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要用到事迹的地方还是很多的,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可分为集体事迹和个人事迹。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贫困户典型事迹材料,欢迎大家分享。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贫困户典型事迹材料精选篇1
郭岩,男,解放闸灌域管理局党委成员、副局长。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7日接到解放闸灌域管理局党委的通知后,他火速从临河家中赶赴单位。作为分管领导,迅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传达贯彻学习上级要求和指示精神,管理局成立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夯实责任,对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做了进一步细化落实。同时,他积极协调为全体人员配备了执勤和开展防控工作必备的口罩、手套、体温计、棉帐篷、电暖气、棉大衣等,并组织人员每天定时对单位办公、生活场所和车辆进行消毒,有效保证了全体工作人员不受疫情感染。组织动员全局6个党支部9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从正月初五开始下沉到陕坝镇团结社区永兴华府、紫瑞嘉园两个小区疫情防控一线,认真开展了疫情排查联防联控工作。安排带班领导、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并开展了四轮认真细致的排查,制作了小区平面图、住户管理台帐,对所有人员做到了排查到位。落实了“楼长”、“单元长”,住户微信报平安,严格小区人员“扫码”进出管理等制度;在小区内张贴了多种宣传标语,为两个包联小区焊制了大门。同时,他还惦记着精准扶贫帮扶单位——二道桥镇繁荣村的疫情防控,管理局为该村捐赠价值5000余元的电脑、方便面、牛奶等。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直到今天,他已经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二十多天了。而他却一天也没有给自己放假,他说“疫情面前,谁不害怕啊,但是我是领导,我是党员,我必须冲在最前面……”。他的儿子一家春节从东北回家过年,本来想和孙子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一场疫情打乱了所有的美好,妻子和儿子一家要回沈阳了,为不影响疫情防控工作,他也没回去一趟。疫情期间,街上的食堂都不开门,去执班的`同志就从家里带点吃的给他,为了不给同事找麻烦,他每日三餐就以泡面、火腿肠、饼干为食。自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他始终坚持在一线,每天总是习惯性地看看手机,关注有没有上级下发新的指示,同时通过手机将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和数据第一时间报送相关部门和领导。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每天都要查看手机微信群有没有新信息,处理工作事宜,这已经成了本能,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逆向前行,义无反顾。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贫困户典型事迹材料精选篇2
白如斌,解放闸灌域管理局黄济渠管理所副所长,驻二道桥镇繁荣村第一书记。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不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内涵,用无畏坚守和辛勤汗水书写着新时代青年干部的使命担当。
他是战疫一线的急先锋。当管理局安排部署完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后,白如斌立即带领全所15名精干力量冲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建立了全所“日报”制度,通过股段长微信群、职工微信群和退休人员微信群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宣传。及时在各个微信群内广泛宣传官方疫情知识,发布疫情进展及防治举措等,确保人人皆知,增强自我防控意识,引导大家理性面对,科学防控、群防群控,树立打赢疫情防控硬仗的必胜信心。
他是战疫一线的排头兵。在包联小区的疫情排查防控工作中,白如斌协助管理局绘制了永兴华府、紫瑞园平面图并入户排查。对管理局分配黄济管理所的3栋住宅楼实行了地毯式排查,一户一户地开展入户摸查,通过主动上门走访摸排,对名单上的.人员进行甄别分类,每日跟进后续情况,及时掌握疫情变化。落实了“楼长”和“单元长”制。在值班期间4小时换岗一次,可他每次值班都在8小时以上,不畏严寒、不畏风险,认真当好包联小区的“守护神”。
他是战疫一线的主力军。疫情防控是一场全民行动,而村社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在大家足不出户,自我隔离的时候,作为驻二道桥镇繁荣村第一书记的白如斌组织村组干部布控10个防控卡口,落实执勤人员55人,实行村、社、网格员三级网格化管理。防控过程中,经他提议组建了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青年志愿者等工作突击队,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青年志愿者的服务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协助村“两委”及驻村干部、村医,通过电话、微信等逐社、逐户、逐人进行大排摸查。全村共排查203名其他各地返乡人员,15个重点疫区返乡人员13名,他及时安排专人监控,并与重点人员签订居家隔离协议,逐人定时监测体温,跟踪情况,严格管控,坚决做到严防死守。同时,他带头为全村疫情防控捐款500元,并倡议全村开展了“我为疫情防控出把力”活动。全村已接收到党员和干部群众捐款捐物26000多元,有效的保障了各个检测点的正常运行和防疫一线人员安全,为保障全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
他是战疫一线的暖心人。在做好本单位疫情防控的同时代表管理所党支部慰问了灌域内部分疫情防控值班村社,为他们送去了煤和电暖器及牛奶、方便面等慰问品,用浓浓的真诚厚意向疫情防控一线人员表示慰问,助力他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守初心、担使命”。
坚定信念树模范,身先士卒作表率。在这场疫情防控工作中,白如斌既是宣传员又是战斗员,毅然决然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青春和热血诠释了不忘初心、不负韶华的深刻内涵,他是疫情防控最美“逆行者”!
贫困户典型事迹材料精选篇3
哈尼马提,男,1976年6月10日出生,共产党员,在职研究生,吉木萨尔县人,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植保植检专业,8月入党。毕业后至今在昌吉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植保植检)工作。晋升为高级农艺师,现任中心试验站站长。
哈尼马提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的10多年当中,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工作表现一直优异,成绩突出。20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年6月被评为自治区农业系统民族团结先进个人;20被评为我单位优秀共产党员;20、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工作者;20在单位举办的《农技大讲堂》活动中获一等奖。
一、政治坚定,旗帜鲜明
新疆的危险主要来自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对中央这个英明决策,哈尼马提深信不疑。在党的长期教育下,哈尼马提同志在思想深处,自觉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和“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他总是把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放在工作的首位,经常性地教育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作为少数民族干部,他发挥懂多民族语言等方面的优势,跟少数民族群众亲切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并讲事件真相、讲民族团结,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二、舍小家 顾大家 植保各项工作蒸蒸日上
哈尼马提同志从事植物保护、植物检疫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取得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年对哈尼马提来说,是一个无比繁忙的年头,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管理20亩鲜食玉米试验田,而家中,妻子有孕在身,女儿刚刚上小学二年级,远在吉木萨尔县的.母亲身患多种疾病需要亲人照顾,因为忙于工作, 他无暇照顾母亲妻儿,当女儿委屈的对着他说:“爸爸,你什么时候带我出去玩?暑假都要结束了,你一天都没带我出去过,我天天除了上兴趣班就是一人呆家里,人家小朋友都去过恐龙馆、公园,就我没去过。”面对女儿挂满委屈泪水的小脸,他眼里充满了愧疚,深深的低下头,用着毫无底气几乎是蚊蝇般的声音对女儿说:“再等等,等爸爸忙完就带你去。”说完他顾不上擦去女儿满脸的泪水,又迈开大步走向了试验基地。而对于妻子,10月底就将临盆生产,整个夏季,没有一次产检他能陪在身边,作为女人一生中最特殊时期,她默默选择了理解与支持,每天拖着日益沉重的身体,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着女儿及腹中胎儿,留给他的始终是一张充满温暖的笑脸和每天重复的一句“我能行,你去吧。”
1、扎实开展全州植物检疫工作。哈尼马提同志每年组织全州完成各种农作物产地检疫良种30万亩以上,开展农作物种子、农产品调运检疫300万吨;及时准确完成全州植物检疫疫情月报8份;加强疫情专项调查统计工作,及时了解全州疫情发生情况,科学监控与防治危险性有害生物。认真扎实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活动,利用网络、报刊、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宣传,发布网络宣传信息16篇,手机短信200条,发放资料8000份以上,现场咨询人数200多人次。组织张贴、悬挂标语、横幅240条。组织开展每年植物检疫执法检查,对种子企业、个人和门店、花卉市场开展执法检查。认真组织开展国外引种疫情监测,组织检疫人员进行辖区内的国外引种疫情监测调查,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每年完成疫情监测任务10多个品种。
2、搞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防治工作:开展全州开展农作物预测预报,每年发布病虫动态和预测预报5期,不断改进病虫情报质量;在病虫情报的发布形式上,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开展电视预报以及网络发布,每年发布农作物病虫可视化预报10期以上,使中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了95%以上。同时每年指导大田科学防治300余万亩次,防治效果达85%以上,挽回经济损失明显。
3、主持开展植保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每年开展“以螨治螨技术”、“赤眼蜂技术”、“昆虫信息素技术”、“黄板技术”等新技术的引进和试验示范10多项。
4、积极主持、参与承担农业新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工作。2010年以来,该同志主持、主要参与承担项目4个,其中主持项目1个,主要参与承担项目3个。①参加的《昌吉州小麦重大病虫无害化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得昌吉州科技进步二等奖。②主持自治区科技厅下达的《昌吉州设施蔬菜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该项目正在验收当中。③主要参与承担昌吉州科技局下达的《昌吉州玉米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该项目正在验收当中。④主要参与的《昌吉州棉田病虫草害演替规律调查研究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该项目正在实施当中。
三、田间巡诊、技术培训工作有声有色
哈尼马提同志每年在各县市科技之冬、科技之春、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全州“农药安全科学合理使用技术”、“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16期,培训农民和基层技术人员1000多人次,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
单位驻吉木萨尔县十八户村居住着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回族和汉族,其中维吾尔族占95%,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随着农村土地的流转和劳动力转移,年轻人基本都在外打工或做生意,留在家里的大多是中年人和老年人。种植是他们定居后才开始从事的,时间短,经验缺,产量低,收入少。尤其是语言上的障碍,束缚着村民的思想和观念,制约着村民致富的脚步。哈尼马提同志多次深入十八户村给农民朋友讲解科学种田知识,广泛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科技致富的理念等,帮助村民树立正确的致富观。
哈尼马提同志就是这样一位注重团结,爱岗敬业,把心给了党、给了国家、给了各族干部群众的默默奉献的好党员好干部,为自治州的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自治州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了榜样。
贫困户典型事迹材料精选篇4
“要买什么裤子去到姜锦香店里看一看。”每当听到这些话时,姜锦香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但同时,也有些酸楚——姜锦香经历了不平常的创业历程,走到今天可不易啊!姜锦香创办玩具厂有十多年,手头也有了一些积蓄,安安稳稳过后半生日子,毫不夸大的说是悠哉悠哉的,可她是镇妇女创业的佼佼者,不会满足于现状的,于是和家人商议到县城开裤店,通过多次与她爱人沟通,最终家人选择支持。 说是容易,做起来难,这终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姜锦香要做的工作很多:
1. 市场调查。姜锦香觉得要开好多大价位的裤店,就要了解普通老百姓需求什么价位的裤子,客户群能有多少,经过几个星期的调查,大体掌握了一些基本情况,同时也确定了“驰蒙”裤业。
2. 了解市场价与进价。商品价格对于开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将市场价与进价进行对比找利润,为了解市场价,姜锦香实际考察了很多地方,当然,在进行调查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但姜锦香都一一克服了。了解进货价是为了算出每件裤子的利润,这是很关键的,姜锦香了解到,如果你去问价,一般是问不出最低价的,只有进行不同的考察对比,才能总结出真正的价格,所以为了能得出最终价格,姜锦香又跑了很多地方,经过一个多月的.“四处问价”,终于把价格基本定下来。
3. 计算利润。商人最注重的就是利润了,但是利润不只是卖价减去成本这么简单,毕竟要租店面,还要置办货架等一系列东西,姜锦香白天就在县城找店铺问价格,晚上在网上找货架等需要的东西,最后算出了这些价格,再以后就可以算出利润了。
4. 找进货渠道。找一个好的进货渠道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省时省力,还可以提高利润,当然好的进货渠道是最难找的,姜锦香开始四处寻找进货渠道,但是,事情往往都是不尽人意,然而就在她最迷茫的时候,一个朋友提醒了她,这让她茅塞顿开,一下子找到了理想的进货渠道。
5. 租店面。找一个好店面不是容易的事,姜锦香经过多家实际询问对比,终于在香港城找到了合适的店面,这也将是她未来几年为之努力的地方。
6. 办营业执照。开店当然要办营业执照,姜锦香在创业协会的帮助下,很快拿到了营业执照,看着自己的裤店,姜锦香感到很欣慰。
7. 宣传。经营生意,宣传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姜锦香通过广告及亲戚朋友等宣传,终于迎来了第一批顾客。
直到现在,姜锦香的驰蒙裤店算是踏入轨道,看着店里来来往往的顾客,姜锦香感到付出没有白费。今天,姜锦香站在自己的店门前,看着一批批的客人,心里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谁说女子不如男!
贫困户典型事迹材料精选篇5
张金顺,出生于1968年,是土生土长的谭家庄人。一家五口,两个儿子外出打工顾不上家里,他既要照顾年迈体弱的母亲,又要带年幼的孙子,仅靠着种几亩地的玉米,靠天收的产量,过着拮据的生活。
后来听别人讲,赶马车能赚钱,于是他筹资买了一匹马赶起了马车,为了能多拉一点货物自己也变成了"马",上坡要推,下坡防滑,历尽千辛万苦可依然改变不了贫穷落后的面貌,结果马还死了,怎么办?自己是家里的支柱,也是全家人的希望,所以必须干。
凭着自己吃苦耐劳的干劲,张金顺把眼光再次投向家乡的群山,谭家庄村虽然很穷,但荒山野岭却很多,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回旋——养羊。
心动不如行动。自2014年张金顺开始他的养羊之路。于是他当起了"羊倌",但是,养羊是一项非常辛苦的事业,他的羊主要是以放养为主,不管天有多热、多冷都必须去放。刚开始的时候,养的是本地白山羊,白山羊的个头小,长得慢,一周岁的羊只有10至20公斤,经济收入低。后来他在县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引进了"小尾寒羊"、"波尔山羊",使羊的品种得到了改良,一周岁的羊能长到30至50公斤,大大提高了养羊的经济效益,当年就赚了一万多元。
然而,乡邻有意见了,因为放羊,村里的粪便多了,整个村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粪臭,为此事他与乡邻们开始不和谐了。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最后他决定,迁场,于是他把养殖场迁至村子最边上的荒地,买不起砖,就用石头砌羊圈,由放养改为圈养。
尝到养羊甜头的张金顺开始扩大养羊数量,从十几头扩大到几十头,结果当年圈内羊痘传染死了三十多只,市场也因此羊肉价格大跌,一下损失5万多元。这对一个借钱买羊搞养殖,尚处于贫寒状态下的饲养者来说,其打击可想而知,不但损失惨重,还背上了一身债务。但他毫不灰心,在回顾自己进行养羊以来的出现的各类问题,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缺乏技术,不懂管理所致。于是他主动向农业技术部门求教,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当听说畜牧局为扶贫创业举办“养羊技术培训班”的时候,立即申请报名,培训期间经常向培训老师请教饲养中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还主动向专家请教养羊的专业技术,管理方法。经过培训,对羊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状更能准确的辨别和正确的防治方法,使用规范的管理,科学的养殖技术,已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经过四、五年的不懈努力,付出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张金顺与经销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但还请了债务,收入还逐年增加,年收入由万八千元到现在三、四万元。从一个背债过日子的贫困农民,变成一个年收入几万元的“羊倌”。张金顺希望通过自己养羊成功的事例,带动村里更多的人养羊,利用自己养羊积累起来的技术和经验,帮助更多的人靠自己的汗水和双手摆脱贫穷,发家致富。
贫困户典型事迹材料精选篇6
王兆萍,家住雪山镇新民村王家寨小组,1976年12月19口出生,汉族,小学文化,现年41岁。家里有父母、妻子、2个孩子,共6口人,是左邻右舍羡慕的幸福之家。
前几年,王兆萍凭着一副好身体,到外面打工养家。一开始,王兆萍在建房处做些抬砂石等苦力活,后来他想到学点手艺回家建设家乡,于是在工地边做边学,吃苦耐劳,学会了盖房子的手艺活后回到家乡,他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规划建盖了自家明晃晃的新房。
近两年来,王兆萍做起了建盖新房的工头,他主动召集新民村部分贫困农户和他一起做,给贫困户脱贫致富找路子。有的贫困户还不愿意跟他一起做,说什么只是给他赚钱,这话传到王兆萍耳里,他疼在心里,急在身上。他马上通过周边了解说这些话的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了解到都是懒身子的家伙,他们对贫穷已经麻木了,口子是有一天过一天,对脱贫致富缺乏信心。王兆萍为尽快帮助这一部分人转变思想观念从而甲日脱贫致富,便把帮思想、扶志气作为扶贫的首要工作来抓。先后多次到贫困户家和他们谈心,告诉他们打铁需要自身硬,有好身体就是脱贫致富的最好本钱,要他们向跟着他一起干的人学习。他认真给贫困户分析脱贫优势,以理说服,以真情打动人心,在他苦U婆心的说服下,这些人终于觉醒,深受启发,纷纷表示,要树立信心,好好跟他干,争取早日脱贫。
如今,王兆萍带领新民村部分贫困户建盖新房干得热火朝天,建设家乡农村新房一间又一间,家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都是新气象。他带领的贫困户也乐坏了,人均月收入3000多元,年收入可达四五万元。大多数贫困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盖起了自家新房,一派脱贫致富的景象栩栩如生。跟着他一起干的部分贫困户学到了建盖新房的本领,也自己当工头做了起来。
正是王兆萍同志情系贫困户、爱洒乡邻间,新民村的扶贫工作才开展得扎实而富有成效,而王兆萍本人也被大家誉为脱贫致富的”贴心人“。
贫困户典型事迹材料精选篇7
2016年,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放弃更好的选择回到家乡百色支援建设,成为广西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第一书记。之后,她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埋头苦干、不为名利,与群众日夜相伴,用心用情用力为基层群众做实事、办好事,为百坭村的脱贫攻坚倾注了心血和汗水。
在黄文秀的驻村日记里,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她对工作的认真投入,对驻村百姓脱贫致富的期盼。她帮助村子发展电商,让砂糖橘等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她为百坭村申请到通屯的路灯项目,在村里走夜路不再需要手电筒;她挨家挨户走访全村195建档立卡户,记录本上清晰标注着每一户的致贫原因......驻村满一年的她,汽车仪表上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她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跑完了长征,却因意外戛然而止。“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是扶贫干部们不忘的初心,黄文秀以生命赴使命,以忘我的情怀燃烧出信仰的火光。
黄文秀用短暂而优秀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年轻干部的担当和作为,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和追求,是新时代以实际行动坚守共产党员初心的典范,是新时代牢记使命为民服务的榜样。黄文秀是一朵“小红花”,她用信仰、信念、信心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靠担当和奋斗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将“红色基因”展现得淋漓尽致。“小红花”虽然倒下了,但她内心的坚定和执着,却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对未来长征之路的坚持,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
黄文秀就是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奋斗的一员,这种甘于下基层、乐于与群众融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干部人才,是一大批基层干部的缩影。送别这位倒在扶贫路上的年轻生命,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扎根基层、心系群众,胸怀大爱、无私奉献,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品质,方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凝聚拼搏奋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