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网络最新发布的《人才工作总结例文十篇》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对网友有用。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人才工作总结例文十篇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以下范文由网络提供,如果下面的范文没有合适的,您可以通过网络 搜索更多范文。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篇一)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方塘乡人才工作,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加大人才引进、盘活、培养和使用的力度,着力开发人才资源,提升各类人才的能力素质,全面促进各类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我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一、积极探索,健全人才工作机制
(一)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指导。专门成立了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党委专题会议。同时,制定了《关于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服务活动”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整合力量,确保人才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我们通过政策引才、外出引才和就地引人等人才引进机制,不断拓宽农村人才引进渠道。一是不断完善已出台的人才奖励政策。我乡制定了在规定区域内修建规模乡村酒店、农家乐的业主给与奖励的政策。对引进的农业业主和回乡创业的在诸方面给予优惠奖励。同时,各村也充分发挥自身的机制优势,积极借用外脑“引进智力”。二是积极响应国家人才政策。
二、注重服务,实现人才资源优化
(一)搭建服务平台。今年,我们积极创建为农业生产技术人才服务的“三个平台”。一是创建农业技术人员相互之间的交流平台,不断完善人才联谊会,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入会。范文写作通过不同生产种类人才之间的交流,达到了融洽感情,互通信息,共同提高的目的。二是创建农村经济发展的研讨平台,通过农委和乡农业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与农村技术人才共同研讨、交流,同时乡党委组织一批优秀的农村中青年技术人才“走出去”到浙江考察,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提高本乡农业人才的创新能力。三是创建促进经济发展的沟通平台,通过定期召开农业人才“民主恳谈会”,邀请兄弟乡优秀人才就当前经济发展难点、疑点问题开展交流,促进人才与政府之间的交流。
(二)加强培训教育。一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技术人才教育培训网络。在我乡广泛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举办农家乐、蔬菜、水果种植和渔业养殖等专业技术培训班,组织农村技术骨干参加专业性较强的培训会,进一步开拓专业技术人才学术交流通道。同时,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平台,引导、鼓励我乡农村人才参加市主办的各类专业培训班,为人才再教育提供更多机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我乡远程教育的作用,开展技能培训,为培养人才提供学习与实践机会。
(三)完善人才信息库。乡党委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深入调查全乡农村实用人才情况,摸清我乡人才信息,按类别建立人才信息库,并及时充实完善人才信息库,使人才基本情况一目了然,范文内容地图方便查询和管理,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推动了全乡人才工作的信息化进程,为党委、政府提供了丰富详细的人才资料,充分发挥了人才库的作用。
三、营造环境,促使人才积极创业
(一)加强宣传力度,大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氛围。一是积极开展宣传,发挥群众宣传优势,在全乡范围内,大力宣传人才政策,先进典型。二是加强人才工作调研,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加强指导。三是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人才专栏等宣传工具进行广泛宣传,为我乡育才、聚才、用才提供经验。同时,我们还利用传单、黑板报等形式,在全乡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强化激励措施,努力创建拴心留人环境。乡党委积极引导以人为本的管理,营造让人才放心、安全、舒心的环境,强化载体建设,建立村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等各类活动场所,为广大农村实用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乡政府每年拨出专门经费,网络TOP100范文排行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并在每年年底,对为乡域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农村人才进行奖励。
四、创新载体,推进党员人才工程建设
在各村积极开展“三培养两推荐”活动,即把劳动致富能手、生产经营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党员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经营管理人才,以党员生产经营骨干为主体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以党员中层管理骨干推荐为自治组织负责人员,从而提高我乡人才队伍中党员的比例。到目前为止,各村共推荐入党积极分子6名。同时,乡党委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为我乡打造和谐村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年,我乡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乡党委、政府也清楚地认识到诸多不足。如:资金投入力度还不够大,人才工作宣传需进一步加强,人才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力度还不够。乡党委、政府将再接再厉,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增添工作措施,力争使我乡人才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二)
一、**年人才工作情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系列重要批示精神情况。县工信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有关决策部署,聚焦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突出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加强统筹协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开阔的胸襟和有效的措施,推进形成人才工作新格局。
热门思想汇报(一)扎实做好企业人才摸底调查。为全面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现状,我委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了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目标摸底调查工作。我委共调查摸底专业技术人才160名,其中高级人才35名,引进人才50人,其中博士11名,硕士20名。
(二)积极开展企业人才教育培训。针对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我委制定企业人才培训计划,选送2名总经理参加省举办高级研修班、派出12名技术骨干参加省举办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培训班、派出2名干部参加“十三五”节能减排政策解读与资源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公益培训班、派出10名人员参加省开展工业清洁生产能力在线培训班。
(三)培养一批适用型人才。一方面,走出去培训,组织10名左右企业高管参加研修,加快培养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知识的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另一方面,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参加抚州创业大学,为打好“三大攻坚战”造就一支企业“金领”军团。
二、存在问题。一是中小企业偏重于生产实践和经济效益,不愿意在人才工作上牵扯过多精力。工作总结对现有的人才重视不够,忽视企业现有人才的培育和使用。二是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仅限于普通技工,对拥有一定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的高技能人才无刚性需求。
三、2018年人才工作计划。(一)加大教育培养力度。组织民营骨干企业的厂长(经理)、高层管理人员参加省工信委、市工信委、县组织部门组织的各类高端学习培训,参加“企业论坛”活动。组织和指导企业自主开展各种形式、多层次短期和长期的职工操作技能培训。(二)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鼓励企业采用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等灵活方式,引进高技术和高层次人才。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支持企业以新产品开发、新工艺推广等项目,面向社会招聘人才,加快科技成果和专业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积极配合县人社局联合举办人才招聘大会,满足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各类人才、大中专毕业生的求职愿望。
(篇三)
**年县审计局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有利于优秀审计干部健康成长、发挥才干和人才引进的良好环境,为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人才工作奠定良好基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组织部关于加强人才建设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成立由我局局长、党组书记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规范有序的组织领导机制和人才工作管理和运行机制。个人简历多次召开会议,对审计机关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等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制定了加强工程、财会、计算机等业务培训,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技能等人才培育机制,促进了人才建设工作有重点的稳步推进。通过学习、宣传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为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业务教育,积极培养人才。局党组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采取多项措施,着力培养新型审计人才,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将人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人才工作领导责任制、"一把手"亲自抓的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局干部职工自觉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提高审计业务水平。
三、加大经费投入,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我局把干部培训、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作为加大人才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干部及人才教育培训经费在局公务费中的比重。支持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各类自学、自考,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实现人才教育培训投资的多元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多重举措,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在人员少,审计业务繁重情况下,有计划组织人员参加审计署、审计厅、市局安排的各类培训。通过培训,我局在审计业务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同时,鼓励人员自学。鼓励和引导全体审计干部,从提高学历、提升职称等方面参加各类学历教育、报考审计师职称考试。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审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争取在今后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篇四)
**年,**县科技局以党的**三中、四、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共**县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县**年人才工作要点>的通知》(大组通〔**〕3号)文件要求,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创新工作理念,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将**年科技人才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营造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一是通过举办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活动,开展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增强广大市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我县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邀请有关专家来我县开展知识产权培训、科技项目申报培训7次,心得体会共培训1000余人,解读国、省各级科技发展政策,介绍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要求,宣传专利申报知识、科技成果鉴定程序和要求等,着力提高我县科技人才的科技意识和水平。
三是加大企业科技人才的培养,通过送出去方式,全年安排了12次赴省、市的外出培训,共有20家科技型企业100余人次接受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创新基金项目、科技型企业后补助资金、税前加计扣除研究开发项目、融资等方面的培训。
(二)构建创新科技人才培育服务载体。
一是培育产学研研发机构、联盟。围绕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组织。引导聚能科技继续壮大发展国家新型储能电池与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腾能源与南京工业大学、北京格瑞华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创建“四川中腾朝阳碳酸酯系列产品技术创新中心”;森帝汽配与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合作共建“联合研发中心”;蜀泰化工与南京工业大学、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建立催化剂产学研用合作联盟。帮助企业设立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我县已建设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产学研合作协议达20项,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的高校达到10余所。
二是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实施创业**行动,推进众创、众扶、众包、众筹等服务平台建设。截止目前,**县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中心已入驻大学生创业团队7家,其他创业团队17家;成功孵化企业6家,围绕“我为创业狂”主题开展创业沙龙、路演+众筹、名家讲坛、行业交流会、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专题活动22次,网络开展创业培训15期,培训创新创业者600余人,成功创业达到120余人。
三是引进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创新服务。引进鼎宏知识产权集团四川分公司、成都华亿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等5家中介机构,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创新服务。鼓励中腾能源、蜀泰化工等有条件的企业组建市级以上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聚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在我县共同组建四川石墨烯产业化暨应用技术研究院,深化科技交流与合作,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优化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一是积极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农科院专家教授建立广泛的联系,组织专家深入深入农村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现场技术指导、技术咨询等科技服务活动,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和推广力度。
二是积极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开展技术扶贫。重新选聘25名科技特派员,组建粮油、果蔬水产、林业、畜禽5个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小组,深入到全县贫困村有针对性地开展现代种植、养殖、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5场次,发放资料2万份,发展优势特色产业2个,推动我县农村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
(四)突出自主创新,鼓励发明创造
完善自主知识产权培育机制,通过采取加强专利知识宣传培训、制定专利资助政策、与专利中介机构合作、培育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等一系列措施,积极鼓励科技人才进行发明创造,重点建设高水平、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全年举办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培训班6次,邀请相关专家授课,全县80多家科技型企业近600人次参加了培训。
(五)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人才集聚
一是始终坚持把引进科技型人才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放在工作首位,不断优化环境,将人才工作与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明确了高新产业人才、第三产业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措施。**年,组织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
二是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自我培育科技型人才。县科技三项经费一直都向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倾斜,重点支持科技型人才吸收转化科研成果,研制开发新产品,引导企业注重科研开发的前期介入,提高协作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的能力,积极组织中腾能源、蜀泰化工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二、存在问题
回顾**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不足、队伍整体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分布不尽合理、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贮备和培养意识不强等问题。
三、**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人才交流合作。积极组织县内企业参加科博会、高交会、西博会、农高会等大型活动,推进技术交易,大力吸引我县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急需的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科技管理、项目建设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来**创新创业。
(二)探索开展工业特派员工作。深入企业调研走访,了解企业技术需求,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聘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到我县开展工业特派员工作,帮助企业制定技术发展战略,开展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共建创新平台和基地,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
(三)加强县校、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联盟。继续加强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战略合作,围绕机电与装备制造、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等重大产业,采取“高校院所+行业+企业”共建模式,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新建一批工程实验室、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继续推进“国家新型储能电池与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三)加大脱贫攻坚人才支撑保障。加强对已聘的25名科技特派员培训,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帮扶,推广先进技术、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四)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以**县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中心为引领,推动全县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共同打造一批市场化、开发式的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实施“创新创业者培训计划”,开展创业沙龙、路演+众筹、名家讲坛、行业交流会、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专题活动,培养一批创新创业人才。
(篇五)
**年以来,我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区、市、县人才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人才工作。现将**年以来人才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人才工作进展情况
1、加强工作领导。县编办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人才工作,做到分工到人、责任明确,确保了人才工作的顺利推进。
2、强化学习教育。认真组织传达和学习上级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强化学习交流,提高了干部职工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崇尚知识、崇尚人才的工作氛围,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3、明确工作职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区、市、县人才工作有关精神,明确相关部门人才工作的职责,促使各相关部门形成推进人才工作的合力,共同推动全县人才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4、加强工作协调。在上报公务员、事业人员招考计划时,根据各部门、乡镇所缺岗位和专业,协调人社部门按照专业对口、岗位匹配的原则,上报招考计划,确保了部门、乡镇能够招考到所需要的专业人员,做到了专业对口、岗位匹配、人尽其才。
5、加强人员选调。在部门、乡镇选调人员时,根据部门、乡镇所需要的专业人员,在全县范围内筛选所需专业人员,做到专业适合、岗位所需,确保部门、乡镇能够先调到所需要的专业人员,促进乡镇、部门工作顺利开展。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在人才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人才工作机制还不完善、具体,有待进一步完善,从而推动人才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三、下步工作打算和工作意见
今后,将继续巩固人才工作成果,不断实践探索创新人才工作,从以下面几个方面提升人才工作质量。
1、加强人才工作学习培训。继续强化职工干部教育培训,切实加强人才工作相关精神、政策学习培训,着力提高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着力提高职工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着力增强职工干部服务群众的本领。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能力,把心思集中在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健全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拓展选拨范围和渠道,增强人才队伍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有关人才工作的职责职能,确定相关内设机构具体承担人才工作职责,确保各部门把人才工作落实到位。
3、加强人才工作配合。进一步加强与人社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认真贯彻人才工作有关精神和人员招考、选调有关精神,摸清部门、乡镇所需专业人员情况,根据专业所需、岗位所缺的现状和专业对口、岗位匹配的原则,上报招考计划,选调工作人员,不断促进全县人才工作有序推进。
(篇六)
为全面贯彻党的**和**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强县”战略,县编办认真落实**年全县人才工作要求,努力配合县委县政府健全完善党管人才体制机制,不断优化人才环境,今年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编制余缺情况,在控制总量、盘活存量的基础上,上报了**年人才引进招考计划,并会同人社局、教育局做好招考录用工作。
二、配合实施“晶都英才工程”选拔、培养与管理工作,配合组织、人社部门做好高层次人才招引工作,并根据相关规定为其提供入编绿色通道。
三、配合教育、卫生、人社部门,为“晶都名师培养工程”、“晶都名医培养工程”、卫生人才“强基工程”等项目积极做好编制方面相关工作。
四、为人才引进、调动等工作做好编制调整工作。按照高效便捷的服务原则,及时为**年新招考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办理入编手续,充实到我县基层人员队伍中。共为1000余名人员办理了编制调整手续。实行随到随办,态度热情,让服务对象感受到便捷、优质的服务。
五、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做好工商、质监人员接转工作,通过调研、上门服务实地核实个人档案,共接转公务员143 人,事业人员27人,行政附属人员15人。
六、为加强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控制总量,盘活存量基础上,经编委会研究6月份为教育系统**年新增加教师招聘名额70名,进一步扩大教师队伍人才总量。
七、为加强学前教育机构的建设与规范管理,在深入调研摸底的基础上,按照“机构编制零增长”要求,通过调剂57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成立**街道中心幼儿园等19所公办幼儿园。
八、为培育涉农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成立中国农科院东海农业综合试验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编制5名。
九、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际,组织邀请全县20名企业家、高级人才为我县拟公示的政府部门职责清单征求意见,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对政府部门的社会监督作用,提高政府部门与服务对象的高效沟通。
十、对机构改革涉及的相关部门(市场管理局、国土局、卫计委、农委等)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进行调研摸底,并按照人尽其才的原则进行相应的调整。
十一、根据控减编的要求和我县各机关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做好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计划的编制预审。
十二、联合教育部门,对全县中小学教师、学生数、编外人员、代课人员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为省市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研做好充分准备。
十三、做好部分单位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紧缺和编制刚性约束问题的调研工作,提出相应的建议,较好地解决了用人单位的实际困难。
回首**年,县编委办在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力领导和组织部人才科的具体指导下,人才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方面作出了应有贡献。**年,编办将继续做好围绕全县经济发展大局,服务地方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县人才队伍的合理流动,提供简捷高效的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
(篇七)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年,为适应当前商务发展需要,我局结合商务队伍人才现状,围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把发现、培养、凝聚、举荐、用好人才贯穿于各项商务具体工作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懂管理、业务精、素养好的人才队伍。现将我局**年人才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现有人才基本情况
我局现有行政公务员5名,事业(参公)人员4名,机关工勤人员2 名,政府雇员5名,临聘人员5名。其中:县级领导2名(局长 1名,副局长1名),副调研员1名,科级领导3名(综合科科长1名、业务科科长1名、供销社主任1名),主任科员2名。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人才工作领导。局党组充分认识到人才资源在推动商务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增强综合素质和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作为商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为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人才工作格局,为开展人才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局党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集体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挖掘和用好现有人才力量,为推动商务工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年,我局以人才培养为重点,充分利用并创造各种培训学习机会,不断为人才快速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是开展“走出去”培训。先后派出5名工作人员分别参加了电子商务业务知识、供销社财务统计、商贸流通市场监测、领导科学以及科学知识、反腐倡廉教育、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党务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等8项专业知识培训,做到了知识不断更新、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二是开展“请进来”培训。先后2次邀请党校讲师分别对我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行辅导,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了深入讲解,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升了政治理论水平。邀请专业人员3次到我局开展电子商务知识讲座,增强干部职工对发展电子商务的认识,提高商贸流通的质量和效率。三是开展内部培训。每个星期都集中组织学习中央、省、州各类政策性文件,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提高提高理论素养。集中观看习总书记七一讲话、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重要讲话、**六中全会精神辅导、《公安局长的蜕变》等,用正反典型人物和事例来教育干部职工要坚持原则、顾全大局,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自律的价值追求,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四是加强基层工作培训。为提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经营水平和专业合作社农畜产品经纪人的开拓意识,举办了1期培训班,40多名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班聘请相关专家教授进行授课,并实地到先进企业进行了考察交流,借鉴发展经验,增强信心和决心,加快了农村牧区人才建设步伐。(三)加强能力素质锻炼。今年以来,局党组从人才工作的大局出发,想方设法为提高各类人才能力素质创造条件。一是克服工作人员十分紧缺困难,先后委派干部下乡宣传中央一号文件和选派干部担任都兰县察苏镇北园村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和帮扶基层组织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提升了干部职工解决基层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二是为提高工作连贯性,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成长,我局实行了工作互补制度,防止因出差或外出学习等各种原因而造成各科室工作出现空档和漏洞,使工作人员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了全面锻练、增长才干。三是支持干部职工参加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压担子、挑重担,在独立承担重大商务工作中施展才华,经受磨练,不断提升素质和能力。
(四)挖掘现有人才潜力。改进和完善对人才的管理和使用,确保现有人才发挥到最大作用。一是不断充实并完善用人制度,积极发挥靠制度留住人才、依制度管理人才、用制度激发人才,积极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环境。二是充分发挥帮传带作用,帮助年轻人才迅速成长、少走弯路,使个人综合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都提高到新的水平。三是把能力强、素质好、积极进取的优秀年轻人吸纳到后备人才队伍中,安排到重要岗位上锻炼,培养人才的接班人。四是热情关心人才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加强沟通交流,主动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为发挥各类人才的带动作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存在的不足
我局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受编制限制,引进补充人才有难度,特别是急需经济管理、电子商务流通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四、明年工作人才工作思路
**年,按照州委、州政府对人才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拓展人才工作思路,结合当前我州商贸流通的发展需要,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下人才队伍建设方法,更好地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坚持党管人才。把人才开发管理工作提升到推动商务又快又好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以“三基”建设为载体,充分挖掘人才优势,促进商务事业快速发展。
(二)壮大人才队伍。坚持多渠道多领域多方式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商务专业知识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努力形成发现、培养、储备人才的工作格局。
(三)提高人才质量。通过业务进修、各种培训等方式,努力拓展人才的知识面。抓好人才培养,想方设法搭建平台,通过帮传带,努力提高人才的能力水平。加强人才的思想作风建设,引导人才扎根群众,追求高尚品质,恪守职业情操。
(四)优化人才结构。加快建设一支既熟悉商务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加大新型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特别是加快培养政治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商务人才队伍。
(五)激发人才热情。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发挥人才选拔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提升商务工作者创造力和工作积极性,切实做好使用、培养、关心人才的各项工作,在商务岗位上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篇八)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扣创新驱动引才聚才,改革体制机制选才育才,优化政策环境用才留才,打造了群英荟萃的人才发展新高地,为“一市一区三枢纽”和“五个**”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加强宏观指导,持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积极贯彻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探索把人才工作做活、做好的办法措施,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对人才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筑牢人才发展共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信息和网络等多种载体形式,积极宣传党的十九大对人才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各类人才思想观念转变,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同时,把党的十九大对人才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和《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论述摘编》,作为县处级、乡科级干部培训主体班以及各级各类人才培训班的教学内容,进行授课讲解,统一思想,引导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班子一把手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第一资源”就是抓“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放在首要位置。
(二)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推进人才强市战略。5月15日,市委召开了全市人才工作座谈会,市委书记乔新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刻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最大力度培育和招引人才,最大限度释放和增强人才活力,以人才优势赢得竞争、赢得未来。6月7月,市长尚朝阳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人才工作时指出,要如期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集更多的人才,特别是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
(三)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格局。市委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先后听取2次工作专项汇报,专题研究分析人才工作。成立了市委书记乔新江为组长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党委(党组)书记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制定《**市人才和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完善了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
(四)明确工作思路,健全人才体系。坚持围绕“一市一区三枢纽”战略和“五个**”“全面小康梦”目标,系统研究谋划人才工作。先后制定《**市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人才规划和相关规定,明确了人才工作思路,健全了人才政策体系,为精准引进人才、评价人才、使用人才奠定了基础。
(五)做好服务工作,夯实工作基础。编撰《**人才》刊物,宣传人才的突出贡献,营造“崇尚创新、包容失败、尊重个性、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开展拔尖人才政治理论专题培训,落实拔尖人才健康体检制度。建立“**青年人才库”,直接掌握一批优秀青年人才。
二、推进改革创新,释放人才体制机制的内生动力
坚持以政策突破引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放权、让利、搞活”为核心,制定《**市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信发〔**〕12号),明确七项改革任务、二十二项改革方向、四十个改革重点,通过人才集聚市场化、人才评价社会化、人才投入多元化,进一步打破引才、育才、用才等环节体制机制障碍,构筑了我市含金量最高、统筹集成范围最广的人才政策。
(一)专题研究,精心制定。为代市委起草好我市的实施意见,年初,我市把制定《**市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作为今年人才工作的重点,抽调政研室、人社局、编办、发改委、科技局、教育局、卫生局等单位人员组成起草小组,对中央及各部委和市内外有关人才发展政策进行收集、整理、吸收,形成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素材稿》。4月,围绕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中央新精神、新动向和外地市新做法、新经验,分7个专题进行深入调研,并向4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50名拔尖人才发出了征求意见函,掌握了制约我市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和重点。5月,起草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初稿,并征求各县区党委组织部和管理区、开发区组织人事部门以及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意见建议,经修改完善后,形成了送审稿。6月13日,经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正式印发。
(二)丰富内容,动真碰硬。
1.在构建科学有序的人才管理服务体制方面,全面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对高校、公立医院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逐步实行备案制管理,试点推行“四自”管理办法:自主设置内设机构和所属院所、自主设定岗位结构比例和岗位聘用、自主选人用人、自主薪酬分配。每年核定一定数量的人才专项编制,用于引进急需紧缺人才。
2.在构建灵活完善的人才引进聚集机制方面,在国内外布局创新创业资源。在市、县政府驻外机构加挂“人才联络站”的牌子,坚持招商活动与引才活动同步组织,产业项目与引才项目同步包装,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引才同步落实,走出去引才与驻点引才同步开展。建立“不看时间重业绩”的柔性引才考核管理办法,鼓励用人单位采取兼职挂职、技术咨询、项目合作、岗位租赁、智力众筹、客座教授、星期天工程师等方式,柔性汇聚人才智力资源。
3.在构建精准适用的人才培养支持机制方面,加快本土特色人才培养。一是实施区域特色人才工程。依托自然资源与交通区位优势,培养聚集一批健康、养生、养老、旅游、体育(户外运动)、电商等方面的技术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二是加大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支持力度。用5-10年左右时间,遴选支持50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等。三是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在各类人才工程项目中设立青年专项。实施“青年英才入信”计划,5年引进5000名名校全日制博士、硕士和优秀本科毕业生。
4.在构建多元包容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方面,衡量各方面人才不再是“一把尺子”。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发现体系,树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主要标准的评价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人才评价倾向。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在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职称晋升“以聘代评”试点,根据规定自主设置岗位,自主确定岗位结构比例。扩大县区职称评审权,中小学教师中级职称下放县区评审。在省定一星级以上产业集聚区建立职称评审组织,在大型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开展职称自主评审试点。完善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及业绩特别突出的人才,通过专设职数、特设岗位等多种方式评聘专业技术职务。
5.在构建务实高效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方面,让知识产生价值,让技术产生效益。落实创新主体成果转化和科研经费自主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推动知识、技术、成果、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扫除人才流动中的体制壁垒和机制障碍,支持人才兼职科技服务或离岗创新创业。在人员招录、职称评聘、薪酬待遇、科研项目等方面倾斜,促进人才向艰苦偏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基层一线和贫困地区工作的人才,评聘职称时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侧重考察其工作实绩。
6.在完善人才优先发展保障机制方面,人才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分量更重了。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总量不低于上年度一般预算收入的0.5%,作为人才引进、培育、奖励专项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将人才工作列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述职重要内容。
(三)分解任务,扎实推进。制定了《**市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任务分工方案》,明确了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确定了完成时限,保证了改革任务的统筹推进。
改革释放出的各项红利,激活了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全市各类人才积极投身于科技攻坚主战场,今年实施科技计划261项,其中国家级15项,项目经费总额5200多万元,在农业、电子、医药、食品、茶叶、机械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群发展,创造了极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方浩实业有限公司人才团队组建的河南省珍珠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建筑用微孔发泡陶瓷保温装饰一体板,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大大提升了珍珠岩技术加工能力。淮滨县防胡镇防胡村青年农民郑镇怀,发明了用布为原料雕刻的布雕画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发明的“布雕画的制作方法及其专用烙铁”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为发明专利,直接申报获得高级工艺师职称。
三、实施“**英才计划”,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市瞄准人才创新创业的“痛点、堵点”,统筹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制定出台《关于实施“**英才计划”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的意见》(信发〔**〕13号),推动人才、科技、产业、金融等关联领域政策的协同创新,努力打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可创新”“人人皆可创业”的人才生态城市。
(一)明确标准,丰富内容。
1.明确引育对象。围绕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绿色食品、现代物流、现代家居、医药制造等产业,以及金融创新服务、资本运作、文化创意、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5年内,引育10个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0名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家,**0名(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领军人才包括获得诺贝尔奖、“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人选等荣誉称号的国内外顶尖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家是指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市场潜力并处于中试或产业化阶段的人才;高层次人才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关键技术,能够实现产业化并具有市场前景,或能带动某一领域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的创新创业人才。
2.明确支持标准。“**英才计划”人才落地的创新创业项目,享受产业化资金资助、多元化融资支持、创业场租补贴等支持,其中,产业化资金资助是核心,按人才的层次分别给予50万-5000万元资助。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领衔的创新创业团队,给予**00万—5000万元资助;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专家团队给予500万—1000万元资助。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家给予200万元资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给予50-100万元资助。对特别重大的科技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最高可获得1亿元资助。
3.明确支持程序。各县区和市管管理区、开发区以及市直有关单位为“**英才计划”申报单位,负责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向市工信委或市发改委报送。市工信委或市发改委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对人才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创新性、可行性以及对地区的贡献率和潜在价值进行评价。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综合评价意见,提出人选建议名单,提请市委、市政府审议并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落实相关支持政策。
(二)突出特色,增强激励。
1.增大含金量。以“**英才计划”主文件为依托,在“组织实施、生活服务保障、财政资金监管、科技创新支持、金融支持”等方面起草了五个配套办法,通过产业化资金资助、多元化融资支持、上市融资奖补、自主创新激励、股权与分红激励、创业场租补贴等支持方式,建立覆盖人才创新创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等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支持政策,建立住房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出入境手续办理、学术活动资助、年度津补贴等服务保障政策,打造了**史上含金量最高的“1+5”政策体系。
2.提高契合度。一般人才政策比较看重身份特征,“**英才计划”既看人才团队的创新能力,又看人才团队与**产业的契合度,注重的是创新基础上的创业,采取“人才+项目”的方式,把目光瞄在项目上,着力引进创新业绩显著或有较大创新潜力,拥有可产业化的发明专利或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或带技术落户**创业的人才(团队),强调能否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能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形成生态圈。坚持“资金+服务”同步实施,建立“**英才计划”政府资助专项资金,5年至少投入5亿元,用于各项资助支持事项;对人才项目落地过程中各种手续办理、场地征迁以及后期投产、运营、人才招聘、融资等方面提出具体操作办法,确保每个阶段都有部门负责、每个环节都有人员跟进、每个节点都有时限要求,满足落地人才资金、技术、知识产权、产品开发、市场销售、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三)精心组织,成效初显。
一是积极推介。7月,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日报上发布“**英才计划”引才公告。11月25日,12月16日和23日,分别在北京、武汉、**举办了推介会,先后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张培震院士,中国工程院王家增、邓中翰和周廉院士团队代表,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铁路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科研院所、著名高校的人才团队代表,航天科技集团、中建三局、紫光软件公司、科大讯飞等知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团队代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投资机构代表参加了推介活动。推介会上,市领导介绍了**引才的优势,市人才办对“**英才计划”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解读,市商务局介绍了全市产业暨政策,**高新区对高新区招商引资政策进行了介绍。同时,制作并发放了400份“五个一”宣传材料,分别是一份宣传册、一个展板,一个“**欢迎您”宣传片,一个内装“**英才计划”有关文件和宣传片的优盘、光盘。
二是开展评审。12月,开展第一批“**英才计划”人选评审,以让本地人才放心,让外地人才动心。中科院、南开大学网络安全人才团队成为首个签约人才团队。该团队计划投资10亿元人民币,创办以**为总部的网络安全高科技企业,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建设集教育培训、软件研发、产品与服务多位一体的网络安全产业链。邓中翰院士团队受“**英才计划”感召,到**设院士工作站,并建设研发生产基地。
“**英才计划”“史无前例”的引才魄力和扶持力度,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为**招才纳贤增添了强劲动力,营造了英才云集的好氛围,培育了创新创业的好土壤,让优秀人才和团队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初步实现了人才资源配置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高度匹配,将推动经济真正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
四、坚持高端引领,提升人才推动发展的支撑效力
聚焦经济转型需要,以高端人才为重点,紧扣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提升人才推动发展的支撑效力。
(一)创办“**发展高端论坛”,搭建招才引智新平台。为培养和提高我市企业家的创新发展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创办“**发展高端论坛”。论坛每两个月举办一次,每次邀请一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或企业家,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深入解读,深度探讨**经济发展新机遇、企业增长新动能。8月31日,第一期开讲,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瑞龙教授以《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形势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题,论述了“如何在新时期培养新的改革动力和新动能”;11月28日,第二期在邀请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汉权博士,讲授的题目是《准确把握经济走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每期论坛都进行现场答疑解惑,为招才引智、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二)参加中原企业家大讲堂,提升人才能力水平。组织我市发改、工信、科技、财政、金融等部门和部分企业参加省委组织部、省工信委举办的第三、四、五、六期中原企业家大讲堂,促进了我市党政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三)参加省委、省政府举办的欧美同学会第六届年会暨海归创新创业郑州峰会。为了让人才了解我市良好的发展态势、优惠的政策和优越的创业环境,**市成立了工信委、人社局、科技局、人才办以及黄国粮业等企业组成的参展团,发放了200份“五个一”宣传材料,并发布了LED电子显示屏、电子传感器等方面的海归人才需求信息25条。制作的“五个一”系列宣传材料受到海归人才的青睐,也受到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领导的表扬。
(四)参加**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19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为进一步扩大“**英才计划”的影响,**市人才办组织**市人社局、**市外侨办、**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及浉河区组织部,共同参加了**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19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发放了100份“五个一”宣传材料。会后,市人才办组织考察了**谷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司董事长宣传解读了“**英才计划”有关政策。该公司董事长张诺寒表示,“**英才计划”非常好、非常及时。公司现在大部分生产环节已搬回**,下一步将公司总部也搬回**,把先进的技术带到**、把创业的宝贵经验带到**、把积累的人脉关系带到**,实现“**受益、企业发展”的双赢目标。
(五)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培育急需紧缺的技能型人才。认真落实《**市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三年规划(**-**)》,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计其功”原则,对职业教育各主体责任单位的资金、资源和培训对象进行整合,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7656人,新培养高技能人才4422人,为11971人进行了职业技能鉴定,建成2个市级特色创业孵化园;建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和品牌基地15个、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2个、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1个、示范性公共就业训练中心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为产业发展输送了高素质技能人才。光山县羽绒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年羽绒服产量达4000余万件,产值突破70亿元,带动**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六)开展校地合作,引进清华大学科技、人才和信息资源。与清华大学团委签订《共建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基地协议》,确定平桥公共实训基地、光山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涉外职业技术学院为“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基地”。7、8月,第三批、第四批清华大学暑期实践活动小组到我市实践,并撰写了调研报告,提出了产业发展和精准脱贫的意见建议。**年9月24日在北京召开的“首都高校豫籍学子暑期实践汇报交流会”会上,第四批实践活动小组向省委组织部和清华大学的领导汇报了“**市精准扶贫暑期调研情况”。10月29日,我市应邀参加了清华大学社会实践年会。
(七)创建创新创业平台,持续培育高层次人才。创建省级众创空间1家、星创天地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选派**余名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为入孵的物联网技术、新能源材料技术和IT等领域的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基础服务等,打造覆盖企业成长全过程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目前,在孵企业29家,8家企业孵化成熟走向市场,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成长起来。同时,以创业服务中心为依托,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区、新型产业区,打造创业小镇,搭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
(八)完善科技创新平台,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持续创建科技创新平台。组织720万项目资金,对企业工程中心、院士工作站、创业孵化器、科技园区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60万元、20万元的资金支持,进一步调动了各地创建科技创新平台的积极性。二是严格考核鞭策,对考核“不合格”的平台黄牌警告,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予以摘牌。以创新平台为载体,引进培育了69名能带动产业升级和实现成果转化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九)引进省博士服务团成员,提升人才层次。坚持“按需选派、双向选择”原则,广泛收集全市各产业集聚区和企业需求意见,引进4名省博士服务团成员到我市产业集聚区和企事业单位服务。同时,积极做好省博士服务团成员的服务保障工作,经领导同意,为每位成员在岗期间提供1000元生活补贴,每年提供健康体检一次。
(十)大力实施柔性引才,抢占发展先机。围绕“一市一区三枢纽”建设和重点产业集群等,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市讲学、咨询、技术指导达2**0人次,帮助解决我市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余斌,以《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与政策》,讲解了中国未来发展趋势。
五、坚持围绕大局,夯实人才服务发展的保障能力
深化实施“贫困村人才培训计划”、“千人行动计划”和“贫困村卫生人才提升计划”,为贫困村打造一支熟悉现代农业技术、善于经营管理、开展科技服务,能够示范指导和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一)深化贫困村人才培训计划。整合人社、教育、农口、扶贫、商务等部门培训资源,大力开展贫困村人才培训。先后培训乡村旅游经营人才1000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4000名,贫困乡村电子商务知识普及培训2.1万人次,农村畜牧、水产、种植实用人才**50名,大大提升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光山县北向店乡何寨村残疾人孙雅莉通过学习电商,成为淘帮手,月收入稳定在5000左右,完全实现了脱贫。
(二)推进科技特派员千人行动计划。年初,对**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不合格者约谈。召开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对**年优秀科技特派员进行表彰,并签订《**年科技特派员帮扶责任目标书》。市、县级科技特派员全年实施农业科技项目137项,争取上级科技项目经费3151万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67项,示范基地面积13256余亩;扶植农业企业138家,参与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12.6%。**市水利局科技特派员汪利到息夫人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帮助开展品牌建设。合作社经营户主高兴地说:“非常感谢水利专家帮助我完成了省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项目的申报,使合作社走在腾飞的道路上。”
(三)实施贫困村卫生人才素质提升计划。为了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最快、最及时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县域内住院率达90%”的目标,在**职业技术学院分期分批开展贫困村村医培训,每期20名,目前已培训180人。村医培训期间,由乡镇医院医生顶岗,使医疗服务不断线、村医收入不减少。同时,举办“送医下乡”义诊活动62场次,为群众免费健康检查2800余人次,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看到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人才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在下一步的工作加以解决。
一是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人才创业创新环境不够优化,成为制约人才发展的“瓶颈”;二是“**英才计划”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引才力度不够大;人才总量不足,结构矛盾突出,工业人才、服务业人才不足,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现代工业人才少,商贸物流、金融证券等现代服务业人才更少,高层次领军型人才极为匮乏。三是科技平台总量偏少,其中电子信息、商贸物流、现代家居等新兴产业领域平台建设还属空白,人才容量不大;四是人才投入远不能满足人才发展需要。
2018年打算
以党的十九大对人才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英才计划”实施,持续提升人才队伍整体创新创业能力和服务脱贫攻坚能力,为推进“一市一区三枢纽”和“五个**”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是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督促指导全市各县区、各部门制定一系列区域、行业、系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形成上下贯通、衔接配套的人才发展政策体系。通过改革,破除束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通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
二是深入实施“**英才计划”。以“**英才计划”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各项人才政策,让我市人才政策更加优越、人才项目更加集中、人才表彰更具影响力,打造具有**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人才制度环境,为招才纳贤增添强劲动力;在合肥召开“**英才计划”推介会,持续扩大“**英才计划”的影响,引进培育一批能够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团队,形成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互动态势。
三是持续优化人才服务工作。统筹调配各类政府性资源要素,通过实施资金扶持、住房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政策,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机构,加快建设科技金融服务和产学研政资介合作平台,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量身定做”的综合服务;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积极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
四是持续举办**发展高端论坛。邀请6-8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或企业家,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深入解读,并结合我市的产业方向和区域优势,深度探讨经济发展新机遇、企业增长新动能。
五是深化人才服务精准扶贫工作。持续开展贫困村人才培养计划,全年完成2万名农村电商、水产、畜牧、养殖、旅游、种植、茶叶等贫困村人才培训,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脱贫能力;深化“千人行动计划”,选派专家人才联村帮扶,提高扶贫精度;推进基层卫生人才提升计划,为基层引进高层次卫生人才智力200人次,培训村医200人次,夯实防贫基础。
(篇九)
**年,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局以党的**和**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实施“一把手”抓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为抓手,以高端引领为导向,以打造北部湾“人才特区”为目标,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为钦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年工作成绩
(一)强化责任意识,构建“一把手” 抓人才工作责任制,确保人才工作顺利推进
一是建立“一把手”抓人才工作机制。根据《钦州市“一把手”抓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暂行办法》(钦办发〔**〕100号)精神,明确将人才工作列入我局重要议事日程,由局长主管、2名副局长分别分管人才科、人才服务管理办、人才市场和事业单位科(引进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就业促进科(技能人才鉴定培训)工作,并建立人才联络员制度,落实责任分工。
二是专题研究人才创新工作。由局长亲自召集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人员研究确定今年人才工作创新重点,并提交局党组会议讨论研究,纳入全局工作要点和创新工作计划,确保人才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推进。
三是加强人才政策研究。认真学习党的**报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上级有关人才工作文件精神,共在人民网广西频道、《人事天地》、《钦州日报》、《钦州社会科学》发表理论文章或新闻信息4篇,其中由苏云局长带领局课题组撰写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课题被自治区人社厅列为**年度全区人社系统重大立项课题。通过加强人才政策研究,为推进人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二)强化人才引进,坚持刚柔并举,千方百计广揽贤才
一是开通事业单位刚性引才的“绿色通道”。与市委人才办联合印发了《钦州市**年高层次人才引进需求目录》,贯彻执行钦政发〔**〕50号有关规定,积极组团赴长春、北京、南京、武汉、重庆等地招聘紧缺高层次人才活动,采取直接考核入编引进人才的方式,今年市直事业单位共引进高层次人才159人,其中硕士142人、博士7人、副高职称10名。
二是启动领军型创业人才“520”计划。今年在全区率先探索通过引进项目的办法引进领军人才,力争用5年的时间,引进20名左右的领军型创业人才。经评审并报市委常委会审定,经组织报名、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和综合评审并报市委常委会审定公示,确定3个入选“520”计划的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一是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遗传学博士周骅创办的慧宝源(钦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项目(拥有人才团队14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4人、本科4人);二是**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余阳春创办的微电子连接用SnAgCuRE系绿色无铅钎料合金(拥有人才团队4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人);三是长江大学工业设计专家韦学运创办的等离子体处理盾构刀具产业化项目(拥有人才团队5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2人、本科1人)。
三是实施“筑巢引博”行动。支持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钦州学院、灵山县骄丰化工有限公司3个单位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同时,积极与市委人才办密切配合,争取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支持,面向全国引进13名博士后到我市部分经济部门、园区、县区挂职,开创广西大规模引进博士后人才挂职的先河。
四是加大柔性引才“海鸥计划”力度。编制印发了**年度“海鸥计划”人才需求引进目录表,目录包括钦州学院、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钦州市妇幼保健院等4个单位,共申报建立“海鸥计划”岗位17名。借助引进国外智力延伸办理窗口的平台,争取国家外国专家局和自治区外专局扶持引智经费6万元,执行国家级引智项目(婴幼儿听力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干预)1个、自治区级引智项目(林浆纸一体化、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治、针式甲状腺切除术)3个,引进台湾、法国、瑞典、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的外国专家6人,指导培训专业技术人员500多人。
五是加大“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招募力度。今年共面向社会招募“三支一扶” (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高校毕业生55名,其中定向中马钦州产业园区10名、保税港区3名,招募人数名列全区第一,为我市重点园区和基层单位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
(三)强化人才培养,立足于发展需求,广开门路培育人才
一是继续实施“三百优才”培养工程。今年继续争取广西外专局的支持,遴选20名优秀人才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为我市储备高端人才。为此市财政共支付350万元。
二是完善就业见习基地培养人才。今年首次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工作座谈会,利用19家市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培养人才。今年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中粮油脂公司、钦州人才市场等3个市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落实见习岗位62个,落实就业见习经费2万元。
三是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市职业教育中心做大做强,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有针对性地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今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92人,其中高级技师2人、技师137人、高级工53人。
(四)强化载体建设,努力申报高端人才平台,为引进人才夯实基础
一是全力推进人才创业基地建设。今年5月份,积极督促滨海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落实融资方案,投资2.78亿元开工建设广西首个国际人才创业基地—北部湾国际人才创业基地,一期人才公寓项目预计明年底可建成。
二是强力推进人才小高地建设。全市已建立中石油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1个、市级人才小高地10个,争取自治区和市本级核拨扶持经费100多万元。其中今年4月份我局重点支持我市坭兴陶协会、钦州学院申报坭兴陶系列的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
三是积极探索构建“人才特区”。围绕中马钦州产业园和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钦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海新城等重点园区的发展,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支持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滨海新城开展创新园区体制机制试点工作,重点探索构建“一体化”人事人才管理机制,以此加快“人才特区”构建。
四是健全人才市场服务功能。扎实推进“人才夜市”、人才租赁、人才学历提升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广西北部湾人才市场钦州市场建设,努力构建区域性的人才市场。
(五)强化人才服务,落实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业激情
一是构建服务重点企业机制。积极与中石油、中石油国际事业公司和国投钦州燃煤电厂沟通联系,做好安置企业高层管理人才家属工作。已办理中石油和国投钦州燃煤电厂19名员工家属的调动手续。另外,我们还优先解决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配偶职称聘任问题,充分发挥职能部门服务大局的作用。
二是实行联系专家制度。采取“一对一”联系办法,每位局领导相对固定联系一户企业、一名带头人、一个人才团队,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主动听取意见建议。
三是实施奖励政策。按人才层次进行政府补贴,对引进领军型创业人才,给予“2个100、2个**0”重金奖励政策,即一次性资助不低于1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创业场所;根据项目的需求,提供不低于**0万元的创业 (风险)投资和不低于**0万元的融资担保。引进具有硕士学位的人才,给予为期5年每年5000元的安家费;对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给予为期3年每年2万元的住房补贴和为期5年每年1万元的安家费补贴;对引进具有副高职称的人才,给予为期3年每年2万元的住房补贴和为期5年每年1万元的安家费补贴。经初审,今年有60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符合申请条件的引进高层次人才申报住房补贴和安家费补贴共计48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实施领军型创业人才“520”计划和柔性引进人才“海鸥计划”兑现扶持政策细则还不够细,有待下一步制订可操作性的方案加快推进。二是北部湾国际人才创业基地项目建设滞后,有待下一步与项目业主对接,推进全面开工。三是人才特区优惠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缺乏。四是高端人才平台建设如人才小高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相对薄弱,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短缺,特别是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型创业创新人才匮乏。
三、**年工作思路
(一)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围绕基层需要提供人才服务。一是从人才支撑和干部培训上做好工作。围绕“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的总体目标,立足实际,培养和引进一批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环保、垃圾处理、清洁生产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二是围绕“县域工业壮大工程”,结合产业发展建立人才小高地。力争培育1-3个县区级人才小高地。
(二)实施人才兴福工程,强力集聚民智。一是完善引进领军型创业人才的办法及兑现政策细则,积极组团赴国内外重点城市召开宣传推介会,计划年内引进5-10名领军人才团队落户我市重点园区创业。二是加快推进中马产业园区“人才特区”建设。年内计划配合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完善人才特区总体方案,探索开展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三是开展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活动。进一步强化人才市场建设,创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大厅,组织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和后续服务活动,促使更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三)进一步加强引智工作。一是突出抓好引智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年内积极培育、发展、壮大3-5家的市级引智示范基地,并在此基础上申报成为自治区级、国家级的引智示范基地。二是积极申报年度引智项目,做好外国专家管理服务工作。三是加强对引智工作的组织协调。将引智工作融入到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前沿战场,促进引智工作的快速与协调发展。
(篇十)
**年,市招商局按照《**-****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蚌〔**〕62号)文件要求,以服务发展为根本,解放思想为先导,改革创新为动力,从更新思想观念、提高人才素质、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入手,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招商人才队伍。
一、完善配套制度,保障用人环境
在认真学习新的《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修订和完善了《**市招商局工作创新奖评选办法(试行)》、《市招商局关于科级领导职位选拔预告实施办法》、《市招商局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暂行办法》,细化了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在全局初步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运行机制,为进一步提升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制度保证。今年9月份,分别拿出2个正科级职位、1个副科级职位,在全局范围内进行竞争,经过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等环节,3名干部走上推荐岗位,选拔任用工作的各个环节公开、透明、公正。
二、发掘培养渠道,历练干部能力
根据年轻干部在工作起步阶段对成长进步的客观需求,从招商局实际出发,在招商一线科室积极探索“传、帮、带”的培养方式。继续实施“导师带徒”制度,把刚从事招商工作不久的年轻干部纳入培养范围,选择具有丰富招商经验、作风优良的同志担任导师,实施“一对一”带教,带教期为半年。在带教期结束时,对徒弟的招商业绩进行评比,对成绩突出的,对其导师予以表彰。
深入探索“外挂式”锻炼模式,把驻外招商作为锻炼年轻招商干部的基本手段,让他们在富有挑战性的的环境中夯实成长成才的根基。在挂职锻炼期间,对这些干部进行跟踪培养,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优先考虑提拔使用,以此营造有利于年轻干部施展才华、增长才干、创造业绩的良好氛围。**年,我局又选派招商干部到**、东莞、泉州、苏州、昆山五个城市挂职锻炼,同时承担招商引资任务。挂职时间为一年。今年,到目前为止已有2名挂职干部因工作业绩突出提拔到正科级岗位。
三、完善培训机制,提高人才素质
以建设创新型、实干型、知识型、专业型招商人才为目标,大力建设学习型机关,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构建人才培训的“高速路”,使人才培训工作走上了“快车道”。邀请多家单位业务骨干和专家教授为作专题知识讲座,复旦大学客座教授讲授的《招商礼仪知识讲座》,苏州工业园区招商局负责人讲授的《招商引资操作实务》,市国土局专家的《国土知识讲座》、市委党校黄敬荣教授作的《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并且定期开展政务公开专题培训。让每位干部在学到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
为提高全局干部参与**崛起的信心与决心,我局举办或参与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旨在提高招商干部的业务素质。一是积极参加市人才办组织的“**市园区建设与招商引资专题研修班”,组织招商系统干部认真学习异地招商引资实务、先进地区快速发展的实例以及创新工作的方法等知识;二是邀请市规划局专家为全局干部进行规划知识讲座,深入解读“363”规划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实现发展目标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三是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招商业务比武和知识考试,通过对**市情、招商引资政策、**经济现状、客商接待礼仪、谈判策略等内容进行一次全面考查,快速提升我局干部的业务能力。
四、打造机关文化,营造浓厚氛围
今年以来,在全局范围内开展“我来荐书”活动,活动中,每位干部推荐一本好书,阅读一本好书,撰写心得体会,年底编印成书,《苦难辉煌》、《群众路线大家谈》等一批好书让所有干部爱不释手。针对招商干部工作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特点,先后组织开展越野比赛、羽毛球比赛、市直机关运动会等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营造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培养人的文化氛围,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完成对人的思想、理念、精神的再塑造,实现干部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使全体工作人员的智慧和能量在工作中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觉为实现工作目标而努力工作。
**年招商人才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密围绕招商引资工作需要,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建立健全人才开发工作机制,突出抓好人才培训工作,拓宽思路和渠道,促进局机关年轻干部的成长,为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的突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认清形势,增强人才工作的责任感
随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深入推进,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任务依然繁重,形势依然严峻,新的招商形势对招商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局工作人员配备不齐、年轻干部工作经验稍显不足,我们将站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战略高度,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做好人才工作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人才开发力度,为市招商局的发展和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服务。
二、突出重点,健全人才工作的新机制
1、拓宽高素质人才引进渠道。我局尚未满编,而从目前我局承担的招商引资工作看,工作多、任务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不仅要年纪相对较轻,更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年我局将继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选拔符合招商工作要求的高层次年轻干部。
2、建立全方位人才培训体系。在制度建设上,进一步完善《市招商局干部学习培训工作年度计划》、《市招商局干部学习培训档案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在培训方法上,对新进干部采用“导师带徒”的方式,指定一名有经验的老同志一对一地对新进人员进行传、帮、带;对新提拔的干部采用“挂职锻炼法”,**年将派出3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让他们接受基层工作的历练。在培训形式上,注重“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在选派干部到发达地区学习、驻外招商的同时,还定期举行招商系统“岗位大练兵”,邀请我市相关部门业务骨干作专题讲座,通过学习先进地区工作经验、学习相关业务工作,不断提升干部业务素质。在培训内容上,不仅有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结合招商工作,有针对性的在培训内容上增加经济运行、招商技巧等业务知识。
3、深入实施干部考评奖励机制。继续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使招商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工作能力、服务水平明显增强。完善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对招商业绩突出的干部,除政策规定的物质奖励外,局机关将根据实际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及市直其他单位组织的各类活动,根据活动成果给予表彰,从而调动干部的参与热情,以此提高干部综合能力。对干部全年取得的荣誉,建立档案,作为年终公务员考核的一项重要参考内容。
4、加强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招商局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制度,不断充实后备干部人才库,通过群众推荐、个人推荐、党组推荐的方式,储备一批政治素质较好、领导能力较强、群众公认、数量充足的科级后备干部。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后备干部,根据工作需要及时任用。
三、培育健康向上的机关文化
(一)继续开展招商精神大讨论。把招商精神大讨论活动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好活动成果,采取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招商局机关精神”表述语,使“招商局机关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领广大干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招商局机关干部履职尽责争先进、立足本职创优秀,全面推进招商局各项事业的发展,更好的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
(二)提升招商干部文化涵养。招商干部在工作中接触的企业家多数具有较高的文化涵养,招商干部的个人文化涵养得到提升,有利于更好地与企业家交流。根据这一特点,我局将定期邀请专家讲授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交礼仪、保健养生等相关专门知识,提高干部审美情趣和综合文化素养。
(三)关心招商干部文体生活。面对繁重的招商工作,需要通过适当的文体活动来锻炼身心,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才能服务好招商引资。我局已经利用办公楼后的场地,规划了羽毛球场,并购买了相关设备供干部职工业余活动。同时,我局将加大与外单位的联系,经常性组织与外单位干部的文体比赛,通过比赛,锻炼身心,增进友谊。
(四)建立融洽的人际环境。机关干部相互“工作见面多,思想见面少”,应该加强沟通了解。建立经常性地谈心制度,关注机关干部的思想之虑、情绪之波,及时疏导,化解干部的心理压力,关心干部的成长、成才。注重人文关怀,继续开展好组织帮扶活动,在干部生日、家属生病、传统节日等重要时机,即时进行走访慰问,给予必要的组织帮助,使全局同志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和温暖,从而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人心和力量,构建和谐共进的内部环境。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详细内容,主要描述人才、工作、企业、开展、加强、培训、创新、培养,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热门工作总结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