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是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之一,王淦昌的科学家事迹是怎么样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王淦昌中国核科学事业科学家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王淦昌中国核科学事业科学家事迹篇1
他身上有许多璀璨的标签:“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有人这样评价他的成就:“任何人只要做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就足以在中国科技发展乃至世界科技发展历程中名垂青史。”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1953年至1956年,他领导建立了云南落雪山宇宙线实验站,使我国宇宙线研究进入当时国际先进行列。3年后,他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领导一个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把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自1961年起,他隐姓埋名17年,到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指导并参加了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在严重缺氧的高原上,年逾花甲的他经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对每项技术,每个数据,每次实验的准备工作,他都一丝不苟,严格把关。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1978年,他调回北京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1979年12月,获准公开身份的他终于实现多年的夙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科学上的财富,他那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赤子之情,“以身许国”的献身精神,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杰出典范。
“与党同行——知识分子的红色记忆”第四十期,共同走进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的红色记忆。
王淦昌中国核科学事业科学家事迹篇2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男,出生于江苏常熟,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生前曾任中国原子能研究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64年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曾荣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926年王淦昌看到多国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他的老师告诉他:“只有科学才能强国!”这件事在王淦昌心里埋下“科学救国”的种子,他日夜埋头苦读,考取官派留学生,前往德国柏林大学留学深造。
回国后,先后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任物理系教授。王淦昌院士曾说过“我们不能用钱从国外买来一个现代化,而必须靠自己艰苦奋斗,才能创造出来。”所以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他依然坚持科研工作,自制设备、创造实验条件,带领学生做了很多实验,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中子的放射性》等十几篇论文。1947年与学生忻贤杰联名发表论文《用机械方法产生磷光》。
1961年,面对国家的需要,王淦昌毫不犹豫地放弃自己原本的研究方向,郑重地说:“我愿以身许国”,自此他化名“王京”,投身到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工作中。他隐姓埋名17年,断绝一切与海外的关系,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国家的核武器事业中。他无怨无悔,只为践行那一句“我愿以身许国”的誓言。
王淦昌中国核科学事业科学家事迹篇3
王淦昌,享誉世界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制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德国柏林大学深造,师从核物理先驱迈特纳,对中子的发现做出过重要贡献。
1933年回国后,王淦昌投身教育与科研工作,培养了邓稼先等杰出人才。1961年,面对国家需要,他淡出世界学术舞台,化名“王京”,隐姓埋名17年,全身心投入我国原子弹与氢弹的研发。晚年,他积极倡导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推动核电事业发展。
王淦昌讲付出讲奉献,获奖无数,奖金却鲜少用于个人和家庭,大都奉献给了社会,他用自己的方式激励更多的年轻科学家和学子投身科研,报效祖国。
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王淦昌用一生兑现了“我愿以身许国”的承诺,书写了中国科学家的无私与担当。
王淦昌中国核科学事业科学家事迹篇4
1920年3月18日,北洋政府总统府门外,一群清华大学的学生举着标语,喊着口号,抗议英、法、美、日等国对中国主权的侵犯。
那是因为一个星期前的3月12日,日本军舰驶入了中国的内河,遭到了驻扎在天津大沽口的中国军队的炮击,日本竟然以此为借口联合美国、英国、法国向中国政府施压,要求中国政府开放天津入海口到北京全部内河河道,并且拆除所有炮台。
开放河道,就相当于把首都和整个内陆地区全部都置身于外国军舰的炮火之下。
消息传开后,王淦昌和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游行,没想到市政府的卫兵竟然向手无寸铁的学生们开了枪。
王淦昌眼睁睁地看着身边同学倒在了地上。王淦昌含着热泪大吼着,举起拳头就要往前冲,但是被两个同学死死地拽回了学校。
当天晚上,愤愤不平的王淦昌来到了恩师叶企孙的家里,向师父说起了白天发生的惨案,叶老师听后红着眼睛质问道,谁叫你们去送死的?你们想想我们国家为什么挨打,不就是因为落后羸弱吗?如果我们的家国家强大了,谁还敢欺负我们呢?你们考清华的目的不就是学习强国吗?可你们却用最愚蠢的方式来救国。
叶企孙老师虽然嘴上质问和咒骂着王淦昌,但是他早就泪流满面。他心疼自己的学生瞬间阴阳两隔,他用拳头怼着桌子,用嘶哑的嗓音喊着:科学、科学,只有科学才能强国,只有科学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
这件事在王淦昌心里埋下了科学救国的种子。
他日夜埋头苦读,毕业的时候考取了官派的留学生,前往德国柏林大学留学深造。
留学四年之后,27岁的王淦昌学成回国,先后担任山东大学和浙江大学的教授。
正当年轻的王教授打算大干一番的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了,浙江大学被迫转移到了贵州。
王淦昌中国核科学事业科学家事迹篇5
王淦昌生于晚清时期,那是一个政局动荡的年代。他4岁丧父,13岁丧母,被外婆拉扯长大,可以说王淦昌的童年是灰色的。
1952年,王淦昌来到上海求学,在那里他看到为“五卅惨案”抗议游行示威的学生们。年轻气盛的王淦昌加入了游行示威的队伍当中,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属于他正确的道路。在游行的途中,王淦昌被捕。可王淦昌并没有因此感到害怕,出来之后继续投身于学生运动中。
学生运动总会伴随着流血事件。在日本军舰再次驶入中国内河之时,中国学生为反对日本这一做法,进行游行示威,王淦昌也在其中。当游行队伍行至总统府门前,等待他们却是无情的子弹。许多学生在枪声中倒下,王淦昌很幸运地活了下来。但同学们倒下的身影,深深地刺激了他。他想“难道我错了吗?”。当晚,他来到他的老师叶企孙的家中寻求答案。叶企孙听完王淦昌的讲诉,先是一惊,在观察四周无人后,说出来让王淦昌受益一生的话“一个国家与一个人一样,弱肉强食是亘古不变的法则。要想我们的国家不遭受外国人的凌辱,就只有靠科学!科学,只有科学,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老师的一番话让王淦昌醍醐灌顶。从此,这世上少了一个高喊口号的学生运动者,多了一个埋头苦干的科学家。
1961年,在苏联研究所工作的王淦昌,收到来自祖国的邀请,希望他回国进行核武器研究。当时的王淦昌在苏联研究所中,发现了一种反物质——反西格马负超子,他可以凭借这个去参加诺贝尔评选。可当他收到祖国的邀请时,他毅然放弃这次能获得荣誉的机会,来到荒无人烟的戈壁深处,以“王京”为名,扎根荒漠。直到一声巨响,向世界传递了属于中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