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范文 > 致辞讲话

在全省文化旅游大会上的交流发言

时间:2023-11-16 致辞讲话 我要投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进行了部署。近期,全国宣传思想文化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明推进文化建设、推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要求,为做好新时代文化和旅游工作进一步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市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十四届四次全会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推动港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统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更多我市元素。我市文化旅游系统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切实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奋力投身新时代文化高地和现代化滨海旅游名城建设,为我市“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贡献文旅力量、彰显文旅担当。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围绕文化遗存传承发展,全力培育新时代文化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文化遗存保护和发展,曾深入考察了三江口、天一阁、月湖、慈城等文化地标,对繁荣港城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我市要强化对城市记忆、文化遗存的追根溯源、保护传承,努力创造与时代潮流相符、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显著成果。持续推进我市地区史前文化与海洋文明“探源”工程,实施井头山遗址二期发掘,建设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办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纪念活动,开展渔山列岛等重点海域水下考古,争创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东海基地。要深入推进文化基因解码和转化,挖掘海丝文化、阳明文化、藏书文化、商帮文化等丰富内涵,持续培育打磨一批具有我市辨识度的文化标识,规划建设河海博物馆,锻造“运河出海口”“海丝始发港”等文化品牌形象。要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健全项目、基地、传承人“三位一体”保护体系,传承发展地方戏曲曲艺、民间艺术、手工技艺,建设南塘老街非遗展示中心,多维度探索非遗产业化路径,持续擦亮十里红妆、“三金一嵌”等非遗名片,真正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围绕文艺精品创造创作,全力弘扬新时代精神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我市文化源远流长、意蕴丰富,文化名人辈出,理应在当今创作出更多文艺精品力作。今年,舞剧《东方大港》进京首演,交响套曲《港通天下》、越剧《走马御史》全国巡演,为我市文艺创作添上精彩一笔。进一步建立健全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扶持机制,设立并打响“群星奖”品牌,推动我市群众文艺创作繁荣发展。要坚持聚焦中国梦时代主题,紧扣重大时间节点,指导创作一批反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文艺作品,持续创造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戏剧、歌舞扛鼎之作。进一步充分利用四明大地红色资源优势,加强红色主题艺术创作,持续弘扬我市革命文化价值。继续探索越剧、甬剧等传统戏曲大众化之路,全力办好国际声乐比赛、夏季音乐节等文艺演出活动。积极培育甬产名家大师,不断壮大文化文艺领军人才队伍,打造更多我市原创、我市制作、我市出品的精品力作。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围绕公共文化惠民服务,全力提升新时代文化供给。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牢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乐民导向,持续深化文艺赋能,加快完善布点布局,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强基提质融合行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全覆盖向高质量转变。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推动文化资源下基层和文化服务智能化,不断扩大“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覆盖面,全面推进市有“五馆一院一厅”、区(县、市)有“四馆一院”、街道(镇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礼堂、社区有文化家园建设,扎实推进天一阁南馆等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新时代文化地标、特色文化街区和特色文化空间。深化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实施“一人一艺”创新发展计划,研究设立“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度指数,积极建设浙江省公共文化现代化领航项目,擦亮我市金字招牌。广泛开展浙江书展、读书月、书香日等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做强“天一系列”阅读品牌。探索跨界融合文化惠民新途径,创新建设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乡村博物馆等覆盖城乡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促进城乡均衡一体。扎实推进“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大力培育以“三团三社”为重点的基层业余文艺团队,持续推进送戏送书送展览下乡,让文化触及城乡每个角落,让更多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围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全力激活新时代发展引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结合我市实际,要加快制定出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形成政策集成、要素配置、产业规划引导指挥体系。坚持以三个“一号工程”为牵引,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狠抓“千项万亿”项目中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和“双百”重大项目,健全完善“大文旅”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文旅投资,以高品质投资促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促高水平惠享。全力实施我市5A标准特色旅游景区建设行动,推动传统景区振兴和新兴业态发展,实施4A级以上景区旅游演艺项目植入全覆盖,加快培育国家级文旅产业融合集聚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将地域文化符号和文化元素植入旅游空间、旅游节庆,着力培育工业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非遗文创、沉浸式演艺等新业态,开发一批凸显我市特色的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文旅融合产品。实施文旅融合“五百五千”工程,创建“甬菜百碗、甬乡百宿、甬城百礼、甬人百艺、甬市百集”文旅消费品牌,精心组织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加快培育线上演播、沉浸式演艺、数字文旅、数字藏品等消费新场景,深化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做大做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高水平编制《市文旅品牌三年营销战略策划》,精心打磨阳明文化、王安石文化等重量级文旅IP。开展“亚运旅游”全国重点城市推广,在上海、南京、安徽等地组织实施长三角文旅推广季活动,不断提升我市文旅知名度和美誉度。

围绕文化文明交流互鉴,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旅窗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我市8000年海洋文化史、2500年港城建设史、1200年城市发展史,孕育出风景秀丽、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港城文化,具有向全世界讲好地域故事、展现良好形象的丰富资源。稳步推进我市文化走出去,善用国际语言、群众语言、网络语言讲好我市故事,打造展示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一方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多维度、立体化交流渠道和平台。充分利用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与中东欧国家深化人文往来。丰富“东亚文化之都”交流渠道,常态化推进中日韩青少年互访,全力办好2023国际声乐比赛等涉外文化活动,让中国故事更为生动、中国形象更加鲜活、中华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强化我市特色文旅推广,立足“海丝古港•微笑城市”“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城市特色,依托我市文旅海外社交媒体矩阵,围绕中东欧博览会、亚运会、海丝文博会等重大平台,策划开展常年形象展示和节庆事件营销,不断导入线上线下流量,持续打造我市文旅看点、亮点、爆点。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浙江友好城市文化和旅游联盟,打造国际人文交流基地,全面提升国际文化传播和旅游推广效能,持续扩大“顺着运河来看海,闻着书香游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

围绕文旅领域平安建设,全力筑牢新时代安全防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文化和旅游部门持续从更高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统筹发展与安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文旅安全防线。抓好意识形态安全,严格执行党组意识形态“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新业态、新媒体的意识形态风险研判,督查文化阵地管理和产品内容审核,守好政治第一关。坚决守护好文物安全,创新实施文物平安新基建工程,构建覆盖全市1700余处文保单位(点)“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融合的新型文物安全监管体系,筑牢文物保护安全屏障。抓细抓实行业市场安全,完善旅游休闲新业态安全监管协同机制,发挥文广旅游专委办统筹协调职能,强化与公安、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构建立体化综合监管体系。开展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强化对旅游新业态、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