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范文 > 致辞讲话

市委书记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时间:2022-09-08 致辞讲话 我要投稿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今天我们召开会议,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行部署,推动我市“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刚才,**同志对我市去年“三农”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年“三农”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会上还印发了我市“三农”工作有关文件讨论稿,大家要认真研究,共同把文件修改好、落实好。下面,再讲几点意见: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一、以更高站位,坚定扛牢做好“三农”工作的重任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实现翻身得解放,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农民大力发展农业、改造农村、致力解决“吃饭”问题,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农民率先拉开改革大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从温饱不足迈进全面小康,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最牵挂的是贫困群众脱贫,最优先考虑的是“三农”工作。从确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到明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再到提出“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在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作出科学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对“三农”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我们把历史、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就能深刻感受到,做好“三农”工作,既是事关当前的紧迫问题,也是事关长远的战略问题。第一,这是建设现代化强市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现阶段,**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与工业化、城镇化相比,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总体仍然滞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必须解决好这一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现代化强市建设的成效。特别从产业发展看,农业是基础产业、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从实现共同富裕看,如果农民生活水平长期落后于城镇居民,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我们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力量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确保农业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同步赶上来。第二,这是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在形成新发展格局中,扩大内需处于“战略基点”的重要位置,而城乡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确保国内国际双循环比例关系健康的关键因素。对**来讲,全市约九成的地域是农村、近六成的户籍人口在农村。做好“三农”工作,既可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释放巨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又可以有效开发农村的产业、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不断满足群众对绿色优质农产品、乡村休闲旅游等的需求,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发展格局,更好地畅通城乡经济循环。融入新发展格局,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我们要充分挖掘和释放农村内需潜力,为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战略支撑。第三,这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基础支撑。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从维护国家安全看,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三大经济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从基层社会治理看,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稳定;没有农民的安居乐业,就没有全市人民的安居乐业。**虽不是农业大市,但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也是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回旋。去年以来,在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市社会大局能够保持稳定,就得益于我们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手上,扛牢粮食安全这个重任,以沟域生态经济为抓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千方百计帮助农民稳定增收。我们要把做好“三农”工作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以“三农”的稳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要深刻认识到,我市“三农”工作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从工作层面看,主要是农业生产弱、农村条件差、农民收入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制约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破解、影响“三农”工作高质量的因素还有很多,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刚脱贫不久,自我发展能力仍然脆弱,易致贫返贫人群数量依然很大,稍有麻痹大意就有可能出问题。在居民收入上,去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1,是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最大的省辖市。在产业发展上,农业基础还不稳固,乡村产业总体上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品种品质品牌水平还比较低,一些地方产业同质化现象开始凸显,全市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有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占全省的5.4%。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历史欠账还很多,尤其是往村覆盖、往户延伸的基础设施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普通公路网密度排名全省靠后,改厕和生活污水处理任务还比较重,生活垃圾处理的长效机制有待健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在农村党建上,部分基层党组织发展活力不够、引领农民发展致富能力不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从深层次问题看,根源还是在干部思想、作风、方法上。特别是有的政治站位还不高,没有将“三农”工作放到“两个大局”下去考虑,只是将乡村振兴当作一项常规性的工作去抓,投入精力不足,政策措施、经费保障、人才支撑等跟不上;有的认识还存在偏差,一说“三农”就认为是短板、是弱项,看不到潜力、机遇,不善于跳出乡村看乡村、跳出“三农”抓“三农”;有的抓工作不具体不深入,对市委市政府反复强调的土地流转、结构调整、冷链物流、农村电商等抓得不紧,甚至有的看到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持续增收,不愿再下功夫去攻克“三农”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导致“三农”工作难深化。对此,要保持清醒、着力解决。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重农固本,国之大纲”。抓好“三农”工作,既是重大发展任务、更是重大政治任务,既是高质量发展之需、更是高质量发展之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用大历史观、大发展观、大民生观,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发展定位、新的战略地位,以更强烈的担当、更深厚的感情、更有力的措施、更务实的作风,‌‌扑下身子、真抓实做,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二、以更大力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进入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这是又一场持久战,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特别是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现代化,各方面标准要求都更高。必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打赢这场持久战,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加快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要坚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虽不是粮食主产区,但也要立足实际抓好粮食生产。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面积、提单产、保丰收,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尤其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既保护耕地数量、又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抓手,要抓实抓好。要抓好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积极培育种业龙头企业,立足实际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强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打通科技进村入户通道,推动农业稳产增产。对小浪底南岸灌区、故县水库灌区、前坪水库灌区、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要抓紧抓好,确保尽早充分发挥效益。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强化种粮农民补贴,稳价格、降风险,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种粮收益。

二要持续推进农村产业转型。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当前,我市农村产业结构不优、经营方式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特色资源挖掘,着力推进产业转型,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我们已经立足实际探索走出了一条以沟域生态经济为抓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要持之以恒抓实抓好。各地在沟域生态经济示范带建设上,要既重数量、更重质量,在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中推动沟域生态经济提质扩面。特别是要根据自然条件、市场发展前景、产业发展规律,在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林果、杂粮、瓜菜、草畜、中药材、花卉苗木等特色种养和富硒农业;要实施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要深刻把握产业融合发展大趋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打造以农业为起点的全产业链优势,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向广度深度进军。要着力推动适度规模经营。现在,农业生产的一大软肋是生产成本偏高,解决办法还是要创新经营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以土地集中集约促适度规模经营。要加快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组织化程度提高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中央明确支持立足县域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以县为单位开展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各地要高度重视,把机遇抓住用好。需要强调的是,推动适度规模经营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富裕农民,要把握好度,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尽可能让农民参与进来、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要切实加大产销衔接力度。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一个较为普遍的情况是,抓“产”办法多,在“销”的环节上重视不够、招数不灵。要从一开始就谋划市场怎么连、产业谁来带,在抓生产环节的同时推进产供销协同发力,使农产品既卖得出、又价格高。尤其要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加强“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农校对接”“农宅对接”,与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构建起从田间到市场、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要学会给农产品“梳妆打扮”,抓好农产品分级、包装和品牌创建,改变优质农产品在马路边推着车、提着篮、摆着摊卖的状况。市里着力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源耕”,已经初见成效,要持续抓好。要加快完善农产品仓储物流,尽快补上冷链物流短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推动农产品更好地销出去、走出去。

三要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补上农村现代化短板的重要抓手,也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今年是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启动的第一年,要前瞻谋划、扎实推进,确保迈好第一步、打好第一仗。要着力强化规划引领。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乡村建设才能少走弯路、不走错路。对已编制完成规划的乡村,要加快推进专家评审,依法依规实施,切实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对尚未编制完成的,要深刻把握村庄演变分化规律,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科学编制规划,不能千村一面、万户一色。需要强调的是,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要严格规范村庄撤并,坚持依法依规、稳妥慎重,不能一刀切、搞运动,更不能违背群众意愿、强迫农民上楼。要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是乡村建设的主要着力点。要既加快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供水供电供气、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又推动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移动物联网等新基建向农村覆盖延伸,切实打通痛点堵点、补齐短板弱项。各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要因地制宜确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从农民最迫切需要入手,重在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为导向,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建立健全县域内城乡一体的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政策体系。特别是要持续优化城乡教育资源互助机制,健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乡村延伸,进一步织密兜牢社会保障安全网,不断增强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要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推动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特别是在污水治理上,要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杜绝污水直排;在垃圾处理上,要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在厕所革命上,要科学选择改厕技术模式,加快普及卫生厕所。要持续开展“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六有乡镇”等创建活动,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推动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全面提升。

四要切实抓好农村生态保护治理。农业是个生态产业,农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抓好农村生态保护治理,事关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当前,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正处在最吃劲的重要关口。要坚持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的发展方向,着力还旧账、杜绝欠新账,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要抓好绿化提升。大力推进国土绿化提速提质行动,统筹抓好荒山荒坡、河湖沿岸、道路沿线、房前屋后的绿化,全面提升全域绿化水平。尤其要按照“一村万树、见缝插绿”原则,大力推进村庄绿化,重点实施好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四旁”绿化,真正让村庄绿起来、美起来。春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要鼓励和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多造林、护好林,切实提升绿化质量。要抓好水生态治理。大力推进新时代大保护大治理大提升治水兴水行动,加快推动“四河五渠”综合治理任务清零,打造良好水生态。特别是要大力开展乡村水系治理、河道清淤疏浚、水塘整治、水污染防治、黑臭水体治理等乡村水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抓好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和畜禽养殖企业违规排放治理,加快实现乡村主要河湖渠塘水质改善,让河流溪涧成为美丽乡村的灵秀所在。要抓好深度节水控水,坚持因水施种,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持续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要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以加快创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目标,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抓好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农用地土壤分类管理,加快实现重金属污染物零排放,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五要着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做到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采取符合农村特点、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有效方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乡村、进农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播洒在农村广袤大地上、根植在农民群众心窝里。要传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教化熏陶群众的宝贵财富。要坚持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注重保护传统村落等物质文化遗产,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注重传承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注重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赋予河洛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促进文旅、农旅融合发展,用“乡土味道”赋能乡村振兴。要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整合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载体平台,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文化下乡,打造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更好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充分发挥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的规范引领作用,推广积分制等做法,深化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创建,普及科学知识,坚决革除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正气。

六要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改革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要聚焦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农民和集体的关系、农民和市民的关系,持续深化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要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衔接,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给农民吃下定心丸。要稳慎推进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切实做好房地一体的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等基础性工作,分类规范解决“一户多宅”等问题,着力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房屋。要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回头看”,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加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巩固提升改革成效。特别是要进一步拓宽发展路径,加强集体经济项目谋划,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统筹做好其他重点改革事项。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完善体制、优化职能、转变作风,更好为“三农”服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继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需要强调的是,凡是涉及农民基本权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必须看准了再改,保持历史耐心。同时,要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鼓励积极地试、大胆地闯,用好试点试验手段,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七要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不管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到哪一步,城乡都将长期共生共存,这也是客观规律。推动乡村振兴,不能就乡村论乡村,必须加快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民进城务工是个大趋势,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下大力气解决农民“进城务工容易、安家置业困难”“基本生活容易、提升质量困难”“落户城市容易、公共服务享受难”等问题,把该打开的“城门”打开,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着力解决“半城镇化”问题。要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辐射。现阶段,**城乡差距最直观的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的差距。要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继续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建管格局。要大力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当前,我市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还存在缺陷,无论进城还是下乡,渠道还没有完全打通,还存在不平等交换。要积极探索、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化,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通制度性通道,推动人才、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尤其是不能让乡村长期处于“失血”“贫血”状态。需要指出的是,县域是承接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最有条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发展。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统筹推进县域内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将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更好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八要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从抗疫斗争中我们就能看出,凡是治理水平比较好的乡村,往往疫情防控组织得也比较有力有效。当前,农村社会处于深刻变化和调整时期,个别地方还不同程度存在组织涣散、人心离散等问题,尤为需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些年,我们探索推进了“党建引领、‘四治’并进、服务进村”工作,实践证明是有效的,要持之以恒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在自治上,要持续加强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规范用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好经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和制度化渠道,确保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在法治上,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巩固提升“四官”进村等好做法,加快推进法治乡镇、民主法治村创建全覆盖,着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要健全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健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机制,做好群众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统筹加强乡村交通、消防、公共卫生等领域隐患排查和治理,着力建设平安乡村。在德治上,要持续实施以学促德、以规立德、以文养德、以评树德工程,推动社会风气不断向上向善。在智治上,要用好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网络,建设智慧乡村,提高乡村善治水平。需要指出的是,推进“四治”相融合,很重要的是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要围绕农民所急所需所盼,着力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以高质量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要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集中解决一批农村的困难事、农民的烦心事,在服务群众中促进党心民心交融。

四、以更实举措,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党。要健全党领导“三农”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担当、凝聚各方力量,切实提高党领导“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要明责任、聚合力。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责任落实。全市各级党组织要牢牢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按照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研究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特别是县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做到靠前指挥、推动落实;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把工作做细做实。市县两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健全议事协调、督查考核等机制,真正把“三农”工作全面统筹起来。各涉农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强化协同联动,加强工作指导,倾斜资源要素,形成抓“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要用好考核指挥棒,将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绩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引导各级在推进乡村振兴上下更大功夫。

二要抓党建、筑根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是推进乡村振兴走好“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全面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在农村工作中的引领保障作用。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以常态化整顿提升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为重点,深入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五星支部”创建与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相结合,进一步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当前,村“两委”换届已经完成,要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把选对人与强素质结合起来,抓好村级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轮训和“两委”人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村党组织带头人能力素质。要强化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加大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妇女中发展党员力度,不断提升党员队伍质量。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宣传党的主张、执行党组织决定、抓好工作落实,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示范带动群众全面参与,引导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中来。

三要树导向、强保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具体制度设计、政策制定、财政投入、工作重点摆布上优先考虑乡村振兴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体制和政策保障。要加强政策保障。抓好乡村振兴,必须建立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要加强政策研究,对中央、省、市已经出台的政策,认真梳理、深入研究,切实弄清政策的“含金量”、挖出“真金白银”。要充分考虑地方地理、生态、人文、产业、经济基础,科学谋划制定务实管用的具体措施,确保政策配套到位、形成整体效应。要严格政策落实,着力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最后一个关节点”,确保政策有效落地、群众真正受益。要加强人才保障。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断拓宽农村人才引进渠道,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要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导和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行医办学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各路人才返乡创业、回报家乡。要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培养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要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三农”领域实用专业人才培育力度,提高农村专业人才服务保障能力。要加强资金保障。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要用活金融资金,发挥政府平台优势,畅通政银企常态化对接协调渠道,组织好金融机构与企业、农户对接,帮助有需求的经营主体获得融资支持。要畅通社会资金进入渠道,破除城乡信息不对等,敲开社会资金投资“三农”的大门,充分释放农村地区建设和消费潜力。

四要重实干、见实效。“三农”工作已经迈入新的历史阶段,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以真抓实干的好作风、善作善成的真本领,保证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提升工作能力。推进乡村振兴,对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既更多学习掌握“三农”工作的政策、知识和经验,又勤于到田间地头与实际接触,熟悉农时农事、农谚农谣,不断增强“三农”工作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避免外行指导内行。特别是要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善于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把问题找准、把思路理清、把措施定实;提升政策落实能力,善于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提升改革创新能力,善于以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要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克服“三种心态”、强化“三种精神”,不断提升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要坚持扑下身子,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上阵,善于“入山问樵,入水问渔”,多到农村农田吹糠见米、拉锯见末,不能当“甩手掌柜”。要勇于攻坚克难,敢打攻坚战、啃“硬骨头”,把破解瓶颈的担子扛起来、思路理清楚,力争重点难点工作尽快取得新突破。要注重久久为功,对定下来的每项任务都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坚决克服松懈思想和厌战情绪。要突出对标一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各项工作做到位、做精细、做出彩,真正干出**应有的品质和水平。要扭住项目抓手。推进乡村振兴,最终都要落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要加强项目谋划,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生态保护治理、乡村治理等工作具体化项目化。要强化项目运作,严格台账管理、节点管理,定期通报、定期讲评,确保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要强化动态管理,根据工作推进情况,不断补充新项目、完善项目库,确保重点项目长流水、不断线,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支撑。

同志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事关大局、事关根本、事关长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奋勇争先,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