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事迹材料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个人事迹(15篇)

时间:2024-07-05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事迹是对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综合整理所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材料。既然这样,那么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个人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个人事迹,供大家参考!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个人事迹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个人事迹(篇1)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摆脱贫油的局面,李四光不分寒暑、风尘仆仆地勘探大江南北的地质状况,长年的栉风沐雨,爬山涉水,导致健康状况直线下降,他时常带病坚持工作,万不得已才去医院住院治疗。1957年11月,李四光的肾病加重,小便带血,背部生疮,住进了北京医院。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又坚持返回了工作岗位。这时他的身体状况已经相当糟糕。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体质每况愈下,却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最终他瘦弱的身体实在无法消耗太多的能量,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病逝,终年82岁。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2009年9月,李四光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评价他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群星中最为明亮的一颗”。一个月后,10月4日,一颗遨游在浩瀚苍穹的小行星,被命名为“李四光星”。正像行星在天际闪烁,李四光杰出的成就和他的崇高的献身精神,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至今仍然在华夏青史中熠熠闪光。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个人事迹(篇2)

1955年,一场重要的会议在中南海会议厅展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探讨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前景。作为一位低调而谦逊的专家,李四光应邀与伟人和周恩来总理会面,为他们提供关于中国地质问题的深入了解。

周恩来总理对李四光对中国石油产业未来规划的展望感到欣喜,他的喜悦溢于言表,长达三个小时的交流中,周恩来总理逐渐发现李四光是一位专业认真的人,他对待工作无微不至,丝毫不马虎。每当谈及中国的发展历程,李四光充满着满怀憧憬的心情。

回想起这场会议,伟人也感到由衷的敬佩。他对李四光的态度印象深刻,觉得他是一个知识渊博、谦虚有礼的专家。伟人坚信,正是这样的专业人士,才能为中国的石油事业带来新的突破。

在此后的日子里,伟人和周恩来总理频繁地接待李四光,与他一同探讨中国地质发展的课题。这些交流让周恩来总理对那位淡泊名利的李四光赞赏有加。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个人事迹(篇3)

1905年的一天晚上,李四光在日本赤坂区的集会上见到仰慕已久的孙中山先生,并应邀加入了同盟会。孙中山勉励他说:“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就这样,李四光成为同盟会第一批会员中最年轻的成员,因此后来周恩来总理评价他是“辛亥革命年轻的老同志”。

1910年,李四光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大阪高等工业学校造船专业。他踌躇满志地回到祖国,准备大干一番。但是,当时中国的采矿业特别落后,铁矿石产量极低,根本无力发展造船业。与此同时,他寄予厚望的辛亥革命也宣告失败。有鉴于此,他决定改弦易辙,学采矿专业,认定只有学好了这门专业,回到祖国把铁矿挖出来,才能发展造船业。1913年7月,李四光远渡重洋到英国著名的伯明翰大学专门攻读采矿专业。这时新的问题又摆在他的面前,地质科学跟不上,如何能够找到矿藏呢?因此,他学完采矿专业后,又开始攻读地质专业。

平静的学习生活没能持续多久,1914 年8 月4 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英、法、俄为一方的协约国和以德、意、奥为另一方的同盟国,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展开了生死大战。一时间,兵荒马乱,物资日益短缺,物价不断上涨,生活极度困难,许多留学生已无法忍受,纷纷离开英国。但李四光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从小养成的坚忍不拔精神,节衣缩食,克服了种种困难,想方设法坚持学习。他经常利用假期,到矿山工厂做临时工,挣钱维持生计,继续完成学业。他乐观旷达,兴趣广泛,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会拉小提琴,早晚坚持演奏,终生不辍,在伯明翰大学的六年里,在导师W.S.包尔顿(Boulton)教授的指导下,他一面博览群书,一面实地调查,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日深,各门外语水平也迅速提高。英、日、德、法各国文字,都可以得心应口地运用自如。他在学习和研究问题时,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基础知识扎实深厚。1918 年5 月,李四光用英文写成一篇长达387 页的论文——《中国之地质》,提交给伯明翰大学地质系。并在6 月通过了论文答辩,被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硕士学位,之后他又获得伯明翰大学授予的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优异成绩的取得正应了我国两句古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个人事迹(篇4)

20世纪60年代初,广东新丰江水库发生地震,尤其是在1966年邢台发生了强震之后,李四光深感地震灾害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之严重,在他生命最后的几年里,用了很大的精力投入了地震的预测、预报研究工作。

他认为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大多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因此,对构造应力场的研究、观测、分析和掌握其动向,是十分重要的。他在邢台地震之后,对河间、渤海湾和唐山等地区孕育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提出过一些预测性的意见,后来证明是正确的,可惜这项工作他没有来得及深入总结,就与世长辞了。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个人事迹(篇5)

李四光,是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被誉为“中国地质学之父”。

当时的中国没有地质学基础,一切探索都是从零开始。

作为中国地质学的奠基人和领路人,李四光的工作难度、强度是可想而知的。

那个时候的李四光一心扑在工作上,长期都在野外工作。整日同土壤、矿石打交道,很少有机会陪伴自己的女儿李林。可父爱却从未缺席过李林的成长岁月。

小时候李林总会有肚子疼的毛病,医生检查后也诊断没有问题,只是小孩子的脾胃过于虚弱的缘故,需要今后慢慢去养。

李四光便在女儿难受之时,抱在自己怀里,用自己的体温去给孩子捂肚子。

医生说喝牛奶对孩子的身体好。李四光便一下班就开始生炉子,认真的程度不亚于在实验室中的精心钻研。

这一切只为了给女儿喝温热好的牛奶。

因此即便李四光工作繁忙,却用了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陪伴女儿。哪怕只是一餐一饭的时间给予家庭,却让李林成长在爱的环境里。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个人事迹(篇6)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中共党员。

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个人事迹(篇7)

20世纪初期,湖北黄冈的一户蒙古族家庭养育了一个特别的孩子。这个孩子对大自然特别好奇,尤其对家乡一块大石头充满兴趣,还多次思考大石头的由来。谁也没想到,这个孩子会为儿时的念想努力奋进,并在30多年后,从对第四季冰川的研究中找到了结论。这个执着的孩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四光。

李四光幼承庭训,受到良好的家教。他的父亲李卓侯受“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曾帮忙润色过反清的小册子。因此,在开明家长的影响下,年仅14岁的李四光前往武昌高等小学读书,由于成绩优异被破格选派官费留学。经过两次海外留学,李四光打下了扎实的自然科学研究基础,还得到孙中山的赠言“努力向学,蔚为国用”,并以此为志向,在归国后展开教学研究活动,为国家的科学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在教学育人方面,李四光爱护学生、以身作则,尽力培养人才。他曾在北大任教13年,加上实习,每周授课23小时,培养了20多届毕业生。他还开设三期地质力学进修班,直接受教人数达200多人,所传授的学生成为科学家、教育家或院士的就有10多人。而这么多的学生在回忆时,都对李四光念念不忘,“当时在地质系讲课的,如葛利普和其他教师,没有哪个能赶上李先生那样认真的”。此外,李四光由教学延伸到生活,对学生的其他方面也十分关照。例如,学生杨钟健生活不易,李四光在帮助其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还建议他学习古脊椎学。在李四光的指引下,杨钟健最终成为中国第一位古脊椎动物学家。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个人事迹(篇8)

长期以来伏案工作的代价最终使得李四光身心俱疲。起初,他能忍受着病痛,坚持工作下去,但渐渐地,疾病的折磨让他的身体憔悴如柴。在北京的一个寒冷冬夜,李四光在82岁高龄时与世长辞。

周恩来得知这个噩耗后,面容震惊之色溢于言表。尽管作为总理,他每天都忙于处理繁重的国务事务,但他坚持亲自前往,这是他对挚友的坚定承诺。尽管当时正值特殊时期,一些人对李四光抱有异议,认为他在革命问题上存在争议。

在李四光的葬礼上,周恩来总理感到内心痛苦,因为他听到了一些恶言恶语。有些人竟然说不应该为这位地质英雄举行葬礼。这种颠倒黑白的言论让他难以忍受。周恩来总理一直以和蔼可亲的形象示人,但这一次,他毫不犹豫地痛斥那些心胸狭隘的人。

当轮到他发表悼词时,周恩来总理亲自走上讲台。他凝视着李四光的遗像,脸上浮现出多情的神色。他回顾了李四光为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并对他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认可。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深情和敬意。

站在那里,周恩来总理内心悲痛万分。他与李四光曾是好友,共同经历了许多风雨。回忆起他们共同的岁月,周恩来总理多次动容,泪水在眼眶中闪烁。他鞠躬告别的那一刻,仿佛无尽的不舍涌上心头。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个人事迹(篇9)

“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地贡献给我的祖国,这样更有意义。”博士毕业后,李四光婉拒了导师希望他留英继续深造的好意,回到祖国,先后出任北京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从此,李四光开始了在中国地质科学领域的探索和攀登,走上了“科学救国”之路,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献给自己的祖国。

作为地质力学的奠基人,他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并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储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等真知灼见。

求真务实、敢于质疑是李四光一生恪守的信条。他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注意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功的训练。从对岩石的肉眼识别到显微镜下的鉴定,以及化学分析过程,他都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为了学以致用,他经常带领学生到北京西山等地进行现场教学,边看边讲,边教边学。一个山头、一处断层、一堆石头、一条峡谷,都不轻易放过,要求学生从地层层序、到倾角、到断裂方位一一进行实地勘测,并写出勘察日记。每次从野外回来,他们的背包都装满了各种标本。他经常对学生说,搞地质要到野外考察,脚步就是测量土地、计算岩石的标尺。所以,“每一步的长度都要相等”。

作为后起之秀,李四光敢于质疑权威。德国地学科学家李希霍芬曾先后来中国做过7次地质调查,并著有三卷本《中国》书中对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作用的遗迹只字未提。当时,许多中外地学学家也都默认中国东部并无第四纪冰川作用可言,只有李四光对此存疑。19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他在大同盆地、太行山麓及庐山等地考察时发现了大量冰川遗迹,确认了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个人事迹(篇10)

李四光在旧社会走过的道路,尽管有些曲折和坎坷,但他毕生努力的方向和最终达到的高度,以及对祖国和人民做出的贡献,在当代中国科技界、知识界,的确是一面旗帜,无愧于党和人民给予的这个高度评价。("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评)

他(指李四光)是中国地质事业也可以说是地球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对中国地质学的贡献、他的治学精神和高风亮节,都堪称后世师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叶连俊评)

李四光先生作为革命先驱者敢于向旧事物挑战的精神,作为教育家诲人不倦、孜孜追求的品德,作为事业家从人民需要出发强烈的责任感,和作为一位地质学家在科学实践中贯穿了前面所说的革命、育人、为人三者辩证统一的科学思想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像任何一位思想家一样,不仅留给我们许多还要去认识、去判断、去解决的地质问题,而且也留给我们认识、判断、解决的思想。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个人事迹(篇11)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个人事迹(篇12)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苏地质科学交流最火热的阶段,彼时,中国地质工作还很薄弱。苏联先后派了400多名地质专家援华,在空白领域,中国基本全盘引用苏联的地质工作模式和方法规范。李四光自学了俄语,对苏联地质学家的理论、观点他坚持批判地吸收,反对不顾中国地质情况生搬硬套外国的做法。一些苏联专家和李四光一起参加野外考察或读了李四光的调查报告后,赞成李四光的见解,放弃了此前的学术观点。

李四光不怕质疑他人也不怕被他人质疑。作为老师,他鼓励学生挑战权威。他曾说:“在追寻科学真理的路上,没有老师,更没有对与不对,只有实事求是!”当自己提出的理论受到学生质疑时,李四光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批评自己的学生,认为他不该因为害怕亮出不同意见而在发表论文时用了笔名。

针对某些外国学者断言中国是一个贫油国家,李四光并不相信。“不相信”的背后,是他对真理的孜孜以求——1928年,他基于十多年的地质力学研究,对“中国贫油”的论调提出挑战。他根据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中国的地质条件,断定中国陆地一定有石油,并向中央大胆建议,实施“中国石油地质工作战略东移”,一场大规模的石油普查勘探工作随即展开。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个人事迹(篇13)

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的概念。

提出了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并为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所证实;晚年发表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对我国学科大交叉的倡导产生了深刻影响。他对中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个人事迹(篇14)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20世纪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个人事迹(篇15)

李四光除了是卓越的地质学家之外,还是一位音乐迷,谱写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据中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马胜云说,李四光在英国留学时迷上小提琴,起早贪黑,刻苦练习,终于练成可以登台演奏的水平,李四光在英国寒窗苦读7年,1920年回国前,他提笔一挥而就写下了蜚声华夏的小提琴曲《行路难》。据上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室考证,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首小提琴曲,早于小提琴大师马思聪的“思乡曲”。

李四光与夫人许淑彬的相识充满浪漫色彩。一次赈灾义演上,李四光看到一位年轻女士在台上弹钢琴,于是问旁边一位物理系教授她是谁。刚巧这位物理系教授的夫人是那位女士在教会学校的同学,于是她特别热心地介绍李四光与许淑彬相识。李四光对许淑彬说:“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因为学习比较紧张,就买了小提琴,找人教我拉。我拉得不怎么好,回国以后没人愿意给我伴奏,你愿不愿意给我伴奏?” 许淑彬说:“好,我给你伴奏啊。”那时李四光32岁,许淑彬26岁。两人一个拉小提琴,一个伴奏,琴瑟合鸣,一来二去有情人终成眷属。1923年1月,他俩步入婚姻的殿堂,北大校长蔡元培主持了他们的婚礼。

在婚后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李四光和许淑彬在性格和兴趣上的差异逐渐显露出来。许淑彬从小就养成了无忧无虑的开朗性格,她总是希望工作之余,丈夫能陪在自己和孩子身边,一家人共享家庭的温馨。而整天忙忙碌碌的李四光,一工作起来总觉得时间不够用,除了回家吃饭睡觉之外,根本没时间关心妻子和女儿,家里的一切事情都交给妻子打理,对此许淑彬十分不满。有一阵子,李四光为了赶写论文,每天都忙到深更半夜才回家。一天晚上,李四光从学校回来,为了不影响妻子和女儿的休息,他照例轻手轻脚走进房间。误以为妻子已经入睡,被盖半拖在床边地上,就过去把被子盖好。走到床前,李四光猛然发现被子里堆着一堆石头,再看小床上的女儿也不见了踪影。原来是妻子一生气带女儿回娘家了。李四光知道问题出在石头上,第二天一大早,他连忙赶到岳父母家,对妻子好言相劝,才把母女俩接回家来。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