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调研报告(精选24篇)
用工调研报告 篇1
为了解我县园区企业用工现状,进一步做好企业招工工作,近日,县政府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业园组成联合调研组,就道州工业园企业招工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一、园区用工基本情况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经过多年来不遗余力地招商引资办工业,我县园区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截至目前,道州工业园已投产(含即将投产)企业51家,现有员工5000人。尽管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招工工作,不断加大招工服务力度,但企业缺工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据统计,共有29家企业存在用工缺口,缺工企业占总数的57%,目前共缺员工4456人,占企业员工需求量的53.6%,主要缺少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以及部分技术工人和少量管理、科研、营销人员。缺工最严重的企业为电子类、制衣制鞋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道县晶石电子有限公司用工缺口1100人,道县建溢鞋业有限公司用工缺口600人,道县德祥运动用品有限公司用工缺口600人。春节前后,道州工业园仅新招录员工1021人。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目前的企业“招工难”,不仅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开工生产,而且影响了一些企业主加大投资的积极性。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严重缺工,将慎重考虑未来是否在我县扩大生产规模。随着我县园区新增投产企业和一部分有意扩大生产规模企业用工量的增多,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势必对我县“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和招商引资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二、园区企业缺工原因分析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达30万,但却不能满足本地企业用工需要,这一情况值得深思。调查发现,我县企业“招工难”问题的出现,存在企业、劳动力本身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
1、从企业方面来看。
一是薪酬待遇不合理。在全国出现“用工荒”的情况下,沿海企业普遍通过提高工资来吸引或留住员工,以东莞市为例,最低工资标准为1100元/月,月平均综合实际工资达到1500-1800元左右。而我县园区企业受利润空间不大的影响,无论是技术工种,还是后勤文员,大部分工作岗位的工资没有明显的增加,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仅有600元/月,普通生产员工月平均综合实际工资仅在800-1100元左右,比沿海发达地区的同类企业低500-600元,与求职者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对员工产生不了吸引力。此外,绝大部分企业每月工作时间在26天以上,部分企业甚至长达28天,每天工作时间为10-12小时,如遇加班,时间还会延长。部分企业法定节假日要求员工加班,却没有按照劳动法规定付给员工2倍至3倍的加班费。
二是用工条件较苛刻。企业普遍对劳动力有年龄、技能、工作经历、性别等方面的`要求,个别企业的用工要求甚至脱离实际。如电子企业招工时将年龄限制在35周岁以下,导致许多年轻劳动力供给不足。而道县的实际情况是,35岁以下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在家的基本上是一些年龄超过35岁的劳动力。此外,园区企业大多偏好招用女工,导致女工短缺,男性劳动力相对过剩。
三是权益保障不到位。个别企业存在短期行为,劳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对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够重视。园区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给员工购买“五险一金”比例不高,有的企业甚至出现收取押金、扣压证件、拖欠工资等行为,员工对企业难以产生安全感、认同感。目前,园区内企业参保工伤、养老、医疗三险的企业仅有4家,占企业总数的8%;14家企业没有为员工购买任何保险,占企业总数的28%;其他企业多是为员工买了“五险一金”中的一个险种。另外,大部分企业车间无防暑设备,宿舍无风扇,员工在高温天气工作时难以忍受;娱乐、休闲设施不健全,员工生活单调枯燥;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工会组织,当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相应的组织牵头来维护其正当权益。
2、从劳动力自身来看。
一是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目前,80、90后等新生代打工者,绝大部分不愿留在本地,而喜欢到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打工。这部分人普遍认为,沿海一带发展快,钱好挣,工作条件和待遇比家乡的企业好,而且更容易找对象。即使在同等薪酬下,他们也愿意外出打工。甚至有的父母也认为,子女在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工作,自己脸上有光彩。另外,还有部分年龄偏大的务工人员,文化层次不高,也没有一技之长,但对工作条件和待遇要求较高。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农民工表示愿意选择外出就业。这种情况导致用工需求较大的纺织服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招工缺口较大现象。如晶石科技有限公司,今年计划招工1100名,但报名应聘者却不到70人。
二是劳动技能相对较低。我县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80%以上的务工人员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有的人记不下本人一天完成的工作,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只能从事最简单的工种,稍微复杂的工作就无法胜任。
三是自由散漫不服约束。部分本地劳动力自由散漫,动辄请假,且不服管理。如奥盟电器有一名本地员工,因向主管请假未获批准,便提出辞职,辞职后心有不甘,纠集一伙人把主管痛打一顿。这一事件直接影响到奥盟电器的招工方向,据调查,奥盟电器已决定宁缺勿滥,近期内不再招收本地员工。
3、从政府服务来看。
一是园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近年来,虽然我县每年投入工业园基础及配套设施在2亿元左右,着力加强园区水电路讯和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建设,园区初具工业新城雏形,但园区住宿、消费、娱乐等配套设施仍然匮乏,相关第三产业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缺乏适合员工文化娱乐、休闲放松的场所,导致员工工作之余,精神上感到苦闷,“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突出。
二是劳动力市场不够成熟。目前,县内劳动力市场发育较为滞后,没有一个统一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完整平台,没有一个大型的人才市场,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变化得不到及时反映。加之部分企业招工时没有通过正规的劳动力市场发布用工信息,而是习惯在企业门口或人口集聚区张贴招工海报、发动企业内部职工招揽工人等方法招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及时准确地了解到企业的用工信息,造成供求双方信息沟通不充分。
三是乡镇招工服务不够到位。部分乡镇认识不到位,认为招工是企业的事情,是劳动部门的事情,没有把招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对招工工作宣传不够、抓得不力,辖区内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均外出打工。
三、对策与建议
调查组认为,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既要坚持“市场问题市场办”的原则,又要根据当前的特殊情况,加强行政推动,思想汇报专题强化部门联动,促进协调解决。
1、强化就业服务。
一是加强就业宣传。大力宣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园区发展前景以及用工优惠政策,增强本地企业对务工人员的吸引力,促进本地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就近就业,为家乡建设服务。
二是深化就业培训。将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者、大中专毕业生、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列入免费培训范围,广泛深入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鼓励各类技能培训机构,顺应市场需求和就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开展对农村和外来劳动力及其他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政府对培训机构给予适当补贴。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培训机制,由政府牵头,工贸中专与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使培养的人员能够快速适应生产岗位的需要,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建立就业培训专项补助资金,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经费,用于补贴企业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补贴。
三是优化招工服务。建立健全由县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乡镇就业服务机构和行政村招工信息员组成的就业服务体系,对在各行政村聘请的招工信息员,按工作成效发给一定补助。定期组织招聘会,搭建企业和求职者双向选择的平台,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引导劳动力资源在园区企业的合理配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深入邻县邻市以及邻省欠发达地区招工。建立招工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部门和各行政村的招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考核完成年度招工任务的单位,补贴职业介绍费;对没有完成招工任务的单位,向县委、县政府缴纳招工服务费。实行送工考核制度,将送工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四是强化用工保障。劳动部门要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完善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制度、欠薪报告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确保企业对员工的工资支付及时到位;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督促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等等。同时,进一步完善吸引本地劳动力到园区就业的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外出职校毕业生和打工者回乡就业。
2、改善用工环境。
一是切实提高薪酬待遇。企业要在强化内部经营管理、加快自身发展、增加利润空间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工资制度,在有关部门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基础上,合理地确定用工待遇,在企业经济效益和盈利水平提高的情况下,逐步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使员工工资达到或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对工作效率高的工人给予相应奖励,根据在企业工作年限给予相应工龄补贴,想尽一切办法留住熟练工人。
二是大力改善劳动条件。企业要加大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投入,采取有效措施,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和劳动保护条件。有条件的企业要对员工定期进行体检,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此外,要合理安排加班时间,确保员工加班待遇。
三是努力培育企业文化。企业要不断增强人性化用工意识,树立“善待员工就是善待自己”的理念,加强与员工的感情交流和沟通,努力构建积极、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增进对员工人文关怀,积极创造有利于务工人员成长的发展平台,将员工前途和企业前途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精神凝聚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企业服务。同时,在提供吃、住、行方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企业的文化娱乐设施,消除员工对工作产生的厌倦感。
3、完善园区配套。着力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积极发展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打造良好的园区环境,加快推进园区城市化。规范园区内公交线路的运营,增加公交车次,实行定时、定点在城区停靠,保障企业员工出入城区的方便。抓好园区中心商业街、商住楼盘、廉租房、公租房、绍基学校、道江六小、永州工贸学校等配套项目的开发建设,加快综合型医院建设,鼓励发展民工公寓、专家楼,适当发展高档住宅,切实解决员工吃、住、行、购物、就医、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消除其后顾之忧,全面提升园区的开发档次和服务水平和员工生活质量,促进园区和谐发展。
用工调研报告 篇2
一、企业总体复工情况
对全市64家失业动态监测企业的停工调查,34家企业春节期间正常生产,占比53.13%,30家企业停工,占比46.87%;大部分服务业和大型工矿业正常运行;现30家停工企业中19家于2月18日前复工,占比63.33%,29家于2月22日前复工,占比96.67%。20家重点企业复工情况为,16家已复工,4家未复工,复工率为80%,春节前实有在岗员工4045人,期末在岗员工数为3882人,节后返岗3761人,企业返岗率为95.97%。
二、农民工返岗情况
(一)农民工市内返岗情况。
对我市园区监测工业企业走访调查,春节期间71家企业正常生产,提供岗位10376个,其中在岗农民工人数4628人;停工23家企业,提供岗位3323个,涉及农民工1329人。春节期间全市在建工地停工67个,涉及农民工5963人。按照对工业企业和建筑企业调查1:5的抽样比例推算,我市农村劳动力春节后市内转移就业规模约为36460人。
(二)市外农民工返岗情况。
对我市返乡农民工抽样调查,截止2月,市外返乡农民工数量为11947 人,节后计划返回原务工单位继续工作的占比72.3%;节后计划市内就近务工的占比11.5%;节后无外出务工需求持观望态度的占比16.2%。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对我市2所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攀枝花学院20__届高校毕业生4259人,签订劳动合同2682人,升学687人,就业率为90.04%。四川省内为毕业生就业主战场,占比73.94%;省外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了重庆市、广东省、浙江省,占比分别为3.99%、3.76%、3.60%,未就业的毕业生共424人。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__届毕业生共3495人,签订劳动合同2399人,升学439人,就业率为81.92%。选择在省内就业人数占比66.44%;省外(江苏省和重庆市)就业人数分别占比15.96%和6.00%,未就业毕业生共632人。
四、农民工就业面临的问题
(一)岗位信息不匹配。
目前,国家已搭建了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由国家层面统筹东西部用工信息和劳务人员的对接,但部分人口资源较小的城市未纳入该机制,无法共享东部岗位信息。以我市为例,大部分省外转移务工还是以“亲戚代亲戚,老乡代老乡”的形式转移就业,导致用工信息不对称。
(二)农村劳务经纪人制度尚未建立。
农村劳务经纪人制度尚未全面建立,以劳务公司开发招用的形式难以普及至所有农村劳动力知晓。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已务工人员带领对接和劳务公司招用形式为主。现“人带人”形式转移就业形式,导致相关政府部门数据统计和维权服务难以精确落实。
五、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岗位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春节后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集中时间点,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因疫情影响,就业岗位减少,岗位供需的不平衡更加凸显。20__年攀枝花高校毕业生7754人,20__年攀枝花高校毕业生7217人,同比增加7.44%。20__年、20__年攀枝花公共招聘网发布岗位数分别是49855、38339个,同比减少23.10%。招聘网岗位信息中要求有工作经验的占比约60%,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减弱。
(二)就业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
为给广大高校毕业生推出优质就业服务,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与高校合作建立众多移动多媒体平台,攀西人才网、攀枝花公共招聘网、“攀枝花就业”微信公众号等,之间缺少有效沟通,存在招聘信息不对称,发挥效果不明显。例如,同一岗位在不同平台的要求、薪资等不一致的情况。导致择业人员无法正确获取有效信息。
(三)考研逃避就业。
为了避开“最难就业季”而考研的大学生数量连年上升。20__全国考研报考人数达到了400万,比20__年增加近60万人,比20__年增加近50万人,比20__年增加了近100万人。20__年,中国青年报社联合问卷网对20__名受访者进行过一项调查,其中71.4%的受访者承认自己考研或多或少都有“逃避”就业现实的倾向。我市部分高校毕业生也存在通过考研回避就业难的问题。
六、工作建议
(一)健全劳务协作岗位投放机制。
做好与东部地区劳务协作,建议将农村人口较多的县(区)纳入劳务协作机制的同时,将东部岗位信息共享至所有相关县(区),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社会公布,供有意愿的劳动力选择。
(二)加大农村劳务经纪人制度建设。
建议将农村劳务经纪人纳入就业专项资金培训补贴范畴,鼓励村社有意愿的人员参加经纪人培训,力争实现一村一名劳务经纪人,并协调劳务公司、用工企业与劳务经纪人的对接,实现劳务经纪人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三)发展新型产业经济,拓展就业空间。
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大数据、信息化、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方面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积极落实税收奖补等各项补贴政策,减轻企业发展负担。制定关于就业创业的优惠性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创业,并为其创业工作提供充足的支持。
(四)加强就业指导,加大帮扶力度。
针对不同的学年,提供职业规划能力、就业指导的演练、个人职业规划等课程,转变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逃避、畏难心理。积极开展创业指导,利用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对接创业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加大对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力度,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五)加快就业平台建设,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加强就业信息平台的对接,保障招聘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同步性、统一性。严格审核岗位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促使同一岗位在不同平台的信息统一且真实。丰富就业信息平台功能建设,利用平台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等活动,分层次分类别举办网上校园招聘会,邀请职业指导专家开展就业讲座等,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
(六)全面对接就业趋势,建立健全帮扶信息体系。
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帮扶信息系统,做好信息摸底,精准化对接就业服务。结合就业市场的岗位供给现状和走势,为大学生就业帮扶建立相适应的政策措施和配套方案。同时将新就业形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到就业登记的范畴中去。
用工调研报告 篇3
为落实“订单招工、订单培养、订单服务”举措,再造xx市人力资源新优势,鼓励城乡劳动力本地就业,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多渠道引进外地劳动力来宿就业,切实帮助重点企业解决用工问题,春节期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展了以“春风进万家就业在家乡”为主题的xx年“春风行动”活动,现将有关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春节期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共搜集就业岗位51678个,印发各类宣传资料17万余份,与新闻媒体合作,对“春风行动”宣传90余次,悬挂各类宣传标语10000多条。发放“春风卡”、“农民工进场务工读本”78000余份,针对进城务工人员举办各类招聘会300场,组织2647家/次用人单位进场招聘,15万余人进场应聘,达成用工意向78767人,占招工计划的152%。其中重点企业招工总数占招工计划98.1%;全市开展创业培训844人次,扶持成功创业456人,带动3200余人就业。
二、春节后xx市企业用工情况
(一)企业开复工情况:多数企业正月初十前开工
xx年春节,大多数企业放假在7至15天之间,其中放假时间在6—8天的占调查企业的60%左右,92%的企业于正月初十前开工。全市1462家规模企业开工率在100%,春节期间还有5%企业,没有放假,正常生产。
(二)企业订单形势:半数企业已排到半年之后
调查企业中,今年的订单形势非常乐观,绝大多数的企业都预计今年的订单情况好于去年或与去年持平,纺织、电子等行业订单增长最为明显,50%的企业的订单都已经排到下半年,少数企业甚至已排至明年。大企业的订单好于小企业。在行业方面,服装加工、纺织针织、电子电器等行业订单增长最为明显。
(三)企业招工招聘:90%企业招工能够满足当前生产需要
活动期间,全市举办各类招聘活动300余场次((含县区乡镇逢集、庙会招聘会),提供51678个就业岗位。正月初三至初五,市县(区)联动举办了大型招聘会,三天招聘44881人,截止目前,全市已招聘78767人,超额完成招工计划。可成科技、晨风集团、达利集团、恒力集团、汇源果汁、娃哈哈、箭鹿集团、瑞声科技、精科智能等规模企业,均已招满,较好地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目前,可成科技已招聘7100人,上岗4100人,仍有3000人等待企业安排上岗。
(四)企业缺工情况:少部分企业缺工依然存在
由于部份企业工资福利待遇偏低、职工合法权益受侵害、企业劳动保护意识淡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用工年龄限制、性别需求失衡等企业内部因素导致员工流失,到目前为止,全市仍有5589人缺口,涉及企业103家,主要是服装纺织、化学化工行业以及部分规模较小的电子装配等企业。
三、目前招工面临问题
(一)部分企业部分岗位招工难。从企业来看,用工情况差异性非常明显,效益好、规模大的企业用工基本稳定,企业员工平均回流率在90%以上,而工作环境差、待遇低的企业常年用工不足,员工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二)用工成本不断攀升。随着对劳动力需求的不断旺盛,劳动力价格也不断攀升。据了解,企业今年用工成本同比平均增幅在15—20%左右,个别企业达到25%。企业借助工资待遇的提升来稳定员工队伍,与此同时,企业增加了劳动力成本。
四、下一步打算
(一)继续开展“春风行动”,举办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招聘活动,为企业招聘提供服务。
(二)加强与周边地区联系,组织有招工需求的企业赴外地招聘。
(三)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招聘模式,帮助企业与市内外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建立劳务合作关系,多渠道开展招工服务工作。
(四)帮助可成科技排出今年用工计划,提前下达给各职技院校,优先保证可成科技用工需要。
用工调研报告 篇4
社会保障仍民生之安。为全面准确掌握全区生产类、消费类社会经济组织用工、就业培训、参保等方面的情况,綦江区人力社保局组织人员赴工业园区、重点监测的机加工、冶炼、建筑和餐饮酒店类企业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綦江区参保经济组织的基本情况
20xx年5月未,綦江区参加失业保险的非机关事业经济组织共1228家计45621人,其中:企业955家41612人,个体工商户15家326人,非企社团252家3626人,临时机构3家36人,其他组织4家21人。其中个体户用工量最多的是航成酒楼计79人,非公社团用工最多的是人民医院的非在职人员计587人。
二、当前社会保险费优惠政策规定
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稳定,及时宣传和执行了解相关降费和补贴政策,国家和市级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对企业发展利好的优惠政策。将涉企业五险的社保费率降低,失业保险实行稳岗补贴,困难困难适当调低费基。按上述社会保险费优惠政策的规定来看,假若1家诚信的充分竞争行业的100人左右用工的民营企业,一年来与减负前的情况相关比,可为企业降低用工成本70—80万元,占企业承担部分的60%左右。据了解华强控股有限公司去年其社保减负为300万元。
三、生产类、消费类社会经济组织存在的具体问题
在走访调查座谈中发现,各企业对政策执行总体反映良好,社保优惠政策的确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但各险种政策之间衔接有问题,造成企业招人入职成本高昂,认为有关政策给企业带来新的人力成本支出,按社平工资确定缴费基数不符合企业用工实际,再就业不能妥善处置社会保险等问题还在一定范围存在。
(一)非企业经济组织反映当前社会保险费的优惠政策不能全享受
优惠政策中最优惠的部分,困难企业适当调低费基、小微企业适当调低低费率、失业保险支付稳岗补贴等,其涉及的范围对象仅限于企业性质的经济组织。不涉及綦江区常见的个体工商户和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这类经济组织。在这部分经济组织对不能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有较大抵触情绪,参保时要求五险统征统筹,有了优惠政策,又不能一视同仁,在当前经济现状下,大家都需要政府的援助之手来共渡难关,为什么对不同社会经济组织要另眼相看。按上述的统计来看,相当于的非企业经济组织的人员共9%计4109不能完全享受社会保险费的优惠政策。
(二)五险统征统筹给企业带来高昂的入职成本
在走访座谈中,所有的民营经济组织都谈到一个问题。从近年接收大量用工问题案例来看,为更好的保护雇工合法权利和降低企业用工风险,企业新聘用工人通常是面试、体检等审查合格后,先参“五险”,再上岗。而工人通常是上岗试干,了解该企业的福利、工作环境,判断企业对自己的需求情况,再作决定是否长干。由于社会保险是五险统征统筹,为保险征缴顺利,都设定了人员增减、工资变动等信息维护停止受理时间段,而五险维护时,起停不一致,造成企业多缴保险增加新聘人员的入职成本。如某雇工邻近月底来试干,试干1—2天后不辞而别,待雇主单位发现该雇工不再来上班时,至少多交一个月的保险。这对一家常年订单稳定,人员更替正常的企业可能不算什么,但在当前经济现状下,有订单时立马招人生产,无订单时解聘部分生产人员,造成部分企业每月的人员增减情况都超过企业总人数的20%。如100人左右用工,人员变化较大的民营企业,一年下来就需多支出入职成本3-5万元。据统计綦航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每月的人员增减变化都都超过30人次。
(三)随用人单位办理退休的人员,用人单位还需要为其退休人员缴纳大额医疗补充保险费,增加了单位运行成本
根据重庆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职工随所在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补充医疗保险。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达到规定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但需要按参保单位基本医疗保险人均缴费基数的1.5%交缴大额医疗保险。这样规定,一是不符合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的要求,还将退休人员和企业捆扎在一起,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和员工之的矛盾;二是不利于企业招用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可能会形成企业就不再与接近退休的职员工续签劳动合同,更会增加用工比较灵活、员工流动性比较频繁、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运行成本。从綦江区原来的存活了一定时间的老企业统计的情况来看,最高的在职和退休比达1:2,最低的也达1:0.5,如100人左右用工,生存一定年份后,按最低的在职和退休比来计算,一年下来需为退休人员代大额医疗补充保险费高达4-5万元。
(四)职工医保、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有交错而企业多支付费用
基本医疗保险是减轻劳动者因患病、治疗等所带来的经济风险。工伤保险是保障劳动者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而获的法定的医疗救治以及必要的经济补偿。生育保险是保障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获得医疗服务、生育津贴。三者都有医疗服务,因此在现实中企业认为:一是部分公司不想参加生育保险,若公司人员结构是男性或脱育妇女,公司代交生育险就纯粹是尽义务。二是妇女享受生育津贴期间,单位还要为其参养老和医疗,单位认为应由生育保险保险金为其代缴养老和医疗保险费。三是妇女生育期间的医疗费用、职工工伤期间的医疗费用医保均不报,而有些治疗是相关的,造成企业认为自付部分承担过高。四是3个涉医部分的自费药品不一致或多年不修订,造成医疗机构不好掌握而使企业多承担费用。
(五)最低缴费工资按不低于社平工资的60%缴费不合理
由于经济下行,各企业生存困难,而社平工资年年上涨,最低缴费工资按低于社平工资的60%的缴费,造成企业承担的五险部分,人力成本近年来年年增加。一个人正常情况下,其工资水平应该是随工作时间、社会阅例、技能水平增长而提高,一个正常存活的企业形成的人力资源正常交替。若某企业正常新招了一部分没有从业经历的员工,按企业自己设计的薪酬水平,其实际工资就在最低工资标准左右,而社会保险规定最低缴费工资的按不低于社平工资的60%缴费,相当于企业多承担了实际工资至社平工资的60%部分的差额。以一个近千人的企业为例,每年其正常更替新招员工在30人左右,其一年来被增加的差额社会保险就近20万元。据了解荆江半轴厂近几年其新招没有从事经历的新人的3-5人/年
(六)多点就业,各省市规定不一致,造成企业重复参保承担而多付费用
为了控制市场的过分炒作形为,部分省(市)出台了购买大宗商品时,需提供在本省(市)就业(参保)的证明,这本是一个好事,但现在普偏采用做某工程(商品)需某资质,而获得某资质需提供相关中高级技术人员数量及在该公司就业参保的证明,这样就造了区政府要求綦江区某家明星企业获得某资质,而该家明星企业为了达标,而被迫为不足的相关中高级技术人员(挂证)参保缴纳,而全国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没有联网,相当于外省人员在重庆市“挂证”,我市的企业不但要给“挂证”费,还要为其重复参保。建筑类企业以项目的名义给在该工地的人员参加的工伤保险,建筑类企业又要为其常设的.基建、监理等部门的人员参“五险”,相当于建筑类企业在接工程后其基建、监理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企业为其重复参工伤保险。
四、实体经济认为其被社会保险多收费的原因分析
虽然阶段性的社保降费政策对实体经济来说是利好,但走访中他们反映,阶段性社保降政策还能执行多久,已经存在的问题何时修改,怎样配合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增长放缓系统性的修改社会保险政策来切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等问题。
一是社会五险政策微调严重滞后。社会保险法20__年10月颁布,20__年7月起执行,而我市现有五险实施条例均是20__年以前就开颁布的,五险统征、单位退休人员由单位代缴大病医疗保险,在开始实施后的2-3年内,应该就有所反映。直至现在对这类问题全市都没有进行调整。而只是一味的考滤怎样让收不抵支的养老、工伤、医疗达到收支平衡,而对失业、生育不但不降,还在经济上升期调整费率增加企业负担。
二是社会平均工资增长过高过快。近年来社平工资以10%的平均增幅上涨。而社平工资的统计范围是规模以上企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低收入人群的工资并没有纳入进去,社平工资的上调意味着与之联动的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和缴费金额也将随之上调,被平均的大量民营经济组织恰恰是受此影响最大的群体。
三是就业形式的多样性,对不同就业形式采用不同的征缴比例。现行规定高于社平工资缴纳的其失业后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一致,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性参保,对个体工商或灵活就业人员其缴纳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总费率为20%,而企业职工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就达19%。且对企业的管理,税务部门要求的财务数据和财务管理更高。走访中民营企业普遍反映,按现行的税负、现行的社会保费缴费比例、市场竞争中压低利润空间,企业根本无法生存。
四是行政计划式的管理,为完成征缴任务而被迫多缴费。目前市委市政府对各个区县的经济民生考核有五险的参保扩面任务,当区县面临参保扩面人数不达标,或征收进度不达标时,为应付考核,各区县会将当前面临的问题转嫁到企业,或者叫企业提前缴纳社会保险费,或者叫企业过了某时段再减人,或者叫企业突击招人再突击减人。表面上看可能企业没多缴纳,但实际上,按企业自业的计划,其资金利用率更高,其全年的计划执行更好。
五是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不公开,有部分蓄意工伤来诈骗企业提高企业的人力成本。由于社会的过度竞争和国家对是保护雇主还是保护雇工的调整上过猛,在现在现实生活中产了了一种“帮雇工欺诈雇主”的新现象,通过从劳动关系维权、工伤等情况来和企业来谈判,让企业拿钱息事,而部分雇工学会此套路后,就专门以此为生。到某企业工作两三月后,就“制造”工伤,然后要求企业私了,一个企业一年摊上一桩,就将损失3-5万元。如綦江的王善明现象,现在綦江区内的企业几符不敢用此人。
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建议意见
为了完善覆盖城乡职工和居民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落实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建立人人享有社会保险的全民保障体系,切实为企业减负,建议如下:
一是整合工伤、生育和医疗保险。工伤、生育、医疗三险都有医疗服务,建议将三险医疗服务整合在一起,而将工伤期间的误工补助和生育期间的工资性收入纳入原工作单位解决,其医疗服务真正实现无逢联接,真正减少涉医部分的自费药品不一致或借工伤之名向工伤患者兜售自费药品而增加企业负担,促进患者和企业都要想到对方的难处。
二是改革现有养老保险。对所有的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市场主体都实行相同的缴费比例,适当降低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比例,在退休时将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和居民养老保险的采用适当的权重拉通计算养老保险待遇,将三种养老保险的退休时间调整为一至,在享受优惠政策时,将所有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经济组织享受同样的保险费优惠政策。
三是改革医疗保险。建议基本医疗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和基养老保险的年限一致,而将退休人员的大病医疗保险移交到都由本人自行承担,或真正做到保基本,将大病医疗保险移交商业保险承担。
四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鉴于社会保险的公共或半公共性质,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险的资金投入成为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当前降费政策的实施必然影响社会保险基金当期收支平衡,需要财政投入维持当期收支平衡。社会保险收支的缺口也越来越大,从五险逐步建立来看,由于“老人”和“中人”在旧体制下没有实行缴费制,而是由国家包下来,在财务上有一部分工资不作为企业成本,而是作为企业的超额利润上缴给国家,当职工生老病死时再由国家补偿给劳动者。现在实行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家对这部分劳动者予以补偿,在理论上是完全公平和合理的。社会保障改革中所遇到的资金不足问题,并非是真正的资金不足,是责任不清、财政并未真正到位等造成的。
五是健全立法。社会保险是国家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一整套法律法规加以规范,用法律来对社会保险所涉及的各种关系进行调整。虽然《社会保险法》已经出炉,但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至今仍是旧标准。比如无第三方面责任和无支付能力的医疗保险先行支付等问题,应制定具体的办法或应其他法P与之配套,这样就影响了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缺乏法律的依据和基础,人们无法准确把握国家在这种制度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个人可以期望的安全值,政府和民间也无从进行合理分工并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
用工调研报告 篇5
一、调研背景:
20__年是十四五规划建设关键之年。为及时了解春节后各地区、各行业的生产运行状况,更好研判经济形势动态,我们特发起节后企业复工复产在线问卷调研。下面小编就陕西省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向大家做个简单的分享。
二、调研时间:
20__年2月7日-20__年2月9日
三、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主要是了解疫情过后春节期间陕西省企业经营现状和后期复工复产情况,评估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制定有效合理的经营策略,便于恢复正常的企业经营。
四、调研方式:
在线问卷调研
五、调研样本及说明:
本次调研收集陕西地区93份调研样本中,调研对象分布陕西5个地级市,其中西安市样本占比82%。榆林、宝鸡、咸阳、汉中收集样本相对有限。其中调研样本企业多数为钢铁行业,贸易流通、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和终端销售企业分别占比12.9%、63.5%、12%和11.6%。其中样本企业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地区,企业员工数在0-100人,100-1000,1000人以上的企业分别占比78.2%、4.5%和17.73%。
六、调研结论:
1、今年春节期间大部分员工放假比例在比例在80%以上,多数企业春节期间全部停产,受疫情影响留在本地过年的员工比例有所增加,仅有4.3%的企业春节期间没有停产,满负荷生产。
2、今年多数企业在节后第一周开始复工复产,98%的企业在2月20前就能实现全面复工复产,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去年,30.8%的企业订单数同比去年增加。
3、从各项调研指标来看,目前企业一季度产值情况、成品材库存、当前订单和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相比变化有限,部分企业20__年仍将保持强势增长,但部分企业在营收和订单方面明显不足,企业增长差异化较去年表现明显。
4、目前大部分企业对20__年发展前景预期较为乐观,有11%的企业持较为悲观的态度。
用工调研报告 篇6
根据总公司要求,近段时间,我公司组织有关人员针对企业设备及用工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题调研。通过调研,全面客观地了解企业设备及用工现状,为下步帮助企业解决在设备及用工方面的实际困难,切实缓解劳动用工短缺问题,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措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人员情况:我公司现有平台装卸工人,其中,与单位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人,外聘员工人,平均年龄37岁。
2、工作情况:员工平均日工作量15吨,平台长450米,宽80米,来回拉货每天货要步行10几公里,员工日工作时间一般在小时,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劳动强度较大。员工月薪平均在元,其它福利待遇方面,虽有增长,但还不能满足员工的要求。
3、车辆情况:现有3吨燃油叉车辆,油耗高,浪费大。
4、费用情况:由于油价飞涨,费用标准较高,车均年维修费用在万以上,车辆老化较快,车况差。外雇人员劳动费用每年需花费27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一线劳动人员短缺。劳动力短缺将是我国未来需要解决的长期性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一线装卸员工短缺是我公司长期未能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在职员工呈老龄化趋势,虽然对企业忠诚度很高,但无法胜任现有高强度体力劳动。
(二)人员短缺给我公司带来了很多隐患:1、由于用人心切,高薪、高福利抢人给企业带来巨大成本压力。2、人员短缺就要想办法在人力市场雇用临时工人,临时工人费用要高出普通员工50%,每年临时雇工花费较大,而且还会造成工作质量下降,漏记、拆票运输、漏验、破损率增高、运作不流畅及运输延误等一系列问题。3、生产制度执行困难,管理过严担心员工辞职。4、由于人员短缺导致运作质量不高、运作速度不快,影响了公司的发展,让客户失去对公司的信任,好的产品及好的想法总是难以得到好的结果。
(三)招工难度大。由于劳动量过大,我们虽然想尽办法提高员工各项待遇,但招来的员工还是留不住。
(四)装卸设备少,劳动效率低。由于平台跨度过长,装卸机械化设备少,人力拉货浪费体力,导致劳动效率较低,对公司发展影响较大。
三、解决办法及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存在的企业招工难问题及设备需求预计情况,我们认为总公司应协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义不容辞做好用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形成全社会合力扶工的良好环境,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同时,总公司要加大设备投入,引导帮助企业规范劳动用工,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更好地关心、留住人才劳动力,共同*招工难问题。
(一)加大投入,增加装卸机械化设备,减少用人数量,节约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效率。鉴于以前的燃油叉车都是3吨的,过于浪费,建议公司上1吨以内的9到10台小型电动叉车,以减轻员工工作强度,提高劳效。目前,购买叉车7万元一台,需投资70万元。
(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幸福指数,吸纳高素质员工。
1、提高工资待遇,增加用工吸引力。引进外来劳动力,解决招工难关键是提高职工工资待遇。因此,要认清长三角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趋势,根据周边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及时调整职工工资,尽量接近甚至超过周边地区的薪酬水平,建议实行职工工龄补贴,年终福利奖金等措施,进一步增强企业用工吸引力。
2、调整用工条件,适当降低在年龄、性别、技能、经验等方面要求,扩大用工范围。要根据生产特点,合理制定全年用工计划,避免企业在生产淡季时民工大批跳槽,减少员工流失。
3、重视精神文化建设。要引导企业对员工实行人性化关爱和贴心式管理,真诚善待员工,逐步开设“民工之家”,丰富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定期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生日送蛋糕、生病探望、节日祝贺等形式,千方百计满足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提高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对外来民工的素质培养、岗位发展及提级提升要与本地员工一视同仁。在用工管理上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事业留人,努力构建良好的和谐劳动环境。
(三)健全用工机制,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
一是完善就业服务网络体系。注重人才资源市场培育和人才劳动力资源库建设,进一步畅通招聘信息发布渠道,定期举办人才劳动力招聘会,为企业搭建纳才平台。加强与内地劳动部门联系,扩大劳务协作基地,畅通劳务协作渠道,积极组织用工短缺企业到内地招工,想方设法引进各类人才劳动力。帮助企业与省内外职业技术院校的精诚合作,建立日常联系机制,实现校企信息共享,促进职业培训与用工信息的有机对接。
二是保障民工合法权益。要帮助企业理性地审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改变短期用工行为,及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保障和维护员工合法正当权益,进一步构筑和谐的劳动关系。
三是要做好留住外来员工这篇文章。教育部门要重视民工子弟学校的设置和发展,切实解决外来员工子女读书难问题,保障外来员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卫生部门要定期到企业为外来员工开展义诊活动,减轻外来员工就医购药负担;文化部门要开展面向外来员工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外来员工的文体生活,切实解除外来员工的后顾之忧,从而保障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用工调研报告 篇7
为全面掌握我区企业用工情况,摸清企业岗位空缺数量,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难、留人难的问题,我们组织专门班子于20xx年6月14日至7月14日对我区规模较大、纳税贡献较高的部分企业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这次共调查企业56家,进入企业现场调查30家,发放调查表26家。据进入现场的30家企业统计,现有职工12221人,有招工需求的企业26家。根据企业报表统计,企业人员缺口3059人。截止到调查结束,已招用员工1098人,尚有员工缺口1961人。年内新上项目或技改项目完工需员工3000人,全年预计总缺口4961人。
为确保这次调查活动顺利开展,制定了《东营区企业用工情况调查实施方案》,印制了《企业用工需求调查表》,并提前下发到各调查企业。现场调查则采取“听、看、议”的方式进行。每到一处企业,先听取相关负责人的总体情况汇报,然后了解一线职工工作情况,查看了部分企业员工的工资表,对当前的用工形势进行座谈,交换意见。为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力争反映企业真实情况,择机和企业一线员工交谈,了解企业员工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工作时间、企业文化、招工、企业留人措施等情况,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
二、对企业目前用工现状的总体认识
从调查的企业来看,在当前的生产状况下,我区企业用工形势喜忧参半。好的方面,绝大部分企业对用工荒的问题很警觉,提前采取了各种措施,起到了很好的留人效果。多数企业员工基本稳定,人员流失不是很大,有的完全没有流失,生产经营基本保持正常。规模较大、生产经营稳定、员工待遇较好、用工规范的企业基本不存在招聘难的问题。用工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新开工项目和技改扩规项目存在相当大的人员缺口;二是部分企业缺乏的是高技术、高学历人才;三是部分企业的个别车间因劳动强度大、污染性高,造成人员流动快,属于常年性缺口;四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部分管理不十分规范的小企业及季节性用工企业招聘困难较大。
三、企业在招用员工方面的基本做法
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各企业为招聘工作确实想了不少办法,出了不少的实招,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尤其时农忙时节过后,各企业紧紧抓住人员流动大、人力资源充足的时机,充分利用区黄河三角洲油地军校就业联动服务中心这一平台,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招聘各类人才。综合各企业的做法,比较共性的且实践中确有效果的有以下几点:
1、招聘力度逐步加大。为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各企业都加大了员工招聘的力度。一是从宣传入手,提高企业知名度。光 2 伏太阳能集团为扩大宣传,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建立了各乡镇(街道)信息宣传点,常年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上播放企业宣传信息;二是充实人员队伍,加强招聘力量。三是与区内外大中专院校建立联系,吸纳高校、技校毕业生就业。光伏集团与德州学院建立了多年的合作关系,为企业开展定向员工培训,并在学校内成立光伏班,设立以集团董事长名字命名的“王安全奖学金”,鼓励品学兼优的青年学子到光伏就业;海科化工集团与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东营职业学院等大中专院校合作,以培训来吸纳员工。
2、员工待遇逐年提高。绝大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待遇是企业招到人、留住人的关键,在提高员工待遇上,各企业都有所行动。调查中,部分企业负责人都表达了新年增资的想法,大体增资幅度在15%左右。
3、生产生活环境逐步改善。部分企业建立和完善了党团及工会组织,积极做好职工政治思想工作,帮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稳定职工队伍。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建设了一些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经常组织职工开展一些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使职工在休息之余有所乐。
4、人文关怀逐步重视。大部分企业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员工需要出发,采取了各种各样的人文关怀措施,起到了较好的招人、留人效果。海科化工集团、山东蓝海酒店集团等在完善基本设施的基础上,在职工购房、住房等方面还提供了优惠的扶持办法。
5、探索尝试使用外地员工。部分企业为破解当前的用工难问题,及早准备,向劳动力密集地区寻找办法,已经收到积极的效果。海科化工集团、蓝海集团等几年来新入职员工均以外地大中专毕业生为主;很多企业与西部地区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较好的缓解了企业的用工问题。企业也从多方面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为他们提供“夫妻房”、实行探亲假、报销往返路费,等等,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四、用工荒的主要成因
通过与企业有关人员座谈,综合各方面情况看,造成目前用工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企业的,也有个人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观因素
1、人口大环境的制约。90年前后的人口低生育、负增长效果现在显现,新成长劳动力数量明显下降。
2、经济发展较快,促使了用工量增加。随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招商引资项目的增多,区内企业数量不断加大,企业规模急剧膨胀,企业对员工的需求急剧增加,客观上造成企业招用员工越来越难。另外,乡镇企业的发展,客观上也分流了部分劳动者。分布在广大农村的乡镇企业就在务工者的家门口,啥事不耽误,工资也不低。调查的部分乡镇企业月平均工资甚至高于一些区属企业。
(二)企业自身原因
1、工作时间较长。从抽样24家企业调查的情况看,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内的企业 11 家,占 45%;工作时间在8—12小时的企业 5 家,占 20%。其他的时间更长。
2、工作和生活环境较差。个别企业生产生活环境不好,一是环境条件较差。部分生产车间受生产工艺限制,环境条件差,求职者不愿意到企业就业。如部分化工企业,虽然工资高,但员工不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造成年年进人,年年流失,年年缺工;二是生活环境差,有的企业不注意改善员工住宿及伙食条件,宿舍脏、乱、差,食堂饭菜花样少、口味单一,对员工缺乏吸引力。三是缺乏文化娱乐设施。部分企业既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也不注重文化设施建设。致使职工除了上班,没有其他活动,一盘散沙式的管理,导致企业没有向心力、凝聚力。
3、职工权益保障不到位。个别企业对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还不是很重视。比如,没有按照规定发放各种福利,没有按照规定安排员工休息、休假,没有按照规定执行加班薪酬,没有按照规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没有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等。
4、企业管理不够人性化。部分企业管理不规范,有的还实行家族式管理方式。管理人员对待新员工态度比较生硬,缺乏人性化关怀,新员工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问题时,无处解决,找不到温暖的感觉,对企业有戒备心理,造成企业“留人”困难。
5、员工业余文体生活单调。各种文化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给外地工作者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业余生活带来困难。一些企业的研发、设计等高水平职工团队只有远走他乡。有的企业不注意改善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条件,特别是外来高端人才、技术人员,使员工8小时以外的生活枯燥、单一,致使留不住心、留不住人。
(三)劳动者个人原因
1、新生代农民工的特质要求。上一代农民工是以打工挣钱为主,而新生代农民工更注重的是自身的发展,更加注重自身权益的保护,希望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择业观念的不同,导致不少年轻的劳动力远走他乡,寻找属于自己的梦想。就是在企业工作的,也因企业待遇、环境等因素不能满足个人的期望值而频频跳槽,增加了企业用工的不稳定性。
2、世俗观念的影响。从调查情况看,求职人员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受世俗影响较大,总认为家里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区内企业打工拉不下脸来,抹不开面子,特别是从我市乃至全省范围来看,多数人认为只有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上班才是真正就业。
五、今后工作建议
通过调查,在基本摸清用工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破解招工难,解决“用工荒”,我们也与企业经营者以及社会工作者进行了广泛的座谈与交流。建议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网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服务平台作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忠实履行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好区委、区政府关于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各项政策。把解决企业用工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根据企业的需求情况和劳动者的实际,搭建好就业服务的平台。一是要搞好劳动力资源调查,加强城乡劳动力统筹,做好人力资源储备。要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乡村和农户,摸清劳动力的存量现状、分布范围,劳动者的年龄构成、求职意向等。当企业提出用工计划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安排招聘。二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机构,畅通信息渠道。强化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的职能,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的作用。使各项鼓励就业创业的政策、使各企业的招聘信息等,能够及时的传达到家家户户。传递到每个适宜的劳动者。三是加强对企业和求职者的招聘指导,实行精细化招工,合理搭配有限的人力资源。新生劳动力减少,劳动力不足,是目前的客观现实。要指导各企业认清这个现实,降低招工门槛,放宽招用条件,根据不同的工种需要,合理搭配人力资源,以达到人力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发挥好现有职业指导师的作用,为求职者提供免费恶的职业指导,鼓励他们合理选择就业方向和适宜的工种。四是积极组织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招聘活动。要充分发挥好区人力资源市场在连接供、求中的平台作用,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同时,根据企业需要,组织开展专题招聘、专场招聘等活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好社会 7 中介机构的作用,多渠道组织劳动者在区内就业。五是探索建立劳务输入基地,借助外力,解决招工难的现状。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和承受能力,有组织地开展区外推介活动,吸引外地人员来我区就业。主动与区外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的地区建立良好的劳务协作关系、长效工作机制,以满足区内企业的劳动力需要。六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职工素质。许多企业反映职工心不稳、流失大,这与职工的基本素质也有一定的关系。要站在为企业服务、为职工服务的角度。选择合适的课题,加强对职工的就业教育、技能教育。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让职工理解企业、适应企业,进而热爱企业,奉献企业。七是发挥职能作用,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研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用人考核体系,将各企业用人状况作为经济目标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鼓励企业自觉落实好有关的法律和法规,使党和政府关心、支持劳动者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在实处,落在具体事例上。让职工和企业心贴心,让规范的用工成为吸引人、留住人的硬实力。
(二)抓住关键,改善条件,充分发挥企业在用工中的'主体作用。说到底,用工是企业的自主行为,招用的职位、数量、待遇等关键性因素,都是企业说了算。因此,破解用工难,关键在企业。必须紧紧依靠企业,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
1、提高工资待遇,以“回报”留人。企业“用工荒”,其实质还是“薪酬荒”的问题。各企业要树立和强化“善待员工 8 就是善待自己”的观念,这是企业招得到人,留得住人的关键所在。首先,要根据生产和经营实际,逐步提高劳动者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并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对大多数劳动者而言,劳动报酬的高低仍是其选择在哪里就业的首要因素;其次,要努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从调查看,遭遇“招工难”的企业绝大多数是工资待遇、食宿行、环境卫生条件相对较差、人文环境欠佳的企业。第三,要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企业,对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都要按照《劳动法》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遵守的要遵守,该到位的要到位。企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真正做到待遇留人。
2、坚持人本理念,以情感留人。在各个生产要素中,只有人是有七情六欲的要素。因此,企业对这个要素,应该倾注更多的感情去把握。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思想教育和人文关怀机制。善待劳动者,发挥员工的最大潜能。要从做好职工政治思想工作着手,建立符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多方面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构建和谐的用工关系,从感情上稳定职工队伍。建立必要的困难救助机制,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员工,给予适当的救助,以增强企业凝聚力。
3、规划企业发展前景,以事业留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任何一个人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欲望。企业要做好令人奋进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至少在企业内进行广泛的宣传,使每一位员工都能看到企业美好的发展前景,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的欲望,保持 9 对工作的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有机会充分展示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4、加强对求职者的敬业教育,以责任留人。企业要舍得在职工教育和培训上增加投资,除了技能培训,还要进行必要的爱岗敬业教育,大力宣传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就业观。增强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责任感。
5、企业加强技改,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数量。用工荒最集中的表现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是治本之策。企业要瞄准行业技术制高点,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要从根本和长远着手,加大技改投入,改进生产设备,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从而一方面通过降低对人力资源的严重依赖,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增强企业满足员工提高工资需求的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强化协作,凝心聚力,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合力作用。招工难、就业难,目前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广泛关注的话题。就我区来讲,因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已经或即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破解这个难题十分迫切,十分必要。必须发挥好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能动性,建立长效机制,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各企业相关主体作用的同时,各相关职能部门都要从本部门的业务职责出发,做好配合和服务工作。
用工调研报告 篇8
一、企业春节后开复工情况
(一)开复工情况良好。截至2月14号(农历正月初十四),被调研企业大多已经进入生产经营状态。其中,8家企业在春节期间正常营业,占到调研样本的40%;8家企业已在正月初七前正常开工,占到调研样本的40%;只有4家企业节后停工停产,占到样本数量的20%。4家公司因供暖季错峰生产和冬奥会的双重因素叠加影响停产。
(二)从业人员流动变化不大。从被调研的20余家企业情况看,离职人员总体数量不多,春节前后与其他时间段并没有大的差距。据调查,一家企业春节后离职人员10人,离职率仅为2%;一家企业春节前后离职人员4人,离职率为0.7%。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复工时间早,部分一线工人受传统观念影响,正月十五前有不能按时到岗现象,且受疫情影响,部分返乡员工节后无法按时返回。
(三)春节前后企业生产稳定。部分企业反映订单增加,充分利用春节假期,积极安排生产,确保市场供应充足,借力春节假期,抢占市场份额。今年盐工业形势利好,企业满负荷生产满足市场需求,预计产值增长63%。钢铁行业受采暖季错峰生产和冬奥会影响,生产受到较大影响,一月份产值同比下降24%。
二、节后企业复工用工出现的问题
(一)企业用工成本不断攀升。随着社会综合保障提高,劳动力价格也在逐年上升。在20家调研企业中,有一半的企业认为员工工资上涨压力大,为保证企业正常运行,企业基本上是靠提升工资待遇稳定用工队伍,预计节后用工成本在20__年基础上要提高3%-10%左右。
(二)本地企业薪酬偏低,吸引力不强。当前工人对企业的福利待遇要求越来越高,除物质需求外,人文关怀和企业环境需求方面也逐渐增多,我市企业大部分用工环境不优、劳动强度较大、工资待遇不高,导致本地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大量外流。大部分被调研企业反映,现在用工市场求职者年轻人较少,求职者主要集中在30岁—50岁之间。
(三)技术研发岗位人才紧缺。随着企业转型升级,部分企业急需技术研发人才开展技术攻关、课题研究,因地域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制约,技术人才很难留在本地,企业在岗技术人员很难适应企业新发展新要求。比如,某肥料生产厂家,公司自主研发的腐植酸活化技术、控释包膜技术需要大量技术应用创新人才,相关技术人才招聘缺少渠道及资源,导致企业员工内生动力不足,后续发展乏力。
(四)部分企业上游原材料匮乏,出现价格上涨,增加企业刚性支出。在短期内,诸多原材料均出现供给刚性缺口,从而带来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原本就经营业绩遭遇断崖式下滑的企业,进一步承受刚性支出扩大压力,造成企业经营困难。
三、建议
(一)集中精力抓好企业复工复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靠上服务,对未开工企业进行持续跟踪监测,了解企业的预期开工时间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将企业存在的困难及时转交工信、发改等职能部门,帮助企业想办法解决存在的困难。
(二)政府抓好企业用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监测、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招聘、就业双向指导服务。也可邀请人力资源相关部门多组织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工作效率和整体素质。
(三)企业积极拓展思维,如何招到人留住人,切实加强工资待遇,建立正常的涨薪机制,同时做好人文关怀,加强企业环境、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增强企业发展的向心力。
用工调研报告 篇9
一、企业基本情况:
纺织有限公司是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大型股份制企业。公司成立于20xx年5月17日,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拥有员工2600余人。主要经营化纤、纺织产品、服装面料及与以上产品相关的进出口业务,是集棉花加工、纺纱、织布、制衣等为一体的大型纺织企业。公司具有2万吨皮棉加工、50万纱锭精梳纺纱、500台无梭织机生产能力。设立了广东、浙江、江苏、北方、上海、青岛等六大区域事业部十几个分支机构。20xx年被东营市政府授予“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20xx年公司纱线类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及国家免检产品。20xx年公司由山东省银行业联合颁发的“最佳信贷诚信客户”,被山东省出口名牌工作协调小组评选为“重点培育和发展--山东省出口名牌”。20xx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人均利税、出口创汇等各项经济指标排名中位于前十位。20xx年—20xx度中国纺织服装竞争力500强企业,纺织有限公司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列第150位。
二、企业经营状况总体情况
截至20xx年10月底公司资产总额247070万元,负责总额128226万元,资产负债率51.90%。公司1—10月份实现收入总额235813万元,利润总额15439万元,净利润11579万元。截至10月底实现出口总额6600万美元,占总销售收入18%。
20xx年纺织市场依然比较严峻,公司10月份共接纱线订单5120吨(其中出口订单920吨),棉布订单420万米(其中出口订单160万米),纱线订单可安排到12月中下旬,棉布订单安排到12月中旬左右。
面对依然严峻的市场环境,公司从提升内部管理做起,20xx年生产系统以提高车速、降低消耗为工作重心,已达到降低产品的'原料成本和加工成本,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营销系统以营销客户为目标,保证目标客户;管理系统以提高服务效率为工作重心,服务生产和营销系统,推动公司生产和销售。
三、企业用工状况:
企业共计50万纱锭、500台喷气织机的生产规模,公司用工人员在2600人左右,自公司成立以来,没出现过用工慌的状况。公司生产一线工人的人均工资在2800元左右,每年10月份有全勤奖,对上年度出勤符合公司出勤标准的给予奖励,生产系统全勤将为4800元。公司20xx年人事目标为提升员工技能,进行时效技能培训,每年春季、秋季举办员工技能操作比赛,以提高员工的操作技术水平。
用工调研报告 篇10
根据省委调研组的调研提纲,我们在近日走访了部分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和企业,对我区企业用工情况进行调研,并结合我们掌握的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供省调研组参考。
一、我区就业情况及企业用工现状概况
XX区现有各类企业多家,其中接受劳动保障部门用工管理企业家。其中民营经济占了绝大多数,主要支柱行业有塑料玩具、工艺美术、毛织服装、食品加工、五金机械等,这些企业容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从业人员达X万多人,其中外来劳动力近xX万人。
年初,我局在全区组织了一次用工单位空岗调查,至6月份,共对使用工人在100人以上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共调查企业64家,职工总数16363人,其中:本地劳动力7681人,占职工总人数46.9%,外地劳动力9057人,占职工总数53.1%;拟招用工人的企业48家,计划自行解决招工问题的49家,计划通过劳务集市或外出招聘的企业15家;这48家企业的需新增工人5660人;从拟招用人员的结构看,拟招用本地劳动力2251人,其中包括拟招下岗失业人员484人,占拟招人数40%,拟招外来劳动力3409人,占拟招用人数60%。使用外来劳动力占的比重较大,这是当前企业用工的主要特点。
劳动保障部门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是我区企业招用工人的主要渠道。随着我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信息网络和“三化”建设的日益完善,企业用工和求职者择业找劳动力市场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共举办劳务集市场次,进场招聘单位家次,提供空岗XX个,进场求职XX人次。达成意向10278人次。企业委托招工登记家次,通过职业介绍所所窗口向企业推荐各类人才XX人次,推荐成功XX人。
二、企业用工需求预测
当前,我区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工业生产和制造业基地建设良性运行,经济效益有所提高;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提速;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外贸出口持续增长;企业大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工艺、玩具制品产业,用工量很大。从去年进劳动力市场招聘单位提供的空岗看:去年全年XX个,今年上半年已达XX个,比去年同期增长近X倍。预计每年约新增万个岗位,未来几年劳动密集型企业仍占大多数,用工需求量继续呈上升趋势,企业招工难情况将更加突出。以前企业招用技术工人难,现在是招用普通工人也难,周边地区也或多或少出现了“用工荒”。企业用工紧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外来劳动力引进困难的矛盾将成为我区企业加快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企业用工紧缺的原因
一是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一方面企业经济发展,缺员现象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城镇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村劳动力找不到合适就业岗位,呈现结构性失业。加上我区企业的发展,用工量日益增加,外来劳动力流入务工数量供不应求,更加凸现我区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二是劳动者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我们在XX年的农村劳动力调查中,很多本地有就业意向的农村青年都希望能找一份既稳定、薪水又不低、还不能太辛苦的职业,能食“皇粮”更好;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年龄偏大,很多人本身无一技之长,要找到合适的岗位很困难。
三是随着“长三角”的经济迅速发展,企业的工资福利待遇比较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内地省份的经济有所发展,这些地区同样拥有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也拥有一定的就业空间;我们原来吸引外来劳动力的优势已日渐淡化,甚至不复存在。有位私营企业主反映:几年前每天都有人来见工面试,多的一天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现在只能靠员工来介绍员工,回家介绍亲友或老乡,企业给予一定奖励。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如果家乡有就业机会,大多数人会选择就近就业。
四是我区企业中很多旺、淡季节性明显,这在工艺行业尤为突出,旺季用工量急增,而淡季只保留少数管理、技术人员,本地劳动力都觉得这种季节性就业收入不稳定,何况外来工,淡季就没有固定生活来源,难以留住人心。
五是部分企业主没有严格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管理不到位,没有善待外来工,对待工人过分苛刻,拖欠工资、加班加点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面上企业的招工。外来工也一样是要讲效益的,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打工,各地工资高低,待遇好坏,就业环境是否优越,这样的信息也会在他们的圈子里一传
十、十传百地交流,通过比较,引导他们到适宜打工的地方。
六是劳动者素质偏低,外来劳动力流动性强。很多外来劳动力不愿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流动性较强,要留住熟练工人很难,企业生产过程很多是落了订单,要赶货期的,新招用工人的效率较低,需要更多的工人来填补岗位缺口。这就造成低效率、多用人的矛盾。
四、切实加强用工管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我区对劳动用工管理工作十分重视,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这个中心,强化管理服务,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有益地调动了广大劳动者为澄海建设多做贡献。
一是党政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我区党政高度重视用工管理工作,把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用工秩序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去抓紧抓好,经常听取工作汇报,分管领导在保障农民工权益等专项行动亲身挂帅指挥。先后下发有关用工管理、维权的文件,每年“劳动法宣传周”,区管线领导发表电视讲话,使劳动保障法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完善管理体制,实施综合治理。我区已健全分级管理体制。区劳动保障局、街道(镇)设劳动保障事务所、村(居)有专管员。全区已初步形成三级劳动用工管理服务网络。建立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在用工管理,特别是外来工管理工作这一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在区委政的统一领导下,劳动保障部门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公安部门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员管理、工商部门取缔无照经营户,“堵住”违法用工源头、宣传部门加强对发布虚假招工广告的审查把关、工会和妇女组织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制止违反妇女劳动权益和非法使用童工行为,各部门都各司其职,综合治理,形成全区劳动用工管理的强大合力,进一步优化了就业环境。
三是加强劳动监察,维护合法权益。为全面规范劳动用工秩序,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区加大劳动监察和执法力度。第一,常规性检查与完善企业用工制度相结合。我们结合每年的劳动年审等常规性检查,加强对用人单位劳资人员的业务指导,引导和帮助他们修订厂纪厂规,完善用工制度。第二,专项检查与查处违规用工行为相结合。我区劳动监察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特点,集中开展取缔非法职介活动、劳动合同管理、克扣拖欠工资、超时加班加点、社保扩面征缴等多项专项执法行动。今年来,我区在5月份,组织了为期1个月的劳动用工大检查,本次行动共检查企业家,受检员工XX人,对执行劳动法律法规不到位的45家用人单位发出《限期补办用工手续通知书》,补办就业证811份,补签劳动合同811份。同时,我们切实抓好农民工维权工作,6月份由各成员单位派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在14日至18日组织对全区各类企业进行检查。第一阶段由各街道(镇)对辖属企业进行自查。第二阶段由区检查小组检查区直单位。包括检查企业18家,其中国营企业2家,集体企业1家,外商投资企业2家,私营企业13家,涉及人数2367人,补办用工手续310,补签劳动合同310人。第三,实施监控与调处劳动纠纷相结合。我们局设立了咨询投诉电话、举报信箱,建立局长接访日制度,及时处理劳动资纠纷案件;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实施重点监控,及时掌握用工单位与职工的劳资关系情况。第四,及时、依法、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区仲裁办上半年共接待来访XX人(次),已受理劳资纠纷案件宗,结案宗,各类劳动争议案件的公平、公正、公开处理,及时化解了劳资矛盾,有力地维护我区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四是强化服务职能,优化就业环境。我们始终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优质服务促进管理。我们的劳动力市场设施配套较齐全,已初具规模,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组织教育培训,我们为外来工举办上岗前培训,每年六月都进行观看图片展览、播放电教片等系列禁毒教育,在外来工中开展“携手共建第二故乡”活动,增强他们的参预经济建设的责任感;每年春节开展系列慰问活动;组织评选和推荐“优秀外来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组织好区性文娱活动,丰富和活跃外来工精神生活。
五是抓好队伍建设,促进依法行政。我们从抓好思想作风建设、抓好业务学习培训、抓好规范执法行为入手,建立了一支作风过硬、廉洁奉公、机动高效、依法行政的劳动监察队伍,有效地推进我区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落实。
五、促进企业用工难问题解决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快完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在市场经济社会的市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最科学、最合理也是最有效的;劳动就业问题最终是要通过市场来解决。目前市场培植缺乏远景目光和科学规划,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都注重眼前利益。这与劳动力市场机制作用相悖,劳动力资源不能得到合理配置,劳动力供求双方搜寻对方带有严重的盲目性。建议省在劳动力市场建设方面拨出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基层劳动力市场的“三化”建设,使劳动力市场真正达到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求职者的需要,成为供需双方最迅捷、最可靠的交换场所。
二是转移职业教育培训方向。政府要加大对培训机构的投入,培训机构要瞄准劳动力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方向,开展实用型、有针对性的劳动技能教育,推广劳动预备预备制。要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要各级联系企业开展协约化技能培训,联合开办短期的业务技能培训班,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相对简单的专业技术培训,疏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渠道,缓解“招工和就业”两难的矛盾。省要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岗位技能培训资金的投入,解决培训资金紧缺的问题。
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要继续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农村劳动者的就业意识,改变传统就业观念;要坚持科技兴农,实行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经营,把“半工半农”劳动力转移至第二产业,引导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走向各行业的就业岗位。要加大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引进和留驻力度,提高企业管理层次。既要在人才引进方面对高素质人才予以重视,也要在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上给以优惠,把高素质人才留住。
四是政府要继续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要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优势有侧重点地发展技术密集形产业。快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小城镇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城镇经济不发达,农村第三产业发展难有作为。要摆脱长期以来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多集中在城市的怪圈,使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由盲点变为亮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
五是由政府牵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走出去宣传本地区的发展形势,请进来考察本地区的就业环境,建立跨区域劳务协用机制,积极为企业引进劳动力。
六是要加大企业空岗报告制度的推广完善力度。使全区劳动用工供需情况掌握在劳动保障部门手里,促进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
用工调研报告 篇11
一、基本情况
(一)整体用工情况与上年四季度环比基本稳定
从人才市场调查数据看,20__年一季度企业整体用工情况与20__年四季度相比,基本保持稳定。截止到2月15日,我市人才市场共有1100家企业入场招聘,共计招聘人数20__余人,招聘企业数和招聘人数基本稳定。
(二)企业开工时间与往年比变化不大
对于春节后企业开工时间或者计划开工时间的调研,有两家是正月初七,一家是正月初八,一家是正月十八,与去年春节相比,开工时间均保持不变。
(三)企业需求最大的普通技工
根据对人才市场的调研,企业用工需求最大的行业是制造业,人才市场入场企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用工需求相比20__年四季度有所增加,用工需求最大的工种是普通技工。
二、存在问题
(一)求职人数有所减少
截止2月15日,共有2500多人务工人员到人才市场求职,而如果没有遭遇春节期间的疫情,应该有大约3000人到人才市场求职,求职人数有所减少。
(二)“招工难”仍一定程度存在
对于企业是否存在“招工难”的问题,认为存在的有3家,认为不存在的1家;另外从求职人数看,截止2月15日到企业求职的人数与20__年四季度相比求职人数减少0-5%。
三、相关建议
(一)提升外省返兰人员的监测
对于年后返岗人员的情况要进行及时的关注,特别是对于涉及外省人员较多的企业,一方面加强返岗返工人员排查,及时掌握返岗前14天行程、健康状况、返岗返工时间和交通方式等信息,建立健康档案制度,另一方面,对于返岗返工有难度的企业人员,可以及时协调,组织大巴车等赴重点劳务输出地区对接或者给予交通补贴的形式,确保员工及时返岗,有效促进企业复工复产。
(二)多渠道开展招聘活动
由于受疫情的影响,线下赴人才市场和企业应聘的人数有所降低,为了能让更多在兰或者计划来兰的外来务工者顺利找到工作,我市相关部门可以根据疫情的情况及时调整招聘方式,通过组织企业赴劳动力丰富地区招聘、搭建线上“云招聘”平台等多渠道为企业缓解招工难问题。
(三)加强对于企业的服务和指导
为进一步提振信心、鼓足干劲、精准施策,通过开展新增入库“四上企业”走访,了解企业统计工作,指导企业规范统计,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全力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的服务和指导,确保实现20__年一季度经济发展“开门红”。
用工调研报告 篇12
根据省厅劳务派遣专题调研通知,市就业服务处领导高度重视并作出专门安排,由4名同志组成调研组从3月22日开始在全市范围进行为期四天的专题调研,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各种形式,掌握了实况,摸清了底子,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劳务派遣用工的基本情况
本地区劳务派遣总量可统计数达x人,占用工单位劳动力的42%,在七个行业中涉及通信、电力和银行业,其中通信x人,电力x人,银行业x人,占用工比例分别为x%,x%和x%x。根据行业不同的用工需求,电力系统派遣用工绝大部分为下岗再就业人员,通信和银行业对用工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其中大专学历占62%,本科学历35%,基本为各类高校毕业生,其它勤杂、保安、驾驶等辅助岗位为就业和再就业人员。用工单位均为国有企业或国有股份制上市公司在本地区的分支机构,非独立法人,规模大、专业性强、由市及县,垂直系统管理。这些单位大规模使用派遣用工主要基于规避劳动风险;工资总额含量包干;严格的成本控制以及服务特性对年轻化(人员更新率)的要求。
本地区劳务派遣用工呈稳中有升,逐年扩大的趋势。这是由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求,劳动配套法律的规制以及薪酬分配制度的改革等各种原因形成的。
二、劳务派遣人员的权益保障情况
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通信、电力以及银行业寻求派遣合作在执业资质、信誉、规范和系统管理选择上要求较高,均选取一家具备资质的公营性派遣服务型企业。对此,我们前往该企业调取了劳务派遣协议,劳动合同员工档案,工资表,社保缴费数以及相关财务资料,并走访了用工企业核实社保参保数,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基本做到同岗同酬。
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动报酬:电力系统实行固定薪酬,通信和银行实行岗位基本工资加发展业务考核计酬的结构型工资,由派遣企业(衡阳市华纳人力资源服务中心)通过银行以工资折转账的方式支付,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机构协议履行情况较好。
三、劳务派遣单位设定的基本情况
本地区目前已取得派遣资质的企业x个,08年初只有一家——xx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已新增x个。人事和劳动保障部门不下设派遣单位。近年来由于劳动力市场需求扩大,派遣企业新增较快,大部分为民营企业。
市劳动保障局对劳动派遣执业申请设定了规范的审批程序,实行公开、公正、透明,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只要符合法定要求,就予以审批,取得执业资格,没有人为地设置行政审批门槛。在审批执业申请过程中,劳务派遣单位注册资金到位率100%,劳务派遣单位向用工单位收取的服务费由x元/月人不等的协商价格。
四、对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的建议
1、就业难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存在的现实困境。从稳定与扩大就业的目的.出发,应确定法律条文予以支持,确立规范派遣,加强监督的基本原则。
2、从本地区情况来看,存在一些如保安、物业公司不具备派遣资质的专业公司隐性执业,实施派遣,亟待规范,应通过劳动监察执法予以取缔。
3、“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在《劳动合同法》与派遣应签订两年以上的条款互为矛盾。因此在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不再提出,模糊对待,就很说明问题。“三性”的概念不清,在现实中造成企业不敢用工,于是,有些企业用“外包”的外衣来取代“派遣”,危害性较大,特别是钢铁、冶金、矿山、建筑等高危行业,如不加以矫正,将极大地损害劳动者权益。这些用工单位用法律的边沿方式规避和转让风险,使承揽单位因受自身经济能力制约而无法对劳动者履行义务,必须予以坚决治理。
4、应赋予行政职能规范对劳务派遣机构的行业管理,实行行政备案,监管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
5、劳务派遣是劳动者与人力资源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用工单位用人实施岗位管理并承担经济责任的一种形式,对保护劳动者权益,明确责任力度较大。而业务外包只适合专业技术性较强的企业完成x一工程项目。如果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来做业务外包,劳动关系企业主体既用工又用人,为追求经济利益,往往会与发包单位形成不平等合同,从而弱化了劳动者的权益保护,特别是人力资源企业民营化程度较高,趋利避责的现象较为普遍,长此以往,危害较大,应予禁止。
6、劳务人员的信息安全受民事法律的制约,企业不敢乱作为,可在今后的规范性文件中设针对性条款加以规范。
以上调研情况,仅供参考。
用工调研报告 篇13
为了解我县园区企业用工现状,进一步做好企业招工工作,近日,县政府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业园组成联合调研组,就道州工业园企业招工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园区用工基本情况
经过多年来不遗余力地招商引资办工业,我县园区工业有了较发展,截至目前,道州工业园已投产(含即将投产)企业51家,现有员工5000人。尽管县、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招工工作,不断加招工服务力度,但企业缺工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据统计,共有29家企业存在用工缺口,缺工企业占总数的57%,目前共缺员工4456人,占企业员工需求量的53.6%,主要缺少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以及部分技术工人和少量管理、科研、营销人员。缺工最严重的企业为电子类、制衣制鞋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道县晶石电子有限公司用工缺口1100人,道县建溢鞋业有限公司用工缺口600人,道县德祥运动用品有限公司用工缺口600人。春节前后,道州工业园仅新招录员工1021人。
目前的企业“招工难”,不仅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开工生产,而且影响了一些企业主加投资的积极性。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严重缺工,将慎重考虑未来是否在我县扩生产规模。随着我县园区新增投产企业和一部分有意扩生产规模企业用工量的增多,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势必对我县“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和招商引资工作带来较的负面影响。
二、园区企业缺工原因分析
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达30万,但却不能满足本地企业用工需要,这一情况值得深思。调查发现,我县企业“招工难”问题的出现,存在企业、劳动力本身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
1、从企业方面来看。
一是薪酬待遇不合理。在全国出现“用工荒”的情况下,沿海企业普遍通过提高工资来吸引或留住员工,以东莞市为例,最低工资标准为1100元/月,月平均综合实际工资达到1500-1800元左右。而我县园区企业受利润空间不的影响,无论是技术工种,还是后勤文员,部分工作岗位的工资没有明显的增加,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仅有600元/月,普通生产员工月平均综合实际工资仅在800-1100元左右,比沿海发达地区的同类企业低500-600元,与求职者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对员工产生不了吸引力。此外,绝部分企业每月工作时间在26天以上,部分企业甚至长达28天,每天工作时间为10-12小时,如遇加班,时间还会延长。部分企业法定节假日要求员工加班,却没有按照劳动法规定付给员工2倍至3倍的加班费。
二是用工条件较苛刻。企业普遍对劳动力有年龄、技能、工作经历、性别等方面的要求,个别企业的用工要求甚至脱离实际。如电子企业招工时将年龄限制在35周岁以下,导致许多年轻劳动力供给不足。而道县的实际情况是,35岁以下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在家的基本上是一些年龄超过35岁的劳动力。此外,园区企业多偏好招用女工,导致女工短缺,男性劳动力相对过剩。
三是权益保障不到位。个别企业存在短期行为,劳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对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够重视。园区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给员工购买“五险一金”比例不高,有的企业甚至出现收取押金、扣压证件、拖欠工资等行为,员工对企业难以产生安全感、认同感。目前,园区内企业参保工伤、养老、医疗三险的企业仅有4家,占企业总数的8%;14家企业没有为员工购买任何保险,占企业总数的28%;其他企业多是为员工买了“五险一金”中的一个险种。另外,部分企业车间无防暑设备,宿舍无风扇,员工在高温天气工作时难以忍受;娱乐、休闲设施不健全,员工生活单调枯燥;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工会组织,当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相应的组织牵头来维护其正当权益。
2、从劳动力自身来看。
一是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目前,80、90后等新生代打工者,绝部分不愿留在本地,而喜欢到沿海发达地区、城市打工。这部分人普遍认为,沿海一带发展快,钱好挣,工作条件和待遇比家乡的企业好,而且更容易找对象。即使在同等薪酬下,他们也愿意外出打工。甚至有的父母也认为,子女在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工作,自己脸上有光彩。另外,还有部分年龄偏的务工人员,文化层次不高,也没有一技之长,但对工作条件和待遇要求较高。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农民工表示愿意选择外出就业。这种情况导致用工需求较的纺织服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招工缺口较现象。如晶石科技有限公司,今年计划招工1100名,但报名应聘者却不到70人。
二是劳动技能相对较低。我县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80%以上的务工人员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有的人记不下本人一天完成的工作,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只能从事最简单的工种,稍微复杂的工作就无法胜任。
三是自由散漫不服约束。部分本地劳动力自由散漫,动辄请假,且不服管理。如奥盟电器有一名本地员工,因向主管请假未获批准,便提出辞职,辞职后心有不甘,纠集一伙人把主管痛打一顿。这一事件直接影响到奥盟电器的招工方向,据调查,奥盟电器已决定宁缺勿滥,近期内不再招收本地员工。
3、从政府服务来看。
一是园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近年来,虽然我县每年投入工业园基础及配套设施在2亿元左右,着力加强园区水电路讯和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建设,园区初具工业新城雏形,但园区住宿、消费、娱乐等配套设施仍然匮乏,相关第三产业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缺乏适合员工文化娱乐、休闲放松的场所,导致员工工作之余,精神上感到苦闷,“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突出。
二是劳动力市场不够成熟。目前,县内劳动力市场发育较为滞后,没有一个统一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完整平台,没有一个型的人才市场,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变化得不到及时映。加之部分企业招工时没有通过正规的劳动力市场发布用工信息,而是习惯在企业门口或人口集聚区张贴招工海报、发动企业内部职工招揽工人等方法招工,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及时准确地了解到企业的用工信息,造成供求双方信息沟通不充分。
三是乡镇招工服务不够到位。部分乡镇认识不到位,认为招工是企业的事情,是劳动部门的事情,没有把招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对招工工作宣传不够、抓得不力,辖区内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均外出打工。
三、对策与建议
调查组认为,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既要坚持“市场问题市场办”的原则,又要根据当前的特殊情况,加强行政推动,思想汇报专题强化部门联动,促进协调解决。
1、强化就业服务。
一是加强就业宣传。力宣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园区发展前景以及用工优惠政策,增强本地企业对务工人员的吸引力,促进本地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就近就业,为家乡建设服务。
二是深化就业培训。将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者、中专毕业生、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复员转业退役人、农村劳动力列入免费培训范围,广泛深入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鼓励各类技能培训机构,顺应市场需求和就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开展对农村和外来劳动力及其他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政府对培训机构给予适当补贴。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培训机制,由政府牵头,工贸中专与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使培养的人员能够快速适应生产岗位的需要,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建立就业培训专项补助资金,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经费,用于补贴企业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补贴。
三是优化招工服务。建立健全由县倡共就业服务机构、乡镇就业服务机构和行政村招工信息员组成的就业服务体系,对在各行政村聘请的招工信息员,按工作成效发给一定补助。定期组织招聘会,搭建企业和求职者双向选择的平台,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引导劳动力资源在园区企业的合理配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深入邻县邻市以及邻省欠发达地区招工。建立招工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部门和各行政村的招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考核完成年度招工任务的单位,补贴职业介绍费;对没有完成招工任务的单位,向县、县政府缴纳招工服务费。实行送工考核制度,将送工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四是强化用工保障。劳动部门要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完善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制度、欠薪报告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确保企业对员工的工资支付及时到位;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督促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等等。同时,进一步完善吸引本地劳动力到园区就业的优惠政策,吸引批外出职校毕业生和打工者回乡就业。
2、改善用工环境。
一是切实提高薪酬待遇。企业要在强化内部经营管理、加快自身发展、增加利润空间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工资制度,在有关部门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基础上,合理地确定用工待遇,在企业经济效益和盈利水平提高的情况下,逐步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使员工工资达到或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对工作效率高的工人给予相应奖励,根据在企业工作年限给予相应工龄补贴,想尽一切办法留住熟练工人。
二是力改善劳动条件。企业要加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投入,采取有效措施,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和劳动保护条件。有条件的企业要对员工定期进行体检,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此外,要合理安排加班时间,确保员工加班待遇。
三是努力培育企业文化。企业要不断增强人性化用工意识,树立“善待员工就是善待自己”的理念,加强与员工的感情交流和沟通,努力构建积极、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增进对员工人文关怀,积极创造有利于务工人员成长的发展平台,将员工前途和企业前途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精神凝聚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企业服务。同时,在提供吃、住、行方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企业的文化娱乐设施,消除员工对工作产生的厌倦感。
3、完善园区配套。着力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积极发展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打造良好的园区环境,加快推进园区城市化。规范园区内公交线路的运营,增加公交车次,实行定时、定点在城区停靠,保障企业员工出入城区的方便。抓好园区中心商业街、商住楼盘、廉租房、公租房、绍基学校、道江六小、永州工贸学校等配套项目的开发建设,加快综合型医院建设,鼓励发展民工公寓、专家楼,适当发展高档住宅,切实解决员工吃、住、行、购物、就医、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消除其后顾之忧,全面提升园区的开发档次和服务水平和员工生活质量,促进园区和谐发展。
用工调研报告 篇14
“新冠病毒”爆发以来,中央和地方均采取了有力防控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商河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近日县统计局通过一套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商河县的限上贸易企业春节后至今的复工复产情况做进一步了解,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调查时间:2月12日—2月18日24时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范围为商河县目前全部的38家限上贸易企业。
(一)企业所属行业
在38家贸易企业中,行业占比最高的是批发业(39.5%)15家,其他依次是零售业(36.8%)14家,餐饮业(15.8%)6家,住宿业(15.8%)3家。
(二)企业复工时间
为响应国家号召,打赢疫情防控战争,20xx年商河县的贸易行业整体开工时间有所延后,目前已经复工的企业是18家,占比47.4%,计划2月底前复工的占15.8%,计划3月份复工的占31.6%,4月份以后复工或暂无复工计划的占5.2%。为避免人员聚集带来防疫压力,住宿餐饮业受影响明显,目前9家住宿餐饮业企业中只有1家住宿业企业复工了。
(三)企业员工复工情况
特殊时期,广大群众积极配合,居家减少外出,也有春节探亲因疫情而尚未返回,企业为应对疫情防控要求等原因的存在,企业员工的复工情况不一。据调查,目前已经复工80%及以上的占50%,已复工50%—80%的占11.1%,复工率不足50%但短期将明显提高的占11.1%,复工率不足50%短期不会明显提高的占27.8%。
(四)企业恢复生产情况
目前企业的恢复生产情况,有33.3%的企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的30%以下,有22.2%的企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的30%到50%,有27.8%的企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的50%到70%,有16.7%的企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的70%到100%。
(五)企业未复工原因
此次调查中,有20家企业是属于未复工的状态,具体情况:30%的是订单少无法复工,20%的是相关部门未批准复工,20%的是缺少防护措施无法复工,15%的缺少原材料无法复工,另有15%的是企业表示将视疫情进展情况再决定复工时间,目前复工时间未定。
二、调查对象经营情况
通过了解企业的一季度预计订单量和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与上年同期进行比较的方式,探讨疫情特殊时期,对企业的经营状态产生的影响程度。
(一)企业预计一季度订单量与上年同期相比
据调查,38家限上贸易企业中,从预计一季度订单量与上年同期相比的状况来看,目前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有39.5%的企业订单量减少30%—50%,有28.9%的企业订单量减少50%及以上,有13.2%的企业减少10%—30%,减少10%以内的和基本持平的均为7.9%,保持增长的仅占2.6%。
(二)企业预计一季度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
从预计一季度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来看,趋势与订单量的走势大体一致,预计下降30%—50%的占36.9%,下降50%及以上的占28.9%,下降10%—30%的占18.4%,下降10%以内的占7.9%,基本持平的占5.3%,保持增长的占2.6%。据了解,9家住宿餐饮业中因为未复工的原因,预计一季度营业收入下降50%及以上的就有6家,另外3家是营业收入下降30%—50%。
三、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最需要的帮扶方向
(一)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主要困难(问题为多选项)
因疫情影响38家贸易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新接订单不足、防护物资短缺、经营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仓储及物流配送不畅、原材料采购受阻、员工复工率低等。
(二)当前企业最需要的帮扶方向(问题为多选项)
企业当前正经受着疫情防控和市场整体环境的双重考验,针对企业可能需要获得的帮扶方向开展调研,帮扶类型可以多选的情况下,当前呼声最高的是提供防疫物资和专业指导(42.1%),希望增加信贷等资金支持、希望税费社保费等减免或延迟缴纳和希望疏通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等市场渠道(均为36.8%),对提供援企稳岗补贴的需求也较高(31.6%),还有希望税金贷款等减免或延迟偿还(26.3%)。
从此次调查情况来看,当前商河县的38家限上贸易企业由于疫情特殊时期的影响,正经受着不小的考验。当前企业正有序复工复产中,这得益于商河县疫情的有效防控及政府各部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措施的保障实施。相信企业虽然面临一些方面的困难,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受到不小的影响,但在党和政府对防疫的重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以及对稳增长的决心带领下,企业一定能够尽快走出“阴霾”,回归正轨。
用工调研报告 篇15
为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我局高度重视,组成了由局领导牵头的调研小组,深入走访企业展开调研,摸清企业的生产用工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需求,梳理了当前我区企业“招工难”主要原因,并结合赴贵州六盘水等地区招工、调研、考察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提出应对措施、建议。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原因
根据劳动力市场的统计数据以及我区规模以上企业的用工情况调查,自20xx年第二季度以来我区企业用工情况呈现持续上升的势头,表明企业逐步走出金融危机影响,生产用工明显增加。但进场求职人数却一直维持在原来的水平,导致供求失衡,部分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和中小型私人企业普遍反映招工难问题。试分析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用工量明显急剧放大。今年以来,特别是三季度以来我区用工量大幅度增长,规模以上企业用工需求由原来第二季度的2125人增加第三季度的5140人,增幅为253.8%,截止到20xx年11月,我区预计用工缺口到4000人左右,主要集中在电子、塑胶、五金、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二)进场求职人数相对减少。与企业需求大幅增长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进场求职的人员一直保持在原有水平,大概为每天500-600人之间,并且由于市场的好转,人员需求增加,一部分
进场务工人员在厦务工多年,他们也学会根据市场情况待价而沽,改变原有急于找工作马上上班的心态。
(三)工资待遇偏低。通过与企业员工和市场信息的反馈来看,缺工企业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工资待遇偏低,或者是没有一个完善的工资晋升机制,多数企业以**市最低工资标准750作为基本薪资,造成员工每个月加班后的平均月薪也仅为1400元左右,而长三角、珠三角、渤海湾经济区的深圳、上海、天津等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1000元、980元820元均高于,即使是西部的重庆等地最低工资标准为680元,与相差不多,造成资待遇水平在同类城市中毫无优势可言,对外来务工人员缺乏吸引力。
(四)农民工返乡就业。通过近期我们组织企业到外地招工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随着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较快发展,他们也加入到争抢熟练工的行列,农民工在当地就能找到工作,而且工资待遇与厦门相差不多,考虑到交通、住宿、生活等成本,农民工在当地就业的愿望明显增加,不再是“孔雀东南飞”,而是呈现就业区域多元化的状况。
二、应对措施建议
(一)以人为本,进一步改善企业用工环境。政府和企业要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用工环境,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如果没有较高的工资待遇、较好的吃穿住行条件和人文关怀,是不可能吸引外地技工来厦门工作的,侥幸引进,也无法留住。一是提
高薪资待遇水平,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企业在工薪方面的优势已逐渐消失殆尽。政府要尽快提高我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我市在用工市场方面的竞争力,同时,企业方面也要依照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建立合理完善的工资晋升机制,逐步提高员工工资待遇。二是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要为员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帮助员工开发各种知识与技能,提供实现个人专长的机会。在目前技工普遍紧缺的情况下,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在职职工的培训力度,提高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同时,要积极为员工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改善工人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强用工的稳定性。
(二)开拓创新,多举措拓宽招工用工新渠道。政府职能部门要搞好有关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多宣传、多走动,努力向劳动力输出地展示劳动保障的各项规范化建设。其次,政府要搭建信息平台,拓宽招聘渠道。加强劳动力供求信息的采集、分析和预测,并及时在各种媒体上发布;建立完善的劳动力转移信息服务体系,为务工人员提供信息、指导就业、推荐就业和就业后的跟踪等服务,发挥现代网络作用,通过远程招聘降低企业招用成本。三是企业要适当降低招工门槛。针对劳动力结构失衡、专项技能员工存量少的实际,企业既要招熟练工,也要招非熟练工,通过培训上岗。四是各企业要积极采取措施,实行以工招工、以工带工的有效方式来解决问题。
(三)协调配合,进一步推动就业技能培训工作。一是开展校企合作对接。要在职业教育机构和企业之间搭建企业工人培训交流的平台,以加强企业与有关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对所需工种进行“定单式”培训。二是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大力推广先培训后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式,进一步提高培训补贴标准,充分调动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受训者、社会服务机构和群众团体的积极性,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四)更新观念,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注意从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引进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转变,尽可能地多引进科技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的企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减少企业对员工的需求量。二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要逐步引进开发科技含量高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设备,努力使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转变,通过技术进步从根本上减少用工需求,减轻招工压力,减少企业经营中劳动力成本所占比重,突破招工难瓶颈。
用工调研报告 篇16
自战“疫”打响以来,根据国家邮政局、xx省邮政管理局和市防疫指挥部的要求,xx局做到一手抓科学防控疫情,一手抓有序复工复产生产经营,坚决做到“两手抓、两手硬”。现将疫情防控情况和复工复产情况报告如下:
一、疫情防控情况
为确保春运和疫情期间医疗、防护用品、群众生活用品快速配送,邮政、顺丰、京邦达3家企业未停业,3家邮政快递企业在春节疫情期间组织了车辆306辆,其中干线运输车辆46辆,支线运输车辆79辆,收派件车辆181辆,在岗从业人员和收派件人员703人,实行全网营业。20xx年1月20日至2月27日,全市快递业务量(收寄)达29.24万件、派件(配送)179.21万件,期间共配送十县区口罩、消毒液、体温计和药品防疫物资约53.76万件。在克服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及时为人民群众配送日常生活需品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所需要的药品、口罩、消毒液镜等防护物资,为全市群众的日常生活和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作出了邮政行业应尽的贡献和力量。
xx市、县两级邮政管理局部门积极与市、县(区)党委政府和疫情指挥部争取防疫物资,截止2月27日,xx市邮政管理为邮政快递企业争取了口罩7740个,争取了含氯消费粉一盒(100袋),酒精40瓶,84消费液8桶(250公斤);
各县邮政管理局(邮政业发展中心)为邮政快递企业争取了口罩620个,争取了酒精6瓶(45升),争取了消费液3桶(11公斤),手套120双。同时,市、县邮政管理部门积极为3家企业协调车辆通行事宜,出台政策文件2个,为企业发通行函3个,为企业出具通行证明8次,协调车306辆支干线通行配送。
二、复工复产情况
根据国家邮政局、xx省邮政管理局和当地防疫指挥部的复工复产要求,xx市、县邮政管理部门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和服务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企业复工复产。一是聚焦邮件快件运输车辆通行不畅、在岗人员超负荷工作、寄递实效缓慢等关键问题,争取支持,加强部门协作,确保交通运输、通关、进社区等渠道有序畅通,依法保障寄递生产经营秩序,保障网络运行稳定畅通。二是采取企业自行采购和政府支持等多种方式解决口罩、消毒液、体温仪等防护用品,要组织企业备足疫情防控装备和物品,完善复工人员后勤保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恢复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创造条件尽快实现复工复产。三是要紧紧抓住“复工人员”这个疫情防控关键因素,全面摸清复工人员底数,健全工作台账,强化复工岗前疫情防护培训,不断提高疫情防控意识。
截止2月24日,全市邮政、顺丰、京邦达、圆通、申通、中通、韵达、百世、德邦、天天、苏宁、天猫12个快递品牌已全部复工,品牌复工率达100%;
全市1821人从业人员中已有1730人返岗复工,从业人员返岗复工率达95%;
全市快递企业拥有的680辆邮件快件配送车辆已全部投入运营,车辆运营率100%;
全市159家快递企业(法人公司、分公司)已全部复工,快递企业复工率达100%;
全市169个末端备案网点已全部复工营业,末端备案网点复工率达100%。
三、下步工作打算
20xx年1月20日至2月27日,全市快递业务量(收寄)达29.24万件,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42.86%,完成派件(网购配送)179.21万件,与上年同期下降43.30%。反映了受疫情的影响,全市生产、经营和消费均出现了较大的下滑,对全市今年的稳增长和年初的开门红影响程度较大。在今后工作中,xx市邮政管理局将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和困难,配合市、县(区)恢复生产的态势,主动作为,争取一季度扭转邮政业负增长状况,实现全市邮政业平稳增长。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格局
深入实施“快递在乡”和“快递下乡”工程,健全县级分拨中心、乡镇快递配送节点、村级公共服务点的农村寄递物流网络,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实现支干线运输网络有效衔接,支持邮政、快递企业把寄递服务网点延伸到村,提高乡镇网点的覆盖率,通过节点网络共享、运力资源共用、标准规范统一、企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快递下乡进村工作,提升乡村快递网络的覆盖率,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网购寄递服务,拓宽农产品销售的寄递物流渠道,支撑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点建设。
(二)积极推进快递物流园建设
20xx年,计划完成一期建设任务并交付入园快递、物流、仓储企业使用,启动二期建设。xx市中心城区快递物流园建成后,一是有助于减省快递物流企业的成本投入,二是有助于促进流通业的发展,带动流通经济的发展,三是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以更好的吸引投资,四是有利于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积极争取金鹿物流的快递业务许可工作,强化汇报沟通和协调,其业务纳入快递业务,做到应统尽统。
用工调研报告 篇17
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依托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纺织产业迅速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纺织产业的建成,对于消化我县的优胜农产品资源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棉花生产的产业链,保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使县域经济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企业“招工难”、“留人难”的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如不引起高度重视,极有可能成为我县纺织企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
我县纺织企业用工的现状如何?“招工难”、“留人难”的症结在哪里?怎样缓解这些矛盾?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历时一个月,会同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乡镇妇联、劳动服务站,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一、基本状况和突出问题
1、齐装满员率低。我县共有纺织企业(含印染企业)14家,可提供就业岗位3686个,根据调查的资料统计,现有员工3074人,其中女性员工2455人,占员工总数的79.86%。在岗的员工中,合同期限在一年内的高达883人,占员工总数的28.73%,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年内终止、解除合同的315人,占员工总数的10.25%。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尚有612个岗位无人上岗。
2、工资水平不高、拖欠、克扣工资的现象严重。14家企业年度应支付工资总额为3810.8万元,实际支付3123.4万元,年度累计拖欠工资687.4万元。
14家企业员工月平均工资1033元,从绝对值来看,不算太低,但这是员工在延长劳动时间后的报酬,如果按每月劳动29天、每天8.5小时计算,每小时的工资为4.19元,换算成国家法定的工作时间(167.36小时),员工的月工资仅为702元。挡车工的平均工资约800元,换算后仅543元。
企业滥用职权、依据土政策罚款、克扣员工工资的现象屡见不鲜。
3、违法延长工作时间和取消法定节假日较为普遍。从14家企业正常劳动时间的调查统计可以看出,普通员工月工作日一般为26—30天,大部分为28天以上。日工作时间为8—12小时,如遇加班,时间可能还会延长,个别企业甚至达14小时。员工在节假日上班和加班后,还基本上得不到法定标准的工作报酬。
4、工作环境欠优。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纺织行业的劳动条件一般较为恶劣,特别是在技术含量不高、设备较为落后的条件下尤为突出。我县的纺织企业,在噪音、粉尘超标和不符合规定的工作场所工作的员工的比例很大,少数企业甚至高达80%。工伤事故发生频繁,年内工伤高达2617人次,平均每三个多小时就有一个人发生工伤。
5、社会保障福利情况令人担忧。根据调查的数据统计,全县纺织企业员工的各种社会保险(包括国家规定的强制保险)甚至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收取押金和扣压证件的事情时有发生。
6、劳动力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调查资料统计,20xx年三季度我县有剩余劳动力15295人,其中女性劳动力7470人,这些劳动力恰恰是纺织企业所急需的。但根据问卷调查,绝大多数人不愿到本地就业,特别不愿到纺织企业就业。这样,就形成了一边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一边又找不到合适劳动者的怪圈。
二、主要原因分析
企业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最宝贵资源,对于我县来说,熟练纺织工可能欠缺,但决不会招不到一般员工。造成纺织企业“招工难”、“留人难”的主要原因在于:
1、企业先天不足。自古就有“男不进矿、女不进纺”的说法,说明纺织行业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行业。我县的大部分纺织企业技术含量不高,技术装备较差,资金不足导致劳动保护的措施跟不上,个别企业甚至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采取措施,使得劳动条件得不到有效的.改善,让很多人望而生畏。特别是年轻女性,在劳动力流动频繁的今天,到哪个行业都可以找到一份工作,更不想涉足纺织行业。
2、行业竞争无序。随着本地纺织企业的迅速扩张,企业对市场和熟练工人等的竞争越发激烈。比抬工价、争夺熟练工的行为不断升温,员工在企业间无序流动,导致企业招工更加困难。由于企业用工本身缺口大,加之熟练工的攀比心态,经常出现工人今天来、明天走的局面,老板无所适从,也使企业不能按计划正常安排生产。
3、报酬水平过低。由于纺织行业竞争激烈,且利润率不高,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物化成本受市场制约,企业只能从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上想办法。纺织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降低人力成本往往是企业的首选对象。一旦这个“度”把握不好,就会形成“待遇过低—开工不足—效益低下—降低工资水平”的恶性循环。
4、劳动执法不严。执法
不严的直接后果是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不到保障。就企业而言,企业对劳动力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就员工而言,由于企业不能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雇佣思想十分明显,做一天算一天,和企业总是离心离德,难以和企业捆在一起。从而,加大了劳动力的流动性。
5、管理机制欠缺。纺织加工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员工的作息时间难以把握。因此,如果没有较完善的奖励机制,是不能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企业对如何应对加班和空闲,如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办法简单,吸引力不够。另外,一些企业在后勤和安全保障方面缺乏考虑,员工的食宿难以统一管理。而从事纺织工作的员工又多是一些年轻女性,安全保障跟不上势必会影响她们安心工作。
6、劳动力的心理原因。由于我县的工业起步较迟,剩余劳动力从80年代初期就开始到广东沿海发达地区打工,外出打工致富的家庭比比皆是。多年来,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已较为适应外面的环境,随着广东沿海地区劳动保障体系的完善,待遇的进一步改善,大都不愿再回乡务工;而新增劳动力受此影响,也认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因此不太愿意到本地打工,更愿意到外面世界去闯一闯。
三、思考与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教力度。首先,提高企业老板和员工的法律意识,引导企业经营者从依法办企业的高度,认识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依法办企业,就必须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否则就是违法经营。引导企业经营者用长远的眼光来经营企业,与员工建立互惠、互赢、和谐的劳动关系,以此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其次,要引导员工知法、懂法、用法、守法,时刻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育员工树立遵守劳动合同的意识,切实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不能把企业当菜园子,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第三,要通过基层党政组织和群团组织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引导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从县域经济的大局和长远考虑,投身纺织行业,以解企业用工不足的燃眉之急。
2、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企业,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活动。真正的企业家,是不会在法律法规上玩火的。要加大劳动执法的力度,促进企业自觉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企业和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人和事,要依法进行严肃查处。要通过严格执法,使企业的劳动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报酬、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障逐步规范到法制的轨道。
3、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挖掘内部潜力,加大企业劳动卫生设施的投入力度,使劳动卫生设施尽快符合国家规定,为员工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企业要根据经济发展、企业效益、物价上涨等因素,逐步提高职工的工资待遇。政府也要加大劳动力培训的投入,把短缺、急需的人才培训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直接为县域企业输送专业人才。
4、进一步加大维权力度。切实加强对企业和工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不能因为需要吸引外资而忽视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也不能因为是本地工人而随意敲诈企业;要特别注重维护职工的合理工资待遇,督促企业与员工签订用工合同,帮助调解企业与员工的劳资纠纷,注意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在规模较大的企业,要尽快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和职代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加大政治思想工作力度,教育员工爱家乡、爱企业,稳定本地职工队伍。
5、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尽快建立全县纺织行业协会,加强行业协会的工作,协调好企业之间的关系,避免行业内的无序竞争和相互拆台。把政府不该管又难以管好的事交出去,让政府从繁杂的事务中跳出来,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使我县的纺织企业竞争良性化。
用工调研报告 篇18
为了解全市文化产业复工复产情况及企业存在的困难,市统计局于2月28日对全市164家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进行了快速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
本次快速调查是通过统计系统的联网直报平台对全市164家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进行的一次网络问卷调查,成功收回调查问卷97份,占全部调查对象的59%,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文化企业类型主要包括规上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文化服务业。
二、调查结果
(一)不利因素
1.复工复产比例较低,恢复生产信心不足
在调查的97家文化产业企业中,已全员复工复产或部分复工复产的企业共55家,占56.7%,比重偏低。同时调查发现,有43.3%的文化产业企业表示3月底前暂无复工计划。虽然我市于3月3日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全部“清零”,但国外疫情增长较快,还存在外防输入的压力,文化类企业复工复产的信心仍然不足。调查显示,69.1%的企业担心短期内无法正常经营;
49.5%的企业担心市场订单减少;
30.9%的企业担心复工复产后生产经营成本升高。
2.防疫物资储备不足,口罩短缺尤为明显
调查发现,文化产业企业储备的消毒水、防护服等防疫物资明显不足,能维持一周左右的企业有50家,占51.5%;
不足5天的企业有25家,占25.8%。其中,口罩储备不足尤为明显,近半数(49.6%)的企业表示,复工复产后储备的口罩难以维持5天;
能够维持一周左右的企业占24.6%;
能维持一周以上的企业10家,仅占10.3%。
3.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营收预计大幅下滑
78.4%的企业表示,疫情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大或严重。其中,16.5%的企业表示影响严重,企业经营面临停顿甚至倒闭。仅有20.6%的企业认为影响较小。
因文化产业尤其是其中文化消费受春节旅游等因素影响较大,我市一季度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年的比重偏高,20xx年为30%。若一季度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大幅下滑,甚至负增长会对全年产生不利影响。调查发现,93.8%的企业预计今年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为负增长;
其中39.1%的企业预计下降50%以上。
4.工资社保、租金、还贷等支出压力大
调查发现,在疫情期间企业面临的主要支出压力中,排名前三位的是员工工资及五险一金、租金、偿还贷款:61.9%的企业表示工资及五险一金支出压力大;
51.5%的企业表示租金支出压力大;
42.3%的企业表示偿还贷款压力大。
(二)积极因素
1.部分企业已经全员复工
开封日报社、开封奥立医药包装实业有限公司、开封市路宁纸品印刷有限公司、开封亚鹏包装有限公司、开封润泰商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20xx年一季度这8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0.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的18.1%,会对一季度全市文化产业增长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
2.大部分企业预计9月底有望恢复正常水平
调查发现,76.3%企业表示预计9月底之前主营业务收入有望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中,53.6%的企业表示,6月底之前有望恢复至正常水平。
三、几点建议
为加快我市文化企业复工复产的进度,使企业经济尽快恢复,早日摆脱困境,提出以下建议:
1.加快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税收政策。包括阶段性免征企业增值税及附加税,降低企业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率,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2.帮助企业进行贷款业务的办理。包括贷款贴息、提供中长期贷、对现有贷款延期等贷款业务,解决企业缺乏资金的困难。
3.出台有关政策。出台有关稳岗补贴、提供房租、水电费等成本补助政策,出台阶段性减免或延缓缴纳社保费政策,减轻企业压力。
用工调研报告 篇19
《公司关于劳务派遣用工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适用于公司关于劳务派遣用工情况的调研报告,三友公司以诚信、专业、精细化的服务,赢得了这些企业的好评,其业务越做越大。在工作中未遇到大额返费,不合理收费问题。同时,现在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很快,没有人能垄断劳动力资源。
一、三友公司关于劳务派遣用工情况如下:
三友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是20xx年成立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公司同仁齐心协力,努力拼博,使公司走上了快速稳步发展的道路。到今年11月底,公司业务涵盖劳务派遣、岗位外包、社保代理、寒暑假学生实习、安置等多种形式,公司与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工商局、南阳日报、河南工院、市儿童福利院、南阳电大等40余家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了常年合作关系;与中光学集团、荣阳实业、淅川减振器、西峡龙成集团、南阳铁路工务段等60余家各类企业签订了劳务派遣(劳务外包)合同;每年派遣招募员工和为企业输送员工8600多人,缴纳社保1420余万元,保障了一些企业的急需用工,部分缓解了就业难,同时为国家纳税50多万元。
三友公司的业务以劳务派遣和岗位(劳务)外包为主,两项业务占到全部业务的7成以上。目前总的趋势是劳务派遣业务越来越趋于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保缴费率都在90%以上,少数暂时不规范主要是刚入职人员处于不稳定状态。许多用人单位在用人之始,就考虑为招聘人员缴纳社保,如市公安局委托我公司代招管的辅警,一切都依法进行,一旦确定聘用,就在工资和社保上趋向正规,除合同规定的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基本工资外,还有各项补贴,在支付工资时,社保费一同支付。
三友主要为本地企业服务,为企业解除人力资源不足之忧。具体说就是为企业招工、补充企业员工紧缺之需。招聘的主要渠道是利用三友公司强大的招聘网络,主要包括公司求职网网上招聘、代理人招聘、业务员微信群招聘、广告宣传招聘等。三友的服务在本地主要是为中光学集团下属企业,如利达光电、镀邦光电,南方智能、荣阳实业、金冠电气、以及其他企业,县市区有邓州、淅川、西峡、镇平、内乡等地的龙头企业。三友公司以诚信、专业、精细化的服务,赢得了这些企业的好评,其业务越做越大。在工作中未遇到大额返费,不合理收费问题。同时,现在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很快,没有人能垄断劳动力资源。
二、企业用工及业务开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1、因市场经济变化快,企业订单变化也快。有时订单到手,急着赶活,招工难就成为企业扩大生产瓶颈。如镀邦光电、南方智能目前正是缺人之际,一个月需要几百人而实际供给只能达到需求的60%左右。
2、外包企业社保参保率偏低。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效益不好,不参保可以勉强生存,一参保就会马上跨掉。对这些企业怎么办成为难题。不服务市场有需求,服务又承担很大风险。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对劳务派遣企业的管理,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倡导企业自率,培养一批诚信、规范、服务质量好的企业,引领市场秩序持续向好。
2、创造条件,如何提高工伤保险费率,使更多的企业能参加工伤保险,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基本条件。公司关于劳务派遣用工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
用工调研报告 篇20
为及时掌握澄城县限上商业企业用工变化状况,澄城县统计局对全县15户限上企业的用工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就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用工基本情况
1、企业缺工状况。在调查的15家商业企业中,用工缺口112人,用工基本满足企业5家,均为经营已稳定的企业;缺工10人以下的企业6家,缺工10-20人的企业3家;缺工20人以上的企业1家;与去年同期相比,缺工企业户数和人数都明显降低,缺工现象已趋于缓和。其中:普工仍是需求量大的工种,本次调查中普工缺口为86人,占缺工总人数的77%。相对其它行业,商业企业对招用人员技能要求相对较低。
2、企业员工工资情况。与xx年相比,xx年前半年普工及专业技术人员月平均工资稍有所上涨,行政管理岗位平均工资基本持平。调查数据显示,行政管理岗位平均工资为1300元/月左右,普工平均工资为1500元/月左右,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工资为2500元/月左右。
二、存在问题
xx年前半年全县部分大中型餐饮行业经营处于低迷状态,主要原因是中央八项规定有关要求出台后,以公务性为主的餐饮业营业额下降,加之自身经营管理不规范,导致这类商业企业生意不景气。而以火锅类为主的中小型商业企业,竞争却异常激烈,今年就新增10多家,这样刺激了餐饮行业,因此本行业缺工现象程度不等。而批零贸易和住宿业等企业同样存在缺工现象,其主要原因为:一是企业文化意识淡薄,员工流动性大;二是失业人员就业期望高,苦脏累工种招工难;三是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求职人员素质较低;四是企业环境差,员工待遇不公,难留住人。
三、对策及建议
1、改善用工环境,制定合理用工合同。企业在改善工作环境的同时,建立、健全合理的工作制度,给员工缴纳各类保险,解决员工后顾之忧,用待遇留人;要切实改善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培植企业文化,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用情留人;企业还应帮助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搭建施展才干的平台,扩大和稳定员工队伍,用事业留人。
2、夯实劳务培训力度,提升员工的基本素养。政府要选择性地招商引资,注重引进高科技企业,减少用工压力,以提升我县商业企业现代化水平。劳务部门必须下大力度加强培训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能了解劳务培训相关内容,从而吸纳择业者就业前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整体推动全县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用工单位和受聘人员双向满意。
3、充分发挥劳务中介的积极作用,鼓励以工招工。用工需求较大的企业,鼓励企业通过支付交通费、职介费等形式自主招工,也可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派出有一定能力的务工人员,让他们协助招工,县政府可制定一些奖励优惠政策,对招引员工达到一定数量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要大力支持并鼓励劳务中介机构稳步发展,拓宽用工供求空间,逐步建立企业用工市场化运作机制。
4、长效招工,建立多渠道开发劳动力资源的机制。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人力资源战略。一方面实施“走出去”战略机制,即:前往省、市级城市招聘高技术人才,同时将本县劳动力送往外地优秀培训学校、企业进行高级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实施“引进来”战略机制,即:前往劳务输出大县,在对方建立劳务输入基地,到劳动力富裕邻县招聘所需工种。
用工调研报告 篇21
根据省委调研组的调研提纲,我们在近日走访了部分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和企业,对我区企业用工情况进行调研,并结合我们掌握的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供省调研组参考。
一、我区就业情况及企业用工现状概况
XX区现有各类企业多家,其中接受劳动保障部门用工管理企业家。其中民营经济占了绝大多数,主要支柱行业有塑料玩具、工艺美术、毛织服装、食品加工、五金机械等,这些企业容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从业人员达X万多人,其中外来劳动力近xX万人。
年初,我局在全区组织了一次用工单位空岗调查,至6月份,共对使用工人在100人以上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共调查企业64家,职工总数16363人,其中:本地劳动力7681人,占职工总人数46.9%,外地劳动力9057人,占职工总数53.1%;拟招用工人的企业48家,计划自行解决招工问题的49家,计划通过劳务集市或外出招聘的企业15家;这48家企业的需新增工人5660人;从拟招用人员的结构看,拟招用本地劳动力2251人,其中包括拟招下岗失业人员484人,占拟招人数40%,拟招外来劳动力3409人,占拟招用人数60%。使用外来劳动力占的比重较大,这是当前企业用工的主要特点。
劳动保障部门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是我区企业招用工人的主要渠道。随着我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信息网络和“三化”建设的日益完善,企业用工和求职者择业找劳动力市场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共举办劳务集市场次,进场招聘单位家次,提供空岗XX个,进场求职XX人次。达成意向10278人次。企业委托招工登记家次,通过职业介绍所所窗口向企业推荐各类人才XX人次,推荐成功XX人。
二、企业用工需求预测
当前,我区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工业生产和制造业基地建设良性运行,经济效益有所提高;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提速;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外贸出口持续增长;企业大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工艺、玩具制品产业,用工量很大。从去年进劳动力市场招聘单位提供的空岗看:去年全年XX个,今年上半年已达XX个,比去年同期增长近X倍。预计每年约新增万个岗位,未来几年劳动密集型企业仍占大多数,用工需求量继续呈上升趋势,企业招工难情况将更加突出。以前企业招用技术工人难,现在是招用普通工人也难,周边地区也或多或少出现了“用工荒”。企业用工紧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外来劳动力引进困难的矛盾将成为我区企业加快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企业用工紧缺的原因
一是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一方面企业经济发展,缺员现象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城镇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村劳动力找不到合适就业岗位,呈现结构性失业。加上我区企业的发展,用工量日益增加,外来劳动力流入务工数量供不应求,更加凸现我区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二是劳动者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我们在XX年的`农村劳动力调查中,很多本地有就业意向的农村青年都希望能找一份既稳定、薪水又不低、还不能太辛苦的职业,能食“皇粮”更好;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年龄偏大,很多人本身无一技之长,要找到合适的岗位很困难。
三是随着“长三角”的经济迅速发展,企业的工资福利待遇比较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内地省份的经济有所发展,这些地区同样拥有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也拥有一定的就业空间;我们原来吸引外来劳动力的优势已日渐淡化,甚至不复存在。有位私营企业主反映:几年前每天都有人来见工面试,多的一天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现在只能靠员工来介绍员工,回家介绍亲友或老乡,企业给予一定奖励。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如果家乡有就业机会,大多数人会选择就近就业。
四是我区企业中很多旺、淡季节性明显,这在工艺行业尤为突出,旺季用工量急增,而淡季只保留少数管理、技术人员,本地劳动力都觉得这种季节性就业收入不稳定,何况外来工,淡季就没有固定生活来源,难以留住人心。
五是部分企业主没有严格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管理不到位,没有善待外来工,对待工人过分苛刻,拖欠工资、加班加点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面上企业的招工。外来工也一样是要讲效益的,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打工,各地工资高低,待遇好坏,就业环境是否优越,这样的信息也会在他们的圈子里一传十、十传百地交流,通过比较,引导他们到适宜打工的地方。
六是劳动者素质偏低,外来劳动力流动性强。很多外来劳动力不愿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流动性较强,要留住熟练工人很难,企业生产过程很多是落了订单,要赶货期的,新招用工人的效率较低,需要更多的工人来填补岗位缺口。这就造成低效率、多用人的矛盾。
四、切实加强用工管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我区对劳动用工管理工作十分重视,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这个中心,强化管理服务,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有益地调动了广大劳动者为澄海建设多做贡献。
一是党政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我区党政高度重视用工管理工作,把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用工秩序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去抓紧抓好,经常听取工作汇报,分管领导在保障农民工权益等专项行动亲身挂帅指挥。先后下发有关用工管理、维权的文件,每年“劳动。
用工调研报告 篇22
为及时掌握春节后企业用工需求情况,更好地完善就业服务,缓解用工压力,XX市劳动就业办公室于2月下旬对全市企业春节后用工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
一、春节后企业缺工状况
1、行业分布
本次调查的50家企业都不同程度存在缺工现象,涉及电子电器、纺织、机械制造、建筑、石油化工、食品加工、水产养殖等10个行业;缺工总人数6561人,其中男工4170人,女工2391人;缺工50人以上的企业32家。
2、工资水平分布情况
各计划招工企业20xx年薪酬水平一般在1400元—3800元/月之间,平均工资2398元/月,比20xx年增长5.6%。其中,电子电器业工资增幅最高,达12.6%;其他依次为水产养殖加工、纺织和石油化工行业,增幅分别为10.6%、10.07%和9.40%。提高工资待遇水平成为吸纳用工的主要措施。
3、缺工工种分布情况
从用工调查反馈情况看,技工需求进一步扩大,岗位要求进一步精细,技能要求进一步提高。机械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制造、建筑等行业对招用人员技能要求相对较高,水产养殖加工、电子电器等行业技能要求相对较低。
从总体用工需求情况看,春节后XX市用工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虽然部分企业仍不同程度存在缺工现象,但缺工人数已从节前21035人降至6561人。这是XX市用工环境不断优化的体现,也是采取一系列针对性工作措施的结果。春节后,XX市劳动就业服务部门多措并举,内引外联,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异地招聘活动,举办了“农民工、民营企业、女工就业、家庭服务业、高校毕业生、外资企业、市属重点企业”等一系列专场招聘会,促进供需对接,满足企业用工,累计提供用工岗位2万多个,达成就业意向8000多人,对解决用工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企业缺工原因分析
从调查情况分析,造成XX市企业缺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扩大再生产提升用工需求。随着经济形势稳定向好,华泰汽车、固珀成山、赤山集团等传统重点骨干企业订单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刺激了全市用工需求。从调查情况看,50家缺工企业中有36家因扩大生产规模和订单增多导致缺工,占72%。同时,XX市渔业水产、食品加工行业用工总量约占全市工业企业用工总量的比例举足轻重。随着春节后消费生产进入旺季,带动了用工需求,导致用工短缺。
二是职工队伍不稳加剧用工紧张。目前,企业职工中80后、90后新生代工人日渐成为主力,他们受教育程度较高,社会压力和责任感较轻,择业意识多变,流动特点突出,造成企业职工队伍不稳,产生常态化缺工现象。
三是外工供给不足加大招工难度。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和各级惠农政策效应稳步显现,用工紧张成为东、中、西部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劳动力输出渠道收窄,供给总量减少,成为影响XX市企业用工的主要原因。
四是用工环境欠优影响招引效果。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大多数企业外工没有纳入社会保障,部分企业用工存在临时观念,不重视文化建设,缺乏持久的用工吸引力。
三、建议与对策
一是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认真贯彻落实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有关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扩大利润空间,以产业升级减少用工,以提高待遇吸引用工,双管齐下解决用工难题。
二是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重点加强与劳务输出地对口部门合作,在当地设立劳务合作机构,签订长期劳务合作协议,及时引进输入劳动力。积极开展各种专项招聘活动,有针对性地促进各类群体及时充分就业,挖掘就业潜力,满足企业用工。
三是进一步优化用工环境。切实落实最低工资标准等收入分配政策,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大力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加强外工人文关怀,全面增强企业用工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同时,在外工住房、子女上学、医疗、文化生活等方面不断完善制度,加大力度,解决外工反映迫切的实际问题和后顾之忧,促进职工队伍的稳定。
用工调研报告 篇23
劳务派遣是我国人力资源市场根据社会需求开办的一种新的人才中介服务项目。劳务派遣对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满足企业不同类型人员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解我区劳务派遣行业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行业管理,促进劳务派遣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笔者对我区劳务派遣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据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和区工商分局统计,我区目前共有劳务派遣单位18家。主要从事冶金、物流、制造等行业。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区劳务派遣行业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工作基础较好。调研的5家从事劳务派遣的用人单位中,涉及职工1107人,其中农民工644人,单位全部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参保总人数为1107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678人、参加失业保险622人、参加工伤保险1100人、参加医疗保险618人、参加生育保险618人,解决、终止劳动合同均依法支付了经济补偿金,无拖欠工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发生。
(二)市场前景广阔。江津是一个伴随着新重庆“一圈两翼”战略迎来再次发展城市。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千亿工作强区”目标,随着这几年三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一批新项目、大项目相继上马并开始投产,为劳务派遣提供了广阔的用工市场。
(三)发展潜力较大。我区劳动力市场资源充足,以前的国有企业较多,工业基础较好,企业改制后,大量的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企业下岗职工在家待业;随着新型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大量的富余动力向就近城市转移,这为发展劳务派遣行业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劳务派遣行业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取得较快发展,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法律维权存在缺陷。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为劳务派遣行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对规范劳务派遣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劳动合同法》中涉及劳务派遣的都是一些原则性的条款,在派遣员工的社会保障、工作岗位、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详细范围,对劳务派遣公司和用工企业没有具体约束措施。
(二)经济权利难以保障。一是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一些单位部分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工混岗上班,派遣工的'工资明显低于正式员工。据了解,劳务派遣工与同工种、同岗位的正式员工相比,收入水平差距一般在1倍以上,有的甚至有几倍的差距。二是保险福利待遇低。劳务派遣工的社会保险费是从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劳务费中提取的,并由派遣公司负责缴纳。劳务派遣公司一般按非正规就业的比例就低不就高缴纳。三是工资增长难。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时,正式职工可以通过工资集体协商或其他方式增加工资,但劳务派遣工的工资是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劳务费的一部分,他们的工资增长要按劳务派遣公司与用人单位协商而定,劳务派遣工对此根本没有发言权。四是“假派遣”侵权行为严重。一些企业和单位为了避免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将本企业的职工转签到劳务派遣公司,实现员工向劳务派遣工的“置换”,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用工调研报告 篇24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外资工作全局,突出加快发展主题,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外资工作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外资企业不断增多,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区外资企业发展的状况,以便更好的为外商服务,根据局领导要求外资办公室于x月上旬至x月上旬对全区外资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深入枣庄经济开发区和乡镇、街道的重点企业进行走访,座谈交流,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取得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基本摸清了全区外资企业现状。
一、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全区共有外资企业X家,正常运营的企业家,其中香港X家,韩国、美国各X家,中国台湾家,加拿大、日本、沙特各X家,埃及、德国、荷兰、摩洛哥、西班牙、新加坡各X家。注册总金额X万美元,企业总资产X万元,实际到位X万美元,其中独资企业X家,合资X家,涉及到纺织、食品、机械电子等多个行业,主要是纺织占%,食品占%,规模以上企业家,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机械类产业。
二、呈现的主要特点
1、引进外资,盘活和壮大了国内企业,增强了国际市场竞争力。我区正常运营的家外资企业中,合资企业家,占总企业数的%。通过合资、合作这种引进外资的方式,不仅解决了我们国内企业普遍缺乏资金的困难,盘活了企业,而且引进了外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企业以后的做大做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这家合资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在增强我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拉动外贸出口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形成新的亮点,外资企业拉动外贸出口效果明显。今年1—10月份,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万美元,其中外资企业外贸进出口总额万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进出口势头强劲。老牌外资企业长盛不衰,长期处在领跑地位,近年来出口额均保持在万美元以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自x年xx月投产以来,当年实现出口万美元,20__年出口万美元,20__年出口万美元,今年1—9月份出口万美元,三年迈出三大步,成为全区出口创汇的一颗最耀眼的明星。
3、外资企业队伍不断壮大为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截至目前我区外资企业个数已增至家,有家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据调查,家外资企业用工x余人,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对地方产业经济也起到一定拉动作用。
4、利用外资地域不断增多。截止目前,共有来自亚洲、美洲、欧洲、非洲这4大洲的11个国家的客商前来我区投资办厂,我们相信随着我区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后会有来至更多国家的更多客商前来我区投资办厂,从而不断增加我区的国际知名度,使我区扬名海外。
三、目前我区利用外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利用外资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建设,推进了全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利用外资领域扩大到能源、交通、化工、建材、冶金、医药、农牧、林业、机械、电子等行业和产业,并重点向资源开发、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项目方面倾斜,同时利用外资的国别和地区不断增多。虽然我区在利用外资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要看到目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外资地区相对单一、外资抗风险能力较差。截止目前,我区正常运营的家外资企业中,港资和台资就有家,占正常运营企业的44.7%。假如这两个地区的外资出现什么问题,将对我区的外资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因而需要我们不断扩大外资利用的领域,吸引来至更多国家的更多客商来我区投资办厂,从而增强我区利用外资抵御风险的能力。
2、利用外资规模小、引进的外资企业数量少、科技含量低,效益较差。新批外资项目数量下降,单个项目投资规模也比去年同期小。世界500强企业已有近400家在我国投资,但我区乃至我市还没有一家。在全区正常运营的多家外商投资企业中,注册资本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占绝大多数,并且多是一些从事传统的加工和服务业,经营效益不佳,发展后劲不足。
3、引资方式单一,利用外资渠道较窄。近几年,我区开展境外招商活动仅限于香港和韩国,但较具合作潜力的东南亚地区的其他国家,却始终没有确定为主攻方向,“走出去”的积极性有所欠缺;目前,我区直接利用外资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三资企业上,新型的跨国企业购并、资产重组、证券融资、BOT、项目融资等基本没有。
4、对利用外资项目缺乏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在外资项目的选择上,“饥不择食”的现象仍十分突出,在立项前,没有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缺乏科学、详细的可行性论证,对引进设备的性能及其对原辅材料的要求了解不够,盲目上马,在没有进行充分考察、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草率签约。这就导致了许多项目运作的失败以及项目实施后不久便陷入了困境。这也是造成我区家外资企业中,在短短几年内就相继解体消亡,目前处于正常运营的只有家的主要原因。这种利用外资的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政府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积极性,同时,对我区外资的声誉造成了不利影响。
5、制约外资企业因素增多。首先,项目落地难。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控制土地审批,上项目难。其次,外汇制约难。人民币不断升值使利用外资工作难度加大。第三,外资企业设立难。企业设立、审批和注册手续繁琐,门槛高,条条框框增多,审批(环保、立项)周期较长,收费项目增多给利用外资工作带来了空前绝后的困难。并且,实际利用外资认可权限由省外经贸厅上划到商务部,地方上报外资的可操作空间剧减。今年以来,商务部加大了利用境外资金的核查力度,每一笔外资都要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进行核对,严格要求手续(外商现汇出资所需凭证、银行进账单、银行询证函、外管局询证函回函)齐全,否则不予认可,这也是个主要原因。
四、意见与建议
为了尽快解决以上在这次外资调研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和不足,切实抓好利用外资工作,迅速扭转当前利用外资工作中的被动局面,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科学认识利用外资的重大战略意义。利用外资是我区实施开放兴区、推进内外联动的战略重点,是促进工业化、加快城市化、提升国际化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紧把握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清醒认识我区利用外资与先进地区的现实差距,切实增强发展意识、危机意识、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千方百计再争利用外资新突破,与时俱进开创外资工作新局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外资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外资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适应宏观调控,把利用外资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要素资源集约化发展道路、走产业层次提升与产业结构优化道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外资产业集聚和要素集约利用相统一,引资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引进资金和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与高科技人才相统一,引资领域拓展和核心竞争力提高相统筹,从而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创新队伍,充分调动利用外资市场主体积极性。
鼓励“以外引外”,多渠道扩大引资主体。对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加强服务,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增资扩股、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引进关联的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和研发机构,推动现有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积极探索“以外引外”新路子,努力实现外资工作在上一个新台阶。
坚持政府主导,不断强化引资工作基础。始终不渝地坚持利用外资政府主导,加强政府对企业引资工作的有效引导。进一步健全招商机构体系,合理布局,建立科学有效的投资促进体系,充分重视并不断发挥政府主导的各类大型节庆和会展等重大活动在招商引资中的基础性作用,注重不断创新和提高各类专题招商活动的形式和实际效果。
(三)改进服务,高标准建设投资软环境。
积极办好为外商服务的实事工程,优化生活环境。着力办好为外商服务的实事工程,花大力气解决外商在就医、子女就学、获得政策资讯、出入境、居留、劳动用工和招聘人才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努力营造一种“亲商、安商、重商、富商”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外商服务中心的作用,主动上门服务,走访慰问,征求意见,举办各种联谊活动,丰富外商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四)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力争使我区在吸引跨国投资方面有所突破。
正确引导外资投向,吸引外资向各行业多领域方向发展,要侧重于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先进适用技术的行业及服务业;鼓励外商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促进国有企业战略重组和结构优化;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扩大出口,发展国内配套产业,扩大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经营权;鼓励外商投资农牧业、生态、水利、交通、能源以及市政、矿产、环保、旅游等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同时,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引进、开发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创新,积极引导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促进外商投资兴办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和设立先进技术型项目。要积极探索运用国际通用的吸引外资方式,争取运用跨国企业购并、资产重组、BOT等新型的吸引外资的方式,从而改变我区引进外资渠道单一的现状。以逐步形成宽领域、多方位的利用外资格局。同时,应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把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作为利用外资的战略性措施,争取在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吸引世界500强企业来我区投资设厂,使我区外资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用工调研报告【精选24篇】热门调研报告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