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帮扶情况调研报告(精选3篇)
有关帮扶情况调研报告 篇1
根据上级组织部门的工作安排,区社党委积极开展了党员帮扶工作,由原来的党员结对帮扶,到今年的党员“一对一”帮扶活动,都有条不紊的开展,并取得了实效,近期,我对帮扶开展党员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一、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活动,使党员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带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宗旨意识和发展意识,增进与贫困群众的感情,形成工作合力,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开展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活动,是一项民心工程,将直接关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又是落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党的多次会议上提出 “各级干部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对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要格外关注,重点帮助”,都把对困难贫困的帮扶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党组织及党员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策群力,帮困救助,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做困难群众的“知心人”,增强困难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努力为建设社会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二、活动开展情况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区社共帮扶困难群众6人,党员干部结对后深入到所帮扶的对象家中了解情况,做到家庭情况清、滤布 生产计划清、就业技能清、帮扶需求清。党员干部在入户的同时,做好“民情日记、工作日记”,把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上,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并规定了民情日记每年不少于50%的入户率,这样,使所帮扶的贫困户不落一人,都能得到有效的帮扶和救助。
在帮扶工作中,区社要求必须实现“五个确保”目标,即:确保被帮扶的特困家庭成员有饭吃;确保被帮扶的特困家庭有稳定的住所;确保被帮扶的特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困而辍学;确保被帮扶的特困家庭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特困家庭成员能实现就业再就业,有耕地的能够种上地。各帮扶党员干部针对被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目标和措施,制定帮扶计划并上报镇一对一”扶贫工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对于其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入户进行核实。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调查了解一是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各户经济发展现状,根据不同帮扶户的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分类帮扶。针对“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的家庭,通过加强宣传、转变观念、示范引导等进行帮扶;针对缺乏经济头脑和文化素质较差的家庭,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种养技术、送种源、找市场的方式进行帮扶;针对因病致贫的家庭,通过送医下乡和一
定的资金资助进行帮扶;针对子女入学困难的家庭,通过助学进行帮扶;针对有富余劳动力的家庭,通过劳动力转移进行帮扶;针对有市场经济头脑、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家庭,着力把他培养成致富带头人。二是积极开展送科技、送教育、送文化、送卫生下乡活动,促使城乡同发展,共繁荣。针对农村发展种养业缺乏科技的实际情况,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授课,向农民传授种养技术,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科技能力和应对市场的能力。培育一批致富明星,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转变村民传统观念、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帮扶户的生产技能和发家致富的本领。三是深入充分尊重农户自身意愿,强化规划指导和技术服务,帮助贫困户搞好农业生产,及时帮助受灾困难农户解决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物资,并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帮扶户搞好产业结构调整。
区社党员干部通过思想扶贫、信息扶贫、技术帮扶、物资帮扶等方式真情帮扶,以实际行动助农增收,把“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使广大群众得到实惠,增强了党员亲民、爱民、为民的意识。通过帮扶,增进了党员干部与贫困村群众的感情,形成工作合力,形成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的良好氛围,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存在的问题
1、有些党员干部对帮扶工作的认识不够,不能深入到贫
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制定的具体帮扶计划不切实际。
2、结对帮扶贫困户的确定缺少科学性,有些年老多病、无劳动能力的“五保户”、“社会救济户”也纳入了结对范围。
3、帮扶工作存在“有监督时有人帮,无人监督无人管”的现象,缺少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
4、存在重形式、走过场的现象,有些党员干部不能够真正的为贫困户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子,只是拿出点现金或帮助,解决眼前的小问题,而达不到让贫困户脱贫的目的。
四、解决的途径
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转变观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就是解民困、促发展。抓好农村党建扶贫工作是践行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压滤机滤布 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需要。党组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坚持用促进科学发展的成绩来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效,让党员干部真正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从内心去帮扶。
二是要加大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真正建设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和“村民之家”。
三是要加强班子建设,优化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充分发挥村支两委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好党员特别是外出务工返乡创业年轻党员的聪明才智,搞好“传、帮、带”工作。狠抓。
有关帮扶情况调研报告 篇2
关于对区人民政府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今天常委会对区人民政府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听取并审议。刚才,区农业农村局马春秀同志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就我区三年来在低收入农户帮扶方面所做的工作向常委会作了报告,报告是实事求是的,同意这个报告。会前,区人大常委会农村办公室在主管主任的带领下组织农村委员会委员、部分区人大代表对我区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组采取深入到户、座谈到村、分片听取汇报的方式,对平原、山区、两沟的6镇乡8村4户进行了实地调研,听取了14个镇乡主管领导对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的汇报。全面了解了我区三年来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的现状、重点及成效,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下面结合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坚持以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蔡奇书记来怀柔调研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及低收入村发展的意见》要求,从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出发,结合我区实际认真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及低收入村发展的实施意见》《怀柔区加强城乡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意见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成立了区级领导小组,建立了区、镇、村三级责任落实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截至20xx年底,我区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得到明显提高,低收入农户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领导,站位高远
区人民政府能够深刻认识到做好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将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完成。强化各级党组织对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各级书记抓帮扶的责任体系。专门抽调区直2名正处级领导干部和6名工作人员,成立专项工作督导组,对全区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进行督导。
(二)目标明确,成绩突出
区人民政府结合我区实际情况,认真制定了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五年任务四年完,最后一年巩固提升的任务目标。截至20xx年底,全区共有低收入农户9971户、20xx8人越线达标,越线率达到97%。同时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93元,同比增长14.8%,超出其他生态涵养区平均水平。
(三)认真落实“六个一批”帮扶措施
按照“六个一批”帮扶措施的要求,区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严格按照帮扶措施认真执行。三年来,共计投入市级资金1.025亿元,发展提升产业项目109个;累计就业帮扶2146人,基本实现了有就业意愿的低收入农户全部就业;对12个低收入村512户进行了生态建设帮扶;20xx年全区对8776个山区生态林管护员发放补贴资金6718.9万元,其中涉及低收入农户2533人;全区累计享受低保、五保、低收入家庭3360户,4846人;与此同时区人民政府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东城区政府、市属国企、高校开展低收入结对帮扶工作。目前,32个市级低收入村已全部完成帮扶协议的签订工作,实现我区市级低收入村结对帮扶全覆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年来,在区人民政府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区
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在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部分“特殊群体”脱低困难与返贫现象共存
目前,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按要求计划于20xx年实现全部“脱低”。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隐患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一些安排公益岗位年龄偏高的低收入农户,一旦超龄失去公益岗位,收入马上下降,可能再次返贫。二是部分未列入低收入的“边缘户”,一旦遇到因病、因学、因生育等因素立即造成人均收入降低,很有可能进入低收入行列。三是部分低收入农户已经达到脱低条件,但是为了享受低收入政策,在收入上进行谎报、瞒报,致使达到退出条件的没能够及时退出,导致确实有困难低收入农户没有更多的岗位进行安置。
(二)产业扶贫发展缓慢,效果不明显
一是就目前政策而言,适合发展的产业项目相对较少,而且普遍存在对项目的限制多、申报难、审批慢、效益低的问题;二是部分产业发展缓慢,缺少能够起到长效增收、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部分镇乡发展的产业项目也仅在起步阶段,带动增收效果不明显,所以不少镇乡对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大部分镇乡因为上述原因产业资金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三)部分低收入农户主动发展意识不强,吃“政策饭”思想严重
一是在客观上,大多低收入农户家庭都是年老体弱,因病因残缺少劳动力,缺乏生产技能;有些不能享受低保及残疾政策的农户需要在家照顾老人、孩子不能就业,造成收入过低。二是在主观上,部分低收入农户不愿积极参与就业,谋求发展,一心享受国家救济,“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有一部分低收入农户因为自身懒惰,不愿外出打工,导致收入过低,从而享受低收入政策,使得一些不享受低收入政策积极参与就业的家庭意见很大,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四)驻村帮扶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驻村帮扶工作参差不齐,帮扶项目少,措施单一,效果不明显,对帮扶工作仅停留在对低收入农户的物质帮扶上;有的单位把帮扶按照民政救济来做,形式简单,在立足于村情和低收入农户实际开展帮扶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支持,没有起到帮扶应有的作用。
三、几点建议
(一)完善长效机制,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虽然到20xx年要实现建档时的低收入农户全部脱低,但是低收入农户是动态的,每年都有增减,建议区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一是要提前做好谋划,探索稳定的脱低长效机制,从而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确保实现“脱贫”不“返贫”。二是对已脱低的低收入人口适时的开展“回头看”,看每个脱低家庭是否真正进行脱低,还存在哪些返贫风险,巩固脱低基础。三是对脱低困难的特殊农户要加强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一户一策”精准施策,力争早日脱低。另外还要防止瞒报、谎报现象,确保政策能够用的准确,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精准帮扶。
(二)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提高产业扶贫作用
一是要牢固树立产业扶贫理念,充分认识到产业扶贫的重要性,认真利用好产业扶贫资金,立足本地优势扶持一批适宜的产业扶持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帮助低收入村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而增加本地就业岗位,确保低收入农户能有长期稳定收益的就业机会。二是积极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致富能手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把低收入群众的利益联结起来,帮助他们通过土地流转,增加租金收入和劳务收入,使低收入农户增收,实现长效脱贫。三是进一步研究产业资金的使用途径,破解资金使用难、使用慢的问题。对于低收入帮扶企业,在帮扶项目上的行政审批、税收、资金等政策予以适当倾斜,从而形成低收入农户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模式。
(三)整合项目资源,实施精准帮扶
一是整合资源。区教委、人保、园林、民政、残联等多个部门在低收入农户帮扶方面都出台了相应具体的政策,建议区人民政府把相关政策进行统一汇编进行下发,从而能够更好的集成政策,用好、用足帮扶政策,切实把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做深、做实、做出实效,形成合力,解决帮扶工作中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真正做到精准帮扶。二是加强驻村帮扶单位和干部的责任,细化帮扶任务,创新帮扶形式,切实发挥驻村工作组和村“第一书记”的作用,为村选对路子、上好项目、教会技术,变“输血”为“造血”,确保帮扶工作的实效性。
(四)加强宣传引导,激发主体活力
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讲话指出,“要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大扶贫格局,贯彻精准脱贫方略,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要及时予以帮扶”。工作中要认真落实重要指示,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教育引导低收入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克服“等、靠、要”依赖心理,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意识,促使其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进而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个人努力的帮扶氛围。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党委政府关于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的战略部署,释放出坚决打赢帮扶攻坚战的强烈信号。
(五)强化考核问效,确保如期脱贫
今年,是脱低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也是提升脱低攻坚的水平和质量的一年。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到20xx年底部分镇乡已经全部脱低,建议区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进一步完善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的目标考核机制,及时掌握进度,定期对全区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同时加强对低收入农户帮扶项目资金的监管力度,对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要坚持“零容忍”态度,保证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推进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是全面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是深入学习贯彻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是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以及蔡奇书记来怀重要讲话精神。今天,常委会听取并审议此项工作,充分体现了区人大代表对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的关心和关注。区人民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以务实的作风和有力的举措坚决打赢低收入帮扶攻坚战,确保到20xx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有关帮扶情况调研报告 篇3
本学期分别深入到福州第三十九中学、长乐市第七中学、福州第八中学、闽侯良存华侨中学、福州第十一中学、闽清天儒中学、师大二附中、福州鼓山中学、福清元洪高级中学、教院附中、福州第七中学、连江第三中学、福清文光、闽院附中等中学进行听课调研,共听课35节,评课14次,与开课学校老师集备(或网络集备)70余次。在此过程中发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不到位,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从听课中发现,老师急于把数学的解题、应试经验传授给学生,弱化了对相关概念的分析、解读。对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面面俱到,重点林立,聚会不当,平均用力,导致学生理解接受上困难重重,教师课堂上应接不暇,以致于完不成自己设定的教学任务,拖课现象较普遍。
二、教师教学基本功有待提升:
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言(咬文嚼字)、画(图)、演(算、演示)、析(题)、变(式)等能力需要老师自觉提升。这些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三、教师的教育观、教材观、教研观与教学观有等更新
听课过程中深切感受到授课教师“教导”的意识、“告知”的意识、“给予”的意识、“修正”的意识过强,从而使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机械模仿、疲于应付、思维定势状态中。教学效益堪忧。
建议:
1. 加强教师常规管理,加强教研组集备与研讨。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环节逐项进行研讨,寻求更为合理的设计方案。
2.加强教师间相互听评课,发现问题及时交流、反馈。
3. 引导教师思考如何处理好“启”与“导”、“教”与“学”的关系,启思、导学,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营造富于思考的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培养习惯、掌握方法。
4. 加强教师个人的数学素养与业务修炼,提倡 “上一堂自己满意的课”,从一节好课到每节课都能经得起推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一日为师,不负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