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范文 > 策划方案

2023年扶贫帮困实施方案(优秀9篇)

时间:2023-10-18 策划方案 我要投稿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时间的安排以及风险的评估等,以确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扶贫帮困实施方案篇一

根据教育局关于印发《全市教职工联系帮扶困难学生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工作,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帮助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走出困境,全面构建起和谐关爱的新型师生关系,学校决定在全体教职工中广泛开展“师生结对帮扶”活动,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情况,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执政为民、和谐发展,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切实帮助解决贫困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努力让所有学生平等接受良好教育,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全体教职工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1、特困家庭和农村特困户的在校学生。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2、因天灾人祸造成家庭重大经济损失的贫困家庭学生。

3、父母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学生。

4、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贫困家庭学生。

5、其他原因造成经济特别困难的在校学生。

6、残儿童以及农村地区的独生子女、孤儿、单亲在校学生优先帮扶。

1.加强思想教育。结对教师要切实关心帮扶对象的思想成长,定期与帮扶对象开展谈心活动,向学生传授成长心得和人生经验,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努力用真诚的态度触动学生心灵,用乐观向上的精神激励学生奋发,帮助他们走出精神误区,勇敢面对现实困难。

2.参与生活帮扶。结对教师要深入关心帮扶对象的生活状况,对于能帮助解决的困难,要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协调各方力量,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让帮扶学生能够尽早免除后顾之忧,安心学习、快乐成长。

3.进行学习指导。结对教师要经常了解帮扶对象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其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制定帮学计划,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方法指导及行为习惯训练,做好学业辅导,通过知识结构的有效梳理和学习行为的逐步规范,促使他们重拾学习信心,重建学习目标,推动学习不断进步。

4.密切家校联系。要与暂时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家长进行经常性的联系,通过短信平台、家长会、学生家访等方式将结对帮扶活动的目的、意义及开展情况及时通报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学生近期的思想状况及学习表现,协调教育方式方法,努力形成在校老师“帮”、在家家长“促”的良好共育局面。

1.确定帮扶对象。每学期初的第1到第4周是确定帮扶对象阶段。学校统一印制《学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并下发至全体学生填写,全体教职工在深入摸查的基础上,确定1名帮扶对象,建立结对帮扶档案,对每一位家庭困难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家庭情况等都作详细记录。

2.制定帮扶计划。每学期的第5到第6周是制定帮扶计划阶段。要围绕解决学生存在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帮扶计划,保证活动取得实效。

3.开展帮扶活动。每学期的第7周开始实施帮扶活动阶段。结对教师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掌握帮扶对象的心理特点、行为习惯和知识基础,因人制宜地制定帮扶方法,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帮扶活动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检查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工会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

2、营造浓厚氛围。教师要从关心爱护学生入手,深入开展帮扶活动。要通过宣传帮扶活动中涌现的好典型、好事例,积极吸引全体教职工参与贫困生救助,营造关注、关心、帮扶贫困学生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扶贫帮困实施方案篇二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

教学

质量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探索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尤其是开发学困生的潜能,努力教育和帮扶“学困生”,使其得到转化。

二、具体做法

(一)建立制度,明确职责。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原有的“学困生”档案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教育和帮扶学困生工作制度。

1、建立“学困生”个人档案。

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全面调查,认真排查“学困生”现状,按学习、行为规范等学困状况排查分类,建立个人档案。

2、制定“学困生”结对帮扶制度。

对已确认的“学困生”,学校分类组织安排教师结对帮扶,实行包抓责任制,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中级以上职称教师每人包抓两名学困生,其他教师每人包抓1名学困生。做到明确转化目标,责任落实到人。

3、强化跟踪流程管理。

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各班级要实行跟踪调查反馈制度,建立“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册,建立学困生帮扶流程记录记录,对其在家庭、社会、学校的成长过程进行跟踪调查,及时鼓励与引导学困生扬长避短,努力向上。

(二)注重方法,开展活动。

1 / 5

师念好“三字经”,即:立足于“鼓”,着眼于“拉”,着手于“帮”,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困生”的恐惧心理或逆反心理。

1、因材施教,重视学习辅导。

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帮扶教师要更新观念,注意方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帮扶。帮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用生动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吸引“学困生”,并根据需要经常给他们开小灶,缺钙补钙,缺铁补铁,着力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和成绩。

2、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开展学生互助活动。

良好的班集体,和谐的学习环境,往往对“学困生”能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各班级要以建立良好的班风为突破口,通过建立“帮扶对子”和帮扶小组,努力形成学生之间亲密无间、相互帮扶、取长补短的良好氛围,减轻“学困生”的心理压力,确保“学困生”能得到及时而真诚的帮助,使他们能有所提高,获得成功,增强自信。

3、发现闪光点,让学困生尝试成功的喜悦。

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帮扶教师要善于捕作“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坚持“五个一点”,即:多一点爱心,多一点鼓励,多一点点拨,多一点表现机会,多一点思想交流。在转化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提出分阶段的要求,对“学困生”中进步快,某一方面表现突出者要及时表扬鼓励,期中、期末评选“进步学生”,予以表彰奖励,让“学困生”从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困生深信人人都是成功者,尝试成功的喜悦,让更多的“学困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4、交流

总结

,评比考核。

建立“学困生”转化研讨制度。学校将每学期召开一次教育和转化“学困生”的交流会,及时掌握各班级教育对象的动态,研究教育手段和方法,做细帮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帮扶经验,及时交流推广,将学困生转化工作纳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考核指标体系,与教师评模树优、职称晋升挂钩,对转化“学困生”工作实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切实保证教育和转化学困生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学校扶贫帮困实施方案(二)

2 / 5

根据教育局关于印发《全市教职工联系帮扶困难学生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工作,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帮助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走出困境,全面构建起和谐关爱的新型师生关系,学校决定在全体教职工中广泛开展“师生结对帮扶”活动,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情况,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执政为民、和谐发展,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切实帮助解决贫困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努力让所有学生平等接受良好教育,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二、帮扶人员: 全体教职工

三、

帮扶对象

1、特困家庭和农村特困户的在校学生。

2、因天灾人祸造成家庭重大经济损失的贫困家庭学生。 3、父母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学生。

4、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贫困家庭学生。 5、其他原因造成经济特别困难的在校学生。

6、残儿童以及农村地区的独生子女、孤儿、单亲在校学生优先帮扶。 四、帮扶内容

1.加强思想教育。结对教师要切实关心帮扶对象的思想成长,定期与帮扶对象开展谈心活动,向学生传授成长心得和人生经验,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努力用真诚的态度触动学生心灵,用乐观向上的精神激励学生奋发,帮助他们走出精神误区,勇敢面对现实困难。

3 / 5

2.参与生活帮扶。结对教师要深入关心帮扶对象的生活状况,对于能帮助解决的困难,要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协调各方力量,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让帮扶学生能够尽早免除后顾之忧,安心学习、快乐成长。

3.进行学习指导。结对教师要经常了解帮扶对象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其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制定帮学计划,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方法指导及行为习惯训练,做好学业辅导,通过知识结构的有效梳理和学习行为的逐步规范,促使他们重拾学习信心,重建学习目标,推动学习不断进步。

4.密切家校联系。要与暂时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家长进行经常性的联系,通过短信平台、家长会、学生家访等方式将结对帮扶活动的目的、意义及开展情况及时通报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学生近期的思想状况及学习表现,协调教育方式方法,努力形成在校老师“帮”、在家家长“促”的良好共育局面。

五、方法步骤

1.确定帮扶对象。每学期初的第1到第4周是确定帮扶对象阶段。学校统一印制《学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并下发至全体学生填写,全体教职工在深入摸查的基础上,确定1名帮扶对象,建立结对帮扶档案,对每一位家庭困难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家庭情况等都作详细记录。

2.制定帮扶计划。每学期的第5到第6周是制定帮扶计划阶段。要围绕解决学生存在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帮扶计划,保证活动取得实效。

3.开展帮扶活动。每学期的第7周开始实施帮扶活动阶段。结对教师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掌握帮扶对象的心理特点、行为习惯和知识基础,因人制宜地制定帮扶方法,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帮扶活动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检查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工会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

4 / 5

2、营造浓厚氛围。教师要从关心爱护学生入手,深入开展帮扶活动。要通过宣传帮扶活动中涌现的好典型、好事例,积极吸引全体教职工参与贫困生救助,营造关注、关心、帮扶贫困学生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5 / 5

扶贫帮困实施方案篇三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确保所帮困帮扶的xx镇x村贫困人口在20xx年实现全面脱贫,按照“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原则,结合该村实际,特制定我局脱贫攻坚工作干部帮困帮扶方案。

坚持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文件要求,紧扣持续增加收入这一核心,通过干部帮困帮扶与贫困群众自身努力相结合,尽力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和保障住房)的目标,使所帮困帮扶的x村贫困人口全部如期按期脱贫。

x村,辖7个村民小组,189户,568人。其中:贫困户22户,37人。全村耕地面积950亩,幅员面积10平方公里;全村有低保户3户,五保户2户,贫困人口一直居高不下,返贫率高;村所在位置山高沟深,坡地较多,土地贫脊;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在全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和年老体弱者占大多数,并且无有效脱贫致富措施,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

x年脱贫35%、20xx年脱贫35%、20xx年脱贫30%。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增收产业进一步壮大,扶贫对象的技能素质进一步提升,贫困对象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1、建立帮困帮扶工作台账。全局帮困帮扶干部针对每户贫困人口,建立帮困帮扶台账。台账要明确帮困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脱贫时限、发展目标和帮困帮扶措施等。

2、加强与帮困帮扶对象的联系,积极到户实地帮困帮扶。全局帮困帮扶干部与所帮困帮扶的贫困对象积极联系,帮困帮扶干部每年至少安排6次以上上户走访,做到对帮困帮扶的贫困对象底子清、情况明,并能积极为帮困帮扶户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每次到户情况和每次联系情况,要如实在台账中记载。

3、强化帮困帮扶措施。帮困帮扶措施一年一制定,一年一落实,以便切合实际、有效可行。制定帮困帮扶措施时,既要统盘考虑国家制定的各项扶贫政策,又要结合帮困帮扶户的具体实际情况。坚决杜绝简单的给钱、给实物的帮困帮扶做法,重点在给予智力支持、开展技能培训以及明晰发展思路、指引脱贫门路上下功夫。对具备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的贫困人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实施技能培训和产业扶贫,联系相关部门解决帮困帮扶资金。对生产生活条件差的贫困人口,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边远贫困人口,协调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对无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协调民政部门实施兜底保障。

4、夯实工作责任。全局帮困帮扶干部要把扶贫工作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扑下身子,积极深入农户;主动搞好与镇、村干部和农户的关系,认真做好调查研究,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扎扎实实开展帮困帮扶工作。

5、深入发动,加强宣传。村委会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会议宣传精准扶贫项目内容及优惠政策,让群众对精准扶贫建设的意义,政策要求,时间等内容进行全面地了解,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积极争取发展项目。根据包村扶贫的实际,引进1—2个适合当地发展的项目,拓展农民增收致富途径,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为使干部帮困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我局成立了帮困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和x村结对帮困帮扶工作队。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承泓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帅秋生同志、局领导班子成员张英同志、农保局局长王传平同志为副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为小组成员。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承泓同志任x村结对帮困帮扶工作队队长,局领导班子成员张英同志为副队长,工作队成员为林玲、张涛。

扶贫帮困实施方案篇四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活动要求落到实处,把景区党委和管委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景区贫困群众中去,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景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气象,努力构建和谐景区,促进喀纳斯景区旅游与民生协调发展,维护景区社会稳定,结合景区学习实践活动中开展的“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加快景区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经景区党委研究,决定在景区内建立扶贫帮困工作机制,帮助贫困弱势群体解决实际生活困难,为确保扶贫帮困工作的长效性和稳定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以关爱弱势群体为重点,通过景区机关各党支部、部门(单位)、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参与,进一步完善扶贫帮困工作机制,关心弱势群体,切实解决景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密切景区党委、管委会和景区农牧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形成融洽和谐的党群、干群环境,努力营造扶贫帮困、团结互助、奉献爱心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景区“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

二、组织机构

扶贫帮困工作坚持景区党委统一领导,党委政治部牵头组织实施,社会事业管理局、农牧水利局、林业局具体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建立乡村联动、社会参与、分工负责、相互配合、长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1)成立“景区扶贫帮困领导小组”,由景区党委书记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景区扶贫帮困工作的领导与贯彻落实,对景区扶贫帮困工作进行督促检查。(领导小组另行发文)。

(2)景区机关各部门(单位)成立“部门(单位)扶贫帮困小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具体负责本部门联系对象的扶贫帮困工作。

(3)景区两乡也要成立相应的“扶贫帮困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主要负责本乡的扶贫帮困工作,积极主动协助景区扶贫帮困领导小组工作,引导贫困户依托上级部门(单位)帮扶自主创业,支持和帮助贫困户提高自主创业致富能力,做好帮扶工作的正面宣传工作,转变贫困户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三、工作措施

(一)扶贫帮困机制

在景区扶贫帮困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建立景区领导班子、机关各部门(单位)、党员干部多措并举的帮扶机制,深入开展“一帮一”和“多帮一”结对工作,采取景区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村帮扶、机关部门(单位)联系户帮扶、党员干部联系孤寡老人、孤儿帮扶的形式,深入贫困村、困难户认真了解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解决他们眼前的困难,制定长期有效的脱困措施和帮扶制度,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逐步使“空壳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贫困户脱贫解困、贫困辍学儿童复学、孤寡老人生活有保障。

(1)景区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村帮扶。通过景区领导班子每一位成员联系一个村,以所联系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与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为帮扶重点,分阶段、有步骤的引导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帮助解决村民就业问题,促进村民增收,使所联系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收入有明显改观。实现“两个增长”,即: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

(2)机关部门(单位)联系户帮扶。通过机关各部门(单位)与景区生活困难、困户结对进行扶贫和救助,每个部门(单位)联系1-2户特困户,以“一帮一”和“一帮二”的形式,对有劳动能力的特困家庭和残疾人家庭,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资金扶持、技能扶持、就业扶持等多种形式,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长期帮助与临时救济相结合、物质帮助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帮助提高生产技能、提供致富信息,帮助解决生产资料,引导和支持其依托旅游脱贫致富。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群众家中;对既无劳动能力、又无生活自理能力的残疾人家庭,由部门(单位)出资出力,帮助其改善生活状况,增强其生活的信心;对有望康复的残疾人员,要积极开展医疗救助活动,切实保障残疾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救助。

(3)党员干部联系孤寡老人、孤儿帮扶。通过机关党员干部与景区孤寡老人、孤儿结对进行救助帮扶,以党员干部为主体,本着自愿、自觉、主动的原则,可以一位党员干部或多位党员干部联系一名孤寡老人、孤儿,开展“一帮一”或“多帮一”帮扶活动,发动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同贫困儿童、孤儿、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结对子,区别不同情况展开帮扶救助活动。对贫困儿童、孤儿,建立长期助学计划,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对既无劳动能力、又无生活自理能力的孤寡老人,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出资出力,帮助其改善生活状况,增强其生活的信心。通过组织和引导机关党员干部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作风,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二)扶贫帮困工作制度

1、定期走访制度。景区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各部门(单位)、党员干部每个季度至少定期走访两次帮扶联系点,深入村、户、点,了解实际情况,认真细致地搞好调查摸底,及时掌握贫困村、困难家庭、孤寡老人、孤儿情况,做好基础性服务工作。

2、帮困协调制度。在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帮助结对村、家庭及孤寡老人、孤儿认真分析贫困主要原因,理清扶贫帮困工作思路,根据实际及时采取扶贫帮困措施,并及时向扶贫帮困小组汇报情况,景区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各部门(单位)、广大党员干部相互协调,景区社会事业管理局应积极争取和利用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及民政救助政策等通过多种渠道帮助贫困家庭及孤寡老人、孤儿,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家庭的实际困难。

3、工作例会制度。扶贫帮困工作要纳入景区领导班子、各部门(单位)工作的重要议程,每半年召开一次例会,研究分析所联系贫困村、困难户、孤寡老人、孤儿的生产生活状况,审核扶贫帮困对象及资金补助的金额,安排部署扶贫帮困工作,遇到重大事项要随时召开紧急会议。

4、长效管理制度。扶贫帮困要改变以往单一的阶段性或节日性捐助形式,要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引导和帮助帮扶对象逐步提高生产自救能力,形成一个长效、稳定的脱贫机制,以景区各村为依托载体,为每个贫困对象建立档案,做好统计登记,实行动态化管理,使扶贫帮困工作逐渐走向制度化、经常化、社会化。

(三)扶贫工作措施

景区扶贫帮困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搞好扶贫帮困工作,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有力保障贫困人群的生活。

(1)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贫困村联系帮扶工作要始终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强化发展意识,要依托旅游发展,支持和鼓励农牧民开展特色产品种养殖、特色餐饮经营,帮助村党支部、村委会提高市场经营能力,鼓励村党支部、村委会牵头成立各种农牧民合作产业协会,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更好带领农牧民脱贫致富。

(2)建立就业救助机制。帮助困难家庭人员提高技能,促进就业与再就业。景区机关各部门(单位),要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切实解决所帮扶对象的困难。一是增强综合素质。要把提高贫困人群技能和文化素质作为重要突破口,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广泛组织开展免费的岗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乃至多种技能,帮助贫困群众转变就业观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贫困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二是提供就业岗位。各部门(单位),特别是组织人事部门要积极协调,深入景区用工单位及企业宣传发动,充分发挥牵线搭桥作用,为贫困人群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贫困人群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三是鼓励自主创业。景区机关各部门(单位)要积极主动为有创业愿望的困难群众提供经营场所、设备、技术、资金支持,并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落实各项优惠措施,加大对困难群体自主创业的帮扶力度。

(3)实施生活救助机制。景区机关各部门(单位)要最大限度地解决所帮扶对象生活救助问题,景区机关各部门(单位)扶贫帮困小组要主动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尽可能的把家庭人均生活标准低于当年最低生活标准的困难群众都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4)建立医疗援助机制。景区机关各部门(单位)多渠道、多形式地解决困难群体的医疗救助问题,将困难群体中的非参保人员纳入救助范围,切实帮助贫困群体解决医疗困难。特别是对患大病、重病、长期慢性病以及重残家庭,要加大医疗援助力度。

(5)建立教育援助机制。景区机关各部门(单位)应加大帮扶力度,认真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孤儿的就学问题,通过部门(单位)帮扶补贴、党员干部资助、协调学校减免学费等措施,帮助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确保其平等受教育。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扶贫帮困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长治久安固根基、人民群众得实惠”总体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开展好这项工作对于维护景区发展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景区领导班子、机关各部门(单位)、全体党员干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周密安排,把落实扶贫帮困工作的各项任务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真抓实干,把扶贫帮困工作落到实处。

(二)明确责任,落实措施

一是景区政治部、社会事业管理局、林业局、农牧水利局等部门要联合组织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积极提供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就业技能培训,机关各部门(单位)及党员干部要针对联系帮扶对象,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要主动积极协调多方面提供就业机会,及时为贫困对象提供就业信息;二是景区社会事业管理局要建立贫困对象档案,将贫困对象的管理工作纳入社会事业工作重点工作,及时动态掌握贫困对象人数及相关情况;三是景区共青团要发挥职能优势,协助扶贫帮困小组,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在青年团员中开展对贫困对象进行文化教育和技术辅导志愿服务活动,倡导景区广大共青团员为贫困对象提供学习、生活、工作上的帮助;四是景区机关各部门(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扶贫帮困工作的宣传报道,努力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范围,扩大扶贫帮困工作的影响面,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弱势群体。

(三)真抓实干,讲求实效

景区扶贫帮困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各部门(单位)及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工作中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针对本部门(单位)本人联系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和办法,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从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入手,真正使扶贫帮困工作取得实效。

扶贫帮困实施方案篇五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确保所帮困帮扶的xx镇xxxx村贫困人口在实现全面脱贫,按照“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原则,结合该村实际,特制定我局脱贫攻坚工作干部帮困帮扶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文件要求,紧扣持续增加收入这一核心,通过干部帮困帮扶与贫困群众自身努力相结合,尽力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和保障住房)的目标,使所帮困帮扶的xxxx村贫困人口全部如期按期脱贫。

二、基本情况

xxxx村,辖7个村民小组,189户,568人。其中:贫困户22户,37人。全村耕地面积950亩,幅员面积10平方公里;全村有低保户3户,五保户2户,贫困人口一直居高不下,返贫率高;村所在位置山高沟深,坡地较多,土地贫脊;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在全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和年老体弱者占大多数,并且无有效脱贫致富措施,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

三、目标任务

xxxx年脱贫35%、脱贫35%、20脱贫30%。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增收产业进一步壮大,扶贫对象的技能素质进一步提升,贫困对象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方法措施

1、建立帮困帮扶工作台账。全局帮困帮扶干部针对每户贫困人口,建立帮困帮扶台账。台账要明确帮困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脱贫时限、发展目标和帮困帮扶措施等。

2、加强与帮困帮扶对象的联系,积极到户实地帮困帮扶。全局帮困帮扶干部与所帮困帮扶的贫困对象积极联系,帮困帮扶干部每年至少安排6次以上上户走访,做到对帮困帮扶的贫困对象底子清、情况明,并能积极为帮困帮扶户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每次到户情况和每次联系情况,要如实在台账中记载。

3、强化帮困帮扶措施。帮困帮扶措施一年一制定,一年一落实,以便切合实际、有效可行。制定帮困帮扶措施时,既要统盘考虑国家制定的各项扶贫政策,又要结合帮困帮扶户的'具体实际情况。坚决杜绝简单的给钱、给实物的帮困帮扶做法,重点在给予智力支持、开展技能培训以及明晰发展思路、指引脱贫门路上下功夫。对具备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的贫困人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实施技能培训和产业扶贫,联系相关部门解决帮困帮扶资金。对生产生活条件差的贫困人口,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边远贫困人口,协调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对无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协调民政部门实施兜底保障。

4、夯实工作责任。全局帮困帮扶干部要把扶贫工作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扑下身子,积极深入农户;主动搞好与镇、村干部和农户的关系,认真做好调查研究,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扎扎实实开展帮困帮扶工作。

5、深入发动,加强宣传。村委会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会议宣传精准扶贫项目内容及优惠政策,让群众对精准扶贫建设的意义,政策要求,时间等内容进行全面地了解,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积极争取发展项目。根据包村扶贫的实际,引进1—2个适合当地发展的项目,拓展农民增收致富途径,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五、组织领导

为使干部帮困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我局成立了帮困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和xxxx村结对帮困帮扶工作队。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承泓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帅秋生同志、局领导班子成员张英同志、农保局局长王传平同志为副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为小组成员。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承泓同志任xxxx村结对帮困帮扶工作队队长,局领导班子成员张英同志为副队长,工作队成员为林玲、张涛。

扶贫帮困实施方案篇六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探索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尤其是开发学困生的潜能,努力教育和帮扶“学困生”,使其得到转化。

(一)建立制度,明确职责。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原有的“学困生”档案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教育和帮扶学困生工作制度。

1、建立“学困生”个人档案。

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全面调查,认真排查“学困生”现状,按学习、行为规范等学困状况排查分类,建立个人档案。

2、制定“学困生”结对帮扶制度。

对已确认的“学困生”,学校分类组织安排教师结对帮扶,实行包抓责任制,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中级以上职称教师每人包抓两名学困生,其他教师每人包抓1名学困生。做到明确转化目标,责任落实到人。

3、强化跟踪流程管理。

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各班级要实行跟踪调查反馈制度,建立“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册,建立学困生帮扶流程记录记录,对其在家庭、社会、学校的成长过程进行跟踪调查,及时鼓励与引导学困生扬长避短,努力向上。

(二)注重方法,开展活动。

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帮扶教师要注重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对“学困生”,帮扶教师要真心爱护,要与之“心连心”,交朋友。充分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坚持多鼓励、多正面引导,切忌歧视、放弃。对学困生、教师念好“三字经”,即:立足于“鼓”,着眼于“拉”,着手于“帮”,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困生”的恐惧心理或逆反心理。

1、因材施教,重视学习辅导。

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帮扶教师要更新观念,注意方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帮扶。帮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用生动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吸引“学困生”,并根据需要经常给他们开小灶,缺钙补钙,缺铁补铁,着力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和成绩。

2、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开展学生互助活动。

良好的班集体,和谐的学习环境,往往对“学困生”能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各班级要以建立良好的班风为突破口,通过建立“帮扶对子”和帮扶小组,努力形成学生之间亲密无间、相互帮扶、取长补短的良好氛围,减轻“学困生”的心理压力,确保“学困生”能得到及时而真诚的帮助,使他们能有所提高,获得成功,增强自信。

3、发现闪光点,让学困生尝试成功的喜悦。

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帮扶教师要善于捕作“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坚持“五个一点”,即:多一点爱心,多一点鼓励,多一点点拨,多一点表现机会,多一点思想交流。在转化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提出分阶段的要求,对“学困生”中进步快,某一方面表现突出者要及时表扬鼓励,期中、期末评选“进步学生”,予以表彰奖励,让“学困生”从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困生深信人人都是成功者,尝试成功的喜悦,让更多的“学困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4、交流总结,评比考核。

建立“学困生”转化研讨制度。学校将每学期召开一次教育和转化“学困生”的交流会,及时掌握各班级教育对象的动态,研究教育手段和方法,做细帮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帮扶经验,及时交流推广,将学困生转化工作纳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考核指标体系,与教师评模树优、职称晋升挂钩,对转化“学困生”工作实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切实保证教育和转化学困生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扶贫帮困实施方案篇七

加强扶贫工作机构统筹协调职能,是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强化对脱贫攻坚工作统筹协调的重要抓手。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一些扶贫帮困定点实施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我连支部再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党的xx大,xx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落实扶贫措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力构建和谐社会,特制定如下扶贫帮困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xx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农三连党支部努力形成党政领导、工会负责、职工参与的扶贫帮困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为不断提升我连扶贫帮困工作的整体水平而努力工作。

一、目标任务

1、宣传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民情民意,反映群众呼声,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推进连队的经济发展.

2、帮助困难群众落实脱贫解困措施,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确保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病能医切实改善他们的生活.3、帮助有生产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寻找一项致富途径,掌握一项生产技能,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实现家庭人均收入逐步达到或超过连队人均收入水平.

二、领导小组

组长:朱建堂、林江山

副组长:薛菁

成员:彭国玲、周檑、张修泉、易蓉、邓勇

二、工作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连扶贫帮困连领导小组要充分利用标语、板报等方式,广泛宣传扶贫帮困的意义、作用和措施,扩大扶贫帮困的影响,争取全连职工群众的支持,营造全连职工群众参与扶贫帮困的良好氛围.

2、落实扶贫责任.本单位按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将干部职工编入结对帮扶贫困户,采取每人帮扶一至二户的办法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明确了扶贫责任人的目标任务.

3、加大"就业扶贫"力度.要在解决帮扶对象就业上下功夫,采取有效措施,广避门路,千方百计寻找就业途径,切实增强其"造血"功能.4、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根据帮扶对象实际情况进行智力扶贫,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加快帮扶对象脱贫后向致富示范户的转变.使之在帮扶活动中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带动其他的困难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所谋,转变作风,联系实际,切实将扶贫措施落到实处,力争较好完成农三连的扶贫帮困任务.

四、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扶贫帮困工作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项政治任务,将其列入连队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切实解决贫困群众面临的各种困难.要坚持物资救助与精神文化救助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不断探索扶贫帮困新思路、新形式、新办法,确保扶贫帮困工作发挥最大的社会效应.

2、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各成员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逐级落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连扶贫帮困领导小组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做好扶贫帮困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激发全连职工群众的扶贫帮困热情,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帮困的传统美德,为搞好扶贫帮困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扶贫帮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司法行政机关以实际行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引导、扶持帮扶对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手段。根据《攀枝花市扶贫开发规划20xx—20xx》的相关要求和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部署,结合司法行政职能,现就我局20xx年度定点扶贫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定点扶贫帮村工作的指导思想

定点扶贫帮困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为重点,通过发挥本单位、本部门职能优势,采取智力的、科技的、经济的、科学的方法和措施,牢牢把握“奉献爱心,共建和谐新村”这一主题,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帮助定点帮扶对象解决他们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定点扶贫帮村工作的原则

在定点扶贫帮村工作中,应坚持发挥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的职能作用,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出个好主意”的原则,以实际行动,努力落实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解决定点扶贫对象的实际困难,把扶贫帮困工作落到实处。

三、定点扶贫工作的对象

定点帮扶对象:按照市委、市政府扶贫帮困规划和指示要求,以市扶贫办下达的具体扶贫点和单位进行扶贫。

四、定点扶贫工作的主要内容

根据攀委办函〔20xx〕14号、攀扶贫办函〔20xx〕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局的职能优势和盐边县渔门镇十村的实际情况,拟从以下几方面对帮扶对象进行定点帮扶:

1、由局领导带领局扶贫帮困小组成员,深入扶贫帮困村进行实地调研。主要是摸清基本情况,特别是掌握低保户、孤寡老人、病、残人员和失学儿童等情况,了解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使扶贫帮困工作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取得成效。

2、签订帮扶协议。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帮扶对象充分研究协商,拟定帮扶协议。帮扶协议一旦形成,并经双方确认签字后,则按协议条款逐条加以落实。

3、帮扶工作的重点。一是提供智力支持。要结合司法行政工作自身实际,加大对帮扶对象智力支持的力度,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学文化、学科学、学法律。在五·五普法期间,我们要经常对帮扶对象进行法制宣传教育,采取一定的方式,结合当前农民群众的实际情况,以给他们上法制课、赠送法律书籍和音像制品的方式,教育群众学法、用法、守法;以外出务工农民工中取得成功的人士为典型事例,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前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一条重要途径;以宣传学文化、学科学为重点,引导农民群众打破传统的种养殖模式,学会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千方百计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实现帮扶对象经济收入有较大的增长;以运用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的手段,解决好帮扶对象的各类矛盾纠纷,无偿为他们提供公证、律师及法律援助服务,达到建设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二是提供经济支持。尽管目前司法行政经费有限,但我们要千方百计克服一切困难,为帮扶对象着想,积极筹措扶贫资金,尽最大努力给予他们经济上的支持。本年度我们要在上年度扶贫资金的基础上有所增加。扶贫资金的来源:采取行政挤一点,协会出一点,职工个人捐一点的办法。在春节期间,向特困家庭提供一定的实物支持,鼓励单位职工捐款、捐赠衣物和其他用品。市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根据扶贫对象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些他们紧急所需的物资。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建立扶贫帮困长效机制,确保困难群众真正得到关心和帮助,经街道党工委研究决定,制定虹桥街道20xx年帮扶困难群众实施方案。

一、成立虹桥街道帮扶困难群众领导小组,明确帮扶困难群众标准,对社区低保、低收入家庭困难情况进行排摸和分类,制定帮扶标准,对低保户、低收入家庭患重大疾病产生的医疗费超过该家庭收入的,即可纳入帮扶范围,增强帮扶工作的可操作性;同时开展项目帮扶,缓解困难家庭子女高中、大学阶段的就学困难。构建三级工作网络,按照“个人申请、公正评估、集体评议、共同帮扶”原则,建立由社区居民代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组成的社区扶贫帮困评估小组,分别负责困难对象发现、评议、调查、审核、上报等工作。

二、做好“一帮二”、“一帮一”、“二帮一“扶贫帮困工作,即: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2户贫困居民;普通党员每人联系帮扶1户贫困居民;非党员干部每2人联系帮扶1户贫困居民。要定期走访,为所帮扶的贫困居民办事实,有实效,制定个人帮扶计划,有帮扶情况记录。

三、建立社区单位长期结对帮扶工作机制

辖区各单位开展“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单位采取与贫困居民“手拉手,结对子”的方式,结合贫困居民生活实际适时开展捐资助学帮扶就业、就医、帮助解决生活困难等活动。

四、建立扶贫帮困考核机制。把扶贫帮困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辖单位精神文明考核依据,对扶贫帮困工作扎实,取得实效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对领导不重视,工作不扎实的给予通报批评,并将党员领导干部扶贫帮困情况列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重要参考。

-->

扶贫帮困实施方案篇八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探索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尤其是开发学困生的潜能,努力教育和帮扶“学困生”,使其得到转化。

二、具体做法

(一)建立制度,明确职责。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原有的“学困生”档案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教育和帮扶学困生工作制度。

1、建立“学困生”个人档案。

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全面调查,认真排查“学困生”现状,按学习、行为规范等学困状况排查分类,建立个人档案。

2、制定“学困生”结对帮扶制度。

对已确认的“学困生”,学校分类组织安排教师结对帮扶,实行包抓责任制,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中级以上职称教师每人包抓两名学困生,其他教师每人包抓1名学困生。做到明确转化目标,责任落实到人。

3、强化跟踪流程管理。

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各班级要实行跟踪调查反馈制度,建立“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册,建立学困生帮扶流程记录记录,对其在家庭、社会、学校的成长过程进行跟踪调查,及时鼓励与引导学困生扬长避短,努力向上。

(二)注重方法,开展活动。

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帮扶教师要注重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对“学困生”,帮扶教师要真心爱护,要与之“心连心”,交朋友。充分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坚持多鼓励、多正面引导,切忌歧视、放弃。对学困生、教师念好“三字经”,即:立足于“鼓”,着眼于“拉”,着手于“帮”,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困生”的恐惧心理或逆反心理。

1、因材施教,重视学习辅导。

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帮扶教师要更新观念,注意方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帮扶。帮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用生动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吸引“学困生”,并根据需要经常给他们开小灶,缺钙补钙,缺铁补铁,着力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和成绩。

2、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开展学生互助活动。

良好的班集体,和谐的学习环境,往往对“学困生”能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各班级要以建立良好的班风为突破口,通过建立“帮扶对子”和帮扶小组,努力形成学生之间亲密无间、相互帮扶、取长补短的良好氛围,减轻“学困生”的心理压力,确保“学困生”能得到及时而真诚的帮助,使他们能有所提高,获得成功,增强自信。

3、发现闪光点,让学困生尝试成功的喜悦。

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帮扶教师要善于捕作“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坚持“五个一点”,即:多一点爱心,多一点鼓励,多一点点拨,多一点表现机会,多一点思想交流。在转化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提出分阶段的要求,对“学困生”中进步快,某一方面表现突出者要及时表扬鼓励,期中、期末评选“进步学生”,予以表彰奖励,让“学困生”从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困生深信人人都是成功者,尝试成功的喜悦,让更多的“学困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4、交流总结,评比考核。

建立“学困生”转化研讨制度。学校将每学期召开一次教育和转化“学困生”的交流会,及时掌握各班级教育对象的动态,研究教育手段和方法,做细帮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帮扶经验,及时交流推广,将学困生转化工作纳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考核指标体系,与教师评模树优、职称晋升挂钩,对转化“学困生”工作实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切实保证教育和转化学困生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扶贫帮困实施方案篇九

根据教育局印发《全市教职工联系帮扶困难学生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工作,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帮助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走出困境,全面构建起和谐关爱的新型师生关系,学校决定在全体教职工中广泛开展“师生结对帮扶”活动,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情况,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执政为民、和谐发展,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切实帮助解决贫困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努力让所有学生平等接受良好教育,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全体教职工

1、特困家庭和农村特困户的在校学生。

2、因天灾人祸造成家庭重大经济损失的贫困家庭学生。

3、父母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学生。

4、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贫困家庭学生。

5、其他原因造成经济特别困难的在校学生。

6、残儿童以及农村地区的独生子女、孤儿、单亲在校学生优先帮扶。

1.加强思想教育。结对教师要切实关心帮扶对象的思想成长,定期与帮扶对象开展谈心活动,向学生传授成长心得和人生经验,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努力用真诚的态度触动学生心灵,用乐观向上的精神激励学生奋发,帮助他们走出精神误区,勇敢面对现实困难。

2.参与生活帮扶。结对教师要深入关心帮扶对象的生活状况,对于能帮助解决的困难,要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协调各方力量,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让帮扶学生能够尽早免除后顾之忧,安心学习、快乐成长。

3.进行学习指导。结对教师要经常了解帮扶对象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其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制定帮学计划,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方法指导及行为习惯训练,做好学业辅导,通过知识结构的有效梳理和学习行为的逐步规范,促使他们重拾学习信心,重建学习目标,推动学习不断进步。

4.密切家校联系。要与暂时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家长进行经常性的联系,通过短信平台、家长会、学生家访等方式将结对帮扶活动的目的、意义及开展情况及时通报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学生近期的思想状况及学习表现,协调教育方式方法,努力形成在校老师“帮”、在家家长“促”的良好共育局面。

1.确定帮扶对象。每学期初的第1到第4周是确定帮扶对象阶段。学校统一印制《学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并下发至全体学生填写,全体教职工在深入摸查的基础上,确定1名帮扶对象,建立结对帮扶档案,对每一位家庭困难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家庭情况等都作详细记录。

2.制定帮扶计划。每学期的第5到第6周是制定帮扶计划阶段。要围绕解决学生存在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帮扶计划,保证活动取得实效。

3.开展帮扶活动。每学期的第7周开始实施帮扶活动阶段。结对教师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掌握帮扶对象的心理特点、行为习惯和知识基础,因人制宜地制定帮扶方法,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帮扶活动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检查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工会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

2、营造浓厚氛围。教师要从关心爱护学生入手,深入开展帮扶活动。要通过宣传帮扶活动中涌现的好典型、好事例,积极吸引全体教职工参与贫困生救助,营造关注、关心、帮扶贫困学生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2023年扶贫帮困实施方案(优秀9篇)
热门方案大全范文推荐:

★养老院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模板10篇)

★办公场所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优秀

★最新工作方案工作要求 调研方案工作要求(优秀8篇)

★最新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优质9篇)

★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实

★最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