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报告汇报 > 调研报告

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7-12-26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网络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为加快我市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月中旬以来,市政协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信息统计、外地取经等形式,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一、基本情况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精细化工、纺织服装、金属冶炼及压延、食品加工等四大传统产业,新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三大新兴产业,以及石英加工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是我市的重点产业,也是人才较为集中的行业。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近年来,我市围绕重点产业,积极开展招才引智,人才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一是人才引进初见成果。先后有1名海外院士、8名“两院”院士、15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一批国内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领军型留学归国人才来新创新创业。二是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全市共建成“千人计划”研究院1家、高新技术企业18个,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9个,其中院士工作站4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个,建站数量位居徐州首位、苏北前列。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建设率达100%。三是人才服务初显实效。开展人才安居工程,已投入使用xx0套人才公寓,包括1名院士在内的40多名创新创业人员和30余名新就业和外来务工人员顺利入住人才公寓。

今年4月份以来,为摸底重点产业人才队伍情况,调研组对全市八大类产业正常运营的119家企业进行全面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1.总体数量。全市现有人才总量3370人(含柔性引才),其中经营管理人才1395人,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占总数的41.4%,专业技术人才1387人,占41.2%,高技能人才(技师及以上)588人,占17.4%;每万名职工中三类人才分别为541人、538人和228人。

2.人才分布。传统产业拥有人才2621人,占总数的77.8%,其中精细化工1346人,纺织服装309人,金属冶炼及压延429人,食品加工426人,石英加工111人;新兴产业拥有人才749人,占总数的22.2%,其中新医药239人,新材料325人,先进装备制造185人。

3.学历结构。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1335人(博士36人,硕士117人,本科1182人),占总数的39.6%,大专及以下学历2035人,占60.4%。经营管理人才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477人,占34.2%;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750人,占54.1%;高技能人才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108人,占18.4%。

4.职称结构。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xx6人,占总数的4.9%。经营管理人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7人,占4.1%;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4人,占3.9%;高技能人才中,具有高级技师职称的55人,占9.4%。

5.年龄结构。全市重点产人才队伍中,45周岁以下2575人,占76.4%,呈现出青年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青年骨干挑大梁的可喜局面。

二、存在问题

(一)总量质量有待提高。一是人才总量不足。相对于我市110万人口,不足0.34万人的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短板”,对比如皋市143万人口拥有人才1.1万热门思想汇报,启东市112万人口拥有人才近1万,差距可见一斑。二是总体质量不高。现有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仅为34.2%,具有高级职称的仅有4.1%,绝大多数都是从生产一线直接提拔上来的,管理知识薄弱,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需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虽然达到54.1%,但通过电大、成人高考、职业教育等获得的第二学历占相当比重,人员储备远不能满足企业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如高水平研发人员等的需求。三是人才引进“偏科”。我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绝大部分是创新类的,创业类人才屈指可数。另外,在专业技术领域中,领军型高层次人才明显不足,科技项目带头人和学术界知名人士比较稀缺。

(二)分布结构不尽合理。一是产企分布不均。从产业分布看,传统产业人才比重达到77.8%,而新兴产业的人才严重不足。从企业分布看,大部分人才集中在规模以上企业,在一些成长型企业中人才相对较少,如全市近70%的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集中在恒盛、蓝丰、必康3家企业。二是人才结构失衡。全市重点产业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仅占总数的4.9%;随着重点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个人简历企业急切需要从事熟练工种的高技能人才,而我市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仅有588人,高级技师不足10%,再加上发达地区的需求同样迫切,人才结构失衡的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三是平台建设偏项。我市建设的产业平台绝大多数是依托企业成立的科研创新平台,创业平台只有一个:位于无锡-xx工业园的东陇海留学生创业园,但由于没有出台相关的人才优惠政策,没有实施招引人才计划,导致海外创业人才无法落户,创业园没有真正运转起来。

(三)供求矛盾依然突出。一是“不需要”现象客观存在。近年来,虽然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但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高,新入驻企业科技含量不高,不需要高科技项目入驻,如东方雨虹、华宏特钢等,企业对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不旺。二是“引不来”难题有待破解。与苏南、苏中等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在人才政策、土地资源、区位等方面不占优势,包括人才中介服务、投融资服务、技术支撑服务等在内的配套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人才优惠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全市企业在人才福利待遇、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方面竞争力不强,人才工作面临引不来也留不住的尴尬境地。三是“用不上”现状亟需改善。一方面在国内外求学成长起来的本土人才,回乡干事创业的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我市职业教育水平有限,网络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水平不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三、他山之石

调研组赴我省人才工作先进的如皋市、启东市参观学习,总结了两地经验,具体做法有:

(一)“有的放矢”完善政策体系。一是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持续推进如皋“雉水英才”、启东“东疆英才”等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招引工程,以及如皋“1222”、启东“1233”等高层次人才招引工程,找准人才队伍的“领头羊”;二是实施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大力推进“名校优生”和“学子归巢”工程,围绕紧缺专业需求制定招引政策,找准人才队伍的“排头兵”;三是实施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深入推进如皋“148”和启东“312”人才梯队培养工程,利用3-5年时间培养一批中青年专家和科技带头人,找准人才队伍的“先锋人”。

(二)“有声有色”建设多元平台。一是建设特色创新平台,如皋市在加强三站三中心建设的同时,深化校地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产业科技进步提供技术支撑促进集群发展,吸引了一大批专业技术服务人才;二是建设创业孵化平台,启东市先后建成科创园、金盟博士创业园等6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孵化器面积近45万平方米,有效提高了创业人才承载能力;三是建设特色产业园区,依托产业优势科学规划设立特色园区,集聚创新、科技、人才要素,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一条龙的创业服务链。

工作总结(三)“有容乃大”强化工作机制。一是领导机构高规格。建立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组织部长任副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三个“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工作格局。如皋市成立了我省唯一正科级建制的人才办,并在各镇区设立人才办,形成了自上而下、层层落实的人才工作组织体系。二是财政政策高投入。如皋市建立人才发展专项经费专户,按不低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的标准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启东市财政每年拨付1000多万元,用于发放津贴补贴、项目扶持、表彰奖励等,保障人才政策及时足额兑现。

四、几点建议

(一)科学谋划,完善政策是当务之急。一是摸清人才现状,打好基础。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健全人才发展指标统计评估体系,建立海外人才库、优秀企业家人才库、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库、技师人才库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形成人才共享机制,促进企业人才跨行业合理流动;尽快将在国内外知名校企工作、学习的xx籍高层次人才、应届大学生详细情况收入数据库,为招引人才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资料。二是编制引才目录,突出主体。在出台“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的同时,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向各镇(区、园)、重点企业征求引才需求和创业合作项目,编制引才目录,发布引才公告,网络TOP100范文排行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三是健全政策体系,做好导向。《关于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双百双高”计划的意见》(新委发〔2009〕69号)是我市近年来出台的唯一人才引进政策,其时效已经过期,建议整合开发区、工业园等多部门人才政策,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扶持、激励等多方面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更有凝聚力的一整套政策体系,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

(二)招才引智,内部挖潜应相辅相成。一是实施三大引才计划,做足“外引”。实施高端引才计划,重点引进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能引领重点产业发展的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实施“引凤还巢”计划,发挥乡情亲情优势,积极引进xx籍的紧缺人才,促进优秀xx学子回新创新、创业、就业。实施柔性引才计划,鼓励企业以项目为纽带,推广项目聘用、人才租赁、以才引才、外设科研机构等“柔性”引才方式,同时大力开展推介引才活动,采取分专业、小批量、点对点的形式,以政府名义组织有意向的企业赴对口高校专题调研和招聘,并邀请高校、海外人才团队来我市考察与对接。二是开展三大育才工程,注重“内培”。开展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推行“人才+项目”培养模式,依托国家、省、市重大科研项目、产业项目和工程项目,在实践中培养聚集创新型科技人才,重点在市管专家队伍和创业领军人才中培养有实力竞争国家级、省部级专家的候选人才。开展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心得体会针对企业投融资、项目管理、营销管理等知识更新、专业提升需要,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举办高层次学术研讨会或论坛,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个性化学习机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大力推进市职教中心建设,采取校企联合、以师带徒等“订单式”方式培养技能人才,推进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与企业需要相衔接。

(三)优化环境,服务保障要不遗余力。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做优政策环境。建议市财政参照如皋、启东的投入标准,逐年递增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等;积极发挥财税政策导向作用,通过税收减免、贴息等手段,鼓励企业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探索建立人才发展基金,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等多元化投入机制,保障重大人才项目的实施。二是建设多元平台,做优载体环境。补齐平台建设“短板”,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创业园建设,特别是东陇海留学生创业园的建设,加大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建成一批省级以上创业孵化器,扶持高层次人才创业;着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实训基地建设,支持职教中心和部分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培训示范基地,立足重点产业建设技能含量高的公共实训鉴定基地,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做优人文环境。定期举办人才联谊会,落实领导结对服务人才制度,范文写作帮助解决贷款担保、融资服务、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切实增强人才的归属感。

(四)强化领导,创新机制需同步推进。一是建立有效的工作奖惩机制。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年终实施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考核部门、单位和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市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奖惩体系。二是建立常态的激励机制。加大表彰奖励力度,设立优秀人才奖项,根据人才成果转化和对产业的贡献设置奖励标准,并定期组织评选,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发挥政府采购导向作用,对符合条件的自主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自主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产品计划目录,采用首购、订购、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推广应用等方式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在政府资金投资重大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同等条件下向自主创新企业倾斜。三是建立动态的绩效评估机制。严格政策评估机制,范文内容地图每2年组织有关专家和相关部门对现有人才政策进行评估、论证,对不合时宜的及时调整完善,确保人才政策的竞争力、吸引力。严格平台监管机制,借鉴如皋经验,研究制定平台运转绩效评估办法,加强对现有博士站、院士站等平台载体的考评,考核结果与政府奖励、项目申报挂钩。

  以上就是《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的范文全部内容,涉及到人才、企业、产业、创业、建设、重点、平台、政策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范文网参考手机移动版
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热门调研报告范文推荐:

★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原创调研报告5篇

★乡村产业振兴调研报告

★加快构建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保障全民身体健康调研报告

★以产业发展促脱贫攻坚的调查与思考

★产业扶贫政策落实调研报告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