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报告汇报 > 调研报告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通用21篇)

时间:2023-09-22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通用21篇)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 篇1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了。防止环境被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还有五水共治,已成为如今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的话题。但是,也有许多人不重视这些问题,常常做出一些破坏环境的事情来。为此,我在本地做了一个关于环境的小调查,以下是调查出来的报告。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1、河道上面经常漂浮着工厂排出的废水,又黑又臭,还带着一些杂物。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2、公共厕所传出的粪便发出的难闻气味,让人恶心。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3、工厂排出的气体中含有铅、炭灰等对人有害的物质。

  4、工厂排出的废气很刺鼻,会散发到很多地方,给了一些市民一定的影响。

  5、有些人经常在乱伐木,使森林毁灭,让小动物们没了家。

  6、最多的还是垃圾,这既不卫生,又影响市容市貌。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是:废水、废气、粪便、垃圾等一些物质。

  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有很大的危害:使空气变得浑浊,对人体的肺部有很大的危害;生活垃圾处理不好会滋生细菌,影响人类的健康;污水会影响生活水,直接侵害到人体。

  看了这份报告,你应该也为环境卫生多了一份心了吧!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身边的每一件不文明的事都化为乌有吧!。就从现在开始,从此时开始,让一切的一切都不要发生。当你看见纸片,你应当弯腰捡起它;当你看到别人砍伐树木时,你会不会感到树木的疼痛而流泪,所以,你应该去劝阻…··为了我们自己的家园,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命,为了我们美好的环境,让蓝天更蓝,让清水更清,让地球妈妈更可爱,更生机勃勃,让我们张开小手,献一份爱心,献一份力,共同创绿色的环境!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 篇2

  一、市容环卫现状

  1、环卫管理体制

  目前我省城市的市容环卫管理部门除广州市为政府行政部门外,地级市的多为政府行政部门属下的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21个地级市中只有广州、深圳、珠海、中山、肇庆、惠州、梅州、汕头、茂名、阳江和清远有全市的环卫专职管理部门,其余的由城市管理局(或市政局、建设局等)内设机构的一个部门负责(或兼管)。其它市(区)、县的环卫管理部门基本为事业单位,这些部门多数管干一手抓。

  2、环卫运作模式

  我省环卫现有的运作模式可分为几大类型,一种是管干分离的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于经济较发达地区,要求政府要有足够的财力投入城市环卫服务,同时管理部门有较强的管理和监督能力,这种模式以中山市为代表。一种是“一把扫”扫到底(包括内街)的模式,它适合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求管理部门有较强的内部管理统筹能力,这种模式以清远市为代表。还有一种就是分级管理模式,市(区)、县环卫管理部门负责道路、公厕清扫保洁以及生活垃圾运输处理,街道(镇)办事处负责街巷、居住区内道路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这种模式要求各级之间要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和环卫主管部门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但目前许多地方仍未能解决交界接壤区域相互扯皮、协调难的问题。这种模式在省内大多数地区普遍存在。

  3、环卫行业服务现状

  我省环卫行业服务现状可分为两部份:其中环卫设施建设、设备制造、物业清洁服务基本已企业化、市场化;但城市公共环境卫生维护仍以事业单位为主,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原因是以事业单位(或企业化管理)运作,比以企业方式运作费用相对要低些。

  二、市容环卫经费

  我省城市环卫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两部份,一是政府的财政投入,包括地方政府的日常投入和上级政府的补助;二是居民、单位交纳的清洁服务费、垃圾处理费等专项费用。

  在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也引入了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建设并运营大型的垃圾处理设施。

  1、政府对环卫经费的投入

  环卫投入指的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市容环境卫生投入的经费。

  调查显示对环卫投入受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以及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这些差异一方面体现在政府对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的投入,另一方面表现在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维护上的投入,主要在城市清扫保洁、垃圾收集清运方面。

  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的投入,应该肯定珠三角片区比其它片区大,尤其是城市里的设施建设规格高,设备装备充足。其它片区地级市的环卫设施设备的建设装备也在逐步提高。随着“城市化”推进,出于“民心工程”的考量,对可作为其标志物的环卫设施如公厕等的建设正逐步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并尽其所能给予投入。但对于其它环卫设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关注则相对较差。

  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除珠三角片区已建成有规模的生活垃圾焚烧厂16座,其它片区暂时没有,我省的生活垃圾处理仍以填埋为主。珠三角片区建有符合国家卫生填埋标准的填埋场11个,但管理水平与其大手笔的投入相比则要逊色得多。本次调研珠三角片区填埋场只有5个达到、1个基本达到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粤北片区填埋场只有2个基本达到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粤东片区只有3个基本达到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粤西片区无一基本达到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根据建设部《关于全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检查情况的通报》建城32号)。

  目前我省21个地级市中尚有个别城市没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云浮、珠海、韶关、阳江市的填埋场在内建成投入使用,在建中的梅州和河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预计可投入使用,茂名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已进入规划环评阶段,汕尾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暂时还没有起动。部分地级市的填埋场扩建工程也存在经费困难的问题,因此我省要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目标确实还需下大功夫。

  一般地说,城市环境公共卫生维护主要包括的城市道路、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这是环卫日常工作的主要项目,占了日常经费支出的大部份。如果从环卫经费支出中删除设施、设备和生活垃圾处理费用,剩下的作为日常费用,按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其它费用开支的权重分别为0.45、0.4和0.15计算,可以发现各地投入清扫保洁的平均费用最高不超过7元/平方米&8226;年,最低仅为0.6元/平方米&8226;年,平均在2.1411.21元/平方米&8226;年的范围。珠三角片区的投入明显高于其它片区,其中以广州市的投入最大,这与广州市作为南方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较强、市容环境卫生要求高有关。在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费用方面,珠三角片区城市的生活垃圾清运费用显然比其它地区高,其中以佛山地区的平均费用最高,这些大概与珠三角的城市化扩大,运输距离远,可利用土地缺乏和生活垃圾处理理念的转变有关。

  数据显示我省大多数城市在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方面的投入是不足的。建设部发布的《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管理办法》(城建[1994]238号)第四条规定“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把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所需经费纳入城市维护建设资金使用计划,并根据需要,每年适当增加或调整。”一些城市市区范围扩大了几倍,人口增多,清扫保洁面积不断扩大,生活垃圾量不断增加,可相应的环卫投入却没有增加,使得城市日常的公共环境卫生状况维持在较低水平。

  我省许多城市的政府并没有真正认识、或有意回避城市环境公共卫生维护是一项政府必须为市民提供的公益性、社会性服务事业,没有实事求是地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起环卫成本核算管理、人力管理等制度,因而在环卫日常维护的投入上往往带有较大的随意性。以致谈到环卫体制改革,有的政府官员就盲目地认为环卫作业市场化可以减少政府的投入,而从没有分析过当这个公共服务产品市场化时,政府可能减少的是哪些投入,可能会增加什么费用,它们的平衡点在哪里。因此不少地方在环卫作业招标中无根据地采用“价低者得”,结果城市的市容环境卫生水平上不去,出现市民投诉多,环卫工人上访的尴尬现象。

  2、环卫专项收费

  环卫专项收费指的是城市环卫管理部门按规定程序,经物价部门批准对城市居民和单位收取的垃圾处理费和卫生清洁服务费。

  我省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加快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环境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因财政收入欠佳,对城市环卫设施建设、日常维护费用的投入往往不足,靠环卫专项收费补充。由此可见,环卫专项收费在维护城市市容环卫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统计的结果表明:超过40%的城市,市容环卫支出的30%以上来自环卫收费(其中约19%的城市甚至超过50%)。这既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也有经济不太发达的城市。

  虽然环卫专项收费有法律依据,并经各地物价管理部门批准收取,但环卫收费难,不论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一直是困扰各地基层环卫部门的难题。

  基层环卫部门费了很大的力气开展环卫专项收费工作:主动配合政府及物价管理部门调研,制定一个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收费标准;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环卫工作质量,以优质服务赢取市民对环卫收费的支持;加强与职能部门、媒体、社区、相关单位沟通,争取支持和配合,开展环卫专项收费宜传、收费代理等;聘请常年法律顾问指导依法收费,与法院做好沟通工作,将收取卫生清洁服务费的法律依据提交给法院,争取法院支持环卫部门通过法律途经解决个体工商户、居民住户、甚至个别单位恶意欠费问题。这方面南雄市和丰顺县曾取得较明显的效果,一是使市民懂得环卫收费是合理合法的,增强了缴费自觉性;二是给欠费的单位和个人,起到了警示作用,从而减少了拖欠缴费的现象;三是提高了收费率,保证了环卫工作顺利开展。各地环卫基层往往把法院作为是环卫专项收费依靠的最后一招。

  然而11月25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五华县环卫所与曾雪泉城市卫生服务费纠纷一案的批复》指出“五华县环卫所依法取得《广东省经营服务性收费许可证》,根据县政府的规定和县物价局核发的收费标准,曾雪泉拒绝缴交垃圾服务费,五华县环卫所作为五华县市容和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单位,可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规定》的规定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本案争议不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纠纷,不属民事案件受理范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这个批复已成为各地法院受理环卫专项收费纠纷的一个案例。这也提醒了我们的政府环卫行政主管部门,环卫专项收费纠纷依法是可以通过行政处罚解决的。但正如南雄市环卫所的法律顾问指出的,行政处罚必须有详细的规定,如果只是根据国务院101号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规定》,根本无法执行。

  尽管我国政策法令早有对污染物“谁产生,谁付费”的法定原则,但对环卫专项收费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带有强制性的规范性文件。纵观我省的环卫专项收费的相关法规,没有一个对拒交环卫专项收费作出行政处罚的详细规定。因此各地的收费操作基本上是缴费义务人自觉的就收,拒交的就不收,最后形成了收多少算多少的尴尬局面。这对自觉缴费主体来说,也是一种社会不公的反映。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 篇3

  正阳关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调研报告

  近年来,正阳关镇镇政府在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加强村庄规划布局,引导农村建设,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建设,把村容整洁摆在了十分重要位置,明确要求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村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一些试点示范村、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也有不少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为了彻底改变全镇的环境卫生,真正做到“三清两化”,镇政府特别组织力量,进行了调研,先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农村环境卫生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生活污染不断加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之生活污水和垃圾数量也持续增多。现场观察到,农民生活污水和垃圾,大部分未经处理,就随意倾倒、随意排放,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污染越来越重,局部地区沟渠淤塞,污水横流。拱辰社区环城路有一个的简易垃圾池,周边200多户的生活垃圾全部倾倒在河边,大雨来时直接被大水冲走,给周边的村民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

  (二)公共设施配套不齐全。

  大多数村(居)只注意居民住房主体工程建设,而对新村道路、供电、供水、排污、卫生、绿化、美化、亮化、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附属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

  (三)管理机制缺失。

  一是部分村级卫生队伍不健全,环卫设施不配套;二是大部分村缺乏公共卫生管理机构,环境卫生长期处于无人抓、无人管、放任自流状态;三是没有形成村环境卫生工作机制,收集、处理垃圾(污水)的责任没有落实到位。

  (四)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

  目前村自来水水源大多为地表水,极易受到各类污染源的侵蚀,水质差,且大部分无处理设备;不少地方供水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农民生活用水。部分村民还未安装自来水,问题比较突出的如北台村、谭套、花门等75户,要求安装自来水,问题多次与镇政府联系,但由于目前火车站的自来水压力不够,只能等新增自来水新管线方能解决。

  二、主要原因分析

  当前我镇发展的环境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长期累积所致,其根源在于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

  一是重视不够。这几年以来,环境整治的重心几乎全部放在了社区,对农村环境工作重视不够,广大农民的生存环境权益未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既无全面系统的措施,也无强有力的管理手段,使得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基础十分薄弱,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撑、监督考核等方面亟需进一步加强。

  二是投入不足。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欠帐较多,加上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和政策,导致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虽然每年村有元的环卫经费,但到现在一直未到位,每次的垃圾装运及其他环境整治的经费都要村委先行垫付。

  三是意识不强。不少群众对环境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卫知识作指导,尚未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相关部门环卫宣传教育力度不大,未能达到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导致农民参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农村的主体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快推进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镇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已经成为影响全镇发展的突出问题,应引起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此建议:

  (一)将农村清洁工程列为镇政府主要工程,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缩小城乡差距,造福百姓的基础工程。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实现村容整洁势在必行。建议党委、政府进一步重视抓好农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将农村清洁工程纳入政府的主要工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善农民人居环境。

  (二)坚持规划先行,研究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要科学编制乡镇、村庄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建设村镇基础设施,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区域共建共享。要以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基础,认真编制农村环保规划和垃圾处理等专项规划,明确农村环境整治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向农村覆盖延伸。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力度。

  要积极争取省、市、县项目资金支持,同时,镇政府应从土地出让金中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乡(镇)、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中转补助;村庄清扫保洁费用可适当由村集体(置换土地收益,建立部分集体房用于卫生所、超市等公益收益,部分土地出让所得)和农民自筹,也可设立“村卫生保洁基金”。从长远看,镇政府应将农村环保和环境卫生整治项目纳入财政预算,逐年提高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建立农村环保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

  (四)注重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建设。

  党委、政府应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纳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总体安排,抓紧制定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和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将环境整治纳入镇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强乡村环卫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加大对环境整治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步建立适应农村环保工作需要的监管体系和环境卫生保洁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 篇4

  一、基本情况

  除楼房物业小区(物业管理处负责)新区街路、灵泉电厂小区、301国道满市至扎区公安局处(爱卫办代管)之外,其余片区,全部由区环卫处负责。现承担旧城区326万平方米的街路保洁工作及公厕、污水井、垃圾点的日常维护工作。承保公司负责污水及厕所的清抽清掏工作、垃圾清运、新区保洁等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1、随着人员不断退休,机械设备不足以覆盖,导致人力保洁压力过大,展开集中整治等活动,保洁人员过度疲劳。

  2、本区因历史原因、天气原因及地域特点导致垃圾堆积并无法使用机械设备,致使形成卫生死角、卫生难点。

  3、在批发市场周围、站前广场、恒泰农贸市场门前、人民市场周围等地存在乱摆摊现象,并乱扔垃圾,导致保洁难度过大。

  4、随着本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开展,本区垃圾箱、果皮箱等卫生设施不足以覆盖居民居住及工作区域。

  三、解决措施

  1、已经向政府申请,购买洗扫车、清雪设备等,用以提升机械化清扫率,同时保证保洁工作更好的完成。

  2、针对全区的卫生死角进行普查,分期、分批、集中人员开展整治,逐步的清理卫生难点。

  3、针对随意摆摊,乱扔垃圾现象,我们会积极与执法局进行反映,加大监管力度。

  4、针对全区卫生设施不够的情况,区民委已承诺进行解决,目前正在调研和招标工作准备中。

  环卫处

  20xx年6月10日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 篇5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身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高度重视,人们所生活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解决环境问题显得更加刻不容缓。其实环境污染包括好几个方面:噪音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有人把环境污染的范围看的很狭隘,以为不乱扔垃圾就能改善环境,的确这是一种良好的措施。但单单靠这一方面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又有多少人会把这种思想融入到行动中呢?为了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为了实现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我于20xx年对我所住的街道社区的环境卫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1 调查目的

  通过社区环境的调查,了解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自身做起,为了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2 调查范围

  城市各街道小区,垃圾处理点,人群聚集点。

  3 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问卷调查

  4 调查情况

  通过对各街道小区的调查,我发现以前的随处所见的垃圾现象明显减少,但不完全排除,在绿化带边角上依稀可见有少量包装袋舒坦地晒着太阳,很多是由居民行走时乱丢弃的,更有甚者的是从商处房内扔出来的。道路两旁的垃圾箱由于清洁工没有及时清理,而导致垃圾溢出垃圾箱,还有很多人把垃圾扔在垃圾箱附近,散落的垃圾是固体废气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炎热夏天会发出一阵阵的恶臭味严重影响社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也能招来许多苍蝇、蚊子,从而有可能引起某些昆虫媒介传染病的散发和流行。影响整个社区的形象。如果有些老年人经过而没有注意散落的垃圾,有可能使老年人滑到从而会造成伤害。通过调查还发现有些建筑垃圾散落无人及时清理,以及某些建筑单位引起的粉尘污染严重,造成社区空气中粉尘浓度增高,从而造成人们某些呼吸系统的疾病,影响人体健康。除此之外,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但提高,汽车以是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但是其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不容忽视,还有汽车的喇叭声在社区对还在休息的人们所产生的噪音污染。特别是在中午休息期间会使一些人烦躁不安,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4.1 在对随机抽取的20人进行的问卷调查中

  4.1.1 请问你平时注意保护环境吗?

  回答会的有9人,占45%,回答不会的有4人,占25%,回答有时会有时不会的有7人,占35%。

  4.1.2 平时关注关于保护环境的新闻吗?

  大多数回答不会,占55%,回答会的占5%,觉得于己无关占40%。

  4.1.3 你将废弃的电池怎么处理?

  选择随手扔掉的占30%,选择扔进专门的垃圾箱的占17%,无所谓的占5%

  4.1.4 你实行垃圾分类了吗?

  选择实行的占20%,不实行的占80%

  4.1.5 你赞成用塑料袋吗?

  赞成占37%,不赞成占20%,无所谓占43%

  4.1.6 你是否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性?

  知道的占75%,不知道的占25%

  4.1.7 你有没有随地吐痰或扔烟头的习惯?

  有的占20%,没有的占50%,有其中一项的占30%

  4.1.8 你有没有随时乱扔垃圾的习惯?

  有40%人说不太在意,25%说偶尔,25%说不乱扔垃圾。

  4.1.9 你认为环境是怎么一回事?

  对于这个问题多数人没有明确的概念,不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有些人认为环境就是简单的不乱扔垃圾,少数人认为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环保意识。

  5 结果分析

  5.1 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5.1.1 人们的环境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多数人对环境问题并不关注,认为与己无关,不自觉的乱扔垃圾、吐痰,对于别人破坏环境的行为更是熟视无睹,对于保护环境的活动也未能身体力行地参加,认为保护环境是政府的事与老百姓无关。

  5.1.2 小区规划不力,管理不严格不科学,任意倒垃圾造成严重污染,处理不及时致使臭气熏天,有些部门对房地产建设用地管理不到位,致使粉尘污染严重,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未能达到各阶层,环境保护部门整体能力欠缺,不能进行有力及具体的规范,出现政策方面的漏洞是环境保护工作陷入瘫痪,阻碍工作的整体进度。

  5..1.3 人们思想道德水平不一,素质有差距,对环境保护的看法不一,所采取措施不同对孩子的环保教育也不同,增加了环境工作的难度。

  5.2 社区的环境问题,对居民的生活造成的危害

  5.2.1 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随地乱扔垃圾滋生了大量细菌,冬季尚好,尤其是夏季大量的苍蝇,蚊虫等,传播疾病,污染空气,工厂排放废气混合着大量的木屑和有毒气体,使得很多的居民患有呼吸道疾病。

  5.2.2 使土壤恶化,影响农作物生长,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塑料袋及其难以降解的物质,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流动,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减产。

  5.2.3 垃圾填满,降低了垃圾填埋厂处理垃圾的能力,垃圾中有细菌,病毒等物深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害周围环境。影响居民的健康。

  5.2.4 垃圾焚烧对环境造成的严重二次污染,焚烧时产生大量黑烟,有毒气进入大气,造成大气污染危害居民身体健康。

  6解决措施及建议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对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建设和谐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6.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居民素质及环境保护意识,使居民自觉保护环境,积极参加环境保护的多种活动,减少破坏环境的行为。

  6.2 实行垃圾分类,加强对废弃物的再回收,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加 强废弃物的处理,避免垃圾焚烧。

  6.3 环境部门应建立各种保护机制及体系,加强对环境监督力度,各阶层要深入贯彻环境保护政策及措施。

  6.4 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鼓励人们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加强对学生教育,在学校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6.5 实行环保奖罚制度,奖励对环保有突出贡献的人,对工厂任意排放行为进行治理管制。

  6.6 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建设城市污水及城市污染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机构,

  6.7 个人要加强学习,自觉提高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加环境保护活动,为环保贡献自觉的力量。

  7结论

  通过调查活动,我了解到工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为人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环境的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行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重任,我们应该提高环保意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倡导低碳生活,坚持可持续发展,共同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 篇6

  关于做好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共同打造宜居、和谐、幸福的高川,20xx年3月份,乡党委向县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发出调研通知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调查问卷》,要求每人走访5户以上村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4月5日前由乡人大集中收集走访、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答复汇总, 20xx年7月11日乡党委组织了部分县乡“两代表一委员”、城建所、农业办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通过座谈、听汇报、实地察看等方式对全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前我乡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月、提升月活动,是县委、县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工作。作为农业大乡,在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治理攻坚行动中深感责任重、压力大,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倾全力。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强化措施,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月份以来,全乡在环境卫生集中治理攻坚行动中共发放倡议书6200份,悬挂条幅86条,发动群众义工5830余人次,共出动大中型车辆1328辆,全乡33个村累计清除垃圾55195㎡,累计拆除路障及残垣断壁129处,完成绿化面积2500平米,动用车辆335台次清除12公里长的交通道路垃圾300㎡,动用车辆31台次清除14公里长的河道干渠垃圾4300㎡,共发放垃圾桶1600多个,垃圾中转站已正常运行,村村建立了保洁员队伍,配备了垃圾清理车,全乡有5个村在县级考核验收中评为优秀等次。

  二是抓住重点,保证乡域环境洁净优美。一是广泛宣传发动。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地抓好宣传工作,利用横幅、标语、宣传单、大喇叭等多种形式,每天不间断地向群众进行宣传和动员。二是坚持分类施治。对全乡33个村采取分类施治、各个击破的办法,在国省主干路沿线的村及307国道、廊泊路沿线、乡域内河流区域实行分片包段责任制,坚持分工负责,加强综合施策、协同治理,重点打造了闫辛庄、蒲码头等精品示范点。三是严格督导检查。根据《沧县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办法》,包村干部和包片领导每天驻村督导各村自清进度,每日三点前汇报自清户数、垃圾处理量等工作进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到位。

  三是建立机制,力促环境整治工作长效化、常态化。我们制定了《高川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明确了农户环境卫生要求、保洁员保洁标准、垃圾清运员工作标准和乡村干部环境卫生整治职责,用制度来保证环境整治的成果。各村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垃圾暂存点,由村两委推荐保洁员,经乡政府批准后上岗,并按照相关标准发放工资,保洁员负责对村内的所有街道进行日常清扫和垃圾分类收集工作。

  二、高川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思想认识不够,环境卫生意识急需加强。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普遍比较差,村民不但垃圾乱丢、杂物乱放,而且对村中的“脏、乱、差”长期视而不见,这种观念和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二)农村基础条件差。一是农村长期来缺乏环境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推进过程中难免会发现“上边热、下边冷”的现象,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够积极主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自我要求过低,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缺乏足够认识,从而造成了在整治过程中的群众性、基础性工作难以深层次推进。二是村庄布局规划滞后。我乡部分村庄布局规划不尽合理,整体布局散乱,没有综合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给农村综合整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三是乱堆乱放、垃圾成山等历史遗留问题普遍存在。大部分村普遍存在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且不同程度存在乱倒建筑、生活垃圾现象,这些问题也影响了我乡环境卫生的整治效果。

  (三)综合整治经费得不到足够保障。环境整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很大的投入,而我乡农村环境治理资金远不能满足建设要求。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中转、处理以及运输等多个环节尚未步入正常轨道。而垃圾清运、保洁,环卫设施建设及维护,环卫设备购买、更新及日常维护等都需要足够资金才能保障正常运转。

  (四)长效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统一管理机制。一是缺乏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总体规划。长期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对农村的环境卫生的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农村环境保护条件不充分,工作很难全面、协调、有序地开展。二是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力量薄弱。三是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未深入。受人力、资金等条件限制,保护农村环境的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

  三、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提高村民思想认识,加强宣传教育。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效,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党委、政府要把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当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事来抓,要认识到农村环境卫生差不仅会影响农村的村容村貌,而且有可能造成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危害生态环境。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引导和管理。第一,进行经常性地宣传教育。可以以发放宣传单、广播、宣传栏等形式,进村入户,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措施方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和健康知识的常态化宣传普及,引导群众自觉保护环境,增强卫生观念,使环卫知识真正深入人心。第二,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拓宽宣传途径。可以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细化出以“讲文明,爱卫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将其纳入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日常课程安排中去,让学生充当环境卫生整治的宣传者和实践者,让他们从小树立环境卫生良好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通过他们进而带动父母长辈自觉参与到全乡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来;第三,以典型促发展。可以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的工作经验、工作成效、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加以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和推广典型,促使我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科学规划,加快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科学的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村庄建设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规划不合理,势必影响农村的后序建设与发展。第一,要高度重视乡村规划工作,真正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进行农村村乡建设规划,结合当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综合考虑道路、水沟、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标准要高、要实用、要注重体现人文特色和生态特色。第二,尊重村民意愿,号召全民参与,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效性。村庄的整治与规划必须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使整治规划成为广大村民的共同认识。在整治规划与方案中,要广泛了解村民的需要。农民是村庄整治工程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在推进村庄整治工程的过程中,没有村民们的广泛参与是难以正常进行的,只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设计出村庄整治的最好规划与方案。

  (三)拓宽资金渠道,建立整治投入机制。在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方面,长效管理要想顺利进行,除了要有完备的长效管理制度,重要的是要有长效管理的资金来源。为此建议:第一,政府主导。政府对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项目资金支持补助,以填补资金运转难的空缺;第二,部门帮扶。尤其是环境、农业、林业等职能部门,要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工作,提供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帮助联系村解决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第三,村民参与。要想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与村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就必须让村民加入到整治的全过程中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卫生保洁费制度,使村民形成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保障长效管理走得更远。

  (四)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整治成果。机制既是活力、动力的源泉,又是约束的保证。建立和落实长效工作机制是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的关键,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是一项高难度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动态性和反弹性的特点,仅靠紧一阵子是根本搞不好的,必须结合实际,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工作“不断线”,持续深入有效开展。第一,继续强化领导机构管理。在巩固原有环境卫生整治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配备好专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统一指导和管理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开展。制定年度整治计划,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农村环境卫生大扫除,引导村民自觉对门前占道及乱堆乱放现象进行清理、保洁。第二,强化考核,实行滚动式管理。要对村建立年度目标责任制、督促协调机制、动态管理制度。严格进行考核评比,乡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对各村采取不定期的明查暗访、跟踪互查。经过考评考核验收达到合格要求的村,由政府给予适当奖励补助;对未达到合格要求的村责令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教育谈话。第三,设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意见箱”。在乡主干道或者各村垃圾集中处理地段安放意见箱,广集民智,向村民取经,并对能提出实用性意见的村民进行嘉奖表彰,在无形中营造“爱护家园,全民参与”的氛围。

  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涉及面广、动态性强、反复性大,这一问题始终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难点,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提高对农村垃圾问题的认识,加大投入,同时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保意识,最终建起覆盖农村的良好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 篇7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总要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群众呼声作为创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创建第一追求,把群众满意作为创建第一标准,全面推进“清洁、绿化、健康、文明”行动,为建设最适宜居住的“美丽之洲”作出贡献。

  如今,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环境污染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因此,解决环境问题显得更加刻不容缓,其实环境污染包括了好几个方面: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有的人把环境污染的范围看待得很狭隘,以为不乱扔垃圾就能改善环境,的确,这是一种良好的措施,但单单靠这一方面是远远不够的。

  在调查中,我发现以前的随处可见垃圾现象明显减少,但不完全排除,在绿化带上依稀可见有小包装袋舒坦地晒着太阳,很多是由居民行走时乱丢弃的,更有的是居民以图一时方便,从自己家窗口将废弃物扔出去,这不仅仅是严重地污染了环境,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被弃的是较大的重物,不慎砸到了其他居民就造成了人身伤害了。与之相反,有的居民把自家垃圾装入一个大的塑料袋中放在楼道下,等社区清洁工来处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好方法,但往深处思考,也就不难发现问题的所在之处,夏天,由于天气很热,食物很容易腐蚀,这样就很容易招引来苍蝇这类飞虫,而且也会发出刺鼻的臭味,影响了整个社区的形象,如果清洁工人没有及时处理好垃圾,那么垃圾袋堆积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有的老人经过时,没有注意到,不小心滑了一脚,很有可能造成伤害。

  那如何解决呢?在我们调查中突发其想:在每个楼道底层的楼角处放一可关闭的有盖垃圾桶,居民将垃圾扔入桶中,并随手关好盖子,防止怪味散发,垃圾由清洁工人定时清理,保证不让垃圾过多而造成无处可放的现象出现。

  除此之外,噪声污染也需要及时解决。暑期还未结束,很多孩子也未入校学习,而较多的上班族们已投入工作之中,据调查,很多人都会利用中午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现在很多社区都有健身器材,按耐不住爱玩的心理的孩子们会在饭后集中去健身处,也就无法避免大声喧哗,其实他们已造成了噪声污染,对于孩子们,要剥夺他们玩的权利是绝对行不通的,所以此问题的策略就是显得比较令主管部门头疼的。我个人认为建一些室内娱乐场所也可作为一个好方法,但它须要投入大量资金,如果社区宣传教育孩子们要照顾其他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做到不大声喧哗,那么对于社区居民的生活就不会造成影响了。

  生活是个人的,而环境是大家的,如果大家都能站在别人的立场看待问题,相信很多矛盾都可化解。

  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居民生活要靠你我他,今天的你做了一件对环境有利的事你并没有吃亏,其实你在给你的生命健康画上一条延长线,只有大家共同努力,环境问题才能完善解决。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 篇8

  环境卫生作为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是城市居民生活习惯、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一个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干部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城区环境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促进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提升。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xx月份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城区环境卫生调研组对我县城区环境卫生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到城管局、秀谷镇部分社区,通过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与保洁员、市民交谈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环卫等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我县的城区环卫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卫生保洁体系,特别是通过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活动,城区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建立了一支比较稳定的保洁队伍。县环卫所有环卫人员247人(其中干职工47人,县政府核定281个环卫保洁工作岗位,目前实有临时工200人),主要负责城区141.3万平方米主次干道路面(物业小区、小街小巷、社区除外)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垃圾压缩中转、公厕管护、街面卫生费及单位垃圾代运费的收取和卫生保洁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工作。秀谷镇聘用了40余名环卫工人,负责城中村、小街小巷等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作。我县建成区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主要以人工清扫为主,机械化清扫为辅。从调研实地察看和居民平时反映情况来看,主次干道日常清扫比较及时,卫生比较干净。环卫设施得到较为明显改善,垃圾收运逐步由敞开式向密闭式转变。去年,县财政新购置了自卸勾臂垃圾车1辆、智能化移动式水平垃圾压缩箱6只、小型勾臂车2辆,密封式垃圾箱30只。环卫所现有各种环卫车16辆(南骏垃圾车2辆,压缩式垃圾车1辆,洒水车1辆,大型铲车1辆,小型扫路车1辆,摇臂垃圾车2辆,小型铲车1辆,平板式垃圾车1辆,自卸式垃圾车2辆,大型垃圾车1辆,小型可卸车垃圾车3辆),基本上采用密闭方式收运生活垃圾,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二次撒漏污染。目前我县生活垃圾运往左坊垃圾填埋场采用改良型厌氧卫生填埋处理。该垃圾填埋场建于20xx年,总库量为175万立方米,采用每日覆土的单元分层作业处理。全县城区目前日产垃圾量为100吨,按此推算,垃圾填埋场容量尚可满足3年城区垃圾堆放填埋。

  二、城区环境卫生维护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区人口不断增多,加之“门前五包”和部门齐抓共管的责任未落实,我们在充分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应该看到城区环境卫生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1、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较差。一是随地乱扔果皮纸屑。在公共场所,市民随地乱扔乱丢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不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二是随意乱堆乱放垃圾。街道“门前五包”责任制未落实,沿街店铺、小摊点自家无垃圾桶,将垃圾扫在或扔在门前的道路上或绿化带内,增加了环卫人员的工作量。三是小区居民物业管理费随意拖欠,甚至不交,小区物业管理难于维持。四是丧葬活动沿路燃放鞭炮。沿路燃放鞭炮的丧葬习俗,弄得一些路段满地是爆竹纸屑、烟尘,影响了城区环境卫生。

  2、城区内“卫生死角”依然比较严重。虽然城管等“创卫”部门曾多次彻底清理了垃圾死角,但是,因缺少长效管理机制,部分市民就近倾倒和乱倒垃圾的问题比较突出,卫生死角重新出现。一是生活垃圾死角比较多。在水塘、路边、墙角、荒地、山塝等地方垃圾堆积死灰复燃。如: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荒地上、体育场后面洼地、锦绣佳苑后面山塝上,暴露的垃圾堆重新出现,卫生较差。二是河道漂浮的杂物增多。丰收村民把瓜皮果壳塑料袋等垃圾倒入村内小港内或倒入丰收港畔,丰收港成了垃圾“清运航道”,塑料袋随处漂浮,有的甚至成堆。三是建筑垃圾乱堆乱放较为严重。工业园区周庄路旁、白马路旁、省道942路旁(消防队到瓦厂)等路段建筑垃圾、工业废料随意倾倒,时有堆积。

  3、部分公共场所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一是部分住宅小区环境卫生脏乱差。地中海、金源一品等小区物业管理到位,小区清扫保洁效果十分明显。但是,在调研中也发现有不少住宅小区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没有正常的物业管理制度,没有配备足够的保洁人员,甚至没有聘请保洁员,以至于出现垃圾无人扫,杂物随意堆,花圃成菜地,卫生脏、乱、差。二是小餐饮、夜市摊点周围垃圾较多。如象山北路及圆湖南路夜市和锦绣华城等地方小餐饮地面上垃圾随处可见。三是集贸市场清扫难度大,清扫力度也不够,环境卫生较差。四是一些沿街洗车场无排水设施,污水横流,影响环境卫生。如青云路、象山北路等地的洗车场产生的污水,影响道路环境卫生。

  4、环卫设施配置参杂不一,环卫工人配备相对不足。一是科技含量高的环卫设施较少。目前我县只有一台小型扫路车,环卫清扫作业机械化水平低,人工清扫费时费力,还存在安全隐患(今年就有一名环卫工人因清扫发生车祸);压缩式垃圾车、快速保洁车等科技含量高的设备较少。垃圾中转站建设选点周边群众抵触情绪大,影响了建设进程。目前垃圾中转站只有3座,达不到工作要求。二是环卫工人工资偏低,招聘难度较大。我县环卫工人大多年龄偏大,每天起早贪黑,工作脏、臭、苦、累,工资待遇偏低,收入明显低于社会同类型劳动用工,仅与我县最低工资持平。环卫人员流动性大,招聘难度较大,难于保证环卫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县环卫所仅招聘到200名环卫工人,比环卫工作岗位配备数量少80多人,环卫工人数量不足,增加了其工作量。我县城区环卫工人人均日保洁工作面积为7200平方米,高于省住建厅规定的5600平方米。

  5、相关部门对环卫工作协助支持不够。一是部分住宅小区环卫设施规划没有得到落实。近几年来,部分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没有按照规划设计配套建设环卫设施,工程验收后,住户阻挠在其房屋旁建设垃圾用房,摆放垃圾柜。如:、等住宅小区没有按照规划建设环卫设施。二是可利用垃圾回收率低,增加垃圾数量。因我县可回收再生资源的市场垄断,废旧物资收购价格低,与前几年相比可利用垃圾回收率明显降低,增加垃圾清运量,减缓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标实现的进程。

  三、几点建议

  环境卫生与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干净整洁的卫生不仅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还能愉悦身心,促进我县社会和谐发展。为巩固创卫成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境卫生意识。

  市民是维护与巩固城区环境卫生整治成果的主力军。要确保城区环境卫生的长效治理,必须调动广大市民参与的积极性。政府应加大对环境卫生的宣传力度,深入持久地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营造一个支持环卫事业,捍卫环卫成果,爱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电视台应经常报道爱护环境卫生的典型事例,同时也要及时曝光不文明行为,强化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二是学校应设立环境卫生课,开展“小手牵大手”爱护环境卫生的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让每一名学生的“小手”牵动每一个家庭的“大手”,让每个家庭、每个人都自觉爱护环境卫生。三是严格要求公职人员自觉遵守卫生公约,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2、明确工作职责,健全管理责任机制。

  相关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能职责,建立并落实环境卫生管理的相关责任制度,有效治理我县环境卫生的存在的问题。一是城管部门、秀谷镇、市管中心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管理区域,充实环卫人员,落实保障经费,建立打扫、收集、清运、“门前五包”监督巡查的长效管理机制,做到责任清,任务明,防止发生推诿扯皮、工作断档的现象。对城中村和农贸市场等重要区域,尤其是无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餐饮夜宵摊点要按照各自的职责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并定期检查调度。二是加强队伍网络建设。秀谷镇要建立和完善居住区网络,帮助各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楼长,明确其工作职责,收缴生活垃圾处理费和卫生服务费,改变“你不交钱我不扫地,你不扫地我不交钱”的现状,形成“大家出钱出力,共创干净整洁家园”的风尚。三是垃圾中转站、垃圾桶要建管并重,摆放要规范,清运要及时,做到日产日清,不影响百姓生活。四是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市场秩序。县政府应加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监管,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规范其市场秩序,从而减少垃圾清运量。五是民政部门要加强殡葬行业管理,推行文明殡葬,做好在城区沿路燃放鞭炮等行为的规范整治工作。

  3、依照法律规定,加强环卫监督检查和管理。

  城管、秀谷镇各社区、城中村应加强环境卫生监督巡查和管理执法力度,依据《xx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乱扔乱倒等违法违规的行为,该教育的教育,该劝阻的劝阻,该处罚的要处罚,做到一抓到底,绝不手软。

  4、完善环卫设施,提升环境卫生水平。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保洁资金投入,淘汰落后陈旧过时环卫设施,添置必要的科技创新环卫设备,如:大型垃圾清扫车、压缩式的垃圾车及快速保洁车等,提高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降低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风险。同时,县政府要增加环卫人员,减轻人均劳动强度,适当提高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确保环卫工人能招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对环卫系统干职工加班加点要实事求是,合理核定,适度放宽加班费用发放标准。二是新建居住区项目要科学规划公共环境卫生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经环卫管理部门审核后,才能验收,交付使用。三是督促支持左坊镇加大垃圾填埋场征地力度,为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 篇9

  近年来,正阳关镇镇政府在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加强村庄规划布局,引导农村建设,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建设,把村容整洁摆在了十分重要位置,明确要求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村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一些试点示范村、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也有不少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为了彻底改变全镇的环境卫生,真正做到“三清两化”,镇政府特别组织力量,进行了调研,先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农村环境卫生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生活污染不断加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之生活污水和垃圾数量也持续增多。现场观察到,农民生活污水和垃圾,大部分未经处理,就随意倾倒、随意排放,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污染越来越重,局部地区沟渠淤塞,污水横流。拱辰社区环城路有一个的简易垃圾池,周边200多户的生活垃圾全部倾倒在河边,大雨来时直接被大水冲走,给周边的村民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

  (二)公共设施配套不齐全。

  大多数村(居)只注意居民住房主体工程建设,而对新村道路、供电、供水、排污、卫生、绿化、美化、亮化、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附属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

  (三)管理机制缺失。

  一是部分村级卫生队伍不健全,环卫设施不配套;二是大部分村缺乏公共卫生管理机构,环境卫生长期处于无人抓、无人管、放任自流状态;三是没有形成村环境卫生工作机制,收集、处理垃圾(污水)的责任没有落实到位。

  (四)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

  目前村自来水水源大多为地表水,极易受到各类污染源的侵蚀,水质差,且大部分无处理设备;不少地方供水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农民生活用水。部分村民还未安装自来水,问题比较突出的如北台村、谭套、花门等75户,要求安装自来水,问题多次与镇政府联系,但由于目前火车站的自来水压力不够,只能等新增自来水新管线方能解决。

  二、主要原因分析

  当前我镇发展的环境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长期累积所致,其根源在于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

  一是重视不够。这几年以来,环境整治的重心几乎全部放在了社区,对农村环境工作重视不够,广大农民的生存环境权益未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既无全面系统的措施,也无强有力的管理手段,使得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基础十分薄弱,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撑、监督考核等方面亟需进一步加强。

  二是投入不足。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欠帐较多,加上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和政策,导致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虽然每年村有元的环卫经费,但到现在一直未到位,每次的垃圾装运及其他环境整治的经费都要村委先行垫付。

  三是意识不强。不少群众对环境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卫知识作指导,尚未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相关部门环卫宣传教育力度不大,未能达到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导致农民参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农村的主体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快推进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镇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已经成为影响全镇发展的突出问题,应引起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此建议:

  (一)将农村清洁工程列为镇政府主要工程,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缩小城乡差距,造福百姓的基础工程。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实现村容整洁势在必行。建议党委、政府进一步重视抓好农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将农村清洁工程纳入政府的主要工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善农民人居环境。

  (二)坚持规划先行,研究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要科学编制乡镇、村庄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建设村镇基础设施,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区域共建共享。要以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基础,认真编制农村环保规划和垃圾处理等专项规划,明确农村环境整治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向农村覆盖延伸。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力度。

  要积极争取省、市、县项目资金支持,同时,镇政府应从土地出让金中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乡(镇)、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中转补助;村庄清扫保洁费用可适当由村集体(置换土地收益,建立部分集体房用于卫生所、超市等公益收益,部分土地出让所得)和农民自筹,也可设立“村卫生保洁基金”。从长远看,镇政府应将农村环保和环境卫生整治项目纳入财政预算,逐年提高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建立农村环保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

  (四)注重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建设。

  党委、政府应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纳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总体安排,抓紧制定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和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将环境整治纳入镇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强乡村环卫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加大对环境整治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步建立适应农村环保工作需要的监管体系和环境卫生保洁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 篇10

  根据常委会党组统一安排,今年,常委会法工委对我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基本情况

  20xx年,城管局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城市污水治理PPP等项目为载体,以环保督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为工作重点,立足城市管理职能职责,不断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注重市政、园林管养水平提高,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生活垃圾发电项目提前一季度完成年度目标,城市污水治理PPP项目有序推进,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方案通过市委、市政府常务会,其他各项常态业务工作也有序完成。环保督察期间,城管局切实将城市污水治理、道路扬尘污染治理、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等环境保护工作与城市管理业务有机结合,全面梳理工作任务,共发现环境卫生类问题20xx余个,下发整改通知书200余份,出动执法人员20xx余人次、执法车辆370余台次,检查餐饮店1600户,规范烧烤摊点(店)620户,取缔露天烧烤676户。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城市管理工作的基础还较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比较突出,已建成的城市道路及老旧小区市政、环卫设施不完善,地下管网不配套、欠账较多;新建道路及小区市政、环卫设施设计和建设不能完全满足精细化管理需求;城管执法上,矛盾突出,各级城管执法特别是乡镇和街道的管理力量不足,未形成合力,存在麻痹和松懈的现象,执法装备配备欠缺,不能满足正常工作需要。

  2.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城市管理线长面广,涉及部门众多,由于职能交叉,城市管理宏观调控困难,分工协作、主动作为的工作机制尚不健全。城市管理工作任务重,标准高,须以必要的人、财、物投入作保障,目前,城市管理硬件建设和日常维护经费短缺,市政、园林设施管护的基本条件与实际管护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管理效果不平衡,管理触角未全覆盖,治理成果巩固还不够,市容市貌治理后反弹不时存在,长效机制未全覆盖。

  3.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存在执法依据缺位的情况。

  目前我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执法主要依据的有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2年8月1日起施行)、《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20xx年10月1日起施行),但这两部法规多年未作修订,有的法规条款针对性不强,有些条文已不适应当前城市发展的需要,致使部分区域出现了法律真空,要么缺乏可操作性,要么相互打架,罚则不一致,有的条款甚至与新的法律相抵触,有的只有禁止条款而没有处罚条款,对执法实践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不强,导致城管在具体执法工作中常常处于“借法执法”的尴尬处境。鉴于现有法律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城市管理的需要,导致城管执法威信降低,群众理解、配合、支持度下降,甚至偶有执法冲突发生。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进一步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根据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统一安排部署,突出问题导向,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对城市管理各类顽症痼疾进行集中治理,强化城市管理各项业务工作,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城市环境卫生治理体系,促进基础设施安全便民,城市环境更加干净整洁,市容市貌常变常新。

  2.不断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及体制改革工作。以数字化城管运行管理和监督考核为载体,将城市建成区实行网格管理,完善城乡一体化数字城管体系,建立市区(县)两级指挥平台及部门联动机制。在出台《攀枝花市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市级在编在职一线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的采购、配发以及日常管理等工作。

  3.制定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地方性法规,解决执法依据缺位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省对城市管理立法工作非常重视。20xx年1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发[20x]37号)文件,明确了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管理,及时制止、严肃查处违规占用公共空间以及乱贴乱画乱挂等行为;同时提出加强城市管理和执法方面的立法工作,完善配套法规和规章,实现深化改革与法制保障有机统一,发挥立法对改革的引领和规范作用。20xx年1月26日,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委发[20x]5号)文件,明确有立法权的城市要根据立法法规定,加快制定城市管理执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明晰城市管理执法范围、程序等内容,规范城市管理执法的权力和责任。

  立法主要应解决的'问题:一是上位法未做规定的部分: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度方面,政府已储备征用的土地和已明确土地使用权的待建土地、未聘请物业服务企业的居住区、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消纳场以及其他环境卫生设施、化粪池、储粪池等区域的责任区和责任人;建(构)筑物外立面管理;违法停车点设置的处罚,闲置用地和待建用地的围挡设置管理;户外方面,擅自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的处罚;环境卫生管理方面,违反餐厨垃圾管理的处罚等。二是上位法不够具体细化或不同法律法规间互有交叉的部分: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和管理;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的设置和管理;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方面饲养家畜家禽鸽子的管理;停车场和运输车辆的扬尘管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管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行政执法措施等。

  通过立法,可以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解决城管执法“借法执法”,有效减少执法冲突等问题。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 篇11

  关于苏中社区环境卫生的调研报告

  城市环境是现代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控制污染和疾病传播,确保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内容。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身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高度重视,人们所生活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解决环境问题显得更加刻不容缓。为了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为了实现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今年我对苏中社区的环境卫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调查中我发现以前的随处所见的垃圾现象明显减少,但是环境卫生问题依然存在。道路两旁的垃圾箱由于清洁工没有及时清理,而导致垃圾溢出垃圾箱,还有很多人把垃圾扔在垃圾箱附近,散落的垃圾是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炎热夏天会发出一阵阵的恶臭味严重影响社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也能招来许多苍蝇、蚊子,从而有可能引起某些昆虫媒介传染病的散发和流行。通过调查还发现有些建筑垃圾散落无人及时清理,以及某些建筑单位引起的粉尘污染严重,造成社区空气中粉尘浓度增高,从而造成人们某些呼吸系统的疾病,影响人体健康。除此之外,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但是其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不容忽视,还有汽车的喇叭声还会噪音污染,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的休息质量。

  针对社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首先增加环保投入。对社区主要路段要定时进行清扫、洒水,降低污染指数,改变空气质量。增设垃圾箱,配置运送垃圾车辆,配置垃圾清扫人员。其次对在社区内经营的商户建立“经营与卫生责任共担”的考核机制。政府与商户共同维护社区环境卫生,确保不让商业垃圾随处乱扔、餐饮业的垃圾污水不随处排放。第三,对辖区居民进行持续的环保教育。可采取发短信、送传单、办讲座等多种方式,让辖区居民从心底里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最后,加强巡查监督。社区可以组织居民成立环境卫生监督小组,并定时在社区辖区巡查,及时发现社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卫生死角,及时督促相关人员整改,确保保持社区的良好卫生环境。

  环境卫生问题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行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重任,只有大家共同努力,环境问题才能完善解决。我们应该提高环保意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倡导低碳生活,坚持可持续发展,共同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 篇12

  一、基本情况

  除楼房物业小区(物业管理处负责)新区街路、灵泉电厂小区、301国道满市至扎区公安局处(爱卫办代管)之外,其余片区,全部由区环卫处负责。现承担旧城区326万平方米的街路保洁工作及公厕、污水井、垃圾点的日常维护工作。承保公司负责污水及厕所的清抽清掏工作、垃圾清运、新区保洁等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1、随着人员不断退休,机械设备不足以覆盖,导致人力保洁压力过大,展开集中整治等活动,保洁人员过度疲劳。

  2、本区因历史原因、天气原因及地域特点导致垃圾堆积并无法使用机械设备,致使形成卫生死角、卫生难点。

  3、在批发市场周围、站前广场、恒泰农贸市场门前、人民市场周围等地存在乱摆摊现象,并乱扔垃圾,导致保洁难度过大。

  4、随着本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开展,本区垃圾箱、果皮箱等卫生设施不足以覆盖居民居住及工作区域。

  三、解决措施

  1、已经向政府申请,购买洗扫车、清雪设备等,用以提升机械化清扫率,同时保证保洁工作更好的完成。

  2、针对全区的卫生死角进行普查,分期、分批、集中人员开展整治,逐步的清理卫生难点。

  3、针对随意摆摊,乱扔垃圾现象,我们会积极与执法局进行反映,加大监管力度。

  4、针对全区卫生设施不够的情况,区民委已承诺进行解决,目前正在调研和招标工作准备中。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 篇13

  一、目前我乡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月、提升月活动,是县委、县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工作。作为农业大乡,在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治理攻坚行动中深感责任重、压力大,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倾全力。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强化措施,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月份以来,全乡在环境卫生集中治理攻坚行动中共发放倡议书6200份,悬挂条幅86条,发动群众义工5830余人次,共出动大中型车辆1328辆,全乡33个村累计清除垃圾55195㎡,累计拆除路障及残垣断壁129处,完成绿化面积2500平米,动用车辆335台次清除12公里长的交通道路垃圾300㎡,动用车辆31台次清除14公里长的河道干渠垃圾4300㎡,共发放垃圾桶1600多个,垃圾中转站已正常运行,村村建立了保洁员队伍,配备了垃圾清理车,全乡有5个村在县级考核验收中评为优秀等次。

  二是抓住重点,保证乡域环境洁净优美。

  一是广泛宣传发动。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地抓好宣传工作,利用横幅、标语、宣传单、大喇叭等多种形式,每天不间断地向群众进行宣传和动员。

  二是坚持分类施治。对全乡33个村采取分类施治、各个击破的办法,在国省主干路沿线的村及307国道、廊泊路沿线、乡域内河流区域实行分片包段责任制,坚持分工负责,加强综合施策、协同治理,重点打造了闫辛庄、蒲码头等精品示范点。

  三是严格督导检查。根据《沧县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办法》,包村干部和包片领导每天驻村督导各村自清进度,每日三点前汇报自清户数、垃圾处理量等工作进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到位。

  三是建立机制,力促环境整治工作长效化、常态化。我们制定了《高川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明确了农户环境卫生要求、保洁员保洁标准、垃圾清运员工作标准和乡村干部环境卫生整治职责,用制度来保证环境整治的成果。各村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垃圾暂存点,由村两委推荐保洁员,经乡政府批准后上岗,并按照相关标准发放工资,保洁员负责对村内的所有街道进行日常清扫和垃圾分类收集工作。

  二、高川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思想认识不够,环境卫生意识急需加强。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普遍比较差,村民不但垃圾乱丢、杂物乱放,而且对村中的“脏、乱、差”长期视而不见,这种观念和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二)农村基础条件差。一是农村长期来缺乏环境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推进过程中难免会发现“上边热、下边冷”的现象,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够积极主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自我要求过低,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缺乏足够认识,从而造成了在整治过程中的群众性、基础性工作难以深层次推进。二是村庄布局规划滞后。我乡部分村庄布局规划不尽合理,整体布局散乱,没有综合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给农村综合整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三是乱堆乱放、垃圾成山等历史遗留问题普遍存在。大部分村普遍存在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且不同程度存在乱倒建筑、生活垃圾现象,这些问题也影响了我乡环境卫生的整治效果。

  (三)综合整治经费得不到足够保障。环境整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很大的投入,而我乡农村环境治理资金远不能满足建设要求。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中转、处理以及运输等多个环节尚未步入正常轨道。而垃圾清运、保洁,环卫设施建设及维护,环卫设备购买、更新及日常维护等都需要足够资金才能保障正常运转。

  (四)长效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统一管理机制。一是缺乏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总体规划。长期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对农村的环境卫生的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农村环境保护条件不充分,工作很难全面、协调、有序地开展。二是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力量薄弱。三是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未深入。受人力、资金等条件限制,保护农村环境的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

  三、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提高村民思想认识,加强宣传教育。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效,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党委、政府要把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当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事来抓,要认识到农村环境卫生差不仅会影响农村的村容村貌,而且有可能造成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危害生态环境。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引导和管理。

  第一,进行经常性地宣传教育。可以以发放宣传单、广播、宣传栏等形式,进村入户,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措施方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和健康知识的常态化宣传普及,引导群众自觉保护环境,增强卫生观念,使环卫知识真正深入人心。

  第二,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拓宽宣传途径。可以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细化出以“讲文明,爱卫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将其纳入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日常课程安排中去,让学生充当环境卫生整治的宣传者和实践者,让他们从小树立环境卫生良好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通过他们进而带动父母长辈自觉参与到全乡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来;

  第三,以典型促发展。可以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的工作经验、工作成效、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加以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和推广典型,促使我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科学规划,加快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科学的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村庄建设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规划不合理,势必影响农村的后序建设与发展。第一,要高度重视乡村规划工作,真正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进行农村村乡建设规划,结合当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综合考虑道路、水沟、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标准要高、要实用、要注重体现人文特色和生态特色。第二,尊重村民意愿,号召全民参与,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效性。村庄的整治与规划必须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使整治规划成为广大村民的共同认识。在整治规划与方案中,要广泛了解村民的需要。农民是村庄整治工程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在推进村庄整治工程的过程中,没有村民们的广泛参与是难以正常进行的,只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设计出村庄整治的最好规划与方案。

  (三)拓宽资金渠道,建立整治投入机制。在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方面,长效管理要想顺利进行,除了要有完备的长效管理制度,重要的是要有长效管理的资金来源。为此建议:

  第一,政府主导。政府对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项目资金支持补助,以填补资金运转难的空缺;

  第二,部门帮扶。尤其是环境、农业、林业等职能部门,要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工作,提供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帮助联系村解决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第三,村民参与。要想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与村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就必须让村民加入到整治的全过程中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卫生保洁费制度,使村民形成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保障长效管理走得更远。

  (四)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整治成果。机制既是活力、动力的源泉,又是约束的保证。建立和落实长效工作机制是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的关键,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是一项高难度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动态性和反弹性的特点,仅靠紧一阵子是根本搞不好的,必须结合实际,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工作“不断线”,持续深入有效开展。

  第一,继续强化领导机构管理。在巩固原有环境卫生整治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配备好专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统一指导和管理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开展。制定年度整治计划,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农村环境卫生大扫除,引导村民自觉对门前占道及乱堆乱放现象进行清理、保洁。

  第二,强化考核,实行滚动式管理。要对村建立年度目标责任制、督促协调机制、动态管理制度。严格进行考核评比,乡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对各村采取不定期的明查暗访、跟踪互查。经过考评考核验收达到合格要求的村,由政府给予适当奖励补助;对未达到合格要求的村责令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教育谈话。

  第三,设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意见箱”。在乡主干道或者各村垃圾集中处理地段安放意见箱,广集民智,向村民取经,并对能提出实用性意见的村民进行嘉奖表彰,在无形中营造“爱护家园,全民参与”的氛围。

  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涉及面广、动态性强、反复性大,这一问题始终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难点,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提高对农村垃圾问题的认识,加大投入,同时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保意识,最终建起覆盖农村的良好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 篇14

  随着我省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管理已成为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然而就在各地政府纷纷大张其鼓地要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旅游城市"等等时,他们往往却忽视了创建这些"城市名牌"的基础——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的投入。

  为了较准确地掌握我省环境卫生行业设施建设、设备配置的状况,以及各地财政对市容环卫的投入情况,我会对本会环卫会员单位所在市、县、镇环卫状况、环卫投入等进行了专项调研。

  本次调研内容主要有(1)当地环卫基础设施、环卫装备情况;(2)财政对环卫投入情况以及卫生清洁服务费与垃圾处理费收缴情况;(3)环卫职工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障情况;(4)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情况。

  调研采取表格调查与走访调查相结合。在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各选择一个地区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环卫基本情况调查表》、《环卫经费情况调查表》、《环卫职工待遇情况调查表》和《垃圾处理设施调查表》四个调查表格,发放给各地环卫会员单位进行问卷调查。

  实地调研走访了揭阳地区的揭阳市、普宁市、揭东县、揭西县和惠来县;茂名地区的茂名市、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和电白县;清远地区的清远市、英德市、连州市、佛冈县、清新县、连山县和连南县;以及珠三角的深圳市。并对126个环卫会员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调查表格113份,回收率89.7%。

  调查结果按调查项目要求采用ecel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并按《广东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的广东省片区划分进行片区比较分析。

  片区的划分按照各城市的地理位置、城市规模、经济及人口规模,分为以下四个片区:珠江三角洲片区、粤北片区、粤西片区、粤东片区。

  珠江三角洲片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等6个地级以上市整个行政区域以及江门、惠州、肇庆等3个地级市的市区及其周边地区,土地面积约5.45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面积的30.62%.

  粤北片区包括韶关、清远等2个地级市整个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约3.70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面积的20.79%。

  粤西地区包括茂名、湛江、阳江、云浮等4个地级市整个行政区域,江门市所辖的台山、开平、鹤山、恩平4个县级市和肇庆市所辖的广宁、德庆、封开、怀集4个县,土地面积面积约3.85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面积的22.63%。

  粤东地区包括汕头、河源、梅州、汕尾、潮州、揭阳等6个地级市整个行政区域和惠州市所辖的龙门县,占广东省面积的4.80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面积的26.97%。

  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市容环卫现状

  1、环卫管理体制

  目前我省城市的市容环卫管理部门除广州市为政府行政部门外,地级市的多为政府行政部门属下的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21个地级市中只有广州、深圳、珠海、中山、肇庆、惠州、梅州、汕头、茂名、阳江和清远有全市的环卫专职管理部门,其余的由城市管理局(或市政局、建设局等)内设机构的一个部门负责(或兼管)。其它市(区)、县的环卫管理部门基本为事业单位,这些部门多数管干一手抓。

  2、环卫运作模式

  我省环卫现有的运作模式可分为几大类型,一种是管干分离的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于经济较发达地区,要求政府要有足够的财力投入城市环卫服务,同时管理部门有较强的管理和监督能力,这种模式以中山市为代表。一种是"一把扫"扫到底(包括内街)的模式,它适合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求管理部门有较强的内部管理统筹能力,这种模式以清远市为代表。还有一种就是分级管理模式,市(区)、县环卫管理部门负责道路、公厕清扫保洁以及生活垃圾运输处理,街道(镇)办事处负责街巷、居住区内道路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这种模式要求各级之间要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和环卫主管部门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但目前许多地方仍未能解决交界接壤区域相互扯皮、协调难的问题。这种模式在省内大多数地区普遍存在。

  3、环卫行业服务现状

  我省环卫行业服务现状可分为两部份:其中环卫设施建设、设备制造、物业清洁服务基本已企业化、市场化;但城市公共环境卫生维护仍以事业单位为主,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原因是以事业单位(或企业化管理)运作,比以企业方式运作费用相对要低些。

  二、市容环卫经费

  我省城市环卫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两部份,一是政府的财政投入,包括地方政府的日常投入和上级政府的补助;二是居民、单位交纳的清洁服务费、垃圾处理费等专项费用。

  在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也引入了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建设并运营大型的垃圾处理设施。

  1、政府对环卫经费的投入

  环卫投入指的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市容环境卫生投入的经费。

  调查显示对环卫投入受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以及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这些差异一方面体现在政府对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的投入,另一方面表现在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维护上的投入,主要在城市清扫保洁、垃圾收集清运方面。

  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的投入,应该肯定珠三角片区比其它片区大,尤其是城市里的设施建设规格高,设备装备充足。其它片区地级市的环卫设施设备的建设装备也在逐步提高。随着"城市化"推进,出于"民心工程"的考量,对可作为其标志物的环卫设施如公厕等的建设正逐步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并尽其所能给予投入。但对于其它环卫设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关注则相对较差。

  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除珠三角片区已建成有规模的生活垃圾焚烧厂16座,其它片区暂时没有,我省的生活垃圾处理仍以填埋为主。珠三角片区建有符合国家卫生填埋标准的填埋场11个,但管理水平与其大手笔的投入相比则要逊色得多。本次调研珠三角片区填埋场只有5个达到、1个基本达到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粤北片区填埋场只有2个基本达到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粤东片区只有3个基本达到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粤西片区无一基本达到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根据建设部《关于全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检查情况的通报》建城32号)。

  目前我省21个地级市中尚有个别城市没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云浮、珠海、韶关、阳江市的填埋场在内建成投入使用,在建中的梅州和河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预计可投入使用,茂名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已进入规划环评阶段,汕尾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暂时还没有起动。部分地级市的填埋场扩建工程也存在经费困难的问题,因此我省要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目标确实还需下大功夫。

  一般地说,城市环境公共卫生维护主要包括的城市道路、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这是环卫日常工作的主要项目,占了日常经费支出的大部份。如果从环卫经费支出中删除设施、设备和生活垃圾处理费用,剩下的作为日常费用,按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其它费用开支的权重分别为0.45、0.4和0.15计算,可以发现各地投入清扫保洁的平均费用最高不超过7元/平方米&8226;年,最低仅为0.6元/平方米&8226;年,平均在2.1411.21元/平方米&8226;年的范围。珠三角片区的投入明显高于其它片区,其中以广州市的'投入最大,这与广州市作为南方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较强、市容环境卫生要求高有关。在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费用方面,珠三角片区城市的生活垃圾清运费用显然比其它地区高,其中以佛山地区的平均费用最高,这些大概与珠三角的城市化扩大,运输距离远,可利用土地缺乏和生活垃圾处理理念的转变有关。

  数据显示我省大多数城市在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方面的投入是不足的。建设部发布的《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管理办法》(城建[1994]238号)第四条规定"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把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所需经费纳入城市维护建设资金使用计划,并根据需要,每年适当增加或调整。"一些城市市区范围扩大了几倍,人口增多,清扫保洁面积不断扩大,生活垃圾量不断增加,可相应的环卫投入却没有增加,使得城市日常的公共环境卫生状况维持在较低水平。

  我省许多城市的政府并没有真正认识、或有意回避城市环境公共卫生维护是一项政府必须为市民提供的公益性、社会性服务事业,没有实事求是地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起环卫成本核算管理、人力管理等制度,因而在环卫日常维护的投入上往往带有较大的随意性。以致谈到环卫体制改革,有的政府官员就盲目地认为环卫作业市场化可以减少政府的投入,而从没有分析过当这个公共服务产品市场化时,政府可能减少的是哪些投入,可能会增加什么费用,它们的平衡点在哪里。因此不少地方在环卫作业招标中无根据地采用"价低者得",结果城市的市容环境卫生水平上不去,出现市民投诉多,环卫工人上访的尴尬现象。

  2、环卫专项收费

  环卫专项收费指的是城市环卫管理部门按规定程序,经物价部门批准对城市居民和单位收取的垃圾处理费和卫生清洁服务费。

  我省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加快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环境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因财政收入欠佳,对城市环卫设施建设、日常维护费用的投入往往不足,靠环卫专项收费补充。由此可见,环卫专项收费在维护城市市容环卫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统计的结果表明:超过40%的城市,市容环卫支出的30%以上来自环卫收费(其中约19%的城市甚至超过50%)。这既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也有经济不太发达的城市。

  虽然环卫专项收费有法律依据,并经各地物价管理部门批准收取,但环卫收费难,不论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一直是困扰各地基层环卫部门的难题。

  基层环卫部门费了很大的力气开展环卫专项收费工作:主动配合政府及物价管理部门调研,制定一个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收费标准;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环卫工作质量,以优质服务赢取市民对环卫收费的支持;加强与职能部门、媒体、社区、相关单位沟通,争取支持和配合,开展环卫专项收费宜传、收费代理等;聘请常年法律顾问指导依法收费,与法院做好沟通工作,将收取卫生清洁服务费的法律依据提交给法院,争取法院支持环卫部门通过法律途经解决个体工商户、居民住户、甚至个别单位恶意欠费问题。这方面南雄市和丰顺县曾取得较明显的效果,一是使市民懂得环卫收费是合理合法的,增强了缴费自觉性;二是给欠费的单位和个人,起到了警示作用,从而减少了拖欠缴费的现象;三是提高了收费率,保证了环卫工作顺利开展。各地环卫基层往往把法院作为是环卫专项收费依靠的最后一招。

  然而11月25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五华县环卫所与曾雪泉城市卫生服务费纠纷一案的批复》指出"五华县环卫所依法取得《广东省经营服务性收费许可证》,根据县政府的规定和县物价局核发的收费标准,曾雪泉拒绝缴交垃圾服务费,五华县环卫所作为五华县市容和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单位,可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规定》的规定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本案争议不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纠纷,不属民事案件受理范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这个批复已成为各地法院受理环卫专项收费纠纷的一个案例。这也提醒了我们的政府环卫行政主管部门,环卫专项收费纠纷依法是可以通过行政处罚解决的。但正如南雄市环卫所的法律顾问指出的,行政处罚必须有详细的规定,如果只是根据国务院101号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规定》,根本无法执行。

  尽管我国政策法令早有对污染物"谁产生,谁付费"的法定原则,但对环卫专项收费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带有强制性的规范性文件。纵观我省的环卫专项收费的相关法规,没有一个对拒交环卫专项收费作出行政处罚的详细规定。因此各地的收费操作基本上是缴费义务人自觉的就收,拒交的就不收,最后形成了收多少算多少的尴尬局面。这对自觉缴费主体来说,也是一种社会不公的反映。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 篇15

    一、基本状况

  XX市位于XX省西北部,河中下游,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852平方公里,辖11镇3乡3个街道,90个行政村,34个社区,总人口31.4万人,二调耕地面积34.67万亩。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为农业投入品、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农作物秸秆和规模养殖场粪污。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藏性强,加之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掌握难度大,已渐渐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进展和漂亮乡村建设的主要瓶颈。

  二、农业面源污染及农村环境整治的现状

  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静”的农村生态环境,我市坚持以“治污治水·干净家园”五年攻坚行动和“四在农家·漂亮乡村”六项行动为抓手,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改造“10+n”和“七改一增两治理”行动方案,整合各部门专项资金,采纳bt、bot、ppp等模式,拓宽环境治理投资渠道,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和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以及农作物秸秆、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肯定的成效。

  (一)大力开展生活垃圾治理设施建设,垃圾收运系统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我市着力健全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广西鸿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启动日处理20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为削减原有垃圾填埋场对四周环境的影响,投入500万元对原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处理。投资3500万元,完成XX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建设,建成垃圾压缩中转站14座(其中城区2座、乡镇12座),配置转运车10台、勾臂式垃圾车48台、可卸式垃圾箱600个。乐观探究乡镇生活垃圾源头处理模式,投资66.88万元,选购“分散式生活垃圾处理站”设备2台,在石堡乡、葫市镇开展生活垃圾就地处理试点工作,选购垃圾箱125个、垃圾钩臂车9辆,并安排至各乡镇、村,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力量。目前,我市生活垃圾收运设施掩盖全市17个乡镇(街道)和79个行政村,乡(镇)掩盖率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

  (二)大力开展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力量进一步提升

  根据省委关于“坚守进展和生态爱护两条底线,努力把河打造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改革先河”的要求,我市从20xx年起,实行bt、bot以及ppp等模式,大力实施城乡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工作。

  1.大力开展集镇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掩盖率达到100%。投资近1.8亿元,采纳aao+mbr+紫外线杀毒工艺,建成大同、复兴、丙安、旺隆、元厚、葫市、长沙、官渡、长期等9个集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生活污水7300吨,出水水质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xx)一级a标。投资2200余万元,实行“生化+人工湿地”工艺,建成宝源、两河口、石堡、白云、丙安5个集镇人工生态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日处理生活污水1500吨,出水水质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xx)一级b标。引进了金水源水务有限公司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第三方运行管理,确保了污水处理设施长期有效运转。全市17个乡镇(街道)集镇污水治理设施实现全掩盖,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

  2.全面推动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结合“四在农家·漂亮乡村”六项行动和“治污治水·干净家园”五年攻坚行动,整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清洁工程、清洁小流域治理和河流域环保专项资金以及财政“一事一议”资金,实行人工湿地工艺、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系统和一体化净化器+人工湿地等工艺,在农村居民聚居点、高速大路沿线、河沿线和景区沿线,大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工作。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45套,在建农村污水治理设施8套。编制完成《XX市整体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项目实施方案(20xx—20xx年)》,方案实施污水、垃圾治理项目221个,总投资43386.78万元。其中,污水治理项目128个,总投资42136.78万元,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93个,总投资1250万元。力争用3年时间,利用人居环境改造资金着力改善全市100个行政村人居环境,重点打造精品型村庄18个、提升型村庄30个、普及型村庄52个,进步一完善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实现农村污水垃圾治理设施全掩盖。

  (三)着力掌握化肥、农药施用,确保总量实现“零增长”

  通过开展科普宣扬、强化日常监管、推广标准化生产等方式,不断提高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户绿色生产意识,20xx年,建成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生态原产地产品爱护示范区通过评定,列入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幅提升。

  1.推广绿色疫病防控技术,实现农药使用“负增长”。在水稻生产上推广使用太阳能杀虫灯、稻鱼共生、稻鸭共育模式和生物农药,在金钗石斛生产上推广应用农业、物理、生态调控配套生物农药,在蔬菜生产上推广太阳能杀虫灯配套生物农药,在果园管理上推广养鸡放鸭、糖醋液诱杀、人工捡拾处理等措施。同时,依托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品种农药,提高生物农药使用比例,达到农药减量控害和削减农药对环境的污染。20xx年,全市农药使用量16.17吨(折百量,按纯度100%计算),化肥施用量掌握在250公斤(折纯)/公顷以内,同比下降6.9%,实现负增长。

  2.大力推广科学用肥,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依据《XX省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XX省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和《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规定(试行)》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选取了涵盖种植型、工业型、生态型3种村庄类型的5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15个点位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每年根据20万亩的`总体目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施用有机肥,指导农夫科学购肥、用肥,20xx年全市化肥施用强度130.5公斤/公顷,全市化肥施用强度实现稳中有降。

  (四)严管严控,着力提高畜禽规模养殖粪污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1.规模养殖场畜禽污染处理实现全掩盖。严格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定,通过市乡两级分级负责巡查、经营主体建立完善台账等方式,对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进行常态化监管。目前,我市共有规模养殖场12家,年产生粪便26755吨左右,全部采纳雨污分别、干湿分别和垫料平养等方法,通过将养殖粪污集中收集用于生产有机肥、堆肥、沼气池处理等方式,年综合利用25430吨以上,综合利用率达95.05%。

  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市结合生态市创建和森林防火工作要求,不断加大宣扬和查处力度,严禁野外焚烧秸秆。通过免费发放腐熟剂等方式,推广秸秆腐熟还田还土技术,在避开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又改良与培肥了土壤。目前,我市还在乐观与有关企业接触,洽谈生物质发电项目,进一步拓宽秸秆综合利用途径。20xx-20xx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6%以上。

  (五)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农村综合环境得到大幅改善

  1.着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20xx年至20xx年,全市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5439户。20xx年,我市根据脱贫攻坚有关要求,投资3.5亿元,集中开展了农村危旧房屋整治,共整治各类危旧房821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2431户,新修建597户,全面消退农村群众住房难问题。

  2.着力开展小康房建设。根据《遵义市“四在农家·漂亮乡村”—小康房行动方案20xx年度实施方案》要求,投资800万元,完成复兴镇凯旋村、两河口镇盘龙村、葫市镇小关子村200户小康房建设任务。

  3.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xx年,我市投资9000万元,打造完成天台镇凤凰村、复兴镇张家湾、两河口盘龙村、大同镇民族村、丙安镇三佛村、宝源乡玉丰村等6个精品型村庄。20xx年,方案投资8400万元,实施整体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示范单元项目10个村庄,已在复兴镇凯旋村、旺隆镇富顺村等10个村全面开头实施,累计完成投资6831万元;方案投资13.76亿元,在葫市镇天堂村、官渡镇玉皇村等16个乡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造点150个(其中,精品型18个、提升型40个、普及型92个),已完成投资亿元。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脱贫攻坚集中整治、实施“四在农家·漂亮乡村”六项行动和财政一事一议项目等方式,在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了肯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

  (一)群众环保意识薄弱。群众对环境爱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熟悉不到位,环保意识薄弱,未充分熟悉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资源爱护与可持续进展的重要性。

  (二)监管、保障体系不健全。与城市系统、严密的环境爱护监督管理相比,农村地区的监督管理相对滞后。加之农村面源污染点多面广、牵涉部门多,多数地方几乎是监管死角。

  (三)资金投入不足。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之我市群众居住分散,农业生产以户为主,建立完善处理系统和后续维护投入很高,地方财政难以担当。

  四、对策与建议

  (一)切实提高群众素养。在农村地区大力开展环保学问宣扬,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切实提高其生态环保意识,为建设漂亮乡村夯实思想基础。

  (二)加大资金投入。各部门乐观向上争取项目,充分发挥财政资的支持和杠杆作用;

  乐观引进第三方投资、社会资本运营的ppp模式,根据“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舞社会资本和经营主体参加;

  统筹整合项目和资金,根据“渠道不变、整合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避开分散投入、重复实施等现象,实现项目效果的最大化。

  (三)建立完善农村环保监管网络。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结合“河长制”组织体系,建立专职机构、兼职人员、志愿者相互补充,形成横到边、纵究竟的全掩盖监管体系,实现从被动应付到主动监管的转变。

  为切实提高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建议上级在以下几个方面赐予基层更大的支持:一是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和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夯实漂亮乡村建设基础。二是规划建设区域性的农膜和化肥、农药、饲料等农业生产投入品包装物回收系统,提高农村生产垃圾处理利用率。三是建立农药、兽药、动物疫苗等有毒有害物质专业回收处置机构,避开对农村环境和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 篇16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扎实推动统筹城乡进展过程中,加强村庄规划布局,引导农村社区建设,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建设,把村容干净摆在了非常重要位置,明确要求大力加强环境爱护工作,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在统筹城乡进展中,始终把土地整治工作与推动统筹城乡进展有机结合起来,把土地置换安置小区建设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夫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注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乐观开展多种形式的村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一些试点示范村镇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也有不少乡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比较严峻。其城管局所驻的镇村也不例外,村有4259人,1065户,16个村民小组卫生脏、乱、差较为突出的小组有:河边、学堂下、胡屋坪、老安置地、新屋、老屋、火车站及邱屋、杨屋等。虽然工作队进驻后与镇、村一起不定期进行装运,但由于经费、人员等问题的困扰及村民素养的问题有待提高等客观因素制约着多项工作的总体推动。“三送”工作队就此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现报告如下:

    一、当前农村环境卫生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生活污染不断加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进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之生活污水和垃圾数量也持续增多。现场观看到,农夫生活污水和垃圾,大部分未经处理,就随便倾倒、随便排放,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污染越来越重,局部地区沟渠淤塞,污水横流。本村河边小组(老一中对面)有一个村委的简易垃圾池,周边300多户的生活垃圾全部倾倒在河边,大雨来时直接被大水冲走,由于车子进不去,给周边的村民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

  (二)公共设施配套不齐全。

  大多数村只留意农夫住房主体工程建设,而对新村道路、供电、供水、排污、卫生、绿化、美化、亮化、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附属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准时配套。

  (三)管理机制缺失。

  一是部分村级卫生队伍不健全,环卫设施不配套;二是大部分村缺乏公共卫生管理机构,环境卫生长期处于无人抓、无人管、放任自流状态;三是没有形成村环境卫生工作机制,收集、处理垃圾(污水)的责任没有落实到位。

  (四)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

  目前村自来水水源大多为地表水,极易受到各类污染源的侵蚀,水质差,且大部分无处理设备;不少地方供水力量不足,严峻影响农夫生活用水。村处于城乡结合部,部分村民还未安装自来水,问题比较突出的如老屋小组黄日春等户,要求安装自来水问题多次与工作队联系,但由于目前火车站的自来水压力不够,只能等到206国道改建后,新增自来水新管线方能解决。

  二、主要缘由分析

  当前统筹城乡进展的环境污染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长期累积所致,其根源在于进展不足或进展不当。

  一是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使得环境整治的重心几乎全部放在了城市,对农村环保工作重视不够,广阔农夫的生存环境权益未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相比,农村污染防治工作,既无全面系统的措施,也无强有力的管理手段,使得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基础非常薄弱,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撑、监督考核等方面亟需进一步加强。

  二是投入不足。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欠帐较多,加上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和政策,导致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严峻滞后。虽然每年村有5000元的环卫经费,但到现在始终未到位,每次的垃圾装运都要村委及“三送”工作队先行垫付。

  三是意识不强。不少群众对环境的危害性熟悉不足,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卫学问作指导,尚未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相关部门环卫宣扬教育力度不大,未能达到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导致农夫参加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乐观性不高,统筹城乡进展的主体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快推动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统筹城乡进展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已经成为影响各地扎实推动城乡统筹进展的突出问题,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此建议:

  (一)将农村清洁工程列为市政府民生工程,大力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进展,造福百姓的基础工程。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实现村容干净势在必行。建议各级党委、政府以统筹城乡进展和苏区振兴进展为契机,进一步重视抓好农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将农村清洁工程纳入各级政府的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推动机制,实行切实有效措施改善农夫人居环境。

  (二)坚持规划先行,讨论制定农村环境爱护规划。

  要科学编制乡镇、村庄建设规划,统筹支配建设村镇基础设施,推动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区域共建共享。要以市、县域经济社会进展规划为基础,仔细编制农村环保规划和垃圾处理等专项规划,明确农村环境整治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向农村掩盖延长。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力度。

  在乐观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市、县政府应从城市建设维护费和土地出让金中支配肯定的比例,用于乡(镇)、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中转补助;市、乡财政应对垃圾运输和养护保洁经费予以保证;村庄清扫保洁费用可适当由村集体(置换土地收益,建立部分集体房用于卫生所、超市等公益收益,部分土地出让所得)和农夫自筹,也可设立“村卫生保洁基金”。从长远看,各级政府应将农村环保和环境卫生整治项目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逐年提高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建立农村环保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乐观引导和鼓舞社会资金参加农村环境爱护。

  (四)重视抓好项目资源整合。

  目前,国家和地方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有限且涉及多个部门,建议在不转变用途的前提下,以市(县)为单位,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涉农环保奖金,将农村环保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饮用水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农村清洁工程、文明村镇建设、农村改水改厕、农网改造、村卫生室建设等有机结合,聚合有限财力,集中区域,统筹使用,抓好试点示范,从而产生集聚效应。

  (五)注意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建设。

  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纳入节能减排和环境爱护工作总体支配,抓紧制定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和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将环境整治纳入市县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强乡村环卫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加大对环境整治的宣扬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农夫群众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步建立适应农村环保工作需要的监管体系和环境卫生保洁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

  (六)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当前,应锁定有限目标,在统筹规划建筑垃圾、污水和粪便处理设施的同时,把垃圾集中处理作为新农村环境整治的切入点,加快推动掩盖市乡村三级生活垃圾收集、中转和处理网络建设,因地制宜建立各具特色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完善收运系统,将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到城镇垃圾处理场处理或实行垃圾分片划区集中处理;在缺乏垃圾处理场的地方,鼓舞农夫开展简易、有效方式处理。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 篇17

  x乡共辖4个村,60个组,总人数1.9万余人,总面积58平方公里。我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做到早动员、早部署,全乡人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大整治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推进x乡统筹发展,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共同打造宜居、和谐、幸福的“梦”,我乡特组织了专人对全乡环境卫生整治阶段性工作进行了调研。

  x年10月11-15日,在乡长带领下,乡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及全乡县代表、乡代表,重点对x乡海坝村、x村、安庆村等3个村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与这3个村的“支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了汇报,并随机选了90名村民进行了调查,广泛征求了村民的意见。

  (一)调查问卷与调查对象

  为全面了解x乡农村环境整治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调研组设计了《x乡村寨整治及农村环境问题调查问卷》,于x年10月11日在以下村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与走访。分别为x乡海坝村、x村、安庆村等4个村。调查对象总数为90人(其中女性37人)。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段大约在16-72岁之间,主要群体是中老年人,其中25岁以下(包括大、中学生)27人,占总人数的30%;26-35岁11人,占总人数的12.2%;36-45岁10人,占总人数的11.1%;46-55岁22人,占总人数的24.5%;56岁以上20人,占总人数的22.2%。被调查对象的学历分布主要是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学历,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46人,占总人数的51%;高中学历26人,占总人数的29%;大专及以上学历18人,占总人数的20%。

  (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满意度测评。

  调研小组根据我乡实际情况设计了《x乡环境卫生整治调查问卷》,问卷共15个项目。调研中发放问卷90份,回收问卷90份。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得出本乡村民对数月来我乡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满意度总体上是“基本满意”的。满意度调查具体结果如下:

  (一)村民思想认识不够,环境卫生意识急需加强

  在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我们发现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比较差。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习惯和落后观念的影响以及缺乏宣传教育,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普遍比较差,与城镇居民有一定的差距。村民不但垃圾乱丢杂物乱放,而且对村寨的“脏、乱、差”长期视而不见,这种观念和陋习与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二)农村基础条件太差

  一是农村长期来缺乏环境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

  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推进过程中难免会发现“上边热、下边冷”的现象,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够积极主动,认为农村就是农村的样子,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自我要求过低,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缺乏足够认识,从而造成了在整治过程中的群众性、基础性工作难以深层次推进。

  二是村寨布局规划滞后。

  我乡大部分村庄布局规划不尽合理,整体布局散乱,没有综合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给农村综合整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三是乱堆乱放、垃圾成山等历史遗留问题普遍存在。

  大部分村普遍存在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且不同程度存在乱倒建筑、生活垃圾现象,山头、沟渠存留有大规模垃圾堆现象,这些问题也影响了我乡环境卫生的整治效果。

  四是农村市场集市重点地带长期来缺乏配套的卫生清运制度与管理。

  以往农村市场等地带经常出现卫生责任互相推诿、环境卫生无人管理的现象,导致这些地方往往成为环境卫生死角,长期得不到根治。

  (三)综合整治经费得不到保障

  环境整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很大的投入,而我乡是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经济条件比较差,财政财力困难,农村环境治理资金远不能满足建设要求,因此在落实配套整治资金过程中存在很大难处。各村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池已经建设完成,也开始投入使用,但是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中转、处理以及运输等多个环节尚未步入正常轨道。而垃圾清运、保洁,环卫设施建设及维护,环卫设备购买、更新及日常维护等等仅靠一次性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四)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统一管理机制。一是缺乏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总体规划。长期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县大多数乡镇都没有对农村的环境卫生的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农村环境保护条件不

  充分,工作很难全面、协调、有序地开展。二是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力量薄弱。农村保洁队伍的参差不齐以及机械装备的缺乏,有的村挑选保洁员是出于对老弱病残人员的照顾,而不考虑此类人员能不能担负起职责;有的村虽然配备了专职保洁员,但是疏于管理,缺乏监督考核,干好干坏一个样。三是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未深入。受人力、资金等条件限制,保护农村环境的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

  (一)提高村民思想认识,加强宣传教育

  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关系着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效,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各级党委、政府责无旁贷。要把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当做建设美丽乡村的大事来抓,要认识到农村环境卫生差不仅会影响农村的村容村貌,而且有可能造成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危害生态环境。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引导和管理。

  第一,进行经常性地宣传教育。可以以发放宣传单、流动广播、墙体喷绘和树立宣传栏等形式,进村入户,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措施方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和健康知识的常态化宣传普及,引导群众自觉保护环境,增强卫生观念,使环卫知识真正深入人心,彻底把村民“要我干”的观念转换成“我要干,干得好”的自觉。

  第二,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拓宽宣传途径。可以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细化出以“讲文明,爱卫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将其纳入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日常课程安排中去,让学生充当环境卫生整治的宣传者和实践者,让他们从小树立环境卫生良好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通过他们进而带动父母长辈自觉参与到全乡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来;

  第三,以典型促发展。可以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的工作经验、工作成效、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加以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和推广典型,促使我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 篇18

  现状

  从环境卫生管理范围来看:辖区有小街小巷90条,面积6.8万平方米,由社区负责清扫保洁。居民小区112个,户数9377户,居民数3.04万人,基本实行了垃圾袋装化和垃圾日产日清。

  从环境卫生管理运行方式来看:辖区内主要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由市环卫处负责清扫保洁,如阳明路、井冈山大道、沿江路、广场、步行街等;小街小巷和居民楼院的环境卫生由社区负责清扫保洁,如辖区步行街两旁的居民楼和街巷;有物业管理的单位及楼院由单位自己请人负责清扫保洁,如市政府宿舍、市公安局宿舍等;无物业管理的单位及楼院由街道城管办负责清扫保洁,如市文化局、市中级法院宿舍、新华书店、市物质局等;新建小区由物业公司负责清扫保洁,如金鹏花园、江南御景园、香樟人家、世纪花园。街道城管中队负责管理辖区内的市容卫生环境,包括对小街小巷占道经营、开挖、非法小广告和违法搭建的管理,参与辖区内的环境综合整治,对居民举报的热点问题进行整治。

  从环境卫生管理效果来看:居民楼和一些解体企业的楼院清扫保洁效果不是很理想。

  辖区清扫保洁情况表:

  类型负责单位范围效果;

  主要街道及广场商业区环卫处15米以上街道、广场、步行街、购物广场等;

  小街小巷社区有90条,面积6.8万平方米一般;

  居民楼院社区实行垃圾袋装户数4062户一般。

  ①单位楼院

  城管办单位57个、住户1870户一般

  ②单位楼院

  单位自管单位55个、住户2266户一般

  新建小区物业公司小区4个、住户1179户好

  问题

  1、经费不足,清扫保洁体制运转难

  20xx年,街道和社区保洁员工资开支近20万元。区财政每年下拨的小街小巷经费仅4万元,差额部分来源于居民每户每月交3元钱的垃圾袋装费。街道保洁经费缺口每年近5万元,社区有时还要去辖区单位募集资金来弥补经费不足部分。垃圾袋装费收缴难度较大,收缴率不到60%,大部分居民欠交,有些居民已欠交2年以上。街道和社区经费来源有限,加上垃圾死角的整治、下水道的疏通、垃圾广告的清理等,都需要经费的支持。由于垃圾袋装收费难,造成服务质量低下,已缴费的居民意见大,造成次年不交居民增多,产生了恶性循环。更兼环卫处与各街道争抢单位垃圾清运费,不断挤占街道清扫保洁费用,使街道清扫保洁经费更是捉襟见肘,还经常发生环卫处与街道打架现象。由于经费有限,社区清扫保洁工作“看米下锅”,有些社区擅自减少清扫保洁时间和人员,降低清扫保洁标准。在迎接检查时搞“突击”,造成平常清扫保洁不到位,检查过后回潮现象严重,缺乏长效管理。因经费不足,保洁员招聘都十分困难。据20xx年底统计,街道和社区共有保洁员46人,平均年龄达到46岁,最大年龄已有69岁,月平均收入仅354元。

  2、设施不全,常效清扫保洁的效果不佳

  辖区内小街小巷道路不规整,部分居民素质不高,不按规定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小街小巷和居民楼未设置垃圾桶,垃圾屋设计也不合理,环卫基础设施不全,垃圾却露天堆放,造成二次垃圾污染,影响市容,也不卫生。

  环卫处负责主次街道垃圾的清扫清运,街道社区负责小街小巷、居民区垃圾的清扫清运,应该说清扫范围划定是明确的,但在具体操作中很难分清。街道两旁门店产生的垃圾,店主基本上倾倒在由社区负责保洁的范围内,增加了社区卫生保洁任务的工作量,导致部分地段的清扫存在扯皮现象,产生了卫生死角多和保洁质量低等问题。

  3、职责不清,居民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困难

  一是垃圾广告泛滥问题,有收费的路牌宣传广告都由市级一些职能部门收取了,无利可图有麻烦的垃圾广告,相关的职能部门都不管,落到街道社区来清理,街道社区无权无钱,造成居民区垃圾广告日益泛滥。

  二是居民住宅楼下水道、化粪池淤塞、满溢问题。街道和社区无疏通专项费用,如居民不同意集资,就造成了下水道、化粪池长期堵塞,污水横流。如康复医院后化粪池长期堵塞,社区请人疏通需1.5万元,因集资款太多,居民不同意,至今还未解决。

  三是只硬化不亮化的问题。去年,市政府投入资金,由区政府实施,对百条小街小巷进行了改造,得到居民的赞扬。但小街小巷改造仅仅对路面进行硬化,只方便群众出行,没有进行亮化和绿化。

  4、体制不顺,街道城管职能和权限严重弱化

  现我市城市管理实行市、区、街道三级管理体制,城市管理的职能基本上都集中在市级单位,但具体事务都在街道社区,作为基层的街道社区无权无钱处理,造成“收费的单位管事少,管事的单位没收费”,严重挫伤了基层的积极性。如街道目前基本已无门前三包管理权限,但诸如与步行街相接的小街小巷的摊点,管理费由步行街管委会收取,街巷卫生落到街道社区清理。街道城管中队权力十分有限,形同虚设。

  建议

  1、多渠道解决经费不足问题

  一是区财政要适当增加小街小巷保洁费投入。

  二是改变垃圾袋装费收缴办法,将目前街道社区干部上门收取改为在水电费中一同收取,以提高垃圾袋装费收缴到位。

  三是适当提高垃圾袋装费的标准。目前我区垃圾袋装费标准是每户每年36元。建议适当提高垃圾袋装费的收缴标准。

  2、理顺常效保洁体制

  理顺体制,实行“一把扫帚扫到底,一支队伍管到底”的管理模式。将城市环境卫生实行统一管理,属于街道和社区清扫保洁的小街小巷、居民区公共场所、门前屋后道路的清扫保洁和垃圾袋装工作交回环卫部门管理。这样,理顺了管理体制,做到一把扫帚扫到边,一支队伍管到底,可使原来的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如实行不了“一把扫帚扫到底”模式,可统一管理,实行保洁公司进社区。即:统一将社区清扫保洁权(工作量包括小街小巷清扫保洁、居民区的垃圾袋装、垃圾清运、下水管道、化粪池疏通、垃圾广告清理等)公开招标,实行市场化运作。这样可以解决社区与环卫处之间的矛盾,解决垃圾袋装费收缴,保洁员管理以及下水管道、化粪池疏通、垃圾广告清理等问题,提高小街小巷清扫保洁水平。从而将原有的“街道城管检查、社区居委会管理、保洁员工作”的模式转变为“街道社区监督、保洁公司运作”的新模式。

  3、理顺日常监管体制

  理顺市、区、街道城市管理职权和区域,明确责任,减少职能重叠和交叉,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方面,将小街小巷的所有城市管理内容的管理职能下放,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和属地管理,避免推诿扯皮,减少重复管理引发的磨擦。另一方面,要理顺管理的职能,做到“重心下移”,建立起市政府统一领导,区政府全面负责,街道办事处具体落实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 篇19

  一、当前农村环境卫生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生活污染不断加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之生活污水和垃圾数量也持续增多。现场观察到,农民生活污水和垃圾,大部分未经处理,就随意倾倒、随意排放,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污染越来越重,局部地区沟渠淤塞,污水横流。本村河边小组(老一中对面)有一个村委的简易垃圾池,周边300多户的生活垃圾全部倾倒在河边,大雨来时直接被大水冲走,由于车子进不去,给周边的村民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

  (二)公共设施配套不齐全。

  大多数村只注意农民住房主体工程建设,而对新村道路、供电、供水、排污、卫生、绿化、美化、亮化、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附属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

  (三)管理机制缺失。

  一是部分村级卫生队伍不健全,环卫设施不配套;二是大部分村缺乏公共卫生管理机构,环境卫生长期处于无人抓、无人管、放任自流状态;三是没有形成村环境卫生工作机制,收集、处理垃圾(污水)的责任没有落实到位。

  (四)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

  目前村自来水水源大多为地表水,极易受到各类污染源的侵蚀,水质差,且大部分无处理设备;不少地方供水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农民生活用水。村处于城乡结合部,部分村民还未安装自来水,问题比较突出的如老屋小组黄日春等25户,要求安装自来水问题多次与工作队联系,但由于目前火车站的自来水压力不够,只能等到206国道改建后,新增自来水新管线方能解决。

  二、主要原因分析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环境污染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长期累积所致,其根源在于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

  一是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使得环境整治的重心几乎全部放在了城市,对农村环保工作重视不够,广大农民的生存环境权益未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相比,农村污染防治工作,既无全面系统的措施,也无强有力的管理手段,使得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基础十分薄弱,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撑、监督考核等方面亟需进一步加强。

  二是投入不足。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欠帐较多,加上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和政策,导致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虽然每年村有5000元的环卫经费,但到现在一直未到位,每次的垃圾装运都要村委及“三送”工作队先行垫付。

  三是意识不强。不少群众对环境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卫知识作指导,尚未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相关部门环卫宣传教育力度不大,未能达到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导致农民参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快推进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统筹城乡发展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已经成为影响各地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突出问题,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此建议:

  (一)将农村清洁工程列为市政府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造福百姓的基础工程。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实现村容整洁势在必行。建议各级党委、政府以统筹城乡发展和苏区振兴发展为契机,进一步重视抓好农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将农村清洁工程纳入各级政府的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善农民人居环境。

  (二)坚持规划先行,研究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要科学编制乡镇、村庄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建设村镇基础设施,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区域共建共享。要以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基础,认真编制农村环保规划和垃圾处理等专项规划,明确农村环境整治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向农村覆盖延伸。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力度。

  在积极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市、县政府应从城市建设维护费和土地出让金中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乡(镇)、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中转补助;市、乡财政应对垃圾运输和养护保洁经费予以保证;村庄清扫保洁费用可适当由村集体(置换土地收益,建立部分集体房用于卫生所、超市等公益收益,部分土地出让所得)和农民自筹,也可设立“村卫生保洁基金”。从长远看,各级政府应将农村环保和环境卫生整治项目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逐年提高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建立农村环保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

  (四)重视抓好项目资源整合。

  目前,国家和地方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有限且涉及多个部门,建议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以市(县)为单位,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涉农环保奖金,将农村环保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饮用水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农村清洁工程、文明村镇建设、农村改水改厕、农网改造、村卫生室建设等有机结合,聚合有限财力,集中区域,统筹使用,抓好试点示范,从而产生集聚效应。

  (五)注重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建设。

  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纳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总体安排,抓紧制定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和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将环境整治纳入市县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强乡村环卫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加大对环境整治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步建立适应农村环保工作需要的监管体系和环境卫生保洁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

  (六)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当前,应锁定有限目标,在统筹规划建筑垃圾、污水和粪便处理设施的同时,把垃圾集中处理作为新农村环境整治的切入点,加快推进覆盖市乡村三级生活垃圾收集、中转和处理网络建设,因地制宜建立各具特色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完善收运系统,将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到城镇垃圾处理场处理或实行垃圾分片划区集中处理;在缺乏垃圾处理场的地方,鼓励农民开展简易、有效方式处理。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 篇20

  农村环境整治事关农业的持续发展、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的和谐稳定,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中央在12月31日发布的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协调推进并尽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探索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县政协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县农村环境开展调研,并到全省农村环境整治示范县攸县进行了学习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我县农村环境的状况

  近年,省委、省政府开展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各级政府组织力量对农村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和连片推进,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化治理,为改善农村环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基数的增加,农村综合开发日益扩大,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日趋严重,农村环境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生活污染越来越多。

  历来我县农村以群居的形式发展,农村建设缺乏规划,环保基础设施严重缺乏,环保意识淡薄,生活污水乱流乱排,到处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生活垃圾乱堆、乱丢、乱倒、乱放,农药瓶、塑料袋、泡沫、煤渣、烂衣烂鞋等生活废弃物随处可见,遍地开花,不少垃圾堆放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边,有的还成了垃圾山、垃圾河。另外,由于农村天地广阔、管理松散,城市生活、建筑、工业、医疗垃圾往往也向农村转移,更加快了垃圾围乡围村现象的形成。我县农村每年约产生生活污水约万吨,生活垃圾近3万吨,大部分得不到有效处理,严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

  (二)面源污染越来越大。

  农村面源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使用不科学和处置不妥当。据统计我县化肥使用量为65582吨(226公斤/亩),农膜的使用量为1178吨,农药使用量为801吨,一般来讲,化肥、农药只有少部分利用,而其他的部分则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给农村空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带来不小危害;不少农膜及各种塑料废弃物,没有及时收集处理,散落在田间地头,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了农作物的品质。农村小规模和散养的畜禽粪尿大多直排或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导致水体环境污染,过去清澈的溪水已不存在,“70年代淘米洗菜,80代年勉强灌溉,90年代垃圾覆盖”已成为了真实现状。据统计,我县规模化养殖业已有28家,喂一头猪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10个人的污物排放量,养一头牛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35个人的物污排放量,一只鸡、鸭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3个人的污物排放量。另外,秸杆焚烧是一个新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我县每年要产生60多万吨的秸杆,至少有一半以上就在田间地头焚烧,产生大量烟雾浮尘,不仅浪费了资源,破坏了土壤结构,还污染了农村和城区的空气和环境,还影响了公共交通安全。

  (三)企业污染越来越重。

  全县现有的乡镇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排放总量极大,据统计so2(二氧化硫)年排放量487吨,cod(化学需氧量)年排放总量3328吨,远远大于环境承载能力。少数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惜以身试法,有的虽有治污设施,但长期闲置,没有正常运行,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有的企业甚至私设排污口,偷排现象严重;不少锅炉、窑炉、生活大灶烟尘超标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村的环境质量。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和根源

  我县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因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大,人们对“什么是环保,为什么要环境,怎样才能环境”缺乏充分的认识和认知,导致部分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政绩,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把环境和生态优先考虑,没有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广大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有些根本就没有环保意识,没有想过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部分群众往往会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而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

  (二)传统习惯难以改变。

  我县农村生产技术较落后,科学文化水平不高,几千年来农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譬如缺少科学种田的指导,滥用化肥、农药;生活垃圾随处扔、污水随便排;稻草、秸秆一烧了之等等,这种淡薄和落后的环保意识在人们身上根深蒂固,难以根治。

  (三)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全县338个村(居)中除几个城中村和乡镇镇区村省市县乡财政安排了少量环境治理资金,其它大部分村几乎没有投入,村中缺乏基本的环保设施,也没有环卫人员。近年组织实施的一些示范村由于治理资金不足,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没能配套建设,后续管理跟不上,也出现了脏乱差反弹现象。

  (四)科技推广尚欠到位。

  因科技在农村中没得到根本的重视,尤其在农业生产中,测土配方施肥,合里使用农药、除草剂,作物病虫防治,畜禽养殖场合理设置和规范运营、水产养殖与农村饮水安全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科技普及不到位。

  (五)监管体系还不健全。

  农村环境治理的范围广,涉及部门多,目前我县农村环境治理缺乏统一管理,出现多头管、重复建设、存在死角的现象。

  三、农村环境整治的建议

  面对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城乡同治,统筹城乡发展。

  (一)要形成统一认识,以强大的合力组织整治。

  环境整治不像项目建设那样创造财富、不像城市建设那样立竿见影,但事关未来发展、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必须要有高度的认识和强大的合力组织实施。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

  形成治理共识,环境整治涉及范围广、人口多、投入大、任务重,全面开展难度非常之大。但当前开展城乡环境整治逐渐成社会的热点和各级政府工作的重心,因此,我们要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站在为民谋福祉、谋健康的高度,用抓项目建设、生态建设的力度抓环境整治工作,上下齐心,统一认识,全县“一盘棋”推动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

  二是组建高规格班子。

  环境整治牵涉的职能部门多,为统一指挥调度,县委、县政府要组建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高规格领导小组,设立常设办公室(或与“三创办”合并设立城乡环境同治办),由一名处级干部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全县环境整治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是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在县委、县政府的组织下,各单位和各乡镇要迅速将行动统一到工作安排上来,全县动员,全民参与,全力投入,下定决心,坚决打赢环境整治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二)要深化宣教形式,以浓厚的氛围推动整治。

  环境综合整治,政府是主导,群众是主体。要以营造环境保护氛围,提高环保意识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环境整治宣教力度。

  一是注重宣教媒介立体化。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资料等媒体,制作丰富多彩的视频、画册、读本等广泛宣传和普及环保知识,让广大民众明白“什么是环保,为什么要环保,怎样才能环保”。

  二是注重宣教内容多样化。

  要科学归纳宣传的内容,突出宣传的重点,如将环境整治的政策、环保带来的效果、环境污染的影响、垃圾分类处理、文明习惯等内容制成内容丰富的宣传资料,向广大居民广泛宣传,让广大居民积极投身到环境整治行动中来;要结合县城建设、新农村建设、三创工作,引导农民群众正确处理好政府扶持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动群众积极投工投劳搞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要通过正反典型案例向居民、群众说明“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对生活环境的危害,增强居民群众爱护生活环境的自觉性,促进广大居民观念由“要我环保”向“我要环保”转变。

  三是注重宣教形式广泛化。

  要积极搭建参与平台,充分发挥工共妇、义工、协会等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企业、学校、居民广泛参与以城乡环境治理为主题的活动,引导群众积极投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形成全民参与、携手共建的社会氛围。

  (三)要强化工作举措,以有力的措施开展整治。

  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用科学的理念、创造性的工作,持之以恒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能组织开展,推动深入,达到效果。

  一是抓住治理重点。

  要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立水源保护牌,切实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力度,消除养殖废水污染,实施雨污分流,确保饮水安全。

  垃圾的治理要出台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方案,制定对现有垃圾和今后产生垃圾的处理措施,如攸县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乡集运、县处理”处置流程,每家设“四筐三桶”,户处建焚烧池,能回收的垃圾就回收,可以焚烧的焚烧,有机垃圾田土中填埋转化有机肥,剩下不多的收集处理。同时,进一步加快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和保洁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城乡生活垃圾清运处理体系,形成垃圾清运处理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污水的治理要坚持区域统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技术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加快城乡污水处理厂、村级污水集中处理池、人工湿地、沼气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配套完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有序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要加强日常运行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和标准,提高企业污水收集处理率,减少废水废气废料排放,确保达标排放;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积极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加强农药、化肥控制,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实施生态绿化攻坚,加快路边、水边、山边生态建设,美化居住环境。陋习的破除要加强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着力破除随地吐痰、乱扔乱放、乱写乱贴等顽症陋习,营造“洁、齐、美”的城乡环境。

  二是着力多元投入。

  城乡环境整治是一项只有投入、惠泽于民的民生工程,要拓宽筹资渠道,形成多元投入路径,逐步建立政府保障、项目带动、居民尽责、社会参与的投入长效机制,保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开展。财政预算投入就是县乡两级财政要加大环境整治投入力度,有计划地用于“三清四化五普六改”和垃圾池、垃圾站、垃圾车、污水管网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治理有基本的资金保障。县财政还要建立“以奖促治”的管理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争资立项投入就是县乡两级政府要整合项目,如:新农村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废水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和保护和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的资金,聚集资金,集中整治,整体推进;职能部门要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资金投入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争资立项力度,争取更多地项目资金,用于乡村环保规划编制、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处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生态文明创建等工程建设,确保农村环保投入稳定。投资捐助投入就是拓宽融资渠道,用积极有效的政策吸引和鼓励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业主投资、捐资支持城镇、乡村建设,带动环境配套设施建设。制定奖励政策,鼓励在外的工商业主、民营企业家以及有良好社会影响的代表人士联系,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争取外援,推动农村环境治理。

  三是严格监督考核。

  加强督查监管,建立健全舆论监督制度,报刊、电视台、网站设立城乡环境治理曝光栏目,对治理不扎实、整改不到位和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推进整治的开展。严格考核考评,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实行年终考核与日常考核、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做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并依据考核结果严格奖惩,对治理工作开展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公开表彰,并作为年度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对治理工作中不履行职责、失职渎职和治理效果差的单位和个人通报批评,并严肃追究责任。乡镇参照考核办法实行到村考核,考核结果全镇公开,村考核到组,组评比到户,形成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的竞争氛围。

  (四)要建立长效机制,以科学的模式持续整治。

  环境整治是一项多部门、多人员的全局性系统工程,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长期性、艰巨性工作,因此,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考核监管,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坚持认识的高度。

  明确一把手负总责、具体要求抓,落实年度目标考核“一票否决”,筑牢打攻坚战、持久战的思想基础,确保人力、物力、财力,促进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的平衡发展。

  二是坚持管理的密度

  把管理内容具体化、管理指标区域化、管理责任网格化,推进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真正形成城乡环境治理联动机制,推进无缝隙管理。

  三是坚持发展的速度。

  把整治工作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国际宜居城市建设等结合起来,统筹思考、协调推进,逐步实现城乡环境治理的全覆盖。

  四是坚持问责的力度。

  建立健全城乡环境整治的领导机制、考核机制、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能和干部职责,探索建立问责制,强化督促检查,做到奖惩分明。职能部门要加大日常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不正常运转治理设施、超标排污、违规采矿造成生态破坏等违法行为,要坚决严厉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五是坚持健全的制度。

  按照城市和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和条例规定,健全和完善政策和规章、制度,推进依法治理步伐。相关部门和乡镇要大力推广农村环境保洁,实行“户分类、村收集、乡处理”和“组保洁、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办法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道路、水塘、河道保洁制度;要积极探索自我管理的保洁机制,增强居民的自主保护环境能力,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 篇21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对环境卫生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促进荣成市环境卫生质量上档升级,近期,荣成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对北京市西城区和密云区、济南市历下区、烟台市莱山区等地道路清扫保洁运行模式、考核机制、人员配备、经费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并结合荣成当地的做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一、外地环卫基本情况

  (一)基本概况

  1、北京市西城区环卫服务中心

  下设16个环卫所,负责西城区827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任务,清扫工人达2200多人,其中负责街巷清扫保洁的人员为1108人。

  2、密云区环卫处

  密云区环卫处负责城区212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任务,拥有清扫工人554人。

  3、济南市历下区城市管理局

  历下区城管局现有环卫工人1600多人,负责辖区960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工作,综合所有类型道路的清扫保洁费用,平均每平方米达到6元以上。

  4、烟台市莱山区环境卫生管理处

  莱山区环卫处负责326万平方米的道路清扫保洁任务,每年的清扫保洁费用达1238万元,每平方米的清扫保洁费用根据不同路段3.8--6.8元。其中中心城区150万平方米的道路实行12-16小时全天候保洁,巡检保洁的交通工具为电动三轮车。

  (二)清扫保洁模式

  1、北京市西城区环卫服务中心

  机械化作业率为100%,人工保洁从7点开始至晚上10点,实行两班倒,保洁时骑电动车快速保洁,不用大扫帚清扫,主要巡回捡拾路面上行人随地乱扔的垃圾。道路清扫保洁的特点是“吸、冲、洗、拖”:“吸”就是机械化清扫吸尘,“冲”就是夜间高压清洗车冲洗,白天喷雾降尘,“洗”就是洗地车洗地作业,将路面缝隙中的细小泥沙清理干净,还路面本色,“拖”就是重点部位如果存水就用拖地车将水拖干净。清扫保洁实行“飞行式”保洁,达到“三快一净”标准,即快速清扫、快速保洁、快速收运,路面净,达到席地而坐的标准。

  2、密云区环卫处

  严格按照“精细化管理、美化市容”的工作要求,积极推广 “吸、扫、冲、收”的道路清扫保洁工艺,拥有大型清扫车11辆,小型清扫车5辆,机扫率达88%;将23.5万平方米的城区边缘道路清扫保洁工作面向社会实施委托服务,按建设部劳动定额对外招标。临时性任务按实际完成情况年底另行计算并核拨费用。

  3、济南市历下区城市管理局

  遵循“横到边,竖到天”的保洁原则,以“科技化、精细化、人文化”为引领,实行“机扫进社区、进街巷”,凡是能够使用机械作业的道路和街巷全部使用机械化作业。道路清扫保洁实行24小时闭环作业,采用人机搭配的方式,管理员驾驶小型垃圾捡拾车对道路作业质量进行监督,同时捡拾抽吸路面上行人乱扔的垃圾。清扫工使用小型人工清扫车清扫人行道,同时巡回保洁,机械化清扫实行每日两普扫、两班倒的作业方式,清扫工按一类、二类、三类、主次干道、街巷小区等不同路段安排具体的作业时间,实行两班倒清扫保洁。

  4、烟台市莱山区环境卫生管理处

  莱山区环卫处拥有高压清洗车12辆,清扫车21辆。道路清扫保洁采用扫路车机扫为主,人工保洁为辅的作业模式,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清扫工只负责巡检保洁。

  (三)人员配备

  1、北京市西城区环卫服务中心

  严格按《劳动法》《社会保险法》规定为清扫保洁人员缴纳“五险一金”, 用工范围为男60岁以下,女50岁以下,实现清扫保洁队伍年轻化。月平均工资超过20xx元,设多处环卫工人休息点,同时为偏远地区的清扫保洁人员提供食宿等。每月用于每个环卫工人的开支基本达到4000元。人员配备按实际需要配备,统一配电动车,主次干道巡回保洁人员人均保洁面积为最高达2万平方米,步行街等商业繁华区域保洁面积为二三百平方米不等。

  2、密云区环卫处

  严格按照《劳动法》《社会保险法》规定为清扫工缴纳“五险一金”, 用工范围为男60岁以下,女50岁以下,实现清扫保洁队伍年轻化。工资执行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为1460元,另外,法定节日实行三倍工资,休假日实行两倍工资,同时环卫工人享受吸尘费、危险岗位津贴、加班费等特殊岗位待遇,月平均总工资超过3000元。设立五处环卫工人休息点。清扫工保洁面积严格执行建设部劳动定额,一级道路保洁面积为3800平方米,二级道路保洁面积为4800平方米,三级道路保洁面积为5800平方米,四级道路保洁面积为6800平方米。

  3、济南市历下区城市管理局

  严格按照《劳动法》《社会保险法》为符合条件的环卫工人缴纳“五险一金”,人均月工资为1600元,从而达到提高保洁员队伍综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对超出聘用年龄的人员,为每人办理一张银行卡,每月按“五险一金”的标准将钱存入银行卡,清扫工离岗后,将银行卡发给保洁人员,用于养老。为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提高环卫工人的福利待遇,稳定环卫职工队伍,历下区城管局想方设法解决环卫工人的后顾之忧,如为每位考上大学的一线保洁员子女发放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金和助学金;为连续工作满20xx年及以上的保洁员每人每月增加100元工资;组织市级十佳保洁员和区级十佳保洁员外出参观疗养,激发一线职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为年度十佳保洁员及优秀保洁员当年每人每月增加工资100-160元;为一线保洁员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帮助外来务工的保洁员子女协调就近入学;特困保洁员给予每人每月不少于500元的救济帮助;坚持为一线保洁员每人每月发放5斤鸡蛋的福利 ;为一线保洁员每人发放取暖费和高温补助。通过以上措施,稳定清扫工队伍,使保洁员社会保障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

  4、烟台市莱山区环境卫生管理处

  清扫工月工资一般在1500—1700元之间,按《劳动法》《社会保险法》规定为其缴纳“五险一金”。每天使用一辆大巴车到周边镇农村早中晚接送保洁员,仍面临着人员难找的问题。

  (四)经费情况

  1、北京市西城区环卫服务中心

  每年财政核拨经费时,按不同路段不同计算标准,每平方米最高按26元,最低可达13.86元。

  2、密云区环卫处

  密云区环卫所每年的经费超过6000万元,如有临时任务,另行向财政申请拨款。

  (五)考核模式

  1、北京市西城区环卫服务中心

  西城区环卫服务中心设立监控指挥中心,整个考核全部实行数字化监管,在道路上安装监控探头,在作业车辆上安装GPS, 发现问题立即传送至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整改,污物滞留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特殊区域不超过8分钟。北京市政市容委员会每月对北京市各区的环境卫生进行考核打分并排出名次。西城区管委会每月定期对各街道办事处范围内的环境卫生情况检查打分并排出名次。

  2、密云区环卫处

  北京市容委每月对北京市各区的环境卫生进行考核打分并排出名次。环卫所内部考核实行科室自检与业务科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日检查,月通报,年底汇总,工作质量与每个职工的绩效工资直接挂钩。

  3、济南市历下区城市管理局

  历下区城管局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监督“的综合管理模式,结合数字化信息平台,建立“一个中心,两个体系”的考核监督机制。全区共设立56个网格区域,划分1184个单元格,配置16名网格总负责人,49名网格负责人,70名网格队长,1184名单元格保洁员。数字化指挥中心配28名数字化巡查员。通过网格化管理、数字化指挥中心信息化监督、所属科、所、队精细化作业、义务监督员和社区居委会协助督导,确保问题及时发现、限时处结、动态跟踪、落实整改。通过中心考核人员、数字化巡查员、城管义务监督员、网格总负责人、网格负责人、网格队长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形成“四级管理、六级考核”的管理梯次。

  二、四个地区的共同特点

  综合上述单位的运行模式、考核方式、人员配备等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

  1、环卫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主要以机械化作业为主,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上述单位机械化作业率只有密云区为88%,其余均为100%。

  2、环卫管理数字化水平较高。绝大部分环卫处建立了数字化监控指挥中心,利用高科技监控手段,内外联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传送整改,清扫保洁效率和质量较高。

  3、注重环卫工人的福利待遇。突出人性化管理,充分考虑环卫工人的福利待遇、工资、加班、劳动强度等问题,工资水平均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以上,并严格按照《劳动法》《社会保险法》规定缴纳“五险一金”,用工范围为男职工年龄在60岁以下,女职工年龄在50岁以下,环卫队伍年轻化。

  4、立体化作业水平较高。按照“横到边,竖到天”的原则,清扫保洁以机械化冲刷、清扫为主,人工巡回保洁为辅,并实行两班倒制度,消除空档时间,实行24小时闭环作业模式。

  5、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水平较高。按照建设部的相关标准,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专业作业质量检查考核标准,严格按标准进行作业和考核。

  6、实行自上而下的考核层级。市级制定环境卫生专业检查考评办法,实现区县区域环境卫生考评全覆盖,同时促进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各级检查全面发展。检查结果每月上报市政府,每季度在媒体上进行公示,年终考评结果作为评选优秀或奖励的依据。

  加强对城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控制,全面提升城市总体环境卫生质量。一是将城区老旧生活小区纳入环卫统一管理,确保老旧小区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二是加强驻城村庄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继续由市经济开发区增上保洁队伍,确保驻城村庄环境卫生面貌一新。三是加强对已实施物业管理的生活小区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新开发的生活继续由房管局严格把关,选择有资质的物业公司实施物业管理,全面提升生活小区的环境卫生质量。

  实施道路清扫保洁机制改革,改革内部运行机制,建立科学的清扫保洁模式。夜间用高压清洗车对道路进行冲刷,然后清扫车配合对道路进行清扫保洁。白天,清扫工负责各自路段的巡回保洁,逐步取消大扫帚。同时,快速保洁人员巡回保洁,解决空档现象。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四级网络管理与考核层级,强化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集锦(通用21篇)
热门调研报告范文推荐:

★白酒市场调研报告汇编(通用9篇)

★农村变化调研报告(精选3篇)

★关于农村五保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

★劳动力调研报告(通用10篇)

★网络调研报告集锦(精选20篇)

★物流调研报告集合(通用3篇)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