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好班级总结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不仅是管理对象,同时是管理的主体,要实现班级管理的预期目的,必须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开发学生的潜在能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一、语言激励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主要是通过语言来鼓动和激励的,语言激励是班级管理获得成功的必要保证,作为班主任必须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提高自身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有效地实现班级管理目标。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1、口头语言激励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口头语言是凭借发音器发出的声音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言语形式,是最直接的语言激励,班主任在使用口头语言调动学生积极性时, 必须注意: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1)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现在的小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承认。班主任在与学生交谈时,要有意识地肯定其价值,提高其自我盼望水平,特别要强调学生的不可缺少性,使其意识到班主任关心他、重视他,使其兴奋愉悦,积极性高。
(2)慷慨地使用赞美之辞
人都有一种引起注意、得到认可、获得赞赏的天然欲望。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可多肯定学生的成绩,不要吝惜赞美之辞。学生会因受鼓励而兴奋,尽情发挥特长,树立信心。同时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和谐融洽。
(3)谨慎地运用否定性评价
人无完人,更何况是一个小学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常会利用否定性评价来指明学生的不足之处,间接地鼓励学生作出期待中的反应。但对人的不当批评,特别是伤及自尊心的,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因此班主任应谨慎运用否定性评价。
首先,批评应在私下进行,批评前应以亲切、肯定的话语作开场白,再与学生促膝谈心,使学生敞开心扉,接受意见。其次批评时对事不对人,只否定学生的过失行为,而不要贬抑他的自我。再次,在批评时应以请求、协商语气提出建议。发现学生失误,不要当作控制学生的把柄,而应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同他一起分析过失原因,使其心悦诚服。
2、书面语言激励
书面语言是凭借文学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挥发情感的一种语言形式,是间接的语言激励。班主任利用书面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要是通过评语进行的。要发挥评语的激励功能,必须注意:
(1)个性化。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实际上是突出学生的自我,肯定他的自我价值,从而鼓励学生自觉地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2)肯定为主。对学生的操行评定,要充分肯定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发掘闪光点,树立其自信心。对于学生的缺点要抓住主要问题,提出希望,相信其能改正。
二、队伍建设
班干部队伍是班主任与学生联系的桥梁。班干部生活在学生之中, 熟悉本班同学的情况,其本身在班中表现较突出,是学生的代表。因此,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方面。
1、民主选举
每个学期初,根据学生自荐、推荐,确定班干部候选人。在班队课上由候选人发表竞职演讲,学生无记名投票,选出新一轮班委。接着,各班委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制订班级工作计划,和相应的班委负责制定,让每一位班委都能在班级管理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2、权力下放
班干部是表现突出的,在学生中享有一定威信的。成立班委后,班主任应把自己的管理权逐步下放给班干部,具体工作由他们负责,班主任则加以指导、调控。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班主任要及时通知相关班委,让他们出谋划策,制定具体的于作步骤,班主任从旁协助。这样使班干部意识到班主任信任自己,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心,更好地调动了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这些班委是学生自己选出的,学生信任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非常支持,有助于班级的管理。
三、平等对待
班主任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全体学生,要一视同仁。对于后进生更应多关心。班主任要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有用武之地。这样班级中人人都有锻炼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表现自己的才干,使孩子的全面素质得到和谐的发展。
第二篇:如何搞好班级管理
如何搞好班级管理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已形成了共识。但是,人们又发现了另一种现象,那就是两个组织的各种要素相同或相似,但由于管理思想、管理方式方法不同,其质量效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于是,人们又认识到“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也出质量”。此话不假,一个学校也是这样,一个班级更是如此。实践也证明: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要想提高班级的综合素质和质量,必须从狠抓班级常规管理人手。那么,怎样提高班级管理的效度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要有先进的管理思想教育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效益来源于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的着眼点是“育人”而不是“管人”,管理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作为班级管理者应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一手抓教育,一手抓管理,将教育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教育促进管理,在管理中进行教育,不能只抓管理而忽视对学生的教育。有许多优秀班主任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同时,开展了大量的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解开了学生思想中的许多迷惑,解决了学生的思想问题,增强了班级学生的凝聚力,这种既管形又管神的管理思想必然会取得良好的管理质量。
2.要有科学的管理原则要遵循全面发展的方面性原则,因为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因而也就成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所以,班级常规管理就是把班级的全部
管理引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的实现中来,把常规管理中的一切实际问题如思想品德管理、行为规范管理、教育活动管理、日常生活管理等具体问题,都放在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系统中加以落实。片面抓学生的学习忽视学生品德的修炼和行为规范的管理是不可取的,实践也证明这种做法最终难以取得好的质量。
3.循序渐进的管理方法管理工作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具有层次性,这一特点同样也渗透在班级管理之中,表现在管理内容上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物质层面,即班容班貌如教室文化布置等;第二个层次是制度层面,即班级学生应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制度;第三个层次是精神层面,即强调尊重人、信任人、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三个层次是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排列的。因此,作为班级管理者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上,因为学生有很多思想问题靠规章制度是不能解决的。所以,作为班级管理者应重视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挖掘与管理,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4.要有勤奋踏实的管理态度班级管理重在平时,是靠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通过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教育和训练形成的。所以,作为班主任应勤跟班,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中的问题,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上很下功夫,增强工作中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的道德行为由偶然的不经意的不良行为转化为经常的一贯的良好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良好的班风,为取得良好的班级管理
效益奠定基础。
总之,对于班级管理者来说,只有树立先进的管理思想,把握科学的管理原则,遵循循序渐进的管理方法,坚持勤奋务实的管理态度,才能取得较好的班级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