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事迹材料

我国最新爱国人物事迹范文5篇

时间:2023-01-10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我国最新爱国人物事迹范文5篇

爱国,是指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关心祖国的发展,承担个人的义务,为祖国的建设、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使祖国民富国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我国最新爱国人物事迹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我国最新爱国人物事迹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我国最新爱国人物事迹1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高志航首创八一四空战大捷的空军战神高志航大队长首战击落日本轰炸机六架,创下中日空战全胜纪录,打破了“皇军无敌”的神话。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芦沟桥事变后,日本立即以海陆空三军,展开对上海大规模攻击作战,日军在开战之初,就企图以优势的航空兵力,歼灭刚刚培训成立的中国空军。事实上,日本空军当时根本不认为“年幼的”中国空军有任何的战斗力。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因为就两国兵力比较,日本拥有自行生产的先进战机三千二百架,而中国只有购买拼装二手各国杂牌战机三百架,训练与后勤均落后于日本许多。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清晨,中国空军主动对黄埔江上的日本海军舰艇发动攻击,日军盛怒下立刻调动从台湾飞来的木更津联队与鹿屋联队战斗机,企图一举消灭南京、上海地区之所有中国空军基地。不料当天入侵的日本机动群,遭到中国空军第四大队长高志航率领的战机反击,结果,中国空军以六比零击落日机,首开中日空战全胜纪录,打破了“皇军无敌”的神话。

全国百姓从广播里知道这一消息后,欣喜若狂,一泄屈辱之气。国民政府宣布八月十四日为“中国空军节”,高志航大队长被誉为“空中战神”。

高志航,一九0八年出生于东北一个农户家庭,十七岁获东北陆军军官学校选派赴法国航校学习飞行,虽然是异国学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但他精力充沛,好学不倦,基本飞行技术掌握很快,继而专修驱逐机专科。学成归国后,任张学良部东北航空处飞鹰队少校队员,再担任东北航空教育班少校教官。

九一八事变后,高志航不愿在东北当顺民,登上了满载流亡难民的列车,入关南下投效中央,定下了抗日复仇的决心。一九三三年,高志航进入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高级班学习,毕业后以上尉阶任中央航空学校教官;一九三六年底,高志航调任第四大队队长,他一贯严于律己律人,号召平时如战时,吃饭限时五分钟,加油自己动手,不假手于他人,生活上亦与部属同甘共苦。在他的训导下,第四大队训练精进,成绩特优,成了一支赫赫有名的队伍,他本人也于次年五月晋级中校。

一九三七年上海保卫战爆发当日,第四大队由河南周家口奉命立即迁到南京,担任战场制空任务。八月十四日,高志航在杭州笕桥机场接到警报,驻在台湾的日本海军木更津航空队十八架轰炸机越海来袭,他立即命令第二十一中队“飞机不要停飞,一半起飞警戒,一半加油待机出击”,并以信号指示正好赶来的二十二、二十三中队留在空中,他自己架机霍克三式战机升空,率队迎战来犯敌机。当他在空中发现敌机时,便作了一个动作,提醒跟在身后的机群,自己架机直扑过去,瞄准一架敌机,一阵炮火,首创纪录,僚属见状士气大振,纷纷加入战斗,四处开花。短短的空战,高志航击落日机两架,全大队击落日机六架,我方毫无损失。

当晚,日本广播称“十八架飞机中,有十三架失去联络”。

八一四笕桥空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重创强敌于空中的纪录,是中国空军史上最光荣的一页。日本则为讨回军威,在第二天即对中国空军作全面报复性攻击,结果,在连续三天的中日密集空战中,日机再被击落四十六架之多,木更津与鹿屋联队可以说出乎意料地被中国空军打得溃不成军。

高志航不久便升任空军驱逐司令,同年十一月,他奉命至兰州接收苏联E-15驱逐机,率机十三架飞抵河北张家口机场,二十一日清晨,遭长城方向飞来日本飞机九架袭击机场,他一面命令飞行员迅速起飞参战,自己不顾日机机枪炸射,飞奔强行登上座机,命机械师开动引擎失败,此刻,一颗炸弹落在他机舱前头,高志航与座机一同被炸得粉碎,机场同胞见状纷纷落泪,烈士时年二十九岁。

高志航殉国后,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并追赠他为空军少将。

我国最新爱国人物事迹2

1886年生,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03年考取秀才。1905年考入湖北“文普通”学堂,1910年毕业,获清朝学部授予的拔贡学衔。后在黄州任教员。1911年参加了辛亥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4年考入日本东京“私立日本大学”学习法律,在日本加入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1915年6月回国从事反袁活动,两次被捕入狱。1916年出狱后再度赴日本。1918年回国,参加护法运动。1919年在上海参加了五四运动,后创办武汉中学,教授国文。1920年秋在武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武汉小组代表。随后建立和发展湖北省的党组织,任中共武汉区委委员,湖北民运部部长,湖北省委委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领导筹建了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并任湖北省国民党工作委员会主任,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1928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学院学习。1932年回国,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最高法院院长,工农检察委员会副主任。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代理主席。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战胜利后,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谈判的代表之一。1945年代表解放区参加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副书记,中共重庆工委书记,中共中央财经部长,华北局书记,华北人民政府主席。

建国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政务院副总理,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理主席。1975年1月任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七、八、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出版有《董必武选集》、《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董必武诗选》、《董必武年谱》。

1945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我国最新爱国人物事迹3

李立三(1899.3—1967.6),原名隆郅,湖南醴陵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3年任中共武汉区委书记。1924年任上海区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1925年任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参加领导了五.卅运动。1926年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组织部长,在武汉领导工人运动。1927年当选为第五届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中央工人部长。同年7月,中共中央改组,为政治局常委之一。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并担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革命委员会委员和政治保卫处处长。同年12月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1928年-1930年在上海党中央工作,任中共中央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长等职。1930年犯过“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被称为“立三路线”。1931年被派到苏联学习,曾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兼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共产国际工人出版社中文部主任、《救国时报》主编。1945年当选为第七届中共中央委员。1946年回国,历任军调部东北三人小组成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敌工部长、城工部长等职。1948年任中共中央东北局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党组书记。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政务委员、劳动部部长。1955年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第三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工业交通工作部副部长。1960年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是中共四至八届中央委员,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1967年6月22日服安眠药自杀,终年68岁。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为其平反。

我国最新爱国人物事迹4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汉族人。当代着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主要从事文化散文写作和艺术理论研究。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着多部,曾赴海内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据传入载了英国剑桥《国际着名学者录》、《世界名人录》、《杰出贡献者名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夫人是着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

1962年毕业于培进中学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期间,余秋雨赴江苏吴江县太湖农场劳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又一番潜心苦读,陆续出版了《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中国戏剧史》《戏剧思想史》以及《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 Theatre》等一系列学术着作。先后荣获全国戏剧理论着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着作奖、全优秀教材一等奖。

1986年,被文化部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上海市委咨询策划顾问,并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称号。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1992年7月起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

余秋雨宣布封笔后,转型为社会活动家,多次出席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担任现场点评,成为青歌赛最亮丽的风景并饱受争议。汶川大地震后,余秋雨于2008年六月五日发表“含泪劝告请愿灾民”一文,“含泪劝告”灾民莫要为低劣的豆腐渣建筑质量上访,其红顶作家身份遭到严重质疑,并有好事者创造“秋雨含泪”以冠之。

2009年6月编辑萧夏林指控余秋雨自称的向地震灾区捐款20万元一事为子虚乌有,要求余提供捐款证明,余不予正面回应,反而指斥“古余肖沙”为首的“咬余专业户”败坏其名节。余秋雨陷入“诈捐苦旅”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国最新爱国人物事迹5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899年2月3日生,北京人,满族。笔名老舍。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夏,应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邀请,赴英国讲授中文。1929年夏,结束在英国伦敦大学的讲学,先后赴法国、荷兰、比利时、瑞士、德国、意大利游览。1929年10月,抵达新加坡,在一所华侨中学任国文教员。1930年回国。1931年7月在北京和胡絜青结婚。1937年到武汉,受中共代表周恩来之邀,发起组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负责总务工作,其间,创作了大量抗战作品,创办“文协”刊物《抗战文艺》。1946年3月,与剧作家曹禺应邀赴美国讲学。

1949年12月回国。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理事长、副主席,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席,中印友好协会理事,中国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汉语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委员,中朝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文联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对外文协常务理事,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常委。

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常委。

是中国新文学开拓者之一和现代长篇小说奠基人,一生共创作小说、诗歌、戏剧、曲艺等作品百余种800万字。

1922年,发表第一篇译文《-的大同主义》(宝广林着);第一部短篇小说《小铃儿》,署名舒予。1926年在英国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及《赵子曰》和《二马》两部长篇小说。1933年,在山东完成长篇小说《离婚》,这是作家最喜欢的一部作品。1936年7月,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还先后创作了《四世同堂》、《方珍珠》、《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正红旗下》、《无名高地有了名》等剧本、小说和其他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

1951年12月,因创作话剧《龙须沟》,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迫害投北京太平湖自杀,终年67岁。


我国最新爱国人物事迹相关文章:

★ 我国爱国杰出人物事迹

★ 我国历史上名人的爱国事迹

★ 爱国人物事迹15篇

★ 最新爱国人物和事迹五篇600字

★ 爱国名人事迹简短范文

★ 中国历史人物爱国事迹

★ 新时代爱国奋斗先进人物事迹五篇800字

★ 爱国英雄的人物事迹五篇800字

★ 爱国的人物事迹700字左右

★ 爱国英雄人物事迹汇总500字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