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6篇

时间:2024-03-19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医共体是一个联合卫生组织。目的是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同步提高县乡两级医疗服务能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篇1】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自今年x月份我院与县人民医院结成医共体以来,在县卫计局的领导下,县人民医院的帮扶下,我院与县人民医院成了真正的“一家人”。大家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县人民医院专家定期到我院坐诊和指导,帮助我院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因为只有提高了基层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才能吸引更多的患者在辖区就近就医,进而大幅度减轻县级医院的工作压力,降低医共体的整体医疗成本,增加医共体的经济收益。由于基层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有明显提高,也能极大的缓解城乡居民的看病难。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1、落实双下沉,推动两提升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①现在每周三、周五,我们都有县人民医院派驻的心内科、神经内科专家、业务骨干来我院坐诊和业务指导,至今已派驻60余次,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我院的服务能力和工作质量。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②医共体建设启动后,很多以前只能在县级医院开的药品也沉下来了,卫生院的药品种类多了,很多药品还降价了,老百姓配药比以前更方便、更实惠了。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③不光是专家和药品下沉,通过区域“临床检验、影像诊断、心电诊断”,病人在卫生院采血、拍片后,由县级专家诊断。由于医共体远程会诊平台的上线,当卫生院遇见疑难杂症需要会诊时,可及时申请与县人民医院的专家进行会诊,让管理区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上级医院的服务。

  自医共体建设以来,2018年门诊人次达到59412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3.2%,住院人次3410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6.9%。2018年业务收入107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

  2、推进分级诊疗、促进上下联动

  自和人民医院形成医共体以来,通过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群众来我院就诊,可以预约县人民医院CT磁共振检查,预约县人民医院住院床位,并享受优先安排上转服务,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检查和治疗。而在县人民医院就诊的辖区病人,在病情稳定进入康复疗养期,或手术后愈合后需要长期康复的病人,或诊断明确,不需要特殊治疗或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患者,也能及时行下转至我院,方便了群众就近就医。

  18年以来,患者从县人民医院转入我院人次达到55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2%。

  总之,在医共体内,我们将更好的实现基层首诊,上下联动,双向转诊,促进有序就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节约医疗资源,并促进各级医院的发展。

  最后,我们也对医共体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一点建议和设想。一是专家下沉,希望能针对我院的特点,组成专业高效的管理团队,比如慢病管理团队,帮助管理区居民更好的控制血压和血糖。二是对需要下转的病人,由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开具相应的治疗方案,与我院的医生进行交接,确保患者治疗或康复的延续性和安全性。

【篇2】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①现在每周三、周五,我们都有县人民医院派驻的心内科、神经内科专家、业务骨干来我院坐诊和业务指导,至今已派驻60余次,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我院的服务能力和工作质量。

  ②医共体建设启动后,很多以前只能在县级医院开的药品也沉下来了,卫生院的药品种类多了,很多药品还降价了,老百姓配药比以前更方便、更实惠了。

  ③不光是专家和药品下沉,通过区域“临床检验、影像诊断、心电诊断”,病人在卫生院采血、拍片后,由县级专家诊断。由于医共体远程会诊平台的上线,当卫生院遇见疑难杂症需要会诊时,可及时申请与县人民医院的专家进行会诊,让管理区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上级医院的服务。

  自医共体建设以来,2018年门诊人次达到59412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3.2%,住院人次3410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6.9%。2018年业务收入107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

  自和人民医院形成医共体以来,通过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群众来我院就诊,可以预约县人民医院ct磁共振检查,预约县人民医院住院床位,并享受优先安排上转服务,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检查和治疗。而在县人民医院就诊的辖区病人,在病情稳定进入康复疗养期,或手术后愈合后需要长期康复的病人,或诊断明确,不需要特殊治疗或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患者,也能及时行下转至我院,方便了群众就近就医。

  18年以来,患者从县人民医院转入我院人次达到55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2%。

  总之,在医共体内,我们将更好的实现基层首诊,上下联动,双向转诊,促进有序就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节约医疗资源,并促进各级医院的发展。

  最后,我们也对医共体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一点建议和设想。一是专家下沉,希望能针对我院的特点,组成专业高效的管理团队,比如慢病管理团队,帮助管理区居民更好的控制血压和血糖。二是对需要下转的病人,由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开具相应的治疗方案,与我院的医生进行交接,确保患者治疗或康复的延续性和安全性。

【篇3】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自20xx年开始试点、20xx年正式推行医共体建设以来,xx市中心医院的运行活力得到释放,不仅自身在变强,也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强起来,一种新的医疗卫生服务新生态在区域内正在形成。与改革前相比——

  天,医疗收入从x.x亿元增长到20xx年的x.x亿元。医院门诊次均费用增长率从xx.x%,降低到目前的不足x.x%;住院次均费用增长率从x.x%,降低到平均不足x.x%。

  医共体内卫生院门诊量增加xx%以上,20xx年达到xx.x万人;住院患者增加xx%,20xx年达到xxxx人。常见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等均可在卫生院诊治。

  提供管理支撑,实施医共体管理。目前,医院对xx个乡镇卫生院实行紧密型医共体管理,对xx个乡镇卫生院实行松散型医共体管理。成立了以院长为理事长的医院理事会,以党委书记为监事长的医院监事会,组建基层卫生管理中心,出台了《中心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x项规范性文件。紧密型医共体内卫生院院长均由中心医院委派,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人员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执行统一标准。一个尺度量长短,既能够规范基层管理秩序,又保证了医疗质量。

  提供资源支撑,加大投入保障。在市政府投资xxxx余万元,改善了卫生院设备设施的基础上,医院又投资了xxx余万元,对松树和李官两个中心卫生分院手术室进行全面改造和设备更新,配备了全新的手术床、手术显微镜等设备,使它们具备手术的能力。目前,两家卫生院已开展手术xxx余台次,解决了老百姓就近就医手术的医疗需求。

  提供技术支撑,实现优质资源下沉。按照填平补齐、优化整合的原则,医院遴选了xx余名中高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到紧密医共体乡镇卫生院工作。实行医生轮转制和专家坐诊制,xxx余名专家对接出诊的卫生院,根据预约申请组建专家团队到乡镇手术,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三级医院的专家服务。为解决基层人手短缺难题,医院选聘乡镇卫生院院长、护士长各xx人,

  招聘医护及公共卫生人员xxx人,补充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采取“师带徒”导师制模式和“x+n”式导师学员“融合式”培训,组建讲师团定期到分院进行专科培训授课,打造“同质化”医护人员队伍。

  加强远程会诊系统建设,开展远程技术指导。医院为所有卫生院安装了his、lis、电子病历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实现医学影像、心电诊断和超声远程诊断、远程会诊。检验结果上下互认,总院与紧密型医共体卫生院执行统一质控标准,乡镇卫生院不再配置放射、超声、心电图诊断医生,缓解了总院和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上的压力。仅20xx年,网络心电诊断就达到xxxxx人次,影像pacs诊断xxxx人次,超声远程诊断xxxx人次,实验室集中化检验xxxxx人次。

  医院承担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任务以后,根据xx市政府出台的实施方案,制定了配套制度,对法人治理、绩效分配、人事制度等管理进行明确规范,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建立起符合实际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医院领导班子拥有相应的经营权、决策权、人事管理权、薪酬分配权,经营决策更加灵活高效,强化了医院自主权。医院建立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在待遇保留、职称评审、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对人才予以大力保障和支持,增强了医院吸引力,引进高端人才xx余人,x名专家被聘为医学院校兼职研究生导师,xxx名专家被聘为医学院校兼职教授。实行全员目标年薪制,实现了按岗聘用、合同管理、薪酬奖励,并向一线岗位、重要岗位倾斜,大幅提高员工收入待遇,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根据市、乡、村功能定位,医院把提高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调整学科整体布局。通过“横向拓展”“专科细分”,新增周围血管外科、介入综合科等xx个学科、亚学科,疾病诊疗向精细化、精深化方向发展。通过“重点突破”,打造符合区域疾病谱特点的、优势领先的重点学科,已有x个学科被确定为大连市二级医学重点学科。医院腔镜微创技术、心血管和外周血管介入技术已经形成专科特色,大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术已完成xxx例,介入治疗今年上半年已完成xxxx例,三、%。建立多学科会诊模式,20xx年还专门成立了mdt门诊,每年会诊达xxx余例。

  加强对外技术协作,与xx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等建立技术协作关系,加入由xx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牵头成立的医疗联盟,成为首批xx家紧密型成员单位之一,并与xx医院、xx医院等多家军地医院开通了远程影像会诊、远程病理会诊等项目,已完成远程会诊xxx次。

  按照“科学引导、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推进分级诊疗落实,医院制定了双向转诊工作制度,建立明确的双向转诊标准,科学进行病种分级;确立了预约诊疗制度,成立预约诊疗中心,并在门诊大厅开设专用窗口,为双向转诊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自20xx年正式启动双向转诊以来,医共体上下转诊患者达xxxx余人次,医院、乡镇卫生院收入和门诊总量均实现双增长,呈现出双赢的局面。

  加强医疗服务模式建设,提高预防保健能力。树立“大健康”理念,把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利用医院平台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牵头对全市城乡居民进行健康信息采集。目前,已为xx余万人建立健康档案,每年组织健康体检x万余例,为重病、慢病预防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大健康宣传工作力度,年均组织健康辅导、免费义诊近百场次,发放宣传品x万余份,受众xx万余人次。积极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家庭医生团队xxx个,辖区内常住居民签约率达到xx%以上。

  目前,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日渐成熟,已初步形成小病在乡镇、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格局。紧密医共体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患者在家门口的乡镇卫生院就近治疗、就近手术,大幅度降低了就医成本,群众获得感明确提升。

【篇4】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城市医联体建设,根据省卫健委等七部门印发的《**省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市卫生健康局高度重视,积极安排部署。

  一、成立领导组织,健全管理机制

  制定《**市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方案》《xx市推进医联体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组建由市长任主任,市人社、财政、发改、医保、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组成的医联体管理委员会,为推进我市医联体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二、精心组织安排,稳步推进工作

  我市根据省卫健委任务安排,结合我市实际,决定组建定州市人民医院与清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州市妇幼保健院与明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城市医联体。按照工作要求,牵头医院召开会议,制定章程,完善相关考核制度,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完成人财物统一管理。

  三、统计服务人口,实行打包付费

  市卫健局认真统计各医联体服务人口数量,联合市医保局将医保资金打包支付2个医联体,实现医联体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四、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分级诊疗

  组织对所有医联体成员单位的人员、财务、资产进行统一核算,交由牵头单位统一管理和使用;成立医联体财务中心,承担医联体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价格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和审计监督。整合组建检验、心电、病理、影像、消毒供应、后勤管理、物流配送等资源共享中心,以及人力资源、质控、信息、宣教等管理中心,并开展相关工作。组建医联体管理委员会,担负医联体的领导、保障、管理、监督责任;制定医联体章程,明确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明确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制定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收治诊疗病种目录,出台双向转诊标准文件,理顺转诊流程,留存双向转诊的工作记录。拉开医联体内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不同专业技术职称医师之间、不同难易程度诊疗项目之间的价格差距。完善医联体内药品配备和使用管理规范,实行医联体内药品、耗材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派驻主任医师等业务骨干进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目前我市城市医联体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县乡医疗机构合作关系还不够紧密,还需在政策上进一步突破,强化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发展的责任;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还非常落后、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在县级医院本身人手不足的情况下,要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带”起来还十分困难。医疗卫生服务重在强基层,关键在留住基层医疗人才。要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鼓励与支持医学在校或毕业学生优先到基层实习或工作。

【篇5】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市卫健委:

  20xx年是深入、高效推进医共体建设的关键年。我县作为全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之一,在考察先进地区经验做法之后,结合清水河县实际,努力探索,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前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积极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工作。我县2019年被列为全国567个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之一,在赴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和盐湖区实地考察学习医疗集团建设经验做法后,2019年4月14日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会议表决通过了《清水河县县域综合医改实施方案(试行)》。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政府办、组织部、编办、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卫健委、医保局、审计局等相关单位为成员单位的县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全面协调推进县域综

  合医改工作。

  二是组建医疗集团,完善内部管理机制。2020年6月28日县医疗集团举行揭牌仪式,医疗集团正式运行。医疗集团由县医院、11个乡镇卫生院和1个社区服务中心组成,坚持法人资格、单位性质、原有名称、机构设置、职责任务、政府投入、公共卫生服务指导关系“七个不变”,实行行政、人员、资金、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管理。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聘任医疗集团院长1名,副院长6名,集团内医院及卫生院行政事务归医疗集团统一管理;通过公开竞选、考核,组织部备案等程序,调整12名优秀人才担任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其中3名为聘用制合同工。针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向县委编办报送了《关于商请解决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报告》,就目前医疗集团机构性质、法定代表人、编制总量等问题商请县委编办解决;医疗集团成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全部成员单位的人事管理、人员聘用、调派、使用等全部统一管理;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对医疗集团药品、耗材采供进行统一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医疗集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耗材实行统一议价、采购、配送和结算,并优先使用国家“4+7带量采购”药品、医保目录内药品、基本药物。成立了集团内行政管理、医疗管理、护理管理、感染管理4个考核工作组,分别制定了各组的考核细则,定期对集团内各机构进行工作考核,将考核结果与机构绩效挂钩,实现人才、设备等医疗资源共享。同时集团医院内设9个管理中心(行政管理中心、财务管理中心、医教管理中心、医保管理中心、公共卫生管理中心、护理管理中心、药械采供管理中心、质量管理中心、院感管理中心)和8个业务中心(医学检验中心、放射影像中心、远程会诊中心、120急救中心、消毒供应中心、设备信息中心、超声心电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增设了病理科、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室、康复医学科、全科医学科、精神心理门诊6个门诊科室。开展集团内成员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完成集团内医疗机构财务审计工作,防止资产流失,做到财务账目清楚。形成县域一体、上下联动、信息互通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三是配备变态(过敏)反应花粉监测设备,提升基层过敏性疾病诊疗水平。医疗集团县医院成立变态反应科,有独立的检查室、治疗观察室、抢救室、实验室和过敏性疾病健康教育宣传室。医疗集团新购买配备了12台无创呼吸机和6台肺功能仪,配备医师11名、护士16名。12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在全科门诊加挂了变态反应诊室,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配备了专(兼)职医师1名、护士1名。8月10日送出1名医生、1名护士赴北京世纪坛医院观摩学习。集团内所有医疗机构均安装了花粉监测器固定底架,现13个花粉监测器均投入使用。医院与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日全天24小时进行花粉监测,根据每日花粉浓度预测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程度,截止目前花粉监测共计35天,监测到花粉种类分别为藜科2818个,禾本科1820个,蒿属5040个,松属108个,大麻葎草属52个,榆属6个,菊科4个,荨麻科4个,栎属2个,百合科2个,杨属0个,为分析研判我县花粉过敏源提供了依据,更为有效治疗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是强化信息建设,提高基层诊疗能力。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建设了远程协诊诊断系统,与县医院超声、心电、放射中心实现了“下级检查、上级诊断”诊疗模式;安装了(包括部分卫生室、服务站)“智医助理”辅诊系统;实现了HIS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的互联互通。集团医院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可组织各卫生院进行远程培训学习和召开远程会议。医疗集团成立以来,累计远程会诊12人次,远程教育64次。在县域综合医改的推动下,医疗集团喇嘛湾中心卫生院、宏河卫生院与市、县医保局签订了协议开展住院业务。

  五是坚持人才下沉,满足群众就医需求。集团县医院中医、西医、检验、放射、彩超、心电图等37名专家组建了8个医疗团队(每个团队至少有1名高级职称的专家),定期(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周一天或隔周一天)到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诊疗服务,通过传、帮、带在日常工作中为基层培养更多符合需求的医疗卫生人才,自活动开展以来,医疗集团县医院专家团队共下乡坐诊102天,其中西医大夫诊疗2165人次,开具处方1565人次;中医大夫诊疗1736人次,开具处方1454人次;彩超检查3850人次,血、尿常规检验3679人次,心电图检查1346人次;胸片检查717人次;同时充分利用医疗集团牵头医院人才优势,推进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抽组集团医院14名专家与卫生院医生、村卫生室村医组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每季度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对卧床不起、就医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门免费义诊服务。

  六是实施分级诊疗,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为了顺利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印发了《清水河县医疗集团双向转诊方案》,制定了双向转诊制度,下发了双向转诊流程,与相关单位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依托医共体的建立,逐步构建分级、分层、分流的救治机制,基本形成了“村级首诊、乡级复诊、大病进县城、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格局。20xx年,县医院累计上转患者35人次,县医院累计下转各基层医疗机构113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上转县医院患者280人次。

  二、存在问题

  一是医疗集团的单位性质、法定代表人尚需明确,由于现行机构编制政策限制,医疗集团办理法人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执业许可证等存在困难。

  二是医疗集团聘任了12名基层医疗机构院长、主任(法人),其中有3人为卫生院临时工,现行机构编制政策限制,3个卫生院《法人证书》、《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变更困难。

  三是医疗集团药品耗材采供实行统一管理工作推进缓慢。由于机构改革,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耗材议价、采购、结算属于市医保部门统一管理。

  四是多部门协作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需要多部门参与,在实际工作推进中,一些基础性工作因其它部门没有相应改革配套措施,在探索和突破上力度不大,配合衔接不紧密,使工作开展起来有阻力。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快医疗集团薪酬制度改革,健全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学习三明“工分制”,逐步探索薪酬制度改革。优先保障基层用人需要,薪酬、职称评聘向基层倾斜。

  二是探索建立县级统筹、重点保障、动态调整的编制池制度。

  三是完善药品耗材集中采购供应机制。统一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的药品目录,探索医疗集团内或与其它医院联合集中带量采购供应,改变乡镇卫生院药品采购困难和用药短缺现象。

  四是探索建立县域医疗人才招聘新机制,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统筹集团内人才资源,科学合理调动人才资源,为专业人才提供能够发挥特长、施展才华的环境。按照“招的来、留得住、用的上”的工作思路,放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招聘条件,探索将急需、紧缺专业有资质的合同制临时工纳入编制范畴,对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

  五是为进一步提升县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县医院逐步达到国家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按照“优质服务基层行”《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长远规划建设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六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为避免手工录入错误及程序繁杂的现象,正在建设体检数据直接上传公共卫生平台的体检系统。逐步实现集团内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信息互联互通。

【篇6】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防城港市港口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人员培训,推进资源共享,提升服务水平,医共体建设让辖区居民有更多获得感。

  1.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了《港口区医疗卫生服务城乡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港口区进一步加快推进医共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港口区医共体建设规划(试行)》,建立以城区区级医疗机构为龙头,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区级医疗共同体,制定了相关制度,实现了医共体建设全覆盖。积极会同财政、编委、人社、医保等部门,合理核定医共体的人员编制、经费保障、补偿机制等,确保医共体工作不断深入并取得实效。

  2.健全工作机制。医共体成员单位建立完善医疗核心制度、工作纪律、奖惩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在医共体内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统筹协调和分工合作机制,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方便群众就医。建立转诊、会诊的“绿色通道”,城区公立医院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纵向流动。

  3.注重财政支持。将港口区医疗机构(在编人员)的工资财政划拨比例由原来的港口区人民医院75%、公车卫生院70%、企沙中心卫生院50%、光坡镇中心卫生院50%、渔洲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统一提高至75%,并将港口区医疗机构(在编人员)原“五险二金”经费按工资财政划拨比例的75%,由城区财政承担。将港口区医疗机构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额部分(原来由医疗机构负担部分)由城区财政承担。每年给予每个县域医共体专项补助经费10万元,用于实施县域医共体的城乡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更新等。

  4.改善就医体验。城区公立医院投入资金数千万元为医共体下级医院添置医疗设备,安装信息化网络设备,硬化、绿化院内环境等,先后建成特色中医馆6个,对医联体下级医院科室设置、诊疗流程进一步进行规范,有效提升医疗服务硬件设施和服务环境,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5.促进服务下沉。对成员单位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择优选拔聘任,选拔了一批年富力强、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年轻干部出任院长。选派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中层医务管理人员和其他医护人员20多名,定期下乡对各分院进行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使分院业务工作进一步拓展,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6.强化信息建设。港口区人民医院医共体加入防城港市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实现了双向转诊、远程医疗、远程会议等。港口区医共体总院改造自身信息系统并向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开放,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系统中录入诊者检验结果、查询就诊者检验信息、打印检验报告。影像云系统正在建设,港口区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将实现影像系统数据联通,远程阅片、会诊功能,为就诊者提供手机app查询影像检验信息的功能。

  7.实施资源共享。今年医共体医学影像中心接待医共体各成员单位上送ct检查330人次、彩色多普勒检查12人次、医学检验137人次、消毒供应中心共接受医共体各分院器械消毒964件。医共体内共享pcr核酸检测实验室,目前累计开展核酸检测11745人次,医共体各分院实现医疗收入业务增长约3.69万元,医共体各分院病人到总院3各个医学资源共享中心做检查(影像、b超、检验)时,经济负担减少10.00%,让利群众2万余元。

  8.强化人员培训。积极选派医务人员到区级医院进修学习,重点培养临床医师、中医医师、护士、影像技师等,累计组织开展医共体医疗质量管理、基本操作技能、教学查房、院感处置等20余次,新冠疫情期间第一时间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方案》1-8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1-6版传递到各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中,共培训1000余人次,科学指导医共体成员单位快速启动预检分诊体温监测,以及正确使用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医疗防护用品,全面做好医务人员防护工作,确保医务人员人身安全。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