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既然这样,那么氢弹之父于敏重要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氢弹之父于敏重要事迹,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氢弹之父于敏重要事迹【篇1】
于敏没有留过洋,却成为了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一切从头开始,装备实在简陋,除了一些桌椅外,只有几把算尺和一块黑板。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需要解决各方涌来的问题,仅有5%的时长可以留给氢弹设计。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科研大楼里一宿一宿灯火通明,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于敏的报告,与彭桓武、邓稼先等人的报告相互穿插,听讲的人常常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氢弹之父于敏重要事迹【篇2】
“百日会战”令人难忘。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震惊世界。新华社对外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记载: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氢弹之父于敏重要事迹【篇3】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气喘吁吁。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过了很长时间,他才慢慢地恢复过来。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特许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
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后来于敏又奔赴西北,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氢弹之父于敏重要事迹【篇4】
1967年6月17号,新疆罗布泊沙漠腹地。伴随震耳欲聋的响声,空中升腾起巨大的蘑菇云,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那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2500多公里外的北京。他一直守在电话机旁。得知爆炸的威力和自己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他长长地舒了口气。
于敏说“我这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无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氢弹之父于敏重要事迹【篇5】
1967年6月17日,中国首次空投氢弹爆炸成功。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而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核武器的跨越式发展,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于敏的成功的喜悦只能藏在心里,出于保密的需要,哪怕是对最亲近的家人,于敏也不能透露自己是做什么的。30年隐姓埋名之后,直到1999年,于敏才第一次公开露面,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又过了16年,2015年1月9日,他第二次公开露面,摘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桂冠。
他已经习惯隐匿在鲜花和掌声的背后。“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这既是他的淡然,更是他的超然。
氢弹之父于敏重要事迹【篇6】
提到科学家,人们大部分都会邓稼先、钱三强,很少有人甚至没有人会想起还有于敏的存在,但于敏对祖国的奉献却不容被忽视,正所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1926年于敏出生于天津的一个小县城里,他从小就表现出不同于同龄人的成熟与聪慧,也是在1926年,正逢海外辱华,民族陷于危难,于敏自小就饱尝“弱小”带来的辛酸。
于敏小时候也爱看书,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还有那精忠报国身先士卒的岳飞,都在于敏心里偷偷扎了根,也是这些为国奉献的英雄们贯彻了于敏的一生!
氢弹之父于敏重要事迹【篇7】
于敏先生1926年8月16日出生于河北宁河。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49年至1951年在北京大学研究生学习。1951年至1965年在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65年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历任理论部副主任、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副院长、院科技委副主任、院高级顾问、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等职务。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于敏先生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在氢弹研制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开创性地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型基本完整的设想,发挥了理论研究设计开拓者、领军人的关键作用,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对我国核武器发展做出了显著成就。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尤其是我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