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事迹范文六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先进事迹材料】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理论宣传又称理论教育。它是一种宣传活动,旨在普及和普及社会科学理论,或从理论上解释当前的路线、政策和方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事迹的文章6篇,欢迎品鉴!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篇一】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事迹
xxx,男,生于1972年10月12日,中共党员,现任中共xx委党校讲师、理论宣讲员。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几年来,该同志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组织上赋予理论宣讲员的光荣任务,为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勤于学习,注重提升理论宣讲员能力
该同志调入莫旗委党校以来,处处以一个党的优秀宣传员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宣讲能力。他十分注重知识的更新,充分利用业余休息时间,不断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自觉加强理论修养。工作之余,他坚持阅读各类报刊杂志,学习领会和及时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等论述,注重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特别注重学习领会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方针、政策,不断增强政治上的坚定性和对客观事物的洞察力,增强思想的前瞻性、眼光的敏锐性和工作的创造性。
二、踏实进取,不断提高理论宣讲员水平
作为党的理论宣讲工作人员,他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和业务能力。几年来,他一直在理论宣传工作中勤奋工作,入党申请书默默奉献,作出了不俗的业绩,为莫旗的宣传工作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同时,他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参加单位的理论教研,参加莫旗党校、莫旗宣传部、讲师团的理论学习。
工作中,他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同群众实际相结合;把宣讲内容同听课对象相结合,积极探索最佳的讲课方法,力争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三、乐于奉献,充分发挥理论宣讲员作用
自从调入莫旗党校工作以来,该同志担任过许多重要的宣讲课题任务。一方面,在旗党校、宣传部、组织部等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上任课;另一方面,他还担任深入基层单位、乡镇、村屯、社区等宣讲的重任。
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有关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宣讲和十八大精神宣讲。
他首先认真学习宣讲内容,广泛搜集相关的信息资料,努力吃透所讲课题的实质精髓;然后进行科学合理地教学设计,写出详细的讲课教案,并反复斟酌一些内容细节,直至达到全面、正确、准确。他还经常和同事们一起讨论、研究讲课要点和方法,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力求讲课环节、教案能够尽善尽美。
他对宣讲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从不怕苦怕累。
莫旗是个农业旗县,网络手机版除尼尔基镇外,都是农村。所以,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下乡宣讲。
下乡宣讲路途远,交通也不是很便利。有时当天不能返回,需要住宿在乡镇。条件肯定比不上旗里。但是,他始终无怨无悔,并主动要求去边远的村镇,把较近的宣讲点让给其他同事。
下乡宣讲,听课对象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是不识字的农民;他的课总能让所有的听课者听得津津有味,他的课总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听课者很容易听明白。
这是因为:他的课不仅理论联系实际;还能讲出好几个不同的“版本”。他非常善于从实际出发,分析听课的对象,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所以,他的课很有吸引力,深受广大学员的欢迎。他的宣讲任务都能保质保量、圆满完成。
他宣讲的足迹遍布莫旗的宝山镇、西瓦尔图镇、卧罗河乡、红岩镇、巴彦乡等十七个乡镇、办事处。
四、充满爱心,展现出理论宣讲员的亮丽风采
多年来,陈为荣同志无论是在基层,还是在机关里,和同事们相处非常融洽。在工作和生活中,他总是热心帮助同事,每当同事家里有大事小情,他总是主动出面、入党志愿书热心帮助。他对待同事是这样,对待老干部、困难党员、群众更是如此。对困难群众热心救助,热心解决上访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得到群众的称赞。
陈为荣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图名利、办事公道、工作细致、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深受领导、党员干部和群众们的好评,是一名深受基层喜爱的党校理论宣讲员。
【篇二】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事迹
xxx同志1948年 生于革命老区xxx镇,1971年走进教师队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曾连续担任县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完中校长十多年,恢复高考后长期从事高中阶段政治课教学,1996年任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曾受聘连续两届担任吉安市人民政府兼职教育督学,是在当地颇有影响的一位老教育工作者。
xxx同志1948年 生于革命老区吉安县兴桥镇,1971年走进教师队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曾连续担任县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完中校长十多年,恢复高考后长期从事高中阶段政治课教学,1996年任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曾受聘连续两届担任吉安市人民政府兼职教育督学,是在当地颇有影响的一位老教育工作者。2010年62岁起参加吉安县关工委“五老”宣讲团以来,该同志宣讲60余场,听众超过2万人,是在当地被人们公认的一位优秀宣讲员,大家称赞这位有四十多年党龄的老教师是“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退休不褪色,永为党站岗”的好党员。
一、倾忠诚为教育事业不遗余力
退休后不久,该县关工委聘请他为“五老”宣讲团成员,按照他原先的打算,是静下心来读读书、写点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但一想到“关工委”是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宣讲团主要就是向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向青少年讲授革命思想,是一种神圣的工作,也是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延续,于是欣然接受。
进入宣讲团队伍后,他虚心向原来的成员学习,认真思考分析当前学校的学生和社会上的青少年存在那些问题,应当从哪些方面对他们进行帮助教育,又虚心向关工委领导交谈自己打算宣讲的主题内容,听取其意见……,根据已定的宣讲主题,再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撰写讲稿。他每写一篇讲稿都能做到以党的优良作风熏陶感染青少年,以长者的慈爱之心温暖帮扶青少年。多年来,他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兢兢业业参与关工委的一切活动;有时安排他到偏远山村的学校去讲课,或者碰上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他从不借故推诿,网络总是高高兴兴接受任务,认认真真完成任务。
xxx同志讲课从不照本宣读,而是把内容烂熟于心,又能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做到声情并茂,生动形象、激情洋溢;同时,他的讲课从不“炒现饭”,每讲都有新的内容,新的补充;他不喜欢空洞说教,每讲都能联系实际,有血有肉。他常常为了联系实际,落实事例,不惜跑几里路去向有关人士询问或打电话查实。他常说:“讲台上四十五分钟,备课要花去四五点钟,甚至是十四五点钟……”他常说讲课要从“爱”字出发,“教”字着眼,不能无病呻吟,盲目乱讲。正因为他做到了这一条,所以他的课能让人听得进,记得住,不说青少年,成年人都愿意听、乐意听。
关工委“五老”宣讲团的工作,主要是对学校学生和社会上的青少年做教育辅导工作,网络从事学校教育工作三十八年的xxx,自然对关工委这项工作情有独钟,所以才能兢兢业业备课讲课,才能不避困难进学校进社区……尽管他身体不太好,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但从未影响他在关工委的工作,因为他把“五老”宣讲团的事业看作是他从事教育工作的延续,所以他不遗余力的干下去,而且能把工作干好!
二、倾热情传红色基因坚持不渝
为了大力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近几年,关工委“五老”宣讲团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向广大群众和干部职工宣讲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党的历史以及红色基因……为此,xxx认为在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宣讲中,要尽量结合真实故事来讲,而且要做到主人翁“地方化”,使听众觉得榜样出自家乡,故事发生在身边,觉得我们江西、吉安英雄模范辈出,思想汇报范文真真实实了解革命老区的历史、红色家园的光辉,真正可听可信,从而坐得住、听得进,让精神受到洗礼。
他坚持不渝地勤学苦研,几年来摘录史料和革命故事的笔记就有好几本,在他的笔记里记录了吉安地区160多位开国将军和上千位革命先烈的事迹。他还会不辞辛劳深入实地去取得第一手资料,比如讲“全家革命,一门忠烈”,为此他专门到曾山同志故乡—永和镇锦源曾家村找人访谈,翻阅村史。正因为他做到了“未雨绸缪”,所以他作报告时,既能介绍相关历史知识、英烈故事,又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相结合;既能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又能联系本地的革命斗争史。所以他的报告,让人觉得可亲可信,丝毫不感到枯燥,让人听得进坐得住,精神上受到洗礼。
xxx在城关中学、文山学校讲余秋里、曾山为革命和共和国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非常自然的结合着向同学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由于立足乡土,事绩翔实,范文写作故事逼真,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灵魂深处受到了震动。尤其当同学们听到余秋里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贵州德章战斗中被打断左臂,拖着皮吊骨的断臂,九死一生坚持走完长征路的故事,大家深深被老一辈革命家的英勇斗争精神所感染,不少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据说,许多同学后来在日记或作文中表示要向老一革命家学习,要努力改正从前的缺点错误,在学习中要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发誓要当好红色接班人……
三、倾真心投身宣讲满腔热忱
xxx同志担任“五老”宣讲团报告员后,深知这是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决心把这种信任化作鞭策自己的动力。为此,他废寝忘食地看书,收集资料、写讲稿……,由于他身上有多种慢性疾病,所以他爱人劝他多休息,不要那样劳累,而xxx总是说:“虽然我退休了,但我还是个党员,我不能辜负组织上对我的信任;如果不能把课讲好,那岂不是有愧于听众!”多年来,关工委向他布置的任务,他总是满腔热忱地接受和完成,他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真是令人钦佩!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范文网中共吉安县委立即组织了“县委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xxx作为五老宣讲团代表带队赴全县各中小学校进行宣讲,xxx在县二中以“跟着习主席、走进新时代”为题作了精彩的宣讲,一次次博得了听讲者热烈的掌声。
现已七十岁的xxx同志在一次次宣讲中,普及地方革命史知识,用先烈先辈们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感染着县内成千上万个听众,他的红色宣讲课堂实况多次被省、市、县电视台、报纸宣传报道,形成了亮丽的特色。近几年,在该同志和其他宣讲员努力下,吉安县“五老”宣讲团被省委组织部和省老干部局授于先进集体称号。xxx同志也先后获得省关工委授予的“优秀报告员”,市文明委授予的“首届优秀志愿者”称号。他多次表示要向全国道德模范毛秉华同志学习,要克服高血压和曾患过腺腔性脑梗塞、以及家中的其他困难,将吉安红色故事一直讲下去。
【篇三】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事迹
在xxx,有这样一个人,他带领着这样一支理论宣讲队伍,扎根基层、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只为把党和国家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传递给千家万户;在与群众面对面宣讲理论的过程中,他们创新观念、创新形式、创新机制,用生动的故事、通俗的语言,把党的理论政策真正讲到群众的心坎里,帮助群众解疑释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被人们称为群众的“贴心人”、全面小康的“心得体会领路人”。
他日复一日、无名无利,风风火火的行走在理论宣讲路上,一讲就是20多年。20多年来,他始终秉承着淮河儿女在抗洪救灾中形成的奉献、牺牲的“王家坝精神”,把青春和年华都奉献给了他挚爱的理论事业:个人宣讲场次达2000余场,受众超过35万人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60多篇,曾先后获得安徽省“十佳宣讲报告”奖、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安徽省党员教育“四个一工程”建设党课教材一等奖、省优秀中心组学习秘书等30多个奖项。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不仅自己带头宣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还大胆创新,撬动宣传工作新格局,先后组织各类宣讲达20000多场,受众超过300万人次,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纷纷给予报道……
他就是从“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王家坝精神”的发源地--阜南县走出来的“乡土宣讲家”:阜阳市委讲师团团长xxx。
苦练一身真本领:浑身上下都是理论正能量
“燕教授什么时候能到我们单位讲一次?”“燕老师,安排百人宣讲团活动一定要把我们排上!”--在安徽省阜阳市,讲师团副教授燕少红是位“热门人物”。早在2009年12月17日,《光明日报》头版就这样报道燕少红的宣讲事迹。
多年来,无论是服务市委中心组学习,还是为各县市区委中心组讲课,无论是党委安排的重大集中宣讲,还是各部门邀请的分众化宣讲,燕少红都想方设法用质朴平实、幽默风趣的语言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准确“翻译”成群众语言,使听众在轻松愉快中理解掌握党的理论政策,让人们在掌声、笑声中获得精神洗礼。当地干部群众风趣地说,听燕团长讲课,真正体会到啥叫“养眼、养耳、养心”。
燕少红在宣讲中很注重“仪表”:他经常根据听众对象,恰当“打扮”自己。用他的话说,心得体会范文宣讲必须做到到什么山要唱什么歌,既要会讲“普通话”,更要讲好“阜阳话”,无论精美课件的制作,还是表情动作的表达,以及接地气的语言运用,三者自然地融为一体,都会让人对他的宣讲内容过目难忘、入耳入心。
燕少红讲的好,源于真信、真学、真用。坚定的信仰是做好党的理论宣讲工作的基础。20多年来,他始终如一地学习党的理论,关注党的声音,基本上每天都能做到“五必”:新闻必看、网络必上、报纸必读,每有讲座必听,每有心得必记。他深知照本宣科不行,空头说教不行,关键要提高宣讲水平。除了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理论外,他还常在街头、路边、集市、庙会驻足“学习”,用心观察社会百态,偶尔外出旅游,他也不忘记下有特色的楹联、题词,认真了解相关知识,丰富宣讲素材。党的十八大以来,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设置了十八大系列、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严三实”、“四个全面”、习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等十多个宣讲专题。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他紧紧盯住全面小康建设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和出发点,精准发力,让理论宣讲、研究“不在象牙塔里打转转”,使理论武装真正成为阜阳发展的“引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的宣讲专题《学习系列重要讲话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牢记总书记嘱托建设大美阜阳》、工作总结范文《不忘初心践行誓言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等,深受阜阳党员干部群众欢迎。
讲的好,来自于精思、精研、精创。燕少红同志的课之所以能让群众坐下来、听进去、听得懂,是因为他是党校教员出身,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对理论的深入研究,使他在宣讲中既能站在战略层面看问题,又能结合实际讲问题;既能做到阳春白雪,又能做到下里巴人;既能做到讲理论不枯燥,又能做到讲实践有理论支撑。他常说,要给群众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还得是自来水。为此,他笔耕不缀,经常把宣讲感受、思考体会、考察所得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调研报告或理论文章,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红旗文稿》、《时事报告》、《中国经济周刊》等报刊发表文章60多篇。其中,结合宣讲经验总结的《理论宣讲“八化”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在中国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会主办的“第四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上进行交流发言,并在2011年第八期《安徽宣传》上推介。五年来,他牵头成立的课题组,先后完成中宣部10多个委托课题,多次受到中宣部的表彰。参与安徽省委宣传部组织的《为民务实清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读本》和《以身作则风清气正--党员干部践行“网络TOP100范文排行三严三实”读本》两本书编著工作,受到高度评价。
讲的好,来自于对家乡、对事业的挚爱。燕少红常讲:我是从王家坝走出的一个农家子弟,一个掌握了一定话语的理论工作者,回报家乡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党的政策送到千家万户,把党的理论转化为促进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这也是一名理论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因着对家乡、对群众和对党的理论政策宣讲工作的无限热爱,20多年来,他一直坚守在宣讲第一线,不仅把理论政策讲清、讲明、说透,还能把听众说乐、说活、说动,所以他的宣讲不管是在机关、军营和学校,还是在社区、企业和农村,都能赢得广泛的认同和好评。他先后被聘任为阜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安徽省百人理论宣讲团成员、省委宣传部特约理论研究专家、省委讲师团宣讲专家库成员、省委组织部确定的省级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首批入选教师等。
带出一批宣讲员:奏响基层理论宣讲“大合唱”
“网络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讲师团长,他针对基层当前“漏斗型”宣传体制、宣讲专业人员少、基层“无人宣讲”的现状,决心带出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理论功底深、宣讲技巧好的宣讲人员,解决谁来宣讲问题。
为变讲师团宣讲“独角戏”为全社会“大合唱”。他打破了传统宣讲员的构成模式,主导面向全社会招募宣讲志愿者,先后组建了三支宣讲队伍:由高校党校师资、社科界专家学者、领导干部组成的“百人理论宣讲团”队伍,千名文艺工作者组成的“艺术化宣讲团”队伍,千名党员干部、教师、大学生村官组成的“微宣讲团”队伍,形成各方力量齐上阵、主动宣讲党的方针政策的良好局面。
如何让这些宣讲员能宣讲、会宣讲,燕少红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每次重大主题宣讲前,他都要组织大型培训会。培训会不仅向宣讲员赠送理论读物、《宣讲资料系列汇编》等资料,还请优秀宣讲员做宣讲展示,邀各类专家现场指导。除知与识、技与术的培训外,还组织实地观摩、交流座谈、分组试讲、专家点评等互动活动。宣讲中,他还跟踪问效,要求宣讲员根据宣讲地点、对象的不同随时更新课件、事例、语言。宣讲后,还要求宣讲员互评,或在微信、QQ群内齐评,对宣讲技巧、内容等作出总结提升。宣讲“前中后”全过程的拉练,锤炼了宣讲员们的实战能力。
重心下移“接地气”,精准定位建“智库”。为带动更多同志加入到宣讲队伍中,燕少红十分注重发掘激励宣讲人才。他积极培育有潜质的宣讲员,先后推出了农民义务宣讲员李坤池(获得2012年度全国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称号),“艺术化宣讲”员孟影(全国“牡丹奖”获得者、安徽省曲协副主席)等。他提议制定了“十佳理论宣讲员”、“十佳颍淮大讲堂”、“十佳中心组学习秘书”等评选表彰机制,向优秀宣讲员所在单位推荐反馈机制,调动了宣讲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宣讲员所在单位支持力度。这些举措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每到重大宣讲活动,都会出现宣讲员主动请缨、各部门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2016年6月中旬,33位在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表现优秀的“微宣讲”员受到通报表彰。宣讲员们自豪地说:跟着燕团长宣讲,有进步、有荣誉,我宣讲,我快乐!
2015年10月,燕少红按照省、市委宣传部要求,参与打造了一支特殊的宣讲队伍--“时代楷模”高思杰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作为高思杰同志的老师和挚友,他对这项工作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从宣讲稿的打磨到四名宣讲员的遴选,从宣讲技巧演示到视频音乐的设计,他都事无巨细、精心雕琢。宣讲报告团作为全省“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二批巡回报告团,先后赴安徽大剧院和全省16个地市、有关省直单位、湖北省等巡回报告48场,直接受众6万多人次,取得了巨大成功,赢得了高度好评。
“宣讲接地气,活动才会有人气。”在安徽阜阳市的社区、乡村、学校、企业、军营、机关……处处有宣讲,天天有活动,宣讲内容时代化、语言大众化,已成常态,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创建一批新品牌:打通理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燕少红同志在精心创造一个个经典宣讲个案的过程中,他还积极尝试创新,在推进宣讲分众化、大众化过程中,创建了“颍淮大讲堂”、“艺术化宣讲”、“微宣讲”、“末梢宣讲”、“互联网+宣讲”等宣讲模式,构建了市县乡三级联动的网格化宣讲格局,解决了在哪宣讲、怎么宣讲等问题,打通了理论服务群众基层“最后一公里”。
“艺术化宣讲”是燕少红理论宣讲方式的新发明,它是将党的重大理论政策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顺口溜、快板书、琴书、渔鼓、大鼓书、豫剧等形式,通过艺术化表演形式向群众传递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深受基层群众欢迎。最多场次可以自发聚集2000多名群众,改变了过去“宣讲没人听”的局面。
“微宣讲”是燕少红创新的理论宣讲“轻骑兵”。所谓“微宣讲”,就是围绕一个主题,由不同的宣讲员围绕一个方面,用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小故事来阐释大道理,每人只讲15分钟,小切口引出大主题,小故事阐释大道理,讲阜阳话,说阜阳事。听众不仅不会产生审美疲劳,反而被这种新颖形式所吸引。“微宣讲”的做法受到了省委宣传部的高度肯定,被授予“2015年度安徽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案例奖”;《光明日报》以《安徽阜阳创新宣传教育模式》(2015年1月11日头版)进行报道,总编室编印的《情况反映》将阜阳创新宣讲方式直报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档案馆;中宣部2016年第八期《时事报告》以《“微宣讲”撬动宣传工作新格局》为题进行推介。
为了使理论宣讲深入农家小院、科室楼宇、田间地头、课堂连队、工地车间等基层“末梢”,燕少红又把各种创新宣讲形式和宣讲内容融合在一起,打造了“末梢宣讲”模式。“末梢宣讲”,在形式上,既有“艺术化”,也有“微宣讲”;在方式上,既有“自助餐”,也有“订单式”;在设计上,积极探索“讲一送一”宣讲(讲十分钟理论,针对不同群众送十分钟技术、卫生等知识)、“插播式”宣讲(会前、放电影间隙、文艺下乡演出期间穿插宣讲)和“家庭式”宣讲(在农家小院、社区大院、田间地头等宣讲);在内容上,既有党的重大理论政策,又有农业知识、保健知识等;宣讲中还设有现场问答环节。通过宣传宣讲、互动交流、感受变化、体味幸福,让群众自觉融入到学理论、用政策、树新风的氛围之中。2015年10月29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曹征海一行到阜阳现场观摩后,对“末梢宣讲”这一打通理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光明日报》以《安徽:五中全会精神的“末梢宣讲”》(2015年12月2日第4版)为题予以报道。
服务好中心组学习是讲师团的本职工作,为此,2012年底,他结合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主导整合全市资源,专门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基层党员打造了“颍淮大讲堂”,讲堂分“主讲堂、分讲堂、基层讲堂”,“三级讲堂”实行“三统一”:统一授牌、统一管理、统一策划。主讲堂主要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为市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做高端专题报告。2013年以来,已邀请了吴敬琏、李肇星、樊纲、王一鸣、孟伟、李本刚、张立群、施芝鸿、齐彪、马晓河等40余位著名专家做客主讲堂。分讲堂主要为市直主要部门及县市区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服务,设在市直部分单位及8个县市区委。目前,分讲堂已达45家,已邀请杨秋宝、候永志、王景福、巫永平等400多位国内、省内知名专家做客分讲堂。基层讲堂设在县直部门及乡镇,目前已有267家,主要为基层干部群众服务,基本上实现每个季度举办各类讲座不得少于一场的目标。三年来,各级讲堂共开展各类宣讲1.2万场次,受众超过220万人次,受到时任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詹夏来的充分肯定,新华社《内部参考》等媒体予以报道。
为适应新要求,运用新媒体,他率先在全省探索“互联网+宣讲”模式。先后指导界首市开设“界首大讲堂”,在颍州区试点“颍州e宣讲”,主办“阜阳e起学习”微信公众号,并联动各有特色的讲堂、宣讲、学习三类微信公众平台,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先后策划手抄党章100天等互动活动,《牢记总书记嘱托建设大美阜阳》等专题评论,推荐《当我们学习时我们学些什么?》、《我们不生产知识 我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好书共阅读”推荐的十本书》系列书目,推出《习近平“七一”讲话的引经据典》、《不忘初心就是永葆党心》等文章,通过微视频、微课件、微杂志、微信息等“多微互动”,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资源共享和“同频共振”,让学习宣讲辐射面更广、参与者更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今,阜阳“颍淮大讲堂”、“微宣讲”、“艺术化宣讲”、“末梢宣讲”四大宣讲品牌,如同“王家坝精神”一样响彻颍淮大地。
【篇四】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事迹
在安徽阜阳,有这样一个人,他带领着这样一支理论宣讲队伍,扎根基层、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只为把党和国家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传递给千家万户;在与群众面对面宣讲理论的过程中,他们创新观念、创新形式、创新机制,用生动的故事、通俗的语言,把党的理论政策真正讲到群众的心坎里,帮助群众解疑释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被人们称为群众的“贴心人”、全面小康的“领路人”。
他日复一日、无名无利,风风火火的行走在理论宣讲路上,一讲就是20多年。20多年来,他始终秉承着淮河儿女在抗洪救灾中形成的奉献、牺牲的“王家坝精神”,把青春和年华都奉献给了他挚爱的理论事业:个人宣讲场次达2000余场,受众超过35万人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60多篇,曾先后获得安徽省“十佳宣讲报告”奖、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安徽省党员教育“四个一工程”建设党课教材一等奖、省优秀中心组学习秘书等30多个奖项。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不仅自己带头宣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还大胆创新,撬动宣传工作新格局,先后组织各类宣讲达20000多场,受众超过300万人次,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纷纷给予报道……
他就是从“王家坝精神”的发源地--阜南县走出来的“乡土宣讲家”:阜阳市委讲师团团长燕少红。
苦练一身真本领:浑身上下都是理论正能量
“燕教授什么时候能到我们单位讲一次?”“燕老师,安排百人宣讲团活动一定要把我们排上!”--在安徽省阜阳市,讲师团副教授燕少红是位“热门人物”。早在2009年12月17日,《光明日报》头版就这样报道燕少红的宣讲事迹。
多年来,无论是服务市委中心组学习,还是为各县市区委中心组讲课,无论是党委安排的重大集中宣讲,还是各部门邀请的分众化宣讲,燕少红都想方设法用质朴平实、幽默风趣的语言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准确“翻译”成群众语言,使听众在轻松愉快中理解掌握党的理论政策,让人们在掌声、笑声中获得精神洗礼。当地干部群众风趣地说,听燕团长讲课,真正体会到啥叫“养眼、养耳、养心”。
燕少红在宣讲中很注重“仪表”:他经常根据听众对象,恰当“打扮”自己。用他的话说,宣讲必须做到到什么山要唱什么歌,既要会讲“普通话”,更要讲好“阜阳话”,无论精美课件的制作,还是表情动作的表达,以及接地气的语言运用,三者自然地融为一体,都会让人对他的宣讲内容过目难忘、入耳入心。
燕少红讲的好,源于真信、真学、真用。坚定的信仰是做好党的理论宣讲工作的基础。20多年来,他始终如一地学习党的理论,关注党的声音,基本上每天都能做到“五必”:新闻必看、网络必上、报纸必读,每有讲座必听,每有心得必记。他深知照本宣科不行,空头说教不行,关键要提高宣讲水平。除了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理论外,他还常在街头、路边、集市、庙会驻足“学习”,用心观察社会百态,偶尔外出旅游,他也不忘记下有特色的楹联、题词,认真了解相关知识,丰富宣讲素材。党的十八大以来,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设置了十八大系列、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严三实”、“四个全面”、习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等十多个宣讲专题。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他紧紧盯住全面小康建设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和出发点,精准发力,让理论宣讲、研究“不在象牙塔里打转转”,使理论武装真正成为阜阳发展的“引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的宣讲专题《学习系列重要讲话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牢记总书记嘱托建设大美阜阳》、《不忘初心践行誓言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等,深受阜阳党员干部群众欢迎。
讲的好,来自于精思、精研、精创。燕少红同志的课之所以能让群众坐下来、听进去、听得懂,是因为他是党校教员出身,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对理论的深入研究,使他在宣讲中既能站在战略层面看问题,又能结合实际讲问题;既能做到阳春白雪,又能做到下里巴人;既能做到讲理论不枯燥,又能做到讲实践有理论支撑。他常说,要给群众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还得是自来水。为此,他笔耕不缀,经常把宣讲感受、思考体会、考察所得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调研报告或理论文章,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红旗文稿》、《时事报告》、《中国经济周刊》等报刊发表文章60多篇。其中,结合宣讲经验总结的《理论宣讲“八化”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在中国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会主办的“第四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上进行交流发言,并在2011年第八期《安徽宣传》上推介。五年来,他牵头成立的课题组,先后完成中宣部10多个委托课题,多次受到中宣部的表彰。参与安徽省委宣传部组织的《为民务实清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读本》和《以身作则风清气正--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读本》两本书编著工作,受到高度评价。
讲的好,来自于对家乡、对事业的挚爱。燕少红常讲:我是从王家坝走出的一个农家子弟,一个掌握了一定话语的理论工作者,回报家乡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党的政策送到千家万户,把党的理论转化为促进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这也是一名理论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因着对家乡、对群众和对党的理论政策宣讲工作的无限热爱,20多年来,他一直坚守在宣讲第一线,不仅把理论政策讲清、讲明、说透,还能把听众说乐、说活、说动,所以他的宣讲不管是在机关、军营和学校,还是在社区、企业和农村,都能赢得广泛的认同和好评。他先后被聘任为阜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安徽省百人理论宣讲团成员、省委宣传部特约理论研究专家、省委讲师团宣讲专家库成员、省委组织部确定的省级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首批入选教师等。
带出一批宣讲员:奏响基层理论宣讲“大合唱”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讲师团长,他针对基层当前“漏斗型”宣传体制、宣讲专业人员少、基层“无人宣讲”的现状,决心带出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理论功底深、宣讲技巧好的宣讲人员,解决谁来宣讲问题。
为变讲师团宣讲“独角戏”为全社会“大合唱”。他打破了传统宣讲员的构成模式,主导面向全社会招募宣讲志愿者,先后组建了三支宣讲队伍:由高校党校师资、社科界专家学者、领导干部组成的“百人理论宣讲团”队伍,千名文艺工作者组成的“艺术化宣讲团”队伍,千名党员干部、教师、大学生村官组成的“微宣讲团”队伍,形成各方力量齐上阵、主动宣讲党的方针政策的良好局面。
如何让这些宣讲员能宣讲、会宣讲,燕少红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每次重大主题宣讲前,他都要组织大型培训会。培训会不仅向宣讲员赠送理论读物、《宣讲资料系列汇编》等资料,还请优秀宣讲员做宣讲展示,邀各类专家现场指导。除知与识、技与术的培训外,还组织实地观摩、交流座谈、分组试讲、专家点评等互动活动。宣讲中,他还跟踪问效,要求宣讲员根据宣讲地点、对象的不同随时更新课件、事例、语言。宣讲后,还要求宣讲员互评,或在微信、QQ群内齐评,对宣讲技巧、内容等作出总结提升。宣讲“前中后”全过程的拉练,锤炼了宣讲员们的实战能力。
重心下移“接地气”,精准定位建“智库”。为带动更多同志加入到宣讲队伍中,燕少红十分注重发掘激励宣讲人才。他积极培育有潜质的宣讲员,先后推出了农民义务宣讲员李坤池(获得2012年度全国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称号),“艺术化宣讲”员孟影(全国“牡丹奖”获得者、安徽省曲协副主席)等。他提议制定了“十佳理论宣讲员”、“十佳颍淮大讲堂”、“十佳中心组学习秘书”等评选表彰机制,向优秀宣讲员所在单位推荐反馈机制,调动了宣讲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宣讲员所在单位支持力度。这些举措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每到重大宣讲活动,都会出现宣讲员主动请缨、各部门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2016年6月中旬,33位在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表现优秀的“微宣讲”员受到通报表彰。宣讲员们自豪地说:跟着燕团长宣讲,有进步、有荣誉,我宣讲,我快乐!
2015年10月,燕少红按照省、市委宣传部要求,参与打造了一支特殊的宣讲队伍--“时代楷模”高思杰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作为高思杰同志的老师和挚友,他对这项工作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从宣讲稿的打磨到四名宣讲员的遴选,从宣讲技巧演示到视频音乐的设计,他都事无巨细、精心雕琢。宣讲报告团作为全省“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二批巡回报告团,先后赴安徽大剧院和全省16个地市、有关省直单位、湖北省等巡回报告48场,直接受众6万多人次,取得了巨大成功,赢得了高度好评。
“宣讲接地气,活动才会有人气。”在安徽阜阳市的社区、乡村、学校、企业、军营、机关……处处有宣讲,天天有活动,宣讲内容时代化、语言大众化,已成常态,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创建一批新品牌:打通理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燕少红同志在精心创造一个个经典宣讲个案的过程中,他还积极尝试创新,在推进宣讲分众化、大众化过程中,创建了“颍淮大讲堂”、“艺术化宣讲”、“微宣讲”、“末梢宣讲”、“互联网+宣讲”等宣讲模式,构建了市县乡三级联动的网格化宣讲格局,解决了在哪宣讲、怎么宣讲等问题,打通了理论服务群众基层“最后一公里”。
“艺术化宣讲”是燕少红理论宣讲方式的新发明,它是将党的重大理论政策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顺口溜、快板书、琴书、渔鼓、大鼓书、豫剧等形式,通过艺术化表演形式向群众传递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深受基层群众欢迎。最多场次可以自发聚集2000多名群众,改变了过去“宣讲没人听”的局面。
“微宣讲”是燕少红创新的理论宣讲“轻骑兵”。所谓“微宣讲”,就是围绕一个主题,由不同的宣讲员围绕一个方面,用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小故事来阐释大道理,每人只讲15分钟,小切口引出大主题,小故事阐释大道理,讲阜阳话,说阜阳事。听众不仅不会产生审美疲劳,反而被这种新颖形式所吸引。“微宣讲”的做法受到了省委宣传部的高度肯定,被授予“2015年度安徽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案例奖”;《光明日报》以《安徽阜阳创新宣传教育模式》(2015年1月11日头版)进行报道,总编室编印的《情况反映》将阜阳创新宣讲方式直报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档案馆;中宣部2016年第八期《时事报告》以《“微宣讲”撬动宣传工作新格局》为题进行推介。
为了使理论宣讲深入农家小院、科室楼宇、田间地头、课堂连队、工地车间等基层“末梢”,燕少红又把各种创新宣讲形式和宣讲内容融合在一起,打造了“末梢宣讲”模式。“末梢宣讲”,在形式上,既有“艺术化”,也有“微宣讲”;在方式上,既有“自助餐”,也有“订单式”;在设计上,积极探索“讲一送一”宣讲(讲十分钟理论,针对不同群众送十分钟技术、卫生等知识)、“插播式”宣讲(会前、放电影间隙、文艺下乡演出期间穿插宣讲)和“家庭式”宣讲(在农家小院、社区大院、田间地头等宣讲);在内容上,既有党的重大理论政策,又有农业知识、保健知识等;宣讲中还设有现场问答环节。通过宣传宣讲、互动交流、感受变化、体味幸福,让群众自觉融入到学理论、用政策、树新风的氛围之中。2015年10月29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曹征海一行到阜阳现场观摩后,对“末梢宣讲”这一打通理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光明日报》以《安徽:五中全会精神的“末梢宣讲”》(2015年12月2日第4版)为题予以报道。
服务好中心组学习是讲师团的本职工作,为此,2012年底,他结合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主导整合全市资源,专门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基层党员打造了“颍淮大讲堂”,讲堂分“主讲堂、分讲堂、基层讲堂”,“三级讲堂”实行“三统一”:统一授牌、统一管理、统一策划。主讲堂主要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为市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做高端专题报告。2013年以来,已邀请了吴敬琏、李肇星、樊纲、王一鸣、孟伟、李本刚、张立群、施芝鸿、齐彪、马晓河等40余位著名专家做客主讲堂。分讲堂主要为市直主要部门及县市区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服务,设在市直部分单位及8个县市区委。目前,分讲堂已达45家,已邀请杨秋宝、候永志、王景福、巫永平等400多位国内、省内知名专家做客分讲堂。基层讲堂设在县直部门及乡镇,目前已有267家,主要为基层干部群众服务,基本上实现每个季度举办各类讲座不得少于一场的目标。三年来,各级讲堂共开展各类宣讲1.2万场次,受众超过220万人次,受到时任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詹夏来的充分肯定,新华社《内部参考》等媒体予以报道。
为适应新要求,运用新媒体,他率先在全省探索“互联网+宣讲”模式。先后指导界首市开设“界首大讲堂”,在颍州区试点“颍州e宣讲”,主办“阜阳e起学习”微信公众号,并联动各有特色的讲堂、宣讲、学习三类微信公众平台,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先后策划手抄党章100天等互动活动,《牢记总书记嘱托建设大美阜阳》等专题评论,推荐《当我们学习时我们学些什么?》、《我们不生产知识 我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好书共阅读”推荐的十本书》系列书目,推出《习近平“七一”讲话的引经据典》、《不忘初心就是永葆党心》等文章,通过微视频、微课件、微杂志、微信息等“多微互动”,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资源共享和“同频共振”,让学习宣讲辐射面更广、参与者更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今,阜阳“颍淮大讲堂”、“微宣讲”、“艺术化宣讲”、“末梢宣讲”四大宣讲品牌,如同“王家坝精神”一样响彻颍淮大地。
【篇五】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事迹
邓亚,男,湖南望城人,中共党员发展对象,管理工程系41112班学生,现担任班上宣传委员和管理工程系团总支学生会宣传部干事职务。是一个热爱生活,面对生活的困难从不退缩的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坚信,自己努力了就一定会得到汇报。
在思想政治方面,他积极向上,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响应中国共产主义青年的号召,在大一第一学期,就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党校学习的那段时间里,他认真地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通过党校的学习,他深刻地体会到党员所肩负的重责,作为一名党员,就要时刻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就要在最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对待社会上不良的行为要敢于批评和改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鼓舞大家,带动大家,树立起党员的光辉形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自己不仅在思想上积极入党,在行动上更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在实践的同时,他还要求上进,从未放松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地巩固已学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在大一的时候就取得了普通话二乙证书,湖南省计算机一级证书以及英语三级证书。因为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使自己融入这个社会,适应这个社会。在大一的一年中,荣获院级优秀宣传委员,在“五四”表彰上获得优秀团员等荣誉。
在工作方面,他踏踏实实,认真勤恳,积极负责。他曾担任过班级的宣传委员,生活委员,副班长,现任班上宣传委员和管理系学生会宣传部干事。出于对工作的热爱与负责,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在班级中,主要负责班级黑板报的出刊,配合团支书主办每月团会活动的策划等工作,并且在每次月刊黑板报评比结果中都取得了优异的名次。在系宣传部,虽然这个部门的工作在活动的形式上受到的限制比较多,活动的内容也比较琐碎复杂,但是只要坚持下去,便可在为大家付出的过程中得到更多收获。在每次出海报和写通报通知和喜报时,都是对他能力的一次提升和肯定。在生活方面:作风正派,坦诚乐观,懂得用宽广的胸怀去包容万事万物,乐于帮助身边的人,得到了同学的支持和拥护,群众基础较为扎实。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因为经常参与一些社会活动,使得他在人际交往和团体协作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形成了较好的组织管理理念和加强了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社交能力,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作为一名入党发展对象,时刻监督大家一起搞好寝室卫生工作,发展寝室文化,屡次评得学院周文明寝室和月文明寝室。
他在学校期间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所能给她的并且她所能够接受的毕竟是有限的,面对社会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他一定会不断地更新自己,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正视和克服自己的缺点,争取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功。只有把握住今天,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创造出新的辉煌。
对于未来,他想说:我相信,我能行。
【篇六】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事迹
刘来兴同志1948年 生于革命老区吉安县兴桥镇,1971年走进教师队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曾连续担任县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完中校长十多年,恢复高考后长期从事高中阶段政治课教学,1996年任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曾受聘连续两届担任吉安市人民政府兼职教育督学,是在当地颇有影响的一位老教育工作者。2010年62岁起参加吉安县关工委“五老”宣讲团以来,该同志宣讲60余场,听众超过2万人,是在当地被人们公认的一位优秀宣讲员,大家称赞这位有四十多年党龄的老教师是“退休不褪色,永为党站岗”的好党员。
一、倾忠诚为教育事业不遗余力
退休后不久,该县关工委聘请他为“五老”宣讲团成员,按照他原先的打算,是静下心来读读书、写点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但一想到“关工委”是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宣讲团主要就是向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向青少年讲授革命思想,是一种神圣的工作,也是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延续,于是欣然接受。
进入宣讲团队伍后,他虚心向原来的成员学习,认真思考分析当前学校的学生和社会上的青少年存在那些问题,应当从哪些方面对他们进行帮助教育,又虚心向关工委领导交谈自己打算宣讲的主题内容,听取其意见……,根据已定的宣讲主题,再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撰写讲稿。他每写一篇讲稿都能做到以党的优良作风熏陶感染青少年,以长者的慈爱之心温暖帮扶青少年。多年来,他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兢兢业业参与关工委的一切活动;有时安排他到偏远山村的学校去讲课,或者碰上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他从不借故推诿,总是高高兴兴接受任务,认认真真完成任务。
刘来兴同志讲课从不照本宣读,而是把内容烂熟于心,又能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做到声情并茂,生动形象、激情洋溢;同时,他的讲课从不“炒现饭”,每讲都有新的内容,新的补充;他不喜欢空洞说教,每讲都能联系实际,有血有肉。他常常为了联系实际,落实事例,不惜跑几里路去向有关人士询问或打电话查实。他常说:“讲台上四十五分钟,备课要花去四五点钟,甚至是十四五点钟……”他常说讲课要从“爱”字出发,“教”字着眼,不能无病呻吟,盲目乱讲。正因为他做到了这一条,所以他的课能让人听得进,记得住,不说青少年,成年人都愿意听、乐意听。
关工委“五老”宣讲团的工作,主要是对学校学生和社会上的青少年做教育辅导工作,从事学校教育工作三十八年的刘来兴,自然对关工委这项工作情有独钟,所以才能兢兢业业备课讲课,才能不避困难进学校进社区……尽管他身体不太好,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但从未影响他在关工委的工作,因为他把“五老”宣讲团的事业看作是他从事教育工作的延续,所以他不遗余力的干下去,而且能把工作干好!
二、倾热情传红色基因坚持不渝
为了大力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近几年,关工委“五老”宣讲团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向广大群众和干部职工宣讲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党的历史以及红色基因……为此,刘来兴认为在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宣讲中,要尽量结合真实故事来讲,而且要做到主人翁“地方化”,使听众觉得榜样出自家乡,故事发生在身边,觉得我们江西、吉安英雄模范辈出,真真实实了解革命老区的历史、红色家园的光辉,真正可听可信,从而坐得住、听得进,让精神受到洗礼。
他坚持不渝地勤学苦研,几年来摘录史料和革命故事的笔记就有好几本,在他的笔记里记录了吉安地区160多位开国将军和上千位革命先烈的事迹。他还会不辞辛劳深入实地去取得第一手资料,比如讲“全家革命,一门忠烈”,为此他专门到曾山同志故乡—永和镇锦源曾家村找人访谈,翻阅村史。正因为他做到了“未雨绸缪”,所以他作报告时,既能介绍相关历史知识、英烈故事,又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相结合;既能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又能联系本地的革命斗争史。所以他的报告,让人觉得可亲可信,丝毫不感到枯燥,让人听得进坐得住,精神上受到洗礼。
刘来兴在城关中学、文山学校讲余秋里、曾山为革命和共和国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非常自然的结合着向同学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由于立足乡土,事绩翔实,故事逼真,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灵魂深处受到了震动。尤其当同学们听到余秋里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贵州德章战斗中被打断左臂,拖着皮吊骨的断臂,九死一生坚持走完长征路的故事,大家深深被老一辈革命家的英勇斗争精神所感染,不少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据说,许多同学后来在日记或作文中表示要向老一革命家学习,要努力改正从前的缺点错误,在学习中要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发誓要当好红色接班人……
三、倾真心投身宣讲满腔热忱
刘来兴同志担任“五老”宣讲团报告员后,深知这是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决心把这种信任化作鞭策自己的动力。为此,他废寝忘食地看书,收集资料、写讲稿……,由于他身上有多种慢性疾病,所以他爱人劝他多休息,不要那样劳累,而刘来兴总是说:“虽然我退休了,但我还是个党员,我不能辜负组织上对我的信任;如果不能把课讲好,那岂不是有愧于听众!”多年来,关工委向他布置的任务,他总是满腔热忱地接受和完成,他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真是令人钦佩!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中共吉安县委立即组织了“县委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刘来兴作为五老宣讲团代表带队赴全县各中小学校进行宣讲,刘来兴在县二中以“跟着习主席、走进新时代”为题作了精彩的宣讲,一次次博得了听讲者热烈的掌声。
现已七十岁的刘来兴同志在一次次宣讲中,普及地方革命史知识,用先烈先辈们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感染着县内成千上万个听众,他的红色宣讲课堂实况多次被省、市、县电视台、报纸宣传报道,形成了亮丽的特色。近几年,在该同志和其他宣讲员努力下,吉安县“五老”宣讲团被省委组织部和省老干部局授于先进集体称号。刘来兴同志也先后获得省关工委授予的“优秀报告员”,市文明委授予的“首届优秀志愿者”称号。他多次表示要向全国道德模范毛秉华同志学习,要克服高血压和曾患过腺腔性脑梗塞、以及家中的其他困难,将吉安红色故事一直讲下去。
先进个人主要事迹职工个人先进事迹200字
以上是《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事迹范文六篇》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主要描述宣讲、理论、群众、工作、同志、精神、学习、教育,觉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事迹范文六篇热门事迹材料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