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调研报告(精选6篇)
城市发展调研报告 篇1
根据xx届自治区政协第53次主席会议精神,自治区政协组成以李达球副主席为组长,由部分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民进广西区委,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住建厅,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邕江大学等单位参加的调研组,就加快推进我区城市新区建设进行专题调研,为自治区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做准备。本报告研究的新区是指各设区市政府主导建设的城市新区。调研组从今年3月开始相关工作,7月先后深入南宁、柳州、桂林、防城港、钦州等5个城市,广泛听取各城市及有关新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了解这些城市新区建设的情况。与此同时,自治区政协与我区设区市政协联动,请各市政协就各自城市的新区建设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在调研基础上,有11个市政协提交了城市新区建设的调研报告,为调研组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调研组还先后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新区、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新区、天津市中新生态城考察了城市新区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在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形成如下专题调研报告。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一、我区城市新区建设的进展及主要特点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近年来,我区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加快推进城镇化跨越发展的战略决策。20__年底,自治区党委、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城镇化跨越发展的决定》及19个配套文件;在自治区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全区城镇化率年均增加2个百分点,在20__年达到50%左右的战略目标。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城市新区建设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通过建设城市新区,可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城市功能布局,提高城市服务能力。二是通过建设城市新区,有利于调整优化老城区的产业结构,使城市的产业布局合理化。三是通过建设城市新区,优化规划布局,实现新城区居住、工作与休闲等功能的有机结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老城区的更新改造。四是通过建设城市新区,可以塑造城市新形象,优化投资环境,形成城市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总之,城市新区作为中心城市空间拓展、产业转型、功能完善、形象提升的核心载体,有序加快推进城市新区建设对提升我区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为此,近年自治区提出加快南宁五象新区、柳州柳东新区、桂林临桂新区、北海海湾新城、钦州滨海新城等中心城市新区建设的战略要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区各设区市与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全力推进,我区城市新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呈现出明显的特点。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一)明确了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
科学和鲜明的城市定位,可以正确指导政府活动、引导企业或居民活动、吸引外部资源和要素,限度地聚集资源,化地配置资源,最有效地转化资源,最有效地制定战略,化地占领目标市场,从而最有力地提升城市竞争力。各城市在新区建设之初,就注重创新个性化的城市形象,提出明确的战略定位。例如,南宁市将五象新区定位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总部基地,南宁市新的行政、信息、文体、商业商务中心,具有秀丽岭南风光、浓郁民族风情、鲜明时代风貌的现代化宜居城区;柳州市将柳东新区定位为汽车城;桂林市将临桂新区定位为旅游城。
(二)基本完成了新区主要规划设计的编制
南宁、柳州、桂林、钦州、防城港等城市邀请知名设计机构参与了新区的概念性规划、总体规划、主要片区的控规及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的编制,形成一批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操作性均较强的优秀规划成果,为新区发展与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管理依据。
(三)积极探索新区建设筹资路子,初步建立了城建投融资机制
新区建设面临的难题是建设资金不足。各城市新区改变以往城市建设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着力改革创新,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通过建立投资平台的模式,按照企业化经营的理念,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城建投融资体制。各市政府相继组建和规范城建投融资公司,注入资本金,政府控制土地一级市场,通过城投公司统一开发经营,获取收益还本付息,实现市场运作,由其承担开发、建设融资、经营新区的任务,使其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主体和龙头,并坚持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与景观环境设施先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例如,柳州柳东新区以东城投资公司为主体,积极将融资范围扩大至政策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银行贷款、土地一级开发合作、BT项目合作及争取各级政府性资金支持,20__年全年落实到位资金41.2亿元,并带动大量社会资金投向柳东新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9亿元,同比增长63.8%。目前新区整体骨架与形象初步显现。
同时,各市也注意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南宁市五象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视运用BOT、BT模式,出台《南宁市市政基础设施BT项目管理办法》,积极*融资难题。目前新区“三横三纵”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广西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等已投入使用和运行。
(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为新区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新区开发和经济发展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民间资本,提高新区建设的参与度,各新区积极组织招商引资,引进了大批产业项目与地产项目,新区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多元化。
南宁五象新区提出重点通过广西文化产业城、广西体育产业城、中国台湾健康产业城、“六馆三街”、总部基地、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龙象谷项目等七大板块带活新区,中国联通南宁总部基地、广西文化产业城中国东盟创意乐园(锦园)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取得了进展。
柳东新区坚持“产业驱动、教育驱动、环境驱动和创新驱动”,综合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战略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产业等综合产业,新区20__年招商引资内资完成约86亿元,外资完成8320万美元,至今已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玲珑轮胎、玉柴发动机、重庆工业园、正菱工业园、东岸门户区金融中心等大批重大项目进驻,使新区成为了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钦州滨海新区积极引进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滨海发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广东光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广西五洲交通股份有限公司等实力较强的公司作为新区建设的战略合作伙伴,并积极与韩国驻华大使馆、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奥林匹克文化发展中心、奥特莱斯(中国)有限股份公司、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自治区体育局等单位对接,推进运动休闲、商贸旅游、文化娱乐、创意研发产业等功能性项目合作发展。通过主动引入有实力的企业,滨海新区同时也植入了先进的管理运作模式,为新区高水准、持续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出台加快新区建设相关政策措施
新区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相关政策的综合引导和推动。20__年底,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园区与城市新区互动发展的意见,规定在土地使用、财政支持、信贷支持、企业准入、人才引进等方面对新区给予支持。南宁、柳州、桂林市委、市政府等先后出台了支持新区建设的文件,国土资源厅出台关于支持南宁市五象新区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从多方面提高国土资源部门对五象新区开发建设的保障能力。
(六)部分城市新区设立了专门机构
柳州、桂林、钦州、玉林等城市设立了新区管委会。柳州市构建起了柳东新区、柳州国家高新区、广西柳州汽车城“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以及“112+1”的组织架构,通过实行封闭式管理、明确下放市直部门及垂直部门派出机构管理权限、开通“柳东新区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等特区式管理举措,有力助推了柳东新区的建设。
目前,我区各城市新区建设初显规模,城市框架初步形成,综合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为加快推进新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我区城市新区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区城市新区规划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新区发展理念有待完善
1.部分新区公共服务配套工程“重视大配套,忽视小配套”。在城市新区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大型公建的配置,对邻里中心、市场、中小学、幼儿园、卫生设施、小区供水、供电等民生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投入与配套相对滞后,影响了新区人气集聚。
2.城市新区建设不同程度的存在产业支撑不足的问题。有的新区虽然也在规划中提到工业等产业发展问题,但缺乏具体的措施和足够的项目来保障。有的新区或者过多强调政府公共产品的支撑作用,市场运作的产业项目不足,或者主要以普通房地产作为新区建设的产业支撑。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区的房地产项目成交量并不乐观,空置率较高。
3.设施工程“重地表,轻地下”现象仍很突出。因协调建设机制缺乏、资金占用量太大,部分城市新区对地下管线综合管廊与地下空间只进行了过渡性安排或不予考虑。这就给未来的城市新区留下了“逢雨必涝、逢雨必瘫”以及“拉链马路”的隐患。
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缺乏新区建设经验,对国内外城市新区建设的经验教训研究借鉴不够;对新区建设的发展思路、措施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论证不够;涉及地下工程规划和行政协调不够,缺乏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对各部门加以规范和约束等。
(二)部分新区规划不够完善,品质有待提升
有的城市新区对地域自然特色与历史文化特色的研究吸纳不够,缺乏对新区天际线、新区色彩、空间形态、建筑形体与立面以及开发强度的整体控制,一些建筑物单个看来似乎问题不大,但从整体上看则显得杂乱无章,建筑群体空间整体协调性较差,缺乏美感与特色。
有的城市新区生态化建设尚停留在绿地水系层面,对人行过街系统、绿道网、慢行交通、雨水收集系统等的考虑和建设不够,对绿色节能与智能化建筑也缺乏探索与实践。
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在于:缺乏城市设计和相应的实施管理措施;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研究;新区建设和管理机构中专业人才不足;规划设计审批和决策欠科学;缺乏对新区规划建设与管理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机制等。
(三)城市新区建设所需资金缺口巨大
城市新区建设需要的资金量很大。据不完全统计,各地级市今年上半年仅静态计算的资金缺口在200~250亿元之间,从动态测算的缺口资金更是巨大。资金困难原因:
1.从“开源”的方面看。一是我区各级财政收入水平较低,可用于城市新区建设极为有限。二是城市投融资平台建立时间短,实力不强,加之近年来国家对融资平台贷款实行严格管控,融资形势更加严峻。三是由于金融市场发育不全,直接融资市场规模较小,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难度大。四是由于引导民间资本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办法和措施相对单一,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城市基础建设的动力不足。
2.从“节流”的方面看。一是建设模式相对落后,如设计与施工可实行工程总承包的项目却分解为许多项目分头进行招标,造成设计、采购、施工等方面互相脱节,摩擦增多、时间拖延、资金流失、投资浪费,增加了建设成本和发展的机会成本。二是由于建设项目成本意识不强、投资控制不当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三是由于缺乏整体的筹融资及还款规划、摊子铺得过大、建设项目时序安排不当,产生了不少无谓的资金需求。
(四)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我区这一轮城市新区建设基本处在启动阶段,设施类项目与龙头企业项目进驻比较集中,普遍反映需要大规模增加建设用地指标或需要调整土地利用规划,但情况各有差异。南宁市五象新区用地需求大、建设任务紧,而单列计划难以保障项目用地;桂林希望在旅游产业用地获得政策支持,满足大量项目落地的需求;钦州、防城港两市则希望增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满足农民安置回建的用地需求。
新区用地供需矛盾突出除了供给指标总量紧张的原因外,也有一些新区用地不合理、浪费指标的问题。比如存在城市建设用地批而未征和征而未用现象;存在为了完成招商引资目标而一味迎合企业用地需求,导致土地资源粗放利用、指标滥用;存在闲置土地处理不力而长期闲置,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或指标浪费等。
(五)征地拆迁难,回建安置滞后,影响项目推进
拆迁征地工作是所有新区面临的最突出难题,尽管各城市也不断完善政策、创新征地工作方式、全力以赴开展征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征拆工作仍困难重重。
拆迁难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城市项目用地征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多,矛盾突出。二是部分地方确实存在补偿标准明显偏低的问题,导致拆迁户抵触情绪很大。三是部分回建安置难落实、安置专项经费难以保障,造成农民回建安置工作相对滞后。四是部分新区处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处理不力,甚至有拆迁敛财的情况。
(六)新区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执行力有待加强
1.管理体制机制不顺。除了少部分城市新区成立管委会以外,其他城市只成立了指挥部,由于指挥部只是一个过渡性机构,既不是行政区也不是注册独立的经济实体,法律地位不明确,其内设各部门工作人员,也都是临时抽调;有的城市尽管由相关部门在新区设立了派出机构,接受部门和新区的双重领导,但实际上有些可以放权的市级权限落实不到位,影响新区开发建设工作效率;有的城市新区还涉及多个县级行政区,在管理中牵涉到事权、财权的划分,各方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
2.城市新区建设获得相关专业、政策等方面的指导不够。城市新区建设需要十分广泛的专业和政策知识,但大多数城市推进新区建设时主要依托主管部门和涉及单位,所获得专业知识和政策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未能很好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更好地促进新区建设。
三、加快推进我区城市新区建设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新区发展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人是城市的核心,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终极服务对象,所以在新区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取向,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城市、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城市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与协调。在总体布局上,要按照混合功能的要求,注重统筹兼顾、系统思考,合理安排产业发展、政务办公、金融商贸、社会事业、生态休闲、旅游度假、生活居住等项目规划,使居住在新区的居民就业和生活能就近解决。
2.加快新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要把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重视邻里单位的建设,优先、适时建设幼儿园、中小学校、菜市、医院等关系民生的配套工程。加快新区供水工程和水质保障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开展雨水初期径流污染治理工作,优化雨水调蓄和综合利用,逐步提高雨水设计重现期标准。统筹协调各类地下工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避免城市道路反复开挖。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时配套建设地下公共管沟。应尽快研究并出台有关法规,切实保证新区地下管线与地下空间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并统一协调各管线单位的权利与义务。
3.推行低碳绿色新区发展模式。倡导绿色交通,做好新区绿道网、步行系统、绿色能源系统及智能化、生态化社区等规划与建设,推广绿色节能建筑与设施,搞好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尽可能减少新区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二)切实重视城市设计,加强规划管控
1.自治区住建部门应对城市风貌研究和城市设计给予引导和支持。建议自治区政府出台城市设计指导意见,规范城市设计编制。对其优秀成果组织评审,并给予奖励,促进新区城市设计水平和空间形态质量水平的提高。
2.各个城市应该组织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组织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出台城市设计方面的管理政策和措施,例如将城市设计控制要素纳入规划设计条件进行管理等,使城市设计具有严肃性、权威性与延续性。
3.要完善新区规划管控机制。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推动公众参与,提高规划设计和管理决策水平。制定和修订规划要突出前瞻性。用世界的眼光、超前的思维、全局的观念来编制和修订规划,把规划项目真正编制成精品。要建立完善新区规划管理机制,加强规划管理,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过法定程序都无权变更,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尤其要加强对城边村、城中村的规划管理,引导其有序发展与建设。
(三)坚持产城互动的原则,使新区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区
城市新区在不同的城市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在产业发展上也有相应的分工,建议各城市新区在既有的产业安排基础上,根据城市自身条件和基础,有侧重地发展一批新兴产业,使新区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区。
在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市,可以考虑在新区集聚培育先进装备制造、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结合工业发展特点设立综合的或专业的科技研发中心,使得新区能参与国际、国内产业高端竞争和占据价值链高端环节。
在商贸服务业发展条件较好的城市新区要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以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知识化和高端化为取向,使知识、技术和创新成为城市新区服务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根本驱动力。不同城市新区结合城市定位与辐射能力,大力发展面向国际或区域、城市的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中介咨询服务、教育服务、会展服务、流通服务、外包服务、旅游服务等产业,推进商业模式创新。
各城市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例如文化娱乐演艺和美术工艺品产业、新闻出版产业、广播影视和动漫产业、文博和会展节庆业、创意设计和广告业、网络和休闲软件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等,使得新区成为相应区域或城市的文化先发基地。
(四)着力解决妨碍新区建设的资金、土地等瓶颈问题
1.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努力化解资金困难
一是要发挥财政在新区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参照工业园区扶持资金模式,单列城市新区扶持资金,结合分级管理以及开发建设评估机制,对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进行差别化扶持或奖励。
二是投融资手段多元化。全力支持符合条件的投融资平台公司开展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信托融资、股权融资等多元化多渠道融资工作,鼓励发展私募基金等新型金融工具,推进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工作。
三是大力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区开发建设。全面落实国发〔20__〕13号文件精神,对包括民间投资在内的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适度增加政府性引导资金,充分发挥政府性引导资金“杠杆”作用,完善对进入微利或非营利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的民间资本的激励和补贴机制,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新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的财政、土地、规划、征地拆迁等相关配套政策,不断优化民间投资环境。
四是全面抓好融资规划和资金运筹管理。各城市新区可邀请专业机构做好开发建设投融资规划和计划,做好项目策划与统筹安排,坚持量力而行、滚动开发,做到成熟一片,推进一片,条件未成熟区域和项目不要盲目拓展与仓促上马,要做好空间预留,避免资金浪费。加强对项目的策划和论证工作,合理确定项目的性质规模、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提高项目决策的水平。
五是积极探索和全面推进多元投融资建设开发模式。推广BT、BOT、BOOT与BOO模式,积极探索并推进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EPC)。学习和借鉴国内新区投资、建设和运营经验,引进运营成功的城市新区平台公司参与新区建设运营。
2.采取多重措施综合解决用地指标紧张的问题
一是充分用好用活征转分离、只征不转、区位调整(空间置换)、盘活存量等政策,高效利用有限的用地指标,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大力开展低丘缓坡综合开发,提高集约节约用地水平。
二是完善城市新区内重大项目、特殊项目用地指标单独会商、决策机制以及项目用地检查机制和责任机制,避免产生土地闲置与盲目扩张。
三是积极配合有关城市向国家相关部委争取支持,解决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旅游产业用地以及历史遗留等问题,使新区建设项目及时报批。
(五)坚持城乡统筹,妥善推进征地拆迁与回建安置工作
1.吸纳区内外好的做法和经验,完善自治区及市级对新区征地拆迁及安置的有关办法与机制,切实优先做好安置回建与就业安置的工作,研究制定解决特殊拆迁对象的有关办法;建立自治区层面对城市新区征拆安置工作奖励机制,按安置情况及满意程度分类分级进行征拆经费奖励。
2.各城市要积极借鉴宅基地换房、土地换社保、集体用地全部土地国有化、引进开发商参与三产开发与回建安置建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以土地折款入股等成功做法,并将拆迁安置用地与保障性用房指标等同对待、优先保障。
3.积极研究探索利用农民安置用地建设公租房的可能性和做法,争取进行试点,为被拆迁农民探索建立新的收入来源,也为缓解地方保障房资金压力探索新的路径。
4.加强对征拆后社会主义新农村或新社区的引导与扶持,同时加强待征拆区域村庄的规划建设管理,既要一定程度满足当前未拆迁村庄农民生活改善的合理诉求,又要严格打击各类违法抢建抢栽、套取补偿款的行为。
(六)创新城市新区管理机制
1.在自治区层面成立城市新区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在自治区加快推进城镇化跨越发展领导小组之下,设立城市新区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为非常设咨询性机构,组成人员包括相关部门领导,区内外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设、经济、社会、法律等各方面专家。该指导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对广西各地的城市新区建设规划设计方案、建设模式和效果进行分析、评估,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性意见。
2.设立新区管委会,创新管理机制。新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主要职责是制定发展规划、统筹产业布局、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协调重大问题等,凡可以下放的市级管理权限应下放给新区。
城市发展调研报告 篇2
一、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情况
(一)项目概况及建设进展
1、城东新区项目
城东新区三项工程及路网、绿化长廊建设是目前我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最大的民生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约7.5亿元,规划建设总用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工程主要包括曲阳生态公园、体育中心、安置楼等三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长3660米、宽15米的绿化长廊,滨水休闲带,水街、五星级酒店、学校等诸多配套设施项目。
项目建设进展:曲阳生态公园项目1号园和2号园已开工建设,园内花木已部分栽植、道路等配套设施正在逐步建设。体育运动中心项目土地征收工作已完成,规划方案已确定,正在进行施工图纸设计。安置房项目完成规划设计和地质勘探工作,建设施工单位已经招标确定。新区中的6条道路已完成工程量约55%。绿化长廊工程已完成土方整理2.7万方,占任务95%。安盐1号地块开发已完成前期相关工作;2号地块中的4幢楼基础施工完成,正在施工四至六层主体结构;5号地块开发项目已完成围墙施工,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土地房屋征收涉及土地征收4500亩,已完成征收4300亩,房屋征收1035户,已签订协议358户。
2、东园棚改项目
项目位于县城北部,占地面积655亩,总投资约21亿元,是安徽省861重点项目工程。项目建设主要包括综合大市场、商业开发和安置房三大功能区,采取整体规划,分期建设方式,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建成一座规模大、档次高、设施先进、宜商宜居的综合性大市场和园林式居住区。
项目建设进展:项目拆迁涉及房屋征收1057户,分两期实施,目前累计完成房屋征收协议签订736户、占任务的70%,已发放三项资金637户,搬家525户,拆迁房屋447户。土地出让工作,已取得1个批次25亩的安置用地。取得2个批次的商业用地,第一批次45.9亩,涉及征收41户房屋已全部拆除;第二批次35亩,涉及房屋征收157户,已签协议94户、占任务的60%。首期安置房计划建设11栋、约5万平方米,现已开工4栋安置楼和幼儿园、地下车库等项目。首期商业开发建设7栋、约3.6万平方米,已开工5栋。项目东扩涉及征收西周和小陈2村民组66户、379亩土地,丈量、公示已结束,土地补偿款正在发放中。
3、汽车五金城项目
汽车五金城项目是滁州市60个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全县36项重点工程项目。项目位于xx县城东部泉坞山路与戚继光大道交叉口西南角,总用地面积约494亩,计划总投资20亿元。项目建设共分四个阶段进行,依次开发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安置楼和高层住宅、汽配城、黎明水库改造等项目,主要包括汽车修配展示交易、五金综合交易市场、星级酒店、商业住宅、休闲以及观光等为一体化的大型综合体,项目规模大、档次高、设施全,将是宜商、宜居、宜休闲的综合性市场和园林式住宅小区。
项目建设进展:拆迁征地涉及住户168户,征迁工作基本完成,涉及企事业单位5家,搬迁征收工作全部完成,补偿款大部分发放到位。安置房工程2月下旬开工建设,现已完成1幢二层主体浇筑工程,已完成7幢三层主体框架浇筑工程。商业综合体工程五金综合商业市场于3月中旬开工,现有2幢楼基础梁浇筑工程已基本完成,另有2幢开挖基础,五星级酒店正在设计招商。其他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推进。
4、高铁连接线项目
高铁连接线工程是我县近年来政府投资最大的单体工程,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土地报批等费用达5亿元左右。整个道路工程分为四个标段,通过公开招标,工程招标价为3.256亿元。
项目建设进展:工程自xx年xx月xx日开工建设,计划xx年xx月底主体工程建成通车。征地工作涉及xx乡镇,约2349亩,xx年xx月底已完成征收工作。拆迁工作涉及池河、桑涧、定城三个乡镇,至目前,整个征迁工作已结束,土地报批工作正在进行。连接线工程施工进展较快,xx年xx月份完成清表工作,xx月份进行土方、桥涵施工,至目前已完成土方工程量的40%左右。
5、花园湖二期工程及老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
花园湖二期项目位于县城西北部,土地征收范围包括长征西路北侧,城北水库西干渠西侧,泄洪渠东侧,城北水库100米控制线以南。规划用地总面积约280亩,约需要拆迁330户。项目建设内容包括3700平米老年活动中心,36000平米安置楼和商业开发三个部分。总体目标是围绕花园湖公园打造一个环境优美、品位一流高档商住区,彻底改变西门入口的整体形象。
项目建设进展:已完成游泳中心地块28.65亩土地出让工作,完成部分房屋及附属物拆除工作。3700平米的老年活动中心大楼完成基础验收,一层结构已开始施工。花园湖公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已基本结束,目前管理施工房已经搭建完毕,部分土地已整平,指挥部正积极协助施工方做好三通工作。对项目区内洪庄、前费两村民组的人口认证已初步完成。完成洪庄部分地块征地工作,对违法建筑启动强拆。
(二)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1、宣传工作氛围不浓,还没有形成人人关注、支持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的良好态势。当前正在建设的城市重点工程实际上也是民生工程,它不仅能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而且能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大家都是工程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但是,由于对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的意义,土地征收、房屋征迁的政策和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够,致使广大居民对政府开展城市建设工作理解够、支持不够,甚至少数人为满足个人私利漫天要价,百般阻挠,致使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土地与房屋的征迁工作中,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
2、政策执行不一致,群众愿望过高,造成土地房屋征收困难。在以前开展的城市建设征迁工作中,由于政策制定的过宽,在执行过程中自由裁量权过大,让一些投机钻营者获利,无形中造成了越会闹越得利的从众心理。新房屋征收政策收紧,补偿标准比先前征收的低,群众暂不能完全接受,抵触情绪较大,普遍存在等待观望或漫天要价现象;不同的项目执行的政策不一、每个工作队的尺度把握不一,造成了群众之间相互攀比;群众对安置小区的区位、楼层、环境、管理、户型等方面要求都越来越高。各种原因相互叠加,这些都导致了征迁工作进展缓慢。
3、资金缺口较大,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工程建设推进难。如城东三项工程建设项目,县政府对重点工程资金管理作了调整,资金运行方案正在调整中。原与安徽盐业公司订立的共管账户一直未正式投入使用,资金运转不正常,急待解决工程款、三项资金等合计6100万元。汽车五金城尚有1500万元土地征收补偿款未到位和6500万元安置房资金缺口。东园棚改项目正式投资协议未签订、资金拨付不到位,资金管理办法也没有出台,造成资金流转不畅,也是工程进度慢的另一个原因。
4、用地指标难申报,影响项目建设的投资和推进。国家土地政策收紧,现有的土地指标难以满足城市建设需求,一些项目需用土地进行融资,指标无法落实,融资也就无从谈起。如汽车五金城用地手续大部未批,到目前为止,只有92亩土地有使用指标,尚有402亩土地没有用地指标。东园棚户区改造、高铁连接线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问题。
通过对重点工程的调研,认为虽然我县当前城市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阻碍进展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城市建设的发展,它们会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逐步迎刃而解。城市重点工程是整个城市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通过这些表面的现象,我们可以探寻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思考如何建立工作的长效机制,做到未雨绸缪,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速推进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早日实现建设中等城市的目标。
二、几点思考
(一)如何认识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城市规划是城市各项建设工作的龙头和核心,是关系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依据。目前,我县已完成了xx县城总体规划,xx年市政府正式批准实施,同时,完成了老城区、工业园区、城东新区等一批重点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为我们确定了城市发展的趋势和重点,描绘了美好的蓝图,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有亮点、有新意、有气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重视。规划标准不够高,前瞻性不够,存在公厕、垃圾中转站、绿地、学校、市场等一些城市功能设施配置缺位现象;老城区的棚户区和新城区的“城中村”改造缺少具体的规划意见和办法;城市规划的前期审查缺少公开程序,建设期间跟踪督查不够,违规违章建筑现象时有发生;竣工验收不严,一些项目执行规划“缩水”,擅自加密、加层,侵占公共用地,绿化、道路、停车位、物业管理用房则大打折扣;规划变更程序不规范,项目的变更没有通过科学论证等应有程序,随意性较大。
为此,我们认为,在做城市规划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一是变“封闭式规划”为“开放式规划”。把我们的总体规划、局部规划乃至控制性详规向社会公示,提高公众的知晓率。让公众参与到城市规划的制定中来,特别是一些社会公益性的工程建设,要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反复论证,广纳良言,博取众长,以使规划更科学更可行,获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
二是把握规划原则。坚持全面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分步实施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避免只求速度不讲质量。
三是坚持规划工作的严肃性。已经通过的规划,要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规划一经制定就不能任意更改。
四是加强规划管理。加大对在建工程的监管力度,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严厉打击擅自违反规划行为,保障规划审批的强制性,维护规划的权威性。
五是强化城市建设的验收管理。目前我县的城市开发小区由于没有进行严格的验收管理,致使小区内违反规划的情况时有发生,擅自扩大容积率,缩小绿化率,消防设施投入不足现象较为普遍,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住户和公众的利益,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所以应加强对开发小区和重点工程的验收管理,可由县行政审批部门牵头,组织规划、住建、市容、消防、安检等部门,统一按规范进行验收,确保质量。
(二)如何把重点工程纳入整个城市建设的体系
近年来,县委坚持把城市建设作为打造环境、改善民生、提升形象的先导工程,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围绕打造中等城市的战略目标,每年实施一批城市建设重大工程,奠定了建设中等城市的坚实基础。一大批重点工程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不仅改善了民生,优化了发展环境,而且提升了城市品位,塑造了城市形象。正是每年一批重点工程的建成,才让我们这个城市越来越美好。软环境的变化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客商到此投资兴业。
在进行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在城市建设方面我们想是否应该考虑的更全面、更远一些。
一是以“点”带“面”。如果说重点工程是一个点的话,那么重点工程所在区域就是一个面,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很重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促进整个区域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建设难度大、周期长的工程,可以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如在进行花园湖二期建设的同时,有必要把整个西片的城市改造与建设纳入其中,把建设西外环线道摆上议事日程,这对于分流城市道路车辆,改善长征路、严桥路以及整个城市环境大有益处;随着城市的发展,高铁连接线未来是一条“黄金线”,如何利用泉坞山和桑涧水库开发生态观光农业、搞农家乐旅游,推动沿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都是值得谋划的课题。
二是以“新”带“老”。通过这几年的建设,新城区已初具规模,随着新区三项工程的建成,新城区的规模和档次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从目前的人气来讲,老城区依然是商业中心、繁华地带,其区域资源禀赋是新区目前还无法比拟的。定城的老城区是城市在长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存在着居住拥挤、街巷狭窄、交通阻塞、道路不同程度损毁影响市民出行、绿化率低、市政和公共设施短缺等诸多问题。因此,在进行新城区建设的同时,谋划好老城区的改造也非常重要,这也是当前我县“三城联创”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三是挖掘底蕴传承文化。文化是一个城市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灵魂。定城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文化底蕴深厚,城内古迹很多。在推进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挖掘我县历史文化底蕴,彰显文化品位,提升定城的外在形象和文化内涵,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已建成了文化馆、汉画石馆、图书馆、大剧院、文化广场等一批文化设施,发挥了传承和传播文化的作用。在城市建设中,如何更好地体现文化特色,彰显城市个性尤为重要。例如:在建筑风貌上如何展示文化表现城市建筑的现代生活风尚;在绿化的树木品种和色彩的搭配上如何展示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对定城已有的水系改造中如何取舍让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在城市的重要区域和地段如何构筑雕塑来展示文化。这些工作实际上与我们正在打造的“三色”也是相辅相成的。四是加大“三城联创”工作力度,真正让城市绿起来。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致力打造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然而我县目前城市绿地率仅为10.9%,近期有望达到13.8%,距创建园林城市21%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所以要以“三城联创”为契机,规划建设好城市绿地。
(三)如何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难题
定城不仅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商品流通的集散地。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加强科学管理,优化城市环境,努力提升现代城市管理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效率化机制,已刻不容缓。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我们组建了工作机构,强化了管理举措,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收效甚微,脏乱差的现象难以根本扭转。城市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在市容市貌的管理上,有两个方面是重点,即加强队伍建设和提升市民素养。
一是从管理者来说,必须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强化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目标,坚持不懈地抓好思想、纪律、作风和业务等方面的建设,提高综合素质,提升管理水平。要加大投入,把必要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杜绝以罚代管,甚至“放水养鱼”的现象发生。要创新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建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通过好的机制,使管理队伍有生机有活力。
二是从整个社会来说,必须提升素养,做文明市民。坚持从基础素质、基本行为、基本规范抓起。针对居民生活中的一些陋习,通过精心设计载体,开展群众性活动,发动全社会参与,实行全方位推进,实施全过程渗透等方式,逐步予以解决。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针对一些不文明现象,不但要加强科学管理,还要大力加强全民素质教育,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社会公德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道德楷模,努力营造追求真善美的道德氛围和舆论环境。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实行严管重处,以矫正某些突出问题。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大公益宣传力度。开展“城市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营造“以爱护公物为荣,损坏公物为耻”的氛围。
在公益性的文化设施管理上,还需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近年来,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建设了一批公益性文化设施。从目前的营运效果看,管理上不容乐观,花园湖公园、生态公园都不同程度的遭到破坏,其他的一些文化设施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久,我们还将建设成老年活动中心、体育中心等。这既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一项顺民意合民心的民生工程,但是,如果使用的不好,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后续的管理工作跟不上,利用不起来,就会使我们引以为豪的城市“亮点名片”失去应有的光彩,那与我们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因此,现在就着手建立一种长效的管理机制更显迫切和重要。
城市发展调研报告 篇3
一、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情况
(一)项目概况及建设进展
1、城东新区项目
城东新区三项工程及路网、绿化长廊建设是目前我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民生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约7.5亿元,规划建设总用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工程主要包括曲阳生态公园、体育中心、安置楼等三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长3660米、宽15米的绿化长廊,滨水休闲带,水街、五酒店、学校等诸多配套设施项目。
项目建设进展:曲阳生态公园项目1号园和2号园已开工建设,园内花木已部分栽植、道路等配套设施正在逐步建设。体育运动中心项目土地征收工作已完成,规划方案已确定,正在进行施工图纸设计。安置房项目完成规划设计和地质勘探工作,建设施工单位已经招标确定。新区中的6条道路已完成工程量约55%。绿化长廊工程已完成土方整理2.7万方,占任务95%。安盐1号地块开发已完成前期相关工作;2号地块中的4幢楼基础施工完成,正在施工四至六层主体结构;5号地块开发项目已完成围墙施工,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土地房屋征收涉及土地征收4500亩,已完成征收4300亩,房屋征收1035户,已签订协议358户。
2、东园棚改项目
项目位于县城北部,占地面积655亩,总投资约21亿元,是安徽省861重点项目工程。项目建设主要包括综合大市场、商业开发和安置房三大功能区,采取整体规划,分期建设方式,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建成一座规模大、档次高、设施先进、宜商宜居的综合性大市场和园林式居住区。
项目建设进展:项目拆迁涉及房屋征收1057户,分两期实施,目前累计完成房屋征收协议签订736户、占任务的70%,已发放三项资金637户,搬家525户,拆迁房屋447户。土地出让工作,已取得1个批次25亩的安置用地。取得2个批次的商业用地,第一批次45.9亩,涉及征收41户房屋已全部拆除;第二批次35亩,涉及房屋征收157户,已签协议94户、占任务的60%。首期安置房计划建设11栋、约5万平方米,现已开工4栋安置楼和幼儿园、地下车库等项目。首期商业开发建设7栋、约3.6万平方米,已开工5栋。项目东扩涉及征收西周和小陈2村民组66户、379亩土地,丈量、公示已结束,土地补偿款正在发放中。
3、汽车五金城项目
汽车五金城项目是滁州市60个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全县36项重点工程项目。项目位于xx县城东部泉坞山路与戚继光大道交叉口西南角,总用地面积约494亩,计划总投资20亿元。项目建设共分四个阶段进行,依次开发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安置楼和高层住宅、汽配城、黎明水库改造等项目,主要包括汽车修配展示交易、五金综合交易市场、酒店、商业住宅、休闲以及观光等为一体化的大型综合体,项目规模大、档次高、设施全,将是宜商、宜居、宜休闲的综合性市场和园林式住宅小区。
项目建设进展:拆迁征地涉及住户168户,征迁工作基本完成,涉及企事业单位5家,搬迁征收工作全部完成,补偿款大部分发放到位。安置房工程2月下旬开工建设,现已完成1幢二层主体浇筑工程,已完成7幢三层主体框架浇筑工程。商业综合体工程五金综合商业市场于3月中旬开工,现有2幢楼基础梁浇筑工程已基本完成,另有2幢开挖基础,五酒店正在设计招商。其他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推进。
4、高铁连接线项目
高铁连接线工程是我县近年来政府投资的单体工程,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土地报批等费用达5亿元左右。整个道路工程分为四个标段,通过公开招标,工程招标价为3.256亿元。
项目建设进展:工程自xx年xx月xx日开工建设,计划xx年xx月底主体工程建成通车。征地工作涉及xx乡镇,约2349亩,xx年xx月底已完成征收工作。拆迁工作涉及池河、桑涧、定城三个乡镇,至目前,整个征迁工作已结束,土地报批工作正在进行。连接线工程施工进展较快,xx年xx月份完成清表工作,xx月份进行土方、桥涵施工,至目前已完成土方工程量的40%左右。
5、花园湖二期工程及老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
花园湖二期项目位于县城西北部,土地征收范围包括长征西路北侧,城北水库西干渠西侧,泄洪渠东侧,城北水库100米控制线以南。规划用地总面积约280亩,约需要拆迁330户。项目建设内容包括3700平米老年活动中心,36000平米安置楼和商业开发三个部分。总体目标是围绕花园湖公园打造一个环境优美、品位一流高档商住区,彻底改变西门入口的整体形象。
项目建设进展:已完成游泳中心地块28.65亩土地出让工作,完成部分房屋及附属物拆除工作。3700平米的老年活动中心大楼完成基础验收,一层结构已开始施工。花园湖公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已基本结束,目前管理施工房已经搭建完毕,部分土地已整平,指挥部正积极协助施工方做好三通工作。对项目区内洪庄、前费两村民组的人口认证已初步完成。完成洪庄部分地块征地工作,对违法建筑启动强拆。
(二)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1、宣传工作氛围不浓,还没有形成人人关注、支持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的良好态势。当前正在建设的城市重点工程实际上也是民生工程,它不仅能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而且能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大家都是工程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但是,由于对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的意义,土地征收、房屋征迁的政策和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够,致使广大居民对政府开展城市建设工作理解够、支持不够,甚至少数人为满足个人私利漫天要价,百般阻挠,致使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土地与房屋的征迁工作中,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
2、政策执行不一致,群众愿望过高,造成土地房屋征收困难。在以前开展的城市建设征迁工作中,由于政策制定的过宽,在执行过程中自由裁量权过大,让一些投机钻营者获利,无形中造成了越会闹越得利的从众心理。新房屋征收政策收紧,补偿标准比先前征收的低,群众暂不能完全接受,抵触情绪较大,普遍存在等待观望或漫天要价现象;不同的项目执行的政策不一、每个工作队的尺度把握不一,造成了群众之间相互攀比;群众对安置小区的区位、楼层、环境、管理、户型等方面要求都越来越高。各种原因相互叠加,这些都导致了征迁工作进展缓慢。
3、资金缺口较大,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工程建设推进难。如城东三项工程建设项目,县政府对重点工程资金管理作了调整,资金运行方案正在调整中。原与安徽盐业公司订立的共管账户一直未正式投入使用,资金运转不正常,急待解决工程款、三项资金等合计6100万元。汽车五金城尚有1500万元土地征收补偿款未到位和6500万元安置房资金缺口。东园棚改项目正式投资协议未签订、资金拨付不到位,资金管理办法也没有出台,造成资金流转不畅,也是工程进度慢的另一个原因。
4、用地指标难申报,影响项目建设的投资和推进。国家土地政策收紧,现有的土地指标难以满足城市建设需求,一些项目需用土地进行融资,指标无法落实,融资也就无从谈起。如汽车五金城用地手续大部未批,到目前为止,只有92亩土地有使用指标,尚有402亩土地没有用地指标。东园棚户区改造、高铁连接线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问题。
通过对重点工程的调研,认为虽然我县当前城市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阻碍进展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城市建设的发展,它们会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逐步迎刃而解。城市重点工程是整个城市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通过这些表面的现象,我们可以探寻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思考如何建立工作的长效机制,做到未雨绸缪,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速推进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早日实现建设中等城市的目标。
二、几点思考
(一)如何认识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城市规划是城市各项建设工作的龙头和核心,是关系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依据。目前,我县已完成了xx县城总体规划,xx年市政府正式批准实施,同时,完成了老城区、工业园区、城东新区等一批重点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为我们确定了城市发展的趋势和重点,描绘了美好的蓝图,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有亮点、有新意、有气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重视。规划标准不够高,前瞻性不够,存在公厕、垃圾中转站、绿地、学校、市场等一些城市功能设施配置缺位现象;老城区的棚户区和新城区的“城中村”改造缺少具体的规划意见和办法;城市规划的前期审查缺少公开程序,建设期间跟踪督查不够,违规违章建筑现象时有发生;竣工验收不严,一些项目执行规划“缩水”,擅自加密、加层,侵占公共用地,绿化、道路、停车位、物业管理用房则大打折扣;规划变更程序不规范,项目的变更没有通过科学论证等应有程序,随意性较大。
为此,我们认为,在做城市规划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一是变“封闭式规划”为“开放式规划”。把我们的总体规划、局部规划乃至控制性详规向社会公示,提高公众的知晓率。让公众参与到城市规划的制定中来,特别是一些社会公益性的工程建设,要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反复论证,广纳良言,博取众长,以使规划更科学更可行,获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
二是把握规划原则。坚持全面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分步实施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避免只求速度不讲质量。
三是坚持规划工作的严肃性。已经通过的规划,要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规划一经制定就不能任意更改。
四是加强规划管理。加大对在建工程的监管力度,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严厉打击擅自违反规划行为,保障规划审批的强制性,维护规划的权威性。
五是强化城市建设的验收管理。目前我县的城市开发小区由于没有进行严格的验收管理,致使小区内违反规划的情况时有发生,擅自扩大容积率,缩小绿化率,消防设施投入不足现象较为普遍,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住户和公众的利益,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所以应加强对开发小区和重点工程的验收管理,可由县行政审批部门牵头,组织规划、住建、市容、消防、安检等部门,统一按规范进行验收,确保质量。
(二)如何把重点工程纳入整个城市建设的体系
近年来,县委坚持把城市建设作为打造环境、改善民生、提升形象的先导工程,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围绕打造中等城市的战略目标,每年实施一批城市建设重大工程,奠定了建设中等城市的坚实基础。一大批重点工程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不仅改善了民生,优化了发展环境,而且提升了城市品位,塑造了城市形象。正是每年一批重点工程的建成,才让我们这个城市越来越美好。软环境的变化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客商到此投资兴业。
在进行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在城市建设方面我们想是否应该考虑的更全面、更远一些。
一是以“点”带“面”。如果说重点工程是一个点的话,那么重点工程所在区域就是一个面,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很重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促进整个区域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建设难度大、周期长的工程,可以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如在进行花园湖二期建设的同时,有必要把整个西片的城市改造与建设纳入其中,把建设西外环线道摆上议事日程,这对于分流城市道路车辆,改善长征路、严桥路以及整个城市环境大有益处;随着城市的发展,高铁连接线未来是一条“黄金线”,如何利用泉坞山和桑涧水库开发生态观光农业、搞农家乐旅游,推动沿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都是值得谋划的课题。
二是以“新”带“老”。通过这几年的建设,新城区已初具规模,随着新区三项工程的建成,新城区的规模和档次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从目前的人气来讲,老城区依然是商业中心、繁华地带,其区域资源禀赋是新区目前还无法比拟的。定城的老城区是城市在长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存在着居住拥挤、街巷狭窄、交通阻塞、道路不同程度损毁影响市民出行、绿化率低、市政和公共设施短缺等诸多问题。因此,在进行新城区建设的同时,谋划好老城区的改造也非常重要,这也是当前我县“三城联创”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三是挖掘底蕴传承文化。文化是一个城市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灵魂。定城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文化底蕴深厚,城内古迹很多。在推进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挖掘我县历史文化底蕴,彰显文化品位,提升定城的外在形象和文化内涵,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已建成了文化馆、汉画石馆、图书馆、大剧院、文化广场等一批文化设施,发挥了传承和传播文化的作用。在城市建设中,如何更好地体现文化特色,彰显城市个性尤为重要。例如:在建筑风貌上如何展示文化表现城市建筑的现代生活风尚;在绿化的树木品种和色彩的搭配上如何展示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对定城已有的水系改造中如何取舍让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在城市的重要区域和地段如何构筑雕塑来展示文化。这些工作实际上与我们正在打造的“三色”也是相辅相成的。四是加大“三城联创”工作力度,真正让城市绿起来。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致力打造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然而我县目前城市绿地率仅为10.9%,近期有望达到13.8%,距创建园林城市21%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所以要以“三城联创”为契机,规划建设好城市绿地。
(三)如何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难题
定城不仅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商品流通的集散地。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加强科学管理,优化城市环境,努力提升现代城市管理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效率化机制,已刻不容缓。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我们组建了工作机构,强化了管理举措,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收效甚微,脏乱差的现象难以根本扭转。城市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在市容市貌的管理上,有两个方面是重点,即加强队伍建设和提升市民素养。
一是从管理者来说,必须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强化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目标,坚持不懈地抓好思想、纪律、作风和业务等方面的建设,提高综合素质,提升管理水平。要加大投入,把必要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杜绝以罚代管,甚至“放水养鱼”的现象发生。要创新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建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通过好的机制,使管理队伍有生机有活力。
二是从整个社会来说,必须提升素养,做文明市民。坚持从基础素质、基本行为、基本规范抓起。针对居民生活中的一些陋习,通过精心设计载体,开展群众性活动,发动全社会参与,实行全方位推进,实施全过程渗透等方式,逐步予以解决。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针对一些不文明现象,不但要加强科学管理,还要大力加强全民素质教育,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社会公德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道德楷模,努力营造追求真善美的道德氛围和舆论环境。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实行严管重处,以矫正某些突出问题。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大公益宣传力度。开展“城市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营造“以爱护公物为荣,损坏公物为耻”的氛围。
在公益性的文化设施管理上,还需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近年来,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建设了一批公益性文化设施。从目前的营运效果看,管理上不容乐观,花园湖公园、生态公园都不同程度的遭到破坏,其他的一些文化设施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久,我们还将建设成老年活动中心、体育中心等。这既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一项顺民意合民心的民生工程,但是,如果使用的不好,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后续的管理工作跟不上,利用不起来,就会使我们引以为豪的城市“亮点名片”失去应有的光彩,那与我们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因此,现在就着手建立一种长效的管理机制更显迫切和重要。
城市发展调研报告 篇4
一、南溪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南溪交通区位好,城市亲水性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自然资源匮乏,仅仅依赖自身条件难以实现快速发展。为此,南溪充分审视自身实际,主动融入到川南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等大的发展格局中去思考和谋划,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来抓区域经济的发展,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在城市建设发展上形成了独特的“南溪模式”,走出了一条强区富民、和谐崛起的科学发展新路。20__年以来,南溪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4.9平方公里,达到9平方公里左右;常住人口增加了6万人,达到14万人左右;全区城镇化率提高了9.62个百分点,达到46.22%。南溪十分注重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统筹发展城市新区与工业园区,罗龙工业集中区已入驻企业129户,20__年实现产值152亿元。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双轮驱动下,20__年到20__年,南溪GDP年均增长17.2%,达到84.0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了7.2倍,达到4.0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6%,达到1955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5%,达到7928元。南溪连续6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年度目标考核一等奖,20__年被评为四川省县域经济激励发展先进县(区)。归纳起来,南溪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经验之一:科学民主定规划,大手笔追求高品质,知名团队绘就新南溪。
城市怎么建,建成什么样?这是南溪党委、政府考虑的头等大事。20__年初,南溪组织党政领导、相关干部和企业家到广州、深圳、珠海、重庆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集众家之长,仔细梳理和反复论证别人的做法在南溪的可行性。多方学习借鉴后,南溪在全省甚至全国率先开展城市策划,将长江文化、历史文化、休闲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当中,着重做好“古”、“水”两篇文章。聘请知名城市专业策划团队深圳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南溪城市发展战略策划方案》,提出了南溪“仙源福地,上善水城”的城市品牌定位和“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城市总规和控规编制。引进了世界500强之一的阿佩克思公司编制《南溪城市发展战略策划》;引进成都锦里古街设计团队和四川美院设计团队强强联合创作“千栋千面”的《桂溪河商业古街》;引进深圳建筑设计总院编制《南溪西城城市设计》;引进水立方的中方设计总负责单位中建国际设计咨询公司(CCDI)进行桂溪河水上主题公园设计;引进重庆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滨江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经验之二:无中生有造亮点,河滩地上建新城,推陈出新打造南溪精品。
城市发展的载体是什么,亮点和特色在哪里?这是南溪党委、政府考虑的关键问题。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南溪敢于“打破常规”,善于“无中生有”,以修建滨江防洪堤开发4.76平方公里滨江新城为标志,城市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20__年9月,南溪以滨江堤三期工程开工为标志,正式拉开了滨江新城建设的序幕。城市“三横五纵”骨干道路、桂溪古街、五宾馆等引擎项目快速推进,南溪职中迁建、综合农贸市场等公共服务项目加快建设,带动长江国际、凯丽香江、盛景天下、巴塞罗拉庄园等一大批城市商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目前4.76平方公里的滨江新城初具雏形,成为各地竞相学习的典范。南溪善于画龙点睛,通过打造桂溪古街等亮点景观迅速提升了城市品位。桂溪古街完全从一张白纸上绘建,融合了千年南溪的城市古韵和长江首善的水城风韵,整个建筑风格汇集了川南、江南水乡的民族风貌特色,将桂溪河水引入街内穿行,形成了“巷穿城、水融街、楼重院”的别致空间。同时,南溪还打造出一流的滨江景观带,形成“一带一心三核六区”的格局,充分展示了南溪的文化魅力与理念。
经验之三:市场运作添活力,大招商带来大项目,大项目推动大发展。
项目从哪里来,钱从哪里出,怎样快节奏地推进城市建设?这是南溪党委、政府考虑的重中之重。南溪坚持“梯次开发,市场运作”的原则,将新城开发建设划分为“首期核心突破、二期拉开骨架、三期全面开发”三个阶段。引资1.2亿元建设滨江及桂溪河景观带工程;引资5330万元代建6.5万平方米安置房;引资8000万元完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罗龙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同时在城市管理中凡是能够市场化运作的,一律交由市场管理。如滨江景观带,政府遴选专业的园艺管理公司锦绣园进行管理和维护;宜南快速通道两旁绿化带项目,完全由企业投入推动土地流转,建立起大型的苗木基地,实现了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共赢。南溪十分注重对项目的策划与包装,积极对外招商引资,通过加强与广东四川商会、重庆四川商会、北京商会等的战略合作,大力开展定点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积极赴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招商引资,成功引进重庆博正投资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滨江护岸堤三期工程及罗龙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广东蜀粤投资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建设文体中心打捆项目。南溪在项目建设中全面推行“代建制”,专门成立重点项目管理办公室,统一对政府性项目实施代建,切实保障了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为确保政府资金效率和干部廉洁,20__年以来,南溪还通过优化方案、财政评审、决算审计等措施,有效审减项目投资2.4亿元,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的效益。
经验之四:团结拼博创辉煌,党政齐心铸就铁军精神,和谐拆迁催生南溪速度。
怎样形成共识,如何加快建设速度?这是南溪党委、政府考虑的核心环节。南溪在地上地下均无丰富资源的条件下,意识到唯有团结拼博、创先争优,才能超常推进南溪经济社会发展。南溪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领导班子的理念和思路得到高度统一,大家讲奉献、讲大局、讲风格、讲团结,坦诚布公、共谋发展,凝聚成了一股激情创业的强大合力。在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时,公开遴选项目设计单位和营销单位,在遴选会上由区四家班子领导、专家、相关部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组成的评审团集体投票确定。凡涉及公众利益或城市形象的项目,如城市公交站台的样式和色调,都提交政府常务会集体审定;重要项目的设计方案由四家班子领导联席会确定。为切实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南溪推行“5+2”、“白+黑”,形成了为民服务铁的信念、众志成城铁的团结、令行禁止铁的纪律、勤政廉政铁的作风、勇争一流铁的目标的“南溪铁军”精神,在工作中采取集中力量打攻坚战的方式,以重点突破带动了全面推进。同时,南溪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有情操作,和谐推进征地拆迁,为项目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为解决安置群众的后顾之忧,南溪还从20__年开始,在全市率先建立实施了《南溪县失地无业年老人员生活补助简易参保试行办法》等制度。
二、从南溪城市建设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启示之一:规划水平决定城市发展的高度,重编制更要重执行。
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总方向,体现了一个城市的追求和目标。只有重视城市规划,真正把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并且严格规划执行,城市发展定位才能体现,城市发展的追求才能实现。南溪在规划上坚持大手笔、高标准,不仅高水平编制《城市发展战略策划》、《滨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等总体性的规划,还特别注重产业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质量。同时,南溪十分注重规划把关,决不轻易调整规划。
启示之二:项目建设决定城市发展的速度,重生成更要重推进。
抓城市建设,说到底就是抓一个个具体的项目。项目建得好,城市才发展得好;项目建得快,城市的变化才大。在城市规划区内,不同的项目都有不同的主管部门、不同的业主和不同的承建单位,由于项目实施的具体环境不同、工作水平各异,往往造成不少项目推进缓慢,影响城市形象和城市发展。南溪发展为什么这么快,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抓项目、抓招商、抓投入,其中一个十分关键的抓手就是建立政府性项目代建制,专门成立了直属事业单位重点项目办,汇聚了30多名各方面的专家和人才,统筹实施各级各类项目建设。
启示之三:资金保障决定城市发展的广度,重投入更要重市场。
资金问题是城市建设中的难点,仅仅依靠财政投入推进城市建设难以持续。南溪为适应城市建设资金需求,在原国资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南溪财源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搭建起了南溪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平台、政府性融资平台和政府性投资平台。南溪还将城市建设项目纳入招商引资范畴,积极赴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招商引资,实现了“以地生财,聚财建城”。
启示之四:人才队伍决定城市发展的力度,重管理更要重提升。
人是搞好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城市变化大不大,发展快不快,最终取决于人才。在城市建设中,不仅需要管好用好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还需要有效提升现有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充实人才队伍,满足城市建设不断提高的新要求。南溪出台《南溪区股级干部管理暂行办法》,有效地治理和解决了“中梗阻”现象。强化对城市项目的服务管理,推行并联审批制度,对城区所有建设项目特事特办,优化服务,优先审批。出台了引进人才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引进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方面的人才,充实到工程指挥部。南溪每年还安排1000万元教育培训资金,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举办城市建设专题培训班。并且借助铁军讲坛平台,邀请城市规划建设、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不断提升干部和企业家的城市建设经营理念,有力推动南溪城市品质的提升。
三、工作建议
党的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市委、市政府把宜宾放在全国和长江经济带、川滇黔区域去定位和谋划,确立了建设“辐射吸纳川滇黔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形象定位。这是深刻把握形势、充分审视市情、凝聚各方共识后形成的战略决策,是宜宾城市建设新的纲领性要求。当前,全市上下正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市推进城市建设发展。我们借鉴南溪区的主要做法,立足宜宾城市规划建设实际,围绕“拓新城、改旧城、建中心、造亮点”的要求,主要提出五个方面的工作建议。
建议之一:科学制定规划,刚性实施规划,进一步发挥好规划的先导作用和引领作用。
市委、市政府对城市规划高度重视,目前,我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已经确定,总体规划正在抓紧制订。下一步,应以编制出台高水平、高标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为契机,科学推进具体节点的城市设计,尽快实现控制性详规全覆盖。抓紧编制修建性详规和交通、绿化等专项规划,加快编制重点路段、重要节点的街景设计和沿街建筑色彩的设计,促进总体规划与控规、专项规划、分区规划无缝对接,通过精细规划促进城市建设上品位、上档次。同时,进一步增强规划的严肃性,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执行和落实规划。
建议之二:优化项目实施平台,注重统筹协调,切实解决好项目推进速度的问题。
根据各部门工作实际,进一步优化项目实施平台,尽量避免多头实施、多头管理的情况。除有明显政策要求等情况外,政府性投资项目在直接委托市级建设主体代建项目的同时,积极探索市场化选择项目代建单位,切实推动项目建设速度、质量、效益整体提升。在财政、审计、监察等方面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政府资金效率和干部廉洁。针对推动难度大的重大项目,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组织强有力的工作力量,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对项目建设中的问题靠前解决,共同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建议之三: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围绕三产互动、产城相融,加快“三个中心”和“六大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经济实力。
按照“政府组织、市场运作”,“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经营城市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城市。围绕“三个中心”和“六大基地”的建设任务,抓住市民普遍关注的重大区域、重点地段、重要节点,下大功夫加快推进一批城市建设项目,迅速提升城市形象;应抢抓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重大政策机遇,大力实施“退城入园”,鼓励大企业参与城市建设,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经济实力。
建议之四:高度重视城市风貌塑造和功能完善,培育城市风格,提高城市品位。
在城市建设中,追求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建筑风格,树立自己的独特风味和环境品位。高度重视城市风貌塑造,对每一栋单体建筑都从造型、色调上进行严格把关。科学规划造绿,有序推进现代城市亮化工程,切实做到历史与现代,建筑与人文融为一体,展现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名城风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打造城市综合体、大型卖场和酒店,切实留住外流的高端消费,努力吸纳周边城市的消费群体。加快建设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现有城市历史文化旅游设施,对独具特色的古迹、古街、公园进行包装和打造。应培育和提升酒文化、长江文化、工业文明,对拟建、在建的城市文化设施进行旅游包装,使其成为新的城市旅游景观。应结合城市文化元素、给城市以人文文化内涵,全面提高旅游的可停留性。
建议之五: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稳妥地解决好拆迁等问题,依法管理好城市。
以群众利益为上,让好处真真切切落实在百姓的口袋里、群众的房子上。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将拆迁安置作为党委政府推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变“要我拆”为“我要拆”;尽量创造条件满足群众的要求,切实做到“拆迁一处、造福一片、稳定一方”。坚持建管并重理念,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切实做到“重心下移”。整合政府部门的工作力量,落实日常巡查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有效消除城管盲区。特别注重调动和发挥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市民诚信、规范、参与的观念,使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爱护花草树木和市政设施成为广大市民高度自觉的行为习惯。
城市发展调研报告 篇5
根据十届自治区政协第53次主席会议精神,自治区政协组成以李达球副主席为组长,由部分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民进广西区委,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住建厅,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邕江大学等单位参加的调研组,就加快推进我区城市新区建设进行专题调研,为自治区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做准备。本报告研究的新区是指各设区市政府主导建设的城市新区。调研组从今年3月开始相关工作,7月先后深入南宁、柳州、桂林、防城港、钦州等5个城市,广泛听取各城市及有关新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了解这些城市新区建设的情况。与此同时,自治区政协与我区设区市政协联动,请各市政协就各自城市的新区建设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在调研基础上,有11个市政协提交了城市新区建设的调研报告,为调研组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调研组还先后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新区、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新区、天津市中新生态城考察了城市新区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在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形成如下专题调研报告。
一、我区城市新区建设的进展及主要特点
近年来,我区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加快推进城镇化跨越发展的战略决策。20xx年底,自治区党委、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城镇化跨越发展的决定》及19个配套文件;在自治区城镇化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期间全区城镇化率年均增加2个百分点,在20xx年达到50%左右的战略目标。
城市新区建设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通过建设城市新区,可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城市功能布局,提高城市服务能力。二是通过建设城市新区,有利于调整优化老城区的产业结构,使城市的产业布局合理化。三是通过建设城市新区,优化规划布局,实现新城区居住、工作与休闲等功能的有机结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老城区的更新改造。四是通过建设城市新区,可以塑造城市新形象,优化投资环境,形成城市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总之,城市新区作为中心城市空间拓展、产业转型、功能完善、形象提升的核心载体,有序加快推进城市新区建设对提升我区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此,近年自治区提出加快南宁五象新区、柳州柳东新区、桂林临桂新区、北海海湾新城、钦州滨海新城等中心城市新区建设的战略要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区各设区市与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全力推进,我区城市新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呈现出明显的特点。
(一)明确了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
科学和鲜明的城市定位,可以正确指导政府活动、引导企业或居民活动、吸引外部资源和要素,最大限度地聚集资源,最优化地配置资源,最有效地转化资源,最有效地制定战略,最大化地占领目标市场,从而最有力地提升城市竞争力。各城市在新区建设之初,就注重创新个性化的城市形象,提出明确的战略定位。例如,南宁市将五象新区定位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总部基地,南宁市新的行政、信息、文体、商业商务中心,具有秀丽岭南风光、浓郁民族风情、鲜明时代风貌的现代化宜居城区;柳州市将柳东新区定位为汽车城;桂林市将临桂新区定位为旅游城。
(二)基本完成了新区主要规划设计的编制
南宁、柳州、桂林、钦州、防城港等城市邀请知名设计机构参与了新区的概念性规划、总体规划、主要片区的控规及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的编制,形成一批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操作性均较强的优秀规划成果,为新区发展与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管理依据。
(三)积极探索新区建设筹资路子,初步建立了城建投融资机制
新区建设面临最大的难题是建设资金不足。各城市新区改变以往城市建设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着力改革创新,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通过建立投资平台的模式,按照企业化经营的理念,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城建投融资体制。各市政府相继组建和规范城建投融资公司,注入资本金, 政府控制土地一级市场,通过城投公司统一开发经营,获取收益还本付息,实现市场运作, 由其承担开发、建设融资、经营新区的任务,使其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主体和龙头,并坚持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与景观环境设施先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例如,柳州柳东新区以东城投资公司为主体,积极将融资范围扩大至政策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银行贷款、土地一级开发合作、BT项目合作及争取各级政府性资金支持,20xx年全年落实到位资金41.2亿元,并带动大量社会资金投向柳东新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9亿元,同比增长63.8%。目前新区整体骨架与形象初步显现。
同时,各市也注意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南宁市五象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视运用BOT、BT模式,出台《南宁市市政基础设施BT项目管理办法》,积极破解融资难题。目前新区“三横三纵”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广西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等已投入使用和运行。
(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为新区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新区开发和经济发展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民间资本,提高新区建设的参与度,各新区积极组织招商引资,引进了大批产业项目与地产项目,新区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多元化。
南宁五象新区提出重点通过广西文化产业城、广西体育产业城、中国台湾健康产业城、“六馆三街”、总部基地、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龙象谷项目等七大板块带活新区,中国联通南宁总部基地、广西文化产业城中国东盟创意乐园(锦园)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取得了进展。
柳东新区坚持“产业驱动、教育驱动、环境驱动和创新驱动”,综合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战略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产业等综合产业,新区20xx年招商引资内资完成约86亿元,外资完成8320万美元,至今已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玲珑轮胎、玉柴发动机、重庆工业园、正菱工业园、东岸门户区金融中心等大批重大项目进驻,使新区成为了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钦州滨海新区积极引进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滨海发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广东光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广西五洲交通股份有限公司等实力较强的公司作为新区建设的战略合作伙伴,并积极与韩国驻华大使馆、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奥林匹克文化发展中心、奥特莱斯(中国)有限股份公司、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自治区体育局等单位对接,推进运动休闲、商贸旅游、文化娱乐、创意研发产业等功能性项目合作发展。通过主动引入有实力的企业,滨海新区同时也植入了先进的管理运作模式,为新区高水准、持续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出台加快新区建设相关政策措施
新区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相关政策的综合引导和推动。20xx年底,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园区与城市新区互动发展的意见,规定在土地使用、财政支持、信贷支持、企业准入、人才引进等方面对新区给予支持。南宁、柳州、桂林市委、市政府等先后出台了支持新区建设的文件,国土资源厅出台关于支持南宁市五象新区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从多方面提高国土资源部门对五象新区开发建设的保障能力。
(六)部分城市新区设立了专门机构
柳州、桂林、钦州、玉林等城市设立了新区管委会。柳州市构建起了柳东新区、柳州国家高新区、广西柳州汽车城“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以及“112+1”的组织架构,通过实行封闭式管理、明确下放市直部门及垂直部门派出机构管理权限、开通“柳东新区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等特区式管理举措,有力助推了柳东新区的建设。
目前,我区各城市新区建设初显规模,城市框架初步形成,综合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为加快推进新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我区城市新区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区城市新区规划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新区发展理念有待完善
1.部分新区公共服务配套工程“重视大配套,忽视小配套”。在城市新区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大型公建的配置,对邻里中心、市场、中小学、幼儿园、卫生设施、小区供水、供电等民生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投入与配套相对滞后,影响了新区人气集聚。
2.城市新区建设不同程度的存在产业支撑不足的问题。有的新区虽然也在规划中提到工业等产业发展问题,但缺乏具体的措施和足够的项目来保障。有的新区或者过多强调政府公共产品的支撑作用,市场运作的产业项目不足,或者主要以普通房地产作为新区建设的产业支撑。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区的房地产项目成交量并不乐观,空置率较高。
3.设施工程“重地表,轻地下”现象仍很突出。因协调建设机制缺乏、资金占用量太大,部分城市新区对地下管线综合管廊与地下空间只进行了过渡性安排或不予考虑。这就给未来的城市新区留下了“逢雨必涝、逢雨必瘫”以及“拉链马路”的隐患。
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缺乏新区建设经验,对国内外城市新区建设的经验教训研究借鉴不够;对新区建设的发展思路、措施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论证不够;涉及地下工程规划和行政协调不够,缺乏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对各部门加以规范和约束等。
(二)部分新区规划不够完善,品质有待提升
有的城市新区对地域自然特色与历史文化特色的研究吸纳不够,缺乏对新区天际线、新区色彩、空间形态、建筑形体与立面以及开发强度的整体控制,一些建筑物单个看来似乎问题不大,但从整体上看则显得杂乱无章,建筑群体空间整体协调性较差,缺乏美感与特色。
有的城市新区生态化建设尚停留在绿地水系层面,对人行过街系统、绿道网、慢行交通、雨水收集系统等的考虑和建设不够,对绿色节能与智能化建筑也缺乏探索与实践。
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在于:缺乏城市设计和相应的实施管理措施;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研究;新区建设和管理机构中专业人才不足;规划设计审批和决策欠科学;缺乏对新区规划建设与管理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机制等。
(三)城市新区建设所需资金缺口巨大
城市新区建设需要的资金量很大。据不完全统计,各地级市今年上半年仅静态计算的资金缺口在200~250亿元之间,从动态测算的缺口资金更是巨大。资金困难原因:
1.从“开源”的方面看。一是我区各级财政收入水平较低,可用于城市新区建设极为有限。二是城市投融资平台建立时间短,实力不强,加之近年来国家对融资平台贷款实行严格管控,融资形势更加严峻。三是由于金融市场发育不全,直接融资市场规模较小,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难度大。四是由于引导民间资本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办法和措施相对单一,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城市基础建设的动力不足。
2.从“节流”的方面看。一是建设模式相对落后,如设计与施工可实行工程总承包的项目却分解为许多项目分头进行招标,造成设计、采购、施工等方面互相脱节,摩擦增多、时间拖延、资金流失、投资浪费,增加了建设成本和发展的机会成本。二是由于建设项目成本意识不强、投资控制不当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三是由于缺乏整体的筹融资及还款规划、摊子铺得过大、建设项目时序安排不当,产生了不少无谓的资金需求。
(四)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我区这一轮城市新区建设基本处在启动阶段,设施类项目与龙头企业项目进驻比较集中,普遍反映需要大规模增加建设用地指标或需要调整土地利用规划,但情况各有差异。南宁市五象新区用地需求大、建设任务紧,而单列计划难以保障项目用地;桂林希望在旅游产业用地获得政策支持,满足大量项目落地的需求;钦州、防城港两市则希望增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满足农民安置回建的用地需求。
新区用地供需矛盾突出除了供给指标总量紧张的原因外,也有一些新区用地不合理、浪费指标的问题。比如存在城市建设用地批而未征和征而未用现象;存在为了完成招商引资目标而一味迎合企业用地需求,导致土地资源粗放利用、指标滥用;存在闲置土地处理不力而长期闲置,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或指标浪费等。
(五)征地拆迁难,回建安置滞后,影响项目推进
拆迁征地工作是所有新区面临的最突出难题,尽管各城市也不断完善政策、创新征地工作方式、全力以赴开展征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征拆工作仍困难重重。
拆迁难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城市项目用地征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多,矛盾突出。二是部分地方确实存在补偿标准明显偏低的问题,导致拆迁户抵触情绪很大。三是部分回建安置难落实、安置专项经费难以保障,造成农民回建安置工作相对滞后。四是部分新区处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处理不力,甚至有拆迁敛财的情况。
(六)新区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执行力有待加强
1.管理体制机制不顺。除了少部分城市新区成立管委会以外,其他城市只成立了指挥部,由于指挥部只是一个过渡性机构,既不是行政区也不是注册独立的经济实体,法律地位不明确,其内设各部门工作人员,也都是临时抽调;有的城市尽管由相关部门在新区设立了派出机构,接受部门和新区的双重领导,但实际上有些可以放权的市级权限落实不到位,影响新区开发建设工作效率;有的城市新区还涉及多个县级行政区,在管理中牵涉到事权、财权的划分,各方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
2.城市新区建设获得相关专业、政策等方面的指导不够。城市新区建设需要十分广泛的专业和政策知识,但大多数城市推进新区建设时主要依托主管部门和涉及单位,所获得专业知识和政策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未能很好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更好地促进新区建设。
三、加快推进我区城市新区建设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新区发展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人是城市的核心,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终极服务对象,所以在新区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取向,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城市、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城市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与协调。在总体布局上,要按照混合功能的要求,注重统筹兼顾、系统思考,合理安排产业发展、政务办公、金融商贸、社会事业、生态休闲、旅游度假、生活居住等项目规划,使居住在新区的居民就业和生活能就近解决。
2.加快新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要把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重视邻里单位的建设,优先、适时建设幼儿园、中小学校、菜市、医院等关系民生的配套工程。加快新区供水工程和水质保障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开展雨水初期径流污染治理工作,优化雨水调蓄和综合利用,逐步提高雨水设计重现期标准。统筹协调各类地下工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避免城市道路反复开挖。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时配套建设地下公共管沟。应尽快研究并出台有关法规,切实保证新区地下管线与地下空间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并统一协调各管线单位的权利与义务。
3.推行低碳绿色新区发展模式。倡导绿色交通,做好新区绿道网、步行系统、绿色能源系统及智能化、生态化社区等规划与建设,推广绿色节能建筑与设施,搞好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尽可能减少新区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二)切实重视城市设计,加强规划管控
1.自治区住建部门应对城市风貌研究和城市设计给予引导和支持。建议自治区政府出台城市设计指导意见,规范城市设计编制。对其优秀成果组织评审,并给予奖励,促进新区城市设计水平和空间形态质量水平的提高。
2.各个城市应该组织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组织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出台城市设计方面的管理政策和措施,例如将城市设计控制要素纳入规划设计条件进行管理等,使城市设计具有严肃性、权威性与延续性。
3.要完善新区规划管控机制。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推动公众参与,提高规划设计和管理决策水平。制定和修订规划要突出前瞻性。用世界的眼光、超前的思维、全局的观念来编制和修订规划,把规划项目真正编制成精品。要建立完善新区规划管理机制,加强规划管理,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过法定程序都无权变更,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尤其要加强对城边村、城中村的规划管理,引导其有序发展与建设。
(三)坚持产城互动的原则,使新区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区
城市新区在不同的城市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在产业发展上也有相应的分工,建议各城市新区在既有的产业安排基础上,根据城市自身条件和基础,有侧重地发展一批新兴产业,使新区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区。
在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市,可以考虑在新区集聚培育先进装备制造、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结合工业发展特点设立综合的或专业的科技研发中心,使得新区能参与国际、国内产业高端竞争和占据价值链高端环节。
在商贸服务业发展条件较好的城市新区要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以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知识化和高端化为取向,使知识、技术和创新成为城市新区服务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根本驱动力。不同城市新区结合城市定位与辐射能力,大力发展面向国际或区域、城市的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中介咨询服务、教育服务、会展服务、流通服务、外包服务、旅游服务等产业,推进商业模式创新。
各城市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例如文化娱乐演艺和美术工艺品产业、新闻出版产业、广播影视和动漫产业、文博和会展节庆业、创意设计和广告业、网络和休闲软件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等,使得新区成为相应区域或城市的文化先发基地。
(四)着力解决妨碍新区建设的资金、土地等瓶颈问题
1.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努力化解资金困难
一是要发挥财政在新区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参照工业园区扶持资金模式,单列城市新区扶持资金,结合分级管理以及开发建设评估机制,对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进行差别化扶持或奖励。
二是投融资手段多元化。全力支持符合条件的投融资平台公司开展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信托融资、股权融资等多元化多渠道融资工作,鼓励发展私募基金等新型金融工具,推进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工作。
三是大力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区开发建设。全面落实国发〔20xx〕13号文件精神,对包括民间投资在内的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适度增加政府性引导资金,充分发挥政府性引导资金“杠杆”作用,完善对进入微利或非营利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的民间资本的激励和补贴机制,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新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的财政、土地、规划、征地拆迁等相关配套政策,不断优化民间投资环境。
四是全面抓好融资规划和资金运筹管理。各城市新区可邀请专业机构做好开发建设投融资规划和计划,做好项目策划与统筹安排,坚持量力而行、滚动开发,做到成熟一片,推进一片,条件未成熟区域和项目不要盲目拓展与仓促上马,要做好空间预留,避免资金浪费。加强对项目的策划和论证工作,合理确定项目的性质规模、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提高项目决策的水平。
五是积极探索和全面推进多元投融资建设开发模式。推广BT、BOT、BOOT与BOO模式,积极探索并推进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EPC)。学习和借鉴国内新区投资、建设和运营经验,引进运营成功的城市新区平台公司参与新区建设运营。
2.采取多重措施综合解决用地指标紧张的问题
一是充分用好用活征转分离、只征不转、区位调整(空间置换)、盘活存量等政策,高效利用有限的用地指标,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大力开展低丘缓坡综合开发,提高集约节约用地水平。
二是完善城市新区内重大项目、特殊项目用地指标单独会商、决策机制以及项目用地检查机制和责任机制,避免产生土地闲置与盲目扩张。
三是积极配合有关城市向国家相关部委争取支持,解决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旅游产业用地以及历史遗留等问题,使新区建设项目及时报批。
(五)坚持城乡统筹,妥善推进征地拆迁与回建安置工作
1.吸纳区内外好的做法和经验,完善自治区及市级对新区征地拆迁及安置的有关办法与机制,切实优先做好安置回建与就业安置的工作,研究制定解决特殊拆迁对象的有关办法;建立自治区层面对城市新区征拆安置工作奖励机制,按安置情况及满意程度分类分级进行征拆经费奖励。
2.各城市要积极借鉴宅基地换房、土地换社保、集体用地全部土地国有化、引进开发商参与三产开发与回建安置建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以土地折款入股等成功做法,并将拆迁安置用地与保障性用房指标等同对待、优先保障。
3.积极研究探索利用农民安置用地建设公租房的可能性和做法,争取进行试点,为被拆迁农民探索建立新的收入来源,也为缓解地方保障房资金压力探索新的路径。
4.加强对征拆后社会主义新农村或新社区的引导与扶持,同时加强待征拆区域村庄的规划建设管理,既要一定程度满足当前未拆迁村庄农民生活改善的合理诉求,又要严格打击各类违法抢建抢栽、套取补偿款的行为。
(六)创新城市新区管理机制
1.在自治区层面成立城市新区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在自治区加快推进城镇化跨越发展领导小组之下,设立城市新区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为非常设咨询性机构,组成人员包括相关部门领导,区内外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设、经济、社会、法律等各方面专家。该指导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对广西各地的城市新区建设规划设计方案、建设模式和效果进行分析、评估,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性意见。
2.设立新区管委会,创新管理机制。新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主要职责是制定发展规划、统筹产业布局、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协调重大问题等,凡可以下放的市级管理权限应下放给新区。
城市发展调研报告 篇6
一、南溪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南溪交通区位好,城市亲水性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自然资源匮乏,仅仅依赖自身条件难以实现快速发展。为此,南溪充分审视自身实际,主动融入到川南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等大的发展格局中去思考和谋划,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来抓区域经济的发展,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在城市建设发展上形成了独特的“南溪模式”,走出了一条强区富民、和谐崛起的科学发展新路。20xx年以来,南溪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4.9平方公里,达到9平方公里左右;常住人口增加了6万人,达到14万人左右;全区城镇化率提高了9.62个百分点,达到46.22%。南溪十分注重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统筹发展城市新区与工业园区,罗龙工业集中区已入驻企业129户,20xx年实现产值152亿元。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双轮驱动下,20xx年到20xx年,南溪GDP年均增长17.2%,达到84.0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了7.2倍,达到4.0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6%,达到1955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5%,达到7928元。南溪连续6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年度目标考核一等奖,20xx年被评为四川省县域经济激励发展先进县(区)。归纳起来,南溪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经验之一:科学民主定规划,大手笔追求高品质,知名团队绘就新南溪。
城市怎么建,建成什么样?这是南溪党委、政府考虑的头等大事。20xx年初,南溪组织党政领导、相关干部和企业家到广州、深圳、珠海、重庆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集众家之长,仔细梳理和反复论证别人的做法在南溪的可行性。多方学习借鉴后,南溪在全省甚至全国率先开展城市策划,将长江文化、历史文化、休闲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当中,着重做好“古”、“水”两篇文章。聘请知名城市专业策划团队深圳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南溪城市发展战略策划方案》,提出了南溪“仙源福地,上善水城”的城市品牌定位和“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城市总规和控规编制。引进了世界500强之一的阿佩克思公司编制《南溪城市发展战略策划》;引进成都锦里古街设计团队和四川美院设计团队强强联合创作“千栋千面”的《桂溪河商业古街》;引进深圳建筑设计总院编制《南溪西城城市设计》;引进水立方的中方设计总负责单位中建国际设计咨询公司(CCDI)进行桂溪河水上主题公园设计;引进重庆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滨江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经验之二:无中生有造亮点,河滩地上建新城,推陈出新打造南溪精品。
城市发展的载体是什么,亮点和特色在哪里?这是南溪党委、政府考虑的关键问题。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南溪敢于“打破常规”,善于“无中生有”,以修建滨江防洪堤开发4.76平方公里滨江新城为标志,城市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20xx年9月,南溪以滨江堤三期工程开工为标志,正式拉开了滨江新城建设的序幕。城市“三横五纵”骨干道路、桂溪古街、五星级宾馆等引擎项目快速推进,南溪职中迁建、综合农贸市场等公共服务项目加快建设,带动长江国际、凯丽香江、盛景天下、巴塞罗拉庄园等一大批城市商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目前4.76平方公里的滨江新城初具雏形,成为各地竞相学习的典范。南溪善于画龙点睛,通过打造桂溪古街等亮点景观迅速提升了城市品位。桂溪古街完全从一张白纸上绘建,融合了千年南溪的城市古韵和长江首善的水城风韵,整个建筑风格汇集了川南、江南水乡的民族风貌特色,将桂溪河水引入街内穿行,形成了“巷穿城、水融街、楼重院”的别致空间。同时,南溪还打造出一流的滨江景观带,形成“一带一心三核六区”的格局,充分展示了南溪的文化魅力与理念。
经验之三:市场运作添活力,大招商带来大项目,大项目推动大发展。
项目从哪里来,钱从哪里出,怎样快节奏地推进城市建设?这是南溪党委、政府考虑的重中之重。南溪坚持“梯次开发,市场运作”的原则,将新城开发建设划分为“首期核心突破、二期拉开骨架、三期全面开发”三个阶段。引资1.2亿元建设滨江及桂溪河景观带工程;引资5330万元代建6.5万平方米安置房;引资8000万元完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罗龙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同时在城市管理中凡是能够市场化运作的,一律交由市场管理。如滨江景观带,政府遴选专业的园艺管理公司锦绣园进行管理和维护;宜南快速通道两旁绿化带项目,完全由企业投入推动土地流转,建立起大型的苗木基地,实现了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共赢。南溪十分注重对项目的策划与包装,积极对外招商引资,通过加强与广东四川商会、重庆四川商会、北京商会等的战略合作,大力开展定点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积极赴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招商引资,成功引进重庆博正投资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滨江护岸堤三期工程及罗龙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广东蜀粤投资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建设文体中心打捆项目。南溪在项目建设中全面推行“代建制”,专门成立重点项目管理办公室,统一对政府性项目实施代建,切实保障了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为确保政府资金效率和干部廉洁,20xx年以来,南溪还通过优化方案、财政评审、决算审计等措施,有效审减项目投资2.4亿元,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最大的效益。
经验之四:团结拼博创辉煌,党政齐心铸就铁军精神,和谐拆迁催生南溪速度。
怎样形成共识,如何加快建设速度?这是南溪党委、政府考虑的核心环节。南溪在地上地下均无丰富资源的条件下,意识到唯有团结拼博、创先争优,才能超常推进南溪经济社会发展。南溪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领导班子的理念和思路得到高度统一,大家讲奉献、讲大局、讲风格、讲团结,坦诚布公、共谋发展,凝聚成了一股激情创业的强大合力。在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时,公开遴选项目设计单位和营销单位,在遴选会上由区四家班子领导、专家、相关部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组成的评审团集体投票确定。凡涉及公众利益或城市形象的项目,如城市公交站台的样式和色调,都提交政府常务会集体审定;重要项目的设计方案由四家班子领导联席会确定。为切实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南溪推行“5+2”、“白+黑”,形成了为民服务铁的信念、众志成城铁的团结、令行禁止铁的纪律、勤政廉政铁的作风、勇争一流铁的目标的“南溪铁军”精神,在工作中采取集中力量打攻坚战的方式,以重点突破带动了全面推进。同时,南溪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有情操作,和谐推进征地拆迁,为项目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为解决安置群众的后顾之忧,南溪还从20xx年开始,在全市率先建立实施了《南溪县失地无业年老人员生活补助简易参保试行办法》等制度。
二、从南溪城市建设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启示之一:规划水平决定城市发展的高度,重编制更要重执行。
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总方向,体现了一个城市的追求和目标。只有重视城市规划,真正把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并且严格规划执行,城市发展定位才能体现,城市发展的追求才能实现。南溪在规划上坚持大手笔、高标准,不仅高水平编制《城市发展战略策划》、《滨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等总体性的规划,还特别注重产业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质量。同时,南溪十分注重规划把关,决不轻易调整规划。
启示之二:项目建设决定城市发展的速度,重生成更要重推进。
抓城市建设,说到底就是抓一个个具体的项目。项目建得好,城市才发展得好;项目建得快,城市的变化才大。在城市规划区内,不同的项目都有不同的主管部门、不同的业主和不同的承建单位,由于项目实施的具体环境不同、工作水平各异,往往造成不少项目推进缓慢,影响城市形象和城市发展。南溪发展为什么这么快,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抓项目、抓招商、抓投入,其中一个十分关键的抓手就是建立政府性项目代建制,专门成立了直属事业单位重点项目办,汇聚了30多名各方面的专家和人才,统筹实施各级各类项目建设。
启示之三:资金保障决定城市发展的广度,重投入更要重市场。
资金问题是城市建设中的难点,仅仅依靠财政投入推进城市建设难以持续。南溪为适应城市建设资金需求,在原国资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南溪财源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搭建起了南溪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平台、政府性融资平台和政府性投资平台。南溪还将城市建设项目纳入招商引资范畴,积极赴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招商引资,实现了“以地生财,聚财建城”。
启示之四:人才队伍决定城市发展的力度,重管理更要重提升。
人是搞好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城市变化大不大,发展快不快,最终取决于人才。在城市建设中,不仅需要管好用好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还需要有效提升现有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充实人才队伍,满足城市建设不断提高的新要求。南溪出台《南溪区股级干部管理暂行办法》,有效地治理和解决了“中梗阻”现象。强化对城市项目的服务管理,推行并联审批制度,对城区所有建设项目特事特办,优化服务,优先审批。出台了引进人才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引进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方面的人才,充实到工程指挥部。南溪每年还安排1000万元教育培训资金,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举办城市建设专题培训班。并且借助铁军讲坛平台,邀请城市规划建设、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不断提升干部和企业家的城市建设经营理念,有力推动南溪城市品质的提升。
三、工作建议
党的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市委、市政府把宜宾放在全国和长江经济带、川滇黔区域去定位和谋划,确立了建设“辐射吸纳川滇黔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形象定位。这是深刻把握形势、充分审视市情、凝聚各方共识后形成的战略决策,是宜宾城市建设新的纲领性要求。当前,全市上下正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市推进城市建设发展。我们借鉴南溪区的主要做法,立足宜宾城市规划建设实际,围绕“拓新城、改旧城、建中心、造亮点”的要求,主要提出五个方面的工作建议。
建议之一:科学制定规划,刚性实施规划,进一步发挥好规划的先导作用和引领作用。
市委、市政府对城市规划高度重视,目前,我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已经确定,总体规划正在抓紧制订。下一步,应以编制出台高水平、高标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为契机,科学推进具体节点的城市设计,尽快实现控制性详规全覆盖。抓紧编制修建性详规和交通、绿化等专项规划,加快编制重点路段、重要节点的街景设计和沿街建筑色彩的设计,促进总体规划与控规、专项规划、分区规划无缝对接,通过精细规划促进城市建设上品位、上档次。同时,进一步增强规划的严肃性,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执行和落实规划。
建议之二:优化项目实施平台,注重统筹协调,切实解决好项目推进速度的问题。
根据各部门工作实际,进一步优化项目实施平台,尽量避免多头实施、多头管理的情况。除有明显政策要求等情况外,政府性投资项目在直接委托市级建设主体代建项目的同时,积极探索市场化选择项目代建单位,切实推动项目建设速度、质量、效益整体提升。在财政、审计、监察等方面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政府资金效率和干部廉洁。针对推动难度大的重大项目,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组织强有力的工作力量,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对项目建设中的问题靠前解决,共同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建议之三: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围绕三产互动、产城相融,加快“三个中心”和“六大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经济实力。
按照“政府组织、市场运作”,“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经营城市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城市。围绕“三个中心”和“六大基地”的建设任务,抓住市民普遍关注的重大区域、重点地段、重要节点,下大功夫加快推进一批城市建设项目,迅速提升城市形象;应抢抓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重大政策机遇,大力实施“退城入园”,鼓励大企业参与城市建设,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经济实力。
建议之四:高度重视城市风貌塑造和功能完善,培育城市风格,提高城市品位。
在城市建设中,追求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建筑风格,树立自己的独特风味和环境品位。高度重视城市风貌塑造,对每一栋单体建筑都从造型、色调上进行严格把关。科学规划造绿,有序推进现代城市亮化工程,切实做到历史与现代,建筑与人文融为一体,展现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名城风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打造城市综合体、大型卖场和星级酒店,切实留住外流的高端消费,努力吸纳周边城市的消费群体。加快建设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现有城市历史文化旅游设施,对独具特色的古迹、古街、公园进行包装和打造。应培育和提升酒文化、长江文化、工业文明,对拟建、在建的城市文化设施进行旅游包装,使其成为新的城市旅游景观。应结合城市文化元素、给城市以人文文化内涵,全面提高旅游的可停留性。
建议之五: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稳妥地解决好拆迁等问题,依法管理好城市。
以群众利益为上,让好处真真切切落实在百姓的口袋里、群众的房子上。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将拆迁安置作为党委政府推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变“要我拆”为“我要拆”;尽量创造条件满足群众的要求,切实做到“拆迁一处、造福一片、稳定一方”。坚持建管并重理念,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切实做到“重心下移”。整合政府部门的工作力量,落实日常巡查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有效消除城管盲区。特别注重调动和发挥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市民诚信、规范、参与的观念,使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爱护花草树木和市政设施成为广大市民高度自觉的行为习惯。
城市发展调研报告(精选6篇)热门调研报告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