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报告汇报 > 调研报告

办学调研报告9篇

时间:2023-03-18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办学调研报告9篇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办学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办学调研报告9篇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办学调研报告1

  20xx年5月16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会议重点研究了如何加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着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等问题,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近年来,为了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全国各地职业院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产教结合的办学之路,在办学模式、教学实施、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成功的探索。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一、国内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主要的探索及成功的范例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1、办学模式

  目前全国各地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上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协议订单式,二是校企合一式,三是校企股份合营式。其中以“协议订单式”最为普遍,大部分校企合作都采用这种契约式的合作方式,通过协议,明确合作内容及双方的责、权、利,使松散型合作紧密持久。

  (1)协议订单式:

  “订单式”培养的突出特点是招生就业一体化,实现了“产销”链接。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委托培训、订单培养”的办学特色,与淮南矿业集团、国投淮南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等几家大型煤矿企业,签订协议,“委托培养”高职生、中职生、和集团公司内部大中专毕业“回炉”生。委托单位不仅承担学生部分培养费用,而且为教师现场调研和学生实习提供方便,调动了学校、委托单位和学生三方面的积极性,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第三次高职产学研经验交流会上对他们高度赞赏: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服务于煤矿行业,面向淮南矿业集团开展各类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走出了一条“产学结合、产学双赢”的发展道路。(《职业技术教育》05.4)

  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职业教育呈现出较强的活力。办学模式多采用协议订单培养模式。如,顺德梁銶琚中学(职业中学)坚持“面向市场、适应需要,深度参与、资源共享,平等协商、互惠互利”三个原则,与各镇供电所、顺德机电安装公司、永通机械厂、广东美芝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根据企业发展规模和人才需求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形式进行人才的培养,学生毕后经过校企双方的共同考核,合格者进入企业。

  (2)校企合一式:

  河北省唐山师院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兼并了与学校开办专业有关的困难企业作为实训基地。校企合一、产教结合,生产为教学服务,各实习工厂法人代表均由学院院长担任;学院选派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担任实习场的主要领导;工厂纳入学院中层部门编制;工厂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由过去的单纯的生产经营型向生产经营和实习教学“一担挑”型转轨。学生、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发、设计、研制新产品,产、学、研一体化,使校企双方增加了活力(《中国培训》06.2)。这种模式使职业教育与企业有了最直接、最紧密的合作,但由于企业经营压力大,容易分散教学精力。目前,在一些职业院校有少量的专业进行校企合一式的办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校企股份合资式:

  无锡市农业技术学校实行“学校+公司+农户”、“学校+网站+农户”的运行方式,把学校打造成一所没有围墙的农科教示范中心。在具体合作方式上,他们与社会力量一起合资成立“江阴巧集园艺公司”,由校领导出任副董事长,负责高层管理。学校与公司实行“三个参与”、“三个合作”。“三个参与”:一是资金参与,二是技术参与,三是劳务参与;“三个合作”:一是生产经营合作,二是教学实践合作,三是科研开发合作,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果(中国职业教育编辑部:《名校成功之路》)。

  2、课程与教材

  校企合作成功的学校无一不高度重视课程与教材的建设。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国家特大型企业——淮南矿业集团进行校企合作,一是调整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总学时达到50%以上,删除与煤炭生产脱节、过时的理论内容。二是核定核心课程,注重专业培养。每个煤矿专业都确定5—6门核心专业技术课程,并保证足够的校内实训、校外实习时间。三是贴近生产实际,加强教材建设。组织教师调研,编写体现矿业生产实际的教材和讲义,请现场技术员对教材内容把关(《中国教育报》06.3.2)。

  3、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不足历来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近年来,随着国家支持力度的加大,各地职业院校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他们主要的做法,硬件建设与教学改革并重,形成建改互动的良好机制;整体规划与重点投入并重,创建实践教学基地品牌;软件与硬件并重,以与现代制造业技术水平相适应为目标;现场环境与教学环境并重,加强现场环境对教学环境的渗透;专用与通用并重,注重专用设备通用化;开发与购置并重,强调在购置的基础上进行配套性开发。经过近10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以7大职业能力训练中心为主干,88个实验实训室为支撑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完备而先进的硬件体系。(《中国教育报》05.12.13)

  (2)生产与教学合一型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山东省出台文件,引导校企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有些企业把车间建在学校。如上东滨州职业学院专门划出校区一部分,无偿提供给企业建车间。既找到了合作办学的伙伴,又解决了学生实习实训的问题。(《中国教育报》06.2.27)

  (3)开发和建设企业实习实训基地。

  各职业院校形成一种共识,要满足各专业实习需要,完全靠学校自己建设实训基地,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各校在以学校为主,与企业合作建好自己的实习基地的同时,还积极与专业教学相关的企业开展合作,使这些企业成为自己可靠的校外实习基地。如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与杭州万向集团等25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协议书》,建立了数控专业指导委员会,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无锡职业教育中心校通过校企合作与二十多家企业签订协议,建立了一批稳定的实习基地,学校每年向这些企业派遣实习学生,企业按学校要求,组织岗前培训和轮岗实习。同时,校外实习基地还承担接受教师实践锻炼的义务,部分外资企业还把学生实习基地延伸到了海外的母公司(中国职业教育编辑部:《名校成功之路》)。

  4、师资培养

  各地十分重视在校企合作中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如山东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若干意见》文件,明确规定,企业有责任和义务接受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合作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并安排高水平的技师和工程师进行“传、帮、带”,由此造成的消耗性的支出从本企业所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山东省教育厅、省经贸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将加强合作,联合启动山东省职业教育集团、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培养及职业教育重点工程建设(《中国教育报》06.2.27)。

  无锡职业教育中心校产学研结合,打造师资队伍,按计划派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和锻炼,鼓励教师结合专业建设开展设备研制和技术开发,此外,他们还在企业的支持下,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为学校的教师开展产学研工作提供咨询和指导。

  5、培养方式

  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对传统的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双元制、工学交替式等培养模式以及“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被广泛的引进并采用。

  (1)双元制。

  山东省在出台《关于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若干意见》中,积极推行“双元制”办学模式,在全省25个试点县(市、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争取用2至3年的时间,在合省建立100个试点县(市、区),同时,每个试点县(市、区)建立1所“双元制”职业院校。青岛市平度职教中心,实施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项目,探索“五合一”的教育模式(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作品、产品合一,育人、创收合一),

  (2)工学交替式: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校办产业——新实良种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工学结合的模式教学,其学院的“种子生产与经营班”除了在学校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外,学院每年安排制种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参加制种生产的全过程。第一个生产季节,学生作为学徒由技术人员和教师带队,参加制种生产;第二个生产季节学生以技术人员的身份负责制种基地的技术指导与管理。根据成效,企业向学生放发一定的劳动报酬,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及两轮的生产实践,可获得制种的全部技能与专业知识,同时丰富了社会经验,提高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行动导向教学法

  珠海市技校与摩天宇公司采用三年双元的培养方案。在第一、二年的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一定的程度上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自主选定学习进度,自主确定实训进程,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并评价自己学习成绩。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他们将“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划分为13个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经历了从确定任务——制定工作(学习、实践)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的整个工作过程,增强了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中国培训》20xx.2)。

  以上所列举的只是全国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的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探索,对于我们深入总结本校校企合的得失成败、研究今后的发展之路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我校校企合作办学进程的简要回顾

  上海工业石化学校是原上海石化总厂创办的直属职业学校。当时,学校的招生计划由总厂制定,办学资金由总厂全额拨付,毕业生由总厂“照单全收”,学校过着高枕无忧的日子。20xx年金山撤县建区后,学校从企业剥离,划归金山区教育局管理。学校不仅在办学经费上大幅度地削减,而且随着“普高热”的持续升温,生源“进口”严重不足。随着国有企业实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减员增效等一系列措施,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锐减,大量的下岗工人又对学生就业形成了新的冲击,“出口”也不顺畅。一时间,学校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20xx年,学校冷静分析了所面临的困境,深刻地认识到,职业学校的出路就在于面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发展之路。多年以来,我校推进校企联合的实践与认识历经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数量扩张期(20xx年至20xx年)

  学校从企业完全脱钩后,一时难以适应,甚至不知所措。当初学校从专业设置到课程安排,都是与石化总厂配套的,甚至具体到了某一个生产装置上。由于分离后学生就业单位的不确定,教学计划失去了目的和方向,甚至连实习的地方都没法落实。正是这种失去企业依托之后的艰难和窘迫,使学校当时的所谓校企联合主要有两个很功利性的目标,一是为学生找实习单位,二是使学生顺利分配就业。当时与我校合作的企业不足10家,且在合作的形式和内容上是松散的、简单的。20xx年学校新班子上任以后,生源和就业形势更加紧张,那种小规模的、缺乏内容的、松散型的校企联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于是学校确立了职业学校应主动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制定了“以石化企业需求为重点,百家企业需求为基础,第三产业需求为补充,进行校企联合”的基本办学导向。按照这一办学导向,我们先后同一百多家企业建立了联系,开始了比较有系统的合作,通过广泛联系,先后同上海石化股份公司、上海宝钢股份公司、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西门子移动通讯有限公司、韩国三星电子有限公司、英特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及德国拜耳公司等200多家企业建立了比较稳固的合作关系,成立了“办学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工作年会。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单位不仅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市场,而且更重要的是为学校在办学模式、办学质量、市场人才需求预测、专业设置、毕业生的定向实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阶段:重点合作期(20xx至20xx年)

  20xx年6月,我校在经过与德国拜耳(中国)有限公司长达15个月的友好洽谈后,双方签署了未来10年的合作办学协议,并为设在我校的“拜耳(中国)实训基地”举行了揭牌典礼,从而开启了我校校企合作办学的崭新历史。根据协议,首批实施两个项目。第一个项目是在学校设立“拜耳实训基地”,该基地由中试车间、管道安装车间及化学实验室构成,双方共投资20xx多万元人民币,其中拜耳公司投资100万欧元,用于购置成套的实训设备,学校承担该基地大楼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第二个项目是在学校设立“拜耳班”,长期有计划地为拜耳在上海化学工业区的生产企业培养其所需的操作技术人员。20xx年3月起,德国拜耳公司总部专门委派一名职业培训专家常驻我校,主持两个项目的实施。20xx年6月,在00级学生中,经过严格测试组建了首届“拜耳班”,计36名学生;20xx年6月,又在01级招募了96名学生,组建了2个第二届“拜耳班”。“拜耳实训基地”于20xx年10月全面竣工,首届“拜耳班”的学生已进入基地实训,德方专家开始对教师实施培训。

  我校与德国拜耳公司的这种“互惠互利、双向介入”合作办学模式以及随后“双赢”的成功实践,在与其它企业的合作中得到了广泛认同和推广。参照这一模式,经过多轮洽谈,我校与排名世界500强第三的英国石油公司(BP)参股50%的上海赛科石油化工公司(总投资27亿美元)达成合作办学意向,双方于20xx年1月签署了相关协议,随后组建了8个“赛科班”(共319名学生)。与入驻上海化学工业区的世界化工巨头德国巴斯夫公司合作办学的事宜也按计划如期启动,在我校01级学生中招收了40名学生,组建了首届“巴斯夫”班。与美国跨国集团亨斯迈公司也组建了首届“亨斯迈”班。与此同时,我校与国内知名企业的合作办学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先后与上海石化股份公司、上海氯碱化工公司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

  第三阶段:内涵发展期(20xx至20xx年)

  20xx年,被称为职业教育年。国务院招开第六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央财政加大实训基地建设,上海市全面启动中职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在这种背景下,以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和全面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我校的校企合作进入了内涵发展时期。

  20xx年上半年,学校与德固赛公司进行了多轮协商,取得了广泛的共识,6月21日,双方在我校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标志着双方为期10年的合作正式开始;经过双方共同测试招募的36名学生已组建成“德固赛班”;8月,来自德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培训专家来校安装德固赛公司提供的实训设备,并对教师开展培训。9月26日,合作双方在我校举行了隆重的《德固赛培训基地》落成典礼并正式投入使用。

  20xx上半年,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我校与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7月,上海化学工业区在上海石化工业学校设立教育基金“职业教育奖”签约仪式在我校多功能厅隆重举行。这个奖项在我校开启了社会专项职业教育奖励的先河,对推动我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1月,金山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化学工业区签署职业教育合作协议,上海化学工业区投资900万元,在我校建设“上海化学工业区化工实训基地”,以此为契机,我校将全力深化与上海化学工业区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合作,推动与入驻化工区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深入合作。

  20xx年,在巩固原有化工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基础上,机电类专业合作办学呈现良好势头。3月3日,我校与上海临港芦潮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共同组建的“中船临港班”正式开班,揭开了学校校企合作的又一个新篇章,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学校机电类专业组建冠名班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学校与临港新城产业区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实行“订单培养”的处女作。

  至此,我校共与17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共组建企业冠名班63个,合作的专业已由原来单一的化工专业扩展到机电、数控及经贸等四个大类;在合作的.企业中,既有中石化、中石油、上海赛科(中外合资)、中船三井(中外合资)等国内一流的企业,又有德国拜耳、巴斯夫、德固赛、美国亨斯迈等国外知名的跨国公司。伴随着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办学进程,经过不断创新,我校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日趋完善,在涉及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关键要素或环节上做出了一系列成功的探索。

  三、物流服务与管理(化工物流专门化)校企合作现状 1、上海市化工物流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0xx年3月,在市经委、上海化学工业区、中共金山区委、区政府、金山区经委和漕泾镇的直接关心、支持下,上海化学工业区物流产业园挂牌成立。根据市委、市政府对金山区的功能定位,化工物流是金山大力发展与化工产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的引领产业及特色产业,上海化学工业区物流产业园是上海化学工业区物流传输一体化的一个区域,是金山建设国际化工城“一城三基地”的基地之一。

  根据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精神,上海拟在金山地域建设化学工业区物流基地,以化学工业区物流产业园为核心,实现专业化物流服务资源集聚,推动化工物流与化工贸易的市场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满足各种化工产品生产流通需求,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加工、包装、配送、储运等物理服务。

  上海化学工业区在产业定位上与化工区物流产业园互为依托,化工区优先发展石油和精细化工为主的先进制造业;物流产业园优先发展物流、仓储等现代服务业,并以此作为化工区物流传输一体化延伸的一个区域,为化工区物流需求配套服务,双方错位发展。上海化学工业区制造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为化工区物流产业园带来强大的物流需求。

  近年来,上海化学工业区物流产业园区建设不断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项目启动速度逐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2、化工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校企协议式合作培养到目前正在探索的“全程订单、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借鉴本校化工专业与拜耳、巴斯夫、德固赛等世界500强企业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现代的教学方法,推动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企业全面介入学生的“订单培养”,从教学实施方案的制定到教材的选择、从实训基地的建设到操作技能的培训,直至最后的考核录用,企业参与合作培养人才的全部过程。但校企合作模式单一,教学实施合作上仍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与生产一线所需知识和技能脱节较为严重。专业教师的综合施教能力有待加强。评价体系老化、不合理。

  3、本专业校企合作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在本专业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实践中,学校的热情比较高,而企业对学校的介入常常流于形式。企业在学生的技能培训方面与学生的长期学习习惯差异较远。部分企业将学生纯粹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未能认识到学生的潜在价值,不能调动学生的工作兴趣和激情。企业对学校的需求简单的针对学生今后在企业的工作技能,没有意识到学校与企业对于学生管理存在的较大差异,思想教育较少。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文化学习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没有得到完整的延续。对学校教学方面支持力度欠缺,包括教学资料、师资培训、教学设施投入等。教师专业知识单一,,与生产一线所需知识和技能脱节较为严重。不能有效进行课程内容综合化,教学内容改革力度不大,部分教师不能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动手操作能力较差。

  四、化工物流专业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策略

  1、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1)、建立学校管理层面的对话机制:

  促进信息交流,拓展合作渠道。每年举办办学指导委员会年会、校企合作论坛及举行大型就业现场咨询会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对话。

  (2)、建立专业层面对话协作。

  定期召开化工物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聘请上海金山石化物流有限公司、中外运国际化工物流有限公司、上海华谊天原化工物流有限公司、上海孚宝港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工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共15位企业专家为学校物流专业企业特聘教师。

  (3)、建立企业一线人员与专业骨干教师层面的对话机制。

  校企共创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并动态优化教学实施方案。完成《物流服务与管理(化工物流方向)》专业实施性教学方案及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校企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企业专家参与化工物流实训中心建设;校企深度合作共编《仓储作业实务》、《物流业务流程》、《化工物流设备使用与维护》等专业教材。共研教学改革新方案:邀请中石化工物流、金石化工物流、上海孚宝港务有限公司等物流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专业教学过程;共探教学和管理新模式:企业专家参与多元化学生评价方案的制定并共同实施。共育双师型教师:企业为物流专业教师提供本专业教师下厂实践机会。学校专业教师参与企业为员工的培训,建立合作企业专家及专业教师在学校与企业相互兼职机制。

  2、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1)、“全程订单、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在一年级组建中石化工物流班,进行企业全程参与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试点。中石化工物流公司企业专家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教学实施性方案的制定,校企共同制定具有化工物流特色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企业特聘教师指导本校教师完成每门专业课程的实施性教学方案。课程建设以化工物流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载体,企业派教师参与冠名班教育教学;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研究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融合化工物流企业典型工作过程,创设模拟工作情境,努力探索“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理实结合、做学一体”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提高教学质量。

  (2)、校企师资交流、互补、提高

  企业教师给校内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来自企业第一线专家的培训,不仅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使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动手能力,而且促进和完善了教师的施教能力。本校教师则指导企业专家教学方法的改进,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校企两方教师共同交流,共同提高。

  (3)、校企共同制定顶岗实习课程培养方案,共同管理学生

  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期间,专业教学教育有效渗透于顶岗实习全过程。企业有专人负责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学校教师主动和企业带教师傅联系,双管齐下共同管理。

办学调研报告2

  11月18日至20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专、兼督学7人,分两组对全市21所完小进行了随机督导调研。督学们通直接观察、口头访谈、查阅资源、试卷抽测等方法,对完小办学行为规范情况,重点是课程计划执行、学生在校活动总量、教师工作、师资配备、教学质量等情况进行了督导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办学行为基本规范

  1、课程计划、执行尚好

  21所学校的课程表,全部按照课程计划编排。象坞镇大地山小学是三复式教学,课程安排也按计划较规范。在检查执行过程中,19所学校的教师能按课程表上课。但也发现少数教师有移用的现象,音乐课、美术课改上语文或数学课。

  2、学生在校活动总量控制适当

  按规定,小学生在活动校活动总量6小时,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从表面看,总量没超过。在实际操作中基本相符,有少数学困生,由于留下接受老师的个别辅导,时间稍有延长。家庭作业量不多,基本符合规定要求,学生课业负担不重。

  3、师工作认真,教学行为基本符合要求

  教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他们在条件艰苦、生活清贫、路途遥远、福利低下的情况下对教学工作还是认真负责,默默无闻地履行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象在大溪毛坦小学任教,家住松门的陈永其老师,旱上从家5点多出发,晚上踏着星光回家,大多数教师周末回家一次,平时吃住在校。教师的工作量大,一般5个班级,6位教师,几乎整天都有课,一人兼数门功课,有的是语、数包班还兼其他课,有的是一人上三复式或二复式的课。尽管如此,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基本能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备课认真,有学科计划,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过程设计,作业补充,年轻教师还有课后记。按课程表上好每一节课,作业认真批改,写有评语和日期,但有少数教师没有批改日期和评语。关爱学生,及时辅导学困生,没有发现体罚学生现象。

  4、学校管理制度趋向健全

  所到学校,18所有工作计划,行事历、值日、值周安排,考勤签到,有备课、改作、业务学习等制度,有会议记录、工作检查记录、资料分类管理。但也有少数学校,只有头上工作要求,没有书面计划和制度。坚持每天升国旗仪式,每到一校,都能看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校容、校貌、校纪建设,7所学校比较好,其他学校需加强。

  5、照章收费,手续基本完备

  校长、教师按规章收费认识基本到位,收费行为较为规范,基本上能坚持收费公示,亮证收费制度。学校严格按市物价局、市教委联合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费,小学代管费200元、杂费45元,幼儿班收费多数学校低于核定标准,有的学校每生只收280元(标准化480元)。尽管学生人数减少,学校收入低,办学经费十分困难,也没向学生多收一分钱,对少数特困生,学校还予减免。严格执行收费卡制度和代管费结算制度,学校把代费使用情况向学生公布,并把结算清单给学生家长。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教学质量不均衡

  从抽测的19所学校的语、数成绩看,教学效果尚好,基础知识掌握的还可以,但成绩不均衡。有的班级较好,最高的平均分90分,最低的平均分只有58分;有的班级的合格率是100,有的只有45;有的学生考100分或90多分,有的只有5分、10分、甚至0分。其他学科如常识、音乐、美术、体育、思想品德等,由于没有专职教师、没有器材和场地,影响着这此学科的教学质量。从表面看,学校都按课程计划上课,但实际上存在着重语、数,轻其它,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

  2、教师配备不够合理

  从教师的编制看,如果按班师比完小现状是1﹕1.2太紧;从专职教师来看,几乎是没有。这样就使得技能课都是兼上的,有的教师根本不会上音乐课,但学校安排不过来,也只好上,这样就造成了师资配备不合理,影响教学质量。

  3、学籍管理欠规范

  学区内的'学生,21所学校中都约有1/3的学生外出就读,调查时,当问着准确的数字和在哪里读,校长都讲不出。学习管理不够规范,没有按学龄儿童逐一检查,并建立档案,不知学龄儿童是否都已上学。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不然,新的文盲将会产生。

  4、教科研活动较少

  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开展教科研活动量条有效的途径。21所完小中,只有松门镇河头小学、石塘镇上马小学有推磨式教研活动其他学校几乎没有教科研工作的安排,只是中心校开教研课,他们去参加,或是中心指名教师开课,平时学校就很少开展活动。

  5、学额不足,资源浪费

  21所学校最多的学生是石桥镇花桥小学374名学生,有8所是100名学生以下,大多数学校都有教学楼、台门、围墙。象南五小学,只有14个学生,教室有12个,空教室很多,白壁小学,41个学生,一幢崭新的教学楼空着,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6、办学经费紧决,教学设施简陋

  所到学校普遍反映办学经费短缺维护正常教学和办公开支都很难。由于各校的学生数减少,杂费收入低,一般学校学生在职100名左右,收入在4000元~5000元,少的学校只有几百元的收入。象坞根大地山小学,学生12人,每生45元,共540元;坞根白壁小学,学生41人,收入1845元;松门南五小学,学生14人,收入630元。大溪毛坦小学无钱买煤,只得发动教师和学生一起上山砍柴,解决烧饭、烧水问题。泽国横塘小学有电视机,但付不出闭路电视费,被切断了线路。

  学生的课桌破旧,图书、仪器很少,音乐室、实验几乎没有。教师上课,大多是粉笔加黑板,很少使用幻灯和录音机,因学校没几台,大多坏了不能使用,实验课没法开,没有设备和场地。没有一所学校教室有电视机,办公室的电视也只有少数学校有,除向阳、上马、百新有一台电脑外,其他18所学校没有一台电脑。

  三、思考与建议

  1、调整步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全市完(村)小130多所(不含片小),规模少,布点散,资源浪费,人力分散,如果加以合理、科学地校网调整,该撤的撤,该并的并,对离校较远的学生,可以采取接送或住校。我市校网调整已尝到了甜头,是否继续加快调整步伐,使教育资源优化组合。

  2、改善完小的办学条件普遍较差,经费紧缺,设施简陋,基本的教学仪器都没配齐,何谈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与城区学校差距甚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完小的办学条件,尽快缩小校际办学条件,办学水平上存在的差距。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日增长的需求,使用权山村孩子也享受同等到的义务教育。

  3、加强学籍管理,保证学龄儿童人人上学

  《义务教育法》规定,学龄儿童都有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家长不能侵权,教师更应承担起责任,但如果由于我们招生管理的疏忽,造成孩子失学,影响一生的成长,这是于心不忍的,更是法律所不许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籍管理,查一下学区内的所有孩子(包括三残儿童)是否都已上学,如果是随父母外出的,也要查一下是否在读书,在哪所学校读书,把该做的工作做实、做细,保证儿童人人上学。

  4、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教师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准、业务素质、人格魅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大多教师靠吃老本度日。应创造条件,让教师们参加培训,参加教科研活动或与城区教师结对交流,让他们有机会接触现代教育的信息和新的教学方法,转变重智轻能思想,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认真上好每一门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5、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促进完小办学行为更为规范

  从现状分析,凡办学行为较为规范的完小与中心校的管理和指导分不开。行政区域调整后,管理体制也在调整,但有些乡镇还没有理顺,完小属片小直管还是中心校管,是村管还是乡镇管,如:完小的附设幼儿班,有的是中心校收管,有的是村里收管,但责任都在学校。没有一套明确的管理要求和管理办法,应尽快理顺关系,加强对完小的管理和指导,促进完小办学行为更为规范。

办学调研报告3

  为了全面了解我市民办幼儿园目前的办园状况,我们于20xx年组成专题调研组,分别对全市128所成型民办幼儿园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研究采取听取介绍、实地察看、查看资料、检查账目、个别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重点从依法办园、办园条件、园务管理、保教工作等四个方面加以调研,每所幼儿园调研结束时均把有关情况与被调研幼儿园的负责人作了交换,并对其中的19所办园较差的幼儿园提出了整改意见。

  一、主要成绩

  1、办园理念不断更新。农村幼儿园改制后,广大办园业主的办园理念在教育实践中逐步提升。他们不仅把办园作为一种家业,更作为一种事业。他们普遍认识到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把全面贯彻幼儿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作为办园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幼儿园管理条件》、《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自觉接受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和监督管理,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管理和业务指导。

  2、办园条件不断改善。改制前我市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普遍较差,改制后广大业主积极筹措资金建造园舍,添置教育现代化设施设备、购置大型玩具和图书资料(material)等,办园条件得到较快改善。目前各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学、生活用房及卫生、安全、消防、供水、排水、供电等设施设备基本配置到位。各幼儿园的`厨房设施能严格按照市卫生监督所的要求改造、添置。与此同时,不少

  幼儿园重视了幼儿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努力使幼儿园的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设面积、生均绿化面积逐步达标,园内环境逐步优化。

  3、办园行为不断规范。总体上说,广大办园业主的法制意识逐步增强。一是依法保障教职工人员工资、社会保险和福利,按政策规定发放教职工的工资。二是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办园行为。三是按类别、按政策收费,财务、会计制度逐步建立,代办费和伙食费能按时结清并公示,办园所需经费和发展资金基本有保证。四是在多数幼儿园实际拟订了办园的目标和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五是加强了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建立了安全长效机制,尤其是幼儿接送等制度,基本消除了“幼儿接送车”现象。六是大多数幼儿园能按年龄限班额编班。

  4、办园质量不断提高。各幼儿园都把提高保教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一是提高保教队伍的思想素质,主动派送教师和保育员外出学习培训交流。二是制订园务、教研、卫生保健与保育、一日活动安排等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检查、总结,保证教学有序进行。三是加强了家园联系活动,重视幼儿个性发展和良好行为养成教育。四是科学安排一日活动,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内容,激发兴趣,开发智力。五是重视健康教育,建立了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

  二、主要问题

  1、法规意识比较淡薄。一些幼儿园没有办园许可证照样在办园;有个别幼儿园仍违规使用幼儿接送车;有个别幼儿园违规收费;一些规模小、设施差的村小幼儿园为抢生源恶性、压价收费竞争、缺乏规范管理等。

办学调研报告4

  普通高中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县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集中反映,普通高中的高考质量是检验当地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它关系到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办好普通高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惠及老百姓的一项民生工程。因此,我们组织了专题调研小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座谈讨论,随问随访等方式对我县四所普通高中就普通高中的办学现状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中了解到的办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有关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县普通高中办学现状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县高中的办学现状,在此对四所高中的办学现状分别阐述。

  (一)、犍为一中办学现状

  1、学校基本情况:

  犍为一中建于1923年、1982年首批被命名为四川省重点中学,2002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目前学校占地62.3亩,建筑面积226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2个,在校学生总数3340人,其中住校生1232人;教职工231人,其中高级教师84人(借调人员6人),中学一级教师96人,省市县骨干教师38人,教职工平均年龄44.5岁,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7%。

  2、近年成绩

  犍为一中连续13年夺得乐山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已经成为乐山市普通高中教育的一面旗帜。

  近三年中,2011年的高考成绩最突出,当年重本上线186人,三本上线935人,本科上线率为68.1%;全市理科600分以上的学生共有77人,犍为一中14人;全市理科10人中,犍为一中有4人;有9人被全国前十所名校录取,其中陈才源录取到清华大学。2012年三本上线805人,上线总数居全市第二位。现在犍为一中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乐山市模范单位”、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四川省艺术特色学校”。

  3、办学特色

  犍为一中“校体结合”的办学特色闻名全省,学校把办学与体育专项“奥运争光计划”结合在一起,创出了一条校体结合的路子,被命名为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犍为一中曲棍球队从2005年3月成立以来,多次参加过国家级、省级比赛,获得过全国女子丙组第二名,男子甲组(学校组)冠军,省男子组第一名,女子乙组第一名;学校向国家队输送了一名队员彭扬,今年代表国家参加了伦敦奥运会,成为了乐山市第一位奥运选手,这是我们乐山人和犍为人的骄傲。

  (二)罗城中学办学现状

  1、学校基本情况

  罗城中学创建于1943年,于1997年创建成乐山市首批重点中学,2003年被命名为乐山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目前学校占地60亩,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3个,在校生总数2203人,其中住校生1575人;教职工125人,其中高级教师27人,中学一级教师46人,省市县骨干教师19人,教职工平均年龄35岁,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2、近年成绩

  罗城中学连续三年获乐山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被誉为乐山市农村高中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罗城中学的高考成绩不断攀升。2010年—2011年—2012年,对应三本人数上线为321人—331人—287人,重本人数为21人—22人—30人,本科上线率均居乐山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第一名,超过了部分国家级、省级重点中学。更为传奇的是从2005年以来每年都有学生考上飞行员。因此学校被省考试院和空军招飞工作局授予了“空军招飞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现在学校是省校风示范校、市科教特色学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3、办学特色

  罗城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明显特色,现在学校文化建设成了一班一个特色,一房一个主题,一室一个奇迹,一步一个景,整个学校充满了文化氛围。仅2011年至现在,全市有50多所中小学到学校参观学习,被乐山市办学水平督导评估评为“优秀学校”。

  (三)、孝姑中学办学现状

  1、学校基本情况

  孝姑中学创办于1923年,于2008年创建成乐山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目前学校占地60亩,建筑面积1694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7个,在校生总数1710人,其中住校生1455人;教职工107人,其中高级教师18人,中学一级教师38人,省市县骨干教师19人,教职工平均年龄37岁,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5%。

  2、近年成绩

  孝姑中学连续几年夺得乐山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二等奖,已成为乐山市巡导学校。

  近三年来,孝姑中学的高考成绩在乐山市有一定的名气,特别是在2011年创造了孝姑中学的辉煌,当年一本入围15人,二本入围109人,三本入围205人,实现了“211”的最高目标任务。今天高考成绩仍然显著,三本入围154人,现在已成为犍为县第一所市级实验教学示范校,四川省绿化模范单位。

  3、办学特色

  孝姑中学目前是全市交通条件最差、最偏僻的一所高中学校,几十年传承下来的“朴实教风”在全市学校中传颂,正是学校的“朴实教风”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年年攀升,吸引着广大的学子和家长,使学校越办越红火。

  (四)、清溪高中办学现状

  1、学校基本情况

  清溪高中创办于1925年,2009年创建成乐山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目前学校占地85亩,建筑面积171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2个,在校生总数1954人,其中住校生1500人;教职工110人,其中高级教师19人,中学一级教师41人,省市县骨干教师11人,教职工平均年龄37岁,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7%。

  2、近年成绩

  清溪高中连续几年获乐山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三等或二等奖,现已成为乐山市“低进高出”的典范学校。

  清溪高中取得的高考成绩是清溪高中人一步一步打拼出来的。学校以“突破零”为口号喊起,几年后又喊出了“突破10”的口号,再过了几年,大喊出了“突破100”的口号,终于在2008年实现了破100大关的目标,近年学校的高考成绩不断提升。2010年—2011年—2012年,对应的三本硬上线人数为150人—172人—177人,学校从全市的薄弱学校中奋斗到今天已经在市内综合排名前12位。学校的低入口成绩到高考高出口成绩,就是对“低进高出”的一个诠释。现在清溪高中是一所全市绿化底蕴深厚的园林式学校,是一所打造“低进高出”的典范学校。

  3、办学特色

  清溪以“低进高出”的办学特色已在全市闻名,全市高中教育工作会上推荐了清溪高中“低进高出”的经验后,全市有很多高中都到清溪中学参观、学习、取经。

  调研中,我们认为我县普通高中教育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办学层次较高,办学特色明显,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校园环境优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教育主管部门管理指导到位,学校领导科学管理,指挥有力,教师敬业,学生努力,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市第一,与犍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大县的地位完全相匹配。要实现普通高中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二、我县普通高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办学条件不能满足现有办学规模。

  1、校园面积不足,生均占地面积较低。

  由于近年普通高中内涵发展,不断扩招,人数增速快,加之近年普通高中校园没有扩大,又在原有的校园内不断修建房舍占用了土地,所以使普通高中的生均占地面积逐步下降。目前,犍为一中生均占地面积为12.4平方米;罗城中学生均占地18.2平方米;孝姑中学生均占地23.4平方米;清溪高中生均占地29平方米。这与普通高中生均占地面积最低标准34平方米差距甚远。尤为突出的是犍为一中,1996年修建犍为一中时,是按1500人规模修建的,现在生源多了一倍多,造成了校园生员稠密。

  2、教室严重不足,出现大班额,存在安全隐患。

  “十一五”期间,国家和省、市没有出台过任何支持普通高中的修建项目。在近五年内,只是县财政挤出了部分经费在部分高中修建了必须该修建的房舍,普通高中没有任何发展性的修建。由于扩招因素使得各所高中教室严重不足。为了把学生装进教室,一是靠挤占实验室和其它用房。犍为一中挤占了科技馆7个教室;清溪高中有2个班在实验室上课,有2个班在老旧的平房(危房)内上课,还有高三12个班在80年代修建的没有圈梁的旧楼房中上课;孝姑中学有8个班在十分陈旧的教室上课,有3个班挤占了实验室;罗城中学有12个班在80年代修建的没有圈梁的教室上课。二是靠大班额来解决。四所高中均是大班额。犍为一中平均班额64.5人;罗城中学平均班额66人;孝姑中学平均班额63.3人;清溪高中平均班额61人。从调研中发现,各所学校除高三年级外,高一、高二年级的班额均在70人以上。大班额的出现既存在安全隐患,又加大了班主任管理难度,给教师增加了过重的教学负担。

  3、教师、学生宿舍条件差,容量不足,出现校外租房族。

  随着学校扩招后,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也随之而增加,加之住房的改革,教师住房紧缺,学校为了使教师安心工作,一方面不得不把学校几十年前的破旧闲置平房略加整理后用来安置教师。如清溪高中就有30多位教师住在非常危险的老旧“苏式”平房里,罗城中学也有45位老师住在几十年前的老平房里。另一方面学校出面给老师租房住。如孝姑中学有30多位教师在镇上租房住宿。学生宿舍数量严重不足,条件和设施很差。目前我县高中公寓式的学生宿舍占整个学生宿舍的比例不足40%。为了满足学生住房的愿望,区乡三所高中均把学生宿舍增加床位,由原来住10人增加到住12人或14人,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住在建筑时间较长的平房里,有些宿舍可能还是危房。犍为一中的学生住房与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称号完全不匹配,大部分学生住在条件较差的宿舍,目前还有320多人住在犍为外校,给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由于学校学生宿舍条件差,满足不了学生及家长的要求,很多学生就在校外租房住,据粗略统计犍为一中有近200个学生,罗城中学有260多个学生,孝姑中学有50多个学生,清溪高中有110多个学生在校外租房住,出现了校外租房族,这给学校管理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并且存在不安全的隐患。

  4、教学设备不足,设施陈旧,不适应高中新课改要求。

  由于“十一五”期间,国家、省、市对高中没有扶持政策,县财力又不足,近5—6年普通高中的设备设施的添置补充、维修只能靠学校挤出经费来承担,学校很难承受,只是作了微量的添补。高中新课改总体要求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这又给学校的实验室和设备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县普通高中的设备设施离新课改的要求差距甚大,可以说普通高中教师还是在靠一支粉笔、一张黑板、一本书来进行教学。其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是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通用技术室、微机室、阅览室及相关的保管室不够;二是理化生微机室、通用技术室的设备、药品、微机数量严重不足,并且陈旧;三是音乐、美术、体育、科技等器材严重不足,并且设施老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四是部分学校学生运动场地不足,如罗城中学的体育场地满足不了现有学生规模,清溪高中的运动场不标准。五是没有现代化教学设备。

  (二)教师职称比例受限,影响中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

  普通高中是一个县基础教育的最高学历阶段,对基础教育的教师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因为他们到高中任教,最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成就感,对亲朋好友的子女也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获得自豪感。所以,很多基础教育学历合格、教学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都愿意到高中任教,于是普通高中的优秀教师相对集中。近年由于犍为高中教育成绩突出,很多中青年教师在教学岗位上都干出了成绩,具备了晋升高级或中级职称的条件,但按现有的职称结构比例政策,学校没有相应职称指标,他们都不能晋升,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犍为一中够晋升高级条件的近64人,够晋升中学一级条件的有60多人;罗城中学够晋升高级条件的有20多人,够晋升中学一级条件的有40多人;孝姑中学够晋升高级条件的有33人,够晋升中学一级条件的有32人;清溪高中够晋升高级条件的有23多人,够晋升中学一级条件的有30多人。这些教师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担任着学校主要教学工作,他们的职称不能晋升,势必会极大地影响其工作积极性,进而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我们随访中,一位教师说:按现有的职称办法,我要在50多岁才能评高级,我只有等到50多岁再说了。

  (三)学校办学经费不足,教师待遇相对偏低。

  近年来高中没有政策支撑,政府投入不足,学校发展缓慢,学校自身收费只有四项:学费、择校费、补课费、住校费,这些收费只能用于学校的运转,难以用于发展。2011年实行绩效工资后,高中所收经费用于以下开支:教师30%的绩效工资,教师早晚自习和周末补课津贴,班主任津贴,质量奖励,学校办公运转经费,除去这些开支后,有些高中还要负债,因此,根本没有经费用于发展。为了学校的发展,学校只能靠借款维持运转,目前犍为一中已负债720余万元,区乡三所高中都负债100至300万元不等。校长既无钱来调动教师积极性,又无能力来搞发展,处于非常尴尬、艰难的境地。

  深入到高中后,充分感受到高中教师压力特别大,责任特别重,工作时间战线特别长,很多教师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他们的收入与付出又不成比例。犍为一中的一般教师除去早晚自习补贴和周末补课津贴后,每月只有500元左右的津贴,区乡三所高中还要比犍为一中低一些,加之我县的早晚自习补贴和周末补课津贴比周边一些县还要低,老师们不断的攀比,教师心态失衡,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影响。

  (四)学校校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由于我县四所高中都是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有很多老房和没有圈梁的旧楼房没有拆除,现在这些房子有些已经成了危房,电线已经老化,但学校仍然在使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有学校仍然在使用D级危房,如孝姑中学有5幢D级危房在使用,罗城中学、清溪高中也有D级危房在使用,犍为一中的礼堂是用钢架支撑大跨度预制件房顶的建筑,使用十几年后,钢架逐步被锈蚀,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加之犍为一中礼堂既用于集会,又用于学生就餐,学生在此聚集时间长,而且人数特别多,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目前四所高中都有电线老化问题,加之校外租房住宿学生、大班额等这些安全隐患,象一把利剑悬挂在校长的头上。

  三、建议与对策

  (一)、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推进普通高中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

  1、提前规划普通高中布局,明确发展意向。

  由教育科学理论和举办高中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所普通高中服务20万人是比较科学的,一所普通高中学生人数在2500人至3500人之间可使教育资源利用得到最大化、教育管理发挥最优化,因此,结合我县57万人口实际,建议规划调减一所普通高中。又根据我县四所高中的实际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生源走向,着眼于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长远性和实效性,明确规划调减哪一所高中。教育主管部门要提前科学地规划好,今后按规划分期、分批、分步实施,以便在今后校舍建设资源的配置,设备设施购买上定向性地投入经费。

  2、要集中财力,推进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

  县委政府已经决定整体搬迁犍为一中,这是犍为教育的一件大喜事。建议在整体搬迁中,要按国家示范校标准高起点规划、高规格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标准配置,使犍为一中在今后20年都不落后,把犍为一中打造成一所四川名校,犍为名片。对区乡高中要尽早规划,对校园面积偏小的罗城中学要结合罗城中学的地理位置,抓住罗城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采取“土地置换发展”方式,尽早征地扩校,为建设省级示范性高中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要对清溪高中现有的校园进行整体规划,抓住玉津——清溪同城化的机遇,提前对清溪高中进行标准化建设。这样在未来的5至10年内,我县普通高中有国家、省、市不同层次并有一定规模的示范性普通高中,使我县普通高中进入良性发展。

  (二)着力提高教师待遇,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县与县之间的教育竞争在高考,高考的竞争在高中教育,高中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教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在激励,其激励的主要手段在提高教师收入,政府要着力解决提高高中教师待遇问题,一是要建立提高高中教师待遇的长效机制;二要多渠道、多措施增加学校造血功能。目前我们可以学习市内各区县的做法,适当调整政策,提高高中教师待遇,建议:

  1、将教师绩效工资的30%部分由县财政按实支付,原来学校承担的30%绩效工资,一部分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另一部分用于激励教师,提高教师待遇。

  2、学习绵阳、眉山和外地经验,纪委、物价、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形成联运机制,联合出台提高节假日、周末补课收费标准的政策,使我县高中教师节假日周末补课和早晚自习补贴标准,与市直管学校相对持平。

  (三)建立县政府认可的职称方案,缓解职称晋升矛盾,稳定教师队伍。

  有激励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进步,学校有中高级晋升指标,老师才有希望,才能有工作动力。职称晋升是教师追求的个人目标,因此,建议在省职称政策规定的职称比例人数外,县上建立由政府认可的中高级教师职称方案,按具有晋升资格人数的比例,逐年投放一定数量的中高级职称指标到学校,缓解职称晋升矛盾,先由县上出台“地方粮票”政策,解决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待有空缺指标时再补评。

  借调教师职称问题和教师借出学校与借入学校之间职称矛盾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专题调研,待时机成熟后,研究出台一次性解决方案。

  (四)加大投入,改善普通高中现有办学条件,排除安全隐患。

  一要进一步完善以政府为主的投入体制,要在“十二五”期间,在政府教育经费中,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投入到普通高中,本着排危与发展同步进行的原则,分期分批消除普通高中的旧房子和没有圈梁的楼房,以及还在使用的危房,更换已老化的电线,排除校舍安全隐患,保证高质量的校舍。二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教育部门要积极争取更多的各级各类项目资金,以项目建设尽快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同时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来发展。三要逐步化解普通高中债务,为普高松绑。四是学校要挤出一定的经费来添置、补充教学设备设施,确保高中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五)关心教师、关爱学生,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领导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关心教师的生活疾苦,关心教师心理,要给教师减压,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加强教师培训和心理指导,进一步培养骨干教师。学校和教师要关爱学生,爱生如子,对贫困学生、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在生活上要关心,在经费上要资助,在心理上要指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要强化管理,建立健全各类制度,完善激励机制,规范教学行为,树立良好的校风,加强出口质量管理,扎实推进新课改,鼓励教师爱岗敬业,树立敢于拼搏的精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学生刻苦学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犍为教育争光添彩。

办学调研报告5

  近年来,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区的社会力量办学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涌现出一批办学规模较大、办学质量较高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也起步较早,如滨海学院早在1992年建校之初就成立了团委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他入驻我区的较大规模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也都迅速成立了团并开展了富有实效的活动。但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的工作从整体上看基础还很薄弱,团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不能充分发挥,个别的团组织甚至处于瘫痪状态。如何贯彻实施团省委“凝聚力工程”和团市委“细胞工程”,加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是一个紧迫的课题。为此,团委对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发展现状及其团建工作特点

  (一)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发展现状

  自1992年我区第一所也是全省第一所民办自立职业高中诞生至今,全区各级各类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已达58所。这些按性质可以分为:学历教育学校10所(其中民办高校2所、十五年一贯制普通教育学校1所,职业学校(中专)7所),非学历学校48所(其中非学历民办高校5所,联办中专学历教育学校14所,其余为电脑类、语言类、艺术类业余培训学校;按办学形式可以分:全日制学校22所,业余培训学校36所。滨海学院、黄海学院、南洋学校、博益学校、拓谱计算机学校、奥林特外事翻译学校、黄埔职业学校等7所学校共征地1300余亩,自建校舍36万余平方米。

  截止到20xx年底,全区共有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全日制在校30560余人,教职员工2150人,共为社会输送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特长的生3万余人,极大地丰富了我区人才市场,基本满足了开发区内、外资的用工需求,对我区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数量、规模、档次和管理走在了全市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前列,其中,滨海学院是全市第一所也是全省第一所有独立发放大专学历资格的民办高校,南洋学校是青岛市20xx年唯一一所A级学校。

  (二)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特点

  我区58个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中有22个是全日制学校,这部分学校的学生数约占全部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学生数量的85%以上,无论是从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校舍宿舍等各方面办学条件来看,这22个全日制学校都是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团区委今年召开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现场会,重点是帮助这22所学校解决团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争取通过这部分学校带动全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团建工作。综合来看,全日制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体现出以下特点:

  1、团建热情较高,建团率达到100%。今年10月份团区委在滨海学院召开全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现场会,22家全日制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代表在参观了滨海学院的团建室、活动室等团的阵地建设和建设之后,反映以前从没想到团建工作可以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起到如此大的作用。现场会结束之后,团区委继续靠上做工作,依次和所有10所未建团的学校进行联系和,短短半个月之内,为这些学校办理了建团手续,配齐了“四册”等相关档案,截止到目前,我区全日制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建团率已达到100%,“六有”团支部比例已达到95%以上。

  2、团建工作客观上弥补了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管理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好的,但目前还是有一些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对学生的管理呈现出一种随意性和不规范性。而团建“细胞工程”的实施在管理、档案制度、阵地建设、文体活动等方面完善和弥补了学校对学生管理的漏洞和缺失。如黄浦职业专修学校通过召开团委成立大会,建立了、体育、考勤等学期管理制度和奖优罚劣的激励约束机制,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各方面都有较大起色。

  3、团的建设与学校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一是与学生的创业就业相结合:由于社会力量办学单位有专业设置市场化的特点,这些学校在开展团建工作的同时注意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就业创业,一方面取得的学生的信任,一方面也赢得了学校领导的认可,为团建工作的下一步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如滨海学院团委提出了“团委联系提议”、“实践基地选择”,积极联系海尔、海信、澳柯玛、海都、开发区海关等单位,与他们共建实践基地,两年来共组织4000余名学生,在实践中全面开发学生的素质,拓展潜能;金海岸职业学校是海尔在开发区的人才培训基地,校团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培训,组织海尔的管理模式,企业的制度等等,使学生逐步接触社会,适应社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二是与学校校园建设相结合:各学校团委通过校办刊物、广播电台和闭路电视等文化阵地积极开展艺术、体育、、武术等各种社会团体活动,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的社会美誉

  度都有提高,使学校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如海龙职校开展征集校园“文化语丝”活动、南洋学校充分利用《南洋学刊》、《南洋心桥》、南洋之声广播站、七彩南洋电视、阅报栏、栏等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据,截止到目前,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共有校办刊物、广播站等文化阵地26个,充分展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

  4、团的建设与全区社会精神创建紧密结合。近几年来,在团区委的组织下,全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组织积极参加我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各学校把开展志愿者活动、积极参与全区群众文化创建作为打造一支充满活力的团员队伍和开创特色活动的有效方式,两年来,共组织青年志愿者35000人次参加环境整治、重大节庆活动服务、植树造林、外语角活动、青年文明创建活动;在我区举办“五月的花海”和“同唱一首歌”社区文艺巡演、庆祝“十六大”全区文艺汇演、区联欢晚会等群众文化创建中,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共组织青年学生参加演出达2880人次,有力提高了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声誉,为我区精神文明的建设贡献了力量。

  二、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团建工作在近年来获得快速发展,已逐步成为我区团建工作的一个亮点,但其发展仍面临着一些困难。

  (一)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政策支持力度仍然不够

  在今年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现场会召开之后,虽然各学校对于团建工作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落实在行动上,力度仍然不够,只有个别学校能够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依托工作带动团建发展:如滨海学院从团干部配备、活动经费、制度保障等各方面都给予院团委以大力支持,为院团委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当然,根据区教体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22家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只有5家学校成立了党组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团建政策支持的力度,由于条件所限,很多学校团的建设走在党建之前,政策支持也只能依靠学校的办学力量本身来提供,这无疑提高了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政策支持的难度。

  (2)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发展参差不齐

  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团建工作发展参差不齐,差别很大。其中滨海学院、黄海学院、南洋学校、海龙职校4所学校从学校规模、管理、团建积极性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来看处于第一档次;拓普计算机专修学校、博益职校等6所学校活动开展较为丰富,与上级团委联系比较密切,团建工作处于第二档次;其他十余所学校或者是建团虽早但活动不突出,或者是刚刚建团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处于第三档次。团建工作的这种差别首先与学校自身的发展优劣息息相关:资金雄厚、基础扎实的学校团建工作远远好于规模较小、基础较为薄弱的学校;其次也与校方的领导重视程度密切相关,这在以个人和企业办学为主体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中非常关键;再次与学校团干部的素质也有关联,团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校团建工作的水平高低。团区委如何平衡地在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中开展团建工作,使得全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工作在整体上上一个台阶,也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3)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发展不加大了团建工作难度

  在中我们发现,由于绝大多数社会力量办学单位是由社会相关机构和热心教育事业的个人集资兴办的,完全是一种市场化的行为,因此,其办学的稳定性难以。几乎每年都有一部分学校由于资金投入难以为继、经营管理不善、方向变化等各种原因退出教育市场,当然,同时也会有更多的资本涌入我区纷纷开办新的学校。退出和加入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都非常正常,但对于团建工作来说,无疑又增加了难度,这也是新经济组织团建工作的一个普遍的难点。

  (4)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生源和师资的先天不足对团建工作有一定影响

  社会力量办学单位要增加对的吸引力,往往要通过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以及较高的工资待遇来实现,即使这些问题学校硬着头皮解决了,但却往往因关系调动、户口迁移、子女就学、配偶就业、职称评定等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而搁浅,这为稳定队伍带来了困扰。同时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在生源方面竞争力比较弱,相对国办学校而言生源质量较差。这方面的先天不足使得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学生相对难以管理,这既是一个证明团组织凝聚力的机会,同时也给团建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而团干部特别是学校团组织负责人如果业务素质不过硬,团建工作更是无本之木,无从做起。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紧紧围绕团建“细胞工程”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按照“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信息互动为依托”这四个方面的总体规划逐渐摸索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的新路子。

  (一)以制度建设为基础,确保团建工作顺利开展

  制度建设是团建工作的基础,在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团建工作中,我们要完善推广以下制度:

  1、深入实施团建“细胞工程”。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每一个团支部都要建立“团员花名册、团费收缴记录册、团支部会议记录册、团支部工作问答手册”这“四册”档案,并认真贯彻“团课制度、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制度、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团组织例会制度”这四种制度,争取每个团支部都能够达到“六个有”的'标准。

  2、坚持“党建带团建”制度并扩大其外延。成立党组织的学校在实施党建工作中,要把团建工作作为各级党组织党建各种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列组织的目标管理考核细则之内。这样做到党建、团建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使共青团工作成为学校党组织考核各党支部年度工作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现在我区还有很多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尚未建立党组织,但党建带团建中有很多好的方法仍然值得借鉴:如学校董事会和学校机构可以下发相关文件,落实团组织的干部待遇和活动经费,并对共青团的“优、先、模”干部进行奖励表彰等等。

  (二)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

  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团建工作是否成功,首先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检验的标准也正是在于它是否有效的帮助学校进行教学和管理。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组织要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服务青年学生的原则,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开展团的活动。一是围绕思想道德教育,可以组织青年学生积极参与青年志愿者、社团文体活动等社会公益和文化娱乐性质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比如开展“做身边小事,树团员形象”、“创优良学风,建文明校园”等等活动,比如滨海学院曾开展“我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号召大家通过书信向父母说明学院的真实情况,纠正社会对滨海学院的片面认识,活动相当成功,外界的怀疑、猜测少了许多,有效地帮助学院顶住压力,渡过难关。二是围绕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就业紧迫的问题,可以组织创业大赛、实践基地等服务青年学生迫切需求的活动,这样才能活跃基层的团组织,为青年学生服务,赢得学校领导的支持。

  (三)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增强团组织的战斗力

  目前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干部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要采取各种形式,在这些学校中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团干部,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更充分地发挥团的先锋队的作用。

  1、争取团组织负责人列席同级党委或行政会议。要把党建带团建的工作精神向各个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传达,争取校中层管理人员担任团组织负责人,列席同级党委或行政会议,以此带动团组织的干部建设。

  2、建立推广约束机制和竞争机制。为使团的干部能上能下,保障在位的团干部尽职尽责,团区委应当在全校各级团组织中建立推广约束机制和竞争机制。具体做法是:团员青年选举团委委员的同时选举两名候补委员,候补委员列席团委、总支、支部会议。正选的团委委员如果无故缺席会议累积达三次,将被取消委员资格,并由候补委员接任。这一制度可以对团干部进行有效约束和激励。

  3、加强团干部培训。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干部业务素质总体不高已经制约了团建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要坚持把团干部建设作为我们工作的核心,大力加强团干部的业务培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

  (四)以信息互动为依托,建立团建工作交流绿色通道

  根据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团区委在召开现场会推广各团建工作典型的先进经验的同时,一是可以通过创办《全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简报》的方式,定期刊发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和工作亮点,引导团建基础薄弱的学校加强学习、互通有无;二是可以在区青少年信息网上开辟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共青团工作专栏等的形式,建立他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之间工作交流的绿色通道;三是通过组织各学校联办活动或联谊来增进彼此的了解,加强互相的沟通。通过这三点逐步缩小先进单位与落后学校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的整体飞跃。

办学调研报告6

  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办事处中小学在旗教育局和办事处党工委的双重领导下,认真遵照执行上级政府教育工作精神,根据教育局工作安排,结合各自学校具体实际,积极稳妥的开展撤点并校、集中办学工作,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有效的解决了校点分散、师资匮乏、危房隐患等一系

  列问题,达到了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学生生源及师资配备情况

  ##中学现有教学班11个,在校生404人,生源大部分来自本办事处,一少部分从外地转来。该校师资配备合理,现有教职工57人,其中:专职教师47人、教辅2人、职员1人、工勤7人,符合自治区《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办法》的要求。

  ##中心校现辖5所村校、1所幼儿园,有在校生680人,其中校外住宿生409人。教职工120人,其中:专职教师119人,工勤1人。本科学历16人,专科学历84人,中师及高中学历20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70人,初级职称44人,二级技师1人,无职称3人。旗级教学能手6人。该校教师学历符合要求,均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撤点并校以后,部分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被充实到一线教学,也有部分教师调整到后勤,做些服务性工作,为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很好的后勤保障。

  二、办学条件和教学条件改善及取得的成效

  ##中学在改善办学和教学条件上舍得投入。多年来,该校共购进学生图书4423册,生均11册,教师图书5678册,师均14册。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5104平方米,生均12.63平方米。教学仪器、器材配齐率达到100%,实验课演示实验开出率为100%,学生实验开出率100%。在“现代远程教育”中,该校配备卫星地面单收系统1套(模式二),计算机教室1个(模式二),共利用国家资金13.5万元。目前,该校教室桌椅齐备,11个教室都配备了幻灯设备,室内照明设备一应俱全,教师办公室全部配备了电脑,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毕业年级学生各科合格率高达98.2%,升学率在全旗兄弟单位中间名列前茅,几年来一直被上级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中心校几年来通过撤点并校,整合教育资源,教育经费能够集中捆绑使用。目前,中心校及所属5所村校都配备了电脑,开通了远程教育,中心校还配置开通了宽带网络设施,使教师能够不出校门就能学到全国各地的先进教育教学方法及理念。房舍得到翻建和维修,取暖更加集中,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费用,教学器材得到集中的使用,提高了使用率,教师实行单科教学,教学程序更加规范,教学质量不断得以提高。

  三、学生食宿条件和生活安全情况

  ##中学学生食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该校食堂是新建的一栋现代化食堂,建筑面积511平方米,内部设施完全按卫生防疫部门要求标准配备,管理严格,卫生达到旗级卫生标准,学生伙食即经济又实惠,伙食费从三个渠道解决,一是国家补助一块;二是学校勤工俭学解决一部分;三是学生个人拿一些。学生宿舍建筑面积729平方米,学校现有住宿生200多人,宿舍内部设计合理,采光良好,取暖设备安全可靠,防火器材齐备,物防、技防措施到位。女生宿舍与厕所相连,安全系数较高,男女生宿舍每晚分别有男女教师轮流值宿,住校生严禁在校外就寝,并严格请假制度,有专人负责住宿生的饮食起居管理。该校食堂和宿舍建设管理曾连续二年受到旗局表彰,20xx年又受到盟里表彰。

  ##中心校无学生宿舍,撤点并校后,住宿生只能暂时寄宿在校外的招住户家中,费用每月每人150——200元。为了加强管理,保护学生安全,校方经常协同办事处公安、综治、农电、卫生等部门对招住户进行安全检查,对符合条件的招住户发放证书,不符合条件的限期整改,直至达到要求,否则将取消招住资格。中心校由每周日晚至周五晚安排教师到招住户家中指导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招住户在学生上下学时间必须在校门口接送学生,学校与招住户实行签收制度,明确学生校内外安全责任。另外,中心校还组织招住户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学生生活安全责任书,促使招住户及时承担起临时监护人责任。

  总之:由于中小学校领导注重管理,近几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校外人到校内无理取闹事件,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师生安全能够得到很好保障。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集中办学,教师资源虽然得到有效整合,但缺少英语、音、体、美等专业教师。这一问题多年来困扰当地政府和学校,建议教育等相关部门做好师资平衡工作,出台政策鼓励那些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从城市走向农村,到基层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集中办学后,由于学生数量增多,学校房舍明显不足,有点捉襟见肘,主要是缺少学生活动室、食堂和宿舍,建议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寄宿学校建设步伐。

  3、教学设施及器材陈旧或已不适应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建议国家加大资金投入,使学校教学设施及器材及时补充和更新。

  4、随着新的'教育形式的发展,对教师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对教师的培训不够。建议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加大对教师的公费培训力度,增强教师整体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需要。

  5、国家财政对农村牧区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还不够。建议应加大投入,完善学校服务系统,强化学校后勤保障能力,只有服务设施落实到位后,撤点并校,集中办学才能水到渠成。

办学调研报告7

  为促进我市民办教育健康快速发展,20xx年8月份,我有幸参加了由市委统战部组织的全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调研,调研组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温利平的带领下,先后赴天水市区及五县两区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专题考察调研。根据调研情况现我就全市民办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天水市民办教育的起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天水市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城镇化的提高,一方面公办教育资源在数量上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单一的公办教育也无法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民办教育应运而生。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则在政府的支持下,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在民办幼儿园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70%左右,且大都已达到标准化幼儿园的标准。据调研,天水市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204所,在校生38840人,教职工20xx人,固定资产1.5680亿元,年收入3188万元。

  二、我市民办教育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天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民办教育视为促进当地教育改革的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抢抓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良好机遇,积极深化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办园体制,加大民办学前教育扶持力度,全市民办学前教育蓬勃发展。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自20xx年以来,天水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将民办学前教育列入全市学前教育的整体规划。今年又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天水市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并即将印发《天水市民办幼儿园暂行管理办法》,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发展政策,积极优化发展环境,为民办学前教育上等级上水平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加大资金帮扶力度。积极争取省上扶持民办幼儿园以奖代补资金,对一些保育教育质量高、社会反映好,能提高普惠性服务的民办幼儿园进行奖补,为民办学前教育上等级上水平提供更有力的经费支持。

  三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将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列入全市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先后组织1300多名民办幼儿教师开展了以师德教育、幼教基本技能为重点的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是开展对口帮扶支教工作。积极通过以强带弱,以公扶民等形式,大力推进城乡之间、公民办之间的`结对帮扶工作,按照“蹲点会诊,限期改造,加大扶持,逐一验收”要求,先后组织有关专家和骨干园长进行蹲点会诊,帮助幼儿园找出问题所在,切实提高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水平。

  五是促进民办幼儿园晋等升级。认真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民办幼儿园晋等升级。

  六是规范民办园管理。坚持高起点、标准化、公益性原则,严格落实登记注册、准入和年检制度,先后对民办幼儿园进行了注册评估和准入审批,对已取得办学资质的民办幼儿园进行了年检,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行为。

  三、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十多年来,民办教育为我市义务教育“两基”达标做出了一定贡献,特别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在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方面,投入了大量建校及办学资金,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和负担。此外,民办学校还满足了家长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也解决了全市近千名大学毕业生及社会人员的就业问题。但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的民办教育出现了新问题。

  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我市既有的扶持发展民办教育的政策贯彻落实不够到位,特别是“两免一补”政策,有的县区因经费紧张落实不够好,制约了民办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二是关于公办学校教师去民办学校任教的政策没能落实到位,部分民办教师因养老保险、身份编制等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未能彻底解决,在锻炼成熟后纷纷“跳槽”,造成民办学校师资队伍不稳定,而全市即将开始的较大规模教师公开招聘,民办学校教师也将积极参加招聘,如果不能合理地分配一定教师资源给民办学校,将会更加影响民办学校师资队伍的稳定,对民办教育事业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三是民办学校受资金投入能力所限及发展民办教育的信心、决心不足,在加强校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方面与公办学校差距日益拉大。

  四、对我市发展民办教育的建议

  根据《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文件及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外地扶持发展民办教育的经验,为促进我市民办教育也本着“超前办教育,负债办教育,标准化办教育”的理念,早日实现标准化办学。在民办学校实现标准化办学的前提下,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认真落实我市关于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民办教师队伍建设,如根据已实现标准化办学的民办学校的在校生规模、投资规模及达标层级给予一定比例的正式教师编制,由地方财政核拨工资;全市每年新招录的教师可按一定比例派遣到民办学校工作。

  (二)加大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力度。对于已达到标准化办学的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根据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数量和当地实施义务教育经费标准,由学校所在地政府的财政拨付相应的义务教育经费;对于已达到标准化办学的民办学校可以比照公办学校享受一定比例的水电暖费补贴及社会化融资的贷款贴息补助。公共财政投入新建学校或企业援建学校,可采取委托优秀民办学校管理的办法,通过民办公助的方式,快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三)加大督查及管理力度。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民办教育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监督的力度,使民办教育事业在政策的扶持下健康有序发展;继续规范对民办学校的监督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把好民办学校入口关。对于经过定期、不定期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民办学校,要给予帮助、警示,经过帮助整改后仍然不合格的民办学校要坚决取缔;规范民办教育的审批制度、督导评估制度,严格实行年检和民办教育许可证的管理制度;积极发挥市民办教育协会的作用,使民办学校通过行业自律,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做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业绩。

  总之,通过对天水市民办教育发展状况的专题考察调研,收获颇丰,感觉到民办教育不仅在当地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办学调研报告8

  一、xx中学现有办学容量现状分析:

  在校学生数:初一xxx人(8个班),初二xxx人(10个班),初三xxx人(9个班),初中小计xxxx人,高一xxx人(8个班),高二xxx人(8个班),高三xxx人(8个班),高中小计xxxx人。全校合计xxxx人。

  师资情况:在编教职员工xxx人,其中专任教师179人,没任课行政教辅人员23人。本年度高中部:教职工97人,学生1234人,初中部:教职工xxx人,学生xxxx人。本年度:51个教学班,配备语文教师xx人、数学教师29人、英语教师28人、物理教师16人、化学教师13人、生物教师9人、政治教师13人、历史教师11人、地理教师10人、体育教师7人、音乐教师3人、美术教师4人、信息技术教师4人、通用技术教师3人)

  硬件设备:学校占地面积xxxxx㎡, 生均面积27.54 ㎡(71937÷2612);学校现有普通教室54间,每间面积63㎡以上;科技活动室2间,面积127㎡;地理教室1间,历史专用教室1间。我校现有教学楼四幢,办公楼一幢,图书楼一幢,综合楼一幢,艺术楼一幢,食堂二幢,教师宿舍五幢,学生公寓四幢,总建筑面积47293 ㎡,生均面积为18.1㎡(xxxx÷xxxx)。

  理化生实验室按省高中一级达标要配备。物理实验室5间,均超96.64㎡,其中1间与探究室合用;化学实验室5间 ,均为96.64㎡,其中1间与探究室合用;生物实验室4间, 均为96.64㎡其中1间,与探究室合用理化生实验室。

  学校现有计算机教室4间,每间xxx ㎡;所有普通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合班多媒体(阶梯)教室1间,面积352㎡;自XX年春季学校为每位教职工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合计240台;电子阅览室1间,面积96㎡;电教器材室1间,面积28.9㎡。通用技术实践室三间,面积均超xx㎡,共xxx㎡。

  学校现有艺术楼一幢,其中音乐专用教室2间,使用面积为xxx㎡,音乐器材室1间,使用面积27.5㎡,钢琴室4间,使用面积合计54.8㎡,舞蹈室1间,使用面积131.5㎡;美术专用教室2间,使用面积为168㎡,美术器材室1间,使用面积为21㎡。

  图书馆专用书库面积547.3㎡,学生阅览室335位,面积548.4㎡,教师阅览室68位,面积xx6㎡,专用电子阅览室105㎡,采编室22㎡;生均藏书62册,有效臧书162xx6册,工具书种类:553种,报刊种类:153种。近三年生均新增图书、藏书分类比例等文献保障达15.5册/生。

  学校现有学生食堂面积1980㎡,餐厅座位数842位,就餐人数1340人,生均就餐面积1.48㎡。学校现有学生宿舍现有使用面积xxxx㎡,住宿生数1275人,生均住宿面积5.4㎡。学生宿舍必需的生活设施设备完善,每幢配备专职生管人员1至2人。

  二、XX秋最佳办学容量分析

  基于以上20xx秋在学生人数及师资和硬件设备数据,结合我校按计划XX年推进省一级达标高中的创建工作,在不踩超大班人数54人/班的红线和现有年段人数不变动(转入和转出数据均衡)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我校XX年办学最佳容量是:

  初一年段:8个班 420人 52.5人/班

  初二年段:8个班 421人 52.6人/班

  初三年段:10个班 517人 51.7人/班

  初中小计:xxxx人

  高一年段:8个班 420人 52.5人/班

  高二年段:8个班 426人 53.5人/班

  高三年段:8个班 402人 50.3人/班

  高中小计:xxxx人

  全校合计:xxxx人

  据此分析:20xx秋我校在校生人数2612人,XX秋我校生人数2606人,减少6人,我校办学的各项指标均能达到省一级达标学校生均要求。教室数比较充裕,落实高中新课改课程设置。同时也保证各年段学生人数在变动过程中,如果有适量增加,也能做到不踩各项生均率和超大班的红线要求。

  三、XX年初高中招生计划和政策调整建议

  1.XX年初高中招生计划:

  初一年段:8个班 xxx人 xx.5人/班

  高一年段:8个班 xxx人 xx.5人/班

  2.招生政策建议

  初中招生:

  ①主管部门严控异地升学关,控制优质生源的流失;

  ②增加本xx各类初中的招生管理力度,增加具有全市招生初中校的招生摇号比例,促进教学公平,为科学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提供良好的政策和舆论环境;

  ③控制具有全市招生初中校的招生名额,坚持有利于规模办学、资源优化的原则,同时,加强其他初中校招生服务区小学升初中办学规模的`生源引导、引流工作。

  高中招生:

  ①坚持有利于规模办学、资源优化的原则,控制各级达标中学的招生规模;

  ②依据各类督导和申报情况,加强各类中学特长生招生的政策支持。有利于高中多样化办学局面的形成。

  ③让保送生参加中考,制定保送后的招生措施,利于保送生录取学校做好教学策略的研究制定。

  xx市xx中学

  XX年x月x日

办学调研报告9

  自20xx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拓宽了人才培养渠道,适应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对深化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民办学校产生和发展的时间不长,在实行《民办教育促进法》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贯彻实施,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昌邑区教育局民办教育管理办公室组成调研组,利用近半年时间对昌邑区各个民办学校贯彻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落实情况,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政策对推动民办教育发展的作用,我区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征求对制定、修改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调研。

  鉴于此次调研,调研组从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发展情况、主要经验、面临的主要问题、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建议、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有关对策情况对昌邑区民办教育凸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并形成调研报告。现将调研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民办教育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民办教育发展方针之后,昌邑区民办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目前为止,昌邑区现有民办学校149所,其中文化类学校占总数的29%,艺术类占32%,外语类占30%,计算机类占3%,职业类占6%;学校现有专职教师600余人,年度培训学员约4万多人,学校总占地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达2200多万元。现已形成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齐头并进,文化培训、艺术培训、技能培训兼容并蓄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民办教育体系,并构成了以城市为中心,城乡结合的办学格局,成为我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办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

  纵观民办教育多年的发展历程,横看各地民办教育成功发展的路径,我们得出结论,民办教育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民办教育发展必须瞄准市场、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二是民办教育发展必须从思想观念和实践中推进现行教育体制改革和管理机制改革,创造灵活、高效的体制和机制;三是民办教育发展必须敢于创新,突出自身特色;四是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诚信原则、质量原则;五是民办教育发展必须打造良好的办学环境及办学条件;六是民办教育发展必须得到社会各界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行政部门必须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工作效率,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帮助民办学校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政策扶持方面的问题。

  一是办学场地的应用与开发得不到重视,适合办学条件的教育集中场所资源匮乏;二是相关部门对民办学校的便捷服务有待改善和提高;三是民办学校建设贷款难。

  2、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是管理过于被条框限制,不灵活。如:艺术专业的教师大多没有教师资格证,因审批标准限制而不能聘用的`问题;《督导评估指标》根据学校规模、专业、分门别类设置,才能更有效发挥指导评估作用。二是化解风险手段缺乏。如:民办学校办学风险抵押金设定标准偏高,收取困难。三是打击违规办学力度薄弱。如:无证办学机构难以清除,教育自身无法强制执行。四是法定权益没有全面落实。如:民办学校在表彰奖励、教师职称评审、资格认定、人事关系流转等社会优待方面还没有依法落实相应的权益,享受应有的待遇。五是审批条件不够合理。如:办学面积和验资数额标准过高。

  3、民办学校办学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学校缺少长期办学理念。校舍长期靠租赁,只重经济效益,不重办学投入,办学极不稳定。二是缺少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以兼职居多,任课教师流动性大,学校随意解聘和教师随时辞职的现象较多,影响了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三是缺少现代管理理念和手段,教学管理工作水平不够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监控机制也没有完全建立。

  4、违规办学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民办学校,以就业和经济利益驱动为目的,不申请、不注册,想办就办,想停就停,我行我素,擅自办校或设立分校,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秩序,而相关有效力的执法规定甚少,以至于找不到更有效的法律依据,造成主管部门执法力度薄弱,整治力度不明显。二是个别民办学校已盈利为目的,利用不正当手段招生,变相开设中小学文化课类补习,聘请在职教师上课,或向在职教师出租教室上课,形成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纵容”在职教师举办文化课补习班的恶劣事态。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在职教师乱办班行为追究不严,惩治力度不够,造成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对策及建议

  1.加强和改善民办学校的监督、管理和评估,依法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

  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一法一例”及其实施条例,严把准入资格、加强教学督导、倡导诚信办学、严格监督管理、认真指导服务。在审批标准、评估体系、广告发布、年评年审、信息披露等方面采取合理、有效措施,严把审批关、培训关、财务关、评估关,推进依法治校,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加强民办教育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全力防范办学风险,逐步建立起自动调节、规范运作、科学发展、健康有序的民办教育市场规则。各部门要明确民办学校为非财政性事业单位,一切按照非财政性事业单位进行管理,更好地落实对民办学校征地、基建、税收、水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2、出台制约违规办学行为的政策措施,加大民办教育执法力度。

  建议我市教育主管部门出台政策及规定,要求政府各职能部门(城-管、物价、公安等部门)积极配合教育部门成立联合执法机构严打违规办学行为,净化民办教育市场,为民办学校营造健康发展的环境。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