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报告汇报 > 调研报告

优秀调研报告精选(村镇银行方面)

时间:2017-12-01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本页是网络最新发布的《优秀调研报告精选(村镇银行方面)》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网络。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村镇银行发展最为瞩目,对当前金融支农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的影响也最大,因此,本文拟对村镇银行的影响以及农村信用社的应对之策作一探讨,以供各方参考。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二、村镇银行试点及其发展前景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一)村镇银行的概念。
    按照银监会的有关文件,村镇银行是主要为当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社区性金融机构,具有完全银行牌照,可以经批准开展各类商业银行业务。根据规定,在县级成立的村镇银行最低注册资金为300万元,乡级最低注册资金为100万元。同时,开办村镇银行需要至少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发起人,持股不低于20%。          
(二)村镇银行试点进展。
    据统计,目前已批准成立的53家村镇银行共分布在湖北等22个省(市、区),试点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外资银行、中小商业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行动积极。迄今汇丰控股已分别在湖北随州曾都和重庆大足开了两家村镇银行,计划未来两、三年内大约设30家。汇丰并于2007年专门成立村镇银行部,更从2006年已开始三年出资1000万元资助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专门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国家开发银行开了5家。宁波鄞州农合行则开了4家。大部分村镇银行为城商行、农商行乃至农合行、农信联社发起组建,值得注意的是农业银行、思想汇报专题民生银行也行动起来,最近分别组建了2家村镇银行(见表1)。二是资本金普遍大大增加。53家村镇银行的资本金普遍超过1000万元,其中有5 家更是多达1-2亿元。这样的村镇银行已不是我们当初印象中的“小不点”了。三是大多数采取了几家股东联合发起的形式。四是筹建批准时间较短,设立较快。五是当地政府态度积极,跨地域设立现象普遍。当前金融资源仍是稀缺资源,地方政府对于有新的金融机构入驻普遍持欢迎态度,故有相当多的村镇银行是由大股东跨市甚至跨省设立。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表1      村镇银行试点进展

资料来源:据银监会网站信息统计(截至:2008年9月末)。

(三)村镇银行发展前景分析。
    总体而言,村镇银行具有制度优势、后发优势和政策优势,前景可期。主要在于:一是村镇银行产权较明晰,治理较完善。村镇银行为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产权清晰,股东的权利义务清楚,股东质量总体上明显高于农信社,公司治理结构相对较为完善和有效。二是村镇银行具有“银行”的金字招牌。作为完全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村镇银行业务种类齐全,相对于农信社具有制度优越性。三是村镇银行的商业化经营目标明确。村镇银行虽为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和服务不充分而生,但其市场化、商业化、可持续的目标明确,不存在须承担政策性业务的负担,是真正“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四是村镇银行具有政策扶持优势。网络作为银监会寄予希望的新生事物,即使其成立初期出现种种问题如发展的政策和环境障碍,银监会也会尽其职责予以解决。如对于试点以来所反映的村镇银行无联行行号、支付清算面临困难以及存款准备金政策、存贷款利率政策不明确等问题,2008年5月人总行、银监会联合发文进行了明确;2008年9月25日,第一张村镇银行银联卡也在湖北仙桃诞生。五是村镇银行背靠商业银行大股东,能够复制大股东的部分制度、管理、科技等优势。六是村镇银行轻装上阵,无历史包袱。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总之,村镇银行的发展值得期待。当然,村镇银行也还存在着实力、品牌等短期难以完全到位的问题,更面临着在农村开展金融活动可持续性的挑战。然而,既然中国的“三农”问题一定要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那么,村镇银行成长为优质的地区性(至少为县域)商业银行就是完全可能的。
 三、村镇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分析

    村镇银行的出现,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突破,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标志着农村金融进入了增量改革的新阶段。作为竞争对手,村镇银行对农信社的理念、文化、经营机制、业务发展等形成了全面冲击;而作为服务“三农”的新伙伴,村镇银行又为双方携手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创造了新机遇。
    (一)对农信社形成全面冲击,长期影响不可忽视。
    一是“一社独大”的市场地位出现动摇,产生心理冲击。国有银行撤出农村地区后,农信社已经多年一社独大,无竞争对手,形成了“舍我其谁”的思维定势。村镇银行的产生可谓横空出世,农信社从此不得不面临一个和自己使命、定位、业务和客户对象几乎完全重合的竞争对手。二是强化了农信社的危机感。具有制度优势、机制优势,轻装上阵的村镇银行,犹如一面镜子、一座标杆,让农信社更清楚地看到了自身的痼疾,如产权不清晰,治理不完善,业务受限制,历史包袱重等等,从而增强农信社加快改革的紧迫感,坚定走市场化、商业化、可持续的现代金融企业之路的方向。三是可能直接造成农信社客户、人才的流失。村镇银行作为新进入者,吸纳部分本地优秀人才、挖掘农信社的部分优质客户,是很自然的策略,而村镇银行背靠商业银行大股东,起点高,机制灵活,注重服务和金融创新,将对农信社留住优质客户和优秀人才产生现实的压力。
    范文写作(二)改变了市场竞争结构。
    在这里我们用两个图例来说明市场结构(本文主要分析贷款市场)的变化。由于金融企业提供的产品主要是资金和服务,我们假设P为产品价格(包括资金价格和服务价值,资金价格主要指贷款利率;服务质量提升可视为客户福利的增加或产品价格的下降),Q为产量,代表被服务的客户数量。则市场需求曲线可设为D=f(P,Q)
    1.村镇银行进入前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市场。
    目前村镇银行主要成立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这些地方的正规金融机构尤其是能提供贷款服务的往往只有农信社一家,因此可假设此时的市场属于完全垄断市场。设农信社供给曲线为SA。如果市场不存在价格管制且农信社供给能力足够大,则如图1所示,SA将与D在q0处相交,实现供需平衡;由于现实中存在价格管制,且农信社供给能力有极限,设管制后的最高价格为p1,则此时SA只能达到q1处,而需求量在q2,这说明市场存在供需缺口q2 — q1,农信社服务不能覆盖所有有效的需求(存在贷款难问题)。

2.村镇银行进入后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
    村镇银行进入后,市场成为有两个寡头的垄断市场。假定此时市场实现了一定水平上的供需平衡,贷款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这也是银监会推动成立新型机构的目的之一)。村镇银行作为新进入者,预料将实行差异化战略,以更低的价格、更优质的服务展开竞争,假设其供给曲线为SB,则SB应低于SA;另一方面,农信社迫于竞争压力,也将采取降价及提升服务品质等竞争策略,于是SA下移到S′A(见图2)。

 对于寡头垄断的市场均衡问题,范文TOP100我们分三阶段讨论:
    (1)初期:村镇银行刚刚进入,因为网点、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有限,不可能对任何价位的需求予以满足,即产量有限,其竞争策略也在于填补服务空白及争取优质客户,因此,市场的低端客户面临的仍是卖方市场,农信社仍然维持局部垄断地位。考察双方针对优质客户区域、在一定能力约束条件下采取价格竞争的结果,Kreps和Scheinkman(1983年)证明这个模型的惟一子对策完美纳什均衡是古诺结果。即对任一对能力选择(q*A,q*B),此时惟一均衡是两个寡头选择他们的价格水平为p(q*A+q*B),此价格水平介于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之间。客户的消费效用比农信社完全垄断时有所改善,双方拓展新客户的结果则使整个市场规模扩大,更多的需求被满足,同时,农信社的市场地位暂时难以动摇。
    (2)中期:村镇银行吸收存款,增加网点,规模扩大,与农信社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展开竞争(但预料不会涉入农信社原来承担的一些政策性亏损业务)。此时生产能力改变,均衡价格水平随之变动,但仍符合古诺结果,同时,由于竞争市场扩大,农信社原有能够维持局部垄断地位的市场空间将被压缩。
    (3)长期:双方进行重复对策动态博弈,此外,市场格局也可能再次改变,如邮储银行真正全面开展贷款业务,寡头垄断演变为垄断竞争,最终均衡价格接近于成本。
    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村镇银行进入后,市场供给增加,供需在q3处实现平衡。有效供给比原来增加了q3 —q1,然而并不是两家机构的供应能力之和。一方面,两家机构都采取措施拓展了新客户(通过降价、优质服务或开发新业务);另一方面,两家机构的客户区间出现交叉,预示着一部分客户将通过竞争由一方获得,甚至农信社将有部分客户流失到村镇银行。当然总体而言,有效服务市场扩大了,消费者也得到了更多好处,而作为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曲线也可能从D移到D′,体现出农村金融整体也得到了发展。
    (三)村镇银行也带来了正外部性的积极影响。
    一是完善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村镇银行的出现,增加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层次,改善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扩大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也为农信社缓解了“一农支三农”的压力。二是改善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由于村镇银行同样将会遇到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农村信用环境差等问题,从而使长期困扰农村金融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再一次凸显出来,促使有关各方下决心解决这些问题。三是给农信社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方面,竞争产生进步,可以鞭策农信社进一步做好 “服务三农”这篇文章;另一方面,农信社也可以寻求与村镇银行开展合作,创造新的增长点;最后,农信社可以和村镇银行一起把农村金融市场的蛋糕做大,分享发展的成果。
 
四、农村信用社的对策
 
    总的来说,笔者认为,面对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应以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乐观其成,积极应对,有竞争,有合作,共同促进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理性看待,积极应对。
   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作用。金融支农,依靠农信社一家必然是独木难支,因此,村镇银行的出现实属必然。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笔者预计,在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内,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将出现村镇银行,因此,不管是当地已经有还是尚没有村镇银行的农信社,都应对这一发展态势密切关注,未雨绸缪。既不能漫不经心,也不必忧心忡忡;既要看到村镇银行的突出优势,也要对农信社自身的发展具有信心,知己知彼,积极应对。
   (二)苦练内功,直面竞争。
   一是加快农信社自身的制度变革步伐。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模式和产权制度形式,加紧化解历史包袱,创造条件尽快成立农村商业银行,争取在产权制度、公司治理层面和村镇银行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二是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转换经营机制。要变压力为动力,强化内部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优化企业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快技术进步,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展新业务、新客户。要坚持市场化导向,紧贴客户需求乃至引领客户需求,变守株待兔为主动上门,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三)和谐金融,营造多赢。
   村镇银行对农信社而言不只是挑战,还意味着机遇。对农信社来说,一是可以积极参与村镇银行等机构的组建。农信社参与试点,有利于探索自身走向现代金融企业之路,包括如何形成合适的产权结构、有效的公司治理、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成功的商业模式;有利于农信社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有利于扩大农信社的影响力。目前已有一些农联社、农合行、农商行组建了部分村镇银行。二是可以尝试与村镇银行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互利双赢(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汇丰在成立其第一家村镇银行之时即明确表示将与当地农信社合作)。三是可以与村镇银行一起寻求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例如请求有关方面放松对业务创新的管制;加大对农村金融包括货币、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促进其制度化、长期化;加强农村金融信用环境、法律环境建设等等。
 
五、结  论
   综合本文分析,我们有以下结论:
   第一,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突破,其发展值得引起重视。
   第二,村镇银行的影响初期主要在心理层面和优质客户,双方将在市场上对优质客户展开直接竞争。农信社的市场地位暂时难以动摇,但村镇银行的影响与日俱增。
   第三,农信社应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村镇银行,既竞争又合作。一方面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快体制改革与产权改革步伐,提升法人治理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科技装备水平,完善服务功能,加大创新力度,展开正面竞争,迎接挑战;另一方面,应与村镇银行一起,致力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农村金融机构营造一个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而共同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共同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全部内容,讲的是关于银行、村镇、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客户、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

手机移动版
优秀调研报告精选(村镇银行方面)
热门调查研究范文推荐:

★某市关于2012年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2013年度农村村情调研报告

★农业局2012年关于农村开展高效防汛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精

★新时期农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和对策

★构建银行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探索

★反洗钱内控机制建设探讨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