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有机质提升项目技术总结

时间:2017-10-07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有机质提升项目技术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篇一:2010年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技术总结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醴陵市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技术总结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醴陵市农业局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二○一○年十月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一、项目来源与实施目标

(一)项目来源:醴陵地处湘东,置“长、株、潭”金三角边缘,处株洲、萍乡两中等城市之间,东临萍乡,西接株洲,北界浏阳,南连攸县。现辖2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361个农业村,7709个村民小组,全市总人口103万,其中农业人口86.2万。2009年末共有耕地面积55.6万亩,其中水田50.9万亩,全年水稻播种面积94.14万亩(其中早稻45.8万亩,中稻0.24万亩,晚稻48.1万亩),稻谷总产量47.26万吨(其中早稻22.03万吨,中稻0.13万吨,晚稻25.1万吨),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丰富。但是近年来在粮食生产上农民偏施化肥较严重,很少施猪、牛、羊鸡、兔粪、土渣肥等有机肥,秸杆还田也很少,大量秸杆用于材烧,或者直接在田土里焚烧,思想汇报专题造成空气污染,降低秸杆肥效,增加生产成本,造成粮食产量不高,降低了种粮效益,并且长期施用化肥,造成了大量土壤板结和水土流失,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全市旱地有机质平均含量2.5%,稻田有机质平均含量3.6%,有很大一部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1.5%,微生物分解活动就大大减弱,结果土壤中氮、磷、钾的速效养分含量降低,直接降低了土壤的肥效,间接增加化肥施用量,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粮食产量,况且土壤里缓效钾的含量比较丰富,经过目前对土壤的化验,一般在150-900 mg/kg,它一般不能被作物吸收,可以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激活它,变成速效钾,再被作物吸收利用。由此可见,在我区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项目,非常必要。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主要是围绕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空气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强农民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的意识,实现耕地养分的投入产出平衡,在逐年提高单产的同时,使土壤肥力得到不断提高,达到培肥土壤、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因此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对促进我国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9年,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我市

开始实施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

(二)实施目标:2010年,全市在泗汾、沈潭、清水江、大障和石亭等五个乡镇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主要推广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对12.7万亩稻田免费发放腐秆剂,实现项目区95%的水稻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减少钾肥使用量10%~15%,亩节本增效30元以上,耕地地力与耕地环境质量有所提高。同时,积极探索土壤有机质提升新模式、新方法,总结适宜本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二、技术内容与实施区域

(一)主要技术模式及实施区域

我市将2010年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地点定在交通便利、群众基础好的大障、泗汾、清水江、沈潭、石亭等5个乡镇和醴陵市炎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涉及76个村,涉及户数44343户,总人口183453人,总面积127000亩。具体情况见附表1(所有农户信息已经制成电子版)。

范文TOP100按照项目要求,结合醴陵多年来的稻草还田工作经验,在项目区主要推广水稻机械收割催腐还田技术、秸秆堆腐还田技术、早稻草覆盖还田-晚稻免耕栽培技术等三种技术模式。项目乡镇总推广面积分解落实到具体技术模式、村组与应用作物上(详见附表2)。

(二)秸秆腐熟剂筛选与应用情况

1.秸秆腐熟剂筛选试验开展情况。完成了不同腐熟剂产品在水稻秸秆翻耕和免耕还田2种耕作模式下使用效果品比试验各1个,筛选适合当地推广应用的腐熟剂产品。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共12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3.3㎡,试验田四周设置保护行。各处理设置如下:处理1:CKI无秸秆还田的常规施肥;处理2:CKII不加腐熟剂秸秆还田(常规施肥+秸秆);处理3:秸秆还田+瑞丰牌腐熟剂(常规施肥+秸秆+湖南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处理4:秸秆还田+宝地生腐秆剂(常规施肥+秸秆+宝地生KSD腐秆剂)。试验结果表明,湖南瑞丰公司生产的瑞丰牌腐秆剂(水剂)在稻草还田上的应用效果较好。

网络(三)实施效果监测与调查

分别在大障、泗汾、王仙和板杉等4个乡镇完成水稻秸秆腐熟还田与秸秆不还田对比试验5个,并将5个对比试验点结果分别录入秸秆还田提供的养分统计

及对土壤肥力影响调查表和还田秸秆(烘干样)调查表。试验前后采样土壤样品进行分析。

三、项目实施效果

(一)项目实施对土壤养分含量尤其是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每亩稻草秸秆还田400公斤,相当于亩施尿素5.5公斤、过磷酸钙3.7公斤、氯化钾5.7公斤。12.7万亩稻草还田5080万公斤,相当于投入尿素70万公斤、过磷酸钙47万公斤、氯化钾72万公斤。根据对5个效果监测点土壤样品测试结果,各处理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值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增加0.11-0.22%,碱解氮增加2.9-3.8 mg/㎏,有效磷增加0.7-0.3 mg/㎏,速效钾增加2.5-2.6mg/㎏。

(二)项目实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范文写作据市土肥站对田间试验的调查统计,秸秆还田后种植水稻,平均亩产536公斤,比对照增产21.8公斤,增产4.24%,稻米品质比对照好;玉米秸秆还田后种植玉米、水稻,平均亩产833.6公斤、564.9公斤,比对照增产41.2公斤、34.8公斤;紫云英还田后种植水稻,平均亩产559.1公斤,比对照增产52.1公斤,米质比对照好;西瓜秸秆还田后种植水稻,平均亩产577.3公斤,比对照增产48.4公斤,米质较对照好。由此可见,秸秆还田后,不但后作增产效果非常显著,而且也改善作物品质,因秸秆和绿肥中含有植物所需要的大量营养成分,这就为农作物高产、优质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项目实施对化肥施用品种和数量的影响

秸秆还田后,秸秆里养分迅速矿化,并积累在耕层,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特别是秸秆释放的氮素和钾肥,对水稻、油菜、玉米的生长等起到很大的作用,虽然前期要追施少量氮素,但中后期释放大量氮素,这样就达到了少施速效肥尿素或碳铵,以施缓效肥为主,并且秸秆中还含有大量的磷、钾、有机质、微生物

等营养元素,供作物吸收利用,化肥总施用量就明显减少,平均每亩要减少化肥

5.2公斤(折尿素3.4公斤、过磷酸钙3.6公斤,氯化钾4.6公斤),项目区共减少用肥1485吨。

1.稻田秸秆还田氮肥减施量

计算方法如下:根据土壤有机质的增加量,估算秸秆还田的土壤固碳量: ①土壤固碳(C)量(kg/亩)=(年终有机质含量?年初有机质含量)?150000 1000?1.724

式中,150000表示耕层20cm土壤的干重为15万公斤,1000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单位g/kg转化为kg/kg,1.724为土壤有机质与其有机碳(C)量的换算系数。

②秸秆还田增加的土壤固定N量(kg/亩)=土壤固碳(C)量/20

③N肥减施量(kg/亩)=土壤固定N量×5%

式中,20表示土壤有机质C:N=20:1;5%表示土壤有机N平均矿化率。根据土壤化验结果,项目实施前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49%,项目实施后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63%,代入上述公式得出秸秆还田后增加的土壤固定N量6.1公斤/亩,N肥减施量为0.3公斤/亩。

2.秸秆还田增加的土壤钾量:

计算方法如下:稻田秸秆还田增加的土壤K量(kg/亩)=秸秆含钾量×秸秆亩还田量(干重)=0.85×400=3.4公斤/亩。

四、主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一)经济效益。今年共实施面积12.7万亩,据调查与测算,每亩减少化肥用量4.9公斤/亩,减少化肥支出12.3元/亩,共计减少用肥622吨,减少化肥支出156万元;节约用水15吨/亩,共计节约用水190万吨,节约提灌电费3元/亩,共计38万元;项目区预计晚稻亩平增产21.8公斤,可增产稻谷2768吨,增收581万元。总计增收节支775万元。

(二)社会效益。实施稻草还田后,减少了土层结构破坏,维持了良好的土体(团粒)结构,减少了水土流失,比未实施还田的土壤抗旱能力提高5天左右,防止了土壤沙化,提高了土壤水、肥、气、菌(微生物)的涵养能力,增强了土

壤活性,进一步提高了土壤肥力基础,培肥了地力,提高了耕地质量,促进了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确保了粮食高产和安全。

(三)生态效益。本项目的实施,减少了秸秆焚烧、乱弃造成的污染,大量秸秆用于还田,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也就减少了化肥厂生产造成的污染,节约了资源,同时对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甚至有机食品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问题与建议

1、项目乡镇有很多农户青壮年劳力缺乏,有的外出打工弃耕弃种或将土地转包他人,在腐秆剂发放时无法找到户主本人签字,有部分农户嫌腐秆剂使用费时费工因而积极性不高;而有一些种粮大户或公司深知稻草还田的好处,对这一产品有强烈的需求,使用积极性很高,示范作用也明显,但由于没有在项目乡镇之列而无法获得腐秆剂。因此,建议将前者这一部分腐秆剂调给他们。

2、由于本项目涉及农户多,技术培训、指导、资料费用成倍增长,项目经费不足。请求安排项目经费,重点用于办点示范、宣传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表1 项目区基本情况统计表

篇二:有机质提升项目技术总结

000000002009年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

技 术 总 结

一、项目背景

00000000地处00000000盆地西南边缘,是川中丘陵农业大县和十大“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县幅员面积2608.31平方公里,地貌以丘陵为主,占82.6%,兼有低山,占17.4%,平均海拔450米,最高海拔988米,最低海拔343米,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4℃,年均降雨量1009.6mm,年日照时数1196.6小时,总辐射量约为90.1千卡/平方厘米·年,无霜期310天。

全县辖60个乡(镇),其中38个乡,22个镇,涉及570个村,4567个经济社,总户数39.7万户,总人口16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6.2万人,农业户37.2万户,农村劳动力76.9万人,2008年底实有耕地面积119.8522万亩,占幅员面积的31.1%,其中田58.85万亩,有水源灌溉保证的水田53.0万亩。全县生产总值83.85亿元,比上年度增长25.9%。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166元。

二、项目技术内容及完成情况

(一)、项目实施的地点、面积、作物、应用技术模式

项目在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共4个乡镇实施,涉及49村,387个社,29805户农户,共示范推广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9.644万亩。推广应用技术模式如下:

1、小麦免耕露播稻草秸秆覆盖种植模式:在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共4个乡镇实施,推广面积3.864

万亩。

2、油菜免耕直播稻草秸秆覆盖种植模式:在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共4个乡镇实施,推广面积3.7355万亩。

3、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技术模式:在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共4个乡镇实施,推广面积0.50万亩。

4、晚秋蔬菜稻草覆盖栽培技术模式:在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共3个乡镇实施,推广面积0.30万亩。

5、水稻稻草覆盖栽培技术模式:在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共4个乡镇实施,推广面积1.2445万亩。

(二)、对比试验、推广示范片

00000000和00000000共同建立万亩示范片1个,00000000和00000000各建立一个千亩示范片,共计2个千亩示范片。示范区布置土壤有机质提升效果对比试验5个,示范带动农户积极应用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定点选择5个典型地块,建立效果监测点,对秸秆腐熟还田效果进行定位监测。

土壤有机质提升效果对比试验包括:水稻秸秆还田免耕小麦土壤有机质提升效果对比试验、水稻秸秆还田免耕油菜土壤有机质提升效果对比试验、小麦秸秆还田水稻土壤有机质提升效果对比试验、油菜秸秆还田水稻土壤有机质提升效果对比试验。

(三)、技术培训

开展科技下乡、录音、录像(转 载于: 网络:有机质提升项目技术总结)、广播、电视、现场讲解咨询等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专题、专刊宣传活动,

大力宣传推广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的地位与作用,让全社会形成共识,充分调动技术部门和农民参与积极性。采取广播、电视、现场会、专题集训会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培训项目实施乡镇各级农业部门相关技术人员,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推广服务业务能力,为全面开展土壤有机质提升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发放技术手册和明白纸5.00万份,培训重点农户及技术推广服务人员10000人次,服务农户2.90万户以上。

(四)、技术模式形成、创新情况

结合《00000000省2009年主要技术模式概要》中的成熟技术和我县的常规耕作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县实际情况的稻田油菜免耕直播稻草秸秆覆盖种植模式、稻田小麦免耕露播稻草秸秆覆盖种植模式、稻田晚秋蔬菜稻草秸秆覆盖种植模式、稻田水稻插播小麦(油菜)秸秆覆盖种植模式。

三、项目实施效果

(一)、对土壤肥力养分含量尤其是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1、调查地点1

该调查点位于我县00000000桂花村2社。种植模式为油菜水稻轮作。经过一年两季的对比试验调查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土壤状况为:容重1.73g/cm3、有机质0.437g/kg、全氮0.0201g/kg、有效磷12.2mg/kg、全磷0.0093g/kg、速效钾154mg/kg、缓效钾531 mg/kg、全钾0.178g/kg、pH值8.1、CEC值24.2;对照土壤状况为:容重

1.75g/cm3、有机质0.427g/kg、全氮0.0207g/kg、有效磷9.4mg/kg、全磷0.0088g/kg、速效钾142mg/kg、缓效钾543mg/kg、全钾

0.188g/kg、pH值8.0、CEC值24.1。秸秆还田比对照土壤容重减少0.02 g/cm3、有机质增加0.01g/kg、全氮减少0.006g/kg、有效磷增加2.80mg/kg、全磷增加0.0005g/kg、速效钾增加12.00mg/kg、缓效钾减少12.00mg/kg、全钾减少0.01g/kg、pH值升高0.10、CEC值增加0.10。

2、调查地点2

该调查点位于我县00000000鱼塘村3社。种植模式为小麦水稻轮作。经过一年两季的对比试验调查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土壤状况为:容重1.66g/cm3、有机质0.328g/kg、全氮0.0155g/kg、有效磷6.0mg/kg、全磷0.0060g/kg、速效钾43mg/kg、缓效钾133 mg/kg、全钾0.115g/kg、pH值6.0、CEC值12.9;对照土壤状况为:容重

1.70g/cm3、有机质0.364g/kg、全氮0.0155g/kg、有效磷7.5mg/kg、全磷0.0057g/kg、速效钾39mg/kg、缓效钾137mg/kg、全钾0.111g/kg、pH值5.8、CEC值13.0。秸秆还田比对照土壤容重减少0.04 g/cm3、有机质减少0.036g/kg、全氮不变、有效磷减少1.50mg/kg、全磷增加0.0003g/kg、速效钾增加4.00mg/kg、缓效钾减少4.00mg/kg、全钾增加0.004g/kg、pH值升高0.20、CEC值减少0.10。

3、调查地点3

该调查点位于我县00000000光明村4社。种植模式为小麦水稻轮作。经过一年两季的对比试验调查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土壤状况为:容重1.70g/cm3、有机质0.179g/kg、全氮0.0129g/kg、有效磷13.0mg/kg、全磷0.0041g/kg、速效钾105mg/kg、缓效钾180mg/kg、全钾0.126g/kg、pH值5.3、CEC值13.6;对照土壤状况为:容重

1.76g/cm3、有机质0.136g/kg、全氮0.0127g/kg、有效磷10.4mg/kg、全磷0.0041g/kg、速效钾69mg/kg、缓效钾176mg/kg、全钾0.127g/kg、pH值5.5、CEC值13.3。秸秆还田比对照土壤容重减少0.06 g/cm3、有机质增加0.04g/kg、全氮增加0.0002g/kg、有效磷增加2.60mg/kg、全磷不变、速效钾增加36.00mg/kg、缓效钾增加4.00mg/kg、全钾减少0.001g/kg、pH值降低0.2、CEC值增加0.30。

4、调查地点4

该调查点位于我县00000000桂卓家1社。种植模式为油菜水稻轮作。经过一年两季的对比试验调查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土壤状况为:容重1.72g/cm3、有机质0.343g/kg、全氮0.0157g/kg、有效磷6.0mg/kg、全磷0.0037g/kg、速效钾190mg/kg、缓效钾245mg/kg、全钾0.123g/kg、pH值5.9、CEC值13.9;对照土壤状况为:容重

1.76g/cm3、有机质0.301g/kg、全氮0.0147g/kg、有效磷2.3mg/kg、全磷0.0041g/kg、速效钾53mg/kg、缓效钾212mg/kg、全钾0.118g/kg、pH值5.8、CEC值13.7。秸秆还田比对照土壤容重减少0.04 g/cm3、有机质增加0.04g/kg、全氮增加0.001g/kg、有效磷增加3.70mg/kg、全磷减少0.0004g/kg、速效钾增加137mg/kg、缓效钾增加33.00mg/kg、全钾增加0.01g/kg、pH值升高0.10、CEC值增加0.20。

5、调查地点5

该调查点位于我县00000000东阁村5社。种植模式为小麦水稻轮作。经过一年两季的对比试验调查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土壤状况为:容重1.74g/cm3、有机质0.297g/kg、全氮0.0151g/kg、有效磷

3.5mg/kg、全磷0.0035g/kg、速效钾87mg/kg、缓效钾218mg/kg、

篇三:有机质提升工作总结

2010年度溧阳市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工作总结

溧阳市土壤肥料技术指导站

为鼓励和支持农民秸秆还田,增加农田有机肥的投入,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同时有效解决农村剩余秸秆的出路问题,防止秸秆焚烧、污染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增产增收,在农业部的支持下,在省、市土肥站的指导下,我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麦草全量原位机械(粉碎)还田技术模式”、“油菜秸秆沟埋还田技术模式”、“稻草全量(碎草)原位还田技术模式”、“油菜免耕摆栽稻草覆盖全量还田模式”、“秸秆堆腐还田技术模式”等为主体技术,加大试验示范力度,推广应用秸秆腐熟菌剂,取得了作物秸秆还田面积、作物单产和效益“三增”的好势头,超额完成了农业部下达的“2009年度溧阳市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的目标任务。现将项目初步总结如下:

一、项目来源及目标任务

1、项目来源

本项目由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江苏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09年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资金和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农计

[2009]129号、苏财农[2009]218号)文件下达,项目起迄时间:2009年10月到2010年11月。

2、目标任务

项目计划实施面积为8万亩次,其中小麦(或油菜)等夏熟作物秸秆还田(腐熟剂)3万亩,水稻等秋熟作物秸秆还田(腐熟剂)5万亩。实现项目区秸秆还田率95%以上,项目区内田间地头焚烧秸秆现象基本杜绝,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稳定增长提高;同时化肥施用量减少10%以上。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对项目区内农民应用秸秆还田腐熟技术,购买秸秆腐熟剂给予财政补贴,项目总资金165万元,其中用于购买

秸秆腐熟剂160万元,工作经费5万元。

二、项目完成情况

1、秸秆还田腐熟技术推广的实施地点、实际完成面积及还田秸秆种类

本项目在溧城镇、别桥镇、南渡镇、社渚镇4镇79个行政村实施,项目区主要集中在宁杭高速、扬溧高速、104国道、239和241省道等道路沿线,并与溧阳市农机局开展的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示范县建设相结合。项目区面积12万亩次,建立相对连片的市级万亩示范区1个,镇级千亩示范片4个,示范区树立宣传牌。

表1完成项目实施面积统计表

2、腐熟剂招标采购及发放情况

2009年度溧阳市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推广的240吨秸秆腐熟剂由省统一组织招标采购,腐熟剂为上海联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谷霖”牌微生物腐秆剂,并通过农业部质量检测。其中夏熟作物秸秆推广应用60吨,并取得了实效;秋熟作物秸秆推广应用的180吨腐秆剂已全部发放到农户,11月20日前全面使用结束。

3、秸秆腐熟剂田间试验完成情况

针对我市的耕作制度、作物种类及农民种植习惯,积极开展秸秆还田技术模式试验和不同品牌的秸秆腐熟剂使用效果验证试验。项目实施期间,共完成各类试验8个。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秸秆腐熟剂应用在稻、麦草还田后,其主要作用有:一是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促进了农作物的后发效应,周时,促进了农作物品质的改善;二是由于是秸秆全量还田,项目区内秸秆焚烧现象基本杜绝,秸秆废弃与秸秆浪费现象显著减少,切实保护了环境,净化了空气和水质;三是秸秆资源的大量应用,切实减少了化肥用量,促进了低碳农业的发展。而低碳环保农业则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四是经济效益较为明显。根据试验调查,施用腐熟剂水稻田块比未施腐熟剂田块增产16公斤/亩,亩增效益42.56元,我市共实施项目面积12万亩次,预计全市每年可增收500多万元。

四、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

2009年12月,市农林局成立了溧阳市土壤有机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农林局局长蒋进章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农林局分管局长吴建荣同志和农林局总农艺师周来新同志担任,市土肥站,市农林局监察室、环能科、农机科及项目实施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负责同志为主要成员。项目实施期间,领导小组成员召开3次会议,研究、协调和落实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秸秆腐熟剂的推广应用工作。

2、统一招标采购秸秆腐熟剂

根据农业部要求,由省土肥站委托江苏省国际招标公司,按照公平竞争、择优选用原则,统一招标确定了项目所需秸秆腐熟菌剂,并与中标生产厂家签订供货合同,明确产品质量保证责任。

中标企业负责把秸秆腐熟剂运送到各镇,由各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组织力量,按照确定的项目实施区域,按户分发秸秆腐熟菌剂,并进行登记造册和公示,市农林局土肥站专门设立了监督电话,项目实施期间无任何投诉。

目前240吨秸秆腐熟剂已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上半年夏熟作物秸秆用60吨腐熟剂,39.84万元资金8月份已支付;下半年秋熟作物秸秆用180吨腐熟剂,120.16万元资金将在11月中旬支付。

3、开展项目技术培训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全面推广秸秆还田和腐熟剂使用技术,项目实施期间,市农林局组织市级培训3次,其中会议培训是1次,现场培训2次。培训对象为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土肥员、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科技示范户、种田大户等,培训人数达370人次。编印了《溧阳市秸秆还田主要技术模式》、《秸秆腐熟剂施用技术》等系列资料,印发到各镇、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各镇也采用现场、会议等形式举办了多场培训班,据统计全市共进行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培训12场,累计培训13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万余份。

4、加强试验示范

项目实施期间,针对我市的耕作制度、作物种类及农民种植习惯,积极开展“麦草全量原位机械(粉碎)还田技术模式”、“油菜秸秆沟埋还田技术模式”、“稻草全量(碎草)原位还田技术模式”、“油菜免耕摆栽稻草覆盖全量还田模式”、“秸秆堆腐还田技术模式”等多种形式的秸秆还田技术模式的试验示范,最终探索出最适合本地推广、并为广大农户接受的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同时,为验证不同品牌的秸秆腐熟剂在我市的使用效果,并筛选出适宜本地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的秸秆腐熟剂,为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的进一步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在南渡、别桥2镇分别设置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不同品牌秸秆腐熟剂使用效果验证试验”点,试验的田间工作基本结束,下一步将进行统计分析和试验总结工作。

5、整合资源、加强协作

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主动,加强与溧阳市农林局(农机

局)农机科、环能科、生态办等单位协作,项目与溧阳市农机局开展的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示范县建设相结合。目前全市拥有大中型秸秆还田机械400台,300亩/台〃季,作业量合计达12万亩。

五、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及其建议

1、秸秆全量还田需增加氮素,调节C/N比,建议项目中列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氮肥补贴,以利于项目更好地实施和取得较好效果。

2、稻、麦(油)两熟秸秆全量还田,秸秆还田量偏多,特别是麦(油)秸秆全量还田,对水稻插秧和苗期生长确实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考虑麦(油)秸秆以综合利用为主,稻草以全量还田为主。

2010年11月2日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全部内容,涉及到秸秆、土壤、项目、有机、实施、技术、模式、增加等方面,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

手机移动版
有机质提升项目技术总结
热门技术工作总结范文推荐:

★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经济师)

★技术总结报告

★结合一个具体工程项目,拟定一个测绘项目技术设计和技

★紫砂技术工作总结

★项目总工技术工作总结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