出光亮。

1988年2月,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支持下,李振声带领25个研究所的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我国粮食年产量从8000亿斤增长到9000亿斤,仅黄淮海地区就增产504.8亿斤。

我国粮食产量多次徘徊,李振声都及时敲响警钟,提出增产对策。

1991年至1994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4年徘徊。1995年,李振声率领中国科学院农业问题专家组进行调查研究,撰写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报告。

1999年至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5年连续减产。2004年,李振声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题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的演讲,分析了连续5年减产的原因,提出了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05年,在博鳌论坛上,李振声对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10年前发表的文章《谁来养活中国》逐一批驳,并果敢地提出“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思路。

一个个响当当的科研创新成果和农业策略的落地,让李振声在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5

李振声,1931年2月25日出生于山东淄博,是中国杰出的遗传学家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尤其在小麦遗传育种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被誉为“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和“当代后稷”,其研究成果对中国乃至全球的小麦生产和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振声自幼对自然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1950年代,他考入了山东农业大学,学习植物遗传学。在校期间,他不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还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展现出卓越的科研潜力。1956年,李振声毕业后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开始了他辉煌的科研生涯。

在小麦遗传育种的研究中,李振声致力于开发新型的育种技术,特别是远缘杂交育种。他的研究重点是通过与其他物种进行杂交,来引入优良的基因,从而改善小麦的抗病性、抗逆性和产量。这一创新方法在当时是相对前沿的,李振声通过不断的实验和实践,成功培育出多种具有优良性状的小麦品种,显著提高了中国小麦的生产能力。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