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范文 > 致辞讲话

在发改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时间:2023-10-25 致辞讲话 我要投稿

同志们: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江苏“四个新”的重大任务,为江苏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征程上,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四个新”的精髓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市新实践,为建设“四个新”江苏作出我市发展改革人贡献。下面,围绕中心组研讨交流主题,结合全市发展改革工作实际,我谈几点体会。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第一,要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我市是全市首个创新型建设试点市,要勇担全省科技创新格局“第一方阵”使命,加快实施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行动方案,以科技现代化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创新平台及载体建设。支持省级生物药、第三代半导体、EDA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基础研究三年行动,试点设立应用基础研究特区,支持更多“从0到1”的重大原创突破。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新一轮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工程,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体系。着力打造优良创新生态。放大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试验田”效应,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布局开展前沿科技领域产业研究。完善重大科技任务“揭榜挂帅”组织方式,实施“赛马制”“里程碑”考核等新模式。坚持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制定实施加强高水平创新人才引育行动方案。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第二,要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产业链供应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市产业体系完整、市场规模大、开放程度高,是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枢纽和支撑,必须始终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市之要,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加快培育“1650”产业体系。一群一策培育提升省级集群,逐群逐链建立“六个一”工作机制,实施“筑峰强链”企业培育支持计划,推动群链企协同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市场化推进“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组织开展市级融合集群发展试点。加快出台实施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打造“10+X”未来产业体系,支持县(市、区)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深入推进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任务,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推动中小企业打造一批“小快轻准”工业App。加快构建服务业新体系。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331”工程和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务实推进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创新发展“金融+制造”“设计+制造”“供应链物流”等模式。出台促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和引进一批本土民营综合型总部企业。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第三,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市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深沉的红色基因传承、鲜明的改革创新特质,是长江、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深入实施我市地域文明探源工程,保护挖掘运用好文物、古籍、非遗和历史文化街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等技术在文化传承发展中广泛运用,打造沉浸式、互动式体验新场景。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实施“双千计划”等文化惠民工程。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业态和载体,深入推进文旅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高水平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深化国际人文交流互鉴。建好长江、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遴选推出“运河百景”“长江百景”。优化“两廊两带两区”布局,培育打造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和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扬子江城市休闲和陆桥东部丝路旅游带、沿太湖和洪泽湖生态文化旅游区。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第四,要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新征程上,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养老”“护童”服务体系与关爱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全体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人口服务体系。实施就业优先,鼓励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完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机制,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提升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体推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建设,全面对照世界银行宜商环境评估体系,进一步优化制度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更多政务管理事项“一网通办”“市内通办”“跨市通办”。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打造“最佳投资目的地”。

我的研讨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