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报告汇报 > 调研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时间:2023-08-17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十三篇

【调查报告】导语,我们眼前所阅览的本篇有47613文字共十三篇,由殷成锡仔细更正发表!感谢大家一起来借鉴!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一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1、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呈两极分化,普遍较差.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事半功倍的尴尬境地.留守儿童一旦在某个学习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不求上进.这种情况让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十分担心,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贫困山区、半山区,这种情况已经影响了班级、学校的教学质量.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65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有的主课只有30分—40分,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但也有少数留守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比如:性、自理能力强、意志品质坚定,更懂事和体贴别人

2、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

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抽烟、喝酒、打架、骂人成为了"问题儿童".如白家庄小学二年级学生保傅林在父亲外出打工多年里,由于长期在放任自流的环境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他在家里不听代养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老师反映他不是干坏事,就是纪律散漫,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等现象发生.

3、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少数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或一周岁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我们对名学生问卷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十分想念父母的占,有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留守儿童有的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同学,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自己一个人生活,经常独来独往,从不与同学、老师讲话,极端的封闭.

4、监护管理不够强.

对169名留守儿童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托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的占75人;拖付亲朋好友照管的占10人;有5的留守儿童没有监护人,独自一人生活.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管是祖辈还是亲朋好友,在他们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只要孩子能有饭吃,身体健康不生病,安全不出事就尽到了责任.甚至部分监护人,因为忙于农活,对留守儿童的生活也照料不周.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多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的监护权,特别是老人防范防护能力弱,安全保护意识不强,也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使孩子的生存状况存在诸多隐忧.

5、监护人自身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缺失.

由于监护xxx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加之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学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就连一些年轻的农村家长也难以很好地辅导学生,更不用说老年人了.并且,由于监护人的素质偏低,也造成了学校与监护人沟通上的困难.

二、产生的主要原因

1、农村家庭收入低下,父母家庭教育观念淡薄.

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特别是中小学时期,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外出务工,由于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对孩子影响极大;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得法,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认为把钱寄回家,孩子有吃有穿有玩就行了,物质上满足,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2、学校教育力不从心.

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寄望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心有余力不足.大部分留守儿童没有寄宿学校,在学校的时间有限,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在学习上、生活上难以给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那些有问题的留守儿童难以管理.

3、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不够.

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农村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方处于无人员、无设施、无场所的"三无"状态.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

三、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现行的一些具体做法

1、学校领导已引起重视,并建立相应的机制.

在调研的几所学校,都有留守儿童的统计和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具体措施.部分学校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形成校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2、学校积极开展一系列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活动.

(1)定期开通"亲情xxx"电话,使留守儿童家长通过"亲情xxx"经常与孩子联系交流,使孩子可以定期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了解父母在外工作、生活情况,加强父母子女间的情感沟通,消除留守学生对亲情的心理饥渴.

(2)、开展模拟家庭活动,老师充当留守儿童的临时父母,将留守儿童接到自己家中,辅导学习,并给以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

(3)建立帮扶机制,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通过"两免一补"、贫困生、特困生救助等办法对贫困留守儿童进行重点救助.

(4)开展"结对子"活动.班主任组织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学习、生活上相互关心和帮助;同时,学校发动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子,一个或几个教师负责一个村的留守儿童,对其进行不定期的家访和生活上的一些关心和照顾,做到定点、定人联系;

(5)"五老"进校园活动.发动老干部、老党员等做义务校外辅导员,讲xxx传统史,鼓励学生发挥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优良作风,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3、积极建立家校联系,举办"四老"家长学校学校在学生入学时,详细记录了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及父母的联系方式.

当留守儿童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与父母取得联系.同时,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大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做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学校对对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四老"人员进行培训,改变"四老"家教观念陈旧,对孙辈重养轻教、娇惯溺爱的情况,引导这些老人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学会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进行跟踪管理.

完善学校留守儿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三知、三多、三沟通"机制(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的知情;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监护人、代管人进行沟通).根据每一位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有针对性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指导,并进行跟踪管理.

5、积极开展各类校内外活动.

班主任和老师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坚持启发、引导的疏导原则,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组织班队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以弥补他们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

四、下一步的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意见建议

1、请上级有关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给基层以项目财力支持,扩大寄宿制学校的覆盖面,让留守儿童集中到学校吃住.对xx农村教育投入,帮助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村小、中学新办或巩固原有的寄宿学校,并按照实际留宿的留守儿童数量,发放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让留守儿童吃住警中到学校.

一是可以解决家中无人照顾的问题;

二是方便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有利于同学间的交流,发展积极向上、开朗健康的性格和心理;

四是可以排除留守儿童上学往返途中的安全隐患.

2、学校应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农村中小学应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一是从生活上和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心和关爱;

二是针对留守学生特点,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在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

三是通过书信、xxx电话等形式,加强与留守学生家长的沟通,为增进孩子与父母的联系创造条件.

3、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留守儿童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社会各方面应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宣传普及家教知识,教育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在留守儿童父母回乡探亲时,组织他们参加家长会或家长学校学习,引导他们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教育临时监护人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注重道德教育,更多地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4、强化监护责任,构建亲属监护网络.

相关单位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家长在外出务工的同时,把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事情安排好,外出打工后要加强与孩子沟通、学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科学方式和方法,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此外,要加强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转变监护理念,引导临时监护人及其他亲属对孩子的文化道德教育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让远离父母的孩子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合力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5、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构建社会呵护网络.

全省各乡镇、村(居)委会应尽快做好留守儿童档案的建设工作,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针对各类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更切合实际地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问题.对于那些生活较困难和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要特别关注,建立社区帮扶中心,并组织干部到留守儿童家里慰问,切实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强农村基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由村支部负责,统筹乡村学校的老师、村妇代会主任、退休老同志、共青团员等各方面力量,给予留守儿童"一对一"的特别关怀,组织他们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下一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社会各界都应当为他们提供一个和谐,优良的成长那个环境.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会更加的成功,祖国的明天才会更加的灿烂.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20xx 篇二

1、要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作为孩子的父母,如果外出打工,必须妥善安排好留守儿童的生活;应当选择合格的监护人,对孩子的成长予以关注.

(1)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周都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

(2)要主动跟老师联系,要经常跟老师联系、交谈,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学习、心理等问题.

(3)要尽量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心理上的变化,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要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

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悄悄话信箱等形式,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使之能敞开心扉.班主任老师应该多一点爱心、责任心和事业心,关注这一特殊的群体.一是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清楚孩子的性格特点、生日、父母的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喜好以及监护人情况等.二是在平时要多加强与这些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使他们感到学校的温馨和老师的温暖.三是为留守儿童搭建亲子交流平台,让留守儿童能更多地与家长联系.从调查情况了解到:茶陵县腰陂中心小学和舲舫中心小学为留守儿童建立了亲子xxxQQ和留守儿童QQ群,为留守儿童间的相互交流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并且利用双休日定期组织留守儿童与家长进行xxx会话,这给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作为,应该把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作为的重要工作任务来完成.一是可以给这些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支持.如由学校和联合开展的一些亲子活动等有意义的专项活动.二是要对校园周边的教育环境加大治理的力度,维护好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别是对学校周边的网吧、电游室、桌球室、娱乐性歌舞厅、酒吧进行定期和不不定期督查,对危害学校和学生安全的事件加强管理.三是对学校周边不良少年要加强xxx,以免给这些心理脆弱的留守孩子带来心理上的恐慌.

4、要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在本地就业机会.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留守儿童的家长表示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家乡有适合自己务工的岗位,都不愿漂泊他乡忍受分离之苦,外出务工实属无奈.作为部门要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让更多的农民就近务工,做到"挣钱养家、教育子女"两不误,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创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我觉得这是最终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措施.

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刻不容缓,这不仅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如何教育培养好这些留守儿童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给他们一缕心灵的阳光,给他们一丝温暖的呵护,让远离父母的孩子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这些留守儿童一定会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 篇三

1、问卷的设置及意图

本问卷共设计有8类问题:留守儿童的吃、住、用;与父母联系频率;双休日安排;父母不在家的困难;学习情况;老师的关心程度;今后的希望;16个小题.题型为封闭选择和开放问答两类.目的在于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现状.

2、调查的过程与方法

我校一、二年级共16个班,每个年级按成绩分为两层.调查中随机抽了两个年级、两个层次的8个班级的52名学生.分别以不记名的形式作答.并另卷调查了全校"留守儿童"等情况.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四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xxx来临,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伴随农村改革的一步步扩大,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飞跃的进步,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愈多的人面临着就业压力的问题,在农村这种现象更是常见,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现象更为普遍,这导致留守儿童数目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成长,身心发展问题更是广为社会关注.如何更好的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首先需要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再了解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做出相应的方案.为此,本团队在暑期做了关于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对如何关爱留守儿童总结了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留守儿童 身心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调查问卷.针对于现今的留守儿童现象,我们在网上开展了问卷调查,从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人的角度来他们对于留守儿童的看法,对后期结合实际调查情况来整体,有了好的效果,前期的网上问卷调查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和作用.以下为网上问卷结果情况统计:

你所知道了解的留守儿童大部分是怎样的?(可以多选)

你所了解的留守儿童中有没有乐观坚强,懂事坦荡,知道关心家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人.

你觉得你的身边留守儿童成长不良现象怎样?

你觉得处理这些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正真帮助留守儿童切实可行的方法有哪些?

此次问卷调查大多数对象为年龄段在19到50岁,其次是13到18岁,对于这两个年龄段的人进行网上问卷调查,结果是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和指导作用.

对于以上的问卷调查情况统计,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人都感觉身边存在着留守儿童,可见留守儿童现象已经不为稀罕了,从统计的结果可见,人们对于留守儿童关注是比较少的,大多数人都很少会做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的事,大多数人认为,留守儿童喜欢沉默寡言,或者是性格叛逆,但是也有人认为有些留守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强,同样是留守儿童,他们存在的'现状在不同的人看到,却是完全不同的,可见,不同环境下的留守儿童,成长是完全不同的,同时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生活中有太多的因素会影响着留守儿童的成长,是什么因素导致有些留守儿童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却学会生活,变得自立自强,但是有的留守儿童却变得越看来越叛逆呢?前期的准备工作为我们后面社会实践的进行提供了更加明确的调查方向.

其次,对于最后一个问题,关于解决留守儿童措施,大多数人认为从,国家增加就业率,从父母多关爱子女的角度,以及社会力量,多举办一些活动,公益服务类型的活动,更加关注这些留守儿童,大多数人的想法类似,但是在不同的地区,经济条件不同,发展状况不同,所以对于不同地区的留守儿童,采取针对的措施不同,与此同时,大部分人的想法可取,但是在短时间之内,难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本次社会实践就如何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如何从实际生活出发,去真正地帮助他们,改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点点滴滴困难与迷茫,是本次社会实践的核心与重点.

二、实践调查

(一)枝江地区商业发展状况

通过大约两周的实践,对枝江地区的商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最终统计情况如下.

(1)商业处于沿街商铺时代,整体商业较零散,各自为营,没有形成统一规划.

(2)整体商业缺乏主力店经营,商业缺乏活力.

(3)商业经营场所、产品档次相对较低,造成消费外流(宜昌).

(4)商业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没有形成相应的商业聚集地.

(5)商铺主要是以租赁的形式出现,商业地产的开发不能满足购买消费者的需求.

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到枝江市主产业发展较好,但百里洲通向镇里交通不方便,缺少公共交通,路面虽然整改,但依然不能满足市民便捷的出行的希望.今年上半年,枝江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亿元,可比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1亿元,增长18.2%,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

在经济状况发展较好的枝江地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可见不仅仅是在偏远的贫穷地区有大量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数目在不断增长,即使是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留守儿童也不少见.

(二)枝江百里洲地区留守儿童状况调查

在调查中可见留守儿童相对一般儿童而言,处于一个弱势,相比之下,留守儿童不被关注,造成的心里和教育的缺失相当严重,加之对爷爷奶奶的依赖性强,我们了解到留守儿童甚至畏惧自己的亲生父母,农村的教育水平和环境较差,对儿童的管教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关爱还不够,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多种方式发现,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的原因:

(1)教育方面: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分离造成家庭教育的弱化.一是大部分临时监护人存在重养轻教思想;二是由于委托监护人文化水平的限制,根本无法对孩子们进行学习辅导,有的由于对孩子们的学xxx不够或方法不当,使他们产生厌学、弃学情绪;三是祖辈们的溺爱致使留守儿童养成任性的性格,而外出务工的父母,只有在节假期间返乡,他们普遍存在"补偿"心理,带给孩子物质方面的多,精神方面的少,这些都严重的影响到孩子们的正常学习,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降.此外,由于家长常年在外务工,与学校联系少,无法与老师一起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因而,大多留守儿童学习成绩都不够理想.

(2)心理方面:亲情的缺失给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巨大的困惑,情感孤寂已成为留守儿童巨大的心理障碍.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他们一方面表现为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关系能力差;另一方面有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做事任意妄为,这些对他们以后的人际交往、学业发展、心理性格等都将产生不良影响.从调查来看,只有不到15%的临时监护人能够对留守儿童进行交流沟通和教育.大部分父母打电话只问学习和生活,很少涉及思想.儿童正处于身体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最需要父母的关心与呵护.但大部分留守儿童却很难享受到这基本的关爱,常常有话无处说,有苦无处诉,久而久之,就极易造成孤僻性格,产生冷漠心理,甚至畸形心态.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对家庭完整和父母的关爱有很强烈的要求. (3)生活状况方面:与其他的孩子相比,留守儿童由于常年和年迈的祖辈们和其他亲友生活,一般疏于管教,更多的是溺爱,要什么,给什么,吃零食明显比父母在家的儿童多的多,特别是校园外的"三无"零食,给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缺少父母的悉心照顾,是正在生长发育期孩子的营养与起居缺乏科学的安排,在营养状况和卫生方面难以得到完全保障,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此外,由于缺乏正常的引导,一些孩子也容易出现诸如抽烟之类的不良生活习惯.

(三)来自当地人的建议

在采访过程当中,我们遇到了若干小学教育的工作者,他给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几点建议:

(1)经济发展,努力发展支柱产业和乡镇企业,以服务当地为基本指针,相对优越的条件,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2)家长制度,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接待我们一位小学班主任老师,热情、全面地介绍了所在学校特别是班级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也从她与留守儿童的相处中讨论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她认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并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只要关心到位、及时,留守儿童的成长是应该比较顺利的,留守儿童也一样会成为阳光儿童.我们建议能否探索建立代理家长制度,让老师成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在学习之余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

(3)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可以让他们担任班干部,一方面起到激励和鞭策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他们和班上其他同学的沟通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找到归属感.

(4)儿童的监护人要增强责任感,在孩子上小学和初中阶段,家长尽量不外出,或留一方在家照看孩子,给予孩子亲情关怀.外出后也要经常与留守在家中的孩子进行沟通,要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导之以行.这一项工作可以在外出打工之前进行统一的教育与培训,从而提升农村村民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意识.

三、解决问题可行方案

(一)完善主导作用,提高治理效能

对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而言,这属于职能范围内的社会事务,担负主要责任,应发挥主导作用.要提高治理效能,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协调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现状.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这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从而产生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根本原因,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应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为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教育创造条件,同时应提升服务水平,协育、文化、医疗、公共治安等机构,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相关管理与服务.

(二)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优化学校内部管理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解决学校食宿等硬件设施,让留守儿童在校园寄宿生活中感受学校大家庭和集体的温暖.此外,学校应该加强教学和管理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式,建立相应激励制度,调动教师积极性,在教授学业基础上,对于留守儿童需要倾注更多的情感和日常生活关怀,既要树立师德高尚的"良师"形象,也要建立有益于沟通的"益友"关系,使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三)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增强亲子沟通交流

家庭是"人性的养习所",留守家庭虽然存在亲子分离的问题,其基本社会化功能却是不容忽视的.留守家庭的收入状况改善之后,父母在给予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孩子对于父母亲情的精神需要,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借助网络、手机等现代通讯手段,加强与孩子沟通交流.另外,外出父母也应主动与学校老师保持经常联系,随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这样才能配合学校教育,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四)加大支持引导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应该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工作,解决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规范社会各界人士的权利与责任,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同时以应考虑资金问题,让更多的部门等社会人士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并为他们献出爱心.

(五)培育现代经营理念,加强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要树立和培育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发挥企业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比如为农村教育事业捐资助学,参与结对帮扶行动或是企业定点帮扶等,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公益事业.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应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在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比如给予企业职工相应的探亲休假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对一些贡献突出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家居住宿,协调子女入学等,通过这些措施既起到激励作用,又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发挥了作用.

四、对比于留守儿童的不同现状合理性方案

其次,在统计调查的过程中,有些留守儿童属于较为叛逆的形象,但是有部分家长或者监护人反映自己家中的留守儿童性格乖巧,懂事,结合这些情况,我们对此不同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对于他们周围的环境,家人,生活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对比,最终结果如下:

(一)家庭环境不同

前种情况监护人几乎较少与孩子沟通,家人很忙,孩子独自的时间较多,对于孩子极少关注,没有经常的与孩子谈心,而后者,则表现的更好一些,尽管父母不在,但是监护人与孩子的交流更多,关系更好,让孩子有了家的温暖.因此,即使是孩子父母不在家,监护人对于孩子的关注与交流是极为重要的,孩子的内心需要家庭的温暖,这些是外界所给不了的,孩子在家中呆的时间是最长的,家人是最了解孩子的,是孩子最好的依靠.

(二)监护人教育孩子方式不同

前者对于孩子没有深入的了解,对待孩子不是一味的顺从,就是一味指责,导致最后,孩子越看来越叛逆,甚至与监护人产生隔阂.而后者,对于孩子则相对来说,更多的为孩子考虑,站在孩子的角度,更多的在日常生活中指导性的鼓励与支持或者是批评孩子,这样让孩子既知道了对错,同时也增加了孩子与监护人之间得感情基础.

(三)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方式不同

对于前者,据监护人反映,孩子几乎上较少同父母主动联系,及时联系也是向父母要钱,原因还在于父母回家的次数少,在家呆的时间长,再结合监护人对于孩子的关注不够自然造成日后的性格发生很大变化,自身没有很好地得以发展.相比较前者,后者父母对于孩子由于更多的关注,导致父母谁不在孩子身边,但是,孩子了解到父母的关爱,父母经常回家看孩子,对于孩子的学习,生活关注更多,这导致孩子发展良好.

由上可知,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来说是最为重要的,父母即使长期不在家,但是经常与孩子电话联系,关注孩子的生活,学习,多关心孩子,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父母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其次,对与监护人,就是孩子的家人,对于孩子的关爱更是重要,孩子在没有父母在身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极易产生偏差心理,这些都需要监护人对于孩子多多的给与关爱,指导,而不是一味的顺从.

参考文献:

[1]赵声馗,范晓谚.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治理模式探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五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二、三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也随之加快,特别是xx后、xx后人员外出务工或经商的达xx%以上,农村中留守儿童的数量逐年上升,现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状况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进一步了解我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状况,查找问题,提出建议,指导工作,课题组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我区农村留守儿童绝大多数分布在xx个镇,极少数分布在双龙湖、双凤桥、悦来、回兴、两路、王家x个街道.据统计,截至今年x月底,全区共有xx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xxxx人.从年龄上看,x-x岁农村留守儿童xxx人,x—x岁农村留守儿童xxxx人,x-xx岁农村留守儿童xxxx人,xx—xx岁农村留守儿童xxxx人;从入学情况看,x—x岁的农村留守儿童xxx人已入幼儿园(学前班),x—xx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只有x人辍学.

xx区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生活现状调查汇总表见附件

二、主要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力度比较薄弱

从调查统计情况看,我区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类型主要是隔代监护型和亲朋监护型两种.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的约占xx%左右,由叔伯姑舅等监护的约占xx%左右,由其他亲友监护的约占x%左右.监护人的年龄为xx岁以上的约占xx%,xx-xx岁之间的约占xx%;高中文化程度不到x%.

(二)农村留守儿童内心世界比较封闭

调查反映,留守儿童中性格内向的比例要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相对于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留守儿童们往往更内向、孤僻、忧郁,亲情观念比较淡薄,以自我为中心,难得关心他人、朋友或亲戚.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不愿意让他人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人,害怕遭到别人轻视和歧视.只有十分之一的农村留守儿童会把心里话对父母以外的监护人说,另外有十分之一的留守儿童会把心事藏在心里,谁也不告诉.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好中差比例约各占xx%、xx%、xx%.

(三)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比较严重

一是父母家庭教育缺失,父母常年外出务工或经商,缺乏"父亲教育"或"母亲教育".二是亲情观念缺失,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没有时间感受父母的关爱和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与父母之间的亲情观念淡漠.调查显示,xx%的留守儿童都渴望父母回到自己的身边,与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使自己像其他同龄人一样享有父母的关爱.在问到"什么时候最想念父母"时,大都选择了"生病或过生日的时候";在问到"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时,所有的孩子都选择了"想和你们生活在一起"或"常回家看看"或"快点回家".

(四)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不好

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期间学习精力不易集中,学习自觉性不强、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普遍偏差.学习习惯和成绩较好的约占xx%,中、差约各xx%.主要课余生活:多数为在家看电视和玩耍,甚至有xx%左右的迷上打电子游戏.

(五)农村留守儿童行为能力相对较差

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能力及行为能力比较差.据学校老师反映,留守儿童卫生习惯不好,衣服经常很脏,不爱洗澡洗头.只有半数留守儿童能自己做饭洗衣服,xx%左右只能做简单家务,xx%左右的不吃早餐,xx%以上能坚持洗脸刷牙,xx%左右能早睡早起.

(六)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尤其堪忧

留守儿童相比其他儿童,更容易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xx%以上的留守儿童被同学或兄弟姐妹或邻居或社会青年欺负过.同时,留守儿童正处于心理发展和生长发育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沾染社会不良风气,出现打架、说谎、骂人等不良行为.节假日更是成为xxx盲区,安全存在隐患.

三、原因

(一)家长多为生活所迫不得已牺牲子女家庭教育

外出务工或经商人员多为生活所迫,绝大多数的唯一目的依然是谋求经济收入和改变现行生活状况,从而不得不以牺牲子女家庭教育为代价.绝大多数外出务工或经商人员把子女放在老人身边,实属在生活压力面前不得已而为之.在调查座谈中,很多外出务工或经商的家长说,他们也很想将孩子带在身边由自己来照顾,但由于自身素质不强,经济收入不高(年收入x.x万元左右的占xx%以上),绝大多数是租房住,有的甚至是几家人合租,临时居住的环境较差,如果将孩子带在身边,由于自己务工或经商,也无法照顾孩子,上城镇的幼儿园或学校,费用相对农村也比较高,自己的收入无力承受,因此,无力将子女带在身边,只好将孩子长期留在老人身边,而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二)临时监护人教育管理力度不够

作为隔代监护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比较溺爱孩子,在监护和施教时,通常是但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另外,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xx岁左右,且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相当部分祖辈在文化知识层次上属于文盲.因此,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的重任,特别是当有几个孙辈一并交由他们监护时,就更显力不从心.另外,作为亲朋监护型的叔婶、姑舅或要好的朋友,他们通常是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以便更好向孩子的父母交待,而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很少关注.因为,亲戚朋友担心的是,如果管得多管得严,万一孩子半路跑了或出了什么意外,就不好向家长交待;如果不跑不出事,但孩子在父母回家把自己所受"待遇"告诉父母,也影响亲戚朋友之间的良好关系.所以,只要孩子平安无事,在物质上不亏待孩子,基本上就行了,如果学业成绩也不差,那更是锦上添花.

(三)缺少父母关爱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从事的多是体力活或小生意,收入微薄,生活艰苦,劳动强度高,空闲时间少,因而回家频率极低,多数是半年或一年才回家一次,基本上是一星期或一个月,甚至一个季度才与孩子通过电话联系,联系的内容也仅限于生活方面或嘱咐好好学习,很少关心孩子的思想及心理健康.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孩子对父母很陌生,成为某种意义上的"xxx"或"单亲孩子",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父母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对孩子往往精神损失经济补偿,子女缺少父母的关心,有的对家长有抱怨情绪.从调查数据显示的情况来看,在外打工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维系松散,且xx%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不融洽,表现出对父母有感情但很不满意.而留守儿童大多在x-xx周岁,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

(四)城市现行的管理制度和居住条件限制了打工人员将子女带在身边

受我国城市管理、物质生活条件等制约,打工人员即便有接子女共同生活的愿望,也无力解决子女所面临诸多实际问题.一是户籍制度及相伴而生的小孩入学须在当地,不然就要缴较高的择校费.二是社会接纳问题.在我们开展的进城务工农民工调研座谈会上,社区代表和家长代表反映:指定农民工子女读书的学校,虽然比农村好,但指定学校与生活地点较远,在城市里算是条件较差的学校.虽然了相关政策,农民工子女到指定学校读书办齐必要的证件后,可以与当地学生执行同等收费政策,但仍有一些不符合要求(本次调查对象有的在指定学校就学仍然交了借读费,因办齐各种证件太难,或本人嫌麻烦不去办),特别是家长代表反映:其中的条件之一"签定劳动合同"他们就无法办到,因为他们绝大多数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所以就只得交借读费让孩子就近上学.说明在社会接纳上,外来打工人员处于被排斥状态.

(五)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

现在有的镇不是每个村都有小学校,原因是儿童逐年少了,办不起班,也没有哪位教师愿意到村校去教学,村上的学校都向镇中心校和完小集中了,因此造成偏远村上一部分儿童上学路程较远,交通不便,并且很多儿童来上学坐的是两轮、三轮摩托车,安全隐患特别突出.同时,受学校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儿童心理辅导课程,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并且教师负责的学生多,教学任务重,与家长及监护人的沟通不够,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在心理上、学习上、生活上难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六

调查内容:南芹小学留守儿童

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对问题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调查地点:xx小学

调查方法:教学工作参与、走访、访谈

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校现有学生603人,其中父母双方在外打工的101人,占学生比例的17%.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为89人,占学生比例为15%.在这些数字中,尤其低年级的留守儿童数量更多.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

 一、基本概况

我们校所处的地方是相对较贫困的农村地区.这个地方生活条比较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象,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顾!这就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来源!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的倾向,不愿与其他同学和小朋友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无能为力,只管"吃"的放纵型.

这种情况是农村留守儿童中情况最多的, 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种一大家人的田地、喂养猪牛等,他们天天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了.他们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特别到了农忙季节,连吃饭都顾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挨饿.许多孩子还承担起家里全部家务事,有时,连几岁地孩子也得下地干活儿.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

(2)隔代教育,只顾"给"的溺爱型.

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宠爱,家庭教育的艰巨性由此加大.宠坏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

(3)寄居他家,无法管的放纵型.

农村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或朋友中的.被寄居的孩子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和自己的亲人一起生活起居.他们中有一些人总感觉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的,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离开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开了猫,他们就无法无天了.

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成因与

1、学生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进入学龄阶段的儿童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根据本校的实际调查中显示,留守儿童一般在低年级阶段学习兴趣还比较浓,优生的成绩还有很大的比例,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多数的孩子,甚至用一句不夸张的话来说,孩子的成绩基本都在下降,甚至有的学生由班级的前几名,掉落到班级的后几名.

2、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小学阶段的儿童尤其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但是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学生无法享受正常的父爱母爱,生活中的很多困难无人倾诉,成长种的困惑无人及时的引导和排解……留守儿童在个性心理上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3、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这些孩子生活的经济支付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全部的爱,孩子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轻易的得到什么,从不迟疑也从不打半点折扣.

 四、思考与建议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综合性问题;不单是一个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其自身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家庭与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各个家庭、整个社会乃至各级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我们调查组从近期和长远两个方面提出我们的建议.

鉴于目前留守儿童群体客观存在的现实,我们建议近期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期间,教师对于留守儿童多一份关注.对于个别班级中的学困生,教师采用一对一帮扶措施,让他们在学校中感受到教师和学生的爱,排解他们孤独的情绪.

2、通过班级班会,让学生理解父母,知道父母的用心良苦.让这一部分儿童能真正的理解父母,让他们知道父母在外地打工也是很不容易的,从而让学生不至于去怨恨父母在他们童年时期给他们带来的阴影.

3、在班级中国成立帮扶小组,让学校好的学生一对一帮扶这些留守儿童.其实这些儿童本事并不笨,只是由于对于家长不在身边.因此在平常的班级活动中对于留守儿童多一份关爱,让学生感受到在学校期间也可以获得爱的.

20xx年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七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留守男童迟到(41.8%)、逃学(7.4%)、受老师惩罚(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5.3、1.9和5.4个百分点;不想学习(40.4%)、对学习不感兴趣(44.8%)、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64.4%)、没完成作业(54.8%)、成绩下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有51.6%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7.6个百分点.

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篇八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家乡,进城从事二、三产业.因此,部分农村孩子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为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精神,我们对12个市的91个县区的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获取了有关我区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详细数据与资料,并就此,提出了有关改善的建议和意见,以为等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区域是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钦州、贵港、玉林、贺州、河池、来宾、崇左12个市的91个县区,被调查对象是初中阶段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

调查采取问卷、座谈会、入户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内容涵盖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健康、学习、心理等方面.

据统计,91个县区总人口为3848.4万人.目前,在外务工的人口有444.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1.5%.儿童总数为971.5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98.98万人,占儿童总数的10.2%.这些留守儿童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的有80.63万人,占81.9%;由兄弟姐妹监护的有10.1万人,占10.2%;委托亲戚监护的有5.2万人,占5.4%;无监护的有2.36万人,占2.5%.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于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大多由祖辈或相关亲戚监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较少,并疏于对孩子的管理,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因此,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乃至行为、心理等方面较同龄儿童相比,存在问题较多,且十分突出.

(一)缺乏家庭教育,学习成绩不佳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临时监护xxx部分重监护轻教育,由于亲朋好友作临时监护人的要承担繁重的农业劳动和繁琐的家务劳动,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辅导孩子学习.此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辈由于思想观念和教育方法的滞后,明显存在着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倾向.再之,这些祖辈多是文化素质较低或文盲的老年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造成学习成绩不佳.如钟山县望高镇立头完小的学生邹某,父亲早亡,母亲外出打工,邹某由爷爷奶奶xxx,而其爷爷奶奶年老多病,无力xxx,致使邹某常常看电视到深夜或去玩电子游戏彻夜不归,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做,上课睡觉,对学习毫无兴趣,每次考试分数都在10分以下.据调查统计,xxx人中不关心孩子学习的占31.6%,留守儿童中成绩中等或偏下的占74.9%,成绩很差的占19.9%.

(二)缺乏家庭关爱,性格发育不健康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的关爱和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发育、心理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外出务工的父母及代理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这些变化.家庭关爱的突然断裂或缺位,留守儿童缺少与家人交流的机会,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不利影响,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如内向、孤僻、自卑、任性、冲动、多疑等.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孩子都非常想念父母,由于长期想念父母而又见不到父母,严重缺少亲情沟通,久而久之这种思念便转变成怨恨或性格扭曲.据贺州市妇联对660名初中阶段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显示:有23.2%的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顽皮任性;有10.2%的孩子因父母不在身边,性格变内向;有11.7%的孩子不愿与人交往.来宾市某中学的学生邓某和黄某,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无法忍受孤独冷清的生活,两人相约喝酒后骑摩托车制造车祸以促使父母回来看望他们,最终造成了一起惨痛的交通事故.

(三)xxx不力,不良行为多

父母外出务工后,托管的祖辈或亲朋只管孩子的吃住,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的盲区,导致留守儿童xxx现厌学、逃课、迷恋网吧和电子游戏等现象.有的留守儿童与社会上不法分子混在一起,逐步沾染上赌博、看xxx录像、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社会恶习,有的还酿成犯罪.昭平县逸夫小学的领导反映,由于xxx人xxx不力,该校的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经常在放学以后到电子游戏室玩游戏,该校老师帮老人找孩子是常事.据桂林市妇联对300名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问卷调查显示:有41.1%的学生表示自己违反过学校纪律;有29.2% 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过打架行为;有9%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过偷盗行为.

(四)生活习惯差,人身安全缺乏保障

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多数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讲卫生,不爱洗脸、洗澡、理发、换衣服的情况.尤其是缺乏家庭青春期指导,使一些处于青春期的留守儿童遇到生理变化时盲然不知所措.如忻城县红渡镇一小女生刘某,由于缺乏青春期生理知识,来月经时认为是当天一男同学打她引起的,要去xxx同学算帐.此外,因留守儿童xxx人多年老体弱等多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的监护,使留守儿童还面临人身安全方面的隐患和危险因素.如有的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有的女孩还与未婚的叔叔、伯伯睡在一起等等.据贺州市妇联调查,该市目前有1200多名留守儿童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独自生活,他(她)们年幼无知,对突发事件几乎没有应变能力和自救能力,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因此,该市曾发生过一起五岁留守女孩被邻居非礼的事件.

三、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于城乡之间给农民工子女教育造成诸多矛盾,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制度相伴而生的农民工子女入学须在原籍所在地参加中考、高考;在城市打工的农民无力承担子女在务工所在地普通学校入学的费用,而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孩子升学考试的问题;各地教材选用不同,使得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直接导致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乃至壮大.如富川县红珠湾村的小朋友黄某,曾跟父母到务工的城市就读,后因费用太高,最终还是又回到村里成为留守儿童.

(二)家庭因素

农民外出务工谋生,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教育之间产生矛盾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中专院校毕业分配制度相继有了重大改革,毕业不包分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突出等,使一些家长送子女入学和学生本人上学的积极性不够高.有的家长认为,毕业后没门路照样找不到好工作,还不如早点就业.在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下,家长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因为忙于务工,家长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少,委托的xxx人又忙于操持家务和农活,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孩子进行教育等,这些都是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的因素.

(三)学校教育因素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育上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在农村学校中还没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组织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等.特别受现有的考试制度的影响,有的学校在教育上重智轻德,致使一些成绩不佳的留守儿童往往被老师忽视.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社会教育又跟不上,直接导致了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问题的产生.

四、几点思考与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xxx现的社会问题.在今后较长的时间里,这个群体还将继续扩大.党的xx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农村留守儿童是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关注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结合本次调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我们认为,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势在必行,更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和努力,共同肩负起关心、爱护、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

(一)方面

1、及有关部门应相关的倾斜政策和采取有关措施,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要建立和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要把关心和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教育和健康成长问题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义务教育法>>、<<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等法规、条例的实施细则,细化和明确具体的处罚条例,早日明确外来打工子女教育的管理主体,健全保障机制,落实和保障孩子异地上学的倾斜政策.一方面,使更多的家长外出打工时,能够将自己的子女带上,在打工的流入地就近安排他们上学;另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增加并落实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较多的地区有计划地配套筹建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托管中心、心理咨询站.

2、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工作领导机构,明确有关部门职责.的职能部门要重视和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各级可以成立留守儿童协调机构.市、县、乡三级可分别组建由一名负责人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人员、明确任务、明确责任.目前,国家由农工办领导,由全国妇联牵头成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推动有关部门、各级及社会各方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和流动人口子女工作.建议我们广西在自治区的领导下,由区农业厅牵头,妇联等部门成立机构,各负其责,认真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各级及社会各方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和流动人口子女工作,并给予人、才、物的投入.

3、要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在本地就业机会.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留守儿童的家长表示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家乡有适合自己务工的岗位,都不愿漂泊他乡忍受分离之苦,外出务工实属无奈.作为部门要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让更多的农民就近务工,做到"挣钱养家"两不误,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创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这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

4、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平等发展环境,保护留守儿童应有的权益.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发挥教育、妇联等部门的家庭教育机构、专家的积极作用,对外出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让他们掌握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方法及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发挥大众媒体优势,大力宣传爱的教育、无歧视教育和城乡儿童平等参与发展的教育.宣传我国保护儿童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弘扬各地各部门开展留守儿童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及集体、个人先进事迹,努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

(二)学校方面

1、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强化心理教育.学校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要充分利用当地有效资源,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制度,培养一批有一定水准的心理教育咨询队伍,健全中小学心理咨询室.

2、要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要运用书信、电话、信息、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与留守儿童家长保持主动沟通、经常性的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重要问题要责成其回家亲自参与解决.要利用春节、农忙等时机,邀请返乡劳务输出人员召开情况通报会、座谈会、问题交办会,共同交流、研究、培训等教育孩子的计划,采取措施,落实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计划.

3、着力培训"第二家长"队伍.要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创造条件开设"第二家长"即"爷爷奶奶家庭教育培训班"、"临时托管亲属培训班"等,通过各类培训,让"第二家长"懂得照顾孩子的知识,学会教育孩子的方法,掌握培养孩子的本领.学校班主任要帮助"第二家长"履行好留守儿童的代管责任,共同创造有利教育留守儿童的良好环境.

(三)家庭方面

1、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或委托xxx人要掌握孩子的生活、学习、成长情况,通过定期亲情电话、信息交流,多给孩子温暖与关怀.同时要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迫切需求,帮助解决问题,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2、经常参与关爱活动.家长或委托xxx人要积极参加社会上开展的多样的关爱活动,如"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双合格"活动等,以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学习到更多的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时,通过有家长和子女共同参加的互动的、丰富多彩的各种家庭教育活动,对孩子进行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常识教育、生理心理教育、个性发展教育和心理辅导.

3、要发挥好家庭的监护作用.家庭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是我国法律赋予的责任,每一位家长都应当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外出务工的家长要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呵护,避免"关爱缺失"和管理上的疏漏给孩子带来身心上的伤害,以保证实现好留守儿童的生存、保护、发展、参与的权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九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近两个星期我们小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情况做了一个实践调查.对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情况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并对我们的调查结果给以了总结和,对其面临的问题给以文字表现.并经过我们组员的讨论与研究提出了几点解决建议.

 一、 农村儿童成长与教育调查统计表

问题 调查选项 比例 父母外出打工比例

父亲母亲双方外出打工 31% 父亲单方外出打工 60% 母亲单独外出打工 9%

父母探亲时间

一年一次 74% 两年一次 17% 三年一次 9%

监护人状况

与母亲居住 51% 与父亲居住 5% 与祖父母居住 30% 与外祖父母居住 11% 独居 3%

感到孤独烦躁时

找朋友倾诉 64% 看电视 14% 玩耍 16% 无法解脱 5%

学习态度

对学习感兴趣 51% 一般 37% 学不进去 9% 旷课逃学 3%

遵守纪律情况

遵守纪律 85% 经常迟到 15%

课外活动与娱乐

做家务 56% 干农活 29% 玩 3%

遇到困难时

靠家人 45% 靠朋友 20% 靠自己 17% 靠老师 18%

生病时

母亲照顾 56% 父亲照顾 29% 祖父母照顾 5% 亲戚或其他人 10%

 二、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软弱无力,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又关心不够.他们被父母"遗弃",被学校"遗弃",也被社会所"遗弃".由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xxx、教育处于一种"真空"状态,从而导致许多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滑坡、人际交往出现障碍、良好思想树立出现危机,有的行为甚至表现得很极端.具体而言,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欠缺

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的直接原因就是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务工,致使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亲子间沟通中断,互动缺失.外出务工父母即使想要好好教育子女,但终因天各一方,对留守子女的教育难免陷入"鞭长莫及"的境地.更糟糕的是许多外出务工父母连与子女的基本交流都没有,更何谈对子女的引导、教育与关心.有的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才与孩子联系一次,有的甚至长年累月没有联系.抑或一年回家探亲一次,抑或数年不知家里的境况.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联系,使得父母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思想的变化,从而对其缺乏必要的关爱与引导.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被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父母的亲朋好友取代.在祖父母、外祖父母xxx的情况下,出现隔代教育力不从心的状况,祖辈的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对孙辈的监护仅仅从物质生活方面予以满足,这难免会走向一个极端:他们对孙辈过分的溺爱,使得留守儿童变得娇生惯养.即使是在父母面前,也有这种情况的发生,父母对留守子女照顾不周,内心感到愧疚,为了补偿孩子,他们就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因此,留守儿童也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种以物质的满足代替精神上的安抚,将孩子一步步往悬崖边上推,一不留意孩子就有可能掉进深渊.而委托他人监护孩子则出现了另一种情况:受委托者更多的是对留守儿童的漠不关心,持一种放任的态度.有的是留守儿童太调皮,他们根本管不了,也有的是害怕管多了受到其父母的埋怨,因此他们的监护也只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留守儿童也就变得胆大起来,他们可以为所欲为,肆无忌惮.总而言之,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给留守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不力,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价值取向的扭曲,无限制的物质满足,行为规范上的放任,精神上的漠不关心,使孩子变得功利起来,表现出个人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错误思想观念极易在留守儿童中形成.家庭教育缺失导致的另一严重后果表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缺乏起码的父爱母爱.他们普遍缺少情感教育和心理关怀,没有倾述和求助的对象,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容易引发多种心理疾病.他们不愿与外界接触或是接触甚少,因此很多儿童表现得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其有的行为甚至让人不可理喻.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 篇十

朱寨村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便利(有一条连接市区与村的主干道),以外出打工,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较为特殊的农村.该村有1000人左右,外出务工人员占百分之五十,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七.农民土地较少(每人约7分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放弃了种田而选择出外谋生,因而当地留守儿童的现象十分普遍.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即透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该地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求,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尽绵薄之力.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十一

xx镇是中国最美丽乡村——平利的一个大镇,经济繁荣,文明和谐.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务的输出,产生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20xx年我走遍xx镇的各个村庄山区的每一户人家,对xx镇小学生留守儿童做了一次彻底的调查.

经调查,xx镇小学生中,有65%是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中,有42%在学校住宿,35%由爷爷奶奶照管,23%寄养于亲戚家中.

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情况相对差些,特别是偏远山区;孩子的学习成绩也相对差一些,特别是爷爷奶奶带养的;他们的行为习惯也不是很好,特别是单亲家庭的.

走访中,许多家长表示,很是渴望有专门服务于留守儿童的学校或机构.

于是,我在安康市参观和走访了许多少儿之家,结合xx镇当地实际情况,开办了爱博少儿之家服务部.致使我亲密接触了留守儿童,大致了解到这个特殊群体的一些特性.

概况:

一、家庭:

申家沟村的留守儿童较多,几乎占全村学生的90%.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经济条件落后,生活水平偏低,村民为了改变这种现象,纷纷外出打工.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类型!

万福山村,贾家梁村,大营盘村,女娲山村(乡),木瓜沟村,蒋家坪村,这几个村的留守儿童也较多,占到各村学生的60%.孩子的父母大多数正月出门,腊月回家.

凤桥村,马鞍山村,东河村,铺子村也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占到各村学生的40%.这些家长间断性的外出打工,有的几个月回家一次,有的每隔一年再出去.

泰山庙村和xx村的留守儿童相对少了一些,占到各村学生的25%.这些家长选择就近务工的多一些,周末照顾自己的孩子也就方便多了.

家庭自身环境也层次不一.

申家沟村的柯友东(家长),王占强(家长)最为偏远,交通最为先进的工具就是摩托车,他们都是三个孩子上学.孩子多,负担重,只好每年在矿区上班,为家庭生活和孩子上学而艰苦奋斗.

也有家庭环境稍好一点的,为了能够住上楼房,响应移民搬迁政策的家长,常年在外拼搏.

还有的家庭已经修建了楼房,但是欠下了外债,当地企业工资低,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只好外出打工.

孩子家长也分几种类型:

积极向上型:努力拼搏,想早日住上楼房,过上更富裕的日子.万福山村的柯星旗,柯贤军的家长属于之一类型,他们努力赚钱在统建楼已经订购了房子.

无可奈何型:单亲家庭,一个人承担全家经济支柱,必须外出打工.有的(家长)没有父母的,只好把孩子寄养于亲戚家中.甚至有亲戚不愿意接受的,雇佣保姆带孩子.贾家梁村的余世文,女娲山的万明李,周梦湘等.

社会纵流型:每年外出打工,要么运气不佳,没有赚到钱.要么赚的钱到了年底花光了,第二年还要重新再来.甚至有的孩子父母一方在外打工赚钱,另一方却把钱用于赌桌上了(当然,这是个别).

二、学习:

所有留守儿童的学习偏下,甚至很差.其主要原因有:没有得到正确的家庭教导,或者是随同父母在外地转学回家就读的.

当然,现在的孩子大多都聪明伶俐,只要有良好的教学条件,细心的家庭辅导,孩子的学习也会突飞猛进.万福山村的柯星旗就是很好的例子,上三年级转学到中心小学,测试分数语文62分,数学48分,英语5分,在她自身努力下,老师精心教导下,我们细心辅导下,在四年级是就名列前茅,几乎每学期都能得到奖状.这类孩子小时候的家庭教育还是比较好的,家长也是积极向上的.

也有孩子学习呈现波浪起伏的,兴趣来了,学习态度认真,分数也考得好,不想学了,成绩刷一下就掉下去了.陈开鹏,袁小梅属于这一种类型.问其原因,他们有时觉得学习没多大意思.追其原因,家庭因素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家长打电话的次数也较少.

还有的孩子学习就是白脖子,厌学现象严重.胡子文,就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个,平时作业抄袭,考试时只有10分左右,这样的成绩怎样能够保障九年义务教育顺利毕业呢?

不按时完成作业是他们的共同点,据学校老师反映,学校的正式作业每天最后交的或者不交的都是留守儿童行列的.

住校的留守儿童在校晚自习有老师辅导,但是周末的作业就没有保障了.周末无法得到辅导,家庭作业不做,致使学不会的知识越积越多,积重难返.

爷爷奶奶带的孩子,写作业基本上为了应付差事,甚至不写.爷爷奶奶没有能力xxx或溺爱他们,他们年迈或体弱多病,无力管教孩子,还有的对孩子娇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对孩子百依百顺,这些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亲戚家寄养的孩子只能靠孩子自己的自觉性了.一般亲戚也是农民,教育能力低,往往只能够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基本安全问题,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形成和文化教育显得力不从心,因而只能持放任的态度,任由其发展,不管不顾,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在其身上花费心思.

三、行为:

留守儿童的行为表现的比较特殊,行为怪异,不愿意受约束是他们的共同点.

撒谎现象最为普遍,据我测试95%的留守儿童都会撒谎.记得王素素刚转到中心小学,为了不想上课,课堂中撒谎说肚子痛,在送她去医院前,让她喝了一点板蓝根冲剂,到了医院她就好了.xxx告诉我们,他的撒谎技术比较高明.留守儿童中有很多的撒谎大王.

还有许多撒谎骗取零花钱的,撒谎称学校要收钱买本子等等.这一类主要表现在爷奶所带的留守儿童,他们年事已高,心痛1毛钱电话费,不与老师沟通,要钱就给.

更有严重的,干了错事或者坏事,就算证据确凿,他也不会承认.更别说勇于承认错误了.郑子坤,8岁,上一年级,至今没有户口,单亲家庭,父亲常年在外,主要靠其姑姑郑家贵监护,行为习惯很不好.有一天上课时,班主任陈老师的一支钢笔放在讲桌上,在老师转身之际,坐在第一排的他将那支钢笔拿走,放在自己书包里.待老师发现追查时,他背着牛头不认赃,直至老师从同书包拿出钢笔时,他还要狡辩说是xxx同学昨天给他的.这一类孩子,家长沟通的特别少,一年到头几乎不打电话给孩子.

出门不打招呼现象普遍存在.很多爷爷奶奶拿着棍子找孙子,即使找到了也没有几个听话回家的.陈西坤,陈西涛的爷爷几乎每天下午都要找这兄弟俩.

偷东西的行为最为恶劣.在学校偷拿同学的钱,零食,玩具等.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来填补他们的占有欲.有的孩子在学校附近商店偷拿零食,文具.更有行为恶劣的在邻居家偷钱,家长得知后,有的甚至庇护孩子,这可真是纵虎归山啊!

打架现象发生在留守儿童群体居多.他们基本上不讲道理,严重倾向.在一次调解胡正杰同学打人事件时,他的检讨书是这样写的,原文如下:"我保证我不打人,但是前提是做最好不要有人惹我,要不然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打别人.请不要惹我.我保证不打人不骂人不说谎,我的忘性很大,请同学们提醒要不然我是会忘记的,请大家经常提醒.当然我自己也会记住的,我会将今天的话记在心里,以后不会做出用武力解决问题,找老师解决问题的.保证人:胡正杰". 许多留守儿童和他一样,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挥动拳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骂人就更不用说了,很多都已经成了口头禅.骂人现象主要来自家庭教育,也有社会教育.孩子骂人时,监护人认为孩子小还不懂事,被骂人不会计较.甚至有的爷爷奶奶还教自己的孙子骂人,教会了却又经常受到孙子的骂辱.

四、习惯:

大多数留守儿童都缺乏良好习惯,坏的习惯却不少,并且难以纠正.表现为以下方面:

乱丢垃圾,上厕所不冲水,不叠被子,不洗脸洗澡,不换衣服等不讲卫生的坏习惯.

安全意识低下,走公路中间,爬树,翻院墙,爬窗户,下河洗澡,用异物插电源插座等.

不按时关灯睡觉,不按时起床.

进屋前不敲门,见到老师和长辈不打招呼.

xxx力太强.记得前年暑假,我们为留守儿童举办了学习班,几个孩子同时坐在我的办公椅上,他们议论着办公椅是否结实,直至同时承受了五位同学还没有坏,于是他们一起喊口号:"一,二,三!嘿!"……椅子终于坏了,他们乐了.我的郁闷啊!门锁,窗纱,遥控器,电脑,音响,课桌,凳子都是被xxx的对象,就连厕所的冲水箱也不放过.

家 庭教育缺失,越轨现象严重.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健康与否.我们调查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xxx,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好.在家里,他们不讲究个人卫生,早上不洗脸漱口就吃饭,晚上不洗脚洗澡就往被子里钻;在学校,他们的学习没有计划,没有兴趣,拖欠或不交家庭作业现象严重,不遵守校纪校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经常发生.在社会上,他们缺乏礼貌待人的常识,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之前,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却无法给予,从而导致留守子女极易产生犯罪和越轨行为.

五、心里:

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性格方面.不少留守儿童较内向、自闭,逆反心理较重.据老师反映,有些留守儿童很渴望和他人交流,但由于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孩子的人际交流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训,而爷爷奶奶多数情况下也缺乏这方面的技能,因此,当这些孩子长大后,人际交流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因而很难和别人沟通.小学和初中是留守儿童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监护人尤其是爷爷奶奶通常溺爱他们,造成了他们的任性;另一方面,和老人一起生活的孩子在反应力、思想行为方面相对其他孩子要缓慢一些,这也造成了日后和他人交流产生障碍.

心理方面,好奇心特别强,但是他们又不会对其不懂的事情请教别人,而是自己以身试法.

每当老师和在校留守儿童沟通时,这些孩子说过的声音特别小,甚至不说话,父母打电话给他也是如此.喜欢交往学习差,坏毛病多的同学做伙伴.

被寄居的孩子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和自己的家人一起生活起居.他们中有一些人总感觉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的,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离开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开了猫,他们就无法无天了 .也有一些孩子胆子很大,亲戚根本管不住,有的还跟亲戚顶撞,亲戚稍微说重了,就怀恨在心或是逃离出走,使得亲戚无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了.

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

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全部的爱,孩子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轻易的得到什么,从不迟疑也从不打半点折扣.这种爱的方式,在儿童的心理边逐渐形成了儿童的"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他们没有任何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的概念,没有人情味,没有正确的取向与人生取向.

大多数留守儿童很渴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在身边,陪同自己上学和生活.

建议:

慎重选择.父母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多考虑考虑孩子,孩子的前途比金钱重要.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可让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监护子女,一般以母亲为主,母亲心细,有耐心,孩子更愿意与她们交流.父母都外出务工的,如果条件允许,可让其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

定期"温馨对话".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及时了解子女的近况,一方面利用电话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让孩子照顾好自家的农田.

2、留守儿童的就学成长情况

留守儿童年龄偏小,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也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阶段,父母长期外出,对他们身心的伤害和亲情缺失的影响很大.许多以外省务工为主要打工地的父母为了省下路费钱,一连几年都不曾回家一次,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灵沟通几乎为零.因此,留守儿童离开学校以后,其他的学习几乎无人xxx.

二、留守儿童产生根源及

1、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

我国常年约有1、2亿的农民工在全国各地不断的流动,xx县约有10万多农民工常年流向各地,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

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离开土地,到沿海地区、到城市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就是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成为留守儿童.

3、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

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等关注很少,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4、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生存、安全和法制等方面的教育,使留守儿童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

三、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留守儿童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安全问题.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其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长辈家属、亲戚以及代理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xxx.这些监护人仅满足于让孩子吃饱穿暖、把孩子送进学校的大门.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学校无法xxx的情况下,留守儿童成了绝对自由人.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没有父母直接的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易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此外,孩子缺乏亲情的温暖照顾,少量的留守儿童还会产生轻生xxx的想法.

第二,心理人格问题.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应该要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往往只能自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易出现以下情况.一是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性格内向.二是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斤斤计较,不合群.三是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父母回家了甚至故意疏远他们.

第三,道德品行问题.留守儿童一般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刻.如果是由祖父母来隔代抚养教育,往往意味着由文盲来抚养孩子;而托付亲戚照管的,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或经常盘问,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而农村教师由于受到教育条件的限制,对每个学生的关注也十分有限.所以留守儿童长期处于这种状况中,在行为习惯上容易发生消极变化,且难以及时得到纠正,有的甚至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违法乱纪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第四,学习问题.那些由祖父母隔代抚养的孩子,由于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在学习上得到帮助和指导.而双亲有一方在家的孩子同样很难得到父母在学习上的辅导.因为留在家的父亲或母亲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劳作,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绝大多数农民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不再走自己的路.但往往事与愿违,留守儿童大多数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当然一部分留守儿童学习认真,但外出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孩子学习压力大,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一蹶不振;一部分儿童由于自控力差,无人督促学习,加上受外界的影响,认为学习与否都一样,对学习毫无兴趣,因此辍学的情况也多.

我们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社会保障乏力;二是父母关爱的缺失;三是监护人能力有限;四是学校教育不到位.

四、对策建议

如何来教育、管理和监护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在心理、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提出以下建议:

1、家庭方面 .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科学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要单方面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中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情况严重的问题,可以通过兴办农村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亲子沟通方式,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谐发展.

2、学校教育管理方面 .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机制.学校是直接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实体,教育措施的制定应当包含更多的关爱帮助留守儿童的内容,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更多关怀和呵护.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增强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2)为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

在学校开通亲情xxx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并使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子女学习情况;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3)广泛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

如亲子活动等,加强家长与儿童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儿童互助互爱,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推行寄宿制管理,对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可动员家长将其转入学校寄宿,由专门教师负责其饮食起居生活.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孩子有着相似的经历,对他进行集中管理,不但容易唤起孩子的自信,而且能激发学习热情,增强集体感.

(4)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工、青、妇群众组织要充分发挥协调、维护、教育和服务职能,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宣传教育,协调推动有关部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不断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着力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要认真履行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职责,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长学校等家教服务网络,进一步规范农村家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活动载体,组织编写适合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特点的家庭教育辅导材料,培训一批家庭教育骨干,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父母和监护人改变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3、社会xxx方面

目前,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问题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足够重视. 首先,很多村民认为这是家庭的 "私事",孩子在成长过程xxx现的问题主要是家长的责任,"别人的孩子,我们不好去管".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障碍.因此,要维护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的权益、帮助父母正确履行自身职责、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问题,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其次,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千万个家庭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因此,这是一个需要动用全社会力量才能解决或缓解的大问题.大众媒体要引导的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关心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促使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最后,媒体也应该为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树立健康的导向,要正视、理解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与需求,采用多种方式引导留守儿童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4、社会工作方面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型的职业,在解决因急剧社会变迁而带来的社会问题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和的重视.社会工作倡导助人自助,擅长于调动和运用社会资源的工作方法,对解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就学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具有独特的优势.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权益常被侵害.探究其原因,除了管理体制、法制和观念上的原因外,农民工及其子女自身缺乏xxx意识和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做好农民工及其子女xxx工作,必须努力提高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组织化程度,为此,工、青、妇、民政和社区都应对农民工及其子女xxx的介入,依法维护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合法权益.因此,我们的要采取措施,切实维护留守儿童权益、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现象,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构筑爱的港湾,构建温暖的"家",真心呵护留守儿童,营造人人关爱留守儿童的温氛围,让留守儿童在温暖阳光下快乐茁壮成长.

湖北省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十二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的出现源于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但又因种种原因无法将子女一起带到身边上学,子女只能留在了农村家里,父母一方或爷爷、奶奶、其他亲属代为照看.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父母之爱,缺少良好的教育管理和指导,容易导致心理上的缺陷和行为性格上转变,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调查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学业学习、心理健康、行为性格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掌握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和目前的成长发展情况,对比留守儿童与父母均在身边儿童的差异,分析留守儿童行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促进留守儿童顺利健康成长的对策,意义重大.

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xx名,教职工18名,经摸底调查,我校现有留守儿童xx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xx.6% ,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x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xx.8%.对四、六年级的20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涉及生活现状、学业学习、心理健康、行为性格等方面的xx个问题,比较全面的了解了我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准备.确定调查目的、对象(四、五、六年级)

调查内容、方法,查阅资料,制定问卷调查表.

本次调查问卷是根据国家<<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精神,设计了<<蒿塔小学留守儿童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包含生活现状、学业学习、心理健康、行为性格、受关注程度和自信心等几个方面的18个问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选择,统计对选择项目的人数占参选总人数的百分数,来了解学生总体上的现状和心理倾向性特点.调查表如下.

蒿塔小学留守儿童问卷调查表

1. xxx妈外出务工多长时间了?

(1)一年 (2)二年 (3)三年 (4)更长时间

2.爸妈外出务工,你和谁生活在一起?

(1) 爷爷 奶奶 (2) 外公 外婆 (3) 寄宿学校

3. 爸妈不在身边,生活上有什么变化?

(1) 没有变化 (2) 更自由了 (3)过得不如以前好

4. 爸妈不在家,你是否感觉安全?

(1)不安全(2)安全(3)在不在都一样

5.爸妈不在身边,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1)没有影响 (2)我进步了 (3)我退步了

6. 爸妈不在身边,你的行为习惯有什么改变?

(1)没有改变 (2) 更加懂事了 (3) 缺点又增加了

7. 爸妈不在身边,你的性格有什么改变?

(1)更加开朗了 (2)更加孤僻了 (3) 没有变化

8. 爸妈不在身边,你有心事向谁诉说?

(1)家人 (2)老师 (3)小朋友 (4)谁都不说

9.你对爸妈满意吗?(1)满意(2)不满意 (3)无所谓

10.你想爸妈了,会怎么做?

(1)打电话或写信 (2)不作声或偷偷哭泣 (3)找爷爷奶奶说话(4) 从来不想

11.你与父母的联系.

(1)每月一次(2)每周一次(3)每天一次(4)不常联系,记不清

12、你敢把你的真实想法告诉父母吗?为什么?

(1)不敢.因为a、不想再给他们添麻烦;

b、怕父母不理解,批评我;

c、因为我不认真学习,不好意思说;

d、因为我说出来,他们也不理或不答应.

(2)能把真实想法告诉父母.父母理解我,我也理解父母.

13、学习情况调查(可以填几项).

(1)学习压力大;(2)我的成绩可以;(3)我爱读书;(4)我的成绩不好;(5)我不爱读书;(6)上学不如打工等.

14、本期老师找你谈过几次心?

(1)没谈过 (2)谈过次

15、谁给你的压力最大:

(1)父母;(2)老师;(3)自己;(4)其他家人

16、除吃饭的钱外;每周有零花钱_____元.

17、我自己感觉(1)、很优秀(2)、比较好(3)、比较差;(4)很差.

18、我最希望和 在一起,因为 .

第二步: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00份,由于低年级学生较小,留守儿童人数相对较少,所以问卷调查主要选取四、五、六年级的学生,调查学生的在校外的生活和表现,以及调查表上具有的内容.

第三步:分析归纳、统计数据.

二、结论和分析

依据调查结果,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比例大,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xx.8%.留守儿童中,父母外出打工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占xx.7%,在四年以上的占xx.8%,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同住的占xx.9%,xx.9%的儿童感到父母不在不安全,留守儿童除过吃早餐的钱外,平均零花钱每周只有5元,每天不足1元,有xx.4%的留守儿童感到生活不如父母在家的时候,对父母不满意和无所谓的留守儿童占xx.3%,想父母时不做声或偷偷的哭泣的和从来不想父母的儿童占xx.2%,有xx.8%的留守儿童感到自己的给自己的压力很大.这些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不容乐观,因缺少父母的爱感到孤独,生活比较贫穷,个人压力较大,在他们10岁左右的年龄段,不该有的家庭压力和人生压力都不同程度的对他们产生了影响,他们的心理有一定的扭曲化倾向,对父母出现信任危机,因种种原因不愿意讲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父母,他们在学校和社会得到老师和监护人的心理帮助较少,非常思念父母,希望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具体而言,有以下特点:

1、生活现状堪忧.留守儿童家庭大都不太富裕,外出务工的父母大多从事体力劳动或做小生意,收入微薄,致使这些家庭生活条件差,加之老人素有节俭的习惯,多留守儿童的生活标准要求比较,有的不重视早餐,有时吃有时不吃早餐,在生活上基本上是有啥吃啥,留守儿童的零花钱也比较少.很多孩子营养跟不上,生活质量差,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健康.

2、安全感降低,安全问题突出.由于xx.9%留守儿童是由年龄偏大的祖辈监护,他们中有一部分不仅自身得不到有效的监护,而且还要承担起照顾爷爷奶奶的责任,还有个别儿童无人监护,使得35.9%的留守儿童感到不安全.一些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一些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治疗,遇到意外情况不能得到帮助,安全隐患增加.

3、心理健康问题突出.有xx.7%的留守儿童有心思谁都不说,28.6%的留守儿童感到自己变得孤僻,有65.8%的儿童给自己的压力很大,对父母不满意和无所谓的留守儿童占24.3%,想父母时不做声或偷偷的哭泣的和从来不想父母的儿童占5.2%,xx.2%的留守儿童感到自己很差,缺乏自信心.这些数据充分说明留守儿童感到寂寞和孤独,这种孤独感影响了他们的行为、性格、交流、学习和生活,这最主要的原因是亲情和家庭教育缺失、家庭xxx缺位,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出现扭曲倾向,甚至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有的与父母疏远,和父母打电话交流的次数特别少,甚至从不主动交流.

4、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降低,行为习惯变坏.

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调查结果显示,40.8%的留守儿童感到自己学习退步,20.4%的留守儿童感到自己学生成绩不好.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在我们的问卷中,有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反映在家了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xxx作用,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形成.28.6%的留守儿童感到自己的缺点越来越多了,自己的行为习惯变坏了,据谈话调查,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不听监护人的话,顶撞祖辈、不服管理、逆反心理强.

从以上调查结果看到,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及安全、心理健康、学习和行为性格等方面都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留守儿童与父母均在身边的儿童存在明显的差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亲情的缺失,家庭xxx能力降低,社会的负面影响以及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有倾向性的对策.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和行为问题,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着手,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形成合力,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促进留守儿童顺利健康发展.

第一,大力宣传,引导支持,政策倾斜,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让家长明确家庭发展以孩子的成长为后动,多考虑考虑孩子,孩子的前途比金钱重要,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留下孩子长期外出打工.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可让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监护子女,一般以母亲为主,母亲心细,有耐心,孩子更愿意与她们交流,外出一方并经常通过电话与孩子交流,弥补孩子的亲情感.父母都需要外出务工的,尽量带上孩子,让孩子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在政策上予以倾斜,支持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今年国家免除借读费就是特别号的举措,对让留守儿童不在留守具有非常重大的推进作用.父母都需要外出务工,又实在带不上孩子的,要找到有知识、有xxx能力的监护人,不要把孩子留给多病的老人,使本该属于被监护人的孩子变成老人的监护人.

第二、投入资金,建社农村寄宿制学校,不断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资源建设,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便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

第三、家长定期不定期的与孩子对话,至少每周一次,每次不少于3分钟.亲子之间的感情,父母对子女的直接教育,对孩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他们在外打工时不忘与孩子沟通交流:有可能面对面接触固然好,不可能的话,也该通过电话、书信、网络聊天等方式进行联络,在联系过程中渗透教育因素,要及时了解子女近期的生活学习情况,及时关心他们的思想、生活和学习,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同时要向老师和临时监护人即使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等个方面的情况.不要只顾挣钱,忘了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更多地关心他们的生理、心理与情感,更多的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同时如果经济允许,应尽可能在农忙或春节时多回家看看孩子,或者寒暑假把孩子接到身边,这样,亲子互动与沟通的时间与机会就比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

第四、学校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因为学校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问题,丰厚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具备教育专业的基本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的教师是关键.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学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活动,来引导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良好的教育来留住学生的人和心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要对班级里的留守儿童多关注、鼓励和帮助,通过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关注他们的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地了解和解决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另外,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上,老师应以鼓励为主.并且,还要经常与他们的家长和监护人联系和交流,以能共同及时地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

第五,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和困惑.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开设心理课程和配备心理教育教师,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档案,及时发现和诊治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等,引导儿童积极、健康、全面成长.

第六、建立少年儿童校外活动中心,为留守儿童在校外参加有益的活动提供场所和条件.目前,可供学生在校外活动的场所和机构较少,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少年儿童的活动中心,使得农村少年儿童在校外的活动无场地,无器材,无组织,基本处于空白.多数没有家庭xxx的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多与伙伴自由活动,有的上网吧打游戏通宵不归、有的打架斗殴甚至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长期下去,影响力儿童的身心健康.因而,建立少年儿童校外活动中心,为留守儿童在校外参加有益的活动提供场所和条件,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也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受亲情关爱缺失,庭教育缺乏、学校针对性教育缺少和社会关注不够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健康和行为问题突出.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完善合作,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困难和混或,使他们能和父母均在身边的儿童一样,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将来能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湖北省留守儿童调查报告(2)

 一、问卷调查

1、问卷的设置及意图

本问卷共设计有8类问题:留守儿童的吃、住、用;与父母联系频率;双休日安排;父母不在家的困难;学习情况;老师的关心程度;今后的希望;16个小题.题型为封闭选择和开放问答两类.目的在于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现状.

2、调查的过程与方法

我校一、二年级共16个班,每个年级按成绩分为两层.调查中随机抽了两个年级、两个层次的8个班级的52名学生.分别以不记名的形式作答.并另卷调查了全校留守儿童等情况.

二、现状分析

1、数据的汇总

回收答卷52份,52份答卷均有效.为了便于统计,只随机统计50份.统计具体结果见附表.

 2、现状的分析

(1)留守儿童面大.父母双方外出打工:12.1%;父母一方外出打工:51.8%;单亲和xxx:6.2%.

[简析]实际上没有父母直接监护的占18.3%,加上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总共就占总数的70.1%.这些儿童要么缺乏父爱,要么缺乏母爱,当然就极有可能性格发展缺失.尤其在对其管理、生活安排方面缺乏应有的照顾和爱护,由此,他们的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变异滋生蔓延,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影响学校影响社会.

(2)监护不能落实.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占56%;无人监护占26%;其他亲戚监护占18%.

[简析]隔代监护,一是心理代沟太深,祖孙难于沟通,二是祖辈过度溺爱,百依百顺,三是没有教育理念;亲戚监护,日子一长,孩子或多或少有过失,只要亲戚批评责备,他们之间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隔阂,严重的甚至闹矛盾;没有人监护,不仅这些孩子心理没有安全感,而且很多事情就有可能因拿不准主意而失误.

(3)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32%的留守儿童双休日的生活水平与在学校寄宿差不多;人均每周包括乘车的零花钱6.28元;

[简析]吃穿住是人生最基本的需求,从上述数据看出,很多留守儿童基本生活都无法得到满足需求.

(4)父母亲情淡薄.36%的留守儿童与父母不是经常联系;与父母双方经常打电话的占18%;父母经常给我打电话只占46%.

[简析]父母亲情是儿童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元素.这种东西是任何事物都无法代替的.然而,现在的父母,由于没有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有的因为生活所迫,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甚至连电话就不与孩子联系.这样孩子就感到没有根基没有依靠,没有自主没有目的,如空中的落叶,时常无所适从.

(5)家务劳动繁重.80%的留守儿童在双休日要做家务劳动;52%的留守儿童要在双休日做饭.90%的留守儿童自己洗衣服.

[简析]本来让孩子们劳动可以培养劳动观念,但这些孩子做家务劳动都是在被动进行,因此对家务劳动大多感到厌倦.同时,有孩子也的确由于学习时间紧而没有劳动时间,有的孩子还真的有很多家务劳动不会做.这样就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心理的压抑和具体的困难.

(6)老师关注太少.本期以来,46%的留守儿童还没有老师找他谈过话.

[简析]留守儿童应该是我们教师关注的重点,然而从调查看,我们的教育工作还的确很不到位,竟有46%的留守儿童在将近两个月的教学时间里没有与老师谈过一次话,即使是批评也是如此.

(7)学习压力很大.50%的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大;30%的留守儿童明显表示学习成绩不好;部分表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识字,不能辅导学习,想学好没有条件.

[简析]本来适当的压力有利于学习,但留守儿童的压力一是来自多方面,二是压力太大.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就有可能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8)心理压力太大.60%以上的留守儿童表示为不会做饭,不会洗衣,遇事不能拿主见,思念父母,16%的留守儿童为今后的生活着急,部分留守儿童感到孤独,失望、羡慕别人;烦恼,既要照顾自己,还要为家里弟妹、外婆的生活安排,家里的大小事务由自己处理;得不到同学不理解;有时遭别人歧视等.

[简析]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虽然具有了意识,但毕竟经历不够、能力不足,对父母还具有很强的依附性.然而,这些留守儿童不会做饭洗衣,遇事拿不定主意,思念父母,感到孤独、失望、烦恼、得不到理解,遭人歧视,甚至为今后的生活着急,等等.显然,对同样一个十二三岁的留守儿童来说,所担当的负荷肯定是超载的.

三、对策探悉

1、成立自立组织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锻炼、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据调查,这些儿童中有个别孩子很懂事,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处境,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我们更应理解父母的难处,更应为父母减少担心,于是觉得,在家里累点苦点也很自然.因此,我们认为,班级应该成立儿童小组,学校要成立儿童委员会,要选用其中具有能力的孩子担当成员,从而扩大他们的影响,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让他们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从而保障自我锻炼.这样,既可增加心理倾述渠道,增进伙伴之间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觉,同时自己的组织便于随时请教,随时求助.

2、建立专门档案

从我们的调查看,现在的这些孩子最缺的除了极个别经济十分困难外,最缺的不是财物,而是情感,尤其是留守儿童.因此,不论是一个班级,还是一所学校,我们都应把他们作为我们教育的重点,在教育活动中,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他们.但从现有状况来看,很多学校如我们调查情况相似,对其关注不够,有的甚至漠视了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认为,不管是班级还是学校必须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要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从而保障对他们生活上的必须求助,对心理上的及时疏导.

 3、定期召开会议

留守儿童问题应该是当今教育的新问题,也是当今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而且学生所占比例大,涉及问题多.因此,不管是学校还是班级,每期都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留守儿童问题,要形成会议制度,要通过会议形成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决议和制度.从而保证班级、学校在决策上的政策支持,同时,促使我们把握和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重心,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

 4、设立咨询机构

留守儿童的问题并不全是共性问题,不同儿童往往其问题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从组织的角度,以集体的活动形式去解决个性问题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因而,针对留守儿童的别个问题和个性问题,学校还要设立相应的咨询机构,一是便于作个别心理疏导,二是便于为遇事拿不定主意的孩子出谋划策,三是保证了专门途经,如:设立学生请教处(或者儿童办公室),成立儿童xxx,确定接待时间(如课外活动),委派热心且懂心理的老师负责接待.

 5、师生互结对子

按笔者调查统计,留守儿童、单亲、xxx一共为18.3%,班额以60人计算,每班不超过11名.因此,要保证对这些儿童的关怀真正落实,我们不妨通过师生一对一的互结对子,实施帮扶.现在的中学,一般都是按20:1的比例配备的教师,而且大多数学校都超过了这个比例,因而,按这样计算,实际上每位教师结对的留守儿童都不会超过3名.也就是说,这种做法是既实际又能保证每位留守儿童得到帮助关怀的最后防线.

总之,留守儿童是当今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难题,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引起高度重视,都应做为其工作的重点之一去研究去解决.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十三

一、调查登记表

调查时间:7月1日—7月4日

调查方式:走访

调查人:陈娇

调查地点:略

留守儿童家数:13户,

留守儿童人数:26人

总户数:33户

其中有4户一位老人带3个小孩,有5户一位老人带2个小孩,有4户1位老人带1个小孩.

其中未满周岁的留守儿童:2人;学龄前的留守儿童:6人;学前班—四年级:11人;五年级—六年级:7人.

二、调查感受

"孟母三迁"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言传身教"这一成语也有很多人知道.但就此次调查情况看,在我们这个村组真正明白其中道理的人屈指可数,真正做到的更是寥寥无几.推而广之,在中国像我们这样的村子还有很多,比我们村经济条件差的还不可计数,可想而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确实多,并且情况不容乐观.

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都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孩子读书而背井离乡出外打工,但这里面也含有个别怕吃苦而将重任交给来人的青年夫妇.他们有些一年回家一次或两次,有些甚至几年才归家一趟,只是按时寄一些钱让小孩生活、学习,有时寄一些衣服或玩具来"满足"这些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须不知正当这些父母自认为给了孩子富足的物质生活时,这些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却空虚得像一张白纸,他们很少享受到父母在身边的那种温馨与快乐,他们只能用电话线来寄托他们的情思,抑或在电话旁,在夜里,在父母牵着孩子小手玩的电视片前泪流满面.

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人的行为习惯,对人的思想认知,对人智力的开发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些留守儿童,这些祖国的花朵、xxx的希望整天面对的却是没有文化的,已跟不是时代步伐的,思想已落伍的,身体里甚至还流淌着封建社会血液的老人.在这些老人的"熏陶"下,这些留守儿童又怎能从小养成爱祖国、爱学习的行为习惯呢?他们又怎能知道"狼来了"的故事,又怎会明白饭前便后要洗手,朋友伙伴要团结呢?走访中我看到他们一个个脸上满是污垢,找不到一点白净的皮肤,身上的衣服像抹布,那个样子比xxx笔下的阿Q还要让人心酸.他们整天只知吃饭,只知和伙伴在肮脏的地上打闹,在有青青禾苗的田中捉青蛙,或者和伙伴打架,或者跑到别家梨树上摘梨子.

我记得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有言:"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xxx的希望,他们将来要肩负起保国、兴国的重任,因此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要.

一朵奇葩,没有雨露的滋润,她将永远不会美丽动人.

一个蓓蕾,如果你希望她迎风绽放就需要细心栽培.

一棵小树,如果你期盼他成为凌云之木就应该用心浇灌.

一个小孩,如果你渴望他有雄心壮志,成为国之栋梁就必须精心教育和引导.

一个人总是需要有人去发现、去欣赏、去启发.即使是千里马,也需要有慧眼识才的伯乐,再丑陋的石头只要用心雕琢,也可能成为精美的工艺品.然而那些老人能堪当如此重任吗?他们对于这些又懂多少,他们能走近、能了解他们孙子、孙女的心吗?他们不能!他们有时甚至就像<<边城>>中的爷爷和孙女,虽然天天在一起,虽然相依为命的他们彼此爱得很深,但他们却缺少必要的理解和沟通.

钱,固然重要,但好好地培养下一代更重要.因为这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一种xxx行为和社会行为.父母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能认为培养教育孩子只是学校的责任.其实,你们自己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历史上很多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他们明事知理的父母开导他们.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的爱有时是孩子们成功的催化剂.因此,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至少应有一个陪在孩子身边教育、开启、照顾他们,使他们小的时候就受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养成爱祖国、讲文明、有骨气、有正义感的品德.父母要做真正对孩子负责,对国家尽义务的,合符时代要求的父母.

虽然国家现在非常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此也颁布过一些政策,但由于受多方面的影响,很多贫困偏远的乡村根本无法执行,有些地方执行了,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很多人由于缺少文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实,留守儿童这个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必须引起全社会热切关注的问题.我认为"留守儿童"这个话题完全可以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相提并论,甚至可以说"留守儿童"的问题就属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一部分.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热门调查报告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最新农村环境调查报告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