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事迹材料

脱贫攻坚个人脱贫事迹(7篇)

时间:2024-07-31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我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时候务必要强调内容具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精彩的事迹材料,学习更多的精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脱贫攻坚个人脱贫事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脱贫攻坚个人脱贫事迹精选篇1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于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张桂梅颁奖。日前,云南网记者对张桂梅进行了独家专访。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已成为我们下步的工作重点。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赴北京领奖前夕,张桂梅在昆明接受了云南网记者的采访。作为一名扎根云南贫困山区40多年的乡村老师,她经历和见证了中国教育的整个变迁史。面对山区教育的"锥心之痛",张桂梅始终坚定地认为,山区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只有读书才能断贫困的根。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作为一名山里的老师,我能去北京领奖,说明国家确实是关心到最基层、认可到最基层了,也说明国家已经注意到了教师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张桂梅在采访中表示,不管是脱贫攻坚或乡村振兴,都要注重教育、尊重教育,要充分发挥"教育兴邦"的作用。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在充分表达国家对乡村教师的关心关爱外,张桂梅也向记者讲述了山区老师的艰辛与不易。"说实话,山里的老师真不容易,以前有些地区,学生说不读就不读了,然后老师背着行李去撵、挨家挨户去请,一次不行还要去好多次。没有老师,真会返贫的。"张桂梅说。

"现在我们做的这些还不够!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家应该把教育振兴放在重要位置。只有把教育搞好了,做到百分之百、不少一人,那乡村才算真正的振兴。"张桂梅说,如今脱贫攻坚虽已取得全面胜利,但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衔接,仍然任重而道远。她呼吁,希望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能给乡村教师多一点照顾、多一些奖励。

面对私情与大爱、利己与利人,张桂梅分得很清,教师本分,她也守得很牢。"老师真的不容易,但使命不能忘,不能把它当作一份职业来对待。"张桂梅还呼吁,希望能有更多的优秀老师能够走出城市、走进山区,主动投身偏远艰苦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扎根到最基层。

返回目录>>>

脱贫攻坚个人脱贫事迹精选篇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以“一个都不能少”的铮铮誓言,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铁血壮志,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历史性跨越,开启了向着更高目标进发的新征程。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大会还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

日前,为表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表现特别突出,事迹特别感人的个人和集体,党中央决定,开展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党中央、国务院荣誉称号评选颁授。在各地区各部门充分酝酿、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经综合评审、组织考察、统筹考虑,确定10名个人、10个集体为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党中央、国务院荣誉称号拟表彰对象。已故中央民族大学杰出校友、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入选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党中央、国务院荣誉称号拟表彰对象。

此外,党中央决定,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表彰1982名个人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1501个集体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拟表彰对象。中央民族大学马晨等11名校友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盛开在扶贫一线的格桑花——张小娟

张小娟,女,藏族,1985年生人。200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和旅游管理双学位专业。2008年6月,张小娟主动放弃北京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贫困的家乡工作,在舟曲泥石流抢险救灾现场一线入党。她遍访全县208个村的所有贫困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被干部群众称为“藏乡好女儿”“群众知心人”。2018年底,舟曲县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18.24%下降至6.31%。2019年10月7日晚,张小娟在下乡扶贫返回县城途中,因车辆坠河不幸殉职,年仅34岁。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民大校友扶贫语录

已故中央民族大学杰出校友、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

“我们深爱的家乡,一天天变富了、变美了,我们所有的辛苦,在看到父老乡亲幸福生活的那一刻,全部变得值得。”

北京市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青海玉树指挥部党委委员、玉树州委组织部副部长马晨:

“伴随着北京对口支援玉树工作经历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和精准扶贫三个阶段,北京援青工作也实现了五个转变。即从‘北京恩人’到‘北京亲人’、从硬件配套到软件提升、从‘交钥匙’到‘交支票’、从‘有限输血’到‘无限造血’、从单向受援到双向受益的转变。”

云南省民政厅一级主任科员夭可婕:

坚持应保尽保、应扶尽扶,把符合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按程序纳入农村低保范围,足额发放低保金,确保“不愁吃、不愁穿”。

张家口市委书记回建: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76.03亿元,实施产业项目5238个,实现了贫困人口产业收益全覆盖,带动贫困群众走上“造血”脱贫增收之路。

沙坡头区宣和镇党委副书记刘彦录:

作为基层的一名党员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最重要的是将党中央脱贫攻坚政策落地落实,通过实施项目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过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等惠民政策,确保贫困群众提升收入,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最终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实现高质量脱贫,并逐步走向“乡村振兴”。

中央民族歌舞团一级演员刘媛媛: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觉得除了助力文化扶贫以外,更加身体力行地让更多同胞的钱袋子鼓起来,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委组织部副部长、大沁他拉镇哈沙图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杨亮:

一定要把大家拢起来,把大家的心拢起来,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走集约化、规模化道路。

承德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张志民:

“要全力严防致贫返贫,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同时,要加强对2020年后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研究谋划,推进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

百色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异决:

“要持续强化综合性社会保障兜底,加快扶贫项目实施和强化资金监管,全面严肃落实各类问题整改,全面提升脱贫数据质量,坚决打好极度深度贫困‘歼灭战’。”

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镇大新村驻村第一书记,柳州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荣城:

“这次去少数民族地区村寨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山高不是问题,路远不是距离,只要我们与群众心连心,就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给组织和贫困地区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已故中央民族大学杰出校友,怀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溆浦县委书记蒙汉:

“不抓产业死路一条,不抓项目死水一潭。”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各族民大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决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返回目录>>>

脱贫攻坚个人脱贫事迹精选篇3

古人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何为初心?大概每个人对初心的定义都不同。在我看来,“初心”应该是我们初入社会时对自己的期许,是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实现的目标,是指引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是你甘愿为之奋斗终身的信念。对于共产党员而言,“初心”是入党时激情澎湃的“红心”,是随时准备为国家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忠贞,是时刻不忘的坚定信仰,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长期坚守敬畏的精神高地。

黄文秀的选择是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更是不忘初心的真实写照。黄文秀是大山里走出来的穷孩子,多少年来她一直保持着为家乡、为故土、为乡亲做贡献的初心。研究生毕业之后,她有机会留在城市工作,但是她还是毅然选择了扎根农村建设家乡。有同学后来问过她这样选择的原因,黄文秀回答:“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来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一句“我就是要回来的人”,体现了黄文秀对家乡的深情,也体现了她对建设家乡、发展故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黄文秀的选择是一名“先锋”共产党员的选择。在入党申请书中黄文秀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为了使自己活得更有意义,生存更有价值,我迫切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她始终践行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广西百色,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女儿身却怀揣“巾帼梦”的她毅然担当起了脱贫攻坚的先锋。刚开始,她在日记中写道“我还不敢勇敢”,但是慢慢地,她跟贫苦户越来越亲,工作越来越熟练,一周年时,她说,“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

扶贫路就好像新时代的长征路。二万五千里长征给我们留下了“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宝贵长征精神。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有一批像“黄文秀”一样的扶贫先锋,延续着长征精神,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他们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他们是我们应该成为的人。

脱贫攻坚个人脱贫事迹精选篇4

10月9日,追授黄诗燕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大会暨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召开后,回龙圩管理区广大党员干部以各种形式学习黄诗燕同志的感人事迹和敬业精神,在全区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会后,区直各单位、各乡镇办事处、场党组织分别召开不同层次的党员干部群众会议进行传达学习。全区党员干部群众纷纷通过电视、电脑观看学习,登录相关网站、媒体下载打印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材料,或置于办公桌上,或保存在手机中,随时阅读学习。

“黄诗燕同志以党和人民事业为最高追求,矢志不渝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是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品格的优秀领导干部。”区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钱建洪说,“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学习他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决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倾心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

区党政办公室年轻党员张洁峰认为,“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要学习黄诗燕同志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担当作为的事业追求、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和廉洁自律的崇高风范,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事业。”

“黄诗燕带领炎陵老区脱贫攻坚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我要像黄诗燕同志一样牢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兢兢业业为民、勤勤恳恳干事,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八仙洞办事处党总支书记毛先进表示。

兴隆村党支部以座谈会的形式开展向黄诗燕同志学习活动,大家为他的感人事迹所感动。该村年近六十的女党员龙春香说:“一定要学习黄诗燕同志不顾一切、牺牲小家、忘我工作的作风,学习他一心为民的高尚品格,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

回龙圩镇朱家观村年近七十的老人卢细幼说:“村里给我讲了黄书记的事迹,我很受感动,我们就喜欢这样的好书记,愿他一路走好。”

全区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表示,一定要以黄诗燕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坚守初心、热爱工作、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以更严谨的作风,更扎实的举措,巩固脱贫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脱贫攻坚个人脱贫事迹精选篇5

“管闲事儿”的第一书记

在辽宁省凤城市草河街道山东沟村,提起第一书记范鑫,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范管事”,说起这名字的由来,范鑫笑称:“我这名字就是‘管闲事儿’得来的……”虽是句玩笑话,但范鑫管的可都不是一般的闲事儿,尤其是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他的闲事儿管出了一定的效果。

硬件与软件协同并进抓党建

自2018年5月开始驻村工作后,范鑫深刻地感受到,学习这件事本身对于农村党员来说非常难。在提升农村党员学习吸引力方面,范鑫没少想办法。2019年年初,国资委与范鑫所属单位省交投集团为集团中每一位下派干部拨发5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扶贫专项基金,这对于范鑫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经与村两委班子商讨,最终,范鑫决定先从硬件设施入手,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修缮村内村外墙面、更新了党建展板等等,只包装硬件还不够,得让党员发自内心地积极主动学才行。”于是,他利用包装硬件剩余的经费,在村部院内设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学习专栏,创办庭院微党课,激发党员学习热情;与村干部分头入户向党员推广“学习强国app”的使用,培养党员自学习惯;组织党员开展主题教育应知应会百题测试,以考促学。党员们普遍反映,“范管事”驻村工作后,“三会一课”等制度执行得更规范了,党员学习氛围更浓了,党员活动越发丰富了。“我希望通过外部设施的完善和内在学习的启发,使党员能够提高政治站位、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责任担当,守初心、担使命,引领群众朝着美好生活不断前行。”范鑫坚定地说道。

输血与造血双管齐下助脱贫

脱贫攻坚工作可谓是道大难题,怎么能巩固已有的脱贫成果、怎么能让新增贫困户在年底稳定脱贫是范鑫2019年驻村工作的重中之重。2019年春,范鑫在所属单位的协助下接触到省郭明义爱心团队,通过他对村内急需帮扶贫困户的情况介绍,爱心团队安排专人来到山东沟村,对村内贫困家庭进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6户建档立卡户为团队2019年度重点帮扶对象,将按照困难程度给予1000元至1800元不等的资金帮扶。9月,郭明义爱心团队承诺的帮扶资金累计7300元到帐,范鑫第一时间便把帮扶款送到6户贫困户手中。贫困户们拿着钱,感动不已,纷纷表达着对范书记的感恩。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范鑫深深地明白“输血”不如“造血”的道理,因此,在帮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夏恒来和2019年新增贫困户张桂红时,范鑫组织党员志愿者为他们两户新建了猪圈和鸡舍,又提供资金千余元为他们分别购买了20只鸡雏、2头猪崽,同时还联系致富能手传授他们养殖技术,以产业扶贫帮助他们从根源上摆脱贫困。“范书记这么帮我们,我们一定好好干、好好过日子,不拖党组织后腿,今年年底一定能脱贫……”

好事与实事相辅相成解民忧

“感谢范书记呀,我们家这回也能吃上自来水啦……”家住山东沟村七组的贫困户张书山高兴地来到新改造的自来水管前,急于展示自来水的便捷。

年初,经上级部门勘察,计划在山东沟村打四眼井,解决部分村民吃水难问题,村民们得知这个消息后,高兴得合不拢嘴,但当井打完之后,张书山家仍然接不上自来水管,仍旧吃水难。“范管事”爱“管闲事儿”的劲儿来了,“打了井怎么还接不上自来水管,我就不信这个‘邪’。”范鑫联系了专业人员现场查找原因,最终发现张书山独自一人生活,没有劳动能力,更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十分困难,且其居住的房子地势较高,引水较难。在钻井项目承包商的建议下,最后决定采用到张书山邻居家就近引水的方式,为张家安装自来水管。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范鑫的积极沟通与协调下,承包商承担了近1000元的水管施工与安装费用,张书山家的自来水管终于在9月末安上了。看着水管里流出的自来水,张书山激动得热泪盈眶:“感谢范书记呀,我以为这辈子我家都用不上自来水了。”接通自来水对张书山来说是件好事,对党组织来说更是件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看着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范鑫心里着实替他们高兴。

范鑫感慨道:“我的性格就是爱操心、爱管闲事儿,在我驻村工作剩余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村里的闲事儿我还会尽我所能继续管着,我也希望我村的党员们能跟我一起发挥作用,共同把村里的闲事儿管好、管实……”

脱贫攻坚个人脱贫事迹精选篇6

走在扶贫路上的“第一书记”

2018年3月,陕西省凤翔县横水镇东白村新任“第一书记”走马上任。他加入扶贫大军以来,聚力乡村振兴,全力脱贫攻坚,完善了村基础设施,做强了村主导产业,增加了群众收入。仅仅多半年时间,东白村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提升,3条进村主干路硬化了,村级公交通车了,街道路灯亮化了,文艺队伍活跃了……

入户看 体察百姓冷暖

“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作为第一书记,只有知道百姓的冷暖,知道群众关心什么、关注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工作才能做到点子上,才能成为知百姓冷暖的好干部,进而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真正走进群众心里。他虽然是刚开始任第一书记,但在东白村参与扶贫工作已有两年时间,早就是扶贫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他随同帮扶干部走遍了村中的贫困户、低保户,对东白村村情民意十分了解。

“老宁,最近牛养得怎么样了,有没有困难,要不要联系下农技人员给你培训一下,你可一定要注意圈舍卫生啊!”“老路,这次我来主要就是宣传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建议你种植苹果、药材,政策补贴力度大,前3年花费的费用少。”这些是他见到群众说的最多的话。半年来,通过全面大走访、入户看,与百姓拉家常、说政策、叙真情,他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体会到了群众冷暖疾苦,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

重决策 明确发展思路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要脱贫,就要找准解决贫困的办法和出路。

东白村共有村民896户3342人,贫困户104户354人,以前是全县有名的小康村。但由于村上产业单一,随着北部矿山的禁采、村运输企业的解散,发展一下子陷入困境,成为名副其实的贫困村。他到村后,立即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社情民意大走访,与村组干部交流意见,调研如何解决好农村经济发展、产业增收、民生保障、社会治理这些难题。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通过座谈听情、入户访情、实地查情,他进一步熟悉了村情民意、摸准了发展的短板、致贫的症结。在与村班子深入研究、听取各方代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针对村产业弱、环境差、班子弱的问题,他大胆提出了“抓产业、优环境、攻脱贫、强组织”的总体思路和“一年打基础,两年摘帽子,三年大变样”的奋斗目标,为东白村脱贫再次理清了思路、确定了方向、找到了路径。

抓落实 推动群众增收

思路目标确定之后,关键就在抓落实,让群众能真正得到实惠,过上好日子。

针对东白村群众长年种植蔬菜的优势,他充分挖掘蔬菜种植的传统优势和群众基础,按照“抓产业促增收,强产业保成效”的思路,修订完善了村“产业发展五年规划”,确立了设施蔬菜、苹果、花卉、药材四个增收主导产业,组织成立了东白村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绿丰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采取“牵线搭桥—自愿流转—集中开发—分户管理—全程服务”的模式,通过引导贫困户流转土地、参股分红、吸纳就业、承包经营等方式,发展产业增收。至目前,东白村建成日光温室蔬菜大棚180座,钢架拱棚34座,苹果建园面积350亩,挂果面积180亩,花卉基地3个,村域企业7个。2018年,30余户贫困群众新栽苹果103.3亩、发展中药材4户27.5亩、种植花椒4户13.5亩、新建拱棚西瓜3户6.5亩、养牛10户41头,外出务工118人,实现了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家庭产业发展、转移就业“两个全覆盖”。通过他和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贫困群众的钱袋子逐渐鼓了起来、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大家都夸他是扶贫路上的好书记。

脱贫攻坚个人脱贫事迹精选篇7

黄文秀同志一名宣传部女干部,2018年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以下是学习时代楷模黄文秀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她“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担当。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没有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担当,再美丽的梦想都会失去颜色。曾经有同学问过黄文秀为什么要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偏偏回到贫穷的家乡?黄文秀坚定地回答说“我就是要回来的人”。当前,不少出生于山区农村的年轻同志,都把“走出这些山”“到条件好的大城市去”作为梦想,在参加工作后更忘了仍然贫穷的家乡。但出生于革命老区百色的黄文秀,她从走出那一片养育她的故土时,就下定了“要回来”的决心,并用实际行动予以践行。正如黄文秀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的,“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黄文秀传承了老区的革命精神,勇敢地担起了带领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任务,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意志,用担当和实干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学习她“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奉献。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做到一心为民、一切为民、一生为民,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我。“脱贫攻坚,决不让一个人掉队”,在担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一年多里,她帮助百坭村发展电商,将当地的砂糖桔等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她为百坭村申请通屯的路灯项目,让村民走夜路不用再打手电筒;她挨家挨户走访全村建档立卡户,清晰地记录每一户的致贫原因。经过她和她的“百坭村乡村振兴地表超强战队”的努力,2018年,百坭村88户贫困户成功实现脱贫。为了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过上幸福日子,黄文秀把她最美的青春岁月献给了脱贫事业,以忘我的奉献融入到了贫困群众之中,融入到了贫困村的发展之中,融入到了她心中的“长征”之中。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群众舍身忘我、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党和人民群众记住我们最美的样子。

学习她“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奋斗。人立于世,总要有那么一股精气神的,而不懈奋斗,就是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最强音”。正如《苔》这首小诗表达的,再小再卑微的个体,即使没有阳光的照耀,也有属于自己的青春芳华,也要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绽放出美丽的花朵。黄文秀很“小”,她只是全国数十万工作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中的一员;黄文秀也很“大”,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一颗赤诚之心带领群众实现了脱贫目标,用奋斗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用青春奋斗浇筑了最美的“生命之花”。年轻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事业接班人,就要做到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既要“只争朝夕”,也要“久久为功”,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奋力实现“小我”向“大我”的升华。

榜样是最好的激励,也是最好的引领。生逢伟大时代,肩负伟大使命,每位党员干部和年轻同志都要以黄文秀同志为镜,放下计较和争论,放下犹豫和纠结,放下迷茫和失落,把有限的青春用奋斗填满,放到对国家对人民的奉献中去,走好我们这一辈的长征路,干出一番不负青春不负时代的事业。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