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国际金融学论文】《国际金融学》总结

时间:2017-10-07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网络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国际金融学论文】《国际金融学》总结》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国际金融学》总结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国际金融学》第一阶段导学重点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第一章 国际收支及平衡表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一、导学大纲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1.国际收支的含义

2.国际收支平衡表:账户设置及记账原则

(1) 账户的设置

(2) 记账原则

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4.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5.中国的国际收支及其平衡表

二、导学重点、难点的讲解

1.国际收支的含义:

本教材的定义:国际收支(BOP)是指一国居民与非居民(或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2.理解时需要注意:

(1) BOP是流量概念而非存量概念

(2) 居民与非居民:居民是指在一个国家居住时间在一年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政府机

(来自:WwW. 网络)

构及非盈利团体。反之是非居民。

(3) 个人居民身份的确定:身在国外的而不代表政府的任何人,不以国籍为标准,而是

以长期居住地,或经济利益中心,即从事生产、消费等经济活动和交易的所在地作为标准进行划分。

(4) 法人居民身份的确认标准:按注册所在国或地区

(5) 特殊情况:A、一个国家的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不论在国外时间长短,都是

派出国居民;B国际性机构是所有国家的非居民;C、一个企业的国外子公司是所在国居民,是母公司所在国的非居民。

(6) 国际收支是系统的货币记录

(7) 经济交易的认定:

A、金融资产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即商品与劳务的买卖;

B、商品和劳务与商品和劳务的买卖,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即物物交换;

C、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的交换;

D、无偿的、单向的商品和劳务转移;

E、无偿的、单向的金融资产转移。

3.国际借贷,也称国际投资头寸即一定时点上一国居民对外资产和负债的价值记录。

4.国际收支平衡表:账户设置与记账原则

(1) 账户设置

A、经常账户:货物;服务;收入;经常转移

B、资本与金融账户:资本账户: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与放弃;金融

账户: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官方储备。

C、错误与遗漏账户

(2) 记账原则:采取“复式记账”原理

A、记入借方账目: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账户”下的交易;反映资产增加或

负债减少的“资本与金融账户”下的交易

B、记入贷方账目:反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账户”下的交易;反映资产减少或

负债增加的“资本与金融账户”下的交易

5.国际平衡的标志:

(1)国际收支长期平衡标志:自主性交易达到平衡;

(2)国际收支短期平衡标志:国际收支保持合理逆差;

(3)国际收支均衡:国内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自主性国际收支平衡。

6.国际收支和国民收入的关系

(1)国民收入恒等式:

封闭条件下:Y=C+I+G

开放条件下:Y=C+I+G+(X-M)

(2)GDP和GNP的关系及国民收入与国际收支关系:

GNP=GDP+NFP

考虑要素国际转移:Y=C+I+G+(X-M)+NFP=A+CA

CA=(X-M)+NFP

国内吸收:A=C+I+G

第二章:外汇、汇率与外汇市场

一、导学大纲

1、外汇的含义和特征:

(1)外汇的含义

(2)外汇的特征

(3)外汇的种类

2、汇率的含义、标价、思想汇报专题种类和测度

(1)汇率的含义

(2)汇率的标价

(3)汇率的种类

(4)汇率的测度

3、外汇市场

(1)外汇市场的含义及功能

(2)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

(3)外汇市场的三个层次

(4)现代全球外汇市场的主要特点

4、中国外汇市场

(1)历史沿革

(2)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特征

二、导学重点、难点的讲解

1、外汇的含义

(1)动态含义上:国际间为清偿债权债务关系,将一国货币兑换为另一国货币的过程

(2)静态含义上:国际间为清偿债权债务进行的汇兑活动所凭借的手段或工具;

广义上:是指一国拥有的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或证券。《外汇管理条例》中规定外

汇的具体范围包括:A、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B、外汇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C、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D、特别提款权;E、其他外汇资产。

2、外汇的特征:(1)普遍接受性;(2)可偿付性;(3)自由兑换性。

3、外汇的种类:

(1)按货币是否可自由兑换分为记账外汇和自由外汇;

(2)按外汇的来源分为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

(3)按外汇买卖交割期限分为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

4、汇率的含义:外汇市场上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相互交换的比率。

5、汇率的标价:

(1)直接标价法:以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一定单位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2)间接标价法:以若干单位的外币货币来表示一定单位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6、范文写作汇率的种类:

(1)按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2)按制订汇率的方法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3)按外汇资金的用途分为贸易汇率和金融汇率;

(4)按汇兑方式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

(5)按外汇买卖交割期限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6)按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和现钞价;

(7)按一国存在汇率的多寡分为单一汇率和多种汇率;

(8)按国家对外汇的管理的宽严程度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9)按外汇买卖的对象分为同业汇率和商人汇率;

(10)按银行营业时间分为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

7、汇率变动百分比

(1)在直接标价法下:外汇升(贬)值率=(新汇率-旧汇率)/旧汇率

(2)在间接标价法下:外汇升(贬)值率=(旧汇率-新汇率)/新汇率

8、汇率指数:

(1)双边汇率指数=(报告期汇率/基期汇率)*100

(2)多边汇率指数:

A币的有效汇率=∑A国货币对i国货币的汇率*(A国同i国的贸易值/A国的全部对外贸易值)

9、汇率市场

(1)含义:指从事外汇买卖和兑换的场所,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主要功能:A、外汇买卖的中介;B、调节外汇的供求;C、宏观调控的渠道;D、保

值和投机的场所

(3)参与主体:A、外汇银行;B、中央银行;C、外汇经纪人;D、非银行客户及个人;

(4)三个层次:A、零售市场;B、网络批发市场;C、外汇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

(5) 主要特点:A、主要外汇市场高度一体化;B、各主要市场营业时间相衔接,全球范

围外汇交易24小时连续运转;C、交易规模巨大,日交易超过1万亿;D、币种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货币

10、中国外汇市场

(1) 历史沿革:

1994年以前:A、主体性外汇收支实行计划管理(1978-94);B、外汇调剂市场(1985-94);C、人民币双重汇率。

1994年以后:A、外汇收支不再实行计划管理,但外债管理仍实行计划管理;(2)外汇市场主体—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出现;C、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特征:A、属于银行间外汇市场;B、交易品种单一;C、交易

货币非常有限;D、成交总体上比较清淡、不活跃;E、受到严格限制。

第三章 外汇交易

一、导学大纲

1、即期交易和远期交易

范文TOP100(1)即期外汇交易

(2)远期外汇交易

2、套汇和套利

(1)直接套汇

(2)间接套汇

(3)套利

3、外币期货

(1)概念及发展

(2)主要特点

(3)功能

4、外币期权交易

(1)定义及相关概念

(2)盈亏分析

(3)外币期权费的决定因素

(4)功能

二、导学重点、难点讲解

1、即期外汇交易

(1)定义:指交易成功以后,第二天工作日交割的交易

(2)作用:A、可以满足临时性的付款需求;(2)可以调整各种外汇的头寸比例,以避免

汇价带来的风险;(3)便于捕捉市场信息

2、远期汇率的表示方法:

(1)直接表示方法:指直接显示出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

(2)远期汇率表示法

在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额=即期汇率-贴水额

在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额=即期汇率+贴水额

3、远期交易的功能:(1)保值;(2)投机

4、套汇是指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的汇率差异,通过低价买入和高价卖出某种外汇而获取价差收益的外汇交易行为,包括直接套汇和间接套汇。

5、套利是指在两国短期利率出现差异的情况下,将资金从低利率国家调到高利率的国家,赚钱利息差额的行为,包括不抵补套利和抵补套利。

(1)不抵补套利:是把资金从低利率的货币转向高利率货币,从而谋取利差收益,但不同时进行反向交易轧平头寸。

(2)抵补套利:是把资金调往高利率货币的同时,在外汇市场上卖出远期利率货币,即

在外汇市场上套利的同时做掉期交易,以避免汇率风险。

6、外币期货

(1)交易的特点:A、合约内容标准化;B、交易价格具有竞争性;C、在交易所内按照

一定的规则进行;D、合约一般通过对冲结束,很少实际交割;E、交易当事人包括买方、卖方、清算公司;F、交易参加者范围广

(2)功能:A、保值;B、投机

7、外币期权

(1)定义:指针对“可在某个约定时期内按约定的汇率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某种外币之

权利”而进行的交易

(2)外币期权费的决定因素:A、期权的内在价值;B、期权的时间价值;

C、货币的潜在变动性

(3)功能:A、保值;B、投机

第四章 汇率风险与汇率预测

一、导学大纲

1、汇率风险的含义

2、汇率风险的类型及管理

3、汇率预测的定义

4、基本因素预测法

5、技术分析法

二、导学重点、难点讲解

1、汇率风险的定义:

是指经济主体在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营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

2、汇率风险类型及管理

(1)交易风险:

A、定义:运用外币进行计价收付的经济交易中,经济主体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是一种流量风险。

B、管理:选择恰当的合同货币;利用远期汇率、期货、期权交易等进行避险;采取自动抛补战略;在贸易合同中加入“外汇保值条款”;参加外汇保险。

(2)折算风险:

A、定义:是指经济主体对资产负债表进行会计处理,将功能货币转换为报表货币时,因汇率变化而呈现账面损失的可能性,是一种存量风险。

B、管理:a、基本原则:是努力使风险头寸差额为零;尽量使用母国货币进行结算。

B、常用方法:调整资金流量、签订远期合约、风险对冲。

(3)经济风险:

A、定义:是指意料意外的汇率不利变化使企业在生产成本、进而在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

等方面发生变化,并最终导致企业未来收益或现金流量减少的可能性。

B、管理:多元化经营;调整经营战略;财务多样化;加强费用管理。

3、汇率预测的定义

是指运用一定方法,对汇率的变化趋势进行科学判断,是防范和管理各种汇率风险的重要保证。

4、基本因素预测法:

(1)定义:通过经济变量与汇率间的关系估计汇率变动的一种预测方法,适用于中长期趋势的预测;

(2)经济变量包括:国际收支、货币供应量变动、通货膨胀率、利率、国民收入增长率;

(3)方式:主观判断法,计量经济模型法;

5、技术分析法:是指利用图表和简单的统计方法对汇率的趋势进行描述和预测,多用于短期。具体主要包括:基本形态分析法、平均移动趋势法、K线图法、相对强弱指数法、动向指数法等

远期对远期的掉期交易:

下页

《国际金融学》总结

指买进或卖出两笔同种货币、不同交割期的远期外汇。这种远期对远期交易又有

两种形式:一是买进较短交割期的远期外汇(如30天),卖出较长交割期的远期外汇(如90天);另一是买进较长交割期的远朗外汇,卖出较短交割期的远期外汇。

《国际金融学》第二阶段导学重点

国际金融学第二阶段的学习包括三个章节,第五章:国际资本流动;第六章:国际金融市场;第七章:汇率决定。这一阶段的具体学习重点如下:

第五章 国际资本流动

三、导学大纲

6.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和方式

(1) 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

(2) 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

7.国际资本流动的分类

8.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转载于: 在点 网)

9.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

10.国际资本的流动的管制和自由化

11.资本流动与经济发展

12.国际资本流动和金融危机

四、导学重点、难点的讲解

5.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

本教材的定义:国际资本流动(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是指资本跨越国界的获利行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表现为国际资本流动是指一国的资本持有者(包括国际金融组织)到别国去进行生产或金融方面的投资活动,以及在投资到期后将资本撤回原地的逆转过程。集中反映在:(1)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与金融帐户”(流量状况);(2)国际投资头寸表(存量状况)。

6.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

(1)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是指投资者把资金投入到另一

国的工商企业,或在那里新建生产经营实体的行为。其核心是谋取企业经营管理权。

(2)国际证券投资(International Portfolio Investment):是指投资者在国际金融,市

场上,以购买外国政府和企业发行的中长期债券,或购买外国企业发行的仅参加分红的股票方式所进行的投资。

(3)国际贷款(International Loan):主要是指一年以上的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和国际银行贷款。

7.国际资本流动的分类

(1) 按方式分:A、直接投资B、证券投资C、贷款

(2) 按期限分:A、长期B、短期

(3) 按资本所有者的性质分:A、官方B、私人

4.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1)根本原因:各国资本收益率的差异;

(2)不同流动方式的具体原因

A、国际直接投资:获取市场、逃避关税、完善已有的投资网络、获取国外的廉价劳动力和战略性资源等;

a) 国际证券投资:赚取债息和红利、赚取利差、分散风险等;

b) 国际贷款:获取利息收入、带动商品出口(如出口信贷)、为国内私人投资提供方

便(如官方贷款)等。

5.西方学者对国际资本流动原因的解释:

(1)新古典的资本流动理论

(2)证券投资的国际风险分散理论

(3)垄断竞争优势理论

(4)国际生产内部化理论

(5)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6.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后果)

(1)新古典的分析框架——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经济利益

A、前提假定:市场完全竞争;规模经济不变

B、主要结论:

有助于全球资本使用效率的提高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有助于世界和各国产出的提高和经济福利的增进;

国际资本流动将导致有关各国国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再分配

c) 局限和不足:

完全竞争的前提假定不现实:

垄断、信息不对称等现象的普遍存在;

没有阐明国际资本流动的中长期利益;

没有阐明资本流动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

(2)国际资本流动的代价

短期:

A、投机性短期资本很可能加剧各国的汇率波动和金融动荡,甚至成为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发因素;

B、一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下降

C、对于资本输入国来说,有可能面临资本过度流入,并引发债务危机或其他金融危机

D、对于资本输入国来说,国内的民族工业可能面临冲击

E、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说,大量的对外投资在短期内可能引起国际收支逆差,并对国内的就业、国民收入和税收等造成不利影响。

长期:

对输出国:A、可能妨碍国内经济发展;

B、面临较大投资风险;

C、增加潜在的竞争对手;

对输入国:A、可能损害经济发展的自主性

B、可能造成沉重的债务负担

C、掠夺资源和挤占市场

7、国际资本流动的管制与自由化

(1)资本管制与资本流动自由化的含义

A、资本管制(Capital Control)是指对资本跨国界交易进行直接限制或对其采取

可能影响其交易成本的相关措施。

i.资本流动自由化(Liberalization of Capital Flow),也经常称为资本账户自由

化(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是指不对资本跨国界交易进行直接限制或对其采取可能影响其交易成本的相关措施。

(2)资本管制的含义与主要方式

A、事先审批制度(包括交易、汇兑两个环节)

B、数量管制

C、双重或多重汇率

D、对涉外金融交易直接或间接征税

(3)资本管制的目的

A、缓解国内储蓄和资本存量的不足(针对资本流出)

B、减少投机性资本的冲击,防止国际收支失衡,稳定汇率

C、增强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D、防止外国投资者控制自然资源、不动产和进入某些敏感行业(针对直接投资流入) E、保护国内民族资本企业(针对直接投资流入)

F、防止国内税源流失(针对资本流出)

(4) 资本流动自由化趋势的形成原因

A、基本原因: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特别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发展;资本管制有效性的降低(逃避管制越来越容易)

B、工业化国家:便利私人企业的海外扩张;降低国内企业的融资成本;OECD《资本流动自由化通则》的推动。

C、发展中国家:鼓励外国私人资本流入;缓解货币升值或贬值压力,促进宏观经济稳定;试图清除加入国际组织的障碍(在一些国家)。

8、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发展

(1)双缺口理论

A、经济发展主要受三种约束:“储蓄”约束;“外汇”约束;“吸收能力”约束

B、当一国经济存在不利于本国的缺口,引进外资是必要的。外资进入有两种方式,一种

表现为进口的增加,一种表现为资金的直接流入。

(2)债务周期假说:

A、不成熟的债务人阶段

B、成熟的债务人阶段

C、债务减少者阶段

D、不成熟的债权人阶段

E、成熟的债权人阶段

9、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

(1)金融危机:是指在各种内外部冲击之下,大部分或所有金融资产的价格和规模在一定

时期内出现超常变动,进而导致金融市场不能有效地行使其功能,并且影响到实质经济正常运行的一种经济失衡现象。

(2)分类: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

(3)金融危机的原因: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和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具体见讲义)

(4)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

A、短期资本流动是投机性攻击发生的重要条件

B、国际资本流动是传递经济危机的主要渠道,使一国面临的经济环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C、资本过度流入导致宏观经济失衡

D、资本过度流入加剧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E、过度的国际借款是外债危机的主要原因

F、大规模国际证券资本的进出,加大国内证券市场的动荡

10、金融危机的防范:

(1)加强金融监管

(2)建立预警和减震系统

(3)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4)提高经济政策的搭配水平

(5)加强国际合作

第七章:国际金融市场

一、导学大纲

1、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2、国际金融市场构成

3、欧洲货币市场

4、衍生产品市场

二、导学重点、难点的讲解

1、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1)含义:A、广义:是指国际性金融交易活动的场所,包括以各种方式进行的国际性资

金融通(和投资)所形成的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B、狭义:仅指国际性资金融通(和投资)所形成的市场,不包括外汇和黄

金市场。

2、国际金融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A、国际经济的稳定发展(特别是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B、相对和平的国际政治环境

C、比较自由的国际资本流动环境

D、便捷的通讯设施

E、金融交易技术的创新

3、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

(1)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

A、传统的分类: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外汇市场;国际黄金市场

B、当前流行的分类(IMF,OECD):国际信贷市场;国际债务证券市场;国际股票市场;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国际外汇市场;国际黄金市场

(2)国际信贷市场:

A、短期信贷市场:

基本类型: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对工商客户的信贷市场(如贸易信贷和其他短期贷款) 贷款条件:无抵押;贴现法计息;

期限:1-360天,多为3个月以下;

基准利率:LIBOR(离岸)、联邦基金利率(在岸)、商业银行优惠利率(在岸)等

B、中长期信贷市场

基本类型:独家银行贷款;银团贷款

期限:通常1-10年,少数超过10年

利率:基准利率+附加利率;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银团贷款的手续费

(3)国际债务证券(debt security)市场:

A、货币市场工具(money market instruments):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贴现与再贴现

B、债券市场(bond market):

基本类型: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

利率特点: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近年来的工具组合趋势:如“股权相关债券”等。

债券的发行和销售:公募与私募

(4)国际股票市场:

A、欧美工业化国家的股票市场是国际股票市场的主体;

B、80年代以来各国公司股票的境外发行和上市日趋增加:伦敦、纽约证交所的境外上市公司的比率不断上升,近年来已近1/2;公司股票境外发行和上市的益处

C、1999年以来工业化国家证券交易所的合并与联合;

D、国际股票市场的重要创新:DR(ADR、EDR、GDR等);QFII;QDII。4、欧洲货币市场:

(1)含义:是指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进行的该国货币的存储和贷放市场。它是境外金融市

场的另一种表述,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主体

(2)欧洲美元市场存在的条件:

A、欧洲美元的存款利率高于美国国内存款利率

B、欧洲美元的贷款利率低于美国国内贷款利率

C、欧洲美元的利差(spread)必须足够弥补欧洲银行的经营成本,以便使它们有利可图

D、进入欧洲美元市场必须相对自由

(3)欧洲货币市场的作用:

A、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各国国际收支的调节,提供了一个高效运转的市场(利差小,竞争强,手续费低);

B、具有更为明显的信用扩张能力(派生存款能力高于国内银行体系),是国际通货膨胀的重要源泉;

C、因缺乏监管,信用风险较大。

5、衍生产品市场:

(1) 国际金融 衍生产品市场出现的背景(原因)

A、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变化:浮动汇率制的出现;

B、各国国内金融自由化,特别是利率自由化;

C、金融理论的创新;

D、计算技术的重大突破(微机时代的到来);

(2)主要的国际金融衍生产品: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

(3)近年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特征

A、从市场构成看,OTC 的发展势头很猛,未清偿余额和交易量已超过交易所市场;

B、从地区构成看,北美市场仍然占据50%以上的份额;

C、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最为迅速;

D、市场发展更倾向于满足保值需要;

E、信用衍生交易产品相对缺乏。

上页 下页

《国际金融学》总结

第七章 汇率决定

一、导学大纲

1、汇率决定基础

(1)金本位制下

(2)纸币流动条件下

2、现代经济中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3、西方学者的汇率理论发展

4、西方主要汇率决定理论

5、人民币汇率决定

二、导学重点、难点讲解

1、汇率的决定基础

(1)金本位制度下:

A、铸币平价(Mint Parity)—— 汇率决定的基础

B、黄金输送点(Golden Points)—— 市场汇率波动的制约(上下限)

C、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稳定性

(2)纸币流通条件下:

A、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马克思)

B、市场供求力量(一些学者)

2、现代经济中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1)直接因素:外汇供求的变化

(2)深层次因素:

通货膨胀率差异;

利率差异;

经济增长率差异;

中央银行的市场干预;

市场预期;

突发性事件;

3、西方学者的汇率理论发展:

(1)汇率决定的宏观经济分析:

公共评价理论;

国际借贷说;

购买力平价说;

汇兑心理说;

利息平价说;

货币主义汇率理论;

资产组合理论。

(2)汇率决定的微观结构分析:

外汇市场有效性研究;

艾文等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货币危机理论。

4、主要汇率决定理论

(1)购买力平价说

(转 载 于:wWw. 网络)

A、基本思想: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的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

B、一价定律: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同种可贸易商品在各地的价格都是一致的

C、绝对购买力平价:S=P/P*

D、相对购买力平价:e=a* P/P*

(2)利率平价理论

A、抛补利率平价理论(CIP):fp=i-i* 其中:fp是远期升贴水率。

B、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UIP):it* + ΔSe= it,其中,ΔSe是本币的预期贬值率

(3)汇率决定的国际收支说

A、国际收支均衡时的汇率,即均衡汇率水平。汇率的均衡与变动,取决于导致国际收支变化的各种因素。

B、e = g( Y,Y*,P,P*,i*,i,Ee)

(4)汇率决定的货币主义(弹性价格)说(要求重点掌握,详见课本)

(5)超调模型或汇率决定的货币主义(粘性价格)说(要求重点掌握,详见课本)

(6)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平衡理论(要求重点掌握,详见课本)

5、人民币汇率的决定

(1)人民币汇率决定的理论依据

A、购买力平价(换汇成本理论)

B、国际收支说

C、其他汇率决定理论的不适用性

(2)现实中的人民币汇率

A、高估现象:20世纪80年代至1994年

B、低估现象:1994年以后

C、高估和低估的原因

D、未来的趋势

《国际金融学》第三阶段导学重点

国际金融学第三阶段的学习包括三个章节,

第八章:国际收支的均衡与调节;

第九章:开放条件下的经济政策;

第十章:国际货币体系。

这一阶段的具体学习重点如下:

第八章 国际收支的均衡与调节

五、导学大纲

13.国际收支均衡与失衡的含义

14.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 临时性失衡

(2) 结构性失衡

(3) 周期性失衡

(4) 货币性失衡

(5) 收入性失衡

15.国际收支调节的必要性

16.国际收支调节的原则

17.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18.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选择

19.经济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搭配

20.西方学者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21.中国的国际收支发展和调节

六、导学重点、难点的讲解

8.国际收支均衡与失衡的含义:

通常所说的国际收支是否均衡是指国际收支自主性交易项目是否平衡,如果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总差额处划出一条水平线,在线上的为自主性交易项目,在线下的为补偿性项目,当线上的项目差额为零时,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当线上项目的借方金额大于贷方金额时,国际收支逆差,反之,顺差。

9.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8) 临时性失衡:短期的;由非确定的或偶然的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9) 结构性差额: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10) 周期性不均衡:一国经济周期波动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11) 货币性失衡:一国商品的货币成本和物价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发生变动,引起了

国际收支失衡。

(12) 收入性失衡: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需求增长

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10.国际收支调节的必要性

(1) 逆差:导致外汇储备大量外流;给国内造成紧缩效应;导致利率降低,资本外逃;

造成本国收入下降和隐形失业增加,导致货币信用下降;经济增长受到抑制;还可能造成债务危机

(2) 顺差:破坏国内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导致本国货币升值,出口能力下降;失

去获得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的能力;导致国际贸易摩擦;给国家今后发展带来隐患。

11.国际收支调节的原则

(1)针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进行调节

(2)兼顾国内经济政策目标

(3)注意防止其他国家的报复

5.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1)货币-价格机制:

A、在固定汇率制度下

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外流增加,本国货币存量减少—国内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出口

商品价格下降—贸易收支改善

B、在浮动汇率制度下

国际收支逆差—本国货币外流增加,对外币需求增加—本国汇率下降—进口减少,

出口增加—贸易收支改善

(2)收入机制:国际收支逆差—对外支付增加—国民收入下降—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

需求下降—贸易收支改善

(3)利率机制:国际收支逆差—本国货币存量相对下降—利率上升—本国金融资产收益

率上升—资金外流减少,资金内流增加—国际收支改善。

6.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选择:

(1)需求调节政策:

A、支出增减型政策

B、支出转换型政策

(2)供给调节政策

(3)资金融通政策

7.经济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搭配

(1)经济政策目标:

A、内部均衡: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

B、外部均衡:国际收支平衡

(2)经济政策工具

A、总需求调节政策:支出调整政策、支出转换政策

B、总供给调节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制度创新政策

(3)政策搭配

A、固定汇率下的“米德冲突”: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存在冲突

B、丁伯根原则:要实现一个政策目标,就必须有一个有效政策工具;要实现多个目标,就必须有数量相同的有效工具。

C、斯旺模型:支出调整政策对付内部失衡,支出转换政策对付外部失衡

D、蒙代尔政策搭配理论:货币政策对付外部失衡,财政政策对付内部均衡。

8.西方学者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1)铸币—价格流动机制

(2)弹性说

(3)吸收说

(4)货币说

9.中国的国际收支发展和调节

(1)基本状况:大部分年份是顺差,9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巨额顺差

(2)主要的影响因素:国内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发展;经济改革措施效应;货币性因素;外

汇储备战略;利用外资政策;国际经济环境变化。

(3)中国的国际收支调节

A、调节倾向:重逆差调节,轻顺差调节

B、调节的政策工具:外汇缓冲政策;贸易管制;外汇管制;人民币汇率调整;涉外税

收;宏观经济政策;国际经济和货币合作。

第九章 开放条件下的经济政策

一、导学大纲

1、开放条件下的经济政策目标和工具

(1)经济政策目标

(2)经济政策工具

2、开放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1)基本模型:IS-LM-BP模型

(2)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政策搭配

(3)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政策搭配

3、汇率政策

4、直接管制政策

5、国际储备政策

二、导学重点、难点的讲解

1、经济政策目标

(1)内部均衡: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

(2)外部均衡:国际收支均衡

2、经济政策工具

(1)总需求调节政策:支出调整政策、支出转换政策

(2)总供给调节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创新政策

(3)资金融通政策

3、开放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重中之重)

(1)基本模型:IS-LM-BP模型

A、IS线:商品市场均衡线

B、LM线:货币市场均衡线

C、BP线:国际收支均衡线

(2)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政策搭配

(3)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政策搭配

(详见课本第九章,要求重点掌握)

4、汇率政策:是指一国为了实现内外经济均衡目标而采取的影响汇率水平的各种措施,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

特点:(1)通过影响价格发挥作用(2)需要一定条件(3)通常具有时滞

5、汇率制度的主要类型:

(1)没有独立法偿货币的汇率制度

(2)货币局制度

(3)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

(4)水平带内钉住汇率制度

(5)爬行钉住汇率制度

(6)爬行带的汇率制度

(7)没有事前宣布轨迹的管理浮动制度

(8)独立浮动汇率制度

6、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

(1)经济体的结构性特征;

(2)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

(3)宏观经济冲击的来源及性质;

(4)国家信誉;

7、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1)动机:将汇率维持在期望的水平,以便达到一定的经济政策目标

(2)后果:均衡、高估、低估

(3)类型:冲销性干预、非冲销性干预等

8、直接管制政策:直接管制政策是指利用行政审批、数量限额和价格管制等方式,对商品与劳务贸易、资本流动、货币汇兑和汇率等实行直接管制,以便达到一定的经济政策目标。主要包括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

9、外汇管制:

上页 下页 余下全文

《国际金融学》总结

(1)含义:指一国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以实现其他政治经济目的,通

过调整交易规则和交易条件,直接控制交易数量和汇率水平,对境内和其他管辖范围内的外汇交易实行的限制。

(2)方式:数量管制,价格管制

10、货币自由兑换

(1) 顺序:经常账户下的有条件可兑换,经常账户自由兑换,经常账户自由兑换加资

本和金融账户的有条件可兑换,经常账户自由兑换加资本和金融账户的自由兑换

(2)条件:健康的宏观经济状况;健全的微观经济主体;国际收支的可维持性;恰当的

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

11、国际储备政策:

(1)含义: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能随时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干预外汇市场,维

持本币汇率稳定的流动性资产

(2)构成:黄金储备、外汇储备、普通提款权、特别提款权

(3)规模的决定因素:进口规模;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波动幅度;汇率制度;国际收支

的自动调节速度和政策调节效率;国际清偿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和货币合作状况;国际资本流动状况。

第十章 国际货币体系

一、导学大纲

1、国际货币体系概念

2、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和现状

3、欧洲货币一体化和欧元

4、国际金融机构

二、导学重点、难点讲解

1、国际货币体系概念

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对国际货币事物进行协调的制度安排,国际货币体系的目标,建立某种国际协调机制(如成立国际组织和签定国际协定),为各国内外部均衡政策的实施提供一些基本的准则,以便各国都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内外部均衡目标。

2、国际金本位制

(1)特点:A、汇率稳定机制 B、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C、外部平衡的制度安排 D、

制度非歧视性

(2)崩溃的原因:黄金的自律并不构成人类对清偿力增长的自律

3、布雷顿森林体系:

(1)主要内容:

A、建立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IMF),对国际货币事物进行监管与协调;B、实行黄金与美元、美元与各国货币的“双挂钩”,人为建立一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C、取消经常账户限制,但对国际资本流动进行限制

(2)崩溃的原因:

A、特里芬难题

B、僵化的兑换体系无法适应经济格局的变动

C、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失灵

4、牙买加体系:

(1)主要内容:

A、黄金的非货币化

B、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汇率制度多样化

C、储备货币的多样化

(2)评价:

A、灵活的汇率制度,更能顺应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

B、汇率政策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各国国际收支的调节具有更多可供选择的工具;

C、在多数国家,内部均衡问题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D、国际政策的协调性有所下降;

E、汇率的频繁波动,对国际投资和贸易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F、各国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依然存在

5、欧洲货币一体化与欧元

(1)理论依据:最适度通货区理论

(2)历史沿革

A、20世纪50年代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B、1972-78年间的联合汇率浮动

C、1979-98年的欧洲货币体系

D、1999年以后的欧洲单一货币:欧元

(3)欧元的经济影响:

A、促进欧盟的经济增长与全面一体化发展;

B、进一步挑战美元在国际储备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C、为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将推动全球范围内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发展

6、国际金融机构: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世界银行集团

(3)国际清算银行

(4)区域性开放银行

上页

  这是篇好范文参考内容,主要描述外汇、汇率、分为、账户、含义、国际收支、居民、外汇市场,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CTRL+D)收藏。

手机移动版
【国际金融学论文】《国际金融学》总结
热门金融工作总结范文推荐: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