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系统的党性教育中持续锻炼、不断加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觉悟,自觉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努力涵养过硬的政治品格,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一、修炼“心学”贵在初心不改。“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铭记初心,坚定信仰,人生就有了方向感和正能量,理政用权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信仰,只有始终不忘这一初心和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在各种挑战与诱惑面前找到前进的方向,始终不渝地为崇高的事业不懈奋斗,从而向最高理想不断靠近。加强党性锻炼,首先要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应当看到,前进道路上仍然有不少“拦路虎”“绊脚石”。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在风雨面前东摇西摆;只有理想不灭、信念不倒、精神不垮,才能经得起风浪、抵得住诱惑。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需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涵育坚守信仰、献身理想的高尚品格,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矢志不渝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二、修炼“心学”重在为民谋福。“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中国共产党在建国之前除了民心一无所有,正是靠着百姓的支持与拥护才从建党时只有50多人的小党发展为今天拥有9000多万人的世界第一大党,可以说人民群众是党一切行动的力量源泉,进入新时代,面对长期执政的风险和考验,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始终初心不改,为民谋福,才能保证我们的执政地位永不动摇。要在工作中主动融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群众学习,讲群众话、行群众事,真正为群众做实事、解难题。在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在无声无息中培育和植厚为民情怀。要时刻警醒自己“当官不发财,发财不当官”,绷紧纪律作风之弦,用实际行动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增进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三、修炼“心学”贵在提升本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的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需要党员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党员干部不仅要以“人须在事上磨”的定力,立足岗位从点滴中提升本领,还要以“事不避难者进”的坚韧,勇于破难题、精于解困题,在“破”与“解”中练就实干真本领。要继承和发扬埋头苦干、担当作为的精神,明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主动扛担事责,直面困难和问题,继续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中,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恒心和毅力一抓到底、抓出成绩。克服畏难情绪,不畏首畏尾、不虎头蛇尾,以久久为功和艰苦实干的精神面貌真抓真干,做出业绩。
四、修炼“心学”难在慎独慎行。“慎行方成后世传,越水闽山慎行路。”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一个个组成细胞,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广大群众的关注,因此,党员干部要修身慎行,要敬畏群众、敬畏权力、敬畏法纪,要严守政治纪律,坚定政治立场,正确使用广大人民群众所赋予的神圣权力,不断向廉洁自律的高标准看齐,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做到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要时刻自重自省。强化自我批评意识,守住内心、洁身自好、防微杜渐,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困。常常对照初心,检视言行,对照党纪国法、工作要求和社会规范,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涵养敬畏之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敬畏规则、尊重规则,方能恪守规则、维护规则。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真正做到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