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珩“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新鲜出炉,王大珩是怎样的科学家?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王大珩“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王大珩“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精选篇1
他是我国近代光学及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少年时代,他常跟父亲去观察天文和气象,对科学仪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父亲感叹当时的中国尚不能制造精密仪器,这深深地印在了他幼小的心里。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1948年,他满怀强烈的报国之志从英国回到祖国。在他的带领下,1953年12月,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熔制成功,结束了中国没有光学玻璃制造能力的历史,也为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揭开了序幕。 除了研发各种光学仪器外,他还带领近千人的队伍,参与“两弹一星”项目所有光学研究任务,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大型靶场观测设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火球威力的高速摄影仪,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1975年,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该项目对卫星上安装的对地观测相机提出极高要求。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在国外技术封锁的背景下,他和同事们没日没夜加班攻克难题,最后如期完成任务。当卫星带着拍摄信息返回地面时,中国人首次成功地看到了清晰的卫星图像。 “与党同行——知识分子的红色记忆”第二十二期,共同走进“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的红色记忆。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王大珩“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精选篇2
1953年底,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成立不到两年,在器材和设备十分简陋的条件下,一位青年人和同事们炼出了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随后不到6年的时间,又相继研制出第一台电子显微镜、高精度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等一系列光学仪器,建立了从研究到设计,再到材料、加工生产、检测的一整套科研体系,一举填补了光学领域的多项空白。
他就是“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他一手筹建的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是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前身。直到如今,王大珩的精神依然是所里科研人员奋斗的指明灯。
王大珩生于1915年。1932年,17岁的王大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王大珩远赴英国留学。1948年,王大珩放弃国外优越的研究与生活条件回国。1951年,他受中国科学院邀聘筹建仪器研制机构。
在海外学习技术光学和玻璃制造技术的求学经历,让他拥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除了研发各种光学仪器外,王大珩还带领近千人的队伍,参与“两弹一星”项目所有光学研究任务,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大型靶场观测设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火球威力的高速摄影仪,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1975年,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该项目对卫星上安装的对地观测相机提出极高要求,它既要达到较高分辨率,还要经得住自动拍摄的震动。在国外技术封锁的背景下,王大珩和同事们没日没夜加班攻克难题,最后如期完成任务。当卫星带着拍摄信息返回地面时,中国人首次成功地看到了清晰的卫星图像。
王大珩“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精选篇3
在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史上,“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863计划”的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等等,都决定了今日中国的国际地位。而这些历史大事件,都离不开一位以科技强国为己任的老科学家、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王大珩。
提到光学和国防科技的关系,王大珩形容,光学是“打边鼓”的,简而言之,便是“在试验以前和试验以后,做记录这方面的工作,并使它能够看见”。光学是“两弹一星”的配角,但它作为探测、测量、观察、记录、通讯等手段,发挥的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自20世纪六十年代起,王大珩带领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迎难而上,将光学事业和国防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密切的参与到“两弹一星”等各种重大国防工程的科研攻关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中,王大珩带领科研人员,在一没经验、二没参照物的情形下,圆满完成了研制任务并节省了研制时间。由他主持改装的测量核爆火球尺寸的高速摄影机,成功记录下首次原子弹爆炸的珍贵影像,为我国核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比珍贵的试验数据。
1965年,在王大珩的带领下,中国自主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150-1型光学电影经纬仪”。时至今日,在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中,王大珩当年带领大家研制的光学电影经纬仪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年,王大珩参与到了人造地球卫星总体方案的制订工作中,他对卫星采用的跟踪系统的具体技术路线,提出了有见地的看法,并得到采纳。紧接着,他又主持了空间侦察相机的研制任务,研究小组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航天相机。
王大珩“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精选篇4
在清华大学,他聆听了叶企孙教授的磁学、热力学课程,学习了吴有训教授的X射线放射课程,还有萨本栋教授的无线电课程、周培源教授的理论物理学课程以及赵忠尧教授的光学课程。清华大学高质量的教育内容和训练方法,令他走进了科研的大门,奠定了他一生事业的基础。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王大珩铭记终生。在校期间,他在学习上奋斗不止,用知识填充自己;走上社会后,他百折不挠,切实践行校训的教诲。
对于王大珩放弃博士学位的事,他的挚友钱三强十分理解,也十分赞赏,“大珩不是不知道没有博士学位对个人的不利影响,但他为了国家将来需要,做了与众不同的选择,在那个时候真是难得。”王大珩自己也说过:“我们这代人是习惯了把做事放在第一位的,个人生活其次。我们做起事情来,从来不会从个人生活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都是从国家考虑,从事业考虑。”王大珩的每一次选择,都只考虑两件事:国家需求、科学追求。
“八大件”具体指万能工具显微镜、大型水晶摄谱仪、电子显微镜、晶体谱仪、高精度经纬仪、高温金相显微镜、多倍投影仪和光电测距仪8件光学精密仪器。“八大件”是我国自力更生的生动体现。它标志着光机所(前身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已实现“从研制一般、通用、简易的光学仪器,向独立设计、研制高精度光学精密仪器的飞跃”,在国内树立起一个勇于向高档精密仪器进军的“排头兵”形象。
直到晚年躺在病床上,王大珩仍牵挂着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他曾经这样写道:“我们这些老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追求就是为国家、为民族负更多的责任,尽更多的义务。今年我已95岁了,仍希望为祖国和人民服务鞠躬尽瘁。”
王大珩“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精选篇5
王大珩(1915—2011),应用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曾任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所长、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等。领导开拓靶场光学测试技术、激光技术及太阳地面模拟等国防光学技术领域,主持制成首台激光器、首台大型精密靶场光测装备和多种国防光学仪器。
在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史上,“两弹一星”的研制、“863”计划的实施、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发展纲要等,都事关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这些大事件,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倡导和参与,他就是用“光”来改变中国的科学家——王大珩。
王大珩,1915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
“我那时候是才从国外归来,那时候有两条路子,一条路子是国外我原来服务的那个公司,打电报要我回去,还有一条路是到解放区来。我没走那条路,我到解放区来。我要为祖国,为我们民族做些事情。”——这是王大珩当时的想法。
1948年,满怀科技强国的梦想,王大珩从国外回到祖国。在地下党的帮助下,王大珩成功抵达刚解放的大连,参加创建大连大学。新中国成立之初,应用光学在我国几乎一片空白,但是如果没有光学,没有光学玻璃,就无法研制出高水平的精密测量设备,国家实力的增强也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