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20篇)

时间:2024-02-16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20篇)篇一

目前我国旅游产业保持着持续迅猛发展的态势,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是我国跨向世界旅游强国的根本智力资源保障。在全球旅游市场一体化、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我国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为现代激烈竞争的旅游市场有效地输送所需的创新型、开拓型、复合型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因此,顺应新形势变化,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笔者及课题组成员从我国旅游产业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出发,在湖北省教育厅重点教学研究课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质量保证研究与实践》的支持下,对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希望提出的“四轮驱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有所借鉴。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二、“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系构建。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一)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随着我国旅游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化,为适应新世纪复合型旅游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深刻分析我国现行旅游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套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其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以动态的实践需求为人才培养的驱动力,适时提供人才素质标准;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人才质量的保障力,全力打造核心要素智力资本;以多样的教学手段为人才成长的提升力,将知识转变为学生的能力;以全面的质量保证为人才发展的支撑力,管理支持并促进教学系统不断优化。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二)“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构成。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四轮驱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需要相应的配套资源支撑。“四轮驱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系统中包含4个一级子系统,即:实践需求、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质量保证,而每个一级子系统又包含若干二级子系统(如图1所示)。

(三)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功能构成。

是实现教学手段的智力保障;而质量保证是衡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配置是否科学的检验,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检验。

三、“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下面以湖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实施方案和实施的效果。

(一)以实践人才需要调研为前提。

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旅游高等教育应为社会提供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人才,首先必须对旅游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实践人才需要调研为前提的。我们通过进行“旅游发展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一用人市场调查课题以及从教学实践、实习实践等环节的研究,从中反映出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了解用人市场对未来旅游人才质量需求的状况与趋势。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代旅游企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要求日益提高,具备一定的服务技能又掌握大量管理知识、有良好管理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符合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这些调查结果为“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从而避免或尽可能减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盲目性和风险性。

(二)以旅游专业教学计划为纲要。

教学计划是本科生教育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整个专业建设的依据与目标。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实践人才需求为前提,以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与优化教学计划,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目标要求丨2,使学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和素质结构,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技能操作,能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成为适应社会的能力型、复合型人才。我们坚持教学计划4年一调整的原则,既保持教学计划的相对稳定性,也注意定期的完善与修订,力求教学计划的博与专相结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在管理学科的框架之下,分设具体专业系列,使学生根据自身学业优势和发展目标做出选择,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有选择地开发新课程,优化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接触到本专业的最新知识与方法。

(三)以教师整体素质提升为保障。

教师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科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素质。为使教师素质得到整体提升,在现有的基础和目标上,我们釆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对优秀教师提出了塑造名师和标兵工程、年轻教师博士化工程、骨干教师梯队建设等方案和举措,大力提倡师德师风建设,同时给教师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使得本专业的师资队伍整体实力大大提高,并促进了专业建设的迅速发展。

(四)以学生学习能力增强为核心。

教育要体现它的真正本性,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教育必须是从学习者本人出发的,不以学科为中心,而以学生潜能发展为中心,突破传统教育的“三中心”,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而非教师中心,对课程也是强调过程,而非“跑道”,使教育更合乎人性。“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注意到了教育的本性,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与多样化,改变以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实行互动式教学、探讨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和实地教学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未来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多样、灵活的教学方式也提高了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五)实行教学手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多元。

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合适性是高质量教学的保。

障。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釆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耦合。如针对《旅游规划与开发》、《饭店管理》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釆取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媒体较强的直观性和动画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釆用案例教学能将枯燥的理论融入到感性的实例之中,以便学生理解和消化,学以致用;针对较新型、在我国历史较短的课程如《旅游人力资源管理》等则釆用双语教学的手段,一方面有利于吸取国外最新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有助于提供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旅游人才;针对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如《饭店房务运行与管理》、《饭店餐饮运行与管理》和《导游业务》等采用观看录像、实地观摩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利于学生能真正掌握应有的技能。

(六)实现教学、科研与教材建设的相互促进。

在教学科研的同时,我们倡导教师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将科研成果引入教材案例与理论分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并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如在众多规划实践的基础之上,相继编制了国家“九五”和“十五”规划教材一-《〈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学概论》等,同时以此规划又引导一系列新的研究项目如福建海滨旅游带规划和汉阳旅游规划的编制等;在对旅游饭店进行一系列科研的同时,编著旅游专业研究生教材《旅游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同时此教材又引发了我们对国有饭店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等相关课题的研究与思考。正是这种科研与教材的不断相互促进促使我们教材编制的高质量和科研成果的高水平,形成了一定的专业实力和品牌形象。

(七)注重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习基地的统一。

旅游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针对这一特点。

“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校企结合、产学相结合的办学方向,以行业为依托,建立长期稳定、岗位清晰、定位准确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特点和功能,强化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最大限度地拓宽人才培养的空间,如武汉东湖大厦、天安国际大酒店,长江游船总公司等知名企业都是我们的'实习基地。在校内我们建有完备的实验室(导游模拟实验室、客房操作实验室等),学生实习前进行一段时间的封闭训练,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然后送往实习基地进一步进行操作技能和管理方面的实践。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尽可能在设备设施、操作程序上保持一致,并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景点管理方面的专家来指导实验室的封闭训练,以尽量节省学生毕业后融入社会的时间。同时实习基地也成为我们观察行业动态的窗口、获取行业信息的重要途径,据此我们可以及时进行教学调整,使我们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旅游市场。

(八)促进过程管理与全程质量保证紧密结合。

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再到教学效果的考查都进行了相应的有效的监控。并且为了更好地促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形成人才培养与市场运作的良性双向互动,我们拟从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教学方案优化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体系、专业考核评估体系和教育格局优化体系五大方面构建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体系131,其中,每一个方面构成了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而每一个子系统下又有特定的丰富内涵,共同促使这个相对开放的体系升级优化。过程管理和全程质量保证体系的结合有效地保证了“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

四、“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效果评估。

多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上述的8大实施要素,孜孜不倦地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研究,从教学计划、教学手段和方式、教材建设、实习基地建设以及质量保证等环节切实贯彻实行“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建设上台阶,品牌实力凸现。

专业建设是保证专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旅游专业自从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专业的建设。通过多年来的努力,特别是在“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下,专业建设日益成熟,并形成一定特色。在去年学校的品牌专业建设评比中,我们旅游专业从全校的40多个专业中脱颖而出,成为我校的8大品牌专业之一,被列入学校重点建设行列;同时根据中国教育网的调研统计,在全国320所旅游院校中,我们旅游专业的综合实力排名第9,是湖北省高等院校中唯一进入前10名的院校,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湖北省“十五”期间的人文社科旅游重点研究基地也依托我校的旅游专业而建,专业品牌实力凸现。

(二)课程建设取硕果,示范效应推广。

课程体系建设历来被视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实施“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我们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总体思路是“加强基础,精选内容,重视实践,扩大范围”,以培养出专业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在设置合理课程体系的同时,我们非常重视核心课程的建设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系列的精品优质课程在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

(三)教材建设高质量,专业影响护大。

教材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长期以来,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教材陈旧、质量不高、理论性太强,与实践脱轨或落后于实践,不能起到指导作用。

我们在实施‘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努力克服这些弊端,坚持科研与教材建设相互促进的原则,编著了一系列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材。

(四)科研成果服务经济,行业效益明显。

我们在实施“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坚持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方针,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如我们编制的《武汉东湖风景区旅游发展规划划〉为东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发展依据,并为东湖旅游发展争取到国债资金1200万,大大促进了东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事业的发展;从开始,我们相继为福建省、福州市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现在正在着手编制《福建海滨带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为福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我彳门还编制了《汉阳区旅游发展规划》,为这些地方的旅游发展提供大量的智力支持。

(五)教师整体实力提升,团队建设加强。

我们在该课题研究的推动下,教师整体实力迅速提升。在骨干教师梯队建设中,我们将骨干教师分团队建设,并实行梯度开发,形成了基础课团队、专业课团队和专业课团队,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对于骨干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教学和科研压力,并创造条件让他们出国深造,促使他们更快成长。

(六)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优势特征显著。

“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教学资源为核心保障力,以实践需求和教学手段为驱动力和提升力,以质量考核为支撑力,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在“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下培养出了一批具有旅游整体发展意识、专业理论扎实、动手操作能力强、有一定管理才能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1.教学效果。

“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都做了一定程度的创新,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在最大程度上优化教学资源,使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教学,学生也能够积极自主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我们从教师质量分析、学生成绩、学生优秀论文率以及学生座谈会纪要等方面作了一些调查,从中可以看出自从实施“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来,我们的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我们对模式引入前后学生对教师上课效果评分作了抽样调查,可以看出教师的上课质量得到进一步的肯定,教师a等级比例明显提高,而d等级比例有所下降。

在我们申报课题后的实验调研中,级为正好处于我们引入模式前后的对比期,我们将该年级学生主要专业成绩进行了统计对比研究,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们在‘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指导下培养的学生综合实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学生在第4年的毕业实习中大部分被实习单位相中,要求毕业后留在实习单位工作。近几年我们的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在90%,即使是在受非典影响,整个旅游业遭受灾难性打击,我校旅游专业的就业率也达到86%,这在湖北地区同专业中也位居榜首。

由上表可以看出,学生成绩的整体分布随着“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引入逐渐向优秀区域显著位移。

2实践效果。

“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除了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所提高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有所增强,大部分学生可以一次性上岗,其余学生通过再培训也能上岗。而且从近几年我们指导学生旅游饭店服务与管理、导游与旅行社管理实习和景区实习中可以发现,学生上岗实习的应变能力增强,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明显提高,很多学生能为实习单位指出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得到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

2000级至级学生一次性上岗率和再培训上岗率统计如下:

表3学生实习上岗率。

3.就业率。

我们在‘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指导下培养的学生综合实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学生在第4年的毕业实习中大部分被实习单位相中,要求毕业后留在实习单位工作。近几年我们的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在90%,即使是在20受非典影响,整个旅游业遭受灾难性打击,我校旅游专业的就业率也达到86%,这在湖北地区同专业中也位居榜首。

4.大赛获奖率。

“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赛事,学生在大赛中表现突出,如在新世纪导游大赛、挑战杯作文比赛中,经常获得各种奖项。近几年学生获奖情况统计如下:

5.学生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即自我主动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九因此,科研能力的培养对旅游人才的未来发展潜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采用课内培养和课外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课内培养主要通过教师结合讲授,有意识地把科研问题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和增加学生作业中的科研含量以及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3种途径来实现;课外培养则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校内外旅游科研和学术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学生自己积极申报校、院级各种课题来实现。

6.学习工作能力。

“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以利于适应现代的学习型社会。比如,近几年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出现了一大批优秀论文;从学生考研情况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加强,并且每年都有很多学生考取重点院校继续深造。

学生对不同行业的综合适应性强,就业面广,在工作中晋升的比例也相应高达50%以上。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20篇)篇二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学制及教学过程等诸要素的组合。?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就是要根据不同情况对以上诸因素进行优化设计组合,寻求一个较理想的、符合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起步于1979年,以上海高等旅游专科学校的诞生为标志;大学本科旅游专业教育则起步于1980年,以杭州大学招收全国首届旅游专业本科学生为标志。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教育的发展走过了一条由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道路。截至2017年底,中国大陆共有1641所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旅游管理、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专业。其中,高等院校770所,100多所高等院校可以自主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等职业学校871所,现有在校学生约79万人。不同层次的旅游院校为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和储备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然而,旅游界有关我国旅游人才培养供需错位、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批评之声一直不绝于耳。旅游人才培养仍存在着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动手能力差、结构不理想、急需人才缺乏、人才外流严重等突出问题。据有关统计,旅游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到旅游行业的还不到总人数的50%,而两年后能继续在旅游行业的本科生也只有40%左右,也就是约有80%的旅游专业大学毕业后没有在旅游行业就业。旅游专业毕业生“非本行业就业”、“学非所用”的就业倾向,对学生来说,是对大学学习几年积累的旅游专业优势的一种浪费;对高校来说,是旅游教育资源的一种损耗;对旅游企业来说,会提高其专业培训成本;对社会来说,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现行旅游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20篇)篇三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文化、教育、旅游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进一步构建和优化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必要。因此,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于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并以我国旅游行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为基础,提出了具体的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策略。

关键词:全域旅游;人才培养;培养路径。

全域旅游是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一个新兴词汇,一般意义上的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固定社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行业支撑的,通过对该固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和整合,进而实现旅游、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服务、地方法规等整体、全面、系统的优化和提升,最终实现该区域内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树立以旅游业为中心的新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协调发展理念。各行各业、各部门、民众需要共同参与到全域旅游之中,充分利用旅游地的各种人力、财力等资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体验,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进而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

一、新环境下全域旅游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

(一)全域旅游背景下发展现代旅游的新战略。

现阶段,全域旅游业的总目标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固定区域旅游业的全域景观、环境、生态、服务、市场秩序、基础设施服务一体化和精细化,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实现固定区域内全域旅游的交通便捷、酒店服务、医疗服务、环境优化、综合信息完善、人才储备体系健全等一体化服务,实现综合性较强的全域旅游模式。逐步实现全域旅游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化基础设施逐步实现的过程,这就包括体制机制建设、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设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完善和优化基础设施以及逐步优化产业布局等一系列的基础工作,而在这些工作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业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

(二)全域旅游背景下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域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现阶段我国旅游业的总体发展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总体发展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总体服务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基于全域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我国对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到2020年,我国部分省市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翻一倍。以我国旅游大省海南省为例,到2020年,海南省对旅游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将达到8.1万人,而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将达到7.6万人,对旅游专业服务人员的需求量将达到33.7万人,全域旅游将进一步解决海南省200多万人的就业岗位。

(三)全域旅游背景下对专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随着我国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发展全域旅游应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此解决全域旅游背景下对专业旅游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所谓专业旅游管理人才是指旅游管理人才、旅游服务人才、高级旅游企业管理人才以及旅游服务人才。众所周知,旅游这一概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其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变化。在全域旅游的大时代背景下,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定义也逐渐发生变化,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其外延和内涵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而扩大。由此可见,针对全域旅游背景来培养专业性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只有大力培养和发展管理、技术、服务、指导乃至设计和销售等方面和领域的人才,才能进一步推动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全域旅游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虽然,当前我国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值得鼓励,但是基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我国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这些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旅游培养模式过于传统,缺乏创新。

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分析后发现,我国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模式下存在着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传统,缺乏创新的现状。比如,在很多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中,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设定、专业核心课程设定、课程体系规划等专业培育模块的设置存在单一、静态、传统等不足,缺乏创新性和现实指导性。在很多情况下,因为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原因,很多高职院校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出现趋同的现象。在旅游专业性人才培育方面,我国高职院校尚未形成国外先进的“双元制”或者“洛桑模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我国高职院校旅游业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但是实践能力、操作能力较弱的“倾斜式”人才培养和发展模式。

(二)旅游业人才管理和培育方式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我国当前存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到旅游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后,进入旅游管理等专业相关的旅游公司,但是旅游公司在对人才管理、培训等方面缺乏相关的系统性、专业性指导。当今社会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此加强旅游业业内对旅游专业人才的管理和培育是十分必要的。实践中,旅游业在就业现状中存在就业人员流动性加大的发展趋势,而且很多旅游企业的主管认为,专业的旅游技能、礼仪和社交技巧等方面的培训,虽然可以提高专业人才的工作水平,但是却不能改变旅游业专业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现状。从我国当前旅游专业人才的管理和培育情况来看,缺乏稀缺性和专业性的培育机制,因此,在今后的旅游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要加强对旅游业校企之间的合作,完善旅游专业人才管理和培育方式的`管理模式。

(三)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旅游业一片“大火”,但是这种繁荣发展的背后隐藏的却是我国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专业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的现实问题。我国全域旅游和西方国家相比存在起步晚、基础弱的现实问题,而且政府对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障碍。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在旅游高级经理人和资本运作人、前景发展规划、市场风险评估等方面都存在缺乏专业性人才的现象,而这个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全域旅游快速发展的现实问题。

随着全域背景下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结合各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寻求和探索符合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是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全域旅游的现实需要。只有构建一支懂技术、善管理、精管理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培育出一批高素质、有理论、有实践、能创新的专业旅游管理人才,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全域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培育旅游专业管理和服务专业人才。

全域旅游是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产生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时代精神的旅游经济运行模式。所谓全域旅游是指在传统的由单个景区景点到整个景区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旅游模式,即由点及面、由面及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新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无论是对旅游管理部门还是对旅游专业的从业人员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全域旅游工程的开展,必须全民参与,以建立全民参与的旅游管理人才的新模式,树立以市民为培养对象的全员参与的全民旅游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和技能意识。在构建全域旅游新模式的过程中,必须树立高度的全民参与意识,要让市民具有服务意识和技能意识。这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旅游管理部门、教育界、学术界以及旅游业”等四部门联合培养全民参与的旅游管理人才模式。这四个部门中,对教育界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该固定旅游区域内的高职院校以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先进的人才管理技术,把握有利的软、硬件设施和资源优势,鼓励、支持和引导旅游从业人员利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学习旅游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开设远程教学,打破传统教学中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多样、方便的教学模式。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向学校“定制”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人才,学校向企业输送专业性、理论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人才。第三,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旅游管理相关的成人教育专业,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第四,突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课程的专业性,高职院校在进行旅游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根据院校所在区域的旅游资源对课程开展进一步细化,以突出旅游课程的专业性。在旅游课程教学方式上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外出实训等形式开展。旅游管理专业除了要进行导游服务技能教学外,还需要重视学生酒店服务管理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的“国际化”水平。

当前情况下,我们要立足于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的现实情况,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的“国际化”水平,积极引进和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培育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具有国际化标准的、专业水平较高的全域旅游专业性人才,就要以与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状况相符合的,并符合国际旅游和国际教育发展方向的现代化旅游专业教育课程,以全域旅游专业课程建设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第一,在高职院校开展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国际化专业课程,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旅游管理理念。第二,加强与国外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结合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开设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第三,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增设国际教育的相关课程,重视对外语的教学与考核。第四,注重“知行合一”,加强对教师、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通过对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实现我国全域旅游的国际旅游管理水平,为推进我国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第五,采用现代学徒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充分展现了旅游企业与高职院校双元主体的办学理念、能力与知识融合的旅游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教师与旅游企业经验丰富人员的双师教育机制。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在教育部门的引导下全面合作,以此来改善旅游企业招聘人才难、旅游人才自我价值难以实现的现实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全域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竞争和压力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全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寻求新发展、突破新境遇、打破发展瓶颈的重要形式,因此,探索“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所谓探索“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是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并在新的融合过程中实现新的市场竞争力,增强旅游业的市场占有份额与活力。在产业升级和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注重对旅游业市场拉动力和融合力的运用,为相关产业、相关人员提供不同领域的就业岗位和服务平台。比如,在“旅游+城镇化”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发展模式下,进一步推动景区的城镇化水平,以大力发展特色、民族旅游业为支撑,积极引导和鼓励特色旅游业对景区城镇化水平的建设。通过对“旅游+新型工业化”的复合型人才的建设,以地方旅游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品、产业,以旅游业带动本地工业和手工制造业。另外,大力发展“旅游+新型农业化”的复合型人才的建设机制,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休闲农业的转变和发展。由此而见,进一步探索“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今后我国全域旅游背景下人才培育、发展的新趋势。总而言之,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固定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应该加强对全域旅游背景下人才的培养。首先,旅游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全域旅游的宣传,利用多维度全方面的宣传,呼吁全民参与。其次,在传统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再次,进一步加强对西方国家先进经验的学习与借鉴,并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制度符合我国国情的旅游专业核心课程。最后,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实施符合时代精神的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从而培养一支专业素质强、管理能力过硬、操作能力较强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对于我国全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20篇)篇四

一、概述当前,随着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的日益重视,日渐对教育类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前教育的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不能仅仅是幼儿的守护者,还应是幼儿成长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此类人才必须要有足够的文化修养、也拥有合格的儿童教育专业知识与理念,这样才能充分发掘儿童的能力,使其可以结合自己的个性和特征健康成长。但客观地讲,当前在学前教育领域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许多幼儿园的现任教育工作人员并没能具备与社会要求相适合的专业素养,距我国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如何进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当前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在此背景下进行研究,在就业市场的需求和科学的教育理念下,构建更加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具有比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当前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许多地方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用人市场的需求。结合作者的实践,最重要的改革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培养目标的改革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必须和用人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完全对接,这样才能产生一批具有专业素养、同时又能在社会上体现出价值的优秀毕业生。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在飞速发展变化,经济总量连年提升,产业结构更新换代,随之而来的是日益提升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应该以敏锐的触角捕捉这些用人需求,随时调整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幼教大发展的背景之下,无论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幼教机构,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均水涨船高。一方面,这些毕业生必须能够具备与学前教育相关的理论和技能基础,具有熟练的幼儿教育基本技能,能够胜任在托幼机构的一切工作。另一方面,他们必须能够在儿童教育学与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为幼教课程设计出合理的课程方案和计划;由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育成长均处于关键时期,所以这些毕业生还应做到在深层次上理解和识别儿童的各类需求,从而以合理的方式挖掘儿童自身的潜力,使其能够保持旺盛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由此可知,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其目标:第一是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也有非常全面的理论知识功底,在幼儿教育方面能够具备非常系统的知识结构,拥有完善的理论知识,熟知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同时具备科学的儿童观。第二是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学习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所有基本能力,尤其是保教活动的能力和与专业相关的教研课题研究能力。第三是人才培养的素质目标,这些学生应该逐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拥有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拥有必要的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在课程体系方面,首先应该明确的是,高职院校与本科类院校的目标是有差别的,其更加关注的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在这个前提下,可知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并不能照搬到高职院校之中。一部分院校原样照搬了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虽然做出一些调整,但是依旧存在着理论知识过多而技能训练缺乏的情况。高职院校应该将课程体系的设置建立在怎样培养技术型、应用性人才上来。作者结合自身的实践,为高职院校设置了五个方面的课程体系。第一方面是人文素质体系,这个体系关注的是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课程的类别包括思想修养、法律基础课,毛邓理论,以及信息技术、英语课程等等;第二方面是职业基础体系,这个体系关注的是增强学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涉及到的课程门类包括口语、婴幼儿心理学、儿童文学、卫生健康等;第三方面是职业技术体系,这个体系关注的是如何提升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素质,涉及到的课程包括乐理知识、儿童舞蹈、乐器演奏等;第四方面是职业素质体系,为学前教育的学生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打下基础,涉及到的课程包括教育技术、综合训练等;第五个体系是实践体系,通过为学前教育学生创造专业实训机会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这里的教学手段强调的是学前教育学生的实习,高职院校由于培养目标的原因,应该下大力气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当学生通过一些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的时候,学校应该为其创造直接在幼教机构进行实习的机会,使其具备足够的职业技能。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首先应该扩大自身的专业实训基地,从而给学生创造足够的实习环境,学校可以与附近一些幼教机构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从而达到双赢互利。此外还应进一步丰富学生实习的具体内容,例如,可以把学生在幼教机构的实习与幼教机构日常的教学管理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未来的工作状态,学生拥有了实践经历,将来毕业走向社会之后就更加容易适应环境,快速蜕变为社会所需的人才。鼓励学生破除空间限制,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去真实的幼教岗位进行体验。以实地的考察和参与来真正感受到自己专业的价值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最为重要的一环便是顶岗实习,这就要求学校应该增强对此类实习模式的管理,高职类院校的教育内容中,顶岗实习是非常不可或缺的组成板块,学生通过定岗实习,才能够作到将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而对于学前教育这个专业,通过定岗实习能够更加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之中逐步了解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结合自身已经掌握的教育理论,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由此可知定岗实习是一名学生成长为合格幼教工作者的必经之路。

因此,高职院校首先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课程体系中加入合理的顶岗实习模块。作者所在的某学院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能够胜任省内幼教机构的一线教师岗位,并且拥有足够的创新能力、职业热情以及职业道德,理解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学前教育理论活学活用的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幼教人才。在这个目标的导向下,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学生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学院联系接受单位,派所有的学生参加共计6个月的顶岗实习。结合学生定岗实习之后的体会,可知在实习的过程中,使他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受到了来自实践的思想教育,更加了解了幼教事业的神圣,明晰了自身的努力方向和人生道路。

在顶岗实习的体系建设方面,作者在实践中所总结的经验包括:首先应该使顶岗实习的内容尽可能丰富多彩,全面涵盖幼教专业。学生应该在实习的过程中全面体会到幼教工作者的所有工作内容,逐步学习独立带班的技巧,能够在不求助外力的前提下编写带班教育的所有文案。其次应该重视在学生实习中的指导工作,肩负着指导任务的教师必须了解其具体职责,还应督促学生遵守专业规范。第三应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规范,作者的做法是将实习过程细分成三个有机联系的步骤,步骤一历时一个星期,学生在这个阶段必须能够初步了解幼教工作者的整体工作。步骤二历时六个星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掌握独立带班的技巧。步骤三历时三个星期,学生应该在这个阶段结合自己实习的经历写出河湖规范的实习总结和教学案例。第四是重视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学校应该成立实习指导小组来时刻关注学生的实习过程。

(四)评估模式改革高职院校不能通过一张考卷来对学生给出最终的评价,作者推荐多维的评估模式,从而对学生的考核更加立体和科学。具体的模式阐述如下:首先,应该兼顾形成性的评价与终结性的评价。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荐,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往往引入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当学生完成一个既定的任务之后,由相关的评估人员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结合其实际完成情况和进度给出形成性的评价,而在整个任务均已完成之后,在进行终结性评价,通过同时关注结果和过程的评价模式,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更好地查漏补缺。其次应兼顾理论知识的评价和实践技能的评价。不同门类的知识有着相应的评价指标,因此评价的方法也应不拘一格。举例来讲,对于通常的理论知识,依然可以选择笔试进行考核,但许多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包括音乐舞蹈等,建议教师脱离纸张试卷的束缚,以表演、编曲、编舞等方式给出更加合理客观的评价。第三应该兼顾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学生在参与项目实训的过程中,实习基地的工作人员往往对其表现更具有发言权,可以将这些人的评价作为学生考核结果的一部分,为其设置合理的权重。

[1]代东东.五年一贯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双语幼教方向)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110-111.[2]孙秀秋,王兴杰,王乃娟.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4):210-202.[3]郭红霞.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校园合作培养模式探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7):37-39+43.[4]王玉华.中澳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比较研究———以齐鲁师范学院与澳大利亚南岸政府理工学院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2):19-22.[5]杨达,来嫔.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以四川幼专三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9):101-103.[6]李立新,赵丽“.专业标准”背景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8-31.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20篇)篇五

在“十一五”期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旅游专业发展迅猛,旅游经济总量呈现出不断上升态势,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品日益丰富。但是,目前仍然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为促进旅游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需要尽快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要抓住当前旅游行业发展的特征与趋势,加快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也是现阶段高校旅游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满足旅游产业国际化对人才的需求。

在旅游产业国际化进程中,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任务。高校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时,在追求量的基础上,还要保证人才的能力与素质要与国际竞争需求相符。高校要主动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时改善教学方法,有目的性的培养能力、素质、知识都能满足国际经济竞争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要重视培养具备较强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二)为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人才保障。

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过程中,必须为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人才保障,促进经济的发展。要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合理制定培养的规格与结构,在课程设置、专业设置以及技能培训等方面,要及时进行改革与调整,为社会经济各阶段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复合型人才。

(三)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个人就业要求。

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与改革深化过程中,市场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各旅游企业、乡镇旅游企业、私营旅游企业、跨国旅游企业集团以及各类旅游市场提高了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以旅游市场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要掌握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比如市场营销学、酒店管理概率、管理学概率以及旅游学概论等。并且在重视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对人才培养的方向进行细化,设置饮食保健、景区规划与开发、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会展管理、餐饮管理以及酒店管理等不同方向的课程,让学生能够从自身兴趣爱好、成长环境出发进行选择,指导学生明确择业方向,做出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主动思考与学习能力、自主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得到培养。

(二)加强校企合作,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高校具备丰富的人才资源,在整合现有的办学设施的同时,要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实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让信息与资源得到共享。在合作关系中校方具备办学资源与人才,能够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管理诊断以及产品开发等服务,这样在提升校方教学能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也让学术更具实用性,这是其转换成生产力的关键内容。而企业能够为校方提供实习场所、实习物资以及动态的市场信息,并获得员工培训、企业诊断与产品开发等服务,具体有以下三点:。

1.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设计与执行,让人才更具实用性。企业参与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执行,能够保证高校人才培养与旅游行业需求步调一致,提高课堂教学的应用型与实用性。可以成立由旅游行业专家、校内专业学者与企业管理者共同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企业岗位人才在技能水平、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的要求进行分析,找出传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缺陷,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与完善,培养新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2.企业参与学生定岗实习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对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设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必须对实践课程予以重视,相比于其他很多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更要重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定岗实习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部分。企业参与学生定岗实习的指导,要定期邀请旅游行业相关专家为定岗实习的学生做专家报告,让学生定岗实习的技术含量得到提升,这样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极为有利。

3.企业参与实验基地的指导与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建设实验基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建设实验基地,能够让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掌握应用理论知识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让学生学习企业软件使用技巧、导游讲解技巧、旅行社经营管理技巧、酒店服务管理技巧等有了基本的活动空间与设施,能让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得到锻炼,为学生快速适用岗位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文化修养、较强应变能力与职业技能,以及较强的亲和力与较好的服务态度。这里面职业道德尤为重要,是学生为人处事的基础准则,并且也是企业员工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

(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端正学生择业价值观。

当然,很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很难找到对口的管理岗位,存在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不愿从事企业基层工作,并认为基层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导致在工作中很难提起热情。因此,高校要重视引导学生找到自我价值认识与定位,了解自身劣势与优势,端正学生从基层做起的心态,让学生明白只有在基层岗位锻炼与学习之后,才能掌握企业的运用与操作的方法,这是做好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

(五)实行专业课课堂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外语沟通能力是其最基本的职业技能素养要求。对于国际化人才市场的需求,高校要支持双语教学,增设外语选修课,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这样才能跟得上旅游业国际化的步伐,实现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增强[4]。另外,对于专业课程设置而言,不仅要开设普通高等教育必修的大学英语课程,还要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各就业方向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设英语课程,比如商务英语、旅游酒店英语等。

(六)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师资力量。

只有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才能更好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在高校整体教学水平的评估中,师资力量是其重要的标准之一,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对教学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所以高校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必须对教师的实践经验与挂职经历加以重视,或者是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旅游企业中聘请专业基础好、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为学生进行授课。

三、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让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旅游市场需求,就要合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尽快培养出与旅游行业需求相符的应用型人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抓住机遇,努力摆脱专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因此,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改革过程中,要将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尝试,在增强学生毕业后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也满足社会发展对旅游人才需求的变化。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20篇)篇六

目前我国旅游产业保持持续发展的状态,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是我国旅游产业与国外接轨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全球旅游资源不断优化整合的今天,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旅游市场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所以,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是势在必行。

引言。

在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专业设置不合理,缺乏专业特色,重理论知识传输,轻就业技能培训等。所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该建立在旅游行业特点、市场状态和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能力培养为导向,结合校内专业知识学习和校外实习培训等方式,增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着专业教学内容和培训体系的方向,可以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打好基础。旅游行业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专业,而旅游管理专业又具有明确的专业指向性,所以多学科理论知识交叉培养和强化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从专业内容上看,旅游管理专业是以管理学为基础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又涉及到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几个方面,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泛的知识涉猎。从岗位职责要求上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必须熟悉基层岗位的工作内容,而且要具备业务操作和管理的能力,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

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旅游行业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旅游行业逐渐渡过了低层次、高增速的阶段,已经进入重质量、高效益的换挡期,低技能人才和单一技能人才逐渐被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所替代,高校應试教育人才逐渐被实践型人才所替代。为适应未来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必须能对旅游行业的`性质、特点和规律有科学、系统的认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并且有效解决问题,能够独立组织旅游项目的开发,在旅游管理中实现实干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结合。所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要拓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又要提高专业人才的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能够适应未来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是需要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根据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和培训单位自身的特点,为人才培养提供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训需求。结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搭建旅游实践的平台,真正活化理论知识,让其能够学以致用。

(一)教学导。

对比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的经验,针对我国旅游行业的市场特点,可以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中形成以教育引导为基础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通过该专业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对相关学科的拓展,建立起广泛的专业口径,提高人才培训的效果。在教学引导中,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文学、计算机、英语等内容,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旅游学、心理学等内容,其目的是学生让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可以分为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通过多层次的教学方法来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技能要求,特别是强调旅游管理专业对于人才的规范性要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阶段实践。

旅游管理专业对于从业者的实践经验要求非常高,既要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又要学会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所以,实践是从事旅游管理行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专业技能和从业经验,促进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还能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理论来指导实际操作能力,并在实际工作经验中检验所学理论知识是否合理。另外,学生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人际交往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比如学会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掌握工作、生活和学习之间的协调,认清自身在行业中的定位等。

(三)强化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德育教育应该由传统的封闭式校内教育转变为开放式的社会和职业素养教育,这一要求的转变意味着德育教学方向的改变。所以,高校在制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就要强化德育方面的教育,除了要开设思想政治方面的课程外,还应该开设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来完善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品德,增进学生心理状态的稳定性。高校要克服重专业知识传授、轻德育教育的思想观念,必须把握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思想脉搏,把学生个人成才需求和市场岗位要求相结合,并且把德育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的整理规划中,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具体体现,真正实现教好书、育好人的要求。

(四)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职业化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延伸,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不单单是企业给专业人才提供实习的岗位,它应该是贯穿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毕业实习等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校企合作关系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的利益,为了保证校企合作机制的正常运作,可以建立旅游管理专业委员会来进行运作,委员会成员主要由学校、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酒店等负责人担任。通过随时了解旅游管理岗位要求来调整人才培养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并且对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进行后续跟踪,分析旅游管理岗位用人标准和要求的反馈信息,以便于完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20篇)篇七

摘要:从旅游管理专业视角解读了高职院校“122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针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实施品牌专业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的建议。

7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讲座中提出:高职教育要按照“1221”模式和坚持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并重的思想培养人。

“1221”人才培养模式中,第一个“1”是指一个开放的、汇集各种资源的办学平台。

第一个“2”是指实践能力和基础知识两大人才培养系统。

第二个“2”是指学生毕业后要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齐全。

第二个“1”是要把学校办成一个为学员提供终身学习机会的培训基地。

一、立足专业视角,解读“1221”模式。

“1221”人才培养模式是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新模式,它强调产学合作。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要求中,相较于其他学科,旅游管理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和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的产学合作,即是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旅游产业实践的高度结合,通过在旅行社、旅游景区、饭店等岗位的锻炼,使学生在产业实践中知晓企业的运作过程、业务流程、行业操作技术,以及如何处理现场突发问题,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可以作如下解读。

(一)一个开放平台。

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开放的办学平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上的开放,二是管理上的开放。

思想上的开放,是指高职院校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从宏观层面进行前瞻性的研究,管理视角既要注视校内,又要关注校外的行业动态、政府政策、岗位需求等。

管理上的开放,主要强调“开门”设专业、“开门”搞教学,通过校企共建,汇集社会和企业的资源高职院校应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原则,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通过基地共建、校企人员互聘、技术攻关、项目推广等形式,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将学院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真正放开搞活。

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讲,建立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旅游管理专业内,实训课程如何设置,基础理论课如何教授,顶岗实习如何安排,都有一个很强的实践、理论交叉,所以解决教和学的问题是实现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

(三)两个证书。

学历证书是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反映,专业从业资格证书则是学生实践技能的证明。

实施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相结合的双重培养,是保证两证齐全的有效措施。

导游证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考取的职业资格从业证书,有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四个技术等级。

一般为每年下半年组织省考,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成绩全部合格者将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导游员资格证书》,一年后经考核合格,自动成为初级导游员。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和相应考核的完成,级别可依次晋升。

(四)一个培训基地。

旅游行业是跨学科的综合性行业。

近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传统旅游项目出现了不少新的思路和实践,节事旅游、蜜月旅游、探险旅游等新的旅游形式和产品不断涌现。

旅游业的更新发展,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这些旅游项目和产品的专业知识和跟进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高职院校应建立一个终身的培训基地,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培训、学习的场所,服务地方经济。

二、遵循市场导向,建设品牌专业。

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就业教育”,人才需求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外在动力。

专业建设情况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

品牌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院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反映人才培养的质量。

地方高职院校在重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办学质量的同时,也应紧抓品牌专业建设,以特色求生存,以品牌促发展,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特色。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旅游系统中的从业人员既要承担组织、讲解、计调、外联等具体的旅游活动,又要对系统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进行管理,并履行线路设计、景区规划、技术支持和经济管理等职能。

因此,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现场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在教学方式上要努力转变单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观念,在教学方法上摆脱以教师为主、课堂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法,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具体地说就是为所依托的区域行业企业服务。

人才的培养可以密切联系本地经济,与相关企业展开人才培养和合作办学方面的尝试,企业为学生就业、实习实践提供便利,学校为企业人才培养提供帮助。

根据本专业特点,可聘请旅游企业一线人员、专家来校作报告,向学生们介绍当今旅游业发展现状,介绍旅游企业在竞争中求发展的经验,以及企业青年员工的职业成长经历等。

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竞争的激烈,懂得创业的艰辛,进一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努力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企业现场管理、旅游业务咨询、旅游产品设计、跟团、带团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养,拓宽就业渠道。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20篇)篇八

三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将传统的春秋两个学期进行适当调整和压缩,结合暑假形成一个工作实践学期。这对于提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适应能力有突出意义。但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点,需要一系列措施予以配合。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对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突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也是培养高水平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主要力量。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培养目标、人才定位等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也应有所不同[1]。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长学期和长假期模式比较适合教学型大学的要求[2],难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

所谓的三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把传统的春秋两个学期进行适当调整和压缩,结合暑假增加一个工作实践学期,春秋学期主要进行理论的讲授和学习,实践教学内容则集中在工作实践学期,以实现学生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交替进行。具体的做法是:将每年的春季学期在5月底或6月初提前结束,从6月到9月期间学生进行工作实践,9月底或10月初再开始秋季学期。考虑到人才培养的渐进性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第一学年的工作实践学期主要内容为认知实践,由校内教师组织学生或在校内实训教学基地进行实训操作,或到相关的旅游企业进行专业调研,重点是让学生对本行业和企业形成认知,明确学习发展方向;第二学年的工作实践学期主要内容为岗位技能培训,学生在掌握了绝大部分的`理论知识之后,到旅游企业一线岗位进行实践,重点培养岗位操作技能和基本职业素养;第三学年的工作实践学期主要内容为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强化综合技能,为就业做好衔接。

三学期制与传统的春秋学期制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时间和实践经历,极大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的模式,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方向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企业一线,跟踪行业进展,提高实践技能,也有了相对更长更完整的科研时间,有助于实现教学和科研的平衡。部分已经开始试行三学期制院校的实践也表明,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实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3,4]。

尽管三学期制与传统的学期安排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但如果要推广实施仍存在一些难题需要探索和突破。

1.各方观念有待转变。传统的春秋两学期和长假期模式在我国已经实行多年,受到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可,新的三学期制压缩了春秋学期,取消了暑假,势必引起部分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反对,从思想观念上难以接受,可能认为打乱了教学秩序、牺牲了教师和学生的休息时间、造成学生的疲劳等。

2.原有课程体系面临重构。推行三学期制改革,春秋两个学期压缩,理论教学时间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课程体系的改革和重构,如何在更少的时间内将必备的理论知识传授完毕,同时又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对学校和教师而言都是严峻的考验。

3.过程跟踪和监管难度大。传统的学期安排使得春秋两学期结束后学校的监管任务就基本结束,但三学期制模式下的工作实践学期也需要学校进行监管。特别是学生到企业实践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工作表现、人身安全等进行跟踪和监管,确保能达到制度设计的效果,避免出现人身安全等重大问题。这就对学校和教师的监管工作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1.加强对观念的引导和宣传。三学期制的改革不仅是学习实践安排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为了扭转多年来形成的固有观念,实施三学期制的高校应加强宣传和引导,通过座谈、讲座、网站、微信等方式与学生、家长及教师进行充分沟通与交流,使其明白三学期制的内涵、利弊,对于已经实施过三学期制并取得明显成效的成功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各方主体理解并逐渐接受这种创新和改变。

2.建立多方协作的配套管理体制。针对工作实践学期建立学校、教师、企业共同协作的管理体制,确保过程管理到位有效。学校应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与校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制定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考核办法,开展组织宣传工作,为工作实践学期推进提供后备支持。企业和教师共同完成工作实践学期内对学生的指导和跟踪管理,企业指定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培训和考核,教师作为校内指导教师,定期对学生表现进行回访,检查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并对学生的工作实践总结进行评价。

3.探索校企合作良性运转机制。学校应与部分旅游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企业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双赢的长效机制。学校应在调研企业人才需求的情况下,与企业合作制定理论学期的教学内容及工作实践学期的教学计划,同时学校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优先向合作企业进行输送。在无法保证人才稳定、企业可能蒙受损失的情况下,学校通过给付实践基地建设经费等方式给予企业一定的弥补,确保双方合作的持续性。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20篇)篇九

国际贸易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企业国际化经营、国际商务与全球营销、国际贸易风险分析与规避,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国际化经营战略和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带给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范畴,主要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托,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学概论、政治经济学等。但是在学习这些经济学之前,要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比如,会计学原理、统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法、国际商法、证券投资、财务管理、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在学习完上述课程之后,就要接触到国际贸易最核心的知识了,就是国际贸易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即: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结算、国贸英文函电、外贸口语、外贸写作、外贸谈判技巧、国际经济合作、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等,当然最重要的课程为国际贸易实务,也称作进出口贸易实务,或对外贸易实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既然是经济学类的,自然离不开对数学的学习了,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务必要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从事国际贸易,英语应当是相当好的,不仅仅仅是书面英语,比如外贸英语函电,口语也是相当重要。

学习完上述全部资料之后,还要学习譬如工科类的知识,即行业知识,作为对专业知识的补充,为日后进入工作岗位带给便利。虽然各行各业有各自的专业知识,但掌握了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之后,就能够比较方便的学习行业知识了,从事专职工作也得心应手。

综上所述,想要在国际贸易领域取得较好的成绩和长远发展,务必学好英语和经济学知识,了解国内外相应的法律法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20篇)篇十

本文结合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在应用转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对湖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梳理,并从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模块、培养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重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支撑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应用转型。

湖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相应的旅游产业实践技能,能在旅行社、酒店、景区、旅游行政部门及相关旅游企业从事服务、经营管理、营销策划,并能在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一体化”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有通识教育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集中实践环节课程。其中,在通识教育类课程中,开设了师范专业通识必修课,包括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教师职业素养与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教师语言方面的课程;专业课中除了设置专业核心课外,还设置了专业选修课并分了3个模块。模块1是旅游服务与管理,模块2是酒店服务与管理,模块3是旅游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还增加了课外特长学分,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试,获得职业技能证书。

二、建议与对策。

(一)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应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准确进行应用转型定位。

定位是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和基础问题。通过四年的实践,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有优点,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这与人才培养的定位有关。在广泛调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其所需的旅游人才类型,研究各地方院校旅游专业应用转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点,分析本专业的办学历史,总结办学经验与教训,并对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师状况进行摸底的基础上,本人认为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定位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标尺、以专业结构优化为重心、以切实服务区域发展为追求的转型发展模式,实现由专才型向应用型人才转变,走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人才培养的道路。

(二)构建“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模块。

根据湖北及黄石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旅游人才“应用型”特征要求,结合旅游行业特点和人才需求情况,在湖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先行先试,提出创新构建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模块的实施路径,即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能力、技能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理论认知与实践能力并重,“大专业、多方向”,“宽基础、活板块”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突出的教学体系,校企紧密结合的培养途径,“双师素质”的师资建设,地方性特色突出的教材建设及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与质量管理于一体的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由被动灌输向主动思考培养方式的转变。

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能力、技能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解答了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培养出怎样的人的问题,能不能就业?特别是高质量就业。理论认知与实践能力并重,“大专业、多方向”,“宽基础、活板块”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突出的教学体系,校企紧密结合的培养途径,“双师型”的师资建设,地方性特色突出的教材建设及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与质量管理于一体的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由被动灌输向主动思考培养方式的转变。解答的是怎样培养的问题。理论认知与实践能力并重,要求教学时教师不再是满堂灌,而是需要指导学生怎么去做,怎样做才能做得好。这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会讲,还要会做。“大专业、多方向”,“宽基础、活板块”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突出的教学体系。是以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为主体,其他相关专业为补充。比如语言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地理学、地质学、美术学等,特别是与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相关的专业,要增加相关课程设置。

(三)转换培养体制,支撑地方院校旅游专业应用转型。

应用转型人才培养不仅受专业办学思路、办学传统、专业定位、专业现有条件等内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也受到合作企业、政府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为有效保障湖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应用转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出积极转换培养体制,延伸和拓展培养平台,密切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校、社会组织、旅游从业人员等各方的联系与合作,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等具体措施,不断强化应用转型的支撑体系建设,加快实现由封闭型培养体制向开放型培养体制的转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20篇)篇十一

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旨在通过建立教学团队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培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培养和技术培养,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促进教学队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最终达到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1.行业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临床医学对医学检验技术的依赖和需求日益增强,现代实验室科学的发展促使原来的医学检验工作的内容、方式及人员结构和管理工作各方面都起着显著的变化,人才的技术化、仪器的自动化、试剂的商品化、方法的标准化、管理的科学化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职业教育的需要。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需要培养一批职业教育的品牌学校,因卫生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起步较晚,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为主的技能训练的培养模式在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普遍存在,不能完全适应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系统化课程改革的要求,不能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

3.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靠技术打造,技术培养靠队伍支撑。医学检验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一支结构合理、理念先进、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技术团队,学校的发展培养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4.团队发展的需要。团队教师多来自医学院校,大学毕业后直接来校任教,普遍缺乏行业工作背景,学历结构、能力结构还没有达到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技术的高标准要求,因此急需完善医学检验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技术技能。

1.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1)国外教学模式的学习。国外先进的卫生职业教育的理念、课程实施的模式、职业技能培训的方法与考核、实训基地培养的特点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对实施团队培养项目起到了借鉴和促进作用。

(2)国内职业教育专家培训。医学检验人员参加了由国内关于职业学校技术培养和课程开发的培训,使人员对医学检验课程开发和改革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以就业为导向、工作过程为引领、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和校本教材开发有了深刻的认识。

2.完善医学检验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技能。

(1)研究生学历进修。医学检验人员参加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使团队具有研究生学历水平的教师比例明显上升,知识结构和学历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对新的教学理念的领悟和教学模式的探索能力也得到提高。

(2)技术岗位实践。医学检验人员保定期到专业化的医院进行岗位实践,通过在行业的顶岗实践,了解行业中的需求动向,以及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的发展变化,明确了行业需要的人才培养要求,并运用来自行业一线的实践经验和案例,总结和推广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法和模式。

(3)“双师型”教师培养。鼓励医学检验人员参加全国卫生技术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相应卫生职业资格证书,技术教师考取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一方面是对行业要求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的一次检验,另一方面是为日后指导学生考取技术资格证书打下基础。

(4)技术知识的拓展。医学检验人员定期参加了有关的技术知识讲座和技术技能培训,学习本行业的最新技术和进展。并审视自我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确定自我进修、提高方面的具体计划。

(1)团队培养知识的'学习。医学检验人员参加了由知识管理中心田志刚关于《基于知识管理的团队培养与实践》的讲座,对团队培养的内涵,有了新的理解和提高,认识到一个团队的发展,不仅要重视个人的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医学检验人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强化医学检验人员彼此理解支持、协调合作,有效利用医学检验人员所拥有的各项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人员的潜力。

(2)互相学习和促进。教师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各自独立工作的职业,但作为一个团队,人员之间经常集中在一起进行学习,探索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思维碰撞和思想交流,通过人员间的密切交流、相互影响和感染,拓展了教学教研的思路,达到相互学习、促进的目的。

1.明确团队培养目标。医学检验人员应花费充分的时间、精力来讨论、制定共同的培养目标,并在这一过程中使每个医学检验人员都能够深刻地理解团队的目标。并将团队共同的目标分解为具体的行动目标。这一行动目标既能使个人不断开拓自己,又能促进整个团队的发展,并能督促团队始终为实现最终目标而努力。

2.坚持教学与教研相结合。团队培养坚持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原则,坚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成长”。教学与教研工作并须紧密结合,认识到教研是一种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必须到将所研究内容应用于教学实践。

3.坚持与课程培养、技术培养相结合。医学检验人才培养应当紧密结合学校的课程培养和技术培养来开展,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围绕特色技术培养、精品课程培养进行。

4.注重团队整体水平的提升。医学检验人员培养更多的关注是人员间共同的发展和提高,团队发展的瓶颈不仅包括短板效应,也体现在“新木桶理论”的“缝隙效应”中,必须通过团队共同目标的确立、人员间的角色互补、团结协作和每个人员特长的最大程度的发挥,才能实现团队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取得1+12的高绩效。

参考文献:

[1]徐元俊.论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构成及培养途径[j].卫生职业教育,,26(5):6-8.

[2]龙艳,石青峰,全角,蒋冬香,杨峻,海华.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18期.

[3]李海侠,郑磊,杨佳,蔡贞,张继瑜,童晓文,裘宇容.医学检验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3期.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20篇)篇十二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有工学结合和订单培养两种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团队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缺乏特色。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既要考虑自身的特点和实力水平,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旅游市场的需求。目前,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两种错误的目标模式:一种是片面强调人才的高层次,以理论教育为主,培养理论研究人才;一种是以业务技能培养为主,培养服务操作型人才。前者往往按综合性大学模式办学,以培养高学历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较高,但动手能力较差;后者则主要按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式办学,面向旅游企业,培养适用性的人才,学生有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但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既要考虑到旅游行业的综合性特点,又要针对旅游行业不同的方向有所细化和区分,使学生既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的综合知识平台,又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不是简单地对各个方向知识课程进行累加,否则会使人才培养的目标含混不清,对人才的定位也失去方向。

(二)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学不致用。

目前许多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把握不准,开设的课程与旅游管理业务的需要联系性不强,导致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严重脱节,“学不致用”成为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面对市场就业时面临的最大困难。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专业尚处于初创和发育阶段,我国旅游院校或旅游专业大多数是由其它专业、学科转轨而来,如历史专业、地理专业、管理专业等,其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带有依附专业、学科的诸多痕迹。此外,旅游业是迅猛崛起的朝阳产业,日新月异的旅游宏观环境变化及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促使知识的更新,使得旧的知识体系不断面临修改和扩充,也给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与专业的结合增加了难度。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着知识的使用性不强、理论落后实际的现象,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的特点。

(三)师资队伍缺乏实践。

大多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有学历,有一定理论知识,但缺乏行业的实践工作,缺乏过硬的行业岗位技能,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少,行业的影响力也无从谈起。而旅游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它的实践性、经验性的特点特别突出,不了解旅游业发展的新情况、新理论和新的科技成果,不能及时汲取新的知识并应用于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不足,制约着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地处长江三角经济发展带,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以服务连云港以及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以该区域旅游业发展为契机,以校企合作为主线,深化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学生与员工的角色、教师与行家的身份、课堂与岗位的标准、教学与生产环境的融通。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结构。

重视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总体素质和能力。可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参加高层次的专业培训和学习考察,到具有不同学科优势的高等院校进行访问、进修,鼓励教师继续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和实践技能。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旅游学术交流,与旅游界利用多种渠道接触,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师能及时掌握旅游管理的最新动态。

(三)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学手段创新。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对现代化教学要求较高,课程教学应该尽可能引入一切先进的现代教学设施和设备,如投影仪、多媒体、外购与自制的cai课件、电教片等。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限制,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信息。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创新。

为培养旅游应用型人才,应改变传统的讲演式、注入式教学,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场景教学、课堂讨论、演示教学等,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处理好灌输和引导、讲授与讨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向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创新。

在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条件下,力争选取最新的教材,做到授课内容能准确客观地反应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同时,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传授的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几本教材,教学案例也不能老生常谈,教师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随时根据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内容,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20篇)篇十三

摘要: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日趋激烈,旅行社又反映现在的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因此,在企业需求视角下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做精做强,为旅游行业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基于此,文章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工学交替;企业合作;特色子专业;责任意识;人才培养模式。

为应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日趋严峻的现状,寻找更有利于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我院”)旅游管理专业自身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为推动苏南地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更加深入,培养适应旅游业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我院探索了旅游管理专业“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特对旅游公司进行了调研。

一、苏州地区旅游公司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吴江青年旅行社高级导游潘虹:我们的旅行社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就学会了用两条腿走路,以打造本区域特色旅游线路为主,以开拓东南亚线路为辅,所以,我们的旅行社效益一直蒸蒸日上。现在旅行社每年都要招新人。我们对毕业生的要求是有责任意识,踏实稳重,重能力,不在意毕业的院校;综合素质强,既能做导游、前台接待员,又能做业务和计调人员。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看法是要加强与我们旅行社合作,我们旅行社里的高级导游、中层管理人员也要和学院里的专业教师多交流,互相学习;建议专业课程的开发要和旅游业的发展紧密衔接。同里文化旅游公司客户经理薛润:我们旅行社共有员工56人,这个行业的竞争也很激烈,我们采用的对策是:充分挖掘古镇同里和周边景点的文化来吸引国内和国外的游客,同时注重与酒店的对接。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是要能将学到的理论运用于实际,善于与他人合作。这两年的毕业生比较浮躁,就业期望值过高。面试时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被录用的关键是看沟通能力;招聘员工时持有双语导游证的毕业生更受欢迎。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议是要创新教学方法,提倡现场教学,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到旅游景点学习导游业务,以增强现场感和角色意识。苏州震泽文化旅游公司高级导游兼总经理:我们公司的人才观是“适应即人才”,每年都招20个以上的毕业生,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是热情、友好、有亲和力、愿意帮助他人等。现在毕业生的不足在于责任意识不强,不懂得给自己树一面旗帜。面试时,能理解“不只为薪水而工作,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人将成为被录取的决定因素;招聘员工时最低是高职学历,旅游行业中能独当一面的人才比较稀缺。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看法是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更有针对性。

针对上述调研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注重“工学交替”模式的再构建。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已构建起了“工学交替”模式,且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指导方针。但通过以上调研,我们感受到在旅游公司看来,最好是能缩短应届毕业生进入工作的磨合期。对此,我们应该根据旅游公司的实际情况,修改并构建科学的“工学交替”模式。

1.课程设置要以职业分析为基础。学校在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如今年我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在调研的基础上增加了“专题旅游课程群”和“商务酒店课程群”,并根据具体的项目任务每年带领学生参与旅行社的实习,从大二开始就安排学生跟随旅行社导游带团2~4次,使学校培养与企业实习真正实现“零距离”对接。

2.课程设置要侧重于“工”。专业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立足社会之本,这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充分体现。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的高职院校有近60%的时间让学生在企业接受专业实践。笔者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的时间也应达到此标准,同时建议实践课程要尽量让学生到具体的旅游现场接受学习。3.考核要以职业资格为标准。考核内容不是知识的存储记忆,而应倡导学院的专业课教师与旅行社的业务骨干合作命题,实施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的一体化的职业资格考试;还可以从职业、行业协会建构起的题库中抽取,前提是以导游证的考核级别作为每学年的考试考核标准。

(二)要注重与知名旅游公司合作的.探索。

1.争取旅行社资金、设备的支持。通常高职院校办学的投资与先进设备(包括视频设备、讲解设备等)的投入主要由旅游公司来承担,但目前我国部分旅游公司自身效益低下,所以,我们要主动走出去与知名旅游公司合作、交流,让其明白在旅游业竞争白热化的时代,旅游公司只有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这种核心竞争力是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旅游公司是职业教育最大的受益者,从而争取他们的资金和设备支持。

2.争取旅游公司技术力量的投入和旅游公司的岗位实习。为保证专业教学质量、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每学期我们要有计划地争取旅游公司的技术骨干、旅游行业专家来为学生上课,将旅游专业新知识、新技术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另外,在实习安排时要尽量让学生到旅游公司的具体岗位上去,让学生接触真正的职业实践。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真正实现与旅游公司的“零距离”对接。

1.特色专业开设要有前瞻性。旅游管理专业可以下设多个子专业,如可以设置偏重于营销方向的旅游营销专业、偏重于景点介绍方向的旅游导游专业、偏重于酒店方向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等。所以,我们建议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每1~2年调整一次,选择有前瞻性的专业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重点开设。这样就能保证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始终与旅游市场同步,培养出受市场欢迎、需要和认可的优秀学生。

2.合理建构专业链。为使培养出的毕业生能全面地满足现今旅游行业的需求,我们要与旅游公司合作进行调研,要慎重考虑开设一些新专业,如旅游酒店专业、旅游会展专业等细化专业。在形成自己特色专业的同时,加强专业链的合理建构,为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做大做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要注重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从调研中可知,很多旅行公司要求大学生的不是专业如何出色,而更多在于个人品质方面,尤其是责任意识素养方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责任意识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将责任意识教育放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也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工学交替”模式下习得责任意识知识,形成责任意识。

2.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责任意识教育的载体和形式。责任意识教育的实效性体现在“实践能动性”上,只有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获取更多第一手的信息资料。一是在社会调研、参观考察等实践中,以结对、组团等有效形式,解决困难和问题,增强责任意识;二是在社团、技能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锻炼责任意识的习惯和能力。

三、结语。

以上是对部分旅行旅游公司调研而引发的一些思考。我们将根据调研的情况,在调整中求适应,在改革中求发展,不断开拓进取。校企联手,相信一定能为旅行市场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此推动我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再发展。

参考文献: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20篇)篇十四

摘要:会计专业有较强自身特点,能够进行基本操作容易,但专业能力的进一步的提升却很难,尤其是这个职业面对较多的考试和职业判断,对于离职院校会计专业来说,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必要的,但具体应用却要符合专业特点,不能用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标准来要求。本文分析了离职院校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20篇)篇十五

旅游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其行业动态、知识等更新较快。广西各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首先要准确定位其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才能考虑设置的课程体系。就目前而言,旅游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涉及旅行社、酒店、景区三个方向,不同的院校应结合自身特色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方向,然后开设相关的课程。其次,优化教材选择,尽量选择近2年质量较高的教材,掌握最新的前沿理论和资讯。第三,课程设置应多结合当今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本区域的发展,如针对出国游开设海外领队相关课程,针对广西主要客源国开设客源国概况课程。此外,当今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要求掌握综合性知识,课程设置方面可增加一些人文社科类课程,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第四,合理设置课程,理论和实践课程并举。对于部分重复的课程,相关任课老师可协商好避免重复讲授。此外,加大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把学生真正培养为专业知识丰富和专业技能强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师资队伍的建设的第一步就是学校要加大师资投入,一方面要引进高学历、高层次的专业教师,提高进入学校的门槛,优化旅游管理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结构;另一方面,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继续深造,增加高学历教师的比重。第二,大力引进具有管理经验的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作为专任教师或兼职教师,以弥补现有师资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第三,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重。如可以通过与国外知名旅游院校进行联合培养,将本校骨干教师送出去,进行学习和交流;还可以针对其行业实践薄弱的劣势,选送部分教师进入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通过实践增加行业经验与技能,丰富课堂教学。第四,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培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如利用假期参与茶艺师、调酒师等相关课程的培训,并考行业资格证书,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3.3深化校企合作。

在深化校企合作方面,高职院校和旅游企业应秉着共同发展的原则。首先,选择优秀的旅游企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如选择国内外知名的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进行合作,提高合作档次以及平台;部分优秀学生可由之前基础性操作岗位的实习提升至底层管理岗位,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由于旅游行业有明显的淡旺季,如寒暑假和法定小长假等往往是游客出游的高峰期,旅游企业可在假期多为旅游管理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帮助其更早的认识旅游行业。其次,深化校企合作,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来。与旅游企业共同搭建合作平台,企业可以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提供挂职锻炼的岗位,提高教师的行业经验;与企业合作办学,共同研究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吸引优秀旅游企业管理人才入校授课,传授最前沿的旅游资讯和发展方向,共同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20篇)篇十六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探索职业规律和职业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学生扎实过硬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课程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综观大部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开设,主要包括政治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基础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政策法规等专业基础课;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管理、旅行社计调业务等专业技能课程。这些课程一旦确定,基本很少变动,而且课程的开设学期也基本保持不变,并没有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岗位来调整课程内容和课程开设顺序,偏离就业岗位,为校企对接埋下隐患。而现有的开设课程和课程开设顺序,脱离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设定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

1.1学生技能培养不够突出。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职业技能是其核心培养目标。虽然大部分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已经陆续开展了“2+1”模式、“工学交替”等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实际上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仍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根据课程要求设置的实训练习内容,一部分是学校组织的顶岗实习。实训练习一般是根据课程设置情况由任课教师组织的模拟练习,主要是针对部分课程,并不是所有课程都有实训练习的环节;而顶岗实习由于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把学生固定安排在某一固定工作岗位。所以无论是校内实训环节,还是顶岗实习阶段,学生的专业技能没有得到全面系统的训练,这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和提升。

1.2教师业务技能有待提升。

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专业教师都是本科或研究生以上学历,这些专业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步入工作岗位,缺乏一线企业的实践工作经历,因此专业技能有待提升。而部分高校虽然聘请了部分行业一线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进行授课,但一线教师往往学历水平较低。如何整合专兼职教师资源,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20篇)篇十七

1.校内实训场室和经费有限。

学生技能训练离不开与教学相配套的实验实训操作室。

但学校的实验实训室只能提供基础性的实践训练,跟行业的实际情况往往脱节。

其次,实践操作需要标本,某些稀有标本(如脑脊液、骨髓等)学校无法获得,多数试验仪器设备昂贵,但使用率不高,有的甚至一年只用一次(医学类仪器专业性强,有些仪器只专用于特定检查项目,因此只有在讲解特定章节的时候才会使用)。

2.严重缺乏专业课老师。

该学校的医学检验专业从间断招生到现在每年级4个班,学生人数猛增。

但中职学校学生基础较差,办学条件差,缺乏跟得上时代发展步伐的先进设备。

大部分老师没有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新理念少,天天忙于备课改作业,办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僵化,培养的学生大多缺乏创造创新意识。

3.解决思路。

通过到国内先进的示范校学习、听取专家建议、学生调查问卷等方法集思广益,尝试新的教师引进模式———聘请行业专家、临床一线高技能工作人员为学生讲授专业课,同时将部分实验实训与临床结合,直接将实验室放入临床检验科相应科室。

该校结合实际,通过征求专家、学生的意见,设置2个实验班,共计80名学生,并将专业建设与能力提升联系起来,通过聘请行业专家采用“会课”、“串讲”的方式,开展最能符合临床要求的理论教学;将一些实验项目放在医院专业实验室进行。

参与教学的行业专家共计12人,累计授课600学时;开展的校外实验项目65个,每个学生至少参与380个学时的实验教学,整个院校模式历时1年。

1.行业专家授课模式。

针对现有中等医药卫生职业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标准还在进一步规划和改革中,为了更好地做出探索性的尝试,该学校聘请了当地三甲医院临床检验一线专家开展授课,其中授课内容按照与临床一线实践实际联系紧密的理论讲解,并且将内外科等其他专业知识穿插起来,用整体、系统的观点深入讲授。

值得一提的是,《免疫学检验》与《微生物检验》使用的是串讲模式,将两种教材、两门学科中的知识点贯穿起来,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累计授课1992学时。

2.实验项目临床化。

实验实训的项目同样是按照《临床检验》、《生物化学检验》等4门核心课程组织教学。

内容包括了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粪便形态检查、尿沉渣检查\半自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血清葡萄糖测定\免疫比浊测定法(c3定量测定)、间接凝集试验(类风湿因子检测、甲胎蛋白检测)、葡萄球菌属和微球菌属的检验、链球菌属的检验、肠球菌属的检验等。

实验实训的方法采用“一对一”、“一点多面”的方式进行。

“一对一”是针对难点、重点,尤其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实验项目,导师统筹安排学生单独指导,在时间上实现了轮换调度,既保证了教学的质量,同时节省实验时间。

“一点多面”指的是实验导师通过示范操作讲解实验的基本点和重难点,要求学生自行按照学过的理论和操作说明展开练习,主要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在比较简单、容易掌握的训练课程上,一方面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

这种“一引进”、“一走出”方式,充分挖掘有效教学资源,实现通过院校深入合作提高师资水平、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这一建设目标。

首先解决该校医学检验专业专业课老师缺乏的燃眉之急,保障了应有的教学质量,且在这种行业专家授课的模式下,总结了宝贵的经验财富,进一步为改革中等职业类专业建设提供了完善的理论、技术资料。

其次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院校合作实验班的毕业生本年度就业率达到了95%,且均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通过后期的追踪回访,90%以上的医院表示这种院校合作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基本达到了现阶段临床实践的要求,病患家属以及社会反映均为良好。

从学生个人的角度阐述院校合作模式的优缺点,第一巩固了已有的理论知识,第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带来学习的成就感,第三保障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各方面的需求。

四、前景与不足。

纵观本次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院校合作模式开展的前前后后,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专业老师缺乏且培养慢、教学设备滞后且更新快的障碍,通过校院之间的深度合作,让学生技能在做中学,学中做。

它可以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和前瞻性,可以尝试将这种模式运用到更为广泛的医学教育中,如现阶段的护理专业、药剂专业、助产专业等,都需要用行业需求的角度去挖掘更好的教育教学模式。

当然,这种院校合作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局限性,如对环境的要求高,对学生的基本素质有一定的要求,更有专业方面的限制,如护理专业在实践过程中,如何避免可能发生的医患矛盾就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深思。

值得肯定的是,该学校现已在国家第二批中职示范校建设的项目中,将院校模式扩大到护理、药剂等专业的建设中,并已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有理由相信,一个完善、系统、工教结合的卫生职业教育将向我们徐徐走来。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20篇)篇十八

如今,外出旅游已逐渐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主要选择,因此,培养能够为游客提供良好服务的高素质酒店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酒店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提升酒店与旅游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游客满意度并促进酒店业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本文主要探讨酒店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

1.人才培养规模过于庞大。

中职院校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开设了酒店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但是部分中职院校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忽视自身教学承受能力,造成招生数量盲目扩大和对酒店管理与旅游管理专业重复投入等问题。另外,酒店业与旅游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中职院校目前粗犷型的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这两个行业发展的需求。

2.人才供应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中职院校对酒店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因实际操作能力不足而无法达到酒店或旅游企业的用人需求,导致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适合且专业对目的工作,从而形成学生就业困难和酒店业与旅游业人才短缺并存这一矛盾现象。

3.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大多未从学生实际出发,只是将本科院校等其他院校的课程降低难度后引入自身的专业课程,并结合中职院校授课经验进行编排,对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缺乏深入酒店和旅游市场的实地调查论证,导致课程设置单一且缺乏实际操作性。

(1)准确界定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中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教学方向,并且中职学生大多社会经验和理论学习能力相对不足,因此学校在酒店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时应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有所侧重。

(2)准确界定人才培养的就业方向。学校明确酒店旅游人才的就业定位能够帮助其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工作。

2.坚持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

中职院校培养酒店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应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根据市场需求,发展自身特色教学。中职院校应深入酒店和旅游企业进行调查,了解这两个行业的人才需求,并结合当地地域特征和学校生源特色实现酒店旅游管理专业个性化教学。

(2)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划分课程结构。酒店业与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对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有较高要求,因此公共课程学生应加强英语、普通话和礼仪等学习,专业课程学生应加强管理学、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和酒店客房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3.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1)根据市场需求,改革课程内容。中职院校应不定期安排授课教师对学校所在地及外地知名酒店、景区及旅行社进行实地考察,使教师切身体会最新服务理念和方法,并将调查结果和经验与教学相结合。

(2)根据市场需求,完善课程设置。中职院校的教师或相关负责人可与酒店及旅游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以了解其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也可与学校往届毕业生进行沟通,以掌握酒店业与旅游业的实际需求,使专业课程的设置趋向科学化与合理化。

高素质的酒店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是酒店业与旅游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中职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应积极消除制约人才培养的不利因素,通过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设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实现针对性的课程教学,从而促进酒店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整体提升。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20篇)篇十九

摘要:笔者从各个层面、多个角度对国内目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细致论述,看到了研究者在分析过程中对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环节的重视,但同时也看到了其拘囿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篱笆而难以逾越,进一步地提出了自己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

关键词: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国内众多高职院校设置了旅游管理专业,着力于培养旅游行业需要的各种人才,服务于地方旅游产业,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但在这个过程中,各高职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这类型的人才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影响着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式的模糊界定。

一、旅游管理大类宏观论述。

纪培玲、路军针对旅游业高级专业型人才缺乏的现状以及培养目标“大而全”,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提出旅游教育分层培养模式的设计,如高级管理人才实行“学,研,产”相结合的模式,中级管理服务型人才实行“教学经营一体化”模式。

钟志平在梳理我国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国外旅游教育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实践的“双体系”教育体系,并从加强实验室建设,突出教学实践环节等角度对“双体系”教育体系的实施进行了论述,但相同的是对旅游行业企业及政府,学校因素没有涉及,没有看到其作用。

魏小安、厉新建在对国内旅游管理专业前景分析的基础上,从教材、教师、学生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注重项目化的教学措施,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一定的`引导意义,但单纯从学生、教学方式、课堂的改变等方面难以真正地对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革新。

马勇、魏卫、邓念梅提出了“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实践需求、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质量保证四个方面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论述。

综上,我们发现诸多学者在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过程中都能重视实践的作用,都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从实训室建设、教材设计、教学设计及师资等方面与实践挂钩,但相同的是都没有重视旅游人才培养的外在因素的作用,究其根本,还限于就人才培养论人才培养,没有看到外在资源对旅游人才培养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钟先丽在梳理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高职应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旅游人才,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构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设计以培养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但在论述中没有提到政府的作用,对行业企业资源也缺乏过多的描述。

王琼、李云辉从社会对旅游人才需求的角度分析了目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详细地从教师、学生和旅游专业技能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的解决途径和策略。

周义龙提出把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职业专业教育与职业通识教育、专业理论教育与实训操作课程、传统课堂教学与模拟实践教学、专业技能提升与综合素质拓展、教师走向企业与人才引进学校及专业基础理论与企业案例分析相结合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周艳春从目前高职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中国入世对旅游人才需求的变化,从专业设置、教材和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手段变化等多个层面构建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与旅游管理大类的人才培养的宏观论述一样,对高职类旅游人才培养的论述也缺乏跳出学校从外面去看的视角,缺乏从外部环境入手去分析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充分考虑政府,行业企业的作用,没有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因而相关的研究论述只能停留在学校内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缝缝补补,而不是颠覆。另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需要进行第三方的评价,这个第三方最好是家长或社会,而上述的研究都没有涉及到这个方面。

吴丽慧、庄小丽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为例,在传统的“5+1”高职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的“3+1+1+1”的新型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等措施,比较系统地提出了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郭艳萍以山西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赵建军通过对地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提出在跨省区招生背景下,构建地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20篇)篇二十

高职旅游管理人才与本科、研究生层面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一个最典型的区别就是,更加注重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这也成为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就业的一个优势条件。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如何培养符合企业用人需要的专业人才?工学结合无疑是现阶段的最佳选择。与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旅游行业密集型人才需求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真正在一线企业学习,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旅游行业,认识到自己在专业技能方面的不足。此外,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更加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缩短了学生从校园到企业的过渡时间。

2.2明确培养方向,因材施教。

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初期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了解不够全面、深入,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方向、就业方向不够明确,因此在一年级的授课阶段,除了对学生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外,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特点积极引导适宜的专业发展方向。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本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研究领域和个人特长,进行研究方向的划分,如可划分为:高级导游方向、旅行社业务方向、旅游景区讲解方向、会展服务方向、旅游外语方向、专升本方向等。每一个专业学习方向可以由一位或若干位教师负责,作为该方向的导师。学生可以根据学院提供的导师及导师研究方向,双向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导师。在二年级的学生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研究方向,授课内容及学习课程有所侧重。这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出专业特长更加突出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从而避免了培养的学生千篇一律的结果。

2.3根据旅游管理岗位设置课程。

大多数高职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一旦确定,基本上很多年不会发生变动,而不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变化。对此要求专业教师、专业负责人要密切联系企业,深入行业一线,及时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变化,以及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根据一线旅游企业各个相关就业岗位的设置,不断调整专业课程。专业课程的内容也要密切联系实际,学院可以同企业进一步合作,共同完成教材编写和课程内容的设置。对于部分与行业岗位紧密对接的专业课程,应作为重点课程开发建设。如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行社计调实务、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等部分课程,直接对应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应进一步加强这类核心课程的建设,保证学生在本门课程学习结束后就能够达到该岗位的要求,胜任该岗位工作。这类课程,高职院校必须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发,与行业企业一线优秀的导游员、旅行社经理、旅行社计调、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共同研讨课程内容,共同完成授课任务,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真实地深入工作岗位学习岗位技能。具体可由企业专家手把手、一对一指导,专业教师保证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2.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技能,适应旅游行业需要的合格人才,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就必须要具备突出的、过硬的专业技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根据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专业特长,密切结合旅游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要求,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打铁先要自身硬,只有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的学生。教师必须要保证企业一线工作的时间;高职院校应为专业教师创造便利学习条件,保证专业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完善。

2.5借鉴国外旅游管理的先进教育理念。

瑞士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的教育模式享誉世界。我们可以结合高职特点,借鉴其先进的课程设计模式,围绕旅游管理的实际需要开设课程,形成店校合一的模式。此外,德国成功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与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也完全适用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德国,员工编制人员超过20人的企业就有承担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就需要企业提供资源和条件来培训学生,这是德国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虽然我们国家现阶段还没有这样的条件,但是各高职院校有必要创造条件去寻找这样的企业,真正为学生提供工作岗位,培养职业技能。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这是旅游管理专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澳大利亚在旅游酒店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也值得我们学习。首先,澳大利亚旅游酒店人才培养采取细分专业种类和增强学生专业能力的方法;其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重视实践能力。澳大利亚对学生实习高度重视并制定了统一的实习制度,有着严格的规定。最后,通过选修课让学生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这些成功做法应用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来。

3结语。

总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是口号,要求我们把创新工作做实做细。诚然,创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有更多的方法和途径,希望更多的专业教师都能参与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来,为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量身定做最合适的培养方案。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