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青干班学员们: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大家下午好!受*书记委托,今天很高兴参加*县第15期青干班开班式并与大家交流心得。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今年开班式的时间选在5月4日,县委是有用意的。五四青年节,这是青年人的节日,也是一个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节日。今天我交流的主题是: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为党育才,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绽放青春之光。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在这个主题中有四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理想信念。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谈到“理想”,大家的脑海中会有一个非常熟悉的场景:在你小的时候,你的父母是不是经常问你,你长大了想做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而当我们真正长大成人了,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会反反复复地问自己: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理想究竟是什么?归根结底,是对个人信仰的探索。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每一个创业者也会有一个百年老店的愿景,那如何才能成就一个百年老店?一种公认的说法是:一个企业一定要有核心价值,要有超越利润之上的理想和追求。而对于一个政党来说,理想信念则更加重要。
2021年有一部网红剧《觉醒年代》,当时毛泽东“出场”时的画面印象特别深刻:毛泽东一路冒着暴雨狂奔,短短十多秒,他看到了街边的乞丐趴在地上吃着脏的食物、路边有人在叫卖自己的孩子,而在不远处的豪华小轿车里,富人家的孩子悠闲安逸地吃着汉堡……这就是19岁的毛泽东看到的社会现实。
一个19岁的青年,当他看到这样的中国这样的社会的时候,他该怎么办?他能做什么?如果你生活在当时的中国,你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你会做什么?
在当时社会上各种主义、各种思潮的影响下,我们进行了很多的探索,但结果却是“山穷水尽仍无路”。就在国人迷茫与彷徨、疑问与探索之际,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与曙光。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马克思主义的熏陶,毛泽东找到了自己心中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武器。
我们可以找到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一些基本信息,一共50多位党员,看到这些信息后,你最想了解什么?
从年龄来看,他们大都是青年人,最小的刘仁静只有19岁。
从出身来看,很多人是当时的富家子弟,比如沈玄庐、邓中夏、高君宇、张申府等都生在官僚地主家庭。
从学历看,大部分人受过良好的教育,留日18人、大学25人、中师中学13人,其中还有很多学霸,比如为数不多的女共产党员缪伯英,是当年长沙的状元。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大才子沈雁冰,茅盾先生,也是非常有才。
从职业看,大部分也是当时的“高薪”,像陈独秀、李大钊、张申府都是教授,李汉俊、林伯渠、江浩都是政府官员,这其中还有律师、记者、编辑、报人等等。
从籍贯上看,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中东部地区,湖南20人、湖北11人、浙江8人、广东5人。而这些人从中东部不约而同地会聚到了北京和上海,在北京和上海他们走到了一起。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些人能走到一起呢?这群人在当时的社会上,家庭背景、教育背景都不错,他们的物质条件也比较优渥,像我们很熟悉的陈独秀先生,他每个月的工资有300块大洋,那在当时是绝对的高薪阶层。
所以这群人他们投身革命,一不是为了饭碗,二也不是为了一官半职,更不是为了一己之身,他们心中怀揣的是一个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伟大理想。19岁的毛泽东,他能从一张世界地图开始,进而去思考中国和世界,他所想要的绝对不是一个村一个地或者说一个国的安乐,他更想追求的是全世界的幸福。而身居要职、收入不菲的李大钊、陈独秀,他们所追求的也不是一个家庭和一己之身的温饱,他们要的是一个新中国、一个新世界。
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马克思主义确定为自己的坚定信仰。整整一个世纪之后,今天大家翻开党章,党章上依然鲜明地写着:“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一路走来,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再从政党回归到个体。《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曾经这么评价红军长征: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主义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这群人为了同一个理想走到了一起,为了同样的信念走了下去,我们把这群人称为同志。
在中国共产党内部,我们称彼此为同志。什么是同志?志同道合的人。那什么是志?什么是道?这个“志”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道”就是马克思主义。
曾经也有人问过我“你追求的梦想是什么?”,我当时的回答是:“努力做一个纯粹的人,不违逆本心,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应该做的事,始终保有一份纯粹”。
在初中的时候,我们都学习过一篇文章,那便是《纪念白求恩》。这是毛主席在1939年12月21日,为悼念白求恩而写的。毛主席深情地缅怀白求恩同志,评价他是一位“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的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白求恩在中国前后待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却让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他。他那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感染了一代代人,也升华了他的灵魂。
所以说,组织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把这么多优秀干部集中在一起,不是让大家来休闲度假的,也不是让你来交交朋友丰富业余生活,是让大家来学马克思主义,学党的理论的,来切切实实提升党性修养的。如果大家从党校走出去,还是对马克思主义停留在只会背诵几句官话套话这个层面,那就白白浪费了组织提供的宝贵机会,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大家深层次的理解,对马克思主义发自内心的认同,如同白求恩一样,真正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二个关键词是为党育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必须在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上积极作为”。中央党校90年为党育才的历史实践生动诠释了这一重要论述。
1933年3月13日,中央党校的前身即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创立之时,就把对干部实行“主义与政治上之训练”作为主责主业,就把为党育才作为初心,明确了办校的三个宗旨:一要培养无限忠诚于党、忠诚于工农大众的干部;二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总结亲身革命经验,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三要锻炼思想意识,洗掉旧社会带来的脏东西。学校成立之初,在一年多时间里,培养了1000多名党员干部,为苏区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延安时期,中央党校教学的核心就是党性教育,毛泽东同志特别指出:党性教育应有两个重点,就是提高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注重学员的党性修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历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课,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有六七千名干部在校学习。党的七大代表、候补代表中,曾经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工作过的人员有486人,占七大代表752人的65%,中央党校成为培养革命骨干的摇篮。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党校坚守为党育才的初心,不论是马列学院时期,还是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时期,以学习理论、提高认识、联系实际、改造思想为教学方针,把对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把为党育才作为主责主业。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党校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作为主课,把党性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领导骨干。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央党校坚持以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主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加强专业化能力培训,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新时代的十年,中央党校共培训8.8万名领导干部,在为党育才上取得了辉煌业绩。
在2008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党校的这个性质,决定了党校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国民教育,决定了各级党校必须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加强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帮助他们夯实理论基础、开阔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增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住了办好党校的根本要求和关键所在。”
在中央党校201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进党校,最重要的是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提高理论素养。这是党校姓党的重要体现,也是党校同普通高等学校的主要区别。”党校“姓党”,这是党校与生俱来的基因,是贯穿党校发展史的一条红线,是党校永远的标识。
2012年12月6日,习近平在与中央党校校委座谈时指出:“学员在党校的主课、主题是什么,这尽管是很明确的,仍然需要强调一下。党校不同于一般的高等学校,也不是什么兴趣俱乐部,学员到这里来不能忘了主业。如果你到党校来只是练书法、练上网水平,这就本末倒置了。因为这不是你的主业,我们不花那么多成本让你到党校培养这些技能。”习近平指出:“党性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是帮助广大干部在各种风浪和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为党育才是党校初心的重要内容,也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党校的定位、主责主业等一系列事关党校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做好新时代党校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就必须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认为党校重要的是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
二是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
三是塑造“潜心治学、虔诚问道、悉心育人”的党校教师队伍。
归根结底,党校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和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毛泽东同志多次在中央党校作报告和演讲,其中有文献记载的就有20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出席中央党校开学典礼,每次都围绕一个专题讲授“开学第一课”。《习近平党校十九讲》是每位党校学员的“必读书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6次出席中央党校开班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是党校的宝贵资源,要统筹学好用好。毛泽东同志和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如此重视党校,因为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把领导干部集中到党校来学习培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向党中央看齐。因此,“传道、授业、解惑”的根本目标就是帮助学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第三个关键词是中国式现代化。
去年在学习完党的二十大的开幕报告后,我第一时间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因为我觉得二十大报告很核心的一个主旨要义在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围绕这段话我认为应该分成两段来理解,一段是打破了西方迷思,另一段是拓展了路径选择。
(略。仅代表个人观点,敬请批评指正。)
现在再来看我们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边,总书记反复强调了这样关于现代化的一个内涵,就会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一方面要让本国人能够按世界人民的标准,就是我们至少要吃饱饭等。这些普通的标准,我们要去迎合、要去配合、要去做好,但是与此同时,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我们本国特色是什么样的?就是二十大报告里面所涵盖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就是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这就是真正意义上我们所要探索的路径,也就是总书记所说的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现代化的另外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我们要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就要结合我们具体国家怎么样才能实现现代化,并且一定程度上探索出一种模式,带领我们全世界很多发展水平低下的一些国家,共同在我们有限的资源之下,探索一个更好的人类文明,这个是我们上升到更高的人类文明共同体的模式,这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就是把我们国家的精髓发掘出来,然后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还要落到实操层面。五一期间,我在读的一本书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与路径》,是由国内一些知名经济学家的文章联合编撰的。我举其中一篇为例,北大光华学院周黎安老师的一篇文章:《中国政府治理的变革与现代化》。核心还是要从我们几千年中华文明中汲取经验,用好我们自身的制度优势,这还需要大家在工作中多体会。
最后一个关键词是青春。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学员有没有想过,你们的青春用来干什么?在我三十岁的时候,我在我的公众号写过一篇文章《三十而立》,其中引用了王尔德的一段话:“你拥有青春的时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这些都是我们时代病态的目标、虚假的理想。把你宝贵的内在生命活出来。什么都别错过。”
在座的大多数是90后,我觉得这一代人非常的幸福,也非常的幸运。为什么这样说呢?
30岁左右进入工作岗位,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见证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一目标胜利实现。40来岁成为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迎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刻。50来岁时还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见证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胜利实现。我们工作的这30年,就是无比紧密地与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事业结合在一起的30年。
参加开班式之前,我给每位学员带来了一本书,书名叫《青春用来干什么——与年轻干部话成长》,书的封面写着这么一段话:“人生之歌要想悦耳动听,得把青春这段”序曲“谱写扎实,开好头、起好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能力比知识重要,品德比能力重要。青春最大的成色和最亮的底色在品德,未来的路能不能行得稳、走得远、飞得高,就在于此。”
青春用来干什么?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一个开放性的答案。但这本书却给了我们一个坚定的答案:成长。
这本书的作者是徐文秀,江西上饶人,大学毕业后,相继在县、市、省和中央四级机关工作,现在中央机关履职,其成长道路本身就是一部年轻干部的励志史诗。
本书的序言即是对青春最美好的描述和总结,直接阐述了“青春是用来追梦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春是用来歌唱的”。
正文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成长与成熟”中很多文章和内容都是爆款,比如开头四篇都是针对年轻干部提出的“八缺八不缺”“九要九不要”“十比十不比”“八争八不争”。在这里,青春是燃烧的火焰,是凤凰涅槃的过程,是不断成长与成熟的过程。
首篇“年轻干部八缺八不缺”中,他写道:
不缺学历,缺阅历。不缺思想,缺感情。
不缺干劲,缺韧劲。不缺知识,缺文化。
不缺想法,缺办法。不缺能力,缺魅力。
不缺活力,缺定力。不缺情感,缺情怀。
青春和年轻干部同是矛盾体,“既有又没有”的现象特别突出,用好了用对了,则有大发展大前途;用错了用偏了,则会误了终生、步步错。面对青春和年轻干部,作者循循善诱,指出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做可以托底的年轻干部”。
终其上卷,我认为其中一篇文章标题可以概括,那就是“人当择善而行”。一个“善”字,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信条和底色。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这个“善”就是党性修养问题。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的若干重要论述中,坚持党性和党性修养是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担任总书记后,他只要谈到党的建设,几乎都会涉及党性和党性修养问题。
有的基层干部跟我交流说,有些事情我左右为难,经验丰富的同事教导我要识时务,但我自己不太认同怎么办?这其实是一个内心选择的问题,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核心是你自己内心要有一条明确的原则底线,有些底线是不能碰的。
有的年轻人太刚了,一厢情愿,但是跟基层实际不相容,最后碰了满头包,还是做不成事;有的耳根子又太软了,失了自己的本心,同流合污,最后把自己也葬送了。
书中有一篇文章叫《懂得学会“焖黄》,大家有时间可以好好读一下。
我在为难的时候,会让自己先静下来,先考虑清楚了再做选择。我会拿出一篇文章来读一读,就是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最后一个章节讨论的是“对待党内各种错误思想意识的态度,对待党内斗争的态度”,我引用一段原文。
(略)
回到书中,正文下卷是“成才与成功”。曾经有一部热播电视剧《士兵突击》,剧中男二号“成才”聪明,灵活,但最终败给男一号“许三多”的笨拙、坚韧。
青春之歌,有的人能够谱写壮丽和篇章;有的人谱写的不成音调。所以,成才与成功的人是少数,不成才与不成功的是大多数。这中间最大的差异是“奋斗”两个字。
作者在下卷首篇即提出“奋斗,成功者的‘通行证’”的观点。其中最励志的句子莫过于“事业是实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青春的样子就是奋斗的样子”。
这与当下不少年轻人“躺平”形成鲜明对比,强烈反差。
其实细细思量,你无论家庭什么出身,什么背景,贫富或者当官、务农,你作为年轻人,都要为自己负责,为自己奋斗,这样才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为成才铺平道路。
会前我看了一下这次来培训的学员名单,在座的各位,有工业战场的强将,有乡村工作的好手,有宣传战线的尖兵,还有教育事业的园丁,人才济济、充满活力,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也让我感到新时代XX振兴的未来可期。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XX振兴靠什么?靠的就是实事求是去扎实做工作。关心全县发展的学员们可以发现,本届县委、县政府自换届以来,也始终是秉承着这种实事求是、创新探索的精神开展工作的。从挥疆扩土开拓湖泽工业平台新的工业主战场,到市委提出“省也要省出一条渝钤大道”的民生气魄;从钤东新城规划建设,到城西老城区提升改造;从规划大岗山水库改善饮水条件,到实施县城水域连通引水进城;从解决困扰群众多年的水果批发市场改造,到顺应群众期盼建设口袋公园和城区停车场……这两年,我们着眼XX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远来谋划发展,也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分外宜人地”越来越宜人,“民生知名城”无处不民生。
我们经常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面对基层千头万绪的工作和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有些同志会发现,以前学校的课本里是找不到答案的。面对这种情况,显然有些同志很容易出现上面说到的困惑、迷茫的心理,遇到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办?我自己也跟今天在座多数学员一样,八年前刚回到江西工作时,面临的不只是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基层大量的工作都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角色如何转变,工作从哪里入手,说实话,当时自己既有向往、敬畏,也充满了忐忑、焦虑。但八年时间一路走来,县情民情在大量的下乡入户走访中变得熟悉起来,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也在接待群众、处理疑难复杂问题的过程中熟练起来,做决策、想问题的思路理念也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更加对头有效起来。
年轻干部会经历很多事,真正熬过来才能算是自己的阅历。所幸,每个人都曾经历的青春之歌,都由自己谱写,由自己歌唱,并且你是当之无愧唯一的自己的人生主角!分享这些心路历程,就是想告诉大家,“心中有信仰,眼前才会有方向,脚下才会有力量”并不是空话。广大年轻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和服务群众的生力军,一定要摆正位置、端正心态,既要有仰望星空的激情和能力,还要有扎根基层、久久为功的干劲和韧劲,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耐得住寂寞、受得住委屈、经得起考验,始终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人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年轻人在一起聚会,经常会齐唱《真心英雄》:“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各位学员们,年轻优势是相对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是一去不复返的优势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优势。真诚希望广大年轻干部珍惜当下,不负韶华,把奋斗作为最靓丽的青春底色,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绽放青春之光。
最后按惯例推荐一篇马克思在17岁时写下的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文中的一段话,每次读来都令人热泪盈眶。“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选自马克思的中学毕业论文”与同志们共勉!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